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6257A - 用于提供统一的机器到机器寻址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供统一的机器到机器寻址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86257A
CN102986257A CN2011800343646A CN201180034364A CN102986257A CN 102986257 A CN102986257 A CN 102986257A CN 2011800343646 A CN2011800343646 A CN 2011800343646A CN 201180034364 A CN201180034364 A CN 201180034364A CN 102986257 A CN102986257 A CN 102986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odule
machine
content
internet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43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86257B (zh
Inventor
G·谢里安
王俊
R·M·帕特瓦尔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986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86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86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装置和方法包括: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该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第一格式以便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通过第二M2M模块向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

Description

用于提供统一的机器到机器寻址的方法和装置
基于35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0年7月13日提交的、题目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niform Machine-to-machine Addressing”的临时申请No.61/363,999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故以引用的方式将其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的寻址。
背景技术
已经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便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传送和广播的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使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技术。这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
已经在多种电信标准中采用了这些多址技术,以提供使不同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级、国家级、地区级、甚至全球级上进行通信的公共协议。另一种电信标准的示例是长期演进(LTE)。LTE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一组增强。设计该标准以便通过提高谱效率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充分利用新频谱,并与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OFDMA、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SC-FDMA以及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其它开放标准进行更好地集成。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加,存在进一步提高LTE技术的需求。优选地,这些提高应当可适用于其它多址技术和使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装置和方法。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确定用于发送所述内容的空中接口技术,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操作的程序代码: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的模块,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用于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的模块。
根据另一个方面,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可以包括:(a)独立于具体的M2M空中接口细节,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公共寻址方案,(b)允许用户从一个空中接口切换到另一个空中接口,而不影响M2M服务器和M2M设备,(c)允许网络运营商使用基于诸如负载、效率等的不同状况的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其它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本文仅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和描述各个方面。附图和详细描述应被视作为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方面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广域网(WAN)。
图3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示例。
图4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二示例。
图5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三示例。
图6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四示例。
图7示出了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示例流程图。
图8示出了用于为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示例框图。
图9示出了适合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设备的示例。
图10示出了包括与存储器进行通信的处理器的设备的示例,其中该设备用于执行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过程。
图11示出了两终端系统(例如,节点/用户系统)的示例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是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描述,而不是旨在表示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仅有方面。本发明中描述的每一个方面仅仅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或说明而提供的,不应将其解释为比其它方面更优选或更具优势。详细描述包括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的具体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使用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在一些实例中,为了避免对本发明的概念造成模糊,以框图的形式给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缩写词和其它描述术语可以仅为了方便和清楚而使用,其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虽然为了使解释简单而将方法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的动作,但是应该理解和明白的是,这些方法并不受这些动作顺序的限制,这是因为依照一个或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顺序发生和/或与本文中示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明白的是,一个方法可以可替换地表示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例如在状态图中)。此外,为了实现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方法,并非示出的所有动作都是必需的。
本文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例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D-FDMA)网络等等。术语“网络”和“系统”经常可以交换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速率(LCR)。cdma2000覆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的UTRA(E-UTRA)、IEEE802.11、IEEE802.16、IEEE802.20、闪速
Figure BDA00002727245000041
