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4955A -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4955A
CN1764955A CNA2005800001520A CN200580000152A CN1764955A CN 1764955 A CN1764955 A CN 1764955A CN A2005800001520 A CNA2005800001520 A CN A2005800001520A CN 200580000152 A CN200580000152 A CN 200580000152A CN 1764955 A CN1764955 A CN 1764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ven head
circuit board
wiring portion
flexible print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0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6671C (zh
Inventor
大森清
武藤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64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4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667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667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5/00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 G11B25/04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record carrier employed but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dictating apparatus; Combinations of such apparatus using flat record carriers, e.g. disc, car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11B7/0857Arrangements for mechanically moving the whole head
    • G11B7/08582Sled-type position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2Branch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3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6Folded around rigid support or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63Holes or slots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not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1Optical component, e.g.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记录/再生光盘的光头装置,包括:光头(17),可使其进行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的输送操作,并用于对旋转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取操作;和柔性印刷线路板(45),其具有连接到光头的一端部(45a)和在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端部(45d)。柔性印刷线路板(45)包括: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45g);和随着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45h),并且,在折叠部上设有用于使突出于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17b)露出的切口(47)。

Description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头装置及使用该光头装置的光盘驱动单元,还涉及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为发送/接收信号而连接了柔性印刷线路板(以下,称为“FPC”)的光头装置及使用该光头装置的光盘驱动单元,进一步涉及一种光盘驱动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04年2月1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04337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CD(压缩光盘)或DVD(数字多功能光盘)等光盘已作为信息信号的记录介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使用这些光盘作为记录介质的各种光盘驱动装置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这种将光盘用作记录介质的光盘驱动装置,已知一种包括如图1所示结构的光盘驱动单元200的光盘驱动装置。
图1所示的光盘驱动单元200包括:光盘旋转驱动机构201,用于旋转驱动光盘;光头202,用于对通过光盘旋转驱动机构201旋转驱动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取操作;光头输送机构203,用于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执行输送光头202的操作;FPC 204,具有连接到光头202的一端部和在光头202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端部;和电路板206,其上设有连接到FPC 204的另一端部的连接器205。各个机构以及部件均安装在基座207上。
光盘旋转驱动机构201包括扁平状的主轴电动机209,用于保持光盘的转台208设置在该主轴电动机上,其中,该主轴电动机209由电路板206支撑,并使光盘与转台208一体地旋转驱动。
光头202利用物镜210会聚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的光束,并使所会聚的光束照射到光盘的信号记录面上,再利用光接收元件检测自该光盘的信号记录面反射回的返回光束,以此对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取。
光头输送机构203包括:一对导轴211a和211b,用于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光头202;齿条(rack)部件212,安装在光头202上;导螺杆213,与该齿条部件212啮合;和步进电动机214,用于旋转驱动该导螺杆213,其中,该步进电动机214在旋转驱动导螺杆213的同时,使与导螺杆213啮合的齿条部件212与光头202一道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移动。
FPC 204包括:折叠部204a,该折叠部向光头202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和弯曲位移部204b,该弯曲位移部使折叠部204a的折叠位置随着光头202的输送动作位移,并且,该FPC围在光头202和电路板206的周围。
