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0377B -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0377B
CN103000377B CN201110273756.XA CN201110273756A CN103000377B CN 103000377 B CN103000377 B CN 103000377B CN 201110273756 A CN201110273756 A CN 201110273756A CN 103000377 B CN103000377 B CN 103000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paration
shell material
active cor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37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0377A (zh
Inventor
周明杰
钟玲珑
王要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37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0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0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0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0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0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Abstract

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60~200份质量份数的氧化石墨粉末置于四甲基硅烷的氛围下;步骤二、将所述氧化石墨粉末以10~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1200℃,再保温1~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62.5份质量份数的四甲基硅烷;步骤三、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极活性材料。上述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的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此外,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负极活性材料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负极活性材料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对电动汽车的开发以及对功率脉冲电源的需求,更刺激了人们对电化学电容器的研究。目前电化学电容器的比能量仍旧比较低,而电池的比功率较低,人们正试图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1)将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联合使用,正常工作时,由电池提供所需的动力;启动或者需要大电流放电时,则由电容器来提供,一方面可以改善电池的低温性能不好的缺点;可以解决用于功率要求较高的脉冲电流的应用场合,如GSM、GPRS等。电容器和电池联合使用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但这将增加电池的附件,与目前能源设备的短小轻薄等发展方向相违背。(2)利用电化学电容器和电池的原理,开发混合电容器作为新的贮能元件。
1990年Giner公司推出了贵金属氧化物为电极材料的所谓赝电容器或称准电容器(Pseudo-capacitor)。为进一步提高电化学电容器的比能量,1995年,D.A.Evans等提出了把理想极化电极和法拉第反应电极结合起来构成混合电容器的概念(ElectrochemicalHybridCapacitor,EHC或称为Hybridcapacitor)。1997年,ESMA公司公开了NiOOH/AC混合电容器的概念,揭示了蓄电池材料和电化学电容器材料组合的新技术。2001年,G.G.Amatucci报告了有机体系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活性炭组合的Li4Ti5O12/AC电化学混合电容器,是电化学混合电容器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然而,此电化学混合电容器存在能量密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量密度较高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该负极活性材料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160~200份质量份数的氧化石墨粉末置于四甲基硅烷的氛围下;步骤二、将所述氧化石墨粉末以10~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1200℃,再保温1~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62.5份质量份数的四甲基硅烷;步骤三、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极活性材料。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三中所述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一种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提供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将160~200份质量份数的氧化石墨粉末置于四甲基硅烷的氛围下,将所述氧化石墨粉末以10~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1200℃,再保温1~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62.5份质量份数的四甲基硅烷,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极活性材料;步骤二、分别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及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分别涂敷在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上制备正极及负极;步骤三、将所述正极及负极与隔膜组装后浸泡于电解液中,得到所述电容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碳素材料或由碳素材料和锂离子材料掺杂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所述碳素材料的含量大于等于70%且小于100%。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材料选自磷酸铁锂、锂镍钴锰氧、锂钴氧、锂锰氧、锂镍锰氧、锂镍钴氧、锂钒氧及硅酸铁锂中的至少一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碳素材料选自活性炭、碳气凝胶、碳纳米管及热解炭中的至少一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一中,所述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所述正极由以下步骤制备: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正极粘结剂、正极导电剂按质量比85~90∶5~10∶5~10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将所述正极材料与溶剂混合配制成正极浆料,然后将所述正极浆料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经干燥、轧膜、分切后制作成正极。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二中,所述负极由以下步骤制备: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负极粘结剂、负极导电剂按质量比85~90∶5~10∶5~10混合形成负极材料,将所述负极材料与溶剂混合配制成负极浆料,然后将所述负极浆料涂布在负极集流体上,经干燥、轧膜、分切后制作成负极。
上述负极活性材料制备方法工艺较为简单,制备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硅纳米线和石墨烯,石墨烯不仅具备良好的导电性,空隙分布以及高的机械性能,还具备低成本性,并且工艺简单,易于制备,制备出来的电极材料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硅具有高的理论储锂容量(理论值为4200mAh/g)及低的嵌锂电位,从而使用该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具有低的电位平台及较高的能量密度;同时,石墨烯材料与硅纳米线形成的复合材料中,硅分散在石墨烯片层结构中,使负极活性材料稳定性较高,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很好的将电子传到硅材料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该负极活性材料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将160~200份质量份数的氧化石墨粉末置于四甲基硅烷的氛围下。