等的无线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UMTS的采用E-UTRA的版本。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GSM、UMTS和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这些各种无线技术和标准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或者LTE-A来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该描述使用LTE或者LTE-A,而不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仅限制于LTE或者LTE-A系统。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100的示例。在一个示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是LTE网络,并且可操作以促进M2M通信。无线网络100可以包括多个演进型节点B(其也称为eNB或者eNodeB)110和其它网络实体。eNB可以是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的站,并且还可以称为基站、节点B、接入点等等。每一个eNB 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根据使用术语“小区”的上下文,术语“小区”可以指代eNB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该覆盖区域的eNB子系统。
在一个示例中,eNB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它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几个公里),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预订的UE进行非受限接入。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预订的UE进行非受限接入。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可以允许与该毫微微小区具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用户组(CSG)中的UE、用于家庭中的用户的UE等等)进行受限接入。用于宏小区的eNB可以称为宏eNB。用于微微小区的eNB可以称为微微eNB。用于毫微微小区的eNB可以称为毫微微eNB或家庭eNB(HNB)。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eNB 110a、110b和110c可以分别是用于宏小区102a、102b和102c的宏eNB。eNB 110x可以是用于微微小区102x的微微eNB。eNB 110y和110z可以分别是用于毫微微小区102y和102z的毫微微eNB。eNB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支持的小区的数量并不限于本文的示例中所示出的数量。
无线网络100还可以包括中继站。在一个示例中,中继站从上游站(例如,eNB或者UE)接收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并向下游站(例如,UE或eNB)发送该数据和/或其它信息的传输。中继站还可以是为其它UE中继传输的UE。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r可以与eNB 110a和UE120r进行通信,以便有助于实现eNB 110a和UE 120r之间的通信。中继站还可以称为中继eNB、中继设备等等。
在一个方面,图1中所示的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包括不同类型的eNB(例如,宏eNB、微微eNB、毫微微eNB、中继设备等等)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eNB可以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电平、不同的覆盖区域和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的不同影响。例如,宏eNB可以具有较高的发射功率电平(例如,20瓦),而微微eNB、毫微微eNB和中继设备可以具有较低的发射功率电平(例如,1瓦)。
在一个方面,无线网络100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eNB可以具有类似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eNB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近似地对齐。对于异步操作,eNB可以具有不同的帧时序,并且来自不同eNB的传输在时间上可以不对齐。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同步操作和异步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网络控制器130可以耦接到一组eNB,并为这些eNB提供协调和控制。在一个示例中,网络控制器130可以通过回程(例如,核心网络)来与eNB 110进行通信。eNB 110还可以彼此之间直接通信或者通过无线回程或有线回程间接通信。
UE 120散布在整个无线网络100中,并且每一个UE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UE还可以称为终端、移动站、用户单元、站等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等等。UE能够与宏eNB、微微eNB、毫微微eNB、中继设备等进行通信。在图1中,具有双箭头的实线指示UE和服务eNB(其是被指定为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服务于该UE的eNB)之间的期望传输。具有双箭头的虚线指示UE和eNB之间的干扰传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描绘的指定的传输路径和方向只是示例性的,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或者精神,这是由于其它传输路径和方向可以同样适用。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方面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示例,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200包括多个广域网(WAN)(220、230)。无线通信系统200可操作以促进M2M通信。在不同的应用(例如,无线接入网络)中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M2M模型,并且这种格式分段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M2M设备用于不同服务。在一个方面,可以实现M2M网络,其中该M2M网络可以使M2M设备保持独立于使用的WAN技术。在该方面,可以使M2M设备和服务器独立于使用的WAN技术。例如,用户能够替换用于回程通信的WAN技术,而不影响已经安装的M2M设备。换言之,M2M服务器和M2M设备可以彼此进行寻址(例如,彼此进行通信),而不管WAN技术所使用的寻址机制(例如,格式)如何,这是由于M2M设备寻址并不与WAN寻址联系在一起。
无线通信系统200可以包括多个UE202(其也称为M2M设备202)、多个WAN(220、230)和多个M2M服务器(226、236),如图2中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2中所示的UE、WAN和M2M服务器的数量仅用于说明目的,不应将其解释为是限制性的。
在一个方面,每一个WAN(220、230)可以与M2M无线聚合点(222、232)和M2M无线网关(224、234)相关联。可以通过WAN(220、230)中的任意一个来传输UE202和M2M服务器(226、236)之间的通信。在一个方面,可以使用互联网协议(IP)格式对来自UE202和M2M服务器(226、236)的内容进行格式化。在一个这种方面,M2M服务器使用域名系统(DNS)查询,在M2M注册期间获得UE202的IP地址。
此外,由于本文所陈述的原因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IP地址。可以将UE202和M2M无线聚合点(222、232)之间的接口视作为通用接口,同样,该接口可以由多种接口协议(例如,蓝牙、ZigBee、WiFi等)支持,这些协议可以使用所选择的接口协议规定的链路标识符。使用IP格式可以允许用于WAN技术的迁移路径演进为更高效地支持M2M设备(例如,功耗改善、网络资源优化提高等等),而不影响UE202、服务或者M2M服务器(226、236)。另外,M2M无线聚合点(222、232)可能不知道M2M设备寻址,并且与为了路由的目的而引入新的寻址机制相比,基于IP地址的路由可能是更高效的。
在一个方面,每一个UE202可以具有唯一的设备标识符(例如,扩展的唯一标识符(EUI)、移动设备标识符(MEID)等等)。此外,该设备标识符可以用于在例如M2M服务器(226、236)和UE202之间进行设备的认证。一旦对UE 202进行了认证,就在IP地址和设备标识符之间进行关联。在一个方面,可以使用基于移动目录号(MDN)的寻址格式,来完成通信。在该方面,如果没有部署M2M无线聚合点(222、232),则M2M服务器(226、236)可以直接对UE 202进行寻址。在一个部署了M2M无线聚合点(222、232)的示例中,UE 202可以使用不同的标识符,并且M2M服务器(226、236)可以使用特定的设备ID来到达UE202。在一个方面,M2M服务器(226、236)的改变可能导致该特定设备ID的改变,同样,将M2M服务迁移为数据服务可能是复杂的。
在另一个方面,对于要发送的内容来说,基于IP的格式化导致相当大的开销。例如,如果使用IPv6地址,则该开销(40个八位字节IP报头+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TCP/UDP)报头)与内容相比较大。在一个方面,可以使用IPv6到空中接口IP映射来减少开销。例如,在会话建立期间,可以将用户的IP地址与用户的空中接口标识符(例如,映射到IPv6地址的单播接入终端标识符(UATI)或者移动用户综合业务数据网(MSISDN)等等)进行关联。同样,当对分组进行传输时,空中下载接口可以不包括源IP地址。
