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3926A -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3926A
CN101783926A CN201010001409A CN201010001409A CN101783926A CN 101783926 A CN101783926 A CN 101783926A CN 201010001409 A CN201010001409 A CN 201010001409A CN 201010001409 A CN201010001409 A CN 201010001409A CN 101783926 A CN101783926 A CN 101783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equipment
visit information
foregoing
pseud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1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嶋雅树
川井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0014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839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83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3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容管理程序、方法及装置,该内容管理程序、方法及装置保存禁止在接收了内容的装置内进行复制这样的作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的加密内容及其加密密钥,经由网络转送加密密钥,使得与其他设备之间经由网络将加密内容复制转送的同时将其保存于某一个设备中。设置有在对将一次拷贝作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而接收的高精度电视播放信号进行录像保存的情况下也能按照各个播放内容控制有无播放内容的再现的访问标志。在将原始的播放内容代码转换为低分辨率而转送给其他设备之际,使该访问标志有效而可以进行再现。

Description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名称为“内容管理程序、方法及装置”,申请日为2004年8月26日,申请号为200480043869.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著作权对被赋予了用户的访问权的内容进行管理的普适环境下的内容管理程序、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转送内容的同时进行使用的内容管理程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音乐、视频、文件等各种各样的内容都进行了数字化,但由于数字数据化而使内容的复制变得容易,其中特别严峻的问题就是非法复制的问题。
如果侵犯著作权的非法复制充斥市场,则不仅发布运营商和著作权保有者会承受损失,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对于价值较高的内容,被要求在安装有著作权管理功能的数字著作权管理的系统环境下进行运用。
通常在数字著作权管理系统中,内容被加密,对被赋予了允许访问加密内容的访问权所有者发布加密内容及其加密密钥。访问权所有者将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保管于一个设备中,在访问时使用加密密钥来进行加密内容的解码,以访问内容。
另外,希望在别的设备上访问内容的情况下,需要将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转送给其他设备,但为了防止内容的复制,所使用的结构进行如下控制,即至少不会使加密密钥和加密内容的组被同时保管于多个设备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3419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85028
但是,在这种以往的数字著作权管理系统中,当访问权所有者根据需要尝试访问用不同设备得到的内容时,需要事先向设备转送加密密钥和内容的组,这妨碍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作为对该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具有使用进行密钥管理的服务器、即密钥管理服务器的方法。访问权所有者将1个加密内容保存于多个设备中。在访问内容的时刻,首先访问密钥管理服务器,从密钥管理服务器向设备转送加密密钥或者带有期限地复制加密密钥,使用该加密密钥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
在转送加密密钥的情况下,在使用结束后将加密密钥返回给密钥管理服务器。在带有期限地复制加密密钥的情况下,如果经过了所设定的期限则无法使用加密密钥。
但是,在使用密钥管理服务器的方法中,具有下面的问题,即必定需要密钥管理服务器,而且在访问内容时必定要与密钥管理服务器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在电视播放的领域中,为了防止伴随数字播放的开始而可以简便地制作非法复制,而散播于互联网上的问题,日本的BS数字和地面数字播放的节目从2004年4月1日起导入了实现只允许1次录像的“一次拷贝”的复制控制信号CCI(Copy Control Information)。
但是,以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分辨率在硬盘驱动器等中接收录像的内容通过第一次的录像而成为一次拷贝而被施加了复制保护,在为了便携终端视听而代码转换为320×240像素的QVGA(QuarteViedo Graphic Arry)的低分辨率,并一次转送到SD卡等存储卡中时,原来的HDTV内容在转送时被消除。因此,即使以后将存储卡的QVGA内容返回给硬盘驱动器,也无法重现原来的HDTV分辨率,被施加了一次拷贝的保护的HDTV分辨率的播放内容将会丢失,具有无法再次再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一次拷贝这样的著作权使用的制约的同时,可以将1个内容复制到多个设备上进行访问的内容管理程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一次拷贝这样的使用制约的同时,在将内容转换为低分辨率而转送到其他设备之后,在还原时可恢复到原来的分辨率的内容管理程序、方法及程序。
(内容复制和加密密钥转送)
本发明提供经由网络与其他设备连接的装置的计算机所执行的内容管理程序。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程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面的步骤:
将禁止在接收了内容的装置内进行复制这样的作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的加密内容及其加密密钥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保存步骤;
通过加密密钥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的解码步骤;
与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来复制转送加密内容的内容复制步骤;以及
与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来转送加密密钥的加密密钥转送步骤。
此处,加密密钥转送步骤在经由网络向其他设备复制转送了内容保存部的加密密钥之后,将所保存的加密密钥消除。
加密密钥转送步骤按照每个内容将保存有加密密钥的设备登记在加密密钥管理表中,解码步骤在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时,通过对保存有从管理表识别的加密密钥的设备进行转送请求来获得加密密钥,从而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