电路板206即俗称的刚性板,其上装配了连接上述FPC 204的另一端部的连接器205、用于与设于驱动器本体侧的其他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215、和进行各单元(部分)的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等。
基座207由被冲压成预定形状的金属板构成,在其主表面连续地形成有转台208所面向的转台用开口部216a和光头202所面向的光头用开口部216b。在与转台208及光头202从这些开口部216a、216b所面向一侧的主面相对的一侧主面上,安装有上述的电路板206、一对导轴211a和211b的两端部、导螺杆213及步进电动机214等。
在如上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200中,光盘旋转驱动机构201旋转驱动光盘,在光头输送机构203沿光盘的半径方向执行输送光头202的操作的同时,光头202对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取操作。
并且,上述的光盘驱动单元200被装配在如图2所示的超薄型光盘驱动装置300中。该光盘驱动单元200一体地安装在可从光盘驱动装置300的壳体301水平方向拉出、并且还能水平方向插入的光盘托盘302上。
例如,由于这种超薄型光盘驱动装置300多装配在笔记本个人电脑这样的薄型信息处理设备上,所以光盘驱动装置300在厚度方向上受到各种制约。具体而言,在该光盘驱动装置300中,装配在光盘驱动单元200中的光头200的底面部分和壳体301之间的间隔变得十分狭小。
如上所述,光头202上装配着:半导体激光器;光接收元件;用于将半导体激光器发射出的光束导向光盘、同时将自光盘反射出的返回光束导向光接收元件的各种光学部件;和/或用于在调焦方向及跟踪方向上位移驱动物镜210的双轴启动器等。
于是,在光头202中,需要竭力抑制其整体的厚度,然而,根据所装配的部件的种类,要让其厚度减小又十分地困难。尤其,当将光盘驱动装置300变薄至与硬盘驱动器(HDD)单元相等厚度的9.5mm时,由于几乎没有可以有助于厚度方向的尺寸减小的部分,所以例如,装配在光头202上的用于校正像差的液晶元件便会从该光头202的底面部分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从光头202的底面部分突出的液晶元件的突起部202a便会与回折到光头202的底面部分一侧的FPC204的折叠部204a接触。
因此,在光盘驱动装置300中,当在光盘D的半径方向上执行光头202的输送操作时,突起部202a便会与FPC 204滑动接触,从而损伤在该FPC 204上形成的线路,或影响到提供给该线路的信号。
此外,在该光盘驱动装置300中,当装配在光盘驱动单元200中的光头202的底面部分和壳体301之间的间隔变得很狭小时,围在光头202和电路板206周围的FPC 204的包围空间同样会变得狭小。这时,在相当于FPC 204的折叠位置的弯曲位移部204b处,由于其曲率半径缩小,所以其弹力也相应增大。
因此,在光盘驱动装置300中,由FPC 204的弹力导致的负载施加于光头202,引起不利于该光头202的输送操作的问题。
尤其,在最新的光盘驱动装置300中,装配了能够以针对CD和DVD等不同光盘的记录格式兼容地来记录/再生信息信号的光头202。对此,FPC 204上也布置了以不同的记录格式驱动控制光头202的信号线。因此,在光盘驱动装置300中,由于增加了FPC 204的布线数量,从而增加了该FPC 204的幅宽(宽度),于是,也相应地增加了从上述弯曲的FPC 204施加于光头202的负载。
日本专利申请第2001-325740号的公报中披露了一种使装置整体薄型化的光头装置。该公报中披露的光头装置直接将半导体激光器及光接收元件的复合芯片平面装配在由金属线路基板构成的线路板框架内,由此来达到装置整体的薄型化。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1-229659号的公报中披露了一种能够抑止由于FPC的弹簧作用而给防振脚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光盘驱动装置。在该公报披露的光盘驱动装置中,将连接由防振脚保持的单元机构和控制板之间的FPC分割成两个部分,使位于与单元机构的连接位置的部分基本对称于该单元机构的重心,从而抑止由于FPC的弹簧作用而给防振脚带来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或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的新型光头装置,及使用该光头装置的光盘驱动单元,和一种光盘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被进一步薄型化,也能减轻弯曲的柔性印刷线路板所施加的负载,以此实现稳定的输送操作的光头装置,及使用该光头装置的光盘驱动单元,和一种光盘驱动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光头装置包括:光头,可使其执行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的输送操作,并用于对旋转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和柔性印刷线路板,其具有连接到光头的一端部和以在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另一端部,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在折叠部上设有用于使突出于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露出的开口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光头装置包括:光头,可使其执行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的输送操作,并用于对旋转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和柔性印刷线路板,其具有连接到光头的一端部和以在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另一端部,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弯曲位移部被分割成沿基本垂直于光头的输送方向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布线部。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单元包括: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已装载在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光头,用于对通过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行光头的输送操作;和柔性印刷线路板,其具有连接到光头的一端部和以在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另一端部,其中,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在折叠部上设有用于使突出于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露出的开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单元包括: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装载在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光头,用于对通过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行光头的输送操作;和柔性印刷线路板,其具有连接到光头的一端部和以在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另一端部,其中,该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弯曲位移部被分割成沿基本垂直于光头的输送方向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布线部。