本实施方式中,反应在管式炉中进行。
步骤S14、将氧化石墨粉末以10~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1200℃,再保温1~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62.5份质量份数的四甲基硅烷。
步骤S16、将粉末混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极活性材料。
本实施方式中,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本实施方式中,将粉末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时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
上述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制备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硅纳米线和石墨烯,石墨烯不仅具备良好的导电性,空隙分布以及高的机械性能,还具备低成本性,并且工艺简单,易于制备,制备出来的电极材料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硅具有高的理论储锂容量(理论值为4200mAh/g)及低的嵌锂电位,从而使用该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具有低的电位平台及较高的能量密度;同时,石墨烯材料与硅纳米线形成的复合材料中,硅分散在石墨烯片层结构中,使负极活性材料稳定性较高,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很好的将电子传到硅材料上。
请参阅图2,一实施方式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提供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将160~200份质量份数的氧化石墨粉末置于四甲基硅烷的氛围下,将氧化石墨粉末以10~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1200℃,再保温1~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62.5份质量份数的四甲基硅烷,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极活性材料。
本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材料为碳素材料或由碳素材料和锂离子材料掺杂形成的混合物,混合物中碳素材料的含量为大于等于70%且小于100%。锂离子材料选自磷酸铁锂、锂镍钴锰氧、锂钴氧、锂锰氧、锂镍锰氧、锂镍钴氧、锂钒氧及硅酸铁锂中的至少一种。碳素材料选自活性炭、碳气凝胶、碳纳米管及热解炭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方式中,反应在管式炉中进行。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本实施方式中,将粉末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时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
步骤S24、分别将正极活性材料及负极活性材料分别涂敷在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上制备正极及负极。
本实施方式中,将正极活性材料、正极导电剂、正极粘合剂按质量比85~90∶5~10∶5~10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将正极材料与溶剂混合形成正极浆料,之后将正极浆料涂布在正极集流体(铝箔)上,经干燥、轧膜、分切后制作成正极。正极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正极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炭黑或碳纳米管。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正极浆料的粘度为1500-3000牛顿秒/平方米,优选为2500-3000牛顿秒/平方米。
本实施方式中,将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结剂、负极导电剂按质量比85∶10∶5混合形成负极材料,将负极材料与溶剂混合形成负极浆料,之后将负极浆料涂布在负极集流体(铜箔)上,经干燥、轧膜、分切后制作成负极。负极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负极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炭黑或碳纳米管。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负极浆料的粘度为1500-3000牛顿秒/平方米,优选为2500-3000年顿秒/平方米。
步骤S26、将正极及负极与隔膜组装后浸泡于电解液中,得到电容器。
本实施方式中,电解液为锂离子电解质盐与非水有机溶剂配制而成。锂离子电解质盐选自LiPF6、LiBF4、LiBOB、LiCF3SO3、LiN(SO2CF3)及LiAsF6中的至少一种,非水有机溶剂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r-丁内酯、碳酸甲乙烯酯、碳酸甲丙酯、乙酸乙酯及乙腈中的至少一种。电解液的浓度优选为1mol/L。
本实施方式中,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与隔膜采用卷绕的方式组装成小卷芯,之后将多个卷芯并联,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容器的容量。
上述电容器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制备的电容器的能量密度较高。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实施例1
正极:将正极活性材料活性炭、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5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200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5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00℃,加热5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5h内通入,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99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负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5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PF6溶于碳酸丙烯酯及碳酸二乙酯形成的混合溶剂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图,其中电压范围为0~4伏,电流为1A/g,设备为武汉蓝电CT-2001A8点蓝电容器测试系统。如图2所示,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3.5Ah,能量密度为50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5000W/kg。
实施例2
正极:将质量比为70∶30的活性炭与磷酸铁锂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导电炭黑superP)按质量比为90∶5∶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15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160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0℃,加热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62.5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0∶80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质量比为20∶80的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导电炭黑superP)按质量比为90∶5∶5混合形成负极材料,加入溶剂(NMP)调形成粘度为15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BOB溶于乙腈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3.8Ah,能量密度为55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5000W/kg。
实施例3
