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2031B -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2031B
CN103002031B CN201210508207.0A CN201210508207A CN103002031B CN 103002031 B CN103002031 B CN 103002031B CN 201210508207 A CN201210508207 A CN 201210508207A CN 103002031 B CN103002031 B CN 103002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device
wireless routing
application module
mobile termi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82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2031A (zh
Inventor
许达望
徐申龙
尹海平
威克托瑞·蒂墨
胡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082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2031B/zh
Priority to EP12840831.7A priority patent/EP2928156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87067 priority patent/WO2014086063A1/zh
Priority to US13/990,419 priority patent/US20140153407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002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2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2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4Adaptation or special uses of UDP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所示方法包括:预先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所述应用模块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接收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对无线路由设备的访问控制,克服现有网页访问方式访问无线路由设备时获取信息实时性的限制,解决了请求超时的问题,节省了能耗和对带宽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路由设备的访问控制,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蜂窝数据的速率越来越大,带蜂窝数据接入的无线路由器(MiFi)产品越来越受欢迎。然而对MiFi设备的访问控制都是基于网页访问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网页访问是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的架构,其限定了只能由浏览器发起HTTP连接并向服务器请求服务,而服务器则只能被动地进行响应,对于一些实时变化的信息,如信号强度、电池状态、新到短信等,采用该种网页访问方式并不能做到对上述信息的实时获取,影响访问控制的实时性。
其次,网页访问方式是基于HTTP连接的,HTTP连接存在超时时限的问题,某些特定的耗时请求则极可能引起请求超时,造成反复请求,产生不必要的能耗和带宽的占用。
再者,在设备检测方面,网页访问方式无法自动地去检测移动设备是否连接上了一个正确的MiFi设备。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网页访问方式访问无线路由设备时获取信息实时性的限制,解决请求超时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一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其中,所述应用模块还包括依次连接的
设备检测模块,用于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确定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检测模块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以及接收并处理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
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备检测模块还用于向默认网关进行ping操作,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连接上一无线路由设备。
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应用模块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基于HTT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应用模块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交互的数据均为HTTP数据包,所述HTTP数据包包括HTTP头部和用户数据段,所述用户数据段为编码成UTF-8的XML格式数据。
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应用模块还包括监听模块,用于对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进行实时监听,接收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数据。
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中,所述监听模块还用于在移动终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耗时请求时,以监听的方式获取耗时请求的结果。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
B、所述应用模块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所述应用模块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
C、所述应用模块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接收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
所述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还包括:
B1、所述应用模块向默认网关进行ping操作,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连接上一无线路由设备。
所述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对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进行实时监听,接收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克服了现有网页访问方式访问无线路由设备时获取信息实时性的限制,解决了请求超时的问题,节省了能耗,减小了对带宽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中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网页访问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应用,通过该应用对无线路由设备进行访问控制,实现对网络环境、连接状态以及数据传输和交互的实时监控。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一进行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10,该应用模块10为运行在智能移动终端中的一个应用程序,通过软件实现。本实施例中,无线路由设备为带蜂窝数据接入功能的无线路由设备(MiFi),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通过WiFi进行数据通信,且它们之间的交互基于HTTP协议。
具体地,该应用模块10包括依次连接的设备检测模块11、信息交互模块12和数据处理模块13。其中,设备检测模块11用于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确定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信息交互模块12用于在设备监听模块11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10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数据处理模块13用于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接收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
在具体实施时,接收用户指令,启动该应用模块10,设备检测模块11会对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进行实时监听,本实施例中,该通信端口为80端口。移动终端通过WiFi连接上无线路由设备后,无线路由器可以捕获到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以广播通知的形式向移动终端的80端口发送UDP数据包。因此,设备检测模块11实时监听80端口是否有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的UDP数据包,如果移动设备的80端口接收到了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的UDP数据包,应用模块会对该UDP数据包进行相应处理。具体的处理为,判断该UDP数据包是否是来自无线路由设备的广播通知,如果是,则设备检查模块11获知移动终端已连接上无线路由设备,则此时应用模块就可以开始读取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而如果该UDP数据包不是来自无线路由设备的主动请求,则应用模块10直接丢弃该UDP数据包,继续监听移动终端的80端口,直至获知移动终端连接上无线路由设备。