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容装在壳体内的光盘驱动单元,该光盘驱动单元包括: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已装载在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光头,用于对通过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行光头的输送操作;和柔性印刷线路板,其具有连接到光头的一个端部和以在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另一端部,其中,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在折叠部上设有用于使突出于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露出的开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壳体;和容装在壳体内的光盘驱动单元,该光盘驱动单元包括: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装载在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光头,用于对通过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进行光头的输送操作;和柔性印刷线路板,其具有连接到光头的一个端部和以在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另一端部,其中,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弯曲位移部被分割成沿基本垂直于光头的输送方向的方向排列的多个布线部。
应用了本发明的光头装置将开口部设置在回折到底面部分一侧的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折叠部上,以使突出于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自该开口部露出,从而不但能够避免突起部与柔性印刷线路板接触,而且还能够缩小光头的底面部分和壳体之间的间隔,由此进一步实现薄型化。
此外,通过运用本发明,将相当于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弯曲位置的弯曲位移部分割成在基本垂直于光头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布线部,从而可以减轻从弯曲的柔性印刷线路板施加给光头的负载。甚至,即便由于装置的薄型化而使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包围空间缩小,也能够减轻自弯曲的柔性印刷线路板施加于光头的负载,由此实现光头的稳定且正确的输送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传统的光盘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装配有图1所示的光盘驱动单元的光盘驱动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3示出了装配有运用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的笔记本个人电脑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光盘驱动装置的光盘托盘被收存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光盘驱动装置的光盘托盘被抽出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光盘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7示出了光盘驱动单元的俯视透视图;
图8示出了光盘驱动单元的仰视透视图;
图9示出了光头输送机构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10示出了卸下光盘驱动装置的顶盖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卸下光盘驱动装置的底板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示出了安装在光头上的FPC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13示出了安装在光头上的FPC的回折状态的俯视透视图;
图14示出了安装在光头上的FPC的回折状态的仰视透视图;
图15示出了光盘驱动装置的仰视透视图;
图16示出了安装在光头上的FPC的另一结构实例的平面图;以及
图17示出了安装在光头上的FPC的另一结构实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应用本发明的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如图3及图4所示,例如,将应用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装置1装配在笔记本个人电脑100的装置主体101中,以对例如CD(压缩光盘)和DVD(数字多功能光盘)等的光盘2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并且,该光盘驱动装置被制成与硬盘驱动器(HDD)单元大致相等的厚度的薄型结构。具体而言,其厚度被制成大致为9.5mm。
具体而言,如图5及图6所示,该光盘驱动装置1包括:壳体3、可在水平方向上自设置在壳体3的前表面的托盘出入口3a取出或放入的光盘托盘4、以及安装在该光盘托盘4上的光盘驱动单元5。
壳体3具有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在金属板构成的整体基本呈扁平的箱体状的下部壳体6上,通过螺旋接头(screw fitting)安装着同样由金属板构成的顶盖7,用以封闭其上部的开口部。在该壳体3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装光盘托盘4的容装空间。其前表面被开口作为托盘出入口3a。
光盘托盘4由树脂模制材料构成,整体大致呈矩形扁平形状。在其上表面部分形成有与光盘2相应形状的凹部8。在该凹部8的底面部分形成有开口部9,用于使安装在光盘托盘4的下表面的光盘驱动单元5面向上方。此外,在自开口部9面向上方的光盘驱动单元5上安装了用于覆盖开口部9的装饰性层叠板10。在该装饰性层叠板10上形成有对应于开口部22a、22b的开口部10a,用于使后述的光盘驱动单元5的转台15a和对应于使光拾取器17的物镜17a面向上方。
光盘托盘4通过介于其两侧面和下部壳体6的内侧面之间的导轨机构11而可滑动地保持在图4所示的容装位置和图5所示的拉出位置之间,当光盘托盘4自托盘出入口3a被拉入壳体3内时,便处于图4所示的容装位置,在图5所示的拉出位置,光盘托盘4自托盘出入口3a被拉向壳体3外部。
在该光盘托盘4的前表面安装有大致为矩形的平板状的前面板12,用于打开/关闭壳体3的光盘出入口3a。此外,在该前面板12的前表面上设有通过亮灯来显示光盘2的访问状态的显示部13和用于在需弹出光盘托盘4时按压的弹出按钮14。
在本实例中,当该光盘托盘4被容装在壳体3内时,利用一锁定机构(未图示)锁止其朝前表面一侧的滑动操作。此外,一旦在该状态下按下弹出按钮14,由该锁定机构保持的锁止状态便被解除,因而,将光盘托盘4自托盘出入口3a朝前表面一侧推送。由此,便可以将光盘托盘4自托盘出入口3a拉向拉出位置。相反,通过将光盘托盘4推入壳体3的容装位置,便可再次由锁定机构锁止其朝前表面一侧滑动。
如图7及图8所示,光盘驱动单元5具有超薄型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光盘装载部15,用于装载光盘;光盘旋转驱动机构16,用于旋转驱动装载在该光盘装载部15中的光盘2;光头17,用于对通过该光盘旋转驱动机构16旋转驱动的光盘2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取操作;和光头输送机构18,用于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输送操作该光头17,并且,这些组件均被安装在基座19的下表面上。
