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630A - 光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630A
CN102959630A CN2012800016013A CN201280001601A CN102959630A CN 102959630 A CN102959630 A CN 102959630A CN 2012800016013 A CN2012800016013 A CN 2012800016013A CN 201280001601 A CN201280001601 A CN 201280001601A CN 102959630 A CN102959630 A CN 102959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optical disc
disc apparatus
sidewall
re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6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630B (zh
Inventor
松原亮
山元一弘
松村朝之
鸟居靖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9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G11B33/121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ingle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 G11B33/122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e.g. connectors, cables, switch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22Cases

Landscapes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其具有由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构成的金属制的外装壳体(1)、以及被容纳在所述外装壳体(1)内并且包括具备沿光盘的径向移动而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光拾取部(8a)的光拾取单元(8)的内部单元(2),其中,在所述光拾取部(8a)最接近的第一壳体(3)的部分或与所述第一壳体(3)的部分对置的第二壳体(4)的部分的任一方,设置有将所述第一壳体(3)的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4)的部分电连接的凸起(3c)。

Description

光盘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光盘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光盘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对DVD、蓝光光盘(BD)等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盘驱动装置,搭载于游戏设备、记录器、播放器等电子设备。
这种光盘驱动装置,具有:用于对光盘进行光学上的记录/再现的光拾取单元;使光盘旋转驱动的旋转驱动装置;以及包括使光拾取单元向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等内部单元。此外,光盘驱动装置具有用于容纳该内部单元的导电性且金属制的外装壳体。
如专利文献1所示,以往,硬盘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为了对内部单元的防尘以及屏蔽向外部的辐射噪声,而在金属制的外装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同样的理由,在光盘驱动装置中,在金属制的外装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291985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当光盘驱动装置的外装壳体由多个部件构成时,也需要针对从多个部件之间向外部的辐射噪声的辐射的对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状,其目的在于,降低从构成光盘驱动装置的外装壳体的多个部件之间向外部的辐射噪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光盘驱动装置,具有: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的金属制的外装壳体;以及内部单元,其包括光拾取单元,该光拾取单元被容纳在所述外装壳体内,并且具有沿光盘的径向移动且用于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光拾取部,在该光盘驱动装置中,在所述光拾取部最接近的第一壳体的部分或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对置的第二壳体的部分的任一方,设置有将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电连接的凸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第一方式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壳体为箱状,所述第二壳体是能够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的盖状,所述凸起被设置在与插入光盘的盘插入口对置的第一壳体的侧壁或第二壳体的侧壁的任一方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第二方式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所述外装壳体构成为:将盘插入口侧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前面部挂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面部而临时固定,并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部,接着,通过螺丝将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旋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部,从而容纳所述内部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第三方式记载的光盘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部通过两个螺丝而被旋紧,所述凸起被设置在与所述两个螺丝的中间位置对应的第一壳体的侧壁或第二壳体的侧壁的任一方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充分确保构成外装壳体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电导通,因此,能够降低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向外部的辐射噪声的释放。