加密密钥转送步骤在将加密密钥转送给其他设备时,在更新自身的加密密钥管理表的同时向其他设备通知转送信息,更新加密密钥管理表。
经由网络连接的设备是登记在设备管理表中的同一个用户所拥有的设备。另外,经由网络连接的设备也可以包括登记在设备管理表中的其他用户所拥有的设备。加密内容为具有著作权的音乐、视频、文件中的任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经由网络与其他设备连接的装置的内容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方法具有:
将禁止在接收了内容的装置内进行复制这样的作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的加密内容及其加密密钥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保存步骤;
通过加密密钥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的解码步骤;
与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来复制转送加密内容的内容复制步骤;以及
与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来转送加密密钥的加密密钥转送步骤。
本发明提供经由网络与其他设备连接的内容管理装置。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具有:
将禁止在接收了内容的装置内进行复制这样的作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的加密内容及其加密密钥进行保存的内容保存部;
通过加密密钥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的解码部;
与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来复制转送加密内容的内容复制部;以及
与其他设备之间通过网络来转送加密密钥的加密密钥转送部。
(内容管理程序)
本发明提供被播放接收的内容的内容管理程序。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程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面的步骤: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是否能再现内容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步骤;
在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内容,在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内容的内容再现步骤;
转换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步骤;以及
在将内容保存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在将转换后的内容转送到其他设备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而且当被转送到其他设备中的转换后的内容变为不能再现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步骤。
此处,所谓的分辨率是指图像(动态图像、静态图像)数据的像素密度,另外在声音数据时是指比特速率。
进而,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程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程序还使计算机执行伪内容限制步骤,在该伪内容限制步骤中,在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的禁止再现状态下,设置表示保存于其他设备中的内容的数量的伪内容数,当伪内容计数器的值达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禁止向其他设备进行转送处理。
内容转送步骤将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转换为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对应的低分辨率的内容,转送经过转换后的内容。
本发明提供由复制录像装置的计算机所执行的内容管理程序。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程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面的步骤: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有无内容的再现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步骤;
在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内容,在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内容的内容再现步骤;
转换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步骤;以及
在将从其他设备转送来的内容保存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在将内容转送到另外的其他设备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步骤。
此时内容管理程序还使计算机执行伪内容限制步骤,在该伪内容限制步骤中,在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的禁止再现状态下,设置表示保存于其他设备中的内容的数量的伪内容数,当伪内容计数器的值达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禁止向其他设备进行转送处理。
内容转送步骤将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转换为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对应的低分辨率的内容进行转送,在将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返回到保存有高分辨率的内容的转送方的设备中时,执行不包含内容的转送处理。
内容转送步骤在将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返回到保存有高分辨率的内容的转送方的设备中时,将所保存的内容原样保留或者消除。
内容转送步骤经由网络连接或者可自由装拆的存储介质向其他设备转送内容。另外,当在其他设备中无法再现转换后的内容时,该转换后的内容将被返回。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式中,提供保存播放信号以再现的装置的计算机所执行的内容管理程序。
此时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程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面的步骤:
接收信号来并列地再现相同内容的多个编码解码步骤;
将在多个编码解码步骤中并列地再现的多个相同内容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保存步骤;
使按照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个相同内容而设定的访问信息中的某一个有效,而使对应的内容能再现,并且使剩余的访问信息全部无效,而禁止对应的内容的再现的标志控制步骤;以及
在多个相同内容中对访问信息有效的上述内容进行选择性再现的内容再现步骤。
在这种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程序中,内容为将只复制一次作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而接收的电视播放信号。
(内容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方法具有: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能否再现内容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步骤;