基座19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使其外围稍微朝下方弯曲而形成。并且,三个绝缘体安装部20从朝下方弯曲的基座19的端缘部向外侧弯曲地形成。由用于吸收振动等的弹簧等弹性部件构成的绝缘体21安装在各个绝缘体安装部20上。基座19依靠这些绝缘体21固定保持在光盘托盘4的下表面。此外,在基座19的主表面连续地形成有用于使后述的转台15a面向上方、且大致为半圆形的转台用开口部22a,和用于使光头17的物镜17a面向上方、且大致为矩形形状的光头用开口部22b。
光盘装载部15包括由光盘旋转驱动机构16旋转驱动的转台15a,用于装载光盘2的夹持机构23设置在该转台15a的中心部。该夹持机构23包括:与光盘2的中心孔2a接合的接合突起部23a和多个卡钩23b,用于卡住与该接合突起部23a接合的光盘2的中心孔2a的周围,此外,该夹持机构在对装载在转台15a上的光盘2进行定心调节的同时,使该光盘2保持在转台15a上。
光盘旋转驱动机构16包括扁平状的主轴电动机16a,并且用于保持光盘2的转台15a被一体地设置在该主轴电动机的上表面,该光盘旋转驱动机构通过主轴电动机16a使光盘2与转台15a一体地被旋转驱动。主轴电动机16a支承在电路板24上。电路板24以使转台15a从基座19的转台用开口部22a相对于基座22的上表面稍稍突出的方式,依靠多个螺钉26并经由垫片部件25安装在基座19的下表面。
光头17利用物镜17a会聚自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光束,来将所会聚的光束照射到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上,再由光接收元件检测在该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反射回的返回光束,从而对光盘2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取。
该光头17包括双轴启动器(未图示),用于在平行于物镜17a的光轴方向的调焦方向和垂直于物镜17a的光轴方向的跟踪方向位移驱动物镜17a。光头17根据通过光接收元件检测来自光盘2的返回光而获得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驱动双轴启动器,从而使物镜17a在调焦方向和跟踪方向位移的同时,进行用于使物镜17a的焦点对准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的聚焦伺服和用于使物镜17a会聚的光束跟踪记录磁道的跟踪伺服。
光头输送机构18包括:光头基座27,用于安装光头17的各个构成部件;一对导轴28a、28b,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可滑动地保持着光头基座27;以及位移驱动机构29,用于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位移驱动保持在这一对导轴28a、28b上的光头基座27。
一对导片30和导片31从彼此相对的侧面突出地形成在光头基座27上,在该一对导片上形成有用于导轴28a、28b中的导轴28a贯穿的导孔30a,而在该导片上形成有用于夹住另一导轴28b的导向槽31a。由此,光头基座27可滑动地保持在一对导轴28a、28b上。
一对导轴28a、28b位于基座19的下表面,并平行于光盘2的半径方向而配置,其引导面向基座19的光头用开口部22b的光头基座27经过光盘2的整个内外周。这一对导轴28a、28b的两端部分别经由走偏调整机构31安装在基座19的下表面。
该走偏调整机构31在垂直于基座19的平面的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着一对导轴28a、28b的两端部,并通过调整螺杆31a调节各导轴28a、28b所保持在的位置,同时,还调整各导轴28a、28b的斜率,以便由光头17的物镜17a会聚的光束垂直照射在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此外,还可以调整光头17与保持在转台15a上的光盘2的信号记录面之间的距离。
如图9所示,位移驱动机构29包括:安装在光头基座27上的齿条部件32;与该齿条部件32啮合的输送螺杆33;和旋转驱动该输送螺杆33的驱动电动机34。
在齿条部件32的基端侧位于光头基座27的一对导片30之间的状态下,通过螺旋接头对该齿条部件进行安装,并且,在其前端侧整体形成有与平行于一个导轴28a的输送螺杆33相啮合的齿条部32a。输送螺杆33与驱动电动机34的驱动轴一体地形成,在输送螺杆33的外周面形成有与齿条部件32的齿条部32a相啮合的螺旋状导螺杆(导螺纹)33a。此可将步进电动机用作驱动电动机34,并根据驱动脉冲旋转驱动输送螺杆33。此外,输送螺杆33和驱动电动机34支承在依靠螺旋接头安装在基座19的下表面的托架35上。托架35呈长条状的金属板的两端部在同一方向上弯折成直角的形状。驱动电动机34在输送螺杆33贯穿的状态下固定在托架35弯折的一端侧上,并且输送螺杆33的前端由设于托架35另一端的轴孔来轴支承,由此使输送螺杆33可被旋转地保持。
该位移驱动机构29的驱动电动机34旋转驱动输送螺杆33的同时,利用导螺杆33a与齿条部32a的啮合而使齿条部件32在输送螺杆33的轴线方向上位移,从而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位移驱动保持在一对导轴28a、28b上的光头基座27。
在以上这样构成的光盘驱动装置1中,当用于保持光盘2的光盘托盘4处于容装在壳体3内的状态时,从上述个人计算机100送出了记录/再生的指令,便会根据该指令对光盘2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具体而言,在光盘驱动单元5中,光盘旋转驱动机构16旋转驱动光盘2,在光头输送机构18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输送操作光头17的同时,光头17对光盘2进行信号的写入或读取操作。
如图10及图11所示,光盘驱动装置1包括安装在光盘托盘4的底面部分的托盘侧电路板40和安装在下部壳体6的底面部分的驱动器本体侧电路板41。
其中,在托盘侧电路板40上设有用于在电路板40和光头17间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42、用于进行电路板40和单元侧电路板24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43、以及用于进行电路板40和驱动器本体测电路板41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44。并且,在该电路板40的两主面设有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对上述的主轴电动机16a、驱动电动机34和光头17等各个组件进行驱动控制。
另一方面,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驱动器本体侧电路板41上设有用于进行驱动器本体侧电路板41和托盘侧电路板40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和用于进行驱动器本体侧电路板41和上述装置本体101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并且,在该电路板41的两主面设有驱动控制电路等,用于对驱动器本体的各组件进行驱动控制。
在本实例中,通过将用于对上述的主轴电动机16a、驱动电动机34和光头17的各组件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控制电路等装配在托盘侧电路板40和驱动器本体侧电路板41上,使得安装在上述基座19上的单元侧电路板24可以比图16所示的传统电路板206更加地小型化。因而,可使上述的光盘驱动单元5更加地小型化和轻量化。
用于在各连接器间进行电连接的柔性印刷线路板(以下称为“FPC”)围在这些托盘侧电路板40和光头17间、托盘侧电路板40和单元侧电路板24间以及托盘侧电路板40和驱动器本体侧电路板41间的周围。
此外,在光头17与托盘侧电路板40间进行电连接的FPC 45具有如图12所示的形状。
具体而言,该FPC 45的一个端部45a连接到光头17外周侧的侧面。在本实例中,该FPC 45具有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其一端部45a被分支成多个布线部,安装在光头基座27上的半导体激光器、光接收元件、用于校正像差的液晶元件和双轴启动器等直接连接到设于分支出的各布线部的前端的端子部。
