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6170B -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6170B
CN102976170B CN201210176772.1A CN201210176772A CN102976170B CN 102976170 B CN102976170 B CN 102976170B CN 201210176772 A CN201210176772 A CN 201210176772A CN 102976170 B CN102976170 B CN 102976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mentioned
boarding place
candidate
distributing a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67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6170A (zh
Inventor
根本竜太郎
铃木英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7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6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6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6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电梯的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本发明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具备: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一个轿厢作为分配轿厢的分配单元12;基于分配了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另一轿厢作为候补轿厢的候补轿厢选定单元14;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分配轿厢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在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分配轿厢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超过预定的平面距离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分配轿厢。

Description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多个电梯的轿厢进行组管理控制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具体地,涉及能够使电梯的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对多个电梯的轿厢进行组管理控制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在该组管理控制装置下,为了使电梯整体的运转效率提高并且使轿厢迅速地对在乘梯处进行的乘梯处呼叫进行响应,有效地分配适于乘梯处呼叫的电梯的轿厢。然后,对处于乘梯处的电梯使用者报告分配了哪个轿厢,由此使用者能够事先移动至所分配的轿厢的附近。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245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302346号公报
但是,由组管理控制装置控制的各电梯的轿厢,即使在分配了对乘梯处呼叫进行响应的一个轿厢之后,也会由于在轿厢内登记的目的层登记和/或向在其他乘梯处进行的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等,各电梯的运转状况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由此,基于该电梯的运转状况的变化,将最初的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一个轿厢分配变更为更适合的其他轿厢,以便作为多个电梯整体,使运转效率提高并且使轿厢迅速地对乘梯处呼叫进行响应。
但是,在该情况下,在分配变更后的轿厢的位置相对于曾分配的轿厢远离的情况下,使用者的移动距离变长,存在有损使用者的便利性的问题。另外,在该情况下,还存在使用者赶不上分配变更后的轿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或2所示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中也可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方面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电梯的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对多个电梯的轿厢进行组管理控制,具备:分配单元,其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一个上述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候补轿厢选定单元,其基于由上述分配单元分配了上述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上述乘梯处呼叫,选定比上述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另一上述轿厢作为候补轿厢;以及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其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其中,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在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超过该预定的平面距离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另外,在上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中,优选地,还具备限制轿厢选定单元,其基于各个上述轿厢间的平面距离,选定位于距离上述分配轿厢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上述轿厢作为限制轿厢,将能够分配变更的上述轿厢限制于上述限制轿厢,其中,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候补轿厢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候补轿厢不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另外,在上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中,优选地,还具备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其识别上述乘梯处呼叫是由设置于上述电梯的乘梯处的一般用呼叫登记装置进行的一般用乘梯处呼叫还是由设置于该乘梯处的轮椅用呼叫登记装置进行的轮椅用乘梯处呼叫;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由上述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识别出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在由上述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识别出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与上述分配轿厢和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另外,在上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中,优选地,还具备到达时间计算单元,其计算上述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上述乘梯处呼叫的上述电梯的乘梯处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由上述到达时间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在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与上述分配轿厢和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另外,在上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中,优选地,还具备移动时间计算单元,其计算上述电梯的使用者从与上述分配轿厢对应的乘梯处部分移动到与上述候补轿厢对应的乘梯处部分为止的预测移动时间;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由上述到达时间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由上述移动时间计算单元计算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在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上述