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5496A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75496A
CN102975496A CN2012103243701A CN201210324370A CN102975496A CN 102975496 A CN102975496 A CN 102975496A CN 2012103243701 A CN2012103243701 A CN 2012103243701A CN 201210324370 A CN201210324370 A CN 201210324370A CN 102975496 A CN102975496 A CN 1029754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section
throughput direction
printer
butt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43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75496B (zh
Inventor
土屋元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754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54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754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754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16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 B41J15/165Means for tensioning or winding the web for tensio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by use of redirecting rollers or redirecting nonrevolving guide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Unwinding Web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包括纸保持部、打印输送部、缓冲部以及可移动部。纸保持部保持卷成卷状的纸以能拉出并输送纸。打印输送部设置有彼此相对地布置的打印头和压纸辊,打印输送部拉出并输送纸且然后在纸上打印。缓冲部布置在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打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弹性地挤压纸的纸表面。

Description

打印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1年9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193002的优先权,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打印机。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这样的打印机:该打印机使用压纸辊(platen roller)拉出并输送由纸保持部保持的卷状(roll-shaped)纸且然后在纸上打印。在该打印机中,当纸开始由压纸辊输送时,由于由纸保持部保持的纸的卷绕部的惯性负载,在压纸辊上输送的纸容易滑动,这有时导致打印质量的降低。
为了抑制打印质量的降低,提出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装配有使用抵接部件(propping member)挤压从纸保持部拉出的纸的缓冲部。当开始输送纸时,缓冲部使用弹簧抵消施加至纸的拉力,从而抑制在压纸辊上输送的纸的滑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纸保持部,构造成保持卷成卷的纸以能拉出并输送所述纸;打印输送部,所述打印输送部设置有彼此相对地布置的打印头和压纸辊,所述打印输送部拉出并输送所述纸且然后在所述纸上打印;缓冲部,布置在所述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所述打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弹性地挤压所述纸的纸表面;以及可移动部,装配有所述打印头和所述缓冲部并能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压纸辊相对,所述打开位置位于所述打印头与所述压纸辊之间且比所述关闭位置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且从图1的相对侧观察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打印机的头块(head block)处于关闭位置;
图4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其中打印机的头块处于打开位置;
图5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背面观察的打印机的部分头块的透视图,其中头块处于关闭位置;
图6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从背面观察的打印机的部分头块的透视图,其中头块处于打开位置;
图7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缓冲部的背面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缓冲部的背面剖视图,其中辊轴倾斜。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在此描述的实施例,打印机包括纸保持部、打印输送部、缓冲部以及可移动部。纸保持部保持卷成卷状的纸2是可拉出且可输送的。打印输送部设置有彼此相对地布置的打印头和压纸辊,打印输送部拉出并输送纸且然后在纸上打印。缓冲部布置在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打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弹性地挤压纸的纸表面。装配有打印头和缓冲部的可移动部能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该关闭位置与打印头和压纸辊相对,该打开位置位于打印头和压纸辊之间且比关闭位置宽。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打印机1保持卷成卷状的纸2、拉出纸2并在拉出的纸2上打印。
