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0619A -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0619A
CN103010619A CN2012105653749A CN201210565374A CN103010619A CN 103010619 A CN103010619 A CN 103010619A CN 2012105653749 A CN2012105653749 A CN 2012105653749A CN 201210565374 A CN201210565374 A CN 201210565374A CN 103010619 A CN103010619 A CN 103010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as
storage tank
floating roof
petroleum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53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0619B (zh
Inventor
汪映标
张宗勤
吴明军
姚兴云
喻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along Fire Safe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EITELONG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EITELONG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EITELONG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53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06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0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0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0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0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包括设置在外浮顶石油储罐第一、二次密封圈内的微雾喷头和取样探头,所述微雾喷头和取样探头通过管网与设置在石油储罐防火堤外的现场装置连接。本发明采用连通现场装置与微雾喷头以及现场装置与取样探头的管网结构设计及安装方式,能在储罐带油情况下进行安装,而且能够满足储罐浮顶随液位升降要求,其中新增加的材料不会影响储罐浮顶的荷重,软管的设计能够消除流体流动产生的静电,加强储罐防雷接地导流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
背景技术
外浮顶石油储罐由于具有油品损耗低、环保、节省占地等优点,已成为各国地上储存原油的主要设施。石油储罐的大型化带来了石油储运的巨大挑战。近年,外浮顶石油储罐火灾事故出现高发趋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还造成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密封圈火灾是外浮顶储罐最主要的火灾形式,现在的石油化工企业几乎都是采用泡沫灭火系统对石油储罐密封圈进行保护,在国外采用气体灭火系统。近几年,其他发达国家陆续又推出了一些新的灭火系统,如:荷兰SAVAL公司开发的CFITM气体灭火系统(单元独立式)、迪拜环球技术公司开发的TANK GUARD泡沫灭火系统(单元独立式)及SEF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等,但是这些灭火系统均是在火灾发生后才启动,不能实现对事故征兆的早期监测和预警,属于事后被动消防灭火,实际效果很难评估。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申请人申请了外浮顶式石油储罐微水雾安全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201110210497.6),公开了一种外浮顶式石油储罐微水雾安全防护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气体检测分析仪和惰性介质发生系统,控制系统与气体检测分析仪连接,气体检测分析仪通过分析用气管与石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连通,惰性介质发生系统与设置在石油储罐的一、二次密封空间的微水雾发生器连接,通过向石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充入具有惰性介质的微水雾将该密封空间的油气混合物含量控制在设定范围内,解决了外浮顶式石油储罐一、二次密封空间易爆炸的问题。但是,该专利只公开了防护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工程应用过程中还缺少指导意义。
正常情况下,储罐内储存有大量油品,为不影响储罐的正常运行,主动防护系统的工程安装只能在储罐带油情况下进行,因此在储罐浮顶上的安装过程中不得动电、带火作业。
另一方面,储罐浮顶会随着储罐液位升降,浮顶的承重过大会导致浮顶沉没风险,因此主动防护系统安装后还不得影响储罐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有防雷击、防静电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能够在储罐带油情况下进行安装作业,并且安装后不会影响储罐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包括设置在外浮顶石油储罐第一、二次密封圈内的微雾喷头和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雾喷头和取样探头通过管网与设置在石油储罐防火堤外的现场装置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微雾喷头和取样探头通过穿板接头固定在设置有安装孔的第二次密封的挡雨板上,所述微雾喷头均朝同一方向进行侧喷,在所述取样探头前端设置有过滤器。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现场装置包括储水箱、贮气罐、气压水压控制组件、气体浓度分析仪、样气预处理装置以及控制设备,所述管网包括补水管路、补气管路、给水管路、给气管路以及样气采集管路,所述储水箱通过补水管路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贮气罐通过补气管路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储水箱和贮气罐分别通过给水管路和给气管路与微雾喷头连通,所述气体浓度分析仪通过样气采集管路与取样探头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给水管路包括主给水硬管、主给水软管、给水岐管、给水集散管以及喷头给水软管,所述给气管路包括主给气硬管、主给气软管、给气岐管、给气集散管以及喷头给气软管,所述样气采集管路包括取样软管和取样硬管。