CN103023435A - 卫星广播接收机的低噪声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卫星广播接收机的低噪声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3435A
CN103023435A CN2012103628386A CN201210362838A CN103023435A CN 103023435 A CN103023435 A CN 103023435A CN 2012103628386 A CN2012103628386 A CN 2012103628386A CN 201210362838 A CN201210362838 A CN 201210362838A CN 103023435 A CN103023435 A CN 103023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olarized wave
circuit
output
bipolar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28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3435B (zh
Inventor
本山幸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23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3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4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4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information
    • H04H40/18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 H04H40/27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oadcast systems covered by groups H04H20/53 - H04H20/95
    • H04H40/90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circuits 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oadcast systems covered by groups H04H20/53 - H04H20/95 specially adapted for satellite broadcast receiv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低噪声变频器包括:接收由卫星发送的多个偏振波信号,分别对多个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的多个放大电路(4A、4B);分别对多个放大电路(4A、4B)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输出进行选择的多个开关电路(7A、7B);分别对应于多个开关电路(7A,7B)而设置,去除镜像信号的滤波器电路(6A、6B);,分别对应于多个滤波电路(6A、6B)而设置,将多个滤波器电路(6A、6B)的各个输出与本地振荡信号相混合,从而进行频率转换,并对频率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的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以及分别对应于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而设置,分别接收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的输出的多个输出端子(P1、P2)。

Description

卫星广播接收机的低噪声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噪声变频器,特别涉及卫星广播接收机的低噪声变频器。
背景技术
图8是表示代表性的卫星广播接收系统的图。
参照图8,低噪声变频器(LNB:low noise block down converter 低噪声降频器)102安装于天线101。天线101对来自广播卫星110的12GHz频带(11.716Hz~12.01GHz)的频率的信号进行接收。
低噪声变频器102将来自广播卫星110的微弱电波进行频率转换,转换为1GHz频带的IF信号,且对低噪声进行放大,并提供给接下去连接的所谓的STB(SetTopBox:机顶盒(调谐器))104。向STB(调谐器)104提供因低噪声变频器102的作用而产生的信号,该信号为低噪声且具有足够的电平。STB(调谐器)104利用内部电路对由同轴电缆103提供的IF信号进行处理,并提供给电视机105。
图9是表示一般的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参照图9,12GHz频带的到达信号由馈源喇叭(波导管)202内的天线探测器213进行接收,之后,由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204对低噪声进行放大,之后,通过带通滤波器(Band Pass Filter)206,该带通滤波器206具有以下作用,即,使所希望的频带通过,去除镜像频带的信号。之后,对于通过了带通滤波器206的信号,利用混合电路(Mixer)208而与来自本地振荡器218的l0.678GHz的本地振荡信号相混合,以进行频率转换,来转换为1GHz频带的中间信号即IF(Intermediate Frequency:中频)信号。
混合电路208的输出在中频放大器210被放大,以获得适当的噪声特性和增益特性,通过电容器212传递到端子P1。另外,低噪声变频器中设置有电源电路220,该电源电路220通过电感器214来接收直流电压,并将必要的电源电流、偏置电压提供给LNA204、本地振荡器218、及中频放大器210。为了防止IF信号进入电源系统,在连接端子P1和电源电路220的节点上连接电感器214及电容器216。
