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628B - 信息再生装置、内容提供系统以及内容提供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再生装置、内容提供系统以及内容提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628B
CN102959628B CN201180030746.1A CN201180030746A CN102959628B CN 102959628 B CN102959628 B CN 102959628B CN 201180030746 A CN201180030746 A CN 201180030746A CN 102959628 B CN102959628 B CN 102959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tent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identify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07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628A (zh
Inventor
佐藤隆信
田岛秀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9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6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0/0011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record carrier stores a unique medium identif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094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0/001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measure concerns not the entire record carrier, but a specific physical or logical area of one or more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188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devices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ontents to/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19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measures which result in a restriction to authorised devices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ontents to/from a record carrier using a device identifier associated with the player or recorder, e.g. serial numbers of playback apparatuses or MAC addres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21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 G11B20/00217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 G11B20/00253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a record carrier the cryptographic key used for encryption and/or decryption of content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read from a specific source wherein the key is stored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86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 G11B20/00855Circuits for prevention of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or copying, e.g. piracy involving a step of exchanging information with a remote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84Client identification by a unique number or address, e.g. serial number, MAC address, socket 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7Rights management associated to the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3Regener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or of selected parts thereof
    • H04N5/931Regener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or of selected parts thereof for restoring the level of the reproduced sig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06Enforcing content protection by specific content processing
    • G06F21/1062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经由通信网络(60)连接于内容提供装置(30)的信息再生装置(10)。信息再生装置(10)包括: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记录在记录介质(50)中的第一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501);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接收内容的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发送请求部(13),将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并且请求内容提供装置(30)发送由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确定的内容。

Description

信息再生装置、内容提供系统以及内容提供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再生装置、内容记录介质、内容提供系统、内容提供方法以及控制程序,尤其涉及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网络提供内容的内容提供技术。
背景技术
DVD刻录机或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内置型DVD刻录机、HDD刻录机、BD(Blu-ray Disc(蓝光光盘),注册商标)刻录机、HDD内置型BD刻录机等信息再生装置记录电视节目等内容,并再生该记录的内容。
这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将所记录的内容复制到移动电话等便携式设备。利用者若携带便携式设备,则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时刻和地点观赏从信息再生装置复制到便携式设备的内容。
近年来出现了如下需求,即希望能够从记录有电影等内容的内容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用光盘)或内容BD将内容复制到便携式设备,使用便携式设备观赏内容DVD等的内容。这是因为,随着便携式设备的高功能化,提供了能够再生影像的便携式设备。
实现这种需求的最重要的事项是,如何防止不当且不付费地将内容DVD或内容BD中记录的内容复制到便携式设备。这是因为,从内容DVD或内容BD进行的不当复制会引起著作权的侵害、内容DVD或内容BD的销售量减少等非常严重的问题。
作为防止从音乐CD(Compact Disk,紧凑式光盘)进行不当复制的手段,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内容提供方法,即将附加于音乐CD的光盘的、每个光盘固有的识别编号用于内容的提供,据此防止从音乐CD进行不当复制。
在该内容提供方法中,将音乐数据记录于音乐CD时,将每个光盘固有的识别编号附加于音乐CD。利用者购买记录介质后,经由网络进行登记处理,将识别编号发送到内容提供者的管理服务器。
管理服务器使用该识别编号,生成表示每个利用者保有哪个乐曲的列表。并且,对于各利用者所保有的乐曲,许可由利用者的便携式数字音频设备进行的再生,或者免费或以较低费用进行向该设备的下载。
利用者购买音乐CD并完成登记处理后,能够接收该音乐CD的音乐发送,无须为了利用便携式数字音频设备而复制来自音乐CD的音乐数据。
以此方式减少利用者从音乐CD向便携式设备复制音乐的机会,据此能够防止从音乐CD进行不当复制。
在上述信息再生装置中,通过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容提供方法,可以将内容DVD或内容BD中记录的内容复制到便携式设备的人能够仅限定于正规购买了该内容DVD等的利用者。
即,能够防止内容DVD或内容BD的不当复制,因而能够实现可使用便携式设备观赏内容DVD等的内容的需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4245号公报(2004年1月8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容提供方法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在上述内容提供方法中,利用者本人必须手动输入用于识别便携式数字音频设备的设备固有的识别编号。这种手动输入给利用者带来较大麻烦,另外,有可能产生利用者的识别编号的误输入。因此,存在利用者的便利性不足的问题。
另外,由于是手动输入,所以因故意或过失而输入错误的识别编号时,存在有可能基于该错误的识别编号进行内容提供的问题。
此外,上述识别编号例如使用电话号码等,是利用者通常可以得知的信息。这是因为,为了使利用者能够容易地手动输入,无法使用利用者通常无法得知的信息。正当利用者以外的第三者也能够容易地得知这种识别编号。因此,还存在上述识别编号有可能成为第三者的不当利用对象的问题。
另外,电话号码容易确定个人,在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下,产生个人信息流出,导致较大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问题,要求高安全性,存在系统管理所需的成本变高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内容提供方法中,用于经由网络进行登记处理的个人计算机与便携式数字音频设备的每一个都需要经由网络连接于内容提供者的管理服务器,存在需要花费双重的用于将各个设备连接于网络的连接费用和通信费用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并且防止从内容DVD、内容BD等记录介质进行内容的不当复制的信息再生装置、内容记录介质、内容提供系统、内容提供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再生装置是能够再生信息的信息再生装置,包括不当复制防止单元,该单元具有:信息通知单元,经由通信网络,对提供与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相关的相关程序的相关程序提供装置,通知识别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相关程序接收单元,从所述相关程序提供装置接收相关程序;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识别与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不当复制防止单元还具有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识别记录有内容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对所述相关程序提供装置,作为识别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通知由所述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再生装置包括: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取得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
在此,所谓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信息,是指在利用普通利用者购买范围内的装置、或者利用使用无恶意即可取得的信息的手段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改写的信息。
因此,任一信息都不易由第三者任意进行伪造、伪装、篡改,能够防止第三者不当利用这些信息,不当接收第二内容。
另外,不通过利用者的手动操作即可取得这种第三者不易进行篡改等的两个识别信息,因此无须利用者的手动输入,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能够防止利用者由于输入错误而输入错误的识别信息,无意中不当利用错误的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内容记录介质是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记录第一内容和识别该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能够由利用者携带的内容记录介质,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具有可记录信息的可记录区域,所述可记录区域中记录第二识别信息,该第二识别信息识别能够再生与所述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
将第二识别信息记录到内容记录介质中,因此当开始提供新的第二内容,需要第二识别信息时,无须再次取得第二识别信息。
因此,利用者的作业变得简单,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内容提供系统具有:内容提供装置,具有多个内容,并经由通信网络提供内容;以及信息再生装置,包括经由所述通信网络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以及信息再生装置,包括对所述信息通知单元输出信息的信息输出单元;其中,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包括: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接收与所述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所述内容提供装置包括:内容数据库,存储所述多个内容;内容选择单元,从所述多个内容中选择由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内容;以及内容发送单元,经由所述通信网络对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由所述内容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第二内容。
在所述内容提供系统中,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取得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任一信息都不易由第三者任意进行伪造、伪装、篡改。
另一方面,在内容提供装置中,从内容数据库中选择由不易由第三者任意进行伪造、伪装、篡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确定的第二内容,并将选择的第二内容发送到接收装置。
因此,能够防止第三者不当利用这些识别信息,不当接收第二内容。
另外,不通过利用者的手动操作即可取得这种第三者不易进行篡改等的两个识别信息,因此无须利用者的手动输入,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能够防止利用者由于输入错误而输入错误的识别信息,无意中不当利用错误的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内容提供方法使用信息再生装置,该信息再生装置包括对将信息通知给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信息的信息输出单元,该内容提供方法包括:第一取得步骤,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第二取得步骤,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接收与所述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以及请求步骤,经由所述信息输出单元和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将由所述第一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由所述第二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通知给所述内容提供装置,并且请求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从所述多个内容中选择并发送由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内容。
在所述内容提供方法中,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任一信息都不易由第三者任意进行伪造、伪装、篡改。
因此,能够防止第三者不当利用这些识别信息,不当接收第二内容。