以带状形成的纸2具有由卷成卷状的纸组成的卷绕部2a以及由从卷绕部2a拉出的纸组成的拉出部2b。在该实施方式中,纸2是指通过将多个标签添加到衬纸(backing paper)上而形成的标签纸。图1示出了通过将标签作为衬纸的内侧而卷起的内卷纸的一个实例。而且,由图1所示的实线表示的纸2的卷绕部2a具有相对大的直径。另一方面,图1所示的虚线L1示例性地示出了卷绕部2a的直径变得相对小的纸2的位置。而且,图1所示的虚线L2和L3示例性地示出了通过将标签作为衬纸的外侧而卷成外卷纸的纸2的位置。线L2示例性地示出了卷绕部2a的直径变得相对小的纸2的位置,而线L3示例性地示出了卷绕部2a的直径变得相对大的纸2的位置。而且,纸也可以是不使用标签的连续纸,诸如票据纸。
而且,可选地可将具有与纸输送方向TD正交的不同宽度的多种纸2设置在打印机1上。打印机1是所谓的侧封闭构造型打印机,该打印机构造在与纸2的边缘部相对应的纸输送方向3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边缘上。
如图1-图4所示,打印机1的主体部1a包括具有底壁1c、侧壁1d和顶壁1e的壳体1b以及与底壁1c垂直但与侧壁1d平行的位于壳体1b中的纵向壁1f。壳体1b的内部被纵向壁1f分成第一室S 1和第二室S2。图1示出了第一室S1,而图2示出了第二室S2。
如图1所示,在第一室S1中,纸保持轴4、压纸辊5、墨带6的供给轴7和卷绕轴(reeling shaft)、头块(head block)9、布置在头块9上的热敏头9a以及辊块(roller block)10以基本垂直于纵向壁1f的姿势安装在纵向壁1f上。头块9和辊块10成一体以构成作为可移动部的可移动块20。此外,面向可移动块20并装配有压纸辊5的固定块21布置在第一室S1中。此外,从纸保持轴4开始并通过固定块21和可移动块20之间的空间的纸输送路径3也布置在第一室S1中。
纸保持轴4保持卷成卷状的纸2是可拉动且可输送的。特别地,纸保持轴4保持纸2的卷绕部2a处于能够围绕垂直于纵向壁1f的轴线旋转的状态中。在此,纸保持轴4可旋转地保持在纵向壁1f上或固定在纵向壁1f上,并且纸2的卷绕部2a保持处于能够围绕纸保持轴4旋转的状态中。无论采用上述哪种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纸保持轴4和卷绕部2a都不由电机驱动,而是纸2的卷绕部2a的旋转(从动)由布置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图1中示出的左侧方向)的压纸辊5的旋转驱动,因而从卷绕部2a中拉出纸2。纸保持轴4相当于纸保持部。
压纸辊5由装配有步进电机12a(参考图2)、齿轮和输送带的第一旋转驱动部12(参考图2)的旋转驱动。压纸辊5与热敏头9a相对地布置。在压纸辊5上,纸2的拉出部2b被热敏头9a挤压,弹性部件对该热敏头施加力。通过上述结构,纸2的拉出部2b被压纸辊5和热敏头9a夹住。而且,由第一旋转驱动部12驱动的压纸辊5拉出由纸保持轴4保持的纸2且然后输送被拉出的纸。压纸辊5相当于输送部。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压纸辊5、第一旋转驱动部12以及电机控制器(未示出)一起构成输送部。
墨带6的辊部(带辊)6a布置在墨带6的供给轴7上。卷绕轴8由装配有电机15a(参考图2)、齿轮和输送带的第二旋转驱动部15(参考图2)的旋转驱动。通过卷绕轴8的旋转,墨带6盘绕在卷绕轴8上,且因此从辊部6a中拉出。墨带6与纸2一起被夹在热敏头9a和压纸辊5之间。
可移动块20具有用于支撑可移动块的其他部件的底座部件22。头块9和辊块10安装在底座部件22上。头块9具有热敏头9a和用于支撑热敏头9a的骨架部件(skeleton member)23。另一方面,辊块10具有导向辊10a、缓冲部24和用于支撑导向辊10a和缓冲部24的骨架部件25。骨架部件23和25由例如金属片结构组成。
热敏头9a与压纸辊5平行地布置在与压纸辊5上方。在由压纸辊5拉出的纸2上打印的热敏头9a相当于打印部。设计成能够接触或离开压纸辊5的热敏头9a通过弹性部件对压纸辊5施加力。受到弹性部件的力的热敏头9a将位于热敏头9a和压纸辊5之间纸2压在压纸辊5上。热敏头9a装配有布置成一行的多个加热元件,其中这些加热元件被选择性地供电以辐射热。热敏头9a通过从加热元件辐射的热熔化或升华墨带6的打印墨,因而将打印墨转印(transfer)到纸2的拉出部2b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热敏头9a和压纸辊5构成打印输送部13,该打印输送部通过夹住纸2而拉出纸2且然后输送纸2并在纸2上打印。而且,在该实施例中,热敏头9a、压纸辊5、墨带6、供给轴7、卷绕轴8、第二旋转驱动部15和电机控制器(未示出)构成打印部。
如图5和图6所示,缓冲部24具有作为抵接部件的辊31以及弹性地支撑辊31的一对左右弹性支撑部32。弹性支撑部32以使得每个弹性支撑部32能单独(独立)起作用的方式与辊31连接。
辊31布置在纸保持轴4的纸输送方向TD的下游侧且在压纸辊5的纸输送方向TD的上游侧。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缓冲部24完全布置在纸保持轴4的纸输送方向TD的下游侧且在压纸辊5的纸输送方向TD的上游侧。
辊31在纸2的与纸输送方向TD正交的宽度方向WD上延伸并抵接纸2的纸表面2c(参考图1)。可旋转的辊31由辊轴33支撑。特别地,辊31具有多个导轮(running pulley)31a,这多个导轮布置在纸2的宽度方向WD上。导轮31a由辊轴33分离地且旋转地支撑。辊31相当于抵接纸2以挤压纸2的抵接部件。
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32与辊3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特别地,一个弹性支撑部32与辊31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而另一个弹性支撑部32与辊31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连接。而且,辊31的宽度方向是纸2的宽度方向WD。这对弹性支撑部32将辊31弹性地挤压在纸2的纸表面2c上。
弹性支撑部32包括支撑轴34、作为由支撑轴34旋转地支撑的转子的臂状部件35、以及作为对臂状部件35施加力的弹性部件的扭力弹簧36。这对弹性支撑部32共用同一支撑轴34。
支撑轴34在纸2的宽度方向WD上延伸并由骨架部件25支撑。用于引导纸2的导向辊40布置在支撑轴34上。导向辊40布置在辊31的纸输送方向TD的下游侧且在热敏头9a的纸输送方向TD的上游侧。导向辊40具有多个导轮40a,每个导轮都以可单独旋转的方式布置在纸2的宽度方向WD上并可抵接纸2的纸表面2c。