某一种低噪声变频器也被称为通用LNB,对于来自广播卫星的频率不同的两个频带的到达信号,利用频率不同的两种本地振荡器来进行频率转换,并对其进行切换使用,还通过切换LNA第一级元件来接收到达信号的两种偏振波(水平偏振波(H偏振波)、垂直偏振波(V偏振波))。
图10是表示通用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参照图10,通用低噪声变频器包括:馈源喇叭202#;选择性地对来自馈源喇叭202#的V偏振波信号及H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的LNA204#;对LNA204#的输出进行频带限制的带通滤波器206;本地振荡器218A、218B;混合电路208,该混合电路208将由本地振荡器218A、218B提供的本地振荡信号与带通滤波器206的输出进行混合而转换为中频;中频放大器210,该中频放大器210对混合电路208的输出进行放大;以及电容器212,该电容器212与中频放大器210的输出和端子P1之间耦合。
另外,通用低噪声变频器还包含:电感器214,该电感器用于传送直流电压;以及电源电路220#,该电源电路220#通过电感器214获得直流电压,并向LNA204#及本地振荡器218A、218B以及中频放大器21进行0供电。此外,为了防止IF信号进入电源系统,在连接端子P1和电源电路220#的节点上连接电感器214及电容器216。
LNA204#包括:对V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205A;对H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205B;以及输入与放大电路205A及205B的输出相结合的放大电路205C。
本地振荡器218A输出第一本地振荡信号(9.75GHz)。本地振荡信号218B比本地振荡器218A输出更高频率的第二本地振荡信号(10.6GHz)。
电源电路220#根据室内的调谐器是接收V偏振波信号还是接收H偏振波信号,来选择性地向放大电路205A或205B供电。另外,通过选择性地向本地振荡器218A或218B供电,从而能切换本地振荡器的高频/低频。
另一方面,还存在以下低噪声变频器,该低噪声变频器具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输出端子,能输出分别来自各输出端子的任意信号或固定信号。
图11是表示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参照图11,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包括:馈源喇叭203;对由馈源喇叭203接收到的H偏振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以输出两个IF信号的频率转换部;以及对由馈源喇叭203接收到的V偏振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以输出两个IF信号的频率转换部。
具体而言,对H偏振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的频率转换部包括:LNA204A,该LNA204A对由馈源喇叭203接收到的H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以及分配器207A,该分配器207A将LNA204A的输出分为两份。
而且,对H偏振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的频率转换部包括:带通滤波器206A、206B,该带通滤波器206A、206B对分配器207A的两个输出分别去除镜像信号;本地振荡器218A、218B;混合电路208A、208B,该混合电路208A、208B分别将由本地振荡器218A、218B各自输出的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为9.75GHz的信号及频率为l0.6GHz的信号)与带通滤波器206A、206B的输出进行混合;以及中频放大器209A、209B,该中频放大器209A、209B分别对由混合电路208A、208B输出的中间频带的IF信号进行放大。
对V偏振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的频率转换部包括:LNA204B,该LNA204B对由馈源喇叭203接收到的V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以及分配器207B,该分配器207B将LNA204B的输出分为两份。
而且,对V偏振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的频率转换部包括:带通滤波器206C、206D,该带通滤波器206C、206D对分配器207B的两个输出分别去除镜像信号;混合电路208C、208D,该混合电路208C、208D分别将由本地振荡器218A、218B这两者输出的本地振荡信号与带通滤波器206C、206D的输出进行混合;以及中频放大器209C、209D,该中频放大器209C、209D分别对由混合电路208C、208D输出的中频带的IF信号进行放大。
另外,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中还设置有高频选择电路225,该高频选择电路225从四个IF信号中选择两个信号来进行输出,上述四个IF信号是由对H偏振波信号及V偏振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的频率转换部输出的。
另外,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还包括:中频放大器210A、210B,该中频放大器210A、210B对从高频选择电路225输出的中频带的IF信号进行放大;电容器212A、212B,该电容器212A、212B将中频放大器210A、210B的输出分别传送至端子P1、P2;以及电感器214A、214B,该电感器214A、214B用于传送直流电压;以及电感器216A、216B。
另外,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还包括电源电路及开关控制部221,电源电路及开关控制部221从端子P1、P2获得电压,向低噪声变频器所包含的各电路提供电源电压,并发出用于相对于高频选择电路225来切换输出的指示。