另外,不通过利用者的手动操作即可取得这种第三者不易进行篡改等的两个识别信息,因此无须利用者的手动输入,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能够防止利用者由于输入错误而输入错误的识别信息,无意中不当利用错误的识别信息。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信息再生装置包括: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因此,取得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并且防止从内容DVD、内容BD等记录介质进行内容的不当复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内容提供系统的信息再生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上述内容提供系统的内容提供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内容提供系统的终端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内容提供装置的识别信息数据库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上述内容提供装置的内容数据库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信息再生装置、内容提供装置以及终端装置的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记载中,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相似的符号。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图4、图9~图11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如下。
(内容提供系统)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1所示,该内容提供系统1包括:信息再生装置10、通信网络60、内容提供装置(相关程序提供装置)30、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接收装置)40、以及记录介质(内容记录介质)50。
(信息再生装置10)
信息再生装置10经由通信网络60连接于内容提供装置30。信息再生装置10具有: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单元、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取得单元)11、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取得单元)12、内容发送请求部(信息输出单元、信息通知单元、网络通信单元)13、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14、以及信息交换部(信息交换单元)15。信息再生装置10再生内容。当然,信息再生装置10也可以是除了再生内容以外,还具有记录内容的内容记录功能的信息再生装置。
另外,信息再生装置10还可以包括从内容提供装置30接收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接收单元(相关程序接收单元)。
此外,从后述的可防止不当复制的观点出发,还可以认为信息再生装置10包括具有上述各单元的不当复制防止单元。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从记录介质50取得识别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第一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501。并且,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将该内容识别信息501输出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使用信息交换部15从终端装置40取得识别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终端识别信息)421。并且,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将该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输出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内容发送请求部13从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接收内容识别信息501,从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接收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后,经由通信网络60将上述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
在此,记录介质50中预先记录有内容(以下记为“原始内容”)(第一内容)。并且,内容提供装置30针对记录介质50的每个原始内容,保有与其具有相关性的一个或多个内容(以下记为“相关内容”)(第二内容、相关程序)。
原始内容是电视节目或电影等影像信息、音乐、游戏、图像、软件、程序等领域中的各种内容,是记录在记录介质50中并通过销售等提供给利用者的内容。
此外,原始内容与内容识别信息501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提供,并记录到信息再生装置10内置的内容存储部(内容存储区域)。在此情况下,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从信息再生装置10的内容存储部取得内容识别信息501。
另一方面,相关内容只要是与这种原始内容具有相关性的内容即可,是电视节目或电影等影像信息、音乐、游戏、图像、软件、程序、广告、Web内容等。
例如,在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原始内容是电影的情况下,作为相关内容,例如可以是为了能够在作为终端装置40的便携式设备中进行再生而压缩了该电影数据得到的压缩内容、该电影的广告、音乐等。
另外,所谓Web内容,可以是只有记录介质50的所有者能够参加的Mixi这样的SNS或只有所有者能够跟随的推特(twitter)。
另外,如后所述,相关内容与识别其原始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接收该相关内容的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相对应,基于这两个识别信息来确定。
内容发送请求部13请求内容提供装置30选择由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确定的相关内容并发送。
另外,内容发送请求部13从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接收用于确定作为其连接目的地的内容提供装置30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内容发送请求部13基于该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确定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内容提供装置30。
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从记录介质50取得上述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并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该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是通信网络60上的、内容提供装置30固有的地址。作为该地址,例如,若通信网络60是因特网,则可以使用分配给连接于网络的计算机(节点)的IP地址或者在DNS中登记的URL。内容提供装置30通过该地址在通信网络60上唯一确定。
此外,为了将这种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预先记录到记录介质50中,需要在记录介质50提供给利用者之前进行该记录。因此,例如,运营和管理内容提供装置30的内容提供运营商可以在将原始内容记录到记录介质50中时,在该记录介质50上也同时记录上述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
另外,内容提供运营商也可以不直接对记录介质50进行原始内容的记录或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的记录,例如若将记录介质50的制造、销售委托给第三者,则可以对该被委托者提供原始内容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
当然,在记录介质50中记录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的人和记录原始内容的人不必一定是同一人,重要的是,将记录介质50提供给利用者之前,将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50中即可。
信息交换部15与终端装置40相互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部15与终端装置40能够相互进行信息交换即可,可以使用无线通信,也可以使用有线通信。例如,信息交换部15只要是使用蓝牙或红外线通信、USB、底座(cradle)、SD卡、接触IC卡、非接触IC卡等近距离信息交换技术的部件,可以是任意部件。
(通信网络60)
通信网络60只要是能够构筑双向数字线路环境的网络即可,例如是因特网、宽带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的电话线、城市型的CATV网络、一般公共线路、无线线路、以太网(注册商标)等。
(内容提供装置30)
内容提供装置30具有:内容选择部(内容选择单元)31、内容发送部(内容发送单元)32、识别信息数据库(识别信息DB)33、以及内容数据库(内容DB)34。
内容选择部31在从信息再生装置10的内容发送请求部13通知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后,使用内容识别信息501和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检索识别信息数据库33。识别信息数据库33存储与内容识别信息501和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对应的内容检索编号。
内容选择部31检索识别信息数据库33,取得与内容识别信息501和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对应的内容检索编号。接着,内容选择部31这次使用该内容检索编号检索内容数据库34。内容数据库34存储与记录介质50中预先记录的原始内容具有相关性的多个相关内容。
内容选择部31检索内容数据库34,选择与内容检索编号对应的相关内容。内容数据库34将由内容选择部31选择的相关内容输出到内容发送部32。
内容发送部32从内容数据库34取得由内容选择部31选择的相关内容。并且,内容发送部32经由通信网络60,将从内容数据库34取得的相关内容发送到信息再生装置10。
此外,信息再生装置10将经由通信网络60从内容提供装置30接收的相关内容直接输出到终端装置40。当然,如果是信息再生装置10自身就是上述终端装置(接收装置)40的情况,则直接接收该相关内容。
另外,信息再生装置10在将从内容提供装置30接收的相关内容输出到终端装置40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信息交换部15,也可以在与终端装置40之间另外设置除此之外的通信线路,利用该另外设置的通信线路输出到终端装置40。
识别信息数据库33存储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和内容识别信息501对应的内容检索编号。
内容数据库34存储内容提供装置30提供的多个相关内容。
(终端装置40)
终端装置40是从内容提供装置30接收相关内容并再生该相关内容的装置。终端装置40与信息再生装置10可以一体构成,也可以分开构成。即,从内容提供装置30接收相关内容的可以是信息再生装置10,也可以是与信息再生装置10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40。此外,关于终端装置40再生相关内容的功能,能够使用移动电话、PC、PDA、便携式游戏机、便携式再生机等可携带的公知便携式终端的内容再生功能。另外,无法携带也可以,可以使用与信息再生装置10分开构成的个人计算机或BD播放器、BD刻录机等的内容再生功能。
终端装置40具有输入输出部41和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
输入输出部41与信息再生装置10的信息交换部15相互进行信息交换。输入输出部41与信息再生装置10能够相互进行信息交换即可,可以使用无线通信,也可以使用有线通信。例如,输入输出部41只要是使用蓝牙或红外线通信、USB、底座、SD卡、接触IC卡、非接触IC卡等近距离信息交换技术的部件,可以是任意部件。
信息再生装置10的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使用信息交换部15请求输入输出部41发送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输入输出部41在信息交换部15有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发送请求时,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取得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并且,输入输出部41将该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输出到信息交换部15。
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是通过硬件的规格或软件的设定、加密,无法改写信息的存储区域。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中记录的信息基本上不能由第三者篡改,保证了所记录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可靠性。
即,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可以认为是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信息。
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能够使用用于接触IC卡或非接触IC卡等的公知的IC芯片。这种IC芯片具有耐干扰性高,难以进行其内部信息的不当读出、篡改的特征,能够提高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安全性。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记录在这种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中,因此可以认为是难以由第三者进行伪造、伪装、篡改的识别信息。
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是用于识别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40固有的识别信息。若终端装置40是移动电话,则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较为理想的是使用用于防止移动电话的复制的、一般不公开的、限制由利用者持有读取设备的信息。另外,能够使用公知的移动电话中记录的IMEI、移动电话中收纳的公知的Sim卡中记录的IMSI、移动电话中搭载的公知的Felica芯片中记录的IDm。另外,不限于公知信息,也能够使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独自的识别信息。上述信息是对于利用者和第三者而言通常都无法得知的信息。因此,若使用这种信息作为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记录到上述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中,则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安全性非常高。
在此,说明信息再生装置10的信息交换部15与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部41之间的信息交换中的安全对策。
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从终端装置40到信息再生装置10的交付要求安全性。这是因为,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用于在接收来自内容提供装置30的相关内容提供服务时进行识别和认证。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以往的内容提供方法中,由利用者本人手动输入用于识别便携式数字音频设备的设备固有的识别编号。因此,该识别编号的伪造、伪装、篡改较为容易,有可能诱发第三者对内容提供的不当利用。
此外,为了能够由利用者进行手动输入,必须利用电话号码等利用者通常可以得知的信息作为识别编号。其结果是,第三者也容易得知该识别编号,仍然会诱发第三者的不当利用。
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将IMEI、IMSI、IDm等通常无法得知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记录到无法改写信息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中,据此能够防止上述以往内容提供方法这样的、第三者对内容提供的不当利用。
此外,从输入输出部41到信息交换部15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交付进行加密处理是较为理想的。在此情况下,该加密处理可以是公钥(public-key)加密、共享密钥(common-key)加密中的任一者。公钥加密的情况下无须由终端装置40管理密钥,能够确保较高的安全性。
(信息再生装置10的硬件结构)
图2是表示信息再生装置1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信息再生装置10具有:处理各种程序的命令的CPU101;存储信息再生装置10的控制程序等的ROM102;暂时记录CPU101进行的运算的中间结果等,能够高速进行写入和读出的RAM103;进行与外部的通信的通信I/F装置104;输入来自利用者的各种指示的输入装置105;HDD106;输入来自记录介质50的信息的驱动器装置107;以及显示装置108。
CPU101按照ROM102中存储的程序、HDD106中存储的程序、或者RAM103中存储的程序实施各种处理。另外,CPU101暂时记录RAM103的各处理所需的数据。CPU101进行信息再生装置10整体的控制。
通信I/F装置104处理与通信网络60的输入输出。