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的情况下,与上述分配轿厢和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对多个电梯的轿厢进行组管理控制,具备:分配单元,其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一个上述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候补轿厢选定单元,其基于由上述分配单元分配了上述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上述乘梯处呼叫,选定比上述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另一上述轿厢作为候补轿厢;以及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其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其中,多个上述电梯的上述轿厢配置在上述电梯的乘梯处的两侧,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候补轿厢相对于上述乘梯处位于与上述分配轿厢同一侧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候补轿厢相对于上述乘梯处位于上述分配轿厢的相反侧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另外,在上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中,优选地,还具备限制轿厢选定单元,其选定相对于上述乘梯处位于与上述分配轿厢同一侧的上述轿厢作为限制轿厢,将能够分配变更的上述轿厢限制于上述限制轿厢;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候补轿厢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候补轿厢不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根据本发明,根据分配轿厢分配后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其他轿厢作为候补轿厢,在该分配轿厢和该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为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情况下,将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在该平面距离超过该预定的平面距离的情况下,不进行分配变更。从而,候补轿厢远离分配轿厢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分配变更,可以降低分配变更伴随的使用者的移动距离。另外,可以防止使用者赶不上分配变更后的候补轿厢,并且,可以降低因分配变更导致使用者慌张移动而跌倒等的危险性。其结果,可以提高电梯的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电梯的轿厢的俯视配置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首先,使用图1及图2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在此,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包括通用的计算机,该装置10用于对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进行组管理控制,例如,在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中,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最佳的一个轿厢,进行使该轿厢响应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楼层)8等控制。
各电梯1a~1d,如图1所示,具备:轿厢2a~2d;控制轿厢2a~2d的单体控制单元3a~3d;设置于各乘梯处9且预报对乘梯处呼叫进行响应的轿厢2a~2d的响应预报装置4a~4d。其中,单体控制单元3a~3d进行轿厢2a~2d的升降、响应预报装置4a~4d的控制、轿厢门5a~5d及乘梯处门6a~6d的开闭控制等对应的电梯的运转控制。并且,各单体控制单元3a~3d由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控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电梯1a~1d的轿厢2a~2d俯视相对于乘梯处9在一侧配置为列状。另外,在各乘梯处9设置有用于电梯的一般使用者进行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的多个一般用呼叫登记装置(例如,一般用呼叫按钮)7a~7c和用于轮椅使用者进行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的多个轮椅用呼叫登记装置(例如,轮椅用呼叫按钮)8a~8c。各一般用呼叫按钮7a~7c及各轮椅用呼叫按钮8a~8c配置在轿厢门6a~6d之间。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如图1所示,具备: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一个轿厢作为分配轿厢的分配单元12;基于由分配单元12分配了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另一轿厢作为候补轿厢的候补轿厢选定单元14;基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
其中,在分配单元12,经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连接上述的一般用呼叫按钮7a~7c及轮椅用呼叫按钮8a~8c。即,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基于从一般用呼叫按钮7a~7c或轮椅用呼叫按钮8a~8c发送的信号,识别出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然后,分配单元12对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的乘梯处呼叫,选定并分配一个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具体地,分配单元12基于当前时刻的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例如,轿厢2a~2d的升降方向的位置、乘梯处呼叫的有无、轿厢2a~2d内的目的层登记的有无等),分配最佳的一个轿厢作为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以便实现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的输送效率的提高和/或各轿厢2a~2d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的迅速化,使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的运转效率全体提高。
在分配单元12,连接上述的各电梯1a~1d的单体控制单元3a~3d,分配单元12在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了分配轿厢后,向与该分配轿厢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发送使该分配轿厢响应乘梯处呼叫的指令。另外,分配单元12向响应预报单元13传送分配轿厢的信息,响应预报单元13经由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控制与分配轿厢对应的响应预报装置,使该响应预报装置例如点亮等而向使用者报告分配轿厢。
在由分配单元12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了分配轿厢后,在直至该分配轿厢响应该乘梯处呼叫为止的期间,由于各门5a~5d、6a~6d的开时间和/或之后进行的乘梯处呼叫或在轿厢2a~2d内进行的目的层登记等,各轿厢2a~2d的运转状况大多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各单体控制单元3a~3d在直至分配轿厢响应乘梯处呼叫为止的期间,将门5a~5d、6a~6d的开时间、之后进行的乘梯处呼叫或目的层登记等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作为信号发送到候补轿厢选定单元14,候补轿厢选定单元14考虑从各单体控制单元3a~3d发送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选定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候补轿厢。此时,候补轿厢选定单元14为了实现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的输送效率的提高和/或各轿厢2a~2d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的迅速化,使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的运转效率整体提高,基于之后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另一轿厢。