具体而言,向由LNA204A,204B构成的LNA组205,由本地振荡器218A、218B、中频放大器209A~209D构成的第一中频放大器209,及由中频放大器210A、210B构成的第二中频放大器211提供电压。
另外,利用高频选择电路225及电源电路及开关控制部221来选择输出到各端子的信号。具体而言,利用高频选择电路225及电源电路及开关控制部221来进行高频带(频带为1100~2l50MHz)和低频带(频带为950~l950MHz)的选择,并进行H偏振波信号和V偏振波信号的选择。
而且,在该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中,对于切断来自卫星的到达信号的方式,一般是使用四输入二输出的开关IC(例如,上述高频选择电路225)来实现的。
然而,近年来,已出现了以一块芯片来实现混合电路、本地振荡器、中频放大器的功能的IC。因此,以下方式具有可行性:即,在12GHz的微波信号电路中安装切换电路来实现。
此外,作为切换电路技术的技术文献,例如可举出特开2001-l68751号公报(专利文献1)及特开平8-2938l2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1-l6875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以下那样的卫星广播接收系统、及用于卫星广播接收系统的低噪声降频器、及卫星广播接收机。即,低噪声降频器包括:转换部,该转换部接收由多个卫星分别发送的多种偏振波信号,将多个偏振波信号分别转换为多个中频信号;放大开关,该放大开关与转换部相连接,具有与多个输出端口分别连接的多个输出,该多个输出端口将多个中频信号作为输入,根据选择信号决定状态,并输出放大后的中频信号;以及第一控制部,该第一控制部通过输出端口从外部接收用于选择卫星的数字串行数据,基于数字串行数据来输出选择信号;
特开平8-29381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以下卫星广播用变频器(无线接收装置)的开关电路。即,一种卫星广播用变频器的开关电路,该卫星广播用变频器的开关电路根据与卫星广播用调谐器所发送的频带切换用脉冲信号相重叠而得的脉冲信号,来切换内置于卫星广播用变频器的具有不同振动频率的多个本地振荡器,包括: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获取来自卫星广播用调谐器的脉冲信号,仅提取出频带切换用脉冲信号的频率分量;放大电路,该放大电路对来自滤波电路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整流电路,该整流电路对由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后的脉冲信号进行整流;比较电路,该比较电路比较来自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和基准电压,输出表示脉冲信号中是否重叠有频带切换用脉冲信号的信号;以及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接收来自比较电路的信号,驱动对应于比较结果的振动频率的本地振荡器。
一直以来,在处理12GHz频带的微波信号电路中,为了实现切换电路,并联连接多个使用HEMT(High E1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放大电路,分别导通/断开该多个放大电路,从而切换(选择)信号(通用单输出LNB等)。
然而,在将上述切换方法应用到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的情况下,通过导通/断开微波信号放大电路的后级放大电路,从而切换信号。特别是在使用HEMT作为该后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元件的情况下,在该HEMT断开时也无法完全屏蔽信号,而导致信号泄漏,因此,无法获得所希望的隔离特性。
另外,在信号选择时,已知有使用PIN(P-Intrinsic-n:P-本征-N)二极管来加以实现,但是存在对应于处理12GHz的频带的微波信号的PIN二极管非常昂贵,难以用于一般的民用制品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声变频器,在使用12GHz的微波放大电路的导通/断开状态的切换来实现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的信号切换的情况下,不会有损于所希望的隔离特性,且能以低成本来简单地得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低噪声变频器包括:多个放大电路,该多个放大电路接收由卫星发送的多个偏振波信号,并分别对多个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多个开关电路,该多个开关电路的各开关电路分别选择多个放大电路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输出;多个滤波器电路,该多个滤波器电路分别对应于多个开关电路而设置,去除镜像信号;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该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分别对应于多个滤波器电路而设置,将多个滤波器电路的各滤波器电路的输出与本地振荡信号相混合,从而进行频率转换,并对频率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以及多个输出端口,该多个输出端口分别对应于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而设置,分别接收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的输出。
优选为,本发明的低噪声变频器还包括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双极晶体管,该第一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接收多个偏振波信号中的第一偏振波信号发射极被提供接地电位;以及第二双极晶体管,该第二双极晶体管的基极接收多个偏振波信号中的第二偏振波信号发射极被提供接地电位,开关电路对第一及第二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控制部使第一及第二双极晶体管进行转换动作。