输入装置105例如包括数字小键盘、键盘等,输入来自利用者的各种指示或数据等。输入装置105将由利用者输入的各指示或数据存储到RAM103或HDD106中。利用者使用该输入装置105,例如输入记录介质50的读出或写入、与终端装置40的信息交换等各种指示。另外,如后所述,利用者能够使用输入装置105输入利用者ID、利用者密码、利用者的出生日期、性别、职业、住址、姓名等信息(以下记为“利用者信息”)。作为利用者信息,其他还能够使用年龄、职业、收入、兴趣、利用者想看的内容的种类、该利用者的终端装置40的硬件特性(例如硬盘容量、存储器容量、显示器像素数)等。
HDD106由磁存储器等构成,例如存储作为CPU101的各种处理所需的程序群的软件。此外,构成CPU101的各种处理软件的程序可以预先用专用硬件组装到计算机中,也可以预先组装到ROM102或HDD106中提供。另外,在原始内容与内容识别信息501记录在信息再生装置10内置的内容存储部(内容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下,作为记录原始内容与内容识别信息501的内容存储部,能够使用HDD106。
另外,也可以从记录介质50取得上述程序。例如,可以将记录有上述程序的记录介质50或存储卡适当连接于驱动器装置107,从它们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安装到HDD106中。
驱动器装置107与记录介质50适当连接,取得预先记录到记录介质50中的、上述原始内容或内容识别信息501。
显示装置108是输出各种信息(数据)的装置,例如由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者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构成。
信息交换I/F装置109是用于与终端装置40连接的通信I/F。信息交换I/F装置109由CPU101控制,构成上述的使用蓝牙或红外线通信、USB、底座、SD卡、接触IC卡、非接触IC卡的通信I/F,即信息交换部15。
(内容提供装置30的硬件结构)
图3是表示内容提供装置30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如图3所示,内容提供装置30具有:处理各种程序的命令的CPU301;存储内容提供装置30的控制程序等的ROM302;暂时记录CPU301进行的运算的中间结果等,能够高速进行写入和读出的RAM303、进行与外部的通信的通信I/F装置304、输入来自利用者的各种指示的输入装置305、HDD306、显示装置308、上述识别信息数据库33、以及上述内容数据库34。
CPU301按照ROM302中存储的程序、HDD306中存储的程序、或者RAM303中存储的程序实施各种处理。另外,CPU301暂时记录RAM303的各处理所需的数据。CPU301进行内容提供装置30整体的控制。
通信I/F装置304处理与通信网络60的输入输出。
输入装置305例如包括数字小键盘、键盘等,输入来自利用者的各种指示或数据等。输入装置305将由利用者输入的各指示或数据存储到RAM303或HDD306中。使用该输入装置305,例如输入对识别信息数据库33、内容数据库34的访问等来自利用者的操作。
HDD306由磁存储器等构成,例如存储作为CPU301的各种处理所需的程序群的软件。此外,构成CPU301的各种处理软件的程序可以预先用专用硬件组装到计算机中,也可以预先组装到ROM302或HDD306中提供。
显示装置308是输出各种信息(数据)的装置,例如由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者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构成。
识别信息数据库33以及内容数据库34能够从HDD等磁盘装置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公知的存储装置中适当选择使用。在图1以及图3中,识别信息数据库33、内容数据库34以及HDD306用独立的盘装置的图表示,但也可以存储在同一磁盘装置中。另外,各字段的数据的相互关联能够用多种文件结构实现。例如,可以在同一文件内的不同区域中分别构成识别信息数据库33、内容数据库34、以及HDD306。
(终端装置40的硬件结构)
图4是表示终端装置40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终端装置40具有:处理各种程序的命令的CPU401;存储终端装置40的控制程序等的ROM402;暂时记录CPU401进行的运算的中间结果等,能够高速进行写入和读出的RAM403;进行与外部的通信的通信I/F装置404;输入来自利用者的各种指示的输入装置405;HDD406;显示装置408;进行与外部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409;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
CPU401按照ROM402中存储的程序、HDD406中存储的程序、或者RAM403中存储的程序实施各种处理。另外,CPU401暂时记录RAM403的各处理所需的数据。CPU401进行终端装置40整体的控制。
通信I/F装置404是用于与信息再生装置10连接的通信I/F。通信I/F装置404由CPU401控制,构成上述的使用蓝牙或红外线通信、USB、底座、SD卡、接触IC卡、非接触IC卡的通信I/F,即输入输出部41。
输入装置405例如包括数字小键盘、键盘等,输入来自利用者的各种指示或数据等。输入装置405将由利用者输入的各指示或数据存储到RAM403或HDD406中。利用者使用该输入装置405,例如输入从内容提供装置30提供的相关内容的再生、与信息再生装置10的信息交换等各种指示。
HDD406由磁存储器等构成,例如存储作为CPU401的各种处理所需的程序群的软件。此外,构成CPU401的各种处理软件的程序可以预先用专用硬件组装到计算机中,也可以预先组装到ROM402或HDD406中提供。
另外,HDD406存储从内容提供装置30提供的相关内容。
显示装置408是输出各种信息(数据)的装置,例如由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者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构成。显示装置408基于来自利用者的指示显示HDD406中存储的相关内容。
无线通信装置409具有:对通过天线接收的电波进行检波的检波部(省略图示)、放大进行了检波的模拟信号的放大部(省略图示)、以及将放大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器(省略图示)。据此,无线通信装置409检测出从接收的电波变换为数字信号的无线信号。无线通信装置409能够使用这种无线信号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
(记录介质50的结构)
记录介质50例如是磁盘、磁光盘、光盘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卡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介质50,期待记录电影等内容的大容量的记录介质。因此,记录介质50是上述的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用光盘)或BD(Blu-ray Disc(蓝光光盘),注册商标)是较为理想的。
另外,记录介质50具有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该区域记录识别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原始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501。该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是无法改写信息的存储区域。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中记录的信息基本上不能由第三者篡改,保证了所记录的内容识别信息501的可靠性。
即,内容识别信息501可以认为是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信息。
记录介质50能够使用至少具有两层信息记录层的多层结构的DVD、BD等公知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这种光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具有预先记录各种内容、并且只能再生的再生专用的信息记录层(以下记为“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层”),是实现了记录容量提高的记录介质。另外,如后所述,还可以具有可改写信息的信息记录层(以下记为“RE(REwritable,可重写)层”)。
上述原始内容记录在上述ROM层中。
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例如能够设置在上述ROM层中。这是因为,这样做以后,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是只能再生的区域,基本上不能由第三者篡改内容识别信息501。
另外,上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通常设置条形码状的管理信息区域。该管理信息区域中包含BCA(Burst Cutting Area,脉冲串切割区)和PIC(Permanent Information&Control data,永久信息和控制数据)。尤其是,BCA是在记录介质50的制造之后,以条形码状记录了表示记录介质50的结构的识别信息、加密密钥、解密密钥而得到的区域。例如,有聚光照射大强度的激光等,使记录介质50的上述信息记录层自身蒸发,从而形成不可改写的条形码的透光类型的BCA;以及使上述信息记录层自身或其周边基板产生不可改写的变质,读取该变质区域的反射光量变化的反射率控制类型的BCA。
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例如能够设置在上述BCA中。这是因为,这样做以后,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是只能再生的区域,基本上不能由第三者篡改内容识别信息501。
另外,记录介质50中记录上述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该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可以与内容识别信息501一起记录在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中,也可以与内容识别信息501记录在不同的区域中。之所以可以与内容识别信息501记录在不同的区域中,是因为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成为第三者的伪造、伪证、篡改的对象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在原始内容和内容识别信息501记录在信息再生装置10内置的内容存储部中的情况下,可以在关于信息再生装置10的控制与处理记载的软件中设定为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在此情况下,基本上不能由第三者使用信息再生装置10进行内容识别信息501的篡改。
另外,内容存储部中记录的原始内容与内容识别信息501可以加密记录。在此情况下,即使取出内容存储部并连接于其他信息再生装置,也无法读出原始内容与内容识别信息501,基本上不能由第三者进行内容识别信息501的篡改。
(识别信息数据库33)
图9是表示识别信息数据库33的结构的说明图。识别信息数据库33具有:记录介质50的内容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识别信息)501、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与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对应的内容检索编号。
利用者为了从内容提供装置30接收相关内容,将利用者购买的原始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利用者保有的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提示给运营和管理内容提供装置30的内容提供运营商。
内容提供运营商能够基于由利用者提示的内容识别信息501,识别原始内容的内容。
内容提供运营商识别由内容识别信息501提示的原始内容后,生成用于从内容数据库34检索与该原始内容具有相关性的相关内容的内容检索编号。
该内容检索编号是用于确定与原始内容具有相关性的相关内容的编号。一个内容检索编号确定一个或多个相关内容。
(内容数据库34)
图10是表示内容数据库34的结构的说明图。内容数据库34具有内容检索编号和与内容检索编号对应的电影、音乐、游戏、广告、图像以及Web内容。
内容提供运营商基于原始内容的内容,对与该原始内容具有相关性的内容标注上述内容检索编号,并存储到内容数据库34中。
(信息再生装置10、内容提供装置30、以及终端装置40的各动作)
使用图11说明信息再生装置10、内容提供装置30、以及终端装置40的各动作。
在图11中,首先由利用者将记录介质50装入信息再生装置10(步骤S101)。接着,信息再生装置10中,CPU101读取ROM102或HDD106中存储的程序,或者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程序,CPU101按照该程序生成指示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原始内容的再生或内容提供服务的开始的画面(以下记为“初始画面”),并显示在显示装置108上(步骤S102)。
接下来,利用者通过输入装置105输入了选择内容提供服务的开始这一指示后,CPU101按照上述程序生成请求信息再生装置10与终端装置40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开始的画面(以下记为“信息交换请求画面”),并显示在显示装置108上(步骤S103)。
接下来,由利用者分别设定信息再生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40,从而在信息再生装置10的信息交换部15与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部41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步骤S104)。在本步骤S104中,例如,利用者使用信息再生装置10的输入装置105以及终端装置40的输入装置405,分别设定信息再生装置10以及终端装置40,从而在各自的信息交换部15以及输入输出部41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
接下来,信息再生装置10的信息交换部15与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部41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后,信息再生装置10的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使用信息交换部15请求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部41发送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步骤S105)。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部41从信息再生装置10的信息交换部15收到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发送请求后,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中读出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并发送到信息交换部15(步骤S106)。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使用信息交换部15取得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并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另一方面,信息再生装置10的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从记录介质50的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51中读出内容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识别信息)501(步骤S107)。另外,信息再生装置10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从记录介质50中读出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步骤S108)。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将内容识别信息501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将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接下来,内容发送请求部13基于从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接收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在通信网络60上确定内容提供装置30。并且,内容发送请求部13能够确定内容提供装置30后,将从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接收的内容识别信息501和从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接收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经由通信网络60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步骤S109)。在本步骤S109中,内容发送请求部13将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请求内容提供装置30发送由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确定的相关内容。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无法由利用者进行确认,不能用于除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之外的用途。通过这样做,能够进一步防止这些识别信息流出至第三者并被不当利用。
接下来,内容提供装置30的内容选择部31在从信息再生装置10的内容发送请求部13收到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后,基于该收到的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检索识别信息数据库33(步骤S110)。
接下来,内容选择部31基于接收的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检索识别信息数据库33,取得命中(hit)的内容检索编号(步骤S111)。并且,内容选择部31基于从识别信息数据库33取得的内容检索编号,这次检索内容数据库34(步骤S112)。在本步骤S112中,内容选择部31将命中的相关内容从内容数据库34输出到内容发送部32。