臂状部件35由支撑轴34旋转地支撑并能够围绕支撑轴34旋转。用于插入支撑轴34的插入孔形成在臂状部件35上。在此,这对臂状部件35由同一支撑轴34分离地且旋转地支撑,并因此能够单独旋转。臂状部件35具有从臂状部件的旋转中心部延伸的辊支撑部35a以及从臂状部件的旋转中心部朝向与辊支撑部35基本相对的一侧延伸的定位部35b。辊轴33插入到辊支撑部35a的作为臂状部件35的一端(末端)的前端中。这对臂状部件35支撑辊轴33,辊轴的一端与辊31连接。辊31布置在这对臂状部件35之间。
在此,辊轴33以使得这对弹性支撑部32可单独起作用的方式插在臂状部件5的辊支撑部35a上。特别地,如图7和图8所示,用于插入辊轴33的插入孔35a形成在辊支撑部35a的前端上。插入孔35a的直径大于辊轴33的直径,导致插入孔35a和辊轴33之间具有间隙。在以上结构中,当臂状部件35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时,辊轴33基本水平,而当一个臂状部件35向上旋转时,随着辊轴33的一端被臂状部件35提升,辊轴33相对于水平线倾斜。
扭力弹簧36从外部插入到支撑轴34上。一个扭力弹簧36的承载部(carrier section)36a由骨架部件25的壁部25a支撑,而另一个扭力弹簧36的承载部36b由形成在辊支撑部35a上的弹簧支撑部35c支撑。扭力弹簧36在辊31挤压纸2的纸表面2c的方向上对臂状部件35施加力。如果没有放置纸2,受到扭力弹簧36的力的臂状部件35的定位部35b抵接骨架部件25的壁部以定位臂状部件35。
具有上述结构的缓冲部24通过在纸2被赋予张力的方向上对停止的纸2施加力而弹性地支撑纸2。而且,当压纸辊5开始拉出并输送纸2时,由压纸辊5拉动的纸2被压在辊32上,并且臂状部件35的辊支撑部35a抵消扭力弹簧36的力以向上旋转(由图1中所示的箭头R表示的方向)。此时,扭力弹簧366弹性地变形以吸收纸2的拉出部2b的拉动(负载)。这样,减轻压纸辊5的输送负载。
此时,如果纸2的宽度基本等于辊31的宽度(纸2相对宽),每个臂状部件35的辊支撑部35a向上旋转,并且扭力弹簧36吸收纸2的拉出部2b的拉动(负载)。另一方面,如果纸2的宽度小于辊31的宽度(纸2相对窄),例如,在纸2的宽度约为辊31的宽度的1/3的情况下,对于输送至接近边缘的纸2,臂状部件35的辊支撑部35a向上旋转,并且扭力弹簧36吸收纸2的拉出部2b的拉动(负载)(图8)。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臂状部件35的辊支撑部35a没有向上旋转,并且另一个扭力弹簧36没有吸收纸2的拉出部2b的拉动(负载)。因此,如果纸2相对宽,纸的卷绕部2a具有相对大的惯性负载,两个扭力弹簧36用于吸收负载。另一方面,如果纸2相对窄,由于纸2的卷绕部2a的惯性负载相对小,仅需要一个扭力弹簧36吸收负载。
如图2所示,除了第一旋转驱动部12和第二旋转驱动部15以外,作为控制部并装配有诸如CPU(中央处理单元)的电子零件的电路基板16、以及供电单元17也容纳在第二室S2中。在第二室S2中,第一旋转驱动部12和第二旋转驱动部15布置在纸输送方向TD的下游侧,而电路基板16和供电单元17布置在纸输送方向TD的上游侧。
如图2和图3所示,与纵向壁1f和底壁1c正交的分隔壁1g布置在第二室S2中,以将位于纸输送方向TD的上游侧的区域和位于纸输送方向TD的下游侧的区域分开。多个通孔1h布置在分隔壁1g上以改善第二室S2的通风。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可移动块20的位于纸2的宽度方向WD的一侧的端部20a以这样的状态可旋转地支撑在分隔壁1g和第二室S2的前壁1i上,使得可移动块20的位于纸2的宽度方向WD的另一侧的另一端部20b可向上弹起(至顶壁1e)。如图2所示,支撑轴41平行于纵向壁1f和底壁1e布置在分隔壁1g和前壁1i之间。可移动块20以使得可移动块20可围绕支撑轴41的中心轴线Ax1(即,平行于纵向壁1f和底壁1e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支撑轴可旋转地保持在分隔壁1g和前壁1i上或固定在分隔壁1g和前壁1i上,并且可移动块20可围绕支撑轴41旋转。在该实施例中,分隔壁1g和前壁1i相当于抵接部件。
可移动块20可在关闭位置(图3和图5)与打开位置(图4和图5)之间旋转。关闭位置是热敏头9a平行于压纸辊5的位置。在关闭位置,热敏头9a平行于压纸辊5,纸2由热敏头9a和压纸辊5夹住、打印和输送。另一方面,打开位置是比关闭位置宽的热敏头9a和压纸辊5之间的位置,并且在打开位置,热敏头9a弹起且因此相对于压纸辊5倾斜,并且热敏头9a和压纸辊5之间的部分打开。因此,当可移动块20处于打开位置时,由于热敏头9a和压纸辊5之间的部分打开,可设置和替换纸2和墨带6。在关闭位置,可移动块20固定在打印机1的主体部1a(壳体1b)上。另一方面,在打开位置,位于宽度方向WD的另一侧的另一端部20b远离主体部1a(壳体1b)。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所提供的打印机1中,缓冲部24布置在装配有热敏头9a的可移动块20上。因此,通过使可移动块20移动至关闭位置,缓冲部24移动至打开位置以容易地将纸2放置在纸输送路径3上。而且,由于缓冲部24布置在装配有热敏头的可移动块20上,当与具有用于缓冲部24的专用可移动部件的打印机相比较时,打印机1在结构上得到简化。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可移动块20由与纸输送方向TD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旋转地支撑,而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能弹起。因此,纸输送路径在弹簧侧能极大地打开以更容易地将纸2放置在纸输送路径3上。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可移动块20装配有用于引导纸2的导向辊10a和40。因此,导向辊10a和40随着热敏头9a旋转,且因此,能更容易地将纸2放置在纸输送路径3上。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缓冲部24以使得这对弹性支撑部32可单独起作用的方式与这对弹性支撑部32和辊31连接。因此,当纸2相对宽时,两个弹性支撑部32都起作用,而当纸2相对窄时,仅有一个弹性支撑部32起作用。结果,可处理具有不同宽度的不同种类的纸2,并且可很好地吸收不同种类的纸2的拉力。因此,可在具有不同宽度的不同种类的纸2上实施优异的打印。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可围绕支撑轴34旋转且端部与辊31连接的臂状部件35在挤压纸的纸表面2c的方向上受到扭力弹簧36的力。因此,由辊31对纸2施加的力可通过臂状部件35由扭力弹簧36吸收。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将拉出并输送纸2的压纸辊5作为打印输送部13的一个实例来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除了压纸辊以外,打印输送部13可还设置有与压纸辊5分开或一起拉出并输送纸的输送辊。