更优选为,控制部向第一及第二双极晶体管的基极及集电极提供施加电压,以使开关电路选择第一或第二偏振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更优选为,控制部将第一及第二双极晶体管的集电极的电压固定为恒定电压,并向基极提供施加电压,使得开关电路选择第一或第二偏振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因而,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一种低噪声变频器,该低噪声转换在使用12GHz的微波放大电路的导通/断开状态的切换、来实现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的信号切换的情况下,不会有损于所希望的隔离特性,且能以低成本来简单地得以实现。
关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可从以下结合附图理解的与本发明相关的详细说明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用于说明开关电路7A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探讨例的开关电路7A1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放大电路4C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用于说明提供给开关电路7A的双极晶体管的各端子的电压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图5的放大电路4C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5、6所示的开关电路7A的隔离特性的图。
图8是表示代表性的卫星广播接收系统的图。
图9是表示一般的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0是表示通用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1是表示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的电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1,通用双输出低噪声变频器(以下称为低噪声变频器)包括:馈源喇叭3;对由馈源喇叭3接收到的H偏振波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的低噪声放大部;以及对由馈源喇叭3接收到的V偏振波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的低噪声放大部。
具体而言,对H偏振波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的低噪声放大部包含LNA4A,该LNA4A对由馈源喇叭3接收到的H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将LNA4A的输出分为两个,提供给开关电路7A、7B(以下总称为开关电路7)。
另一方面,对V偏振波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的低噪声放大部包含LNA4B,该LNA4B对由馈源喇叭3接收到的V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将LNA4A的输出分为两个,提供给开关电路7A、7B。
而且,低噪声变频器包括:带通滤波器6A,该带通滤波器6A对开关电路7A的输出分别去除镜像信号;以及信号混合放大器19A,该信号混合放大器19A将带通滤波器6A的输出与本地振荡信号混合,从而进行频率转换,并对频率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
信号混合放大器19A包括:本地振荡器18A;混合电路8A,该混合电路8A将由本地振荡器19A分别输出的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为9.75GHz的信号及频率为10.6GHz的信号)与带通滤波器6A的输出分别进行混合;以及中频放大器9A,该中频放大器9A分别对由混合电路8A输出的中频的IF信号进行放大。
而且,低噪声变频器包括:带通滤波器6B,该带通滤波器6B对开关电路7B的输出分别去除镜像信号;以及信号混合放大器19B,该信号混合放大器19B将带通滤波器6B的输出与本地振荡信号混合,从而进行频率转换,并对频率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
信号混合放大器19B包括:本地振荡器18B;混合电路8B,该混合电路8B将由本地振荡器19B分别输出的本地振荡信号(频率为9.75GHz的信号及频率为10.6GHz的信号)与带通滤波器6B的输出分别进行混合;以及中频放大器9B,该中频放大器9B分别对由混合电路8B输出的中频的IF信号进行放大。
另外,低噪声变频器还包括:电容器12A、12B,该电容器12A、12B将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的输出分别传送至端子P1、P2;电感器14A、14B,该电感器14A、14B用于传送直流电压;以及电容器16A、16B。
另外,低噪声变频器还包括电源电路20。电源电路20从端子P1、P2获得电压,向低噪声变频器所包含的各电路提供电源电压。
具体而言,向由LNA4A、4B构成的LNA组5提供电压,向由开关电路7A、7B、本地振荡器18A、18B、混合电路8A、8B,及中频放大器9A构成的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提供电压。
另外,低噪声变频器还包括控制部22。控制部22对开关电路7A、7B及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进行信号选择及本地振荡信号的控制。