接下来,内容发送部32将从内容数据库34接收的相关内容经由通信网络60以及信息再生装置10发送给终端装置40(步骤S113)。在本步骤S113中,信息再生装置10一旦收到经由通信网络60发送的相关内容,就使用信息交换部15将该相关内容发送到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部41。
此外,可以使相关内容只能在具有由信息再生装置10通知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终端装置40中再生。在此情况下,能够使用公知的数字著作权管理技术。
最后,终端装置40的输入输出部41将从信息交换部15接收的相关内容例如存储到HDD406中(步骤S114)。在本步骤S114中,利用者使用输入装置405指示了相关内容的再生后,CPU401按照ROM402或HDD406中存储的程序再生相关内容,并显示到显示装置408中。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上述实施方式1是使用识别第一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501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是使用单独记录在分发、销售的记录介质50中并识别记录介质50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内容分发识别信息)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2的内容提供系统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内容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内容识别信息501,使用单独记录在分发、销售的记录介质50中并识别记录介质50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内容分发识别信息)。据此,内容提供运营商在内容提供装置30的识别信息数据库33中对应存储记录介质识别信息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通过设定与一个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对应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极限数,能够限制可接收相关内容提供的终端装置40的台数。当然,也可以不设定对应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极限数,不限制可接收相关内容提供的终端装置40的台数。这是因为,也有原始内容的相关广告等最好提供给更多终端装置40的情况。
信息再生装置10的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从记录介质50取得识别记录介质50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并且,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将该记录介质识别信息输出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该记录介质识别信息是单独记录在分发、销售的记录介质50中并识别记录介质50的信息。例如,在记录介质50为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BCA中记录的识别信息。
此外,在原始内容通过网络等分发、销售,并记录到信息再生装置10内置的内容存储部中的情况下,可以将每次分发原始内容时单独赋予的内容分发识别信息与原始内容一起记录到内容存储部中。
内容发送请求部13从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接收记录介质识别信息,从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接收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后,经由通信网络60将上述记录介质识别信息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
接收通知的内容提供装置30的识别信息数据库33中,设定与一个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对应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极限数。即,限制与一个记录介质50对应的终端装置40的个数。例如,若该极限数为“4”,则与一个记录介质识别信息最多对应4个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能够将4台终端装置40对应于一个记录介质50。
在对应于所通知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个数并未超过极限数的情况下,接收了记录介质识别信息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通知的内容提供装置30在识别信息数据库33中,将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与所通知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对应地进行新增存储,检索并确定相关内容,经由信息再生装置10发送到终端装置40。另外,在所通知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已经对应存储的情况下,也检索并确定相关内容,经由信息再生装置10发送到终端装置40。
在超过了对应于一个记录介质识别信息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极限数的情况下,内容选择部31中止识别信息数据库33的检索,并对内容发送部32报告该中止。另外,在识别信息数据库33中未存储从内容发送请求部13通知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内容选择部31中止识别信息数据库33的检索,并对内容发送部32报告该中止。因为在此情况下,认为从内容发送请求部13接收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是不当的信息。被报告了检索中止的内容发送部32经由通信网络60对内容发送请求部13通知不进行相关内容的发送。
此外,内容提供运营商能够基于由利用者提示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识别记录该记录介质识别信息的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原始内容的内容。
这是因为,例如,内容提供运营商将原始内容交给记录介质50的制造、销售的被委托人时,能够取得记录该原始内容的记录介质50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当然,内容提供运营商在自己进行记录介质50的制造、销售的情况下,可根据记录介质50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容易地识别原始内容的内容。
因此,内容提供运营商能够识别由记录介质识别信息提示的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原始内容,生成用于从内容数据库34检索与该原始内容具有相关性的相关内容的内容检索编号。
以此方式,内容提供运营商限制与一个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对应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个数。通过这样做,能够防止过度地提供与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内容具有相关性的相关内容,因而结果是能够减少诱发相关内容的不当复制的机会。另外,相关内容的提供目的地受到限定,因而无须采取用于防止相关内容的不当复制的过度的安全措施,利用者的便利性也得到提高。因为这样能够减少用于识别、认证利用者的处理。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上述实施方式1是信息再生装置10要求内容提供装置30发送相关内容,内容提供装置30基于该请求经由信息再生装置10对终端装置40发送相关内容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是内容提供装置30从信息再生装置10a接收相关内容的发送请求后,从内容提供装置30不经由信息再生装置10a直接对终端装置40发送相关内容的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以下,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以及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3的内容提供系统2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内容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信息再生装置10a中,还具有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16,其取得作为终端装置40a在通信网络60上的固有地址的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422。据此,内容提供装置30能够直接将相关内容发送到终端装置40a。当然,也可以基于利用者的指示,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经由信息再生装置10a间接发送到终端装置40a。这是因为,从相关内容的数据容量和安全对策的观点出发,有时经由信息再生装置10a发送较为理想。
信息再生装置10a的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6使用信息交换部15从终端装置40a取得终端装置40a的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并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内容发送请求部13在经由通信网络60对内容提供装置30通知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时,与这些信息一起通知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
该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是通信网络60上的、终端装置40a固有的地址。作为该地址,例如,若通信网络60是因特网,则可以使用分配给连接于因特网的计算机(节点)的IP地址。另外,在终端装置40a为移动电话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的E-mail地址。终端装置40a通过该地址在通信网络60上唯一确定。
此外,终端装置40a实际上与无线基站62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基站62连接于与通信网络60连接的数据通信网络61。终端装置40a使用图4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409进行与无线基站62的无线通信。因此,上述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是从通信网络60所见的、终端装置40在数据通信网络61上的固有地址。例如,该数据通信网络61由通信运营商运营和管理,该通信运营商例如经由供应商(省略图示)将数据通信网络61连接于通信网络60。供应商处例如包括作为通信网络60上的中继设备的路由器、用于耦合异种网络的网关等。当然,在数据通信网络61与通信网络60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的。
终端装置40a使用图4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409与数据通信网络61的无线基站62进行无线通信。即,终端装置40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
此外,终端装置40a的通信功能不必一定是无线,也可以是有线通信功能。
终端装置40a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存储上述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终端装置40a的输入输出部41在信息再生装置10a的信息交换部15有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的发送请求时,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取得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并且,输入输出部41将该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输出到信息交换部15。
此外,该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也可以记录在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不同的区域中。这是因为,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成为第三者的伪造、伪证、篡改对象的可能性较小。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记录在图4所示的HDD406或ROM402中。
内容提供装置30的内容发送部32从信息再生装置10a的内容发送部13接收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基于该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422确定终端装置40a作为相关内容的发送目的地。并且,内容发送部32将由内容选择部31选择的相关内容经由通信网络60、数据通信网络61、无线基站62发送到终端装置40a。
此外,内容提供装置30也可以代替上述相关内容,发送引导至内容提供装置30的引导信息(记载有URL的E-mail等)。在此情况下,终端装置40a能够基于该引导信息,经由无线基站62、数据通信网络61、通信网络60直接连接于内容提供装置30。通过这样做,还可以实现如下内容提供服务,即内容提供装置30核对从信息再生装置10a已经通知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和从终端装置40a通知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仅在一致的情况下许可相关内容的提供。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
上述实施方式1是信息再生装置10具有再生记录介质50的功能,从记录介质50取得内容识别信息501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是信息再生装置10从能够读出记录介质50的分开构成的信息再生装置(第一内容再生装置)80内容识别信息501的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以下,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至3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4的内容提供系统6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内容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再生装置10的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与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经由信息交换部15从分开构成的信息再生装置80取得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据此,信息再生装置10无须具有再生记录介质50的功能,作为信息再生装置10,能够使用可携带的便携式终端。
分开构成的信息再生装置80从记录介质50读出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经由输入输出部81将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输出到信息再生装置10的信息交换部15。
分开构成的信息再生装置80的输入输出部81与信息再生装置10能够相互进行信息交换即可,可以使用无线通信,也可以使用有线通信。例如,输入输出部41只要是使用蓝牙或红外线通信、USB、底座、SD卡、接触IC卡、非接触IC卡等近距离信息交换技术的部件,可以是任意部件。
信息再生装置10的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经由信息交换部15取得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并输出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信息再生装置10的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从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42取得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并输出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
此外,图12中示出终端装置与信息再生装置10一体构成的情况,但也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终端装置与信息再生装置10分开构成。
内容发送请求部13从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接收内容识别信息501,从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接收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后,基于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确定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内容提供装置30,经由通信网络60将上述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