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方式及特征,会通过与针对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关的以下的说明而得以明确。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分解了外装壳体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光盘驱动装置的内部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局部表示安装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在外装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的完成状态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壳体与控制电路块的印刷布线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图6中去除了印刷布线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控制电路块中接口用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一壳体的开口部的周缘部与印刷布线板的接地图案之间的接触状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分解了外装壳体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光盘驱动装置构成为:在具有盘插入口1a的导电性且金属制的外装壳体1内,容纳内部单元2。此外,外装壳体1也发挥降低从内部单元2产生的辐射噪声向外部释放的屏蔽罩(shield)作用。
外装壳体1由四边形状的箱状的第一壳体3、和以覆盖该第一壳体3的上部开口部的方式覆盖于第一壳体3且具有形成了盘插入口1a的前面部4a的四边形状的盖状的第二壳体4构成。首先,将第二壳体4的前面部4a挂于第一壳体的前面部而临时固定,接着,使第二壳体4的后部覆盖于第一壳体3的后部,接着,通过螺丝5将第二壳体4的后部旋紧于第一壳体3的后部,从而在外装壳体1内容纳内部单元2。
如图2所示,在第一壳体3的上部开口部,设置了具有用于旋紧螺丝5的螺丝孔的固定片3a。在与该固定片3a对应的第二壳体4的部分,设置了使螺丝5贯通的贯通孔4b。螺丝5在贯通了第二壳体4的孔4b的状态下,被旋紧于第一壳体3的固定片3a的螺丝孔。
此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壳体3的底面部,形成了具有旋紧用于在第一壳体3内固定内部单元2的螺丝的螺丝孔的多个安装部3b。
外装壳体1,能够通过对厚度0.4mm~0.5mm的锌处理钢板进行成形而制作。特别地,第一壳体3,能够使用例如厚度0.2mm~0.3mm的铜板、马口铁板、不锈钢板等薄板型金属板等来制作。而且,在重视防锈蚀性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马口铁板、不锈钢板。另外,在重视成本的情况下,优选使用马口铁板。
图3是表示光盘驱动装置的内部单元的概略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如图3所示,内部单元2具有:在金属制的单元框体2a内,保持光盘的中心而以高速旋转的主轴电动机6;用于将从盘插入口1a插入的光盘引导至主轴电动机6的盘插入机构7;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再现的光拾取单元8;以及具有与光拾取单元8的电子部件经由挠性布线板9电连接的印刷布线板10的控制电路块11。
盘插入机构7,构成为:通过由控制电路块11进行控制,将从盘插入口1a插入的光盘导入内部单元2内,并将光盘引导至主轴电动机6,使光盘的中心与主轴电动机6的旋转轴对位。
光拾取单元8,具有:用于对由主轴电动机6进行旋转的光盘照射规定波长的光的半导体激光和搭载了光学透镜的光拾取部8a;将该光拾取部8a保持为能够沿光盘的径向进行直线移动的引导轴8b;以及使光拾取部8a沿光盘的径向移动的跟踪(tracking)机构。跟踪机构具有在光拾取部8a上设置的齿轮部8c;和与该齿轮部8c咬合的旋转轴8d。由控制电路块11的控制而使旋转轴8d进行旋转,从而借助齿轮部8c而使光拾取部8a沿光盘的径向移动。
此外,所述光拾取单元8的引导轴8b以及跟踪机构的旋转轴8d,由在单元框体2a上设置的支撑部2b支撑。
控制电路块11构成为:在印刷布线板10上搭载微型计算机等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11a以及其周边电路,并且搭载用于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未图示)之间进行电信号的交换的接口用的连接器11b。所述控制电路块11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11a,构成为:对主轴电动机6、盘插入机构7、光拾取单元8进行控制,并且借助光拾取单元8来处理对光盘写入信息的信号或从光盘读取的信号。信号还经由接口用的连接器11b,在控制电路块11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被交换。
此外,在控制电路块11的印刷布线板10上,设置有形成为包围印刷布线板10所安装的连接器11b的周囲的接地图案10a。该接地图案10a,能够通过切除使铜箔等导电层与环氧树脂等绝缘层交替重合而构成的印刷布线板10的绝缘层的一部而使导电层露出来形成。
该接地图案10a中,如后所述,形成有使得用于将接地图案10a与外装壳体1的第一壳体3电连接且用于将印刷布线板10机械性安装于第一壳体3的螺丝貫通的贯通孔10b。此外,在印刷布线板10的端部也设置了其它接地图案(未图示)。设置了使得用于经由该其它接地图案将外装壳体1与单元框体2a电连接且用于将印刷布线板10机械性安装于单元框体2a的螺丝貫通的贯通孔10c(参照图3)。
图4是表示在第一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内部单元2,以控制电路块11的印刷布线板10位于底部侧的方式被容纳于第一壳体3内,通过螺丝(未图示)而被安装在第一壳体3的底部的安装部3b。而且,如图4所示,内部单元2,以从图3所示的状态将背面翻过来的状态被安装于第一壳体3。
图5是局部表示安装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在外装壳体内容纳了内部单元的完成状态的构造的剖视图。
如图4、图5所示,在向光盘的径向外侧移动的光拾取部8a最接近的第一壳体3的部分,即由2个螺丝5固定的后部侧的侧壁的部分,设置有凸起3c。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3c,具体而言,被设置在光拾取部8a最接近且与2个螺丝5的中间位置对应的第一壳体3的侧壁的中央部分。