在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上述内容,在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内容的内容再现步骤;
转换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步骤;以及
在将内容保存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在将转换后的内容转送到其他设备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而且当被转送到其他设备中的转换后的内容变为不能再现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步骤。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方法的其他方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方法具有: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有无内容的再现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步骤;
在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内容,在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内容的内容再现步骤;
转换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步骤;以及
在将从其他设备转送来的内容保存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在将内容转送到另外的其他设备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步骤。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方法的其他方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方法具有:
接收信号来并列地再现相同内容的多个编码解码步骤;
将在多个编码解码步骤中并列地再现的多个相同内容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保存步骤;
使按照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个相同内容而设定的访问信息中的某一个有效,而使对应的内容能再现,并且使剩余的访问信息全部无效,而禁止对应的内容的再现的标志控制步骤;以及
在多个相同内容中对访问信息有效的上述内容进行选择性再现的内容再现步骤。
(内容管理装置)
本发明提供内容管理装置。本发明的内容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具有: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能否再现内容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部;
在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内容,在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内容的内容再现部;
转换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部;以及
在将内容保存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在将转换后的内容转送到其他设备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而且当被转送到其他设备的转换后的内容变为不能再现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部。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装置的其他方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具有: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有无内容的再现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部;
在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内容,在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内容的内容再现部;
转换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部;以及
在将从其他设备转送来的内容保存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在将内容转送到另外的其他设备中时,将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部。
本发明的内容管理装置的其他方式的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具有:
接收信号来并列地再现相同内容的多个编码解码步骤;
将在多个编码解码步骤中并列地再现的多个相同内容进行保存的内容保存部;
使按照保存于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个相同内容而设定的访问信息中的某一个有效,而使对应的内容能再现,并且使剩余的访问信息全部无效,而禁止对应的内容的再现的标志控制部;以及
在多个相同内容中对访问信息有效的上述内容进行选择性再现的内容再现部。
而且,本发明的内容管理方法和装置的详细情况与内容管理程序的情况基本相同。
(内容复制和密钥转送)
根据本发明,无需密钥管理服务器,可以使用加密密钥来利用被施加了一次拷贝的制约条件的加密内容,该一次拷贝是指只允许在访问权所有者访问内容的设备中只进行一次复制。
另外,在将加密内容复制给多个设备,并且在所有设备中识别加密密钥保存在哪个设备中,从而即使在访问权所有者所使用的设备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或使用设备的场所要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获得保存于其他设备中的加密密钥来访问加密内容,可以在维持一次拷贝的制约条件的同时,只要多个设备不同时使用1个内容,则可以自由访问,能够大幅提高使用内容时的方便性。
(内容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内容管理,例如进行了接收录像的HDTV分辨率的内容被原样保留地转换为其他设备的低分辨率来保存内容,将不同分辨率的相同播放内容保存于多个设备中,但通过仅对1个设备设定为可以再现访问信息,而可以使用内容,其他所有的设备被设定为不能再现访问信息,从而禁止使用所保存的内容。由此,即使内容保存在多个设备中,实际上也能实现录像保存状态,该录像保存状态被施加了用于把能够使用的内容限制为1个的一次拷贝的保护。
另外,把转换为低分辨率的内容还原时,可以使用原始的高分辨率的内容。此时,不进行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内容的转送,通过制作出与转送访问信息相同的状态,可以使原来的高分辨率的内容被再现使用,不会出现进行了接收录像的高分辨率的播放内容被低分辨率化之后发送到其他设备中而丢失的情况。
另外,当接收录像装置中设有多个编码解码器功能时,将会并列地接收录像相同的HDTV分辨率的播放,由于分别满足一次拷贝的条件,所以原样录像编码解码器个数的内容,这与复制了2个以上内容是相同的,会打破一次拷贝的条件。于是,关于使用多重编码解码器的接收录像,仅使分别设定的访问密钥中的一个有效,1次可以使用的只有1个录像内容,从而对于多重编码解码器也可以维持一次拷贝的录像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设备网络环境的说明图。
图2是具有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功能的设备的框图。
图3是图2的设备信息数据库的说明图。