信息再生装置10也可以具有图12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409,与连接于与通信网络60连接的数据通信网络61的无线基站62进行无线通信。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10的利用者能够携带信息再生装置10,随时随地进行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的通知和相关内容的取得。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是上述的利用者使用信息再生装置10b设定与自身有关的利用者信息,信息再生装置10b将该利用者信息发送到内容提供装置30的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以下,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至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5的内容提供系统3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内容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信息再生装置10b中还具有设定由利用者输入的利用者信息的利用者信息设定部17。
如上所述,利用者使用图2所示的输入装置105输入利用者ID、利用者密码、利用者的出生日期、性别、职业、住址、姓名等利用者信息。
利用者信息设定部17将输入的利用者信息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内容发送请求部13在经由通信网络60对内容提供装置30通知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时,与这些信息一起通知上述利用者信息。
内容提供装置30的内容选择部31从信息再生装置10b的内容发送请求部13接收利用者信息,在基于内容识别信息501以及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检索识别信息数据库33时,使用该利用者信息检索相关内容,选择适合利用者的相关内容。
内容选择部31能够选择例如与记录介质50中记录的原始内容类似、与利用者的趣向一致的相关内容或其广告等适合利用者的相关内容。
(实施方式6)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进行说明。
上述实施方式1是信息再生装置10对内容提供装置30a通知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时,对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不进行加密处理,直接将它们经由通信网络60发送到内容提供装置30a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是信息再生装置10c对内容提供装置30a通知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时,对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加密处理,将该进行了加密处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经由记录介质50a和通信网络60发送到内容提供装置30a的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以下,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至5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6的内容提供系统4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内容提供系统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信息再生装置10c中还具有:加密取得部(加密取得单元)18,从记录介质50a(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取得加密密钥503以及加密算法504;加密处理部19,使用加密密钥503以及加密算法504对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加密处理;记录部21(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将进行了加密处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记录到记录介质50a中;以及加密识别信息取得部22,从记录介质50a取得进行了加密处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
另外,不同之处在于,在内容提供装置30a中还具有解密处理部(解密处理单元)35,对进行了加密处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解密处理。
此外,记录介质50a除了ROM层以外,还具有上述的可改写信息的RE层。另外,在记录介质50a的ROM层中记录加密密钥503以及加密算法504。
信息再生装置10c的加密取得部18从记录介质50a取得加密密钥503以及加密算法504。并且,加密取得部18将该加密密钥503以及加密算法504输出到加密处理部19。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11从记录介质50a取得识别原始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501,并将该内容识别信息501输出到加密处理部19。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12使用信息交换部15从终端装置40取得识别终端装置40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并将该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输出到加密处理部19。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从记录介质50a取得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并将该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输出到加密处理部19。
加密处理部19使用加密密钥503以及加密算法504,对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加密,生成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此时,加密处理部19对从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14取得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不进行加密,直接将其发送到记录部21。
加密处理部19将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发送到记录部21。记录部21将从加密处理部19接收的、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记录到记录介质50a的上述RE层。
加密识别信息取得部22从记录介质50a的上述RE层取得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并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a。
内容发送请求部13a基于从加密识别信息取得部22接收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确定内容提供装置30a,将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a。
在此,使用内容发送请求部13a将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a之后,由加密处理部19对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加密时暂时记录在RAM103中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被废弃。通过这样做,信息再生装置10c中不会残留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即使信息再生装置10c遭到盗窃等,第三者也无法从信息再生装置10c中不当读取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
此外,并不限定于将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记录到记录介质50a的上述RE层的情况,由加密处理部19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也可以直接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a。
另外,记录部21并不限定于记录介质50a的上述RE层,也可以将从加密处理部19接收的、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记录到与记录介质50a分开构成的可改写介质中。在此情况下,加密识别信息取得部22从上述可改写介质取得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和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502,并发送到内容发送请求部13a。
内容提供装置30a的解密处理部35接收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后,例如使用图3所示的ROM302或HDD306中记录的解密密钥以及解密算法,对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解密。并且,解密处理部35将进行了解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发送到内容选择部31。
(实施方式7)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是从终端装置40a取得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从记录介质50a取得内容识别信息501的信息再生装置10d与将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a的信息再生装置(信息通知单元)70不同的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内容提供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以下,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至6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例如,在利用者所有的信息再生装置10d无须连接于通信网络60,不具有网络环境时,通过利用连接于通信网络60的信息再生装置70,能够接收对终端装置40a的内容提供。
在本实施方式7中,信息再生装置70从记录介质50a取得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了加密,只有由具有解密密钥的内容提供装置30才能对它们进行解密。因此,即使利用了设置于网吧等处的个人计算机等信息泄露的危险性高的信息再生装置,也无须担心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被读取。
如图8所示,信息再生装置10d从终端装置40a取得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从记录介质50a取得内容识别信息501,对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进行加密。并且,信息再生装置10d将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记录到记录介质50a的RE层。
另一方面,信息再生装置70从记录介质50a取得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并通知给内容提供装置30a。
此外,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也可以记录到与50a分开构成的可改写介质。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70从与记录介质50a分开构成的可改写介质取得进行了加密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421以及内容识别信息501。
另外,图8中示出内容提供装置30a向终端装置40a直接提供相关内容的方式,但也可以由信息再生装置70从内容提供装置30a接收相关内容并记录到记录介质50a中,经由信息再生装置10d将相关内容移动到终端装置40a。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最后,信息再生装置10的各模块可以通过硬件逻辑构成,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使用CPU通过软件实现。
即,信息再生装置10包括: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命令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了上述程序的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上述程序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存储上述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并且,将计算机可读取地记录了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的信息再生装置10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执行形式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的记录介质提供给信息再生装置10,该装置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出并执行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代码,由此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作为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使用:磁带或盒式磁带等带系列、软(注册商标)盘/硬盘等磁盘、包含紧凑式光盘-ROM/MO/MD/数字视频光盘/紧凑式光盘-R等光盘的盘系列,IC卡(包含存储卡)/光卡等卡系列、或者掩模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系列等。
另外,也可以将信息再生装置10构成为能够与通信网络连接,经由通信网络提供上述程序代码。作为该通信网络,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利用因特网、企业内部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线路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另外,作为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传输、有线TV线路、电话线、ADSL线路等有线,或者IrDA或遥控器这样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无线。此外,以通过电子传播实现上述程序代码的、嵌入传输波中的计算机数据信号的形式,也可以实现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表示如下。即,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是再生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的介质识别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包括能够与外部设备相互交换信息的信息交换单元,具有在进行所述信息交换时取得所述外部设备固有的设备识别信息的单元。
较为理想的是,作为具有连接于网络的单元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具有基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将所述介质识别信息和所述设备识别信息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单元。
较为理想的是,具有在同时具有可记录信息的可记录区域和只能读出信息的再生专用区域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区域的指定区域中记录所述设备识别信息的单元。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是能够通过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并且同时具有可记录信息的可记录区域和只能读出信息的再生专用区域的信息记录介质,在所述再生专用区域中记录内容和用于通过通信取得与内容相关的信息的通信信息,在所述可记录区域中设置记录所述设备识别信息的设备识别信息记录区域。
较为理想的是,作为对具有连接于网络的手段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能够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基于所述再生专用区域中记录的通信信息,仅发送所述设备识别信息记录区域中记录的信息。
较为理想的是,作为对再生专用区域中记录可进行信息加密的手段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能够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在将所述设备识别信息记录到所述设备识别信息记录区域中时,基于所述再生专用区域中记录的加密方法,对所述设备识别信息进行加密。
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记录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内容存储区域,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能够从所述内容存储区域中取得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在所述信息再生装置中,能够记录通过网络等分发的第一内容和第一识别信息。
因此,利用者无须另外拥有记录介质,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包括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能够再生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记录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能够由利用者携带的内容记录介质。