为了进一步减少IP报头开销,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实现五元组(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地端口号、协议ID)报头,并且可以将其映射到空中接口链路ID。同样,当对分组进行传输时,空中下载接口可以不包括该五元组报头。
在操作中,对于从UE 202到M2M服务器(226、236)的通信,如果WAN 220和WAN 230使用分组数据服务(WAN中的IP寻址),则M2M无线聚合点(222、232)和M2M无线网关(224、234)充当路由器。在另一个可操作的方面,对于来自UE 202的通信,如果WAN是在该WAN上使用电路交换模式(例如,SMS),则M2M无线聚合点(222、232)和M2M无线网关(224、234)可以将IP地址转换和重新转换为特定于WAN的地址模式(例如,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等等)并且将IP地址从特定于WAN的地址模式转换出和重新转换出。此外,WAN寻址只用于对M2M无线聚合点(222、232)进行寻址,并且可以将用于多个UE 202的多个M2M-IP地址映射到单个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WAN(220)还可以由一个以上的空中接口技术构成(例如,WAN可以表示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网络的组合)。通过WAN(220)中表示的技术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全部,M2M无线聚合点(222)是可达的。当M2M无线网关(224)从M2M服务器(226)接收到去往M2M设备(其还表示为用户设备(202))的分组时,M2M无线网关(224)确定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确定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该设备是否具有已经建立的分组数据连接、(b)每一个空中接口技术的网络负载状况、(c)传送效率、(d)关于哪个空中接口技术是优选的策略、(e)使用特定的技术的成本。
图3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300的第一示例。在一个方面,无线通信系统300可以包括多个UE302、M2M无线聚合点322、具有相关联的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网关324的电路交换网络320、具有相关联的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服务网关(PDSN/HSGW)334的分组交换网络330、归属代理/本地移动代理(HA/LMA)328和M2M服务器326。如图3的示例中所示,可以通过电路交换网络320在M2M服务器326和选择的UE302之间进行通信。
此外,在该方面,可以从HA的一批地址中向M2M无线聚合点322分配“IPv6前缀”。M2M服务器326可以向UE(A)302发送IP分组。在操作中,HA/LMA328可以确定M2M无线聚合点322经由分组交换网络是否是可达的。如果M2M无线聚合点322经由分组交换网络不可达(例如,在M2M无线聚合点322和HA/LMA328之间没有建立移动IP会话),则HA/LMA328可以将IP分组转换成SMS格式,并且将该分组转发给SMS网关324。此外,可以将IP到SMS网关324视作为家庭链路。换言之,如果在M2M无线聚合点322和HA/LMA328之间没有建立移动IP会话,则HA/LMA328假定到SMS网关324的隧道是用于M2M无线聚合点322的家庭链路。在该配置中,HA/LMA328和SMS网关324之间的链路是移动IP隧道。在IP分组到达M2M无线聚合点322之后,可以将其解封装并传输给目标UE(A)302。
图4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400的第二示例。在一个方面,无线通信系统400可以包括多个UE402、M2M无线聚合点422、具有相关联的IP到SMS网关424的电路交换网络420、具有相关联的PDSN/HSGW434的分组交换网络430、HA/LMA428和M2M服务器426。如图4中所示,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络430在M2M服务器426和选择的UE402之间进行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从HA的一批地址中向M2M无线聚合点422分配“IPv6前缀”。M2M服务器426可以向UE(A)402发送IP分组。在操作中,HA/LMA428可以确定M2M无线聚合点422经由分组交换网络430是否是可达的。如果M2M无线聚合点422经由分组交换网络430是可达的,则HA/LMA428可以使用分组交换网络430将IP分组转发给M2M无线聚合点422。在IP分组到达M2M无线聚合点422之后,可以将其路由到目标UE(A)402。在一个方面,图3和图4示出了具有基于是使用SMS还是分组数据连接的两种配置的类似架构。
图5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500的第三示例。无线通信系统500可以包括多个UE 502、M2M无线聚合点522、具有相关联的IP到SMS网关524的电路交换网络520、具有相关联的PDSN/HSGW534的分组交换网络530、HA/LMA528、M2M网关530和M2M服务器526。如图5中所示,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络530在M2M服务器526和选择的UE502之间进行通信。在该方面,M2M网关527向HA/LMA528或者SMS网关524发送从M2M服务器526接收的分组。M2M网关527。确定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包括但不限于:(a)该设备是否具有已经建立的分组数据连接、(b)每一个空中接口技术的网络负载状况、(c)传送效率、(d)关于哪个空中接口技术是优选的策略、(e)使用特定的技术的成本。
此外,在该方面,可以从HA的一批地址中向M2M无线聚合点522分配“IPv6前缀”。另外,可以在M2M服务器526和M2M网关527之间建立IP隧道。在一个示例中,M2M无线聚合点522可以与M2M网关527交换关于优选的通信链路(例如,SMS对IP等等)的信令。M2M网关527可以对在适当的传输中从M2M服务器526接收的IP分组进行封装,并将其转发给适当的UE(A)502。
图6示出了实现机器到机器(M2M)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600的第四示例。在一个方面,无线通信系统600可以包括多个UE 602、M2M无线聚合点622、具有相关联的IP到SMS网关624的电路交换网络620、具有相关联的PDSN/HSGW634的分组交换网络630、具有相关联的M2M网关627的HA/LMA628和M2M服务器626。如图6中所示,可以通过分组交换网络630在M2M服务器626和选择的UE602之间进行通信。
在一个方面,可以从HA的一批地址中向M2M无线聚合点622分配“IPv6前缀”。另外,可以在M2M服务器626和M2M网关627之间建立IP隧道,其中M2M网关627与归属代理/本地移动锚点(HA/LMA)628位于同一位置处。此后,如果IP链路可用,则HA/LMA628可以在基于分组的网络630中转发分组。否则,HA/LMA628可以将互联网协议(IP)分组传送到短消息服务(SMS)转换应用,SMS转换应用也可以与HA/LMA628布置在一起(未示出)。在一个方面,图5和图6示出了具有基于是使用SMS还是分组数据连接的两种配置的类似架构。
图7示出了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示例性流程图。在方框710,从第一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在一个方面,第一M2M模块可以从第一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该内容被寻址以通过无线WAN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格式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格式。
在方框720,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通过WAN进行传输。在一个示例中,第一M2M模块可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通过WAN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该内容转换回第一格式,以便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在一个方面,第一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第一M2M设备是M2M服务器,第二M2M模块是M2M聚合点,并且第二M2M设备是UE。在另一个方面,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第一M2M设备是UE,第二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并且第二M2M设备是M2M服务器。在另一个方面,第二格式可以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在另一个方面,WAN是电路交换网络或者分组交换网络。在另一个方面,M2M无线网关可以包括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网关、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网关(PDSN/HSGW)或者归属代理/本地移动代理(HA/LMA)。
在一个方面,所述转换还可以包括:使用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在另一个方面,所述转换还可以包括:使用客户端移动互联网协议/代理移动互联网协议(CMIP/PMIP)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在一个示例中,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第一M2M设备是UE,并且第一格式可以包括对于通过M2M聚合点可访问的任何UE来说通用的IP前缀。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使用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IP地址、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IP地址5元组等来减少IP地址开销。