该凸起3c向外部突出,构成为:当在第一壳体3安装了第二壳体4时会与第二壳体4的侧壁4c接触。由此,将凸起3c与第二壳体4电连接。凸起3c,通过按压并加工第一壳体3的侧壁的一部分而形成。或者,也可以在第一壳体3的侧壁的一部分形成平行的2条缝,并通过弯曲加工2条缝之间的部分来形成凸起3c。而且,也可以通过进行熔接或焊接(brazing)等而在第一壳体3的侧壁安装其它金属部件来形成凸起3c。而且,在图4、图5中,虽然表示出形成了一个凸起3c的示例,但也可以在光拾取部8a最接近的侧壁,形成多个凸起3c。
针对设置这样的凸起3c的理由进行说明。如图1~图5所示那样的、在由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构成的外装壳体1内容纳了内部单元2的构造的光盘驱动装置,会随着内置光盘驱动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而希望小型化。为了使光盘驱动装置小型化,而实施了内部单元2与外装壳体1之间的间隙的削减、外装壳体1的薄片化、外装壳体1的组装构造的简化等。
然而,在对光盘驱动装置进行小型化时,当光拾取部8a向光盘的最外周部移动时,光拾取部8a最接近的第一壳体3的侧壁的中央部分以及/或者对置的第二壳体4的侧壁4c的中央部分出现了弯曲。即,与2个螺丝5的中间位置对应的未被固定的部分出现了弯曲。此外,由于这样的弯曲,在第一壳体3的侧壁与第二壳体4的侧壁4c之间产生了间隙。
若产生这样的间隙,则会形成从一方的螺丝5向另一方的螺丝5延伸的长孔,由于该长孔而会无法充分确保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之间的电导通。于是,从第一壳体3的侧壁与第二壳体4的侧壁4c之间,即经由长孔会容易漏出辐射噪声。
因此,如图4、图5所示,通过在光拾取部8a最接近的、第一壳体3的后部侧的侧壁的中央部分设置凸起3c,从而即使光拾取部8a最接近,也会维持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的电连接。具体而言,在第一壳体3上安装第二壳体4时,以使凸起部3c向外侧按压第二壳体的侧壁4c的方式,将凸起部3c设置于第一壳体3。
根据基于这样的凸起部3c的构造,即使在将光盘驱动装置进行了小型化时,也能够充分确保光拾取部8a最接近的第一壳体3的侧壁的部分与所对置的第二壳体的侧壁4c的部分之间的电导通。其结果是,能够降低从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之间向外部释放辐射噪声。
而且,如图3所示,优选按照使光拾取部8a沿与光盘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并且朝向与盘插入口1a对置的侧壁4c移动的方式配置光拾取单元8。或者,优选按照使光拾取部8a沿与光盘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光拾取单元8。由此,能够抑制经由盘插入口1a辐射噪声向外部的漏出。
此外,凸起3c,也可以并非从第一壳体3的侧壁突出而与第二壳体4的侧壁4c接触,而是从第二壳体4的侧壁4c突出而与第一壳体3的侧壁接触。
而且,可以代替凸起3c,而在光拾取部8a最接近的第一壳体3的侧壁的上端面,设置与第二壳体4的顶板的背面电连接的凸起。即,只要在基于光拾取部8a的最接近而能产生间隙的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之间的部分设置用于维持电连接的凸起即可。
图6是表示第一壳体与控制电路块的印刷布线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图6中去除了印刷布线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控制电路块中接口用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概略剖视图。
如图6、图7、图8所示,在与印刷布线板10所搭载的连接器11b对应的第一壳体3的底部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使连接器11b向第一壳体3的外部突出的开口部3d。在从该开口部3d突出的状态的连接器11b中,插入用于与外部的电子设备(未图示)之间进行信号交换的外部连接电缆即扁平电缆12。
此外,第一壳体3的开口部3d形成在从第一壳体3的外侧向内侧凹陷的凹部3e的底部。该凹部3e,以连接器11b不超过第一壳体3的底面的方式形成为能够容纳从开口部3d突出的连接器11b的部分的大小。
而且,容纳连接器11b的凹部3e的一部分、即被插入连接器11b中的扁平电缆12所沿着的面3f,构成为从凹部3e的底部向1壳体3的外面倾斜的倾斜面。通过使扁平电缆12沿着倾斜面3f插入从开口部3d突出的连接器11b,能够容易地使扁平电缆12与连接器11b电连接。而且,为了使它成为可能,连接器11b具有从开口部3d向相对于连接器11b突出的方向呈交叉的方向、优选呈正交的方向插入扁平电缆12的插入口。
根据这样的连接器11b周围的布线构造,能够以沿着作为导体的第一壳体3的状态从连接器11b延伸设置扁平电缆12。由此,在扁平电缆12中,能够减小共模电流流动的环面积。其结果是,降低从扁平电缆12产生的辐射噪声,由此,降低来自光盘驱动装置的辐射噪声。
此外,由于在向第一壳体3的内侧凹陷的凹部3e的底部形成使连接器11b突出的开口部3d,因此能够不超过第一壳体3的底面地配置连接器11b。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壳体3的开口部3d被形成于凹部3e的底部,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形成凹部3e,而在第一壳体3上形成用于使印刷布线板10的连接器11b向外部突出的开口部3d。
此外,与连接器11b连接且以沿着第一壳体3的凹部3e的倾斜面3f的状态所配置的外部连接电缆,不局限于扁平电缆12。
如上所述,此外,如图8所示,印刷布线板10由螺丝13旋紧在第一壳体3的安装部3b。具体而言,以在连接器11b的周围所形成的接地图案10a与第一壳体3的开口部3d的周缘部电接触的状态,将印刷布线板10固定在第一壳体3。
图9是表示第一壳体3的开口部3d的周缘部与印刷布线板10的接地图案10a的接触状态的概略图。如图9所示,印刷布线板10的接地图案10a,通过由螺丝13被固定在第一壳体3的安装部3b,从而维持为与第一壳体3的开口部3d的周缘部即凹部3e的底部(范围A的部分)电接触的状态。
根据这样的连接器11b周围的布线构造,印刷布线板10的接地图案10a会可靠地与外装壳体1电连接。此外,印刷布线板10的接地图案10a以包围连接器11b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且与第一壳体3电接触,因此,能够降低经由连接器11b与开口部3d之间的辐射噪声向外部的释放。即,连接器11b以对连接器11b与开口部3d之间进行了屏蔽的状态从开口部32d突出。除此以外,也能够抑制经由连接器11b与开口部3d之间向外装壳体1内部混入异物。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光盘驱动装置中,能够降低向外部的辐射噪声。此外,由于是通过构造来降低辐射噪声的构造,因此能够提供对于辐射噪声的降低効果而言偏差较小的光盘驱动装置。