另外,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还具备:平面距离识别单元15,其识别各轿厢2a~2d间的平面距离;限制轿厢选定单元16,其基于由平面距离识别单元15识别的各轿厢2a~2d间的平面距离,选定位于距离分配轿厢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轿厢作为限制轿厢,将可以分配变更的轿厢限制于该限制轿厢。然后,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考虑由限制轿厢选定单元16选定的限制轿厢,确定可否对乘梯处呼叫进行分配变更。即,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对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为分配轿厢。这样,在候补轿厢位于距离分配轿厢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情况下,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进行分配变更,在候补轿厢距离分配轿厢超过预定的平面距离的情况(候补轿厢位于远离分配轿厢的情况)下,不进行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确定了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的情况下,向与该分配轿厢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发送中止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的指令,并且向与该候补轿厢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发送使该候补轿厢响应乘梯处呼叫的指令。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不进行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的分配变更的情况下,不向各单体控制单元发送指令。进而,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分配变更了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后,对与分配轿厢对应的响应预报装置经由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例如使点亮了的该响应预报装置熄灭,并且对与候补轿厢对应的响应预报装置经由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例如使该响应预报装置点亮等,向使用者报告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被分配变更。
接着,使用图1及图2说明包括这样的结构的本实施例的作用。这里作为一例,说明电梯的使用者按下了设置于乘梯处9的一般用乘梯处按钮的情况。
首先,由电梯的使用者按下一般用乘梯处按钮(步骤S1),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进行了一般用乘梯处呼叫(以下,在本实施例中,简记为乘梯处呼叫)的情况(步骤S2)。接着,由分配单元12对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的乘梯处呼叫,选定并分配分配轿厢(这里,作为一例,是图1中由2b表示的轿厢)(步骤S3)。
接着,与分配轿厢2b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3b执行该分配轿厢2b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步骤S4)。由此,分配轿厢2b向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升降。另外,响应预报单元13使与分配轿厢2b对应的响应预报装置4b例如点亮等,而向使用者报告分配轿厢2b(步骤S4)。由此,使用者能够向与分配轿厢2b对应的乘梯处部分9b移动。
接着,基于由平面距离识别单元15识别的各轿厢2a~2d间的平面距离,选定用于限制可以从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的轿厢的限制轿厢(步骤S5)。具体地,由限制轿厢选定单元16选定位于距离分配轿厢2b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轿厢,作为限制轿厢。
另一方面,通过各单体控制单元3a~3d,将分配了分配轿厢2b后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作为信号发送到候补轿厢选定单元14,通过候补轿厢选定单元14,基于分配了分配轿厢2b后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比分配轿厢2b更适合的候补轿厢(步骤S6)。
然后,基于分配轿厢2b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确定是否将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从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在该情况下,首先,由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判断候补轿厢是否包含于限制轿厢(步骤S7),接着,在判断为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步骤S8)。然后,向与分配轿厢2b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发送中止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的指令,并且向与候补轿厢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3b发送使该候补轿厢响应乘梯处呼叫的指令。另外,在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确定对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为分配轿厢2b。
例如,在选定轿厢2a及2c作为限制轿厢并选定了轿厢2c作为候补轿厢的情况下,由于候补轿厢2c包含于限制轿厢2a、2c,所以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从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2c。另外,在选定轿厢2a及2c作为限制轿厢并选定了轿厢2d作为候补轿厢的情况下,由于候补轿厢2d不包含于限制轿厢2a、2c,所以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为分配轿厢2b。
接着,在将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例如,2c)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2b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3b中止该分配轿厢2b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并且与候补轿厢2c对应的单体控制单元3c执行该候补轿厢2c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步骤S9)。由此,该候补轿厢2c向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升降。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使与分配轿厢2b对应的点亮了的响应预报装置4b熄灭,并且使与候补轿厢2c对应的响应预报装置4c例如点亮等,而向使用者报告分配变更(步骤S9)。由此,该使用者能够识别到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从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2c,并从与分配轿厢2b对应的乘梯处部分9b向与候补轿厢2c对应的乘梯处部分9c移动。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基于分配了分配轿厢后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其他轿厢作为候补轿厢,并基于分配轿厢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即,在候补轿厢位于距离分配轿厢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情况下,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进行分配变更,在候补轿厢距离分配轿厢超过预定的平面距离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分配轿厢。由此,在候补轿厢远离分配轿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分配变更,能够减少与分配变更相伴的使用者的移动距离。另外,能够防止使用者赶不上分配变更后的候补轿厢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降低伴随着分配变更使用者慌忙移动而跌倒等的危险性。其结果,能够使电梯的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第2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3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在图3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主要不同点在于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识别出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而其他构成与图1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大致相同。另外,在图3中,对与图1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构成为基于从一般用呼叫按钮7a~7c或轮椅用呼叫按钮8a~8c发送的信号,识别所识别出的乘梯处呼叫是由一般用呼叫按钮7a~7c进行的一般用乘梯处呼叫还是由轮椅用呼叫按钮8a~8d进行的轮椅用乘梯处呼叫。