正极:将质量比为80∶20的活性炭与锂镍钴锰氧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5∶10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30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200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加热5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99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5∶10混合形成负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30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BF4溶于由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乙烯酯形成的混合溶剂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4Ah,能量密度为60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6000W/kg。
实施例4
正极:将质量比为90∶10的活性炭与锂锰氧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碳纳米管)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0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188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0℃,加热1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18.75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6∶94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质量比为6∶94的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碳纳米管)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负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0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BF4溶于碳酸丙烯酯和碳酸二乙酯形成的混合溶剂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超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容量为4.2Ah,能量密度为55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6500W/kg。
实施例5
正极:将质量比为85∶15的活性炭与锂钴氧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154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加热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40.625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3∶77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质量比为13∶77的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负极浆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CF3SO3溶于乙腈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4.5Ah,能量密度为60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6500W/kg。
实施例6
正极:将质量比为87∶13的活性炭与锂镍锰氧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导电炭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166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加热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53.125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7∶83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质量比为17∶83的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导电炭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负极浆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CF3SO3溶于乙腈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4.0Ah,能量密度为50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6000W/kg。
实施例7
正极:将质量比为83∶17的活性炭与锂镍钴氧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180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加热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90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质量比为10∶90的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乙炔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负极浆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CF3SO3溶于乙腈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4.2Ah,能量密度为55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6700W/kg。
实施例8
正极:将质量比为88∶12的活性炭与锂钒氧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碳纳米管)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168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加热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50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6∶84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质量比为16∶84的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碳纳米管)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负极浆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CF3SO3溶于乙腈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4.5Ah,能量密度为60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6500W/kg。
实施例9
正极:将质量比为92∶8的活性炭与硅酸铁锂材料配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配制好的正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导电炭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正极浆料,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正极。
负极:(1)将168份氧化石墨粉末放入通有四甲基硅烷的管式炉中,将所述管式炉以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加热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50份质量四甲基硅烷,再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6∶84的负极活性材料;(2)将质量比为16∶84的硅纳米线与石墨烯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与粘结剂(PVDF)及导电剂(导电炭黑)按质量比为85∶10∶5混合形成负极浆料,加入溶剂(NMP)形成粘度为2700牛顿秒/平方米的负极浆料,负极浆料涂布在铜箔上,之后经干燥、轧膜及分切制作成负极。
将正极、负极与隔膜采用卷绕方式组装成小卷芯,采用16个卷芯并联装入宽度、厚度及高度分别为70mm、34mm及65mm的不锈钢电容器壳中。
按上述方式将并联的卷芯装入电容器壳后焊接,干燥脱水,注入浓度为1mol/L的电解液,电解液由LiCF3SO3溶于乙腈中形成,经充放电活化后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容器。
经测试,所得电容器平均容量为4.0Ah,能量密度为55wh/kg,最大功率密度为4500W/kg。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60~200份质量份数的氧化石墨粉末置于四甲基硅烷的氛围下;