另外,利用电源电路20及控制部22来选择输出到各端子的信号。具体而言,利用电源电路20及控制部22来选择高频带(频带为1100~2l50MHz)和低频带(频带为950~l950MHz),并选择H偏振波信号和V偏振波信号。
图2是表示用于说明开关电路7A的一个例子的图。参照图2,开关电路7A包括放大电路4C、4D。放大电路4C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截止电路52、54;以及双极晶体管50。双极晶体管50的集电极端子与节点N2相连接,发射极端子被提供接地电位。另外,基极侧与节点N1相连接,接收LNA4A的输出信号。另外,在节点N2与节点N5之间连接电容器61。
放大电路4D包括RF截止电路56、58;以及双极晶体管60。双极晶体管60的集电极端子与节点N4相连接,发射极端子被提供接地电位。另外,基极侧与节点N3相连接,接收LNA4B的输出信号。另外,在节点N4与节点N5之间连接电容器63。
此外,设置RF截止电路52、54、56、58,使得不向其他方向传播信号分量。另外,设置电容器61、63、65、67,用于断开偏置电压。
此处,控制部22将放大电路4C的双极晶体管50的基极电压及集电极电压分别设定为0.7V、1.7V,从而双极晶体管50成为导通状态,BPF6A接收H偏振波信号。
另一方面,控制部22将放大电路4D的双极晶体管60的基极电压及集电极电压都设定为0V,从而双极晶体管60成为断开状态,不会泄漏V偏振波信号,BPF6A不接收V偏振波信号。
因而,控制部22使开关电路7A的双极晶体管50、60进行转换动作以交替地切换导通/断开的状态,并对切换后的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到BPF6A。
此外,由于开关电路7B采用与开关电路7A相同的结构,因此,不进行重复说明。
图3是用于说明探讨例的开关电路7A1的图。一边比较图2的开关电路7A,一边说明探讨例的开关电路7A1。
参照图3,探讨例的开关电路7A1包括放大电路4C1、4D1以代替开关电路7A的放大电路4C、4D。
放大电路4C1包括HEMT150以代替放大电路4C所包括的双极晶体管50。放大电路4D1包括HEMT160以代替放大电路4D所包括的双极晶体管60。
此处,控制部22将该HEMT150的漏极及栅极的电压分别设为-0.4V和2V,从而HEMT150成为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控制部22将HEMT160的漏极及栅极的电压都设为0V,从而HEMT160都为断开状态。
然而,即使在探讨例的开关电路7A1中选择H偏振波信号,处于断开状态(非选择)侧的HEMT160也不能获得所希望的隔离,其结果是,V偏振波信号会泄漏,会对接收系统带来不良影响,最坏的情况下会导致不能进行接收。
其原因是,即使HEMT160为断开状态,某恒定信号虽然未经放大仍会通过,在探讨例的开关电路7A1中,断开状态下的隔离特性较差。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由于双极晶体管60在非动作时的隔离比HEMT160的隔离要好,因此,在断开状态下,V偏振波信号不会泄漏,能获得所希望的隔离特性。
图4是表示图2的放大电路4C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参照图4,放大电路4C包括电阻元件62、64、66、68、70、72,双极晶体管50、75,恒定电压源71。
提供给节点N1的电压会被提供到双极晶体管50的基极端子,提供给节点N2的电压会被提供到双极晶体管50的集电极。双极晶体管50的发射极端子被提供接地电位。
在节点N1与节点NA之间串联连接电阻元件70、72。另一方面,在节点NA和节点N2之间连接有电阻元件68。对于提供给节点NA的电压,是通过控制部22切换双极晶体管75的导通/断开状态来由恒定电压源71所提供的。
在恒定电压源71与双极晶体管75的集电极端子之间连接有电阻元件62。在控制部22与双极晶体管75的基极端子之间连接有电阻元件64。在双极晶体管75的发射极端子与节点NA之间连接有电阻元件66。由此,控制部22能控制双极晶体管75的导通/断开状态。
具体而言,控制部22为了将双极晶体管50控制为导通状态,输出2.5V电压。另一方面,从恒定电压源71施加恒定电压(例如8V)。由此,能控制施加到基极端子及集电极端子的电压。
另外,控制部22为了将双极晶体管50控制为断开状态,将来自控制部22的输出电位降低到接地电位。另一方面,从恒定电压源71施加恒定电压(例如8V)。由此,能控制施加到基极端子及集电极端子的电压。
为了提供上述双极晶体管的各端子的电压,例如将电阻元件62、64、66、68、70、72的电阻值分别设为0(Ω)、l0(kΩ)、0(Ω)、0(Ω)、l20(kΩ)、51(Ω),如图2所示,向双极晶体管50的基极端子提供0.7V,向集电极端子提供1.7V的施加电压。
此外,由于放大电路4D也采用相同的结构,因此,此处不进行重复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提供给开关电路7A的双极晶体管的各端子的电压关系的其他例子的图。参照图5,说明提供给双极晶体管50、60的各端子的电压。
向放大电路4C、4D所分别具有的双极晶体管50、60的集电极端子提供相同的电压(例如1.7V),通过改变提供给基极端子的施加电压来切换双极晶体管50、60的导通/断开状态,由此,能进行信号切换。
此外,对于开关电路7B,也进行相同的电压控制,从而能容易地进行信号切换,因此,此处不重复进行说明。由此,通过仅控制提供给基极端子的施加电压,能容易地进行信号切换(选择)。
图6是表示图5的放大电路4C的具体结构的电路图。参照图6,放大电路4C包括电阻元件74、76、78,双极晶体管50,恒定电压源73。
提供给节点N1的电压会被提供到双极晶体管50的基极端子,提供给节点N2的电压会被提供到双极晶体管50的集电极端子。双极晶体管50的发射极端子与接地电位相连接。
在控制部22与节点N1(基极端子)之间串联连接电阻元件76、78。另外,在恒定电压源73与节点N2(集电极端子)之间连接有电阻元件74。
根据该结构,利用控制部22控制施加电压,基于该施加电压来决定双极晶体管50的导通/断开状态。对于施加到集电极端子的电压,始终施加恒定电压。另一方面,对于施加到基极端子的电压,利用控制部22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控制部22为了将双极晶体管50控制为导通状态,输出2.5V电压。另一方面,从恒定电压源73施加恒定电压(例如2.4V)。由此,由控制部22调整提供给基极端子的电位,由恒定电压源73向集电极端子提供恒定的电压。