设有第一延伸部45b,其从该FPC 45的一端部45a,在光头17的输送方向上延伸。在本实例中,第一延伸部45b是构成后述的FPC45的折叠部45g和弯曲位移部45h的部分。
此外,设有第二延伸部45c,其从第一延伸部45b的沿着光头17的输送方向的一边,在垂直于光头17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延伸。该第二延伸部45c是用于将FPC 45的另一端部45d导向托盘侧电路板40的部分。并且,在该FPC 45的另一端部45d上设有端子部46,设于托盘侧电路板40上的连接器42插入到该端子部中。
在本实例中,在第一延伸部45b和第二延伸部45c之间设置了宽度较宽的锥形部45e。并且,还设有第三延伸部45f,其从第二延伸部45c的位于光头17的相对侧的一边,在光头17的输送方向上延伸。该第三延伸部45f是用于当光头17位于光头用开口部22b的最外周部时,使回折到该光头17的背面侧的FPC 45位于比光头用开口部22b的最内周部更内侧的部分。因而,在输送操作光头17时,可防止FPC 45通过光头用开口部22b朝基座19侧卷起。
如图10及图11所示,当FPC 45的第一延伸部45b处于回折到光头17的底面部分一侧的状态时,设于其另一端部45d的连接部46与设于托盘侧电路板40的连接器42连接。即,如图13及图14所示,当该FPC 45围在光头17和电路板40间的周围时,其包括:回折到光头17的底面部分一侧的折叠部45g和随着光头202的输送操作使折叠部45g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45h。
在此,装配在光头基座27上的用于校正像差的液晶元件突出于该光头基座27的底面部分。即,该液晶元件的局部形成为突出于光头基座27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17b。
对此,在FPC 45的折叠部45g处形成有切口47,用于使突出于光头基座27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17b露出。该切口47是在至少横跨相对于光头17的底面部分的区域将折叠部45g的略中央部分切割成直线状而形成的开口部。
由此,在光盘驱动装置1中,在沿光盘2的半径方向输送操作光头17时,可以避免突出于该光头17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17b接触到FPC 45的折叠部45g。因而,在光盘驱动装置1中,缩小了光头17的底面部分和下部壳体6之间的间隔,由此进一步使整个装置薄型化。
进而,如图15所示,在该光盘驱动装置1中,也可以将用于使光头17的突起部17b露出的切口49设置在构成下部壳体6的底面部分的底板6a上。因而,在光盘驱动装置1中,缩小了光头17的底面部分和下部壳体6之间的间隔,由此进一步使整个装置薄型化。
可是,在该光盘驱动装置1中,如果装配在光盘驱动单元5上的光头17的底面部分和下部壳体6间的间隔缩小,围在光头17和电路板40间周围的FPC 45的包围空间同样也会缩小。这时,在相当于FPC 45的折叠位置的弯曲位移部45h处,由于其曲率半径变小,所以其弹力增加。
在此,由于上述切口47的形成,FPC 45的弯曲位移部45h被分割成排列在基本垂直于光头17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一对布线部48a、48b。该一对布线部48a、48b以所述切口47位于其间的状态按基本相同的宽度形成,以便因弯曲而产生的弹力也大致均等。
因此,在光盘驱动装置1中,可以减小因各布线部48a、48b的弯曲而产生的弹力,从而可以减轻自该FPC 45施加于光头1 7的负载。因而,在该光盘驱动装置1中,即便由于装置本体的薄型化而使FPC 45的包围空间缩小,也可以减轻自该FPC 45施加于光头17的负载,从而可以通过光头输送机构18适当地在光盘2的半径方向上输送操作光头17。
尤其,在该光盘驱动装置1中,即便由于FPC 45的布线数量增加而使该FPC 45增宽,也可以将FPC 45分割成排列在基本垂直于光头17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布线部48a、48b,以此减轻自该FPC 45施加于光头17的负载。
同时,优选在FPC 45的一对布线部48a、48b中,在第一布线部48a上布置用于以第一记录格式(例如,CD格式)驱动控制光头17的第一信号线,在第二布线部48b上布置用于以不同于第一记录格式的第二记录格式(例如,DVD格式)驱动控制光头17的第二信号线。由此,可将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间的距离保持为一定,以防止相邻信号线的相互干涉而产生噪声等。
值得注意的是FPC 45并不局限在如图12所示的上述形状。例如,如图16所示的FPC 45,切口47也可以具有一直形成到FPC 45的一端部45a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一对布线部48a、48b以切口47位于其间的状态被一直分割到FPC 45的一个端部45a。
并且,如图17所示的FPC 45,切口47也可以具有在FPC 45的另一端部45d开口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一对布线部48a、48b被一直分割到FPC 45的另一端部45d。
此外,FPC 45采用从光头17的外周侧沿该光头17的输送方向延伸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从光头17的内周侧沿该光头17的输送方向延伸的结构。
并且,FPC 45并不局限在被分割成一对布线部48a、48b的形状,根据场合,也可以被分割成三个或大于三个的布线部。甚至,在上述FPC 45上除设置上述切口47以外,还可以设置用于减轻重量的开口部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除可以应用到对上述光盘2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和/或再生的光盘驱动装置以外,还可以被应用到对诸如磁光盘这样的光盘,以及/或者收存了这类光盘的磁盘盒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以及/或者再生的磁盘驱动装置。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在将光盘驱动单元5安装在上述光盘托盘4内的托盘式光盘驱动装置1,本发明还可以被应用到从设于壳体前表面的光盘插入/取出口将光盘插入/取出的吸碟式光盘驱动装置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3)

1.一种光头装置,包括:
光头,可使其执行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的输送操作,并用于对旋转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和
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连接到所述光头的一端部和以在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的另一端部;
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所述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所述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在所述折叠部设有用于使突出于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露出的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
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以所述开口部位于其间的状态而分割的一对布线部,并且所述一对布线部以基本相同的宽度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头装置,
其中,在所述一对布线部中,用于以第一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一信号线布置在第一布线部上,用于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记录格式的第二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二信号线布置在第二布线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