尽管已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以实例方式提出,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事实上,在此描述的新颖的实施方式可以各种其他形式体现;此外,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可对在此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更改。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旨在覆盖将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些形式或修改。

Claims (6)

1.一种打印机,包括:
纸保持部,构造成保持卷成卷的纸以能拉出并输送所述纸;
打印输送部,所述打印输送部设置有彼此相对地布置的打印头
和压纸辊,所述打印输送部拉出并输送所述纸且然后在所述纸上打印;
缓冲部,布置在所述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所述打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弹性地挤压所述纸的纸表面;以及
可移动部,装配有所述打印头和所述缓冲部并能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打印头和所述压纸辊相对,所述打开位置位于所述打印头与所述压纸辊之间且比所述关闭位置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可移动块由与所述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部旋转地支撑,并且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能弹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可移动部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纸的导向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缓冲部设置有抵接部件,所述抵接部件抵接所述纸以挤压所述纸;并且
所述导向辊构造在所述抵接部件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构造在所述打印头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缓冲部布置在所述纸保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布置在所述输送部的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在所述纸的与所述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设置有一对弹性支撑部和抵接所述纸的纸表面的抵接部件,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与所述抵接部件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并将所述抵接部件弹性地挤压在所述纸的纸表面上;并且
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以使得所述一对弹性支撑部能分别起作用的方式与所述抵接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能围绕支撑轴旋转,并且所述转子的端部与所述抵接部件连接;以及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抵接部件挤压所述纸的纸表面的方向上对所述转子施加力。
CN201210324370.1A 2011-09-05 2012-09-04 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54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3002 2011-09-05
JP2011193002A JP2013052612A (ja) 2011-09-05 2011-09-05 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5496A true CN102975496A (zh) 2013-03-20
CN102975496B CN102975496B (zh) 2015-05-27

Family

ID=47752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437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75496B (zh) 2011-09-05 2012-09-04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45088B2 (zh)
JP (1) JP2013052612A (zh)
CN (1) CN10297549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9630A (zh) * 2015-12-14 2016-04-06 广州市宝比万像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5873768A (zh) * 2013-12-26 2016-08-17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7599653A (zh) * 2013-12-26 2018-01-19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7933105A (zh) * 2013-12-26 2018-04-20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US10710385B2 (en) 2016-10-04 2020-07-14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19540B1 (en) * 2016-12-15 2018-03-20 Zih Corp. Movable media guide for media processing devic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2052A (ja) * 1987-05-13 1988-11-18 Fuji Xerox Co Ltd 紙折り装置