在方框730,发送所转换的内容。在一个示例中,第一M2M模块可以通过第二M2M模块向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在一个方面,第一M2M设备使用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此外,在一个示例中,M2M网关选择要由第一M2M设备使用的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在一个方面,第一格式是基于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格式。在一个方面,第二格式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
图8示出了用于为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示例性框图。参见图8,示出了诸如图2中所示的M2M无线聚合点(222、232)和M2M无线网关(224、234)的M2M寻址系统800的详细框图。M2M寻址系统800可以包括任意类型的硬件、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或者任何计算设备(专用计算设备或者通用计算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本文描述为在M2M寻址系统800上操作或者由其执行的模块和应用可以完全地在单个网络设备上执行(如图2中所示),或者可替代地,在其它方面,不同的服务器、数据库或者计算机设备可以协力地操作来向各方提供具有可用格式的数据,和/或在UE202、M2M服务器226、236和M2M寻址系统800所执行的模块和应用之间的数据流中提供不同的控制层。
在所示的示例中,M2M寻址系统800包括计算机平台802,计算机平台802可以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可以执行例程和应用。计算机平台802包括存储器804,存储器804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和/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和RAM)、EPROM、EEPROM、闪存卡或者对于计算机平台来说通用的任何存储器。存储器8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闪存单元,或者存储器804可以是诸如磁介质、光介质、磁带或者软盘或硬盘的任何第二或者第三存储器件。此外,计算机平台802包括处理器830,处理器830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者其它芯片集、逻辑电路或者其它数据处理设备。处理器830可以包括用硬件、固件、软件和其组合体现的各种处理子系统832,其中处理子系统832能够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上实现M2M寻址系统的功能。
如图8中所示,计算机平台802还包括可以用硬件、固件、软件以及其组合来体现的通信模块850。在一个方面,通信模块850能够在M2M寻址系统800的各个组件之间、以及在M2M寻址系统800、UE 202和M2M服务器226、236之间实现通信。通信模块850可以包括用于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必需的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其组合。根据所描述的方面,通信模块850可以包括必需的硬件、固件和/或软件,以有助于请求的内容项、控制信息、应用等等的无线广播、多播和/或单播通信。
M2M寻址系统800的存储器804包括可操作以支持M2M通信的内容模块810。在一个方面,内容模块810可以包括WAN网络格式模块812和格式转换模块814。WAN网络格式模块812可操作以确定基础WAN所使用的格式。格式转换模块814可操作以采用内容项的初始格式,并且对其进行转换以便能够通过基础WAN进行传输。例如,对于从UE到M2M服务器的通信,如果基础WAN使用分组数据服务(WAN中的IP寻址),则M2M无线聚合点和M2M无线网关将充当路由器。在另一个示例中,对于来自UE的通信,如果基础WAN使用电路交换模式(例如,SMS),则M2M无线聚合点和M2M无线网关可以将IP地址转换和重新转换为特定于WAN的地址模式(例如,IMSI等)以及将IP地址从特定于WAN的地址模式转换出和重新转换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7中的示例性流程图中公开的步骤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基础上,交换它们的顺序。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该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并不是详尽概述的,并且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以删除该示例性流程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结合本文公开的示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组件、逻辑框、模块、电路和/或算法步骤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固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固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示例性的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或算法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固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
例如,对于硬件实现来说,这些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者其组合中。对于软件,可以通过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这些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单元执行。另外,本文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流程图、逻辑框、模块和/或算法步骤也可以编码成在本领域中公知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携带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在本领域中公知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实现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在一个方面,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文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或发送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性地,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述介质的定义中。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复制数据,而光盘则用激光光学地复制数据。上述各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图9示出了适合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设备900的示例。在一个方面,通过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实现设备9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被配置为提供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不同方面,如本文在方框910、920和930中所描述的。例如,每一个模块包括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在一个方面,还通过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来实现设备900。
在一个示例中,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或执行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组件、流程图、逻辑框、模块和/或算法步骤。在一个方面,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耦合,其中存储器存储将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流程图、逻辑框和/或模块的数据、元数据、程序指令等等。图10示出了包括与存储器1020进行通信的处理器1010的设备1000的示例,其中该设备1000用于执行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过程。在一个示例中,设备1000用于实现图7中所示的算法。在一个方面,存储器1020位于处理器1010之中。在另一个方面,存储器1020在处理器1010之外。在一个方面,处理器包括用于实现或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各种流程图、逻辑框和/或模块的电路。
图11示出了两终端系统(例如,节点/用户系统)1100的示例性框图。在无线架构的一个示例中,该节点是M2M无线聚合点(222、232)或者M2M无线网关(224、234),并且该用户是用户设备(202)或者机器到机器(M2M)服务器(226、236),如图2中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1中所示的示例性节点/用户系统1100可以实现在FDMA环境、OFDMA环境、CDMA环境、WCDMA环境、TDMA环境、SDMA环境或者任何其它适当的无线环境中。