本发明,虽然参照附图并且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充分进行了记载,但是对于熟悉该技术的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或修正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变形或修正,只要不超出所附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则应理解为包含在其中。
2011年2月17日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031596号的说明书、附图、以及专利申请的范围的公开内容,作为整体被参照并在本说明书中被采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由于能够降低来自光盘驱动装置的辐射噪声,因此还能够应用于具有光盘驱动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对辐射噪声的降低。
附图标号说明:
1-外装壳体,
1a-盘插入口,
2-内部单元,
2a-单元框体,
3-第一壳体,
3a-固定片,
3b-安装部,
3c-凸起,
3d-开口部,
3e-凹部,
3f-倾斜面,
4-第二壳体,
4a-前面部,
4b-孔,
5、13-螺丝,
6-主轴电动机,
7-盘插入机构,
8-光拾取单元,
8a-光拾取部,
8b-引导轴,
8c-齿轮部,
8d-旋转轴,
9-挠性布线板,
10-印刷布线板,
10a-接地图案,
10b、10c-螺丝孔,
11-控制电路块,
11a-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
11b-连接器,
12-扁平电缆。

Claims (4)

1.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具有:
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构成的金属制的外装壳体;以及
内部单元,其包括光拾取单元,该光拾取单元被容纳在所述外装壳体内,并且具有沿光盘的径向移动且用于对光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现的光拾取部,在该光盘驱动装置中,
在所述光拾取部最接近的第一壳体的部分或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对置的第二壳体的部分的任一方,设置有将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电连接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为箱状,
所述第二壳体是能够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的盖状,
所述凸起被设置在与插入光盘的盘插入口对置的第一壳体的侧壁或第二壳体的侧壁的任一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装壳体构成为:将盘插入口侧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前面部挂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前面部而临时固定,并使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部,且通过螺丝将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旋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部,从而容纳所述内部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的后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后部通过两个螺丝而被旋紧,
所述凸起被设置在与所述两个螺丝的中间位置对应的第一壳体的侧壁或第二壳体的侧壁的任一方上。
CN201280001601.3A 2011-02-17 2012-01-13 光盘驱动装置 Active CN102959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1596 2011-02-17
JP2011031596 2011-02-17
PCT/JP2012/000183 WO2012111246A1 (ja) 2011-02-17 2012-01-13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630A true CN102959630A (zh) 2013-03-06
CN102959630B CN102959630B (zh) 2015-09-02

Family

ID=4667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601.3A Active CN102959630B (zh) 2011-02-17 2012-01-13 光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84151B2 (zh)
JP (1) JP5536911B2 (zh)
CN (1) CN102959630B (zh)
WO (1) WO2012111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9630B (zh) 2011-02-17 2015-09-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装置
CN102959629B (zh) * 2011-02-17 2015-12-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装置及布线构造
JP5873996B2 (ja) * 2011-02-18 2016-03-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および配線構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1623A (en) * 1989-09-25 1993-07-27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disk drive apparatus
JPH06215556A (ja) * 1993-01-18 1994-08-05 Ricoh Co Ltd 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011622A (ja) * 1998-06-22 2000-01-14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CN1941154A (zh) * 2005-09-30 2007-04-04 Tdk株式会社 硬盘驱动器和使用该硬盘驱动器的无线信息终端
EP2101330A1 (en) * 2008-03-11 2009-09-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k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4349A (ja) 1992-02-25 1993-09-10 Ricoh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