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根据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的乘梯处呼叫的种类,确定可否进行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的分配变更。即,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基于分配轿厢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具体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对轮椅用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分配轿厢。
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对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该情况下,与候补轿厢是否包含于限制轿厢无关地,进行分配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限制轿厢的选定(步骤S5)和候补轿厢的选定(步骤S6)之后,通过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判断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的乘梯处呼叫是一般用乘梯处呼叫还是轮椅用乘梯处呼叫(步骤S11)。接着,在判断为由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基于分配轿厢(例如,2b)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该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在该情况下,首先,通过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判断候补轿厢是否包含于限制轿厢(步骤S7),接着,在判断为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步骤S8)。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判断为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对该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确定维持分配轿厢2b。
另外,在步骤S11,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11识别出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2b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步骤S8)。
例如,选定轿厢2a及2c作为限制轿厢并选定不包含于限制轿厢2a、2c的轿厢2d作为候补轿厢时,在进行了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不进行分配变更,而对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维持分配轿厢2b,但是在进行了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2d进行分配变更。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应该响应预想与电梯的一般使用者相比移动困难的轮椅使用者所进行的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的轿厢从分配轿厢被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时,在候补轿厢远离分配轿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分配变更。由此,能够减少与分配变更相伴的轮椅使用者的移动距离。另外,能够防止轮椅使用者赶不上分配变更后的候补轿厢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降低伴随着分配变更轮椅使用者慌忙移动而跌倒等的危险性。
另一方面,对预想与轮椅使用者相比移动没有障碍的一般使用者所进行的一般用乘梯处呼叫,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进行分配变更。由此,能够基于分配了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对一般用乘梯处呼叫,分配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候补轿厢。因此,能够实现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的输送效率的提高和/或各轿厢2a~2d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的迅速化,能够使电梯的运转效率整体提高。
(第3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4及图5,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在图4及图5所示的第3实施例中,主要不同点在于在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而其他构成与图1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大致相同。另外,在图4及图5中,对与图1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还具备到达时间计算单元21,其计算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电梯乘梯处9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
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基于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确定可否进行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的分配变更。即,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由到达时间计算单元21计算的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分配轿厢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具体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在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对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分配轿厢。
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由到达时间计算单元21计算的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对乘梯处呼叫,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该情况下,与候补轿厢是否包含于限制轿厢无关地,进行分配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限制轿厢的选定(步骤S5)和候补轿厢的选定(步骤S6)之后,通过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判断由到达时间计算单元21计算的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是否在预定时间以内(步骤S21)。接着,在判断为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分配轿厢(例如,2b)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在该情况下,首先,由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判断候补轿厢是否包含于限制轿厢(步骤S7),接着,在判断为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步骤S8)。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判断为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对该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确定维持分配轿厢2b。
另外,在步骤S21,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判断为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2b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步骤S8)。