图4是图2的内容数据库的说明图。
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计算机的硬件环境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在设备间一次拷贝的使用条件下使用加密密钥访问加密内容的处理的时序图。
图7是图2的主机设备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图2的客户设备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播放内容管理处理的设备环境的框图。
图10是图9的高分辨率装置和低分辨率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1是伴随着图10的播放内容的分辨率转换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12是图11的播放内容的转送处理的时序图。
图13是图10的高分辨率装置的录像转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图10的低分辨率装置的转送录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接着图14的转送录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使用SD存储器转送播放内容的设备环境的说明图。
图17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播放内容管理处理的其他的设备环境的框图。
图18是管理伪内容数的图17的高分辨率装置和中分辨率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9是伴随着图17中的播放内容的分辨率转换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20是接着图19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21是接着图20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22是图17的播放内容的转送处理的时序图。
图23是图18的高分辨率装置的录像转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图18的中分辨率装置的转送录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接着图24的录像转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图18中的伪内容计数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返回到高分辨率一侧时保留低分辨率一侧的内容的伴随图18中的播放内容的分辨率转换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28是接着图27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29是接着图28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
图30是图27至图29中的伪内容计数处理的流程图。
图31是使用本发明的多重编码解码器进行录像的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2是图31的多重编码解码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内容复制和密钥转送)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的网络环境的说明图。在图1中,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的设备,以某用户拥有的个人计算机10、便携音乐再现装置12和车载用音乐再现装置14为例,这些装置可以经由互联网16分别进行通信,另外还可以从音乐销售网站18购买乐曲内容进行下载。
图2是具有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功能的设备的框图。在图2中,在本例的情况下,客户设备22、24经由网络26与主机设备20连接。主机设备20例如为图1的个人计算机10,是由用户经由互联网16从例如音乐销售网站18购买乐曲,从而获得乐曲的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的设备。
与此相对,客户设备22、24例如为图1的便携音乐再现装置12和车载用音乐再现装置14,是从作为主机设备20的个人计算机10获得乐曲等的加密内容等的复制来进行使用的设备。
而且,主机设备和客户设备的名称是相对的,只不过将最先得到内容的设备叫做主机设备而已,并不受此限定。
在主机设备20上设有通信控制部30、内容处理部32、安全保存部34、设备信息管理表36和加密密钥管理表38。内容处理部32是通过内容处理程序的执行而实现的应用,具有内容管理部40、内容解码处理部42、内容复制处理部44和加密密钥转送部46。
内容管理部40如图1所示那样经由互联网16,例如通过从音乐销售网站18购买一次拷贝的乐曲,从而获得乐曲的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把加密内容48和加密密钥50保存在安全保存部34中。
内容解码处理部42以将加密密钥50保存在安全保存部34内为条件,通过加密密钥50解码加密内容48来进行输出显示等的使用。
内容复制处理部44在其与客户设备22、24之间经由网络26对保存于安全保存部34中的加密内容48进行复制转送来保存。加密密钥转送部46在其与客户设备22、24之间经由网络26对保存于安全保存部34中的加密密钥50进行转送。
此处,内容复制处理部44进行的加密内容48的复制处理在从安全保存部34读取出加密内容48并向客户设备22、24复制转送之后,加密内容48保留。
与此相对,在加密密钥转送部46中,从安全保存部34读取出加密密钥50例如转送给客户设备22之后,消除安全保存部34的加密密钥50。通过这种加密密钥转送部46的处理而成为仅主机设备20和客户设备22、24中的某一个保存有加密密钥50的状态,由此,可以访问以只允许复制一次的一次拷贝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的内容。
图3是图2的主机设备20所设的设备信息管理表36的说明图。在设备信息管理表36上登记着应用了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的设备名和网络上的位置。在图2的例子中,作为设备名登记着设备20、设备22和设备24,作为网络上的位置登记着地址a、地址b、地址c。
应用了登记在该设备信息管理表36中的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的设备基本上是相同使用者拥有的设备,但如果使用者进行了许诺,则可以将他人拥有的设备登记在设备信息管理表36上,并包含于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的对象设备中。在这种将他人的设备登记在设备信息管理表36上的情况下,可以将某个使用者获得的内容以一次拷贝的制约条件为基础借给第三者进行使用。
图4是图2的主机设备20所设的加密密钥管理表38的说明图。加密密钥管理表38是登记了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的多个设备的哪个位置上存在加密密钥的表信息。在加密密钥管理表38中,在本例中登记着内容名、密钥的保存设备名和加密方式。
此处,在内容名中登记着内容A、内容B、内容C这三个,作为保存设备名分别登记有设备20、设备22、设备24,进而作为加密方式登记着α方式和β方式。作为加密方式的α方式、β方式具体而言采用了成为当前著作权对象的内容所使用的公知的适当的加密方式。
再次参照图2关于客户设备22、24也基本上具有与主机设备20相同的功能结构,作为客户设备22、24,其自身不经由网络获得新的内容,通过来自主机设备20的复制处理来获得内容,这一点有些缺陷。当然客户设备22、24直接经由互联网获得内容的情况下关于该内容将具有作为主机设备20的功能。
主机设备20中的通信控制部30、内容处理部32和安全保存部34、设备信息管理表36以及加密密钥管理表38的部分由于进行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的转送和解码处理,所以为了保护不受第三者的非法访问的影响而用耐篡改模块(Tamper Resistant Module)或者软件来构建。