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主给水硬管、主给气硬管以及取样硬管通过多孔管夹集约成一束,其延伸至外浮顶石油储罐的转动扶梯顶部,并沿转动扶梯外侧延伸到扶梯走轮。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主给水软管、主给气软管以及取样软管通过拖链集约成一束,所述拖链在扶梯轨道外侧的导槽中滑动,拖链一端固定在扶梯走轮上部,其另一端固定在导槽底部。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给水岐管、给气岐管沿储罐浮顶的圆心径向分布且并列固定在磁力管座上,所述磁力管座通过永磁铁吸附在储罐浮顶上,所述取样软管通过磁力管座与取样探头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给水集散管、给气集散管呈弧形并列地布置在集散管托架上,所述集散管托架通过螺钉夹紧在储罐泡沫堰板上,所述给水集散管和给气集散管分别通过喷头给水软管和喷头给气软管与微雾喷头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主给水硬管、主给气硬管、取样硬管、给水岐管、给气岐管、给水集散管以及给气集散管均采用薄壁不锈钢管。
本发明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所述主给水软管、主给气软管、喷头给水软管以及喷头给气软管均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所述取样软管采用导电软管,其内层材料为碳黑填充的四氟乙稀,内层表面电阻率<103Ω,外层为不锈钢丝编织层。
本发明采用连通现场装置与微雾喷头以及现场装置与取样探头的管网结构设计及安装方式,能在储罐带油情况下进行安装,而且能够满足储罐浮顶随液位升降要求,其中新增加的材料不会影响储罐浮顶的荷重,软管的设计能够消除流体流动产生的静电,加强储罐防雷接地导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微雾喷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取样探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现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多孔管夹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软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给水岐管、给气岐管和取样软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给水集散管和给气集散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第一次密封圈,2为第二次密封圈,3为微雾喷头,4为取样探头,5为穿板接头,6为挡雨板,7为过滤器,8为储水箱,9为贮气罐,10为气压水压控制组件,11为气体浓度分析仪,12为样气预处理装置,13为控制设备,14为补水管路,15为补气管路,16为给水管路,16a为主给水硬管,16b为主给水软管,16c为给水歧管,16d为给水集散管,16e为喷头给水软管,17为给气管路,17a为主给气硬管,17b为主给气软管,17c为给气歧管,17d为给气集散管,17e为喷头给气软管,18为样气采集管路,18a为取样软管,18b为取样硬管,19为多孔管夹,20为转动扶梯,21为扶梯走轮,22为拖链,23为导槽,24为储罐浮顶,25为磁力管座,26为永磁铁,27为集散管托架,28为螺钉,29为储罐泡沫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包括设置在外浮顶石油储罐第一次密封圈1、第二次密封圈2内的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所述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通过管网与设置在石油储罐防火堤外的现场装置连接。
如图2和3所示,所述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通过穿板接头5固定在设置有安装孔的第二次密封2的挡雨板6上,所述微雾喷头3均朝同一方向进行侧喷,在所述取样探头4前端设置有过滤器7。
如图1和4所示,所述现场装置包括储水箱8、贮气罐9、气压水压控制组件10、气体浓度分析仪11、样气预处理装置12以及控制设备13,所述管网包括补水管路14、补气管路15、给水管路16、给气管路17以及样气采集管路18,所述储水箱8通过补水管路14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贮气罐9通过补气管路15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储水箱8和贮气罐9分别通过给水管路16和给气管路17与微雾喷头3连通,所述气体浓度分析仪11通过样气采集管路18与取样探头4连通。
其中,所述给水管路16包括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水软管16b、给水岐管16c、给水集散管16d以及喷头给水软管16e,所述给气管路17包括主给气硬管17a、主给气软管17b、给气岐管17c、给气集散管17d以及喷头给气软管17e,所述样气采集管路18包括取样软管18a和取样硬管18b。
如图5和6所示,所述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气硬管17a以及取样硬管18b通过多孔管夹19集约成一束,其延伸至外浮顶石油储罐的转动扶梯20顶部,并沿转动扶梯20外侧延伸到扶梯走轮21,所述主给水软管16b、主给气软管17b以及取样软管18a通过拖链22集约成一束,所述拖链22在扶梯轨道外侧的导槽23中滑动,拖链22一端固定在扶梯走轮21上部,其另一端固定在导槽23底部。
如图7所示,所述给水岐管16c、给气岐管17c沿储罐浮顶24的圆心径向分布且并列固定在磁力管座25上,所述磁力管座25通过永磁铁26吸附在储罐浮顶24上,所述取样软管18a通过磁力管座25与取样探头4连通;如图8所示,所述给水集散管16d、给气集散管17d呈弧形并列地布置在集散管托架27上,所述集散管托架27通过螺钉28夹紧在储罐泡沫堰板29上,所述给水集散管16d和给气集散管17d分别通过喷头给水软管16e和喷头给气软管17e与微雾喷头3连通。