在此情况下,第一识别信息记录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防止在记录介质到达利用者手上之前的流通过程中第一识别信息被任意篡改。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对分发的每个所述第一内容单独赋予的内容分发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内容分发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利用每次分发、销售第一内容时单独赋予的内容分发识别信息,由此能够限制与一个内容分发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的个数,减少诱发第二内容的不当复制的机会。
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信息交换单元,能够与同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相互进行信息交换,所述接收装置是所述终端装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是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信息交换单元取得所述终端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同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中再生第二内容。
因此,利用者能够携带终端装置,在喜欢的时刻和地点再生第二内容,因此提高了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网络通信单元,能够经由通信网络与提供第二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使所述信息通知单元为所述网络通信单元,所述网络通信单元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包括能够与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的网络通信单元,因此信息再生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的作业。
因此,能够减少利用者的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包括与分开构成的第一内容再生装置的信息交换单元,该第一内容再生装置能够读出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无须读出第一内容和第一识别信息,因而作为信息再生装置例如能够使用便携式终端。
因此,利用者能够携带便携式终端,在喜欢的时刻和地点通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提高了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第一内容再生装置无须具有通信单元。
因此,利用者无须支付用于使第一内容再生装置具有通信单元的多余的成本。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输出单元是能够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记录到利用者能够携带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
在此情况下,通过在识别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能够作为与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信息通知单元使用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读入两个识别信息,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
因此,信息再生装置无须具有用于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两个识别信息的通信单元,利用者无须支付用于使信息再生装置具有通信单元的多余的成本。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接收装置能够经由所述通信网络与所述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该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从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用于在所述通信网络上作为连接目的地确定所述接收装置的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还对所述信息通知单元输出由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
在此情况下,内容提供装置能够利用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对接收装置直接提供第二内容。
因此,利用者无须进行移动至第二内容接收装置的作业,因此能够减少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后,从所述信息再生装置中废弃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中不会残留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即使信息再生装置遭到盗窃等,第三者也无法从信息再生装置中不当读取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输出单元指示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在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通知给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之后废弃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信息通知单元中不会残留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第三者不会从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中不当读取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第二识别信息。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容记录介质是具有可记录信息的可记录区域的介质,在所述可记录区域中记录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将第二识别信息记录到内容记录介质中,因此当开始提供新的第二内容,需要第二识别信息时,无须再次取得第二识别信息。
因此,利用者的作业变得简单,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通过在内容记录介质中记录第二识别信息,能够作为与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信息通知单元使用内容记录介质,读入两个识别信息,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
因此,信息再生装置无须具有用于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两个识别信息的通信单元,利用者无须支付用于使信息再生装置具有通信单元的多余的成本。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记录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所述信息再生装置从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取得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加密算法,并在所述可记录区域中记录进行了加密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无须另外准备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能够减少利用者的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记录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防止在记录介质到达利用者手上之前的流通过程中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被任意篡改。
另外,记录的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了加密,因此即使内容介质遭到盗窃等,第二识别信息也不可能流出。
较为理想的是,在使用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时,利用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后输出。
在此情况下,不存在从信息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被不当读取并被滥用的危险。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加密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加密密钥和用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的所述加密算法,所述加密取得单元取得与所述第一内容一起记录的所述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
在此情况下,无须另外准备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能够减少利用者的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在对使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了加密时,包括用于对该加密进行解密的解密密钥和用于解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解密算法。
在此情况下,利用第一及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进行的第一及第二识别信息的移动能够通过加密进行,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中继装置等伪造、伪装、篡改第一及第二识别信息。
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与所述第一内容一起记录,并用于确定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所述信息输出单元除了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以外,还输出使用所述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
在此情况下,无须另外取得用于确定内容提供装置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能够与第一内容一起取得。
因此,能够减少利用者的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记录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
在此情况下,无须另外准备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能够减少利用者的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记录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防止在记录介质到达利用者手上之前的流通过程中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被任意篡改。
另外,能够对记录的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因此即使内容介质遭到盗窃等,第二识别信息也不可能流出。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对分发的每个所述第一内容单独赋予的内容分发识别信息,所述信息再生装置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内容分发识别信息,所述内容提供装置还包括识别信息数据库,所述识别信息数据库对应记录所述内容分发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利用每次分发、销售第一内容时单独赋予的内容分发识别信息,在内容提供装置的识别信息数据库中,能够限制与一个内容分发识别信息对应的第二识别信息的个数,减少诱发第二内容的不当复制的机会。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信息交换单元,能够与同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相互进行信息交换,所述接收装置是所述终端装置,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是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识别信息,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信息交换单元取得所述终端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同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中再生第二内容。
因此,利用者能够携带终端装置,在喜欢的时刻和地点再生第二内容,因此提高了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网络通信单元,能够经由所述通信网络与提供所述第二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使所述信息通知单元为所述网络通信单元,所述网络通信单元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包括能够与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的网络通信单元,因此信息再生装置能够自动进行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的作业。
因此,能够减少利用者的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再生装置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还包括与分开构成的第一内容再生装置的信息交换单元,该第一内容再生装置能够读出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无须读出第一内容和第一识别信息,因而作为信息再生装置例如能够使用便携式终端。
因此,利用者能够携带便携式终端,在喜欢的时刻和地点通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提高了利用者的便利性。
另外,第一内容再生装置无须具有通信单元。
因此,利用者无须支付用于使第一内容再生装置具有通信单元的多余的成本。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再生装置的所述信息输出单元是能够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记录到利用者能够携带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包括能够再生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单元,使用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单元从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并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此情况下,通过在识别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能够作为与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信息通知单元使用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读入两个识别信息,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
因此,信息再生装置无须具有用于对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两个识别信息的通信单元,利用者无须支付用于使信息再生装置具有通信单元的多余的成本。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通知单元还包括能够在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使用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将从所述内容提供装置提供的第二内容记录到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中。
在此情况下,信息再生装置以及接收装置无须都经由通信网络与内容提供装置连接,利用者无须支付用于使信息再生装置和接收装置具有通信单元的多余的成本。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接收装置能够经由所述通信网络与所述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从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用于在所述通信网络上作为连接目的地确定所述接收装置的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还对所述信息通知单元输出由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使用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对所述接收装置直接发送第二内容。
在此情况下,内容提供装置能够利用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对接收装置直接提供第二内容。