另外关于经由网络26而连接的主机设备20和客户设备22、24的设备间的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的转送,在客户设备22、24经由例如IEEE1394与构成主机设备20的个人计算机连接的情况下,使用DTPC(Digital Transmission Content Protection)进行加密来交换,另外在经由网络26使用LAN的情况下使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或IPSEC(Ipsecurity protocol)来进行加密。
另外,在主机设备20和客户设备22、24之间进行数据转送之际,首先在2个设备间进行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例如通过混合方式进行加密,从而进行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的数据转送。
混合方式下的加密在发送侧产生伪随机数来制作对话密钥,使用最开始的密钥交换所得到的接收目的地的公开密钥对该对话密钥进行加密,另一方面,关于发送的消息,用对话密钥加密结合之后进行发送。在接收侧根据被加密的保密密钥(秘密密钥)对接收的加密对话密钥进行解码,用解码之后的对话密钥对所接收的加密消息进行解码。
图2中的主机设备20例如通过图5那样的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实现。在图5的计算机中,在CPU200的总线201上连接有RAM202、硬盘控制器(软件)204、软盘驱动器(软件)210、CD-ROM驱动器(软件)214、鼠标控制器218、键盘控制器222、显示器控制器226、通信用插件板230。
硬盘控制器204与硬盘驱动器206连接,装载有执行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的程序,在计算机启动时从硬盘驱动器206调取需要的程序,在RAM202上展开,由CPU200来执行。
在软盘驱动器210上连接着软盘驱动器(硬件)212,可以对软盘(R)进行读写。在CD-ROM驱动器214上连接着CD驱动器(硬件)216,可以读入存储在CD上的数据和程序。
鼠标控制器218向CPU200传递鼠标220的输入操作。键盘控制器222向CPU200传递键盘224的输入操作。显示器控制器226对显示部228进行显示。通信用插件板230使用包含无线在内的通信线路232,经由LAN在网络内的设备和外部的英特网上的设备间进行通信。
图6是在本发明的设备间以一次拷贝的使用条件为基础使用加密密钥访问加密内容的处理的时序图。在图6中,首先主机设备20在步骤S1中经由互联网例如从音乐发布网站购买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通过输入来保存。
接着,在步骤S2中制作内容菜单和加密密钥管理表,并将其发送给其他设备。接收到该内容菜单和加密密钥管理表之后,客户设备22在步骤S101中保存从主机设备20接收的内容菜单和加密密钥管理表。接着,在客户设备22中,当在步骤S102中从菜单选择内容时,在步骤S103中检查有无加密内容的保存。
如果没有保存加密内容则进入步骤S104,向主机设备20请求加密内容的复制。接收到该请求之后,主机设备20在步骤S3中将保存的加密内容复制转送给请求方的客户设备22。客户设备22在步骤S105中保存所复制转送的加密内容。当然如果在步骤S103中保存有通过菜单所选择的加密内容的话,则跳过步骤S104、S105。
接着,在步骤S106中检查有无加密密钥的保存。如果没有保存加密密钥则通过参照加密密钥管理表识别当前正保存于主机设备20中的情况,在步骤S107中对主机设备20进行加密密钥的转送请求。
接收到该转送请求之后,主机设备20在步骤S4中读取加密密钥,并转送给请求方的客户设备22。转送了加密密钥之后,主机设备20消除在步骤S5中保存的加密密钥,更新加密密钥管理表。
从主机设备20接收到加密密钥的转送的客户设备22在步骤S108中保存了加密密钥之后,更新自身的加密密钥管理表。在该加密密钥管理表的更新中,从加密密钥的转送方或者转送目的地的某一个向其他设备通知加密密钥管理表的更新结果来使其更新。接下来,在步骤S109中通过转送获得加密内容,并通过所保存的加密密钥进行解码而输出。
图7是图2的主机设备20的主机设备处理的流程图。在图7中,在步骤S1中输入加密内容和加密密钥来保存,在步骤S2中进行内容菜单的生成和对加密密钥管理表的保存位置登记。
接着,在步骤S3中检查有无加密内容的复制请求,接收到复制请求则进入步骤S4,向请求设备复制转送加密内容。
接下来,在步骤S5中判别有无主机设备自身的内容的使用请求,如有使用请求则在步骤S6中检查有无加密密钥的保存,如果没有加密密钥的保存则进入步骤S7,通过参照加密密钥管理表来对当前保存着加密密钥的设备进行加密密钥的转送请求,保存在步骤S8中获得的加密密钥来更新加密密钥管理表。
然后,在步骤S9中通过加密密钥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而输出。在步骤S6中如果有加密密钥的保存则跳过步骤S7~S8进入步骤S9。
接着,在步骤S10中检查是否具有从其他设备发来的加密密钥转送请求,如果有转送请求则读取在步骤S11中保存的加密密钥进行转送,消除所保存的加密密钥。接着,在步骤S12中更新加密密钥管理表的保存位置。重复该步骤S3~S12的处理直到步骤S13中具有主机设备的停止指示。
图8是表示图2的客户设备22、24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8中,在步骤S1中显示内容菜单,在步骤S2中观察菜单显示,检查是否具有内容选择。
如果具有内容选择则进入步骤S3,检查是否保存有加密内容。如果没有保存则在步骤S4中对主机设备请求加密内容的复制转送,来进行保存。
接下来,在步骤S5中检查是否保存有加密密钥,如果没有保存则对通过参照加密密钥管理表而明确的保存设备进行步骤S6中的加密密钥的转送请求。如果从转送请求目的地获得了加密密钥则在步骤S7中保存获得的加密密钥,更新加密密钥管理表。
然后,在步骤S8中用加密密钥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来输出。如果在步骤S5中保存了加密密钥则跳过步骤S6、S7的处理。
接下来,在步骤S9中检查有无来自其他设备的加密密钥的转送请求,如果有转送请求则在步骤S10中向请求设备转送加密密钥,消除所保存的加密密钥,在步骤S11中更新加密密钥管理表。重复该步骤S1~S11的处理直到步骤S12中具有对客户设备的停止指示。
而且,在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中设备信息表所登记的所有的设备需要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但是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下,有时特定的设备会被切断电源而无法保证始终连接,如果在该变为不是始终连接的设备上保存加密密钥,则无法向其他的始终连接的设备转送加密密钥,不能对加密内容进行解码来使用。
因此,关于使用之后切断电源的设备,优选设置通过来自其他设备的控制可以自动接通电源的自动开机控制的功能,并且设置在电源切断的设备连接状态下接收加密密钥的转送请求而自动地进行电源接通,对转送请求读取加密密钥进行转送,在转送结束时切断电源的处理功能。
另外,由于设备可以始终连接,所以也可以只对加密密钥和加密内容的转送所需的部分设为电源始终供给下的动作请求,通过电源开关等可以开闭除此之外的部分。
另外,作为成为本发明的对象的设备,除了个人计算机和车载终端之外,还可以用于PDA和便携电话等适当的使用者终端。
另外,作为在一次拷贝的使用条件下访问的内容,以音乐内容、视频内容、卡拉OK内容、地图内容、游戏内容、电子图书等所有数字内容为对象。
(播放内容)
图9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播放内容管理处理的设备环境的框图。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内容以图像数据为例处理了用像素密度表示的分辨率,但本发明在作为对象的内容中也包含音乐数据,音乐数据的情况下的分辨率用比特速率来表示。
在图9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网络106连接着高分辨率装置100和低分辨率装置104。高分辨率装置100例如为硬盘驱动器HDD内置的HDTV录像装置,具有HDTV调谐器110和使用了硬盘驱动器的内容保存部112,在内容保存部112中保存有HDTV调谐器110所接收再现的HDTV电视播放节目即HDTV内容114。
低分辨率装置104例如为内置了闪存120的QVGA便携终端,保存有将保存于高分辨率装置100中的HDTV内容114代码转换为低分辨率的QVGA内容122的内容。