JPH09223370A (ja) * 1996-02-16 1997-08-26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JP2001251082A (ja) 2000-03-06 2001-09-14 Canon Inc シールドケース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1291985A (ja) 2000-04-04 2001-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密閉型記録装置
JP2002056646A (ja) * 2000-08-04 2002-02-22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TW200739532A (en) 2005-09-30 2007-10-16 Tdk Corp Hard disk drive and wireless data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JP2008159764A (ja) * 2006-12-22 2008-07-10 Jtekt Corp 電子制御装置
JP2008270288A (ja) * 2007-04-16 2008-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ケース構造
JP5003915B2 (ja) 2008-10-10 2012-08-2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2959629B (zh) * 2011-02-17 2015-12-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装置及布线构造
CN102959630B (zh) 2011-02-17 2015-09-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驱动装置
JP5873996B2 (ja) * 2011-02-18 2016-03-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および配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1623A (en) * 1989-09-25 1993-07-27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disk drive apparatus
JPH06215556A (ja) * 1993-01-18 1994-08-05 Ricoh Co Ltd 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011622A (ja) * 1998-06-22 2000-01-14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CN1941154A (zh) * 2005-09-30 2007-04-04 Tdk株式会社 硬盘驱动器和使用该硬盘驱动器的无线信息终端
EP2101330A1 (en) * 2008-03-11 2009-09-16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k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36911B2 (ja) 2014-07-02
CN102959630B (zh) 2015-09-02
WO2012111246A1 (ja) 2012-08-23
JPWO2012111246A1 (ja) 2014-07-03
US8584151B2 (en) 2013-11-12
US20130014133A1 (en)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16900B1 (en) Disk drive having a top cover wit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latch
CN102959629B (zh) 光盘驱动装置及布线构造
CN101789241B (zh) 带电路的悬挂基板
CN101727917A (zh) 带电路的悬挂基板
CN102959630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2097116A (zh) 外部存储装置及其壳体
JP2022007138A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13496714A (zh) 盘装置
US8760987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device and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US8302115B2 (en) Slim optical disk drive capable of reducing noise of signals
CN1764955A (zh)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CN1168091C (zh) 卡式磁记录装置
KR20120125044A (ko) 대물렌즈 구동 유니트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광 픽업 장치
CN101256823B (zh) 盘装置
CN102122521B (zh) 一体型托架和具有一体型托架的主轴电机结构
KR20130011622A (ko) 무선 통신 모듈 일체형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US8752078B1 (en) Objective lens driving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c drive including the objective lens driving unit
KR101383842B1 (ko) 대물렌즈 구동 유니트 및, 이를 적용하는 광 픽업 장치 및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CN102761203B (zh) 马达和盘驱动装置
US20130182551A1 (en)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optical pickup therefor
KR20060035303A (ko) 드럼모터용 스테이터 조립체와 헤드드럼 조립체 및 자기기록/재생장치
US8621497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having a tray with a main circuit board and spoke sensor
JP2010241355A (ja) 再生装置
CN1741140A (zh) 盘装置
KR20060063339A (ko) 전도성물질이 일체로 마련된 광픽업용 베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