因此,利用者无须进行移动至第二内容接收装置的作业,因此能够减少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使用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直接接收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在核对从所述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第二识别信息与从所述接收装置直接接收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后,使用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对所述接收装置直接发送第二内容。
在此情况下,内容提供装置能够直接确认提供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与由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接收装置是否一致,因此能够减少诱发第二内容的不当复制的机会。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在使用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时,利用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后输出到所述信息通知单元,所述内容提供装置包括解码处理单元,该解码处理单元利用解密密钥对进行了加密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解密。
在此情况下,不存在从信息输出单元输出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被不当读取并被滥用的危险。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记录在能够由利用者携带的内容记录介质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记录区域中,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包括: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能够再生所述内容记录介质;以及加密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加密密钥和用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的所述加密算法,在所述内容记录介质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记录区域中,记录所述加密密钥和用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的所述加密算法,所述加密取得单元使用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取得所述内容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加密算法。
在此情况下,第一识别信息、加密密钥、加密算法记录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因此能够防止在记录介质到达利用者手上之前的流通过程中第一识别信息、加密密钥、加密算法被任意篡改。
另外,无须另外准备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能够减少利用者的作业量,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
较为理想的是,只有具有从所述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接收装置才能够再生所述内容提供装置提供的第二内容。
在此情况下,在由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接收装置以外的接收装置中无法再生由内容提供装置提供的第二内容,因此能够减少诱发第二内容的不当复制的机会。
此外,所述信息再生装置也可以由计算机实现,在此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所述各单元动作而使计算机实现所述信息再生装置的信息再生装置的控制程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并且防止从内容DVD、内容BD等记录介质进行内容的不当复制,因而适用于该利用者利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信息再生装置等。
标号说明
1、2、3、4、5、6  内容提供系统
10、70  信息再生装置
11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部(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单元、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取得单元)
12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部(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取得单元)
13、13a、13b  内容发送请求部(信息输出单元、信息通知单元、网络通信单元)
14  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部(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
15  信息交换部(信息交换单元)
16  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
17  利用者信息设定部
18  加密取得部(加密取得单元)
19  加密处理部
21  记录部(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
22、22b  加密识别信息取得部
30  内容提供装置(相关程序提供装置)
31  内容选择部
32  内容发送部
33  识别信息数据库
34  内容数据库
35  解密处理部(解密处理单元)
40  终端装置(接收装置)
41  输入输出部
42  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存储区域
421  终端装置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终端识别信息)
422  终端连接目的地信息(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
50、50a  记录介质(内容记录介质、识别信息记录介质)
51  内容识别信息存储区域
60  通信网络
61  数据通信网络
62  无线基站
80  信息再生装置(第一内容再生装置)
501  内容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
502  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
503  加密密钥
504  加密算法

Claims (32)

1.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当复制防止单元,该单元具有:
信息通知单元,经由通信网络,对提供与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相关的相关程序的相关程序提供装置,通知识别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
相关程序接收单元,从所述相关程序提供装置接收相关程序;
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识别与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终端装置识别信息;以及
信息交换单元,能够与同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所述终端装置相互进行信息交换,
所述终端装置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信息交换单元取得所述终端装置识别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当复制防止单元还具有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取得单元,该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识别记录有内容的所述记录介质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
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对所述相关程序提供装置通知由所述记录介质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记录介质识别信息,作为识别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内容的内容识别信息。
3.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以及
信息交换单元,能够与同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相互进行信息交换,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是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识别信息,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信息交换单元取得所述终端识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容存储区域,记录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能够从所述内容存储区域取得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5.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包括能够再生内容记录介质的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将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记录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并且能够由利用者携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记录介质是具有可记录信息的可记录区域的介质,
在所述可记录区域中记录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在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区域中记录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从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取得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加密算法,并在所述可记录区域中记录进行了加密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8.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对分发的每个所述第一内容单独赋予的内容分发识别信息,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内容分发识别信息。
9.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以及
信息交换单元,能够与同所述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相互进行信息交换,
所述接收装置是所述终端装置,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是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识别信息,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信息交换单元取得所述终端识别信息。
10.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以及
网络通信单元,能够经由通信网络与提供第二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
使所述信息通知单元为所述网络通信单元,
所述网络通信单元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包括与分开构成的第一内容再生装置的信息交换单元,该第一内容再生装置能够读出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12.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是能够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记录到利用者能够携带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
13.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接收装置能够经由通信网络与所述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
该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该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从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用于在所述通信网络上将所述接收装置确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还对所述信息通知单元输出由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
14.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之后,从所述信息再生装置中废弃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15.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指示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在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通知给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之后废弃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16.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使用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时,利用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后输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加密取得单元,其取得所述加密密钥和用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的所述加密算法,
所述加密取得单元取得与所述第一内容一起记录的所述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
18.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对使用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了加密时,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包括用于对该加密进行解密的解密密钥、和用于解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解密算法。
19.一种信息再生装置,能够再生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输出单元,对能够对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识别接收与该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以及
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与所述第一内容一起记录,并用于确定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除了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以外,还输出使用所述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内容连接目的地信息。
20.一种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容提供装置,具有多个内容,并经由通信网络提供内容;以及
信息再生装置,包括经由所述通信网络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信息的信息通知单元、以及对所述信息通知单元输出信息的信息输出单元;
其中,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
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接收与所述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内容提供装置包括:
内容数据库,存储所述多个内容;
内容选择单元,从所述多个内容中选择由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内容;以及
内容发送单元,经由所述通信网络对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由所述内容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第二内容。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对分发的每个所述第一内容单独赋予的内容分发识别信息,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内容分发识别信息,
所述内容提供装置还包括识别信息数据库,
