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4603B -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4603B
CN103014603B CN201210526160.0A CN201210526160A CN103014603B CN 103014603 B CN103014603 B CN 103014603B CN 201210526160 A CN201210526160 A CN 201210526160A CN 103014603 B CN103014603 B CN 103014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qpq
nitriding
temperature
hydraul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61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4603A (zh
Inventor
胡静
蔡伟
沈志远
吴文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261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4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4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4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4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4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QPQ技术提高金属表面性能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该方法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对工件表面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和杂质;2)在氮化盐基盐内加入稀土氧化物CeO2,升温到一定温度后保温,待彻底熔化后继续升温到所需温度;3)将工件浸入氮化盐进行氮化处理;4)将工件浸入熔化后的氧化盐内进行氧化处理。采用该工艺处理的工件可以获得比常规QPQ复合处理工艺更厚的化合物层,通过该方法处理的45钢水压传动元件,可大幅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1-->

Description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添加稀土氧化物提高金属表面性能的QPQ技术;本发明还涉及该技术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渗氮+氧化处理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其主体技术是盐浴渗氮或盐浴氮碳共渗,然后再加上一道氧化工序。QPQ复合处理技术是由盐浴渗氮技术演变而来。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是一种可以同时大幅度提高金属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而工件几乎不变形的新的金属表面强化改性技术。
在以水为工作介质的液压传动中,需要液压元件同时具备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目前常用的水压元件的材料有:耐蚀合金、工程塑料、陶瓷及其涂层材料等,这些材料多存在着价格昂贵、加工工艺复杂或者工作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求一种价格低廉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水压传动元件材料。45钢是所有钢材中价格相对便宜的钢材,但其耐磨性、耐蚀性都不能满足水压传动元件的工作需求,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目前,表面改性方法较多,如离子氮化、表面喷涂和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等,这些表面改性方法各有优缺点,离子氮化虽然具有较厚的渗层,但离子渗氮处理成本高,因此价格比较贵;不同形状、尺寸和材料的零件混合装炉进行渗氮处理时,很难使工件温度均匀一致;对形状不规则而难以放置的零件、深孔件及某些不需要渗氮的部位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和保护装置。
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则具有变形小、处理时间短,节能效果显著的优点。但传统的QPQ处理技术具有渗层较薄,不能满足即承受摩擦磨损又需要具有良好耐蚀性的工件的需求。尽管提高渗氮温度和保温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渗层厚度,但却会使渗层变得疏松,反而不利于提高其耐磨、耐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渗速快、渗层深的金属表面改性方法和该方法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从而得到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水压传动元件。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为:工件表面预处理→稀土盐浴氮化→盐浴氧化。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金属构件表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工件表面依次用320#~1200#的SiC砂纸磨平,再用Cr2O抛光粉抛光至镜面;
(2)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对工件进行5min以上的超声波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和杂质;
(3)将工件放入电阻炉内进行预氧化;
(4)在氮化盐内加入1~5%的稀土氧化物;
(5)将氮化炉升温至一定温度进行保温,待氮化炉内氮化盐充分熔化后,升温至氮化所需温度;
(6)将工件浸入氮化炉内,氮化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开始计时,保温至规定时间后取出;
(7)浸入氧化炉进行表面盐浴氧化处理;
(8)氧化结束后,将工件取出后水冷。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预氧化温度为350℃,预氧化时间为30~40min。
上述技术方案,在氮化盐内加入的稀土氧化物为CeO2
上述技术方案,盐浴渗氮温度为540~580℃,渗氮时间为1~4h。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渗氮温度为560℃,渗氮时间为2.5h。
上述技术方案,盐浴氧化温度为400~450℃,氧化时间为20~60min。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盐浴氧化温度为430℃,氧化时间为40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所述传动元件由45钢材料制成,并通过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进行了表面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元件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渗层,所述渗层由位于最表面的氧化层和位于次表面的化合物层组成。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氧化层厚度为3~5μm,所述化合物层厚度为12~15μ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工艺将工件抛光至镜面,可使渗氮后表面渗层更均匀,与基体结合更牢固,不易脱落,提高渗层质量;