这种应用了本发明的高分辨率装置100和低分辨率装置104分别是遵守复制控制的规则的设备,该复制控制的规则基于用于只允许1次HDTV播放的接收录像中的录像的一次拷贝的复制控制信息(CCI),而且为了在设备间进行用于保护数字著作权的通信,具有认证机关所发行的证书。该证书中包含各自的公开密钥信息等。
作为在高分辨率装置100和低分辨率装置104之间进行的加密通信,例如采用了混合方式。混合方式在设备间进行了相互认证之后交换公开密钥,发送方用伪随机处理所产生的对话密钥对发送消息进行加密发送,用从对方接收到的公开密钥来加密发送该对话密钥。
在接收侧,根据保密密钥,从加密对话密钥解码对话密钥,通过解码之后的对话密钥解码加密消息来取出消息。
图10是图9的高分辨率装置和低分辨率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在图10中,在高分辨率装置100中除了HDTV调谐器110和播放内容保存部112之外,还设有通信控制部124和内容管理部126。
内容管理部126是通过内容管理处理程序的执行而实现的应用。内容管理部126设有访问标志(访问信息设定部)设定部128、访问标志控制部(访问信息控制部)134、内容再现部136和内容转送部138。
经由网络106与高分辨率装置100连接的低分辨率装置104具有通信控制部242、内容管理部244和播放内容保存部246。内容管理部244是通过内容管理程序的执行所实现的功能。
内容管理部244设有访问标志设定部248、访问标志控制部254、内容转送部258和内容再现部256。
作为设于高分辨率装置100的内容管理部126中的访问信息设定部而发挥作用的访问标志设定部128在把HDTV调谐器110所接收的以一次拷贝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的高精度电视播放信号作为HDTV内容114保存到播放内容保存部112中时,设定用于控制有无播放内容的再现的访问标志130。访问标志130在HDTV内容114的最开始的保存时被设定为1(有效)。该访问标志130的设定的控制由访问标志控制部134来进行。
内容再现部136在对保存于播放内容保存部112中的HDTV内容114进行再现时,参照访问标志130,当访问标志130被设定为1(可以再现)的情况下进行再现处理,当访问标志130被设定为0(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内容的再现。
内容转送部138通过分辨率转换部140将保存于播放内容保存部112中的原始的HDTV内容114代码转换为低分辨率装置104中的QVGA内容来进行转送。
在通过内容转送部138进行了代码转换并转送了内容的情况下,访问标志控制部134将成为转送方的HDTV内容114的访问标志130复位为0。另外,访问标志控制部134在已转送给低分辨率装置104的内容返回时,将访问标志130设定为1,使得可以再现HDTV内容114。
设于低分辨率装置104侧的内容管理部244中的访问标志设定部248、访问标志控制部254、内容再现部256和内容转送部258的功能也基本与高分辨率装置100的内容管理部126相同。
不同点在于接受从高分辨率装置100进行了代码转换的低分辨率的QVGA内容122的转送而将其保存于播放内容保存部246中,随之在访问标志设定部248中设定访问标志164,在保存时用访问标志控制部254将访问标志164设定为1,使得可以进行内容再现部256的再现。
另外,内容转送部258在向比QVGA内容122低的低分辨率的装置转送播放内容时,在分辨率转换部260中进行代码转换而转送,伴随该转送,访问标志控制部254将访问标志164复位为0。而且,如果不存在低于QVGA内容的分辨率的设备,则不需要内容转送部258的功能。
图11是伴随着图10中的播放内容的分辨率转换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图11(A)是高分辨率装置100中的HDTV内容的接收录像的状态,在将所接收的HDTV内容114进行保存的同时,将该访问标志130设定为1。
接着如图11(B)所示,在从高分辨率装置100向低分辨率装置104转送内容的情况下,将高分辨率装置100中的HDTV内容114代码转换为例如QVGA内容122来进行转送,由此保存在低分辨率装置104中,此时成为转送方的高分辨率装置100的访问标志130复位为0,成为转送目的地的低分辨率装置104的访问标志164设为1。
在该状态下,分别在高分辨率装置100和低分辨率装置104中存在分辨率不同的同一播放内容的内容,但能够再现的只有访问标志164为1的低分辨率装置104,在高分辨率装置100中由于访问标志130为0而无法再现,由此可以维持HDTV内容的录像所要求的一次拷贝的复制控制规则。
图11(C)是从低分辨率装置104向高分辨率装置100返回内容时的说明图。在将低分辨率装置104的QVGA内容122返回给高分辨率装置100时,不进行内容向高分辨率的代码转换,即进行不伴随内容的转送的、只将转送指示发送给高分辨率装置100的转送处理。
通过该向高分辨率侧的转送,低分辨率装置104中的访问标志164被复位为0,高分辨率装置100的访问标志130被设为1,从而只在成为转送目的地的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可以再现内容。
而且,在成为转送方的低分辨率装置104中,转送之后保存的QVGA内容122既可以保留也可以消除。当如图那样保留QVGA内容122时,将访问标志164复位为0。另外在转送后消除QVGA内容122时,也将访问标志164消除即可。
图12是图11的播放内容的转送处理的时序图。在图12中,在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在步骤S1中根据HDTV内容的接收来进行录像保存,当录像保存结束后,在步骤S2中将访问标志设定为1。
接下来,当在步骤S3中判别到对低分辨率装置104进行转送请求时,进入步骤S4,代码转换为低分辨率的QVGA内容之后,在步骤S5中与低分辨率装置104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随之,在低分辨率装置104中,也在步骤S101中进行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
该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例如根据高分辨率装置100和低分辨率装置104预先所持有的认证机关所发行的证书来进行。当相互认证成功而密钥交换结束时,在步骤S6中,高分辨率装置100对代码转换完毕的QVGA内容进行加密,并发送给低分辨率装置104。
由于该加密例如采用了混合方式,所以通过作为伪随机数产生的对话密钥对QVGA内容进行加密,另外用从低分辨率装置104通知的公开密钥对对话密钥进行加密,将两者结合起来发送。
低分辨率装置104在步骤S102中对加密QVGA内容进行接收解码来保存。该加密QVGA内容的接收解码根据自身的保密密钥(秘密密钥)来对加密的对话密钥进行解码,用解码后的对话密钥对加密QVGA内容进行解码来保存。
在成为转送方的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如果在步骤S6中结束了加密发送,则在步骤S7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禁止高分辨率装置100中的内容再现。另一方面,在成为转送目的地的低分辨率装置104中,在步骤S 102中对加密QVGA内容进行接收解码并保存之后,在步骤S103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然后在步骤S104中以将访问标志设为1为条件可以再现QVGA内容。
接下来,当在步骤S105中判别到对高分辨率装置100进行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106中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在步骤S107中只将转送指示进行加密发送。然后在步骤S108中由于保留有QVGA内容,所以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
在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在步骤S8中与低分辨率装置104之间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在步骤S9中对加密的转送指示进行解码来识别,在步骤S10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由此可以再现HDTV内容。