而为了更加准确的检测与无线路由设备的通信连接,该应用模块10中的设备检测模块11还会向默认网关进行ping操作,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连接上一无线路由设备。如果接收到无线路由设备对该ping操作做出的响应,则表示移动终端正确连接上了无线路由设备,反之,则表示移动终端没有连接上一无线路由设备,此时,应用模块10会周期性的向无线路由设备发出ping操作,直到移动终端连接上无线路由设备。
在监听到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应用模块10中的信息交互模块12会读取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协议版本、型号、固件信息、网络状态及其他业务状态等等。在获取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后,信息交互模块12还会把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以及应用模块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无线路由设备。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应用模块10可以支持不同协议类型的无线路由设备,而无线路由设备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以及应用模块的不同版本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对于智能移动终端,无线路由设备可以用于主动发送数据请求,而对于浏览器类型的移动终端,无线路由设备则被动地响应请求。
在信息交互模块12完成移动终端与无线路由设备间的设备信息交互后,应用模块10中的数据处理模块13会根据用户的操作,向无线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处理请求,并接收和处理无线路由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
由于应用模块与无线路由设备的数据交互基于HTTP协议,因此应用模块与无线路由设备之间的数据为HTTP数据包。下面对交互的HTTP数据包进行具体描述,该HTTP数据包包括标准的HTTP头部和自定义的用户数据段,本实施例自定义的用户数据段是编码成UTF-8的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数据,该用户数据段中包含用户请求的所有信息。下面举例说明用户数据段:
用户请求: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OnetouchLink>
<SMS>
<Request>
<GetSmsList/>
</Request>
</SMS>
</OnetouchLink>
响应请求:
<xmlversion="1.0"encoding="UTF-8">
<OnetouchLink>
<SMS>
<Response>
<SmsMessageid=”0”>
<Status>Read</Status>
<Content>FirstMessage<Content/>
<Destination>+86-13566661234<Destination/>
<Date>12.04.201212:00:00<Date/>
<AlivePeriod>7<AlivePeriod/>
</SmsMessage>
<SmsMessageid=”1”>
<Status>Unread</Status>
<Content>SecondMessage<Content/>
<Destination>+86-13566661234<Destination/>
<Date>12.04.201212:00:00<Date/>
<AlivePeriod>7<AlivePeriod/>
</SmsMessage>
</Response>
</SMS>
</OnetouchLink>
本实施例用OnetouchLink表示应用模块,从上述用户请求的用户数据段中可以看出,XML格式的版本为1.0,编码的数据格式为UTF-8,用户请求的内容是短信。而从响应请求中可以看出,短信的编号为0,短信中的第一个信息的目的地是“+86-13566661234”,时间是“12.04.201212:00:00”,有效期为7天。
当然,上述用户数据段只是用于解释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用户数据段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编码方式、请求和响应的内容。
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应用模块还包括监听模块14,用于对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进行实时监听,接收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数据。这样就解决的传统网页访问方式无法主动建立HTTP连接并向浏览器发送数据的局限性,本发明的应用模块可以兼具服务器的功能,接收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数据,例如,网络状态变化、新到短信息等等。应用模块不需要采用轮询方式去检测无线路由设备的网络状态变化,只需通过监听模块监听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网络状态变化等即可知晓,省去了主动请求的操作,避免了网络带宽的不必要的占用,也可以起到节省功耗的作用。
而且,应用模块中的监听模块14还可以在移动终端向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耗时请求时,以监听的方式获取耗时请求的结果。例如,在移动终端接收用户操作搜索网络时,现有的网页访问方式很容易引起HTTP连接超时,进而造成反复请求。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只需向无线路由设备发送一次HTTP连接请求,通过监听模块监听网络搜索结果,并且在请求发送成功后即可中断该连接,避免超时问题的产生。
本发明中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设置在移动终端内,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
基于上述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预先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
步骤S200、所述应用模块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所述应用模块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
步骤S300、所述应用模块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接收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
具体地,步骤S200还包括:所述应用模块向默认网关进行ping操作,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连接上一无线路由设备。
步骤S300后还包括:对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进行实时监听,接收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数据。
在应用模块与无线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应用模块都把交互的数据转换为XML格式,具体的过程如上所述,再此不在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并通过该应用模块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所述应用模块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接收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实现对无线路由设备的访问控制,克服现有网页访问方式访问无线路由设备时获取信息实时性的限制,解决了请求超时的问题,节省了能耗和对带宽的占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一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其中,所述应用模块还包括依次连接的
设备检测模块,用于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确定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在所述设备检测模块检测到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以及接收并处理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
所述设备检测模块还用于向默认网关进行ping操作,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连接上一无线路由设备;
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协议版本、型号、固件信息、网络状态;
所述应用模块支持不同协议类型的无线路由设备,无线路由设备根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以及应用模块的不同版本进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应用模块还包括监听模块,用于对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进行实时监听,接收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数据;
所述监听模块还用于在移动终端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耗时请求时,以监听的方式获取耗时请求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模块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基于HTT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移动终端中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模块与所述无线路由设备交互的数据均为HTTP数据包,所述HTTP数据包包括HTTP头部和用户数据段,所述用户数据段为编码成UTF-8的XML格式数据。
4.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应用模块;
B、所述应用模块监听移动终端的通信端口,并在监听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至所述通信端口的UDP数据包时,所述应用模块获取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无线路由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无线路由设备的协议版本、型号、固件信息、网络状态,并将移动终端的设备信息及应用模块的版本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线路由设备;