步骤二、将所述氧化石墨粉末以10~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1200℃,再保温1~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62.5份质量份数的四甲基硅烷;
步骤三、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极活性材料,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3.一种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将160~200份质量份数的氧化石墨粉末置于四甲基硅烷的氛围下,将所述氧化石墨粉末以10~10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1200℃,再保温1~10h得到粉末混合物,在保温期间通入3.125~62.5份质量份数的四甲基硅烷,将所述粉末混合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负极活性材料,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步骤二、分别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及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分别涂敷在正极集流体及负极集流体上制备正极及负极;
步骤三、将所述正极及负极与隔膜组装后浸泡于电解液中,得到所述电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碳素材料或由碳素材料和锂离子材料掺杂形成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所述碳素材料的含量大于等于70%且小于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材料选自磷酸铁锂、锂镍钴锰氧、锂钴氧、锂锰氧、锂镍锰氧、锂镍钴氧、锂钒氧及硅酸铁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材料选自活性炭、碳气凝胶、碳纳米管及热解炭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还原性气氛为氢气气氛。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正极由以下步骤制备: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正极粘结剂、正极导电剂按质量比85~90:5~10:5~10混合形成正极材料,将所述正极材料与溶剂混合配制成正极浆料,然后将所述正极浆料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经干燥、轧膜、分切后制作成正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负极由以下步骤制备: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负极粘结剂、负极导电剂按质量比85~90:5~10:5~10混合形成负极材料,将所述负极材料与溶剂混合配制成负极浆料,然后将所述负极浆料涂布在负极集流体上,经干燥、轧膜、分切后制作成负极。
CN201110273756.XA 2011-09-15 2011-09-15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00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3756.XA CN103000377B (zh) 2011-09-15 2011-09-15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3756.XA CN103000377B (zh) 2011-09-15 2011-09-15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0377A CN103000377A (zh) 2013-03-27
CN103000377B true CN103000377B (zh) 2016-04-13

Family

ID=4792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3756.XA Active CN103000377B (zh) 2011-09-15 2011-09-15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0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4573A (zh) * 2014-03-19 2015-09-23 苏州格瑞动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硅-石墨烯球状复合材料的原位固相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0639A (zh) * 2006-02-24 2006-08-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碳化硅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
CN101924211A (zh) * 2010-08-19 2010-12-2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WO2011038919A1 (de) * 2009-09-30 2011-04-07 Dieffenbacher Gmbh + Co. Kg Pelletierpresse zur herstellung von pelle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0639A (zh) * 2006-02-24 2006-08-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碳化硅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
WO2011038919A1 (de) * 2009-09-30 2011-04-07 Dieffenbacher Gmbh + Co. Kg Pelletierpresse zur herstellung von pellets
CN101924211A (zh) * 2010-08-19 2010-12-2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0377A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7702B1 (ko) 비수계 리튬 2차 전지
JP5882516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12146046A1 (zh) 一种聚酰亚胺电容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5551815A (zh)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022794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9841425B (zh) 一种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0378A (zh) 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CN105551816A (zh) 一种混合超级电容器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混合超级电容器
US20140227562A1 (en) Lithium secondary-battery pack,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method
CN112614703B (zh) 一种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35652A (zh) 锂超级电容电池用嵌锂负极片及制备方法、锂超级电容电池
CN104201353A (zh) 钛系氧化物/碳纳米管的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59180A1 (zh) 一种高功率高能量化学电源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043151A1 (zh) 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3000383A (zh) 一种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0385B (zh) 一种超级混合电容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10477B (zh) 一种电化学储能与能量转换装置
WO2023098268A1 (zh) 一种电解液、包含该电解液的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065799A (zh) 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5996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启动电源用方形锂离子电池及制造方法
CN106654270A (zh) 一种由硬碳材料制备的正极,包含该正极的储能装置,其用途以及一种正极的制备方法
CN105098137A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JP2014216211A (ja) 電極及び非水系二次電池
JP2014067490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3000377B (zh) 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