其中,所述开口部一直形成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一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
其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开口。
6.一种光头装置,包括:
光头,可使其执行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的输送操作,并用于对旋转的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和
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连接到所述光头的一端部和在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端部,
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所述光头的输送操作使所述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所述弯曲位移部被分割成排列在基本垂直于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布线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头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以基本相同的宽度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头装置,
其中,在所述多个布线部中,用于以第一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一信号线布置在第一布线部上,用于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记录格式的第二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二信号线布置在第二布线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头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一直被分割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一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头装置,
所述多个布线部一直被分割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
11.一种光盘驱动单元,包括:
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
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已装载在所述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
光头,用于对通过所述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所述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
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输送操作所述光头;和
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连接到所述光头的一端部和在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端部,
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所述光头输送机构输送所述光头的操作使所述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在所述折叠部上设有用于使突出于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露出的开口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以所述开口部位于其间的状态而分割的一对布线部,并且所述一对布线部以基本相同的宽度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其中,在所述一对布线部中,用于以第一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一信号线布置在第一布线部上,用于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记录格式的第二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二信号线布置在第二布线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开口部一直形成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一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开口。
16.一种光盘驱动单元,包括:
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
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装载在所述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
光头,用于对通过所述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所述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
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输送操作所述光头;和
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连接到所述光头的一端部和在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端部,
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所述光头输送机构输送所述光头的操作使所述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所述弯曲位移部被分割成排列在基本垂直于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布线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以基本相同的宽度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在所述多个布线部中,用于以第一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一信号线布置在第一布线部上,用于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记录格式的第二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二信号线布置在第二布线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一直被分割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一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盘驱动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一直被分割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