节点/用户系统1100包括节点1101(例如,基站)和用户设备或UE1201(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在下行链路路径中,节点1101包括发射(TX)数据处理器A 1110,发射(TX)数据处理器A 1110对业务数据进行接受、格式化、编码、交织和调制(或者符号映射),并且提供调制符号(例如,数据符号)。TX数据处理器A 1110与符号调制器A 1120进行通信。符号调制器A 1120对这些数据符号和下行链路导频符号进行接受和处理,并且提供符号流。在一个方面,其是对业务数据进行调制(或者符号映射)并提供调制符号(例如,数据符号)的符号调制器A 1120。在一个方面,符号调制器A 1120与提供配置信息的处理器A 1180进行通信。符号调制器A1120与发射机单元(TMTR)A 1130进行通信。符号调制器A 1120对数据符号和下行链路导频符号进行复用,并将它们提供给发射机单元A 1130。
每一个要发送的符号可以是数据符号、下行链路导频符号或者零信号值。可以在每一个符号周期中连续地发送下行链路导频符号。在一个方面,下行链路导频符号是频分复用的(FDM)。在另一个方面,下行链路导频符号是正交频分复用的(OFDM)。在另一个方面,下行链路导频符号是码分复用的(CDM)。在一个方面,发射机单元A 1130接收符号流,将它们转换成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或上变频),以生成适合于无线传输的模拟下行链路信号。随后,通过天线140来发送该模拟下行链路信号。
在下行链路路径中,用户1201包括用于接收模拟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该模拟下行链路信号输入到接收机单元(RCVR)B 1220中的天线1210。在一个方面,接收机单元B 220将模拟下行链路信号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为第一“经调节的”信号。随后,对第一“经调节的”信号进行采样。接收机单元B 1220与符号解调器B 1230进行通信。符号解调器B 1230对从接收机单元B 1220输出的第一“经调节的”和“采样的”信号(例如,数据符号)进行解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种替代方式是在符号解调器B 1230中实现采样过程。符号解调器B 1230与处理器B1240进行通信。处理器B 1240从符号解调器B 1230接收下行链路导频符号,并对这些下行链路导频符号执行信道估计。在一个方面,信道估计是描绘当前传播环境的特性的过程。符号解调器B 1230从处理器B 1240接收针对下行链路路径的频率响应估计。符号解调器B 1230对数据符号执行数据解调,以获得下行链路路径上的数据符号估计。下行链路路径上的数据符号估计是对已发送的数据符号的估计。符号解调器B 1230还与RX数据处理器B 1250进行通信。
RX数据处理器B 1250在下行链路路径上从符号解调器B 1230接收数据符号估计,并对下行链路路径上的这些数据符号估计进行例如解调(即,符号解映射)、解交织和/或解码,以恢复出业务数据。在一个方面,符号解调器B 1230和RX数据处理器B 1250所执行的处理分别与符号调制器A1120和TX数据处理器A 1110所执行的处理互补。
在上行链路路径中,UE 1201包括TX数据处理器B 1260。TX数据处理器B 1260接受和处理业务数据,以便输出数据符号。TX数据处理器B1260与符号调制器D 1270进行通信。符号调制器D 1270接受这些数据符号,将其与上行链路导频符号进行复用,执行调制,并提供符号流。在一个方面,符号调制器D 1270与提供配置信息的处理器B 1240进行通信。符号调制器D 1270与发射机单元B 1280进行通信。
每一个要发送的符号可以是数据符号、上行链路导频符号或零信号值。可以在每一个符号周期中连续地发送上行链路导频符号。在一个方面,上行链路导频符号是频分复用的(FDM)。在另一个方面,上行链路导频符号是正交频分复用的(OFDM)。在另一个方面,上行链路导频符号是码分复用的(CDM)。在一个方面,发射机单元B 1280接收符号流,将它们转换成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对这些模拟信号进行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或上变频),以生成适合于无线传输的模拟上行链路信号。随后,通过天线1210来发送该模拟上行链路信号。
来自用户1201的模拟上行链路信号由天线1140进行接收,并且由接收机单元A 1150进行处理以获得采样。在一个方面,接收机单元A 1150将模拟上行链路信号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成第二“经调节的”信号。随后,对第二“经调节的”信号进行采样。接收机单元A 1150与符号解调器C 1160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种替代方式是在符号解调器C 1160中实现采样过程。符号解调器C 1160对数据符号执行数据解调以获得上行链路路径上的数据符号估计,随后将上行链路路径上的上行链路导频符号和数据符号估计提供给RX数据处理器A 1170。上行链路路径上的数据符号估计是对已发送的数据符号的估计。RX数据处理器A1170对上行链路路径上的数据符号估计进行处理,以恢复出用户1201所发送的业务数据。符号解调器C 1160还与处理器A 1180进行通信。处理器A1180针对在上行链路路径上进行发送的每一个活动终端执行信道估计。在一个方面,多个终端可以在上行链路路径上、在它们各自分配的导频子带集上同时地发送导频符号,其中这些导频子带集可以是交织的。
处理器A 1180和处理器B 1240分别指导(即,控制、协调或管理等等)节点1101(例如,基站)和用户1201处的操作。在一个方面,处理器A 1180和处理器B 1240中的任意一个或二者与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或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单元(未示出)相关联。在一个方面,处理器A1180或者处理器B 1240中的任意一个或二者执行计算,以分别导出针对上行链路路径和下行链路路径的频率和冲激响应估计。
在一个方面,节点/用户系统1100是多址系统。对于多址系统(例如,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空分多址(SDMA)等等),多个终端在上行链路路径上同时进行发送,从而允许对多个UE的接入。在一个方面,对于多址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之间共享这些导频子带。在用于每一个终端的导频子带跨越整个操作频带(可能除了频带边缘之外)的情况下使用信道估计技术。为了获得针对每一个终端的频率分集,这种导频子带结构是满足需要的。
提供了对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基础上应用于其它方面。

Claims (50)

1.一种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
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M2M设备使用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M2M网关选择所述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以供所述第一M2M设备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a)所述第一M2M设备是否具有已经建立的分组数据连接、(b)网络负载状况、(c)传送效率、(d)优选的策略或者(e)成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所述第一M2M设备是M2M服务器,所述第二M2M模块是M2M聚合点,并且所述第二M2M设备是用户设备(U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所述第一M2M设备是UE,所述第二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并且所述第二M2M设备是M2M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格式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是基于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格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格式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通过无线接入网络(WAN),其中所述WAN是电路交换网络或者分组交换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步骤还包括:使用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换步骤还包括:使用客户端移动互联网协议/代理移动互联网协议(CMIP/PMIP)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所述第一M2M设备是用户设备(UE),并且所述第一格式包括对于通过所述M2M聚合点可访问的任何UE来说通用的IP前缀。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网关、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网关(PDSN/HSGW)或者归属代理/本地移动代理(HA/LMA)。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格式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或者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5元组。
17.一种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含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操作的程序代码:
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