所述识别信息数据库对应记录所述内容分发识别信息与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信息交换单元,能够与同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分开构成的终端装置相互进行信息交换,
所述接收装置是所述终端装置,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是识别所述终端装置的终端识别信息,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信息交换单元取得所述终端识别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网络通信单元,其能够经由所述通信网络与提供所述第二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
使所述信息通知单元为所述网络通信单元,
所述网络通信单元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从分开构成的第一内容再生装置取得信息的信息交换单元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取得单元,该第一内容再生装置能够读出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的所述信息输出单元是能够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记录到利用者能够携带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
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包括能够再生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单元,
使用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单元从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再生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并对所述内容提供装置通知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通知单元还包括能够在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使用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单元将从所述内容提供装置提供的第二内容记录到所述识别信息记录介质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能够经由所述通信网络与所述内容提供装置相互通信,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还包括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使用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取得单元,从所述接收装置取得用于在所述通信网络上将所述接收装置确定为连接目的地的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
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还将由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输出到所述信息通知单元,
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使用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对所述接收装置直接发送第二内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容提供装置:
使用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从所述接收装置直接接收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在核对从所述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第二识别信息与从所述接收装置直接接收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后,
使用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目的地信息对所述接收装置直接发送第二内容。
29.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在使用所述信息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时,利用加密密钥和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或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后输出到所述信息通知单元,
所述内容提供装置包括解码处理单元,该解码处理单元利用解密密钥对进行了加密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解密。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容和所述第一识别信息记录在能够由利用者携带的内容记录介质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存储区域中,
所述信息再生装置包括:
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能够再生所述内容记录介质;以及
加密取得单元,取得所述加密密钥、和用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的所述加密算法,
在所述内容记录介质的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存储区域中,记录所述加密密钥、和用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加密的所述加密算法,
所述加密取得单元使用所述内容记录介质再生单元,取得所述内容记录介质中记录的所述加密密钥和所述加密算法。
31.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在于:
只有具有从所述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的接收装置才能够再生所述内容提供装置提供的第二内容。
32.一种内容提供方法,使用具备信息输出单元的信息再生装置,该信息输出单元对将信息通知给具有多个内容的内容提供装置的信息通知单元输出信息,该内容提供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取得步骤,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第一内容的第一识别信息;
第二取得步骤,取得不能由利用者任意改写的、识别接收与所述第一内容相关的第二内容的接收装置的第二识别信息;以及
请求步骤,经由所述信息输出单元和所述信息通知单元,将由所述第一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由所述第二取得步骤取得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通知给所述内容提供装置,并且请求所述内容提供装置从所述多个内容中选择由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内容并进行发送。
CN201180030746.1A 2010-06-29 2011-06-28 信息再生装置、内容提供系统以及内容提供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9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8058 2010-06-29
JP2010148058A JP4927974B2 (ja) 2010-06-29 2010-06-29 情報再生装置
PCT/JP2011/064821 WO2012002395A1 (ja) 2010-06-29 2011-06-28 情報再生装置、コンテンツ記録媒体、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628A CN102959628A (zh) 2013-03-06
CN102959628B true CN102959628B (zh) 2015-05-06

Family

ID=45402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074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9628B (zh) 2010-06-29 2011-06-28 信息再生装置、内容提供系统以及内容提供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114386A1 (zh)
JP (1) JP4927974B2 (zh)
CN (1) CN102959628B (zh)
WO (1) WO20120023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7811B2 (ja) * 2012-02-09 2014-05-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
KR102399440B1 (ko) * 2015-03-02 2022-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전자 장치의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JP7028117B2 (ja) * 2018-09-12 2022-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768A (zh) * 1998-09-21 2000-03-29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方法与装置、重放装置、保护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298537A (zh) * 1998-12-25 2001-06-0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存储媒体
CN1525360A (zh) * 2003-02-25 2004-09-01 �ձ������ȷ湫˾ 信息提供系统、设备、方法和信息记录设备
CN1614697A (zh) * 2003-11-06 2005-05-1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密光盘的方法和系统
CN1969323A (zh) * 2004-06-11 2007-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许可证管理系统以及许可证管理方法
CN101116082A (zh) * 2004-10-08 2008-01-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认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52933A1 (en) * 2000-01-12 2001-12-20 Nybo Larry Carl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capture, storage and retrieval
JP4587536B2 (ja) * 2000-08-21 2010-11-24 株式会社ジャストシステム コンテンツ利用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利用承認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CA2486089C (en) * 2002-05-15 2013-12-17 Tommy J. Morr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medical information
JP4019796B2 (ja) * 2002-05-31 2007-1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WO2004025475A1 (ja) * 2002-09-10 2006-01-12 玉津 雅晴 データベースの再編成システム、並びに、データベース
JP4424731B2 (ja) * 2004-04-30 2010-03-03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配信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サーバ、端末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310835A (ja) * 2006-05-22 2007-11-29 Sony Corp 管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GB0708440D0 (en) * 2007-05-02 2007-06-06 Film Night Ltd Data transmission
JP5750596B2 (ja) * 2010-02-25 2015-07-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及び複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8768A (zh) * 1998-09-21 2000-03-29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方法与装置、重放装置、保护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298537A (zh) * 1998-12-25 2001-06-06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存储媒体
CN1525360A (zh) * 2003-02-25 2004-09-01 �ձ������ȷ湫˾ 信息提供系统、设备、方法和信息记录设备
CN1614697A (zh) * 2003-11-06 2005-05-1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密光盘的方法和系统
CN1969323A (zh) * 2004-06-11 2007-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许可证管理系统以及许可证管理方法
CN101116082A (zh) * 2004-10-08 2008-01-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认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14386A1 (en) 2013-05-09
JP2012014759A (ja) 2012-01-19
CN102959628A (zh) 2013-03-06
WO2012002395A1 (ja) 2012-01-05
JP4927974B2 (ja) 2012-05-09
US20150170702A1 (en) 2015-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001C (zh) 内容分发服务提供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和用户终端装置
US7617536B2 (en) Unauthorized device detection device, unauthorized device detection system, unauthorized device detection metho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device information update method
CN103200164B (zh) 内容控制配送装置
CN1879155B (zh) 用于递送或播放物理介质上的多媒体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48623B (zh) 终端装置、验证装置、密钥分发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及密钥分发方法
CN101015165B (zh)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0527148C (zh) 不正当设备检测装置及不正当设备检测系统
WO2014006886A1 (ja) 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288453A (ja) 情報端末装置
CN102377772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1292292B (zh) 记录并安全分发数字数据的方法、访问设备和记录器
CN102959628B (zh) 信息再生装置、内容提供系统以及内容提供方法
JP5800935B2 (ja) 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
US8607052B2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copying apparatus
JP2009530945A (ja) スタティックデータキャリアを認証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6050017A (ja) コンテンツ販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97811B2 (ja)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
RU2287851C2 (ru)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а также програм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них
JP2001306954A (ja) 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および、対価配分処理装置とその方法
CN101783927B (zh)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1783926A (zh)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JP2007306094A (ja) 端末装置、記録媒体、サーバー及びコンテンツの課金方法
JP2001282748A (ja) セキュリティ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