例如,在选定轿厢2a及2c作为限制轿厢并选定不包含于限制轿厢2a、2c的轿厢2d作为候补轿厢时,在候补轿厢2d的预测到达时间在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不进行分配变更,而对乘梯处呼叫维持分配轿厢2b,但在候补轿厢2d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2d进行分配变更。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所选定的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在对乘梯处呼叫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时,在候补轿厢远离分配轿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分配变更。由此,能够减少与分配变更相伴的使用者的移动距离。另外,能够防止使用者赶不上分配变更后的候补轿厢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降低伴随着分配变更使用者慌忙移动而跌倒等的危险性。
另一方面,在所选定的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由此,能够基于分配了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分配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候补轿厢。因此,能够实现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的输送效率的提高和/或各轿厢2a~2d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的迅速化,能够使电梯1a~1d的运转效率整体提高。另外,在该情况下,由于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较长,所以能够确保使用者的移动时间。
(第4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6及图7说明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在图6及图7所示的第4实施例中,主要不同点在于在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比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长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而其他构成与图4及图5所示的第3实施例大致相同。另外,在图6及图7中,对与图4及图5所示的第3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还具备移动时间计算单元31,其计算电梯的使用者从与分配轿厢对应的乘梯处部分移动到与候补轿厢对应的乘梯处部分的预测移动时间。
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基于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和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确定可否进行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的分配变更。即,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由到达时间计算单元21计算的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由移动时间计算单元31计算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具体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在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对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分配轿厢。
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由到达时间计算单元21计算的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比由移动时间计算单元31计算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长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对乘梯处呼叫,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即,在该情况下,与候补轿厢是否包含于限制轿厢无关地,进行分配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限制轿厢的选定(步骤S5)和候补轿厢的选定(步骤S6)之后,通过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判断由到达时间计算单元21计算的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是否在由移动时间计算单元31计算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内(步骤S31)。接着,在判断为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分配轿厢(例如,2b)与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在该情况下,首先,通过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判断候补轿厢是否包含于限制轿厢(步骤S7),接着,在判断为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步骤S8)。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判断为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对该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确定维持分配轿厢2b。
另外,在步骤S31,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判断为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的情况下,与分配轿厢2b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步骤S8)。
例如,在选定轿厢2a及2c作为限制轿厢并选定不包含于限制轿厢2a、2c的轿厢2d作为候补轿厢时,在候补轿厢2d的预测到达时间为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不进行分配变更,而对乘梯处呼叫维持分配轿厢2b,但在候补轿厢2d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的情况下,从分配轿厢2b向候补轿厢2d进行分配变更。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在所选定的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为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在对乘梯处呼叫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时,在候补轿厢远离分配轿厢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分配变更。由此,能够减少与分配变更相伴的使用者的移动距离。另外,能够防止使用者赶不上分配变更后的候补轿厢的情况,并且也能够降低伴随着分配变更使用者慌忙移动而跌倒等的危险性。
另一方面,在所选定的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9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进行分配变更的情况下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与分配轿厢和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由此,能够基于分配了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分配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候补轿厢。因此,能够实现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d的输送效率的提高和/或各轿厢2a~2d对乘梯处呼叫的响应的迅速化,能够使电梯1a~1d的运转效率整体提高。另外,在该情况下,由于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比与分配变更相伴的使用者的移动时间长,所以能够确保使用者的移动时间。