JPH11199098A (ja) * 1998-01-07 1999-07-27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
JP2000052613A (ja) * 1998-08-06 2000-02-22 Toshiba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3335016A (ja) * 2002-05-22 2003-11-25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
JP2007126230A (ja) * 2005-11-01 2007-05-24 Tohoku Ricoh Co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CN1978196A (zh) * 2005-12-07 2007-06-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使用卷状纸张的打印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2052A (ja) * 1987-05-13 1988-11-18 Fuji Xerox Co Ltd 紙折り装置
JPH11199098A (ja) * 1998-01-07 1999-07-27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
JP2000052613A (ja) * 1998-08-06 2000-02-22 Toshiba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3335016A (ja) * 2002-05-22 2003-11-25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
JP2007126230A (ja) * 2005-11-01 2007-05-24 Tohoku Ricoh Co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CN1978196A (zh) * 2005-12-07 2007-06-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使用卷状纸张的打印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768A (zh) * 2013-12-26 2016-08-17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7599653A (zh) * 2013-12-26 2018-01-19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7933105A (zh) * 2013-12-26 2018-04-20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5873768B (zh) * 2013-12-26 2018-06-08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7599653B (zh) * 2013-12-26 2019-12-17 佐藤控股株式会社 打印机
CN105459630A (zh) * 2015-12-14 2016-04-06 广州市宝比万像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05459630B (zh) * 2015-12-14 2019-01-25 广州市宝比万像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机
US10710385B2 (en) 2016-10-04 2020-07-14 Sato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75496B (zh) 2015-05-27
JP2013052612A (ja) 2013-03-21
US8845088B2 (en) 2014-09-30
US20130057631A1 (en) 201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5496B (zh) 打印机
CA2496498A1 (en) Printer and stacker and methods
CN102975495B (zh) 打印机
CN101096155B (zh) 打印机
JP2009214985A (ja) ロール状被記録材の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528946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7126230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CN212981942U (zh) 一种彩色印刷机纸张张紧度调节装置
EP2946936B1 (en)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paper skew of printer
US20110129281A1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supply mechanism for a recording device
JP5233030B2 (ja) ウェブ処理装置
CN211687548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收放纸装置
US20140036016A1 (en) Tractor unit, conveyance device, and printer
CN114407542B (zh) 一种卷纸打印机
US9205692B2 (en) Ink ribbon cassette and printing device
US20110261136A1 (en) Thermal head printer
CN107922136A (zh) 印刷装置
JP551817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6117565A (ja)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JP5959411B2 (ja) プリンタ
CN212332193U (zh) 用于打印机中的承接打印耗材的支撑结构
JPH0742748Y2 (ja) インクシート案内装置
JP2022027293A (ja) 印刷装置
JP6096605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849796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