C、所述应用模块向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发送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并接收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根据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所述应用模块支持不同协议类型的无线路由设备,无线路由设备根据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以及应用模块的不同版本进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步骤B还包括:
B1、所述应用模块向默认网关进行ping操作,检测移动终端是否连接上一无线路由设备;
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
D、对所述无线路由设备进行实时监听,接收无线路由设备主动发送的数据。
CN201210508207.0A 2012-12-03 2012-12-03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002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8207.0A CN103002031B (zh) 2012-12-03 2012-12-03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EP12840831.7A EP2928156A4 (en) 2012-12-03 2012-12-20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WIRELESS ROUTER DEVICE
PCT/CN2012/087067 WO2014086063A1 (zh) 2012-12-03 2012-12-20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US13/990,419 US20140153407A1 (en) 2012-12-03 2012-12-20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wireless rout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8207.0A CN103002031B (zh) 2012-12-03 2012-12-03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2031A CN103002031A (zh) 2013-03-27
CN103002031B true CN103002031B (zh) 2016-07-13

Family

ID=4793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8207.0A Active CN103002031B (zh) 2012-12-03 2012-12-03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28156A4 (zh)
CN (1) CN103002031B (zh)
WO (1) WO20140860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8115B (zh) * 2015-12-11 2021-08-17 深圳市朗博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存储装置及其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5992269A (zh) * 2016-06-30 2016-10-0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53356B (zh) * 2016-10-25 2019-08-0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双边加速传输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319A (zh) * 2003-06-25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客户机的配置
CN101484888A (zh) * 2006-07-25 2009-07-15 缤果无线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无线网络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38559A (zh) * 2010-05-07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75484A2 (en) * 2003-02-18 2004-09-02 Roamware, Inc. Integrating gsm and wifi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7317708B2 (en) * 2004-10-07 2008-0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door and outdoor wireless access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5765B2 (en) * 2006-04-07 2011-04-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diagnosis in a wireless LAN
CN101835187A (zh) * 2010-03-26 2010-09-15 浙江大学 用于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路由器的客户端管理装置
CN102625464A (zh) * 2011-03-31 2012-08-01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8319A (zh) * 2003-06-25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客户机的配置
CN101484888A (zh) * 2006-07-25 2009-07-15 缤果无线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无线网络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38559A (zh) * 2010-05-07 201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8156A4 (en) 2016-07-06
EP2928156A1 (en) 2015-10-07
WO2014086063A1 (zh) 2014-06-12
CN103002031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02159B1 (ko) 스마트 워치와 위챗 플랫폼의 대화 방법, 장치 및 스마트 워치
CN103220292B (zh) 跨安全区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US20170244792A1 (en) Power-Line Carrier Terminal Control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CN103780577B (zh) 物联网应用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7045276A1 (zh) 终端互联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612661A (zh) 数据通讯方法和装置
CN102469124B (zh) 基于aog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法、网关、代理及系统
CN102006616B (zh) 一种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980898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62945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37935B (zh) 基于网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边缘网关及控制系统
CN103002031B (zh) 一种控制访问无线路由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US8457030B2 (en) Mobile phon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calls
US818945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iding packet data protocol activation
CN102348198A (zh) 一种无线终端及其参数远程设置方法
US2014015340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wireless router equipment
CN202111746U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的系统
CN112954072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执行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931224B2 (ja) 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装置
CN102843388A (zh) 实现无线数据传输与短信收发并行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338654A (zh) 网络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网络共享系统
CN103873600A (zh) 一种网络地址转换穿透方法及设备
CN104243513A (zh) 一种双卡导航系统的数据传输装置
WO2015184780A1 (zh) 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82886B (zh) 一种实现语音业务的方法、移动终端、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