21.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
容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光盘驱动单元,
所述光盘驱动单元包括:
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
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装载在所述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
光头,用于对通过所述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所述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
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输送操作所述光头;和
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连接到所述光头的一端部和在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端部,
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所述光头输送机构输送所述光头的操作使所述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在所述折叠部上设有用于使突出于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的突起部露出的开口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以所述开口部位于其间的状态而分割的一对布线部,并且所述一对布线部以基本相同的宽度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在所述一对布线部中,用于以第一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一信号线布置在第一布线部上,用于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记录格式的第二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二信号线布置在第二布线部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开口部一直形成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一端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开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在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设有用于使所述光头的突起部露出的开口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并设有连接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的连接器。
28.一种光盘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和
容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光盘驱动单元,
所述光盘驱动单元包括:
光盘装载部,用于装载光盘;
光盘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旋转驱动装载在所述光盘装载部中的光盘;
光头,用于对通过所述光盘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所述光盘进行信号的写入和/或读取操作;
光头输送机构,用于在所述光盘的半径方向上输送操作所述光头;和
柔性印刷线路板,具有连接到所述光头的一端部和在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端部,
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包括:向所述光头的底面部分一侧回折的折叠部;和随着所述读头输送机构输送所述光头的操作使所述折叠部的折叠位置位移的弯曲位移部,并且,所述弯曲位移部被分割成排列在基本垂直于所述光头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多个布线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以基本相同的宽度形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在所述多个布线部中,用于以第一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一信号线布置在第一布线部上,用于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记录格式的第二记录格式驱动控制所述光头的第二信号线布置在第二布线部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一直被分割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一端部。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布线部一直被分割到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光盘驱动装置,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部分,并且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连接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的另一端部的连接器。
CNB2005800001520A 2004-02-19 2005-02-21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667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43370A JP2005235308A (ja) 2004-02-19 2004-02-19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043370/2004 2004-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4955A true CN1764955A (zh) 2006-04-26
CN100416671C CN100416671C (zh) 2008-09-03

Family

ID=34879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015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6671C (zh) 2004-02-19 2005-02-21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40003B2 (zh)
JP (1) JP2005235308A (zh)
KR (1) KR20060112199A (zh)
CN (1) CN100416671C (zh)
WO (1) WO20050812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611B (zh) * 2009-05-26 2012-02-15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
CN111724818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2159B2 (en) * 2006-03-14 2011-08-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c device with such optical pickup device mounted thereon