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设备使用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M2M网关选择所述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以供所述第一M2M设备使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a)所述第一M2M设备是否具有已经建立的分组数据连接、(b)网络负载状况、(c)传送效率、(d)优选的策略或者(e)成本。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所述第一M2M设备是M2M服务器,所述第二M2M模块是M2M聚合点,并且所述第二M2M设备是用户设备(UE)。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所述第一M2M设备是UE,所述第二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并且所述第二M2M设备是M2M服务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格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格式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是基于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格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格式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输通过无线接入网络(WAN),其中所述WAN是电路交换网络或者分组交换网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包括:用于使用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的程序代码。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存储器还包括:用于使用客户端移动互联网协议/代理移动互联网协议(CMIP/PMIP)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的程序代码。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所述第一M2M设备是用户设备(UE),并且所述第一格式包括对于通过所述M2M聚合点可访问的任何UE来说通用的IP前缀。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网关、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网关(PDSN/HSGW)或者归属代理/本地移动代理(HA/LMA)。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或者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5元组。
33.一种用于为机器到机器(M2M)服务提供统一寻址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用于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的模块,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
用于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
用于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的模块。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设备使用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M2M网关选择所述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以供所述第一M2M设备使用。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a)所述第一M2M设备是否具有已经建立的分组数据连接、(b)网络负载状况、(c)传送效率、(d)优选的策略或者(e)成本。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所述第一M2M设备是M2M服务器,所述第二M2M模块是M2M聚合点,并且所述第二M2M设备是用户设备(UE)。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所述第一M2M设备是UE,所述第二M2M模块是M2M无线网关,并且所述第二M2M设备是M2M服务器。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是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格式。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格式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是基于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格式。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格式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格式或者基于分组交换的格式。
4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输通过无线接入网络(WAN),其中所述WAN是电路交换网络或者分组交换网络。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用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的模块。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用客户端移动互联网协议/代理移动互联网协议(CMIP/PMIP)隧道来通过所述第二格式隧道传输所述第一格式的模块。
4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M2M聚合点,所述第一M2M设备是用户设备(UE),并且所述第一格式包括对于通过所述M2M聚合点可访问的任何UE来说通用的IP前缀。
4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2M模块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互联网协议(IP)到短消息服务(SMS)网关、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网关(PDSN/HSGW)或者归属代理/本地移动代理(HA/LMA)。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格式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或者映射到空中接口标识符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5元组。
4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由第一机器到机器(M2M)模块从第一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接收使用第一格式的内容,其中所述内容被寻址以向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
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成第二格式,以便向第二M2M模块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二M2M模块可操作以将所接收的内容转换回所述第一格式,以便向所述第二M2M设备进行传输;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M2M模块向所述第二M2M设备发送所转换的内容。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第一M2M设备使用由M2M网关选择的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并且其中,所述最佳的空中接口技术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a)所述第一M2M设备是否具有已经建立的分组数据连接、(b)网络负载状况、(c)传送效率、(d)优选的策略或者(e)成本。
CN201180034364.6A 2010-07-13 2011-07-13 用于提供统一的机器到机器寻址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986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6399910P 2010-07-13 2010-07-13
US61/363,999 2010-07-13
US13/180,421 2011-07-11
US13/180,421 US9210527B2 (en) 2010-07-13 2011-07-1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niform machine-to-machine addressing
PCT/US2011/043918 WO2012009480A1 (en) 2010-07-13 2011-07-1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uniform machine-to-machine address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86257A true CN102986257A (zh) 2013-03-20
CN102986257B CN102986257B (zh) 2016-04-27

Family

ID=4458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4364.6A Active CN102986257B (zh) 2010-07-13 2011-07-13 用于提供统一的机器到机器寻址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10527B2 (zh)