(第5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8至图10,说明本发明第5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在图8至图10所示的第5实施例中,主要不同点在于在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位于与分配轿厢同一侧的情况下,确定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位于分配轿厢的相反侧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分配轿厢,而其他构成与图1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大致相同。另外,在图8至图10中,对与图1及图2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多个电梯的轿厢2a~2h在乘梯处9的两侧配置为列状。即,轿厢的一列2a~2d与另一列2e~2h隔着乘梯处9相对。
本实施例中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如图9所示,还具备识别多个电梯1a~1d的轿厢2a~2h的平面配置的平面配置识别单元41。并且,限制轿厢选定单元16基于由平面配置识别单元41识别的轿厢2a~2h的平面配置,选定限制轿厢,限制可以从分配轿厢进行分配变更的轿厢。具体地,限制轿厢选定单元16选定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与分配轿厢同一侧的轿厢作为限制轿厢。
并且,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考虑由限制轿厢选定单元16选定的限制轿厢,确定可否进行应该响应乘梯处呼叫的轿厢的分配变更。即,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候补轿厢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与分配轿厢同一侧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确定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另外,分配变更确定单元17在候补轿厢不包含于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分配轿厢的相反侧的情况下),确定对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分配轿厢。这样,在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与分配轿厢同一侧的情况下,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进行分配变更,在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与分配轿厢相反侧的情况下,不进行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选定限制轿厢时,基于由平面配置识别单元41识别的多个轿厢的平面配置,通过限制轿厢选定单元16选定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与分配轿厢(例如,2b)同一侧的轿厢作为限制轿厢(步骤S41)。
例如,在选定轿厢2a~2d作为限制轿厢并选定了轿厢2c作为候补轿厢的情况下,由于候补轿厢2c包含于限制轿厢2a~2d,所以对乘梯处呼叫,从分配轿厢2b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2c。另外,在选定轿厢2a~2d作为限制轿厢并选定了轿厢2f作为候补轿厢的情况下,由于候补轿厢2f不包含于限制轿厢2a~2d,所以对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分配轿厢2b。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基于分配了分配轿厢后的电梯1a~1d的运转状况,对乘梯处呼叫选定比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其他轿厢作为候补轿厢,基于分配轿厢与候补轿厢的平面配置,对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候补轿厢。即,在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与分配轿厢同一侧的情况下,从分配轿厢向候补轿厢进行分配变更,在候补轿厢相对于乘梯处9位于与分配轿厢相反侧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不进行分配变更,而维持分配轿厢。由此,能够防止分配变更为位于与分配轿厢相反侧的候补轿厢的情况,能够降低使用者的注意负担。即,在分配变更为位于与分配轿厢相反侧的候补轿厢的情况下,使用者需要回头确认分配变更,从而使用者的注意负担变大,但是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降低这样的使用者的注意负担。其结果,能够使电梯的使用者的便利性提高。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可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当然也可以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这些实施例部分地适宜组合。

Claims (7)

1.一种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对多个电梯的轿厢进行组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配单元,其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一个上述轿厢作为分配轿厢;
候补轿厢选定单元,其基于由上述分配单元分配了上述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上述乘梯处呼叫,选定比上述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另一上述轿厢作为候补轿厢;以及
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其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
其中,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在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超过该预定的平面距离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限制轿厢选定单元,其基于各个上述轿厢间的平面距离,选定位于距离上述分配轿厢预定的平面距离以内的上述轿厢作为限制轿厢,将能够分配变更的上述轿厢限制于上述限制轿厢;
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候补轿厢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候补轿厢不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其识别上述乘梯处呼叫是由设置于上述电梯的乘梯处的一般用呼叫登记装置进行的一般用乘梯处呼叫还是由设置于该乘梯处的轮椅用呼叫登记装置进行的轮椅用乘梯处呼叫;
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由上述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识别出轮椅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在由上述乘梯处呼叫识别单元识别出一般用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与上述分配轿厢和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到达时间计算单元,其计算上述候补轿厢到达进行了上述乘梯处呼叫的上述电梯的乘梯处为止的预测到达时间;
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由上述到达时间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预定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在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与上述分配轿厢和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移动时间计算单元,其计算上述电梯的使用者从与上述分配轿厢对应的乘梯处部分移动到与上述候补轿厢对应的乘梯处部分为止的预测移动时间;
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由上述到达时间计算单元计算的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在由上述移动时间计算单元计算的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以内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分配轿厢与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在上述候补轿厢的预测到达时间超过上述使用者的预测移动时间的情况下,与上述分配轿厢和上述候补轿厢的平面距离无关地,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
6.一种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对多个电梯的轿厢进行组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配单元,其对乘梯处呼叫分配一个上述轿厢作为分配轿厢;
候补轿厢选定单元,其基于由上述分配单元分配了上述分配轿厢后的各电梯的运转状况,对上述乘梯处呼叫,选定比上述分配轿厢更适合的另一上述轿厢作为候补轿厢;以及