另外,控制部22为了将双极晶体管50控制为断开状态,将来自控制部22的输出电位降低到接地电位。另一方面,从恒定电压源73施加恒定电压(例如2.4V)。由此,对基极端子施加接地电位,由恒定电压源向集电极端子提供恒定的电压。
为了提供上述双极晶体管的各端子的电压,例如,若将电阻元件74、76、78的电阻值分别设为l0(Ω)、150(kΩ)、47(Ω),则在控制部22施加2.5V的施加电压时,如图2所示,能向双极晶体管50的基极端子提供0.7V的施加电压。
图7是用于说明图5、6所示的开关电路7A的隔离特性的图。
参照图7,横轴示出频带,纵轴示出信号强度。波形W1表示双极晶体管50为导通状态时的输出信号,波形W2表示双极晶体管50为断开状态时的输出信号。
如图7所示,在12GHz的频带,切换双极晶体管50的导通/断开状态,从而能获得足够的隔离。
此外,与图7所示的隔离特性相同,在图2、图4所示的开关电路7A中不用说也能获得足够的隔离特性。
因此,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即使在12GHz频带(10.7GHz~l2.75GHz)的允许范围内,也能获得隔离特性。
最后,使用图1等,说明本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包括:多个放大电路4A、4B,该多个放大电路4A、4B接收由卫星发送的多个偏振波信号,分别对多个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多个开关电路7A、7B,该多个开关电路7A、7B分别对多个放大电路的输出中任意一个的输出进行选择;滤波器电路6A、6B,该滤波器电路6A、6B分别对应于多个开关电路而设置,去除镜像信号;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该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分别对应于多个滤波电路6A、6B而设置,将多个滤波器电路6A、6B的各自的输出与本地振荡信号相混合,从而进行频率转换,并对频率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以及多个输出端子P1、P2,该多个输出端子P1、P2分别对应于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而设置,分别接收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的输出。
如图2、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低噪声变频器还包括控制部22,该控制部控制开关电路7A、7B,多个开关电路7A、7B包括:双极晶体管50,该双极晶体管50的基极接收多个偏振波信号中的第一偏振波信号,发射极被提供接地电位;以及双极晶体管60,该双极晶体管60的基极接收多个偏振波信号中的第二偏振波信号,发射极被提供接地电位,开关电路7A、7B对第一及第二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控制部22使双极晶体管50、60进行转换动作。
另外,如图2、图4所示,控制部22向双极晶体管50、60的基极及集电极提供施加电压,使得开关电路7A、7B选择第一或第二偏振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如图5、图6所示,控制部22将双极晶体管50、60的集电极的电压固定为恒定电压,并向基极提供施加电压,使得开关电路7A、7B选择第一或第二偏振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尽管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只是用于举例表示,而非限定,可清楚地理解到发明的范围由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解释。

Claims (4)

1.一种低噪声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放大电路(4A,4B),该多个放大电路(4A,4B)接收由卫星发送的多个偏振波信号,并分别对所述多个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
多个开关电路(7A,7B),该多个开关电路(7A,7B)分别对所述多个放大电路(4A,4B)的输出中的任意一个输出进行选择;
多个滤波器电路(6A,6B),该多个滤波器电路(6A,6B)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开关电路(7A,7B)而设置,去除镜像信号;
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该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l9B)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滤波器电路(6A,6B)而设置,将所述多个滤波器电路(6A,6B)的各自的输出与本地振荡信号相混合,从而进行频率转换,并对频率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以及
多个输出端口(P1,P2),该多个输出端口(P1,P2)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l9B)而设置,分别接收所述多个信号混合放大器(19A,19B)的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变频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所述开关电路(7A,7B)的控制部(22),
所述开关电路(7A,7B)包括:
第一双极晶体管(50),该第一双极晶体管(50)的基极接收所述多个偏振波信号中的第一偏振波信号,发射极被提供接地电位;以及
第二双极晶体管(60),该第二双极晶体管(60)的基极接收所述多个偏振波信号中的第二偏振波信号,发射极被提供接地电位,