图13是图10的高分辨率装置中的录像转送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3中,如果在步骤S1中选择了录像播放节目,则在步骤S2中接收再现高精度电视播放信号,作为HDTV内容进行录像保存。然后在步骤S3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
接着,在步骤S4中判别到再现请求时,在步骤S5中,如果访问标志为1,则进入步骤S6,读取所保存的HDTV内容进行再现输出。当访问标志为0时,在步骤S16中输出错误消息,不进行再现输出。
接下来,在步骤S7中判别到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8中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在步骤S9中将HDTV内容代码转换为转送目的地设备的低分辨率例如SDTV(标准电视)或者QVGA。然后在步骤S10中对代码转换后的低分辨率的内容进行加密转送之后,在步骤S11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在步骤S7中如果没有转送请求,则跳过步骤S8~S11。
接下来,在步骤S12中,当判别到来自低分辨率侧的转送请求时,进入步骤S13,与转送方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进行不伴随内容的转送处理。然后在步骤S14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使得可以再现HDTV内容。重复这种步骤S1~S14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15中出现装置的停止指示为止。
图14和图15是图10的低分辨率装置中的转送录像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4中,当在步骤S1中判别到来自高分辨率侧的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2中对加密内容例如SDTV内容进行接收解码来保存,在步骤S3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
当在步骤S4中判别到再现请求时,在步骤S5中以访问标志为1作为条件,在步骤S6中读取SDTV内容进行再现输出。当访问标志为0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进行错误消息输出而不进行再现。
当在步骤S7中判别到向低分辨率侧的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8中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在步骤S9中将保存内容(SDTV)转换为转送目的地的低分辨率QVGA,在步骤S10中将转换的内容进行加密转送,在步骤S11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
接下来,当在图15的步骤S12中具有来自低分辨率侧的内容的转送请求时,进入步骤S13,与转送方设备进行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进行了不伴随内容的转送处理之后,在步骤S14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
而且,步骤S7~S14的处理在保存的播放内容为最低的分辨率的情况下,由于无法进行其以上的代码转换,所以不进行步骤S7~S14的处理。
接着,当在图15的步骤S15中判别出向高分辨率侧的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16中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进行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执行不伴随内容的转送处理,在步骤S17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重复这种步骤S1~S17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18中出现停止指示为止。
图16是转送本发明的播放内容的设备环境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SD存储器在设备之间转送播放内容。
在图16中,高分辨率装置100与图9的情况同样地,具有HDTV调谐器110和播放内容保存部112,保存HDTV调谐器110所接收的HDTV内容114。
另一方面,低分辨率装置104是可以连接到SD存储器170的卡槽上的设备,在将保存于高分辨率装置110中的HDTV内容114代码转换为QVGA内容122而保存于SD存储器170中之后,将该SD存储器170插入低分辨率装置104的卡槽中可以进行转送保存。
图16的实施方式中的高分辨率装置100的功能结构与图10相同,新设置了针对SD存储器170的输入输出适配器。另外低分辨率装置104的功能结构也与图10相同,只有设置了SD存储器170的输入输出适配器这一点不同。
图17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播放内容管理处理的其他设备环境的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在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分辨率装置102和低分辨率装置104这3个设备间转送播放内容的情况为例。
在图17中,高分辨率装置100和低分辨率装置104与图8相同。另外,在两者中间设有中分辨率装置102,作为中分辨率装置102例如为DVD刻录机等的设备,在DVD介质116中保存着SDTV内容118作为从高分辨率装置100通过代码转换而转送来的中分辨率的内容。
SDTV内容是标准电视播放内容,对应于NTSE电视播放信号和PAL电视播放信号的分辨率。在本例中高分辨率装置100经由网络106与中分辨率装置102连接,中分辨率装置102经由网络108与低分辨率装置104连接。
进而,在图17的实施方式中,除了可以再现播放内容的访问标志以外,还对限制播放内容的复制数量的最大数的伪内容数进行设定控制。
图18是对限制播放内容的复制数量的伪内容进行管理的图17中的高分辨率装置100和中分辨率装置102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在图18中,高分辨率装置100具有通信控制部124、内容管理部126、HDTV调谐器110和播放内容保存部112。
在内容管理部126中设有访问标志设定部128、访问标志控制部134、内容再现部136和内容转送部138,基本与图10的实施方式相同。除此之外在图18的实施方式中,在访问标志设定部128中设定了伪内容数132。
伪内容数132的控制由伪内容数的计数来实现。伪内容数132在图17中对原始的HDTV内容114进行代码转换作为SDTV内容118保存于中分辨率装置102中,进而对中分辨率装置102的SDTV内容118进行代码转换作为QVGA内容122保存于低分辨率装置104中,这种情况下,3个装置中的某1个的访问标志被设定为1而可以再现,剩余的2个装置中访问标志被复位为0而被禁止再现,该访问标志为0而被禁止再现的内容的数量由伪内容数132表示。
图18的中分辨率装置102具有通信控制部142、内容管理部144和播放内容保存部146。在内容管理部144中设有访问标志设定部148、访问标志控制部154、内容再现部156、具有分辨率转换部160的内容转送部158。
该中分辨率装置102的结构基本与图10所示的低分辨率装置104的情况相同,但在访问标志设定部148中新设置了伪内容数152。另外,作为内容转送部158的分辨率转换部160,例如如图18所示,由于在播放内容保存部146中保存着SDTV内容118,所以在向低分辨率装置104转送内容时,将SDTV内容118代码转换为QVGA内容122。
图19、图20和图21是伴随着图17的播放内容的分辨率转换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图19(A)是在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对HDTV内容114进行接收录像的状态,此时访问标志130被设定为1,另外伪内容数132为0。
伪内容数132表示访问标志为1的装置以外的设备所保存的内容数,此时,由于中分辨率装置102和低分辨率装置104都没有保存代码转换后的相同播放内容,所以伪内容数132为0。
接下来如图19(B)所示,从高分辨率装置100向中分辨率装置102转送内容。该转送通过将HDTV内容114代码转换为SDTV内容118而转送,从而进行保存,转送方的访问标志130复位为0,转送目的地的访问标志150设为1。另外,转送目的地的伪内容数152递增1个而成为1。