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其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是否从上述分配轿厢分配变更为上述候补轿厢,
其中,多个上述电梯的上述轿厢配置在上述电梯的乘梯处的两侧,
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候补轿厢相对于上述乘梯处位于与上述分配轿厢同一侧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候补轿厢相对于上述乘梯处位于上述分配轿厢的相反侧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限制轿厢选定单元,其选定相对于上述乘梯处位于与上述分配轿厢同一侧的上述轿厢作为限制轿厢,将能够分配变更的上述轿厢限制于上述限制轿厢;
上述分配变更确定单元在上述候补轿厢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确定从上述分配轿厢向上述候补轿厢的分配变更,在上述候补轿厢不包含于上述限制轿厢的情况下,对上述乘梯处呼叫确定维持上述分配轿厢。
CN201210176772.1A 2011-09-05 2012-05-31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Active CN102976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3149A JP5735384B2 (ja) 2011-09-05 2011-09-05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193149/2011 2011-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6170A CN102976170A (zh) 2013-03-20
CN102976170B true CN102976170B (zh) 2014-12-10

Family

ID=47850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6772.1A Active CN102976170B (zh) 2011-09-05 2012-05-31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35384B2 (zh)
CN (1) CN102976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0404B (zh) * 2016-04-11 2019-03-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轿厢调用方法以及系统
JP6222860B1 (ja) * 2016-05-17 2017-11-0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08910630B (zh) * 2018-07-06 2020-09-29 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多智能体竞争方式的电梯群控系统及方法
CN110316624A (zh) * 2019-06-04 2019-10-11 日立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群管理电梯分配变更控制方法及装置
CA3130986A1 (en) * 2020-09-28 2022-03-28 Appana Industr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atching eleva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7498B2 (zh) * 1973-09-26 1979-06-30
JPS594354B2 (ja) * 1976-04-27 1984-0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乗場呼登録装置
JP2560403B2 (ja) * 1988-04-13 1996-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680321A (ja) * 1992-08-31 1994-03-22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3571164B2 (ja) * 1997-03-06 2004-09-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JPH11322205A (ja) * 1998-05-19 1999-11-24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04168525A (ja) * 2002-11-22 2004-06-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04224556A (ja) * 2003-01-27 2004-08-1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08024413A (ja) * 2006-07-20 2008-02-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4388546B2 (ja) * 2006-12-28 2009-1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サービスエレベータ案内表示方法
JP4969540B2 (ja) * 2008-09-12 2012-07-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JP5347492B2 (ja) * 2008-12-25 2013-11-2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KR101292457B1 (ko) * 2009-11-27 2013-07-31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그룹 관리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52976A (ja) 2013-03-21
CN102976170A (zh) 2013-03-20
JP5735384B2 (ja)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6170B (zh) 电梯的组管理控制装置
CN103145010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群管理方法
US10654684B2 (en) Elevator system configured to estimate a time associated with closing doors of an allocated elevator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same
CN102112382B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KR101093664B1 (ko) 그룹 간 상대 시스템 응답 (irsr) 디스패칭을 이용하는 엘리베이터 크로스-디스패칭 시스템
CN101613043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JP637754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管理方法
CN104340784A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WO2010032623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CN105793180A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系统
JP6407430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JPWO2017006379A1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群管理による乗車号機の割り当て方法
CN105307963A (zh) 分派电梯的方法以及电梯系统
JP6016758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5849021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03420233A (zh)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群管理控制方法
US20190223068A1 (en) Communications with a mobile virtual base station
JP2021070578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JP4969540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
CN104909224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JPWO2019087250A1 (ja) 渋滞回避運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891284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EP2345944A1 (en) Vehicle system
CN104105651B (zh)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1517184A (zh)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