所述开关电路(7A,7B)对所述第一及第二偏振波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控制部(22)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双极晶体管(50,60)进行转换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声变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22)向所述第一及第二双极晶体管(50,60)的基极及集电极提供施加电压,以使所述开关电路(7A,7B)选择所述第一或第二偏振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噪声变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22)将所述第一及第二双极晶体管(50,60)的集电极的电压固定为恒定电压,并向基极提供施加电压,使得所述开关电路(7A,7B)选择所述第一或第二偏振波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CN201210362838.6A 2011-09-26 2012-09-25 卫星广播接收机的低噪声变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34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9041A JP2013070339A (ja) 2011-09-26 2011-09-26 低雑音コンバータ
JP2011-209041 2011-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3435A true CN103023435A (zh) 2013-04-03
CN103023435B CN103023435B (zh) 2015-06-17

Family

ID=4717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28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3435B (zh) 2011-09-26 2012-09-25 卫星广播接收机的低噪声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48714B2 (zh)
EP (1) EP2573962B1 (zh)
JP (1) JP2013070339A (zh)
CN (1) CN1030234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276A (zh) * 2013-12-26 2014-04-16 朱向伟 Poc供电模块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6046U (zh) * 2012-12-19 2013-06-21 Wistron Neweb Corp 電路板結構及低雜訊降頻器
KR101324572B1 (ko) * 2013-01-07 2013-11-18 주식회사 디제이피 광대역 주파수 검출기
CN109309283A (zh) * 2017-07-27 2019-02-05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US20200007084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Ali Corporation Low noise block converter integrated circui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9304A (en) * 1996-12-27 1999-12-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wo-output low-noise down converter circuit
US6252551B1 (en) * 1997-08-13 2001-06-2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Antenna unit and signal switching circuit
CN1309476A (zh) * 1999-12-27 2001-08-22 索尼公司 接收ic和采用该接收ic的接收装置
CN1528086A (zh) * 2001-04-03 2004-09-0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用于地面和卫星广播的组合调谐器
CN1585284A (zh) * 2003-06-18 2005-02-23 索尼株式会社 高频信号接收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88844B2 (ja) 1995-04-25 1999-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衛星放送用コンバータのスイッチング回路
JP2001094458A (ja) * 1999-09-22 2001-04-06 Dx Antenna Co Ltd 衛星信号受信用コンバータ及び衛星信号受信システム
JP3653215B2 (ja) 1999-10-01 2005-05-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衛星放送受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衛星放送受信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ローノイズブロックダウンコンバータおよび衛星放送受信機
JP3600765B2 (ja) 1999-10-29 2004-1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JP2002171450A (ja) * 2000-09-21 2002-06-14 Alps Electric Co Ltd 信号切替回路
WO2004054128A2 (en) 2002-12-11 2004-06-24 R.F. Magic, Inc. Integrated crosspoint switch with band translation