其中,所述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气硬管17a、取样硬管18b、给水岐管16c、给气岐管17c、给水集散管16d以及给气集散管17d均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强、韧性好,抗振动冲击和抗震性能优,低温不变脆等优点。所述主给水软管16b、主给气软管17b、喷头给水软管16e以及喷头给气软管17e均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所述取样软管18a采用导电软管,其内层材料为碳黑填充的四氟乙稀,内层表面电阻率<103Ω,外层为不锈钢丝编织层,以消除流体运动产生静电,加强储罐防雷接地导流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包括设置在外浮顶石油储罐第一、二次密封圈(1、2)内的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通过管网与设置在石油储罐防火堤外的现场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雾喷头(3)和取样探头(4)通过穿板接头(5)固定在设置有安装孔的第二次密封(2)的挡雨板(6)上,所述微雾喷头(3)均朝同一方向进行侧喷,在所述取样探头(4)前端设置有过滤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装置包括储水箱(8)、贮气罐(9)、气压水压控制组件(10)、气体浓度分析仪(11)、样气预处理装置(12)以及控制设备(13),所述管网包括补水管路(14)、补气管路(15)、给水管路(16)、给气管路(17)以及样气采集管路(18),所述储水箱(8)通过补水管路(14)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贮气罐(9)通过补气管路(15)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储水箱(8)和贮气罐(9)分别通过给水管路(16)和给气管路(17)与微雾喷头(3)连通,所述气体浓度分析仪(11)通过样气采集管路(18)与取样探头(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路(16)包括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水软管(16b)、给水岐管(16c)、给水集散管(16d)以及喷头给水软管(16e),所述给气管路(17)包括主给气硬管(17a)、主给气软管(17b)、给气岐管(17c)、给气集散管(17d)以及喷头给气软管(17e),所述样气采集管路(18)包括取样软管(18a)和取样硬管(18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气硬管(17a)以及取样硬管(18b)通过多孔管夹(19)集约成一束,其延伸至外浮顶石油储罐的转动扶梯(20)顶部,并沿转动扶梯(20)外侧延伸到扶梯走轮(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软管(16b)、主给气软管(17b)以及取样软管(18a)通过拖链(22)集约成一束,所述拖链(22)在扶梯轨道外侧的导槽(23)中滑动,拖链(22)一端固定在扶梯走轮(21)上部,其另一端固定在导槽(23)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岐管(16c)、给气岐管(17c)沿储罐浮顶(24)的圆心径向分布且并列固定在磁力管座(25)上,所述磁力管座(25)通过永磁铁(26)吸附在储罐浮顶(24)上,所述取样软管(18a)通过磁力管座(25)与取样探头(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集散管(16d)、给气集散管(17d)呈弧形并列地布置在集散管托架(27)上,所述集散管托架(27)通过螺钉(28)夹紧在储罐泡沫堰板(29)上,所述给水集散管(16d)和给气集散管(17d)分别通过喷头给水软管(16e)和喷头给气软管(17e)与微雾喷头(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硬管(16a)、主给气硬管(17a)、取样硬管(18b)、给水岐管(16c)、给气岐管(17c)、给水集散管(16d)以及给气集散管(17d)均采用薄壁不锈钢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软管(16b)、主给气软管(17b)、喷头给水软管(16e)以及喷头给气软管(17e)均采用不锈钢金属软管,所述取样软管(18a)采用导电软管,其内层材料为碳黑填充的四氟乙稀,内层表面电阻率<103Ω,外层为不锈钢丝编织层。
CN201210565374.9A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1030106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5374.9A CN103010619B (zh)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5374.9A CN103010619B (zh)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0619A true CN103010619A (zh) 2013-04-03
CN103010619B CN103010619B (zh) 2015-02-25

Family

ID=4795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5374.9A Active CN103010619B (zh) 2012-12-24 2012-12-24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061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880A (zh) * 2013-04-24 2013-08-07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安全主动防护系统及其防护方法
CN105597248A (zh) * 2016-02-25 2016-05-25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储油罐环状超细水雾灭火系统
CN105641829A (zh) * 2016-02-25 2016-06-08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储油罐辐射状超细水雾灭火系统
CN105664401A (zh) * 2016-02-25 2016-06-15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
CN108609315A (zh) * 2016-12-09 2018-10-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避免浮顶储罐雷击火花放电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8953A (en) * 1978-03-16 1980-12-16 Chicago Bridge & Iron Company Emission test method for floating roof seals and apparatus useful therefor
CN1621724A (zh) * 2003-11-25 2005-06-01 株式会社利富高 管夹
CN1725577A (zh) * 2004-07-22 2006-01-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固持件及使用该固持件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980610U (zh) * 2011-03-08 2011-09-21 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浮顶油罐的密封圈通风抑爆装置
CN202074131U (zh) * 2011-05-24 2011-12-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管夹
