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细胞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检验医学领域,血液常规检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该项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血液中各种细胞及重要成分的数量、形态、比率等数据,以作为临床医生做出诊断的重要依据。
现有的血液常规检查主要有两种方法——手工法和机器法。
1、手工法,是由检验人员手工操作,对被检血样进行定量、稀释、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通过肉眼观察、判断、计数。该方法的优点是计数准确度较高,适用于要求较高的临床诊断中;缺点是速度慢、效率低、耗血量大,易受人为因素干扰。现在已较少采用此方法,只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一是对机器法检测结果有疑问时,作为复检手段使用;二是对检测结果准确性要求较高的肿瘤等特殊病症进行诊断时使用;三是无力购置设备的基层小医疗机构。
2、机器法,是先由专用机器自动或半自动地对被检血样进行定量、稀释、染色等操作,再采用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光电比色原理、激光衍射原理、鞘流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计数及运算,并输出检测结果。该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耗血量少,可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缺点是检测准确度较手工法低,只适用于一般性的筛查,而且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护困难。
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或血细胞分析仪中,主要分为三分类(将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三类)设备和五分类(将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等五类)设备两种。
三分类设备采用库尔特原理(电阻抗法),测量通过“小孔”的经过处理的血液样本中的各种血细胞的体积大小来对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进行分类计数。库尔特原理(亦称:电阻抗法、电脉冲法与电感应区技术)是指:悬浮在电解液中的颗粒随电解液通过小孔管时,取代相同体积的电解液,在恒电流设计的电路中导致小孔管内外两电极间电阻发生瞬时变化,产生电位脉冲。脉冲信号的大小和次数与颗粒的大小和数目成正比,用于血细胞计数。这个“小孔”是用红宝石制作的,外形为圆片状,其直径为几毫米,厚度为零点几毫米,在其中心用激光打制一个直径为60~100微米的圆孔。此种结构存在两种缺陷:一是聚集在一起的多个血细胞同时通过“小孔”时会造成分类计数错误,例如聚集的血小板会被错误地认为是红细胞,甚至是白细胞,导致大体积血细胞被多计,小体积血细胞被少计;二是血液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容易堵塞“小孔”,造成无法分类计数或结果严重失真,这时经常需要将这块昂贵的“小孔”拆下来放到显微镜下进行清洗,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其碎裂或丢失。
五分类设备采用鞘(壳)流(聚焦液流)技术,虽然能够分离血细胞,但是其复杂的结构和更为昂贵的价格使其不可能在三分类设备中使用。另外,因为在工艺上很难实现更多级数的鞘(壳)流,所以该技术对被测血细胞的分离及排序能力,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都难以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检测精度高的血细胞分析仪,此种血细胞分析仪能够有效解决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分离排序不理想,且造价高昂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血细胞分析仪,包括采样装置,定量装置Ⅰ,稀释比色池,定量装置Ⅱ,血液样本主管道,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血液样本主管道连接有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此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检测电极相连接,
或所述的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二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相连接,此二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所述的检测电极相连接,
或所述的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依次与二级,三级,直至N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相连接,所述的N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所述的检测电极相连接,
所述的检测电极分别与检测输出系统和废液管道相连接,
所述的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由与所述血液样本主管道以α角度连接的电解液管道Ⅰ,分别与所述血液样本主管道和所述电解液管道Ⅰ相连接的一级血液样本管道所组成,所述的一级血液样本管道与所述的检测电极相连接,
所述的二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由与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以α角度连接的电解液管道Ⅱ, 分别与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和所述电解液管道Ⅱ相连接的二级血液样本管道所组成, 所述的二级血液样本管道与所述的检测电极相连接,
所述的N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由与N-1级血液样本管道以α角度连接的电解液管道N, 分别与所述N-1级血液样本管道和所述电解液管道N相连接的N级血液样本管道所组成, 所述的N级血液样本管道与所述的检测电极相连接,