(2)工件盐浴渗氮前先进行预氧化,预氧化能使工件表面产生轻度氧化表面形成微孔,人为的增加了表面缺陷,使工件表面形成更多的悬键,位错露头,台阶等,从而产生更多的活化中心,增加活性氮原子的吸附机率和吸附量,进一步加快渗氮过程,同样渗氮时间下增加渗层厚度;
(3)本发明工艺在氮化盐内加入1%~5%的稀土氧化物CeO2。活性稀土原子增大了渗剂反应速度,可以使氮化盐产生更多的氮原子和碳原子,使表面扩散渗入的氮原子和碳原子通量增大;其次,大尺寸稀土原子渗入时,会造成晶格畸变,利于氮原子和碳原子的跃迁,并优先在这些畸变区聚集,从而提高了渗层的碳、氮原子浓度;高的碳、氮原子浓度梯度的出现,促进了碳、氮原子的扩散,从而提高了渗速,减少QPQ盐浴复合处理时间,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本发明渗氮时,工件完全浸在液体盐中,可对工件进行全方位渗氮,且渗层均匀;
(5)本发明水压传动元件采用45钢材料制成,表面通过本发明的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各项使用性能即可达到服役要求,可替代不锈钢等耐蚀、难加工材料,大大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经过QPQ稀土催渗处理的45钢表面形貌;
图2为传统QPQ处理后的45钢表面形貌;
图3为经过不同处理后的45钢截面硬度曲线图;
图4为经过不同处理后的45钢表面磨损失重;
图5为经过不同处理后的45钢在热水中出现锈斑的时间。
图中1、氧化层;2、化合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QPQ技术提高金属表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工件表面依次用320#~1200#的SiC砂纸磨平,再用Cr2O抛光粉抛光至镜面;
(2)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对工件进行5min以上的超声波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和杂质;
(3)将工件放入电阻炉内进行预氧化;
(4)在氮化盐内加入1~5%的CeO2稀土氧化物;
(5)将氮化炉升温至一定温度进行保温,待氮化炉内氮化盐充分熔化后,升温至氮化所需温度,一般渗氮温度为540~580℃;
(6)将工件浸入氮化炉内,氮化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开始计时,保温至规定时间后取出,渗氮时间可为1~4h;
(7)浸入氧化炉进行表面盐浴氧化处理,盐浴氧化温度为400~450℃,氧化时间为20~60min。
(8)氧化结束后,将工件取出后水冷。
优选地,所述的预氧化温度为350℃,预氧化时间为30~40min,温度太低,预氧化效果明显,温度太高,形成的氧化膜过厚,反而会阻碍活性氮原子的渗入。
优选地,当渗氮温度为560℃,渗氮时间为2.5h时,可得到致密、均匀的渗氮层。渗氮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渗氮层则变的疏松,耐磨性和耐蚀性反而会下降;同样,氧化温度过高,氧化时间过长也都不利于耐蚀、耐磨性的提高,当氧化温度为430℃,氧化时间为40min时,效果最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在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该传动元件由45钢材料制成,并经上述方法进行了QPQ盐浴复合处理。经处理后的传动元件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渗层,渗层由位于最表面的氧化层1和位于次表面的化合物层2组成,氧化层1厚度为3~5μm,化合物层2厚度为12~15μm。该方法处理后的45钢水压传动元件在热水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本发明在优选的工艺参数下加稀土催渗QPQ处理和传统未加稀土催渗QPQ处理后的45钢水压传动元件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见图1和图2,图1为经过加稀土催渗QPQ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图2为经过传统QPQ处理后的表面形貌。比较图1和图2可以发现,经过处理后的元件表面后产生了一层致密的化合物层2(白亮层),且在化合物层2外表面还有一层厚度约几微米的氧化层1。其中,经过稀土催渗QPQ处理后45钢传动元件表面渗层厚度明显高于未经稀土催渗QPQ处理后的渗层。这说明,稀土的加入对QPQ处理起到了良好的催渗作用。
图3是经过不同处理后的45钢截面硬度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处理后的试样,表面硬度明显提高,比原始试样的表面硬度提高3倍以上,且硬度曲线比较平缓。比较QPQ和QPQ稀土催渗试样截面硬度曲线的差别可以得出,经过QPQ稀土催渗处理后的45钢传动元件表面硬度明显高于经过QPQ处理后的表面硬度,而且经过QPQ催渗处理后的45钢传动元件的硬度梯度更为平缓,这可以使45钢传动元件表面渗层和基体结合更紧密,并提高其表面耐磨性。
图4是为处理后的水压传动元件制成的试样磨损失重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未经处理的试样磨损失重最多。经过QPQ稀土催渗处理后的45钢试样表面失重最小。其中,经过QPQ稀土催渗处理后45钢表面耐磨性比未经处理的45钢表面耐磨性提高10倍左右,比经过常规QPQ处理后的45钢表面耐磨性提高2倍左右。
图5是经不同处理后的45钢试样在在90℃热水中生锈的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未经处理的45钢在热水中浸泡10min左右就开始生锈,以至于在图中无法看清,经过QPQ处理后的45钢在水中开始生锈的时间则远高于未经处理的45钢试样。而经过QPQ稀土催渗的45钢试样在热水中开始生锈的时间进一步增加,与304不锈钢在热水中开始生锈的时间相当。这说明稀土的加入对45钢表面耐蚀性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说明,经稀土催渗的QPQ处理在相同渗氮时间内可大大提高渗层厚度,渗层均匀、无疏松,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由此可选用价廉的45钢制造水压传动元件,并通过稀土催渗的QPQ处理技术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从而得到较厚的渗层,满足其所需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要求,从而显著降低水压传动元件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QPQ技术提高金属表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工件表面依次用320#~1200#的SiC砂纸磨平,再用Cr2O抛光粉抛光至镜面;
(2)用无水乙醇或丙酮对工件进行5min以上的超声波清洗,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和杂质;
(3)将工件放入电阻炉内进行预氧化,预氧化温度为350℃,预氧化时间为30~40min;
(4)在氮化盐内加入1~5%的CeO2
(5)将氮化炉升温至一定温度进行保温,待氮化炉内氮化盐充分熔化后,升温至氮化所需温度;
(6)将工件浸入氮化炉内,氮化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开始计时,保温至规定时间后取出;所述的渗氮温度为560℃,渗氮时间为2.5h
(7)浸入氧化炉进行表面盐浴氧化处理,盐浴氧化温度为400~450℃,氧化时间为20~60min;
(8)氧化结束后,将工件取出后水冷;
所述工件材质为45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QPQ技术提高金属表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浴氧化温度为430℃,氧化时间为40min。