CN102417081A (zh) * 2011-07-26 2012-04-18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外浮顶式石油储罐微水雾安全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
CN102582984A (zh) * 2012-02-28 2012-07-18 潘刚 基于主动填充氮气的浮顶油罐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2648369A (zh) * 2009-09-02 2012-08-2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传导浮动管装配夹
CN203047888U (zh) * 2012-12-24 2013-07-10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8953A (en) * 1978-03-16 1980-12-16 Chicago Bridge & Iron Company Emission test method for floating roof seals and apparatus useful therefor
CN1621724A (zh) * 2003-11-25 2005-06-01 株式会社利富高 管夹
CN1725577A (zh) * 2004-07-22 2006-01-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固持件及使用该固持件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648369A (zh) * 2009-09-02 2012-08-22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传导浮动管装配夹
CN201980610U (zh) * 2011-03-08 2011-09-21 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浮顶油罐的密封圈通风抑爆装置
CN202074131U (zh) * 2011-05-24 2011-12-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管夹
CN102417081A (zh) * 2011-07-26 2012-04-18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外浮顶式石油储罐微水雾安全防护系统及防护方法
CN102582984A (zh) * 2012-02-28 2012-07-18 潘刚 基于主动填充氮气的浮顶油罐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203047888U (zh) * 2012-12-24 2013-07-10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1880A (zh) * 2013-04-24 2013-08-07 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安全主动防护系统及其防护方法
CN105597248A (zh) * 2016-02-25 2016-05-25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储油罐环状超细水雾灭火系统
CN105641829A (zh) * 2016-02-25 2016-06-08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储油罐辐射状超细水雾灭火系统
CN105664401A (zh) * 2016-02-25 2016-06-15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储油罐辐射状细水雾灭火系统
CN108609315A (zh) * 2016-12-09 2018-10-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避免浮顶储罐雷击火花放电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0619B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619B (zh)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CN205821458U (zh) 一种用于舰船海水管路的牺牲阳极
CN203047888U (zh) 一种外浮顶石油储罐主动防护系统的安装结构
CN205666456U (zh) 一种中置柜
CN104911605A (zh) 一种游艇管路的防腐装置
CN104505605B (zh) 降低管道站场接地电阻及延长接地体寿命的装置及方法
CN103014723B (zh) 油井采油装备腐蚀控制器及采用该控制器的抽油杆
CN201330891Y (zh) 防静电塑料管道
CN203319059U (zh) 浮顶油罐及其油气安全装置
CN217745478U (zh) 一种消防用喷嘴结构及直升机平台消防系统
CN217634300U (zh) 玻璃钢导静电风管
CN204587292U (zh) 一种可升降的附着式海水泵架
CN201391712Y (zh) 一种水下管线涡激振动的抑制装置
CN114939248A (zh) 一种消防用喷嘴结构及直升机平台消防系统
CN203846817U (zh) 一种用于组装设备施工的防护棚
CN203504868U (zh) 金属管道用静电接地装置
CN202268661U (zh) 车厢线缆出线装置
CN203951155U (zh) 一种新型电缆中间接头防水防爆保护盒
CN206775083U (zh) 一种海缆中心定位夹具牵引装置
CN202812501U (zh) 喷涂抗静电矿用管
CN212563282U (zh) 一种可伸缩/移动的工作面液压支架v型导水装置
CN201781076U (zh) 一种防腐降阻的电解接地装置
CN204349401U (zh) 一种具有静电屏蔽和阻燃通信管
CN221097806U (zh) 一种高密封连接管材
CN205079756U (zh) 一种砂质土壤管道防沉降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VITALONG FIREFIGHTING SAFET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ICHUAN WEITELONG FIRE EQUIPM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West West Road, No. 99, attached to No. 9, No.

Patentee after: Witter joint-stock company of dragon security against fire group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high tech West West Road, No. 99, attached to No. 9, No.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Weitelong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