所述的检测电极由设置在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二级血液样本管道或N级血液样本管道两侧的正负电极所组成。
所述的N为自然数,且N≥3。
所述的α为30°- 90°。
所述电解液管道Ⅰ的通流截面积为所述血液样本主管道通流截面积的5%-50%,所述电解液管道Ⅱ的通流截面积为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通流截面积的5%-50%,所述电解液管道N的通流截面积为所述N-1级血液样本管道通流截面积的5%-50%。
所述的检测电极的正负极之间距离为0.1-0.5mm。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级、二级或多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对血细胞进行一级、二级或多级切向分离排序,彻底达到单个血细胞依次排序的目的,有效避免了由于多个血细胞的聚集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问题;
(2)本发明可以解决三分类血球计数仪血细胞分离排序不良的问题,提高分类计数精度;降低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制造成本及销售价格,促进其推广普及;
(3)本发明可以对其它电解质悬浊液中的不良导体颗粒的大小和数量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血细胞分析仪,包括采样装置,定量装置Ⅰ,稀释比色池,定量装置Ⅱ,血液样本主管道1,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血液样本主管道1连接有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此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检测电极6相连接,所述的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由与所述血液样本主管1道以α角度连接的电解液管道Ⅰ2,分别与所述血液样本主管道1和所述电解液管道Ⅰ2相连接的一级血液样本管道4所组成,所述的一级血液样本管道4与所述的检测电极6相连接。
被检血液样本和其他检测试剂经采样装置,定量装置Ⅰ,稀释比色池,定量装置Ⅱ进行定量、稀释、染色等操作后,进入血液样本主管道1,电解液进入电解液管道Ⅰ2,由于电解液管道Ⅰ2与血液样本主管道1以α角度连接,且此α为30°- 90°的夹角,使电解液流以血液样本流的切线方向与其汇聚在一起,电解液管道Ⅰ2通流截面积是与其相连的血液样本主管道1通流截面积的5%-50%,这样,在同一负压的吸引下,在血液样本主管道1与电解液管道Ⅰ2连接处,电解液流速都比血液样本流的流速快2-20倍。电解液流与血液样本流以2-20倍流速差切向汇聚后,迫使聚集悬浮在血液样本流中的各种血细胞分离成独立排列形式,单个的血细胞间拉开一定距离以便于对其进行检测。
在被检血液样本经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的分离排序后,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可通过使所述的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二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相连接,此二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所述的检测电极6相连接,或所述的一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依次与二级,三级,直至N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相连接,所述的N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与所述的检测电极6相连接。所述的二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由与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4以α角度连接的电解液管道Ⅱ3, 分别与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4和所述电解液管道Ⅱ3相连接的二级血液样本管道5所组成, 所述的二级血液样本管道5与所述的检测电极6相连接;所述的N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由与N-1级血液样本管道以α角度连接的电解液管道N, 分别与所述N-1级血液样本管道和所述电解液管道N相连接的N级血液样本管道所组成, 所述的N级血液样本管道与所述的检测电极6相连接;所述的N为自然数,且N≥3;所述电解液管道Ⅱ3的通流截面积为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4通流截面积的5%-50%,所述电解液管道N的通流截面积为所述N-1级血液样本管道通流截面积的5%-50%。经两级或多级切向流分离排序后,确保达到单个血细胞的距离完全拉开,且不产生聚集现象。
所述的检测电极6由设置在所述一级血液样本管道4、二级血液样本管道5或N级血液样本管道两侧的正负电极所组成;所述的检测电极6分别与检测输出系统和废液管道7相连接,检测电极6的正负极之间的距离与最后一级的血液样本管道的管径相匹配,一般的血常规检查的正负极之间距离为0.1-0.5mm,既可以降低电极的安装加工难度要求和加工成本,又能够满足测量需要,比传统的宝石“小孔”极大地降低了制造精度和成本,显著地提高测量精度。检测电极6对分离成独立排列且个体之间拉开一定距离的血细胞进行电阻抗测量,检测输出系统依据电阻抗测量到的电脉冲的大小和数量确定血细胞体积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从而对血细胞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类、计算、处理、统计、显示及打印输出,达到测量目的,检测后的血液样本随废液管道7排出。
本发明还可以对其它电解质悬浊液中的不良导体颗粒的大小和数量进行检测,检测成本低,测量精度高。
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级、二级或多级切向分离排序装置,对血细胞进行一级、二级或多级切向分离排序,彻底达到单个血细胞依次排序的目的,有效避免了由于多个血细胞的聚集而造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问题且加工制造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合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