EP (1) EP2594093A1 (zh)
JP (1) JP5596229B2 (zh)
KR (2) KR101760005B1 (zh)
CN (1) CN102986257B (zh)
WO (1) WO20120094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7622A1 (zh) * 2014-02-27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策略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7113390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9582B2 (en) * 2010-08-12 2013-12-31 Via Telecom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for process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at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hereof
CN102142980B (zh) * 2010-10-27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管理传感网络拓扑的方法及网关
US9071925B2 (en) * 2011-01-05 2015-06-30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an application server and an M2M device
US10171286B2 (en) * 2011-03-03 2019-01-01 Io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services affiliated with a discovered service provider
TWI482522B (zh) * 2011-06-08 2015-04-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訊息轉換裝置、訊息傳輸系統、訊息傳輸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N102904971B (zh) * 2011-07-26 2015-11-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获取目的ip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JP5826090B2 (ja) * 2011-10-13 2015-12-02 Kddi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095000B2 (en) * 2011-10-19 2015-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gateway user equipment an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ata relay method of the same
EP2893720A1 (en) * 2012-09-10 2015-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chine to machine m2m service provider networks
US9621495B1 (en) * 2012-12-10 2017-04-11 Jeffrey Brian Shumate Anonymous messaging proxy
US20140287687A1 (en) * 2013-03-20 2014-09-25 Elbrys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luetooth bonding for pre-pairing and impersonation
WO2014185754A1 (ko) * 2013-05-16 2014-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2m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구독 및 통지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404659B2 (en) 2013-06-07 2019-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URLs in machine-to-machine networks
US20140376426A1 (en) * 2013-06-20 2014-12-25 Gary David Boudreau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ggreg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838258B2 (en) 2014-12-04 2017-12-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twork service interface for machine-to-machine applications
US9686793B2 (en) * 2015-05-01 2017-06-2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Network sharing scheme for machine-to-machine (M2M) network
CN108353263B (zh) * 2015-10-30 2021-02-09 Lg 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请求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573144B2 (en) * 2016-10-10 2020-02-25 Netgear, Inc. Changing topology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9027409A1 (en) 2017-07-31 2019-02-07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MODULAR SYSTEM FOR PROCESSING AND STORING DATA
JP6971118B2 (ja) * 2017-10-10 2021-11-24 株式会社ソラコム IoT機器とのデータの送受信を行うための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321230A1 (en) * 2020-04-12 2021-10-14 Lazy Texts, LLC. Student-controlled text message reminders with third party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KR20240007556A (ko) 2022-07-08 2024-01-16 김여진 미술교육교재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3627B1 (en) * 1995-01-19 2005-03-29 The Fantasti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packets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US20060227738A1 (en) * 2005-03-25 2006-10-12 Sanden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router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US20080153521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MDN-less SMS messaging (network solution) for wireless M2M appl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279717B1 (ko) 1998-12-10 2001-02-01 윤종용 단축메시지 서비스 이용 무선단말시스템에서 외부기기 원격제어방법
US7653744B2 (en) * 2000-06-12 2010-01-26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wireless content
US6721282B2 (en) * 2001-01-12 2004-04-13 Telecompression Technologies, Inc. Telecommunication data compre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027197B2 (ja) 2002-10-04 2007-12-2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DE60206403T2 (de) * 2002-12-16 2006-06-22 Alcatel Telekommunikationsverfahren zur Unterstützung mehrerer Funkschnittstellen
US7876772B2 (en) * 2003-08-01 2011-01-25 Foundry Networks, Ll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access mode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316152B2 (en) 2005-02-15 2012-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
JP4316522B2 (ja) 2005-03-15 2009-08-1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用の接続装置