3.一种QPQ技术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元件由45钢材料制成,并通过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了表面处理;所述传动元件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复合渗层,所述渗层由位于最表面的氧化层(1)和位于次表面的化合物层(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QPQ技术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层(1)厚度为3~5μm,所述化合物层(2)厚度为12~15μm。
CN201210526160.0A 2012-12-09 2012-12-09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Active CN103014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6160.0A CN103014603B (zh) 2012-12-09 2012-12-09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6160.0A CN103014603B (zh) 2012-12-09 2012-12-09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4603A CN103014603A (zh) 2013-04-03
CN103014603B true CN103014603B (zh) 2016-04-20

Family

ID=4796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6160.0A Active CN103014603B (zh) 2012-12-09 2012-12-09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4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2314A (zh) * 2016-12-22 2017-05-24 当涂县宏宇金属炉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不锈钢的渗氮复合处理方法
CN106637065A (zh) * 2017-03-14 2017-05-10 蚌埠奥特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氨气压缩机零部件腐蚀的方法
CN107419314A (zh) * 2017-08-08 2017-12-01 肥西县通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汽车冲压件拉毛现象的处理方法
CN108149187A (zh) * 2017-12-26 2018-06-12 苏州贝尔纳德铁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起拨道器用耐磨拔道杆的制备方法
CN112176277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常州市汇丰天元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耐晶间腐蚀型结构钢的速效渗氮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7644U (zh) * 2009-09-29 2010-06-16 韶关市卫士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高可靠性及长寿命液压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2543A (ja) * 2004-02-20 2005-09-02 Nsk Ltd ボールね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07644U (zh) * 2009-09-29 2010-06-16 韶关市卫士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高可靠性及长寿命液压缸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45钢QPQ处理后的性能;周黎等;《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31;第11卷(第5期);第562页左栏第13-23行,表1 *
QPQ复合盐浴处理中渗氮温度对35钢渗层形貌和表面性能的影响;沈志远等;《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930;第24卷(第3期);第2页左栏第3段,第2页右栏第2段,图1 *
稀土对模具钢QPQ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熊光耀等;《材料热处理技术》;20100228;第39卷(第4期);第118页左栏第3段、最后一段、表1,第119页左栏第1-2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4603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4603B (zh) 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qpq技术及其在水压传动元件上的应用
CN103276345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金属表面qpq盐浴复合强化改性高新技术
CN103276344B (zh) 深层qpq盐浴复合强化改性高新技术
CN103014599B (zh)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复合表面处理工艺
CN102492918B (zh) 活塞杆、活塞杆表面处理的碳氮共渗剂及其生产方法
JP2011195947A (ja) 耐食性及び高硬度のカラー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53801A (zh) 钢的抗腐蚀及氧化着色复合表面处理方法
CN103014601A (zh)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离子氮化催渗工艺
CN109468581A (zh) 一种固体粉末多元复合渗剂及复合渗工艺
WO2012035900A1 (ja) 窒素化合物層を有する鉄鋼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75089A (zh) 一种施加磁场快速盐浴氮化的方法
CN103276349B (zh) 一种低碳钢表面盐浴稀土钒钛共渗剂及处理工艺
CN113512710A (zh) 一种45钢表面CrN-Cr梯度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5228929A (en) Thermochemical treatment of machinery components for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CN109321872B (zh) 一种石墨烯增强型渗铝油管的制备方法
CN108251788B (zh) 一种经软氮化处理的动车组制动钢背及软氮化处理方法
JP2010007134A (ja) 鋼材の表面処理方法および表面処理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によって得られる鋼材
CN113005394B (zh) 一种基于稀土催渗碳氮硼共渗的j55钢管加工方法
CN114686799A (zh) 金属氮化、氧化然后还原的表面处理方法
An et al. Study of boronizing of steel AISI 8620 for sucker rods
CN106702316A (zh) 一种低碳钢液体稀土硼钒复合渗共晶的方法
CN113718195A (zh) 一种耐高压抗磨蚀防护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251722B (zh) 一种齿轮钢表面硫基自润滑涂层的制备方法
KR101135007B1 (ko) 크롬 확산 침투 용액 및 크롬 확산 침투에 의한 특수강 생산 방법
CN114836596B (zh) 一种粉末渗钒剂和工模刀具激光重熔复合渗钒的强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