JP2005303962A (ja) * 2004-03-18 2005-10-27 Sharp Corp 受信装置
KR100574470B1 (ko) * 2004-06-21 2006-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류증폭결합기를 포함하는 선형 혼합기회로
US7565393B2 (en) * 2005-06-29 2009-07-21 Intel Corporation Discrete time filter having gain for digital sampling receivers
JP2007228274A (ja) * 2006-02-23 2007-09-06 Sharp Corp 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装置
TWI336591B (en) 2007-05-22 2011-01-2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satellite multi-input receiving circuit and associated receving method thereof
JP2011160214A (ja) * 2010-02-01 2011-08-18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受信装置及びイメージ除去方法
JP5413271B2 (ja) 2010-03-29 2014-02-12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表面検査装置および表面検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9304A (en) * 1996-12-27 1999-12-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wo-output low-noise down converter circuit
US6252551B1 (en) * 1997-08-13 2001-06-2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Antenna unit and signal switching circuit
CN1309476A (zh) * 1999-12-27 2001-08-22 索尼公司 接收ic和采用该接收ic的接收装置
CN1528086A (zh) * 2001-04-03 2004-09-0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用于地面和卫星广播的组合调谐器
CN1585284A (zh) * 2003-06-18 2005-02-23 索尼株式会社 高频信号接收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1276A (zh) * 2013-12-26 2014-04-16 朱向伟 Poc供电模块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48714B2 (en) 2015-02-03
CN103023435B (zh) 2015-06-17
JP2013070339A (ja) 2013-04-18
US20130078938A1 (en) 2013-03-28
EP2573962A1 (en) 2013-03-27
EP2573962B1 (en)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6264B2 (en) NxM crosspoint switch with band translation
TWI514749B (zh) 降頻器、降頻器ic、及降頻器之控制方法
CN103023435B (zh) 卫星广播接收机的低噪声变频器
JP2000295128A (ja) 衛星受信装置
JP2000224007A (ja) テレビジョン信号受信用チュ−ナ
JP4699336B2 (ja) 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230238985A1 (en) Radio-frequency circuit
TWI478484B (zh) 多輸入多輸出低雜訊降頻器及低雜訊模組
US11888507B2 (en) Wideband receiver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US10097218B2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ule
GB2437153A (en) Universal twin low noise block (LNB) converter for satellite broadcast receiver
JP2009105648A (ja) 分配器と、それを用いたtv放送受信機、地上波tv放送受信機、衛星tv放送受信機、および地上波tvおよび衛星tv放送受信機
US20130002516A1 (en) Receiving apparatus
JP2004173111A (ja) ミリ波帯送受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4394262B2 (ja) 衛星受信システム
KR101084906B1 (ko) 루프쓰루 회로를 적용한 지상파 및 위성파 겸용 튜너
JPS62230228A (ja) 2周波数帯受信システム
JP2004173109A (ja) ミリ波帯送受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EP1020993A1 (en) Tuner
JP2006304016A (ja) 地上/bs一体型テレビジョンチューナ
JP2003244005A (ja) 低雑音コンバータ
JP2009094783A (ja) 8入力2出力高周波選択回路、衛星放送用高周波スイッチボックスおよび低雑音コンバータ
JPH0746032A (ja) アンテナ
KR20030050460A (ko) 텔레비전 튜너의 루프쓰루기능을 갖는 입력 스위칭 회로
JPH0746022A (ja) 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