EP2315467B1 (en) * 2006-01-11 2015-04-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modes of operation
BRPI0621810A2 (pt) 2006-06-27 2011-12-20 Thomson Licensing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distribuir dados em difusão seletiva de forma confiável
US9049051B2 (en) * 2007-10-10 2015-06-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echniques to access messaging services for branch offices
US20090161624A1 (en) * 2007-12-19 2009-06-25 Motorola, Inc. Register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n access network
US8867486B2 (en) * 2009-04-17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employing IP flow mobility
WO2011025876A1 (en) 2009-08-27 2011-03-0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lving limited addressing space in machine-to-machine (m2m) environments
US9374704B2 (en) 2009-09-15 2016-06-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8601153B2 (en) 2009-10-16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media playback quality for a wireless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
US9084095B2 (en) * 2009-10-27 2015-07-14 At&T Mobility Ii Llc Method and system to deliver SMS messages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evolved packet core (EPC)
US8934463B2 (en) * 2010-02-17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pages of an access terminal when the access terminal is engaged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972089B (zh) * 2010-05-28 2017-09-2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网络接口优选策略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73627B1 (en) * 1995-01-19 2005-03-29 The Fantasti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ding packets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US20060227738A1 (en) * 2005-03-25 2006-10-12 Sanden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router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US20080153521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Cellco Partnership (D/B/A Verizon Wireless) MDN-less SMS messaging (network solution) for wireless M2M applica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7622A1 (zh) * 2014-02-27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策略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6416327A (zh) * 2014-02-27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策略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US10425296B2 (en) 2014-02-27 2019-09-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rvice according to policy
CN106416327B (zh) * 2014-02-27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策略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7113390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60005B1 (ko) 2017-07-20
CN102986257B (zh) 2016-04-27
JP2013539617A (ja) 2013-10-24
KR20150123960A (ko) 2015-11-04
US9210527B2 (en) 2015-12-08
WO2012009480A1 (en) 2012-01-19
US20120016942A1 (en) 2012-01-19
JP5596229B2 (ja) 2014-09-24
KR20130038378A (ko) 2013-04-17
EP2594093A1 (en)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6257B (zh) 用于提供统一的机器到机器寻址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07164B (zh) 用于通信网络中的连接建立的装置和方法
US90949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of topology informa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474428B (zh) 向广域网协议中封装用于支持局域网的更高层控制消息
CN102318321B (zh) 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从毫微微接入点到宏接入网络的空闲状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KR102543905B1 (ko) 5G Ethernet service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05602A (zh) 锚定icn网络中的ip设备
US11575649B2 (en) Support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based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in fifth generation wireline and wireless convergence
US20230146807A1 (en) Support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based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in fifth generation wireline and wireless convergence
EP2260652B1 (en) A method for updat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network nodes serving a tracking area.
CN113595911B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05873B (zh) 动态eCPRI报头压缩
EP2494797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server including data replicated from the mobile device
US20140293871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101340019B1 (ko) 로컬 네트워크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접속 방식을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컬 네트워크 접속 장치 및 방법
CN102056137B (zh) 一种本地网关选择信息获取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96417A (zh) 定位用户侧设备的方法及用户侧设备、控制设备
CN114980074B (zh)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474984B (zh) 一种物联网通信网络系统
WO2024094922A1 (en) Address generation system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3025383A1 (en) Generating or providing ipv6 addresses
Jung et al. Mobile-Optimized Future Internet (MOFI):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