JP2008117464A (ja) * 2006-11-02 2008-05-22 Teac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210454A (ja) * 2007-02-26 2008-09-11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防振構造を有する電子機器の搭載筐体、及び該搭載筐体を着脱可能に装着する電子機器装着装置
JP5395523B2 (ja) * 2009-06-09 2014-01-22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160110861A (ko) * 2015-03-13 2016-09-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 회로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4884A (ja) * 1989-07-12 1991-02-26 Nec Corp 光学ヘッドガイド機構
JP2857225B2 (ja) * 1990-05-25 1999-02-1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0737662A (ja) * 1993-07-27 1995-02-07 Toshiba Corp 電気機器
JP3237985B2 (ja) * 1994-02-10 2001-1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US5917795A (en) * 1995-04-28 1999-06-2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Disk device having a drive unit and a cam plate which moves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a disk holder for providing a thin structure
JPH0973767A (ja) * 1995-06-29 1997-03-18 Ricoh Co Ltd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TW423693U (en) * 1995-07-26 2001-02-21 Teac Corp Disk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able providing a small-height structure
JP3354477B2 (ja) * 1998-03-25 2002-12-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式ピックアップの配線装置
JP3619722B2 (ja) * 1999-10-29 2005-02-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2003022713A (ja) * 2001-07-06 2003-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平板状配線ケーブル及び電子機器
US6931650B2 (en) * 2001-12-27 2005-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ickup device and disk drive
TWI220755B (en) * 2002-02-22 2004-09-01 Teac Corp Optical disc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611B (zh) * 2009-05-26 2012-02-15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驱
CN111724818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CN111724818B (zh) * 2019-03-19 2021-12-07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81234A1 (ja) 2005-09-01
US7540003B2 (en) 2009-05-26
JP2005235308A (ja) 2005-09-02
KR20060112199A (ko) 2006-10-31
US20060198253A1 (en) 2006-09-07
CN100416671C (zh) 2008-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4955A (zh) 光头装置、光盘驱动单元以及光盘驱动装置
US7287262B2 (en) Disc drive apparatus, disc drive unit and optical pickup device
US7698714B2 (en) Slim optical disc drive
US7793314B2 (en) Disk drive device with arm for disc conveyance
US7805737B2 (en) Disk driv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093268B2 (en) Flexible wiring plat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cording and/or playing back information using the flexible wiring plate
US8356313B2 (en) Reduced thickness disc drive apparatus
CN1783280A (zh) 盘驱动设备
US20060041897A1 (en) Disk drive device
KR20050017662A (ko) 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픽업 이송장치
CN1771562A (zh) 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
CN1241197C (zh) 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US20080080359A1 (en) Optical pickup unit and disk drive unit
CN1591582A (zh) 悬挂组件和磁盘驱动器
JP4525633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US20130182551A1 (en)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optical pickup therefor
JP2008130127A (ja) ディスク装置
CN1801346A (zh) 适配器部件、光盘驱动单元及光盘驱动装置
JP2005302285A (ja) 光記録媒体用の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JP3858438B2 (ja)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3991435B2 (ja)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US8528010B2 (en) Optical disc apparatus
KR20040009591A (ko) 광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틸트 조정장치와 이를 구비한 픽업데크
JP4315163B2 (ja)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CN1808617A (zh) 光盘装置和搭载有该光盘装置的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