关于这种来自高分辨率侧的内容的转送,使用下式来求出伪内容数。
(伪内容数)=(转送方伪内容数)+1=0+1=1
接下来如图20(C)所示,从中分辨率装置102向低分辨率装置104转送内容。该内容的转送通过将中分辨率装置102的SDTV内容118代码转换为QVGA内容122来转送,从而保存于低分辨率装置104中。通过该内容转送,转送方的访问标志150复位为0,转送目的地的访问标志164被设为1。另外,伪内容数在转送目的地的低分辨率装置104中为
(伪内容数)=(转送方伪内容数)+1=1+1=2。
接着如图20(D)所示,说明从低分辨率装置104向中分辨率装置102返回内容的转送。由于低分辨率装置104的QVGA内容122无法代码转换为成为高分辨率的SDTV内容118,所以不进行内容的转送,只进行把转送指示的消息加密并向中分辨率装置102转送的转送处理。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转送后,成为转送方的低分辨率装置104的QVGA内容122、访问标志164和伪内容数166被消除。通过向高分辨率侧的转送,在成为转送目的地的中分辨率装置102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使得可以再现输出SDTV内容118。另外,可以通过下式求出伪内容数152。
(伪内容数)=(转送方内容数)-1
在图20(D)的情况下,
(伪内容数)=(转送方内容数)-1=2-1=1。
图21是从中分辨率装置102向高分辨率装置100返回内容时的说明图。关于该转送,也不进行实质上的内容转送,而只对转送指示进行转送。另外,成为转送方的中分辨率装置102的SDTV内容118、访问标志150和伪内容数152被消除。在成为转送目的地的高分辨率装置100中,访问标志130被设为1,由此可以再现HDTV内容114。另外,伪内容数132为
(伪内容数)=(转送方伪内容数)-1=1-1=0。
关于通过该图19至图21的内容的设备间的转送所控制的伪内容数,通过事先设定用于复制限制的阈值,可以禁止超过阈值的内容的转送保存。例如如果将伪内容的阈值设定为阈值=2,则如图20(C)那样在向低分辨率装置104转送时伪内容数166为2,进而向别的装置转送时伪内容数为3而超过了阈值,所以可以禁止内容的转送保存。
由此,可以防止从原始的HDTV内容114代码转换的低分辨率的相同播放内容的内容没有限制地实质上作为复制内容保存于其他设备中的情况。
图22是图17中的播放内容的转送处理的时序图。在图22中,高分辨率装置100在步骤S1中接收HDTV内容进行录像保存,在步骤S2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将伪内容设为0。
当在步骤S3中判别到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4中代码转换为低分辨率的SDTV内容之后,在步骤S5中与中分辨率装置102之间进行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在步骤S6中对代码转换后的SDTV内容进行加密发送。然后在步骤S7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
在中分辨率装置102中,在步骤S101中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在步骤S102中对加密SDTV内容进行接收解码而保存。然后在步骤S103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将伪内容数设为1。然后在步骤S104中以访问标志为1作为条件,可以再现所保存的SDTV内容。
接着,在步骤S105中判别到对低分辨率装置104进行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106中代码转换为低分辨率的QVGA内容之后,在步骤S107中进行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在步骤108中对QVGA内容进行加密发送,在步骤S109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
在低分辨率装置104中,在步骤S201中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在步骤S202中对加密QVGA内容进行接收解码而保存,之后在步骤S203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将伪内容数设为2。然后在步骤S204中以访问标志为1作为条件,可以再现所保存的QVGA内容。之后,根据需要进行从低分辨率装置104向中分辨率装置102的返回和从中分辨率装置102向高分辨率装置100的返回。
图23是图18的高分辨率装置100中的录像转送处理的流程图。图23的步骤S1~S16的处理除了处理伪内容数之外与图13的图像转送处理相同。在图23中,在步骤S3中进行了录像保存之后将伪内容数设为0。另外,仅仅在步骤S14中具有来自低分辨率侧的转送请求时伪内容数为(伪内容数)=(转送方伪内容数)-1这一点不同。
图24和图25是图18的中分辨率装置102中的录像转送处理的流程图。该录像转送处理也与图14所示的低分辨率装置104的录像转送处理的流程图基本相同,但在求出伪内容这一点、和对伪内容与阈值进行比较,当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禁止转送这一点上不同。
另外,在中分辨率装置102中,接收保存从高分辨率装置代码转换来的SDTV内容,进而把对SDTV内容代码转换后的QVGA内容转送给低分辨率装置104侧。
在图24中,当在步骤S1中从高分辨率侧出现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2中对加密内容即SDTV内容进行接收解码来保存,在步骤S3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将伪内容数设为对转送方伪内容数加1的值。
当在步骤S4中具有再现请求时,如果步骤S5中访问标志为1,则在步骤S6中读取所保存的SDTV内容进行再现输出。如果访问标志为0,则在步骤S20中输出错误消息,不进行再现。
当在步骤S7中具有向低分辨率侧的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8中检查伪内容数是否达到了阈值。如果小于阈值,则在步骤S9中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进行了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之后,在步骤S10中将所保存的SDTV内容代码转换为转送目的地的低分辨率即QVGA内容之后,在步骤S11中进行加密转送,在步骤S12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在步骤S8中伪内容数达到了阈值的情况下,禁止内容的转送处理,在步骤S21中输出错误消息而不进行转送处理。
当在步骤S13中具有来自低分辨率侧的内容的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14中进行与转送方设备的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执行不伴随内容的转送处理。对于该内容的返回,在步骤S15中将访问标志设为1之后,设伪内容数为从转送方的内容中减去1的值。
接着在图25中,在步骤S16中判别到向高分辨率侧的转送请求时,在步骤S17中进行与转送目的地设备的相互认证和密钥交换,执行不伴随内容的转送处理。然后在步骤S18中将访问标志复位为0。重复到该步骤S18为止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19中出现了装置的停止指示为止。
而且,图18的低分辨率装置104的转送录像处理与图24和图25的中分辨率装置102的转送录像处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步骤S2的进行接收解码的加密内容为QVGA内容这一点。另外,关于向低分辨率侧的转送,如果保存的QVGA内容为最低分辨率,则步骤S7~S15、S21的处理将被除外。
图26是将图18的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分辨率装置102和低分辨率装置104的各自处理中执行的伪内容计数处理作为子程序表示的流程图。在图26中,伪内容计数处理在步骤S1中判别为来自高分辨率侧的转送时,在步骤S2中将伪内容数设为转送方伪内容数加1的值。另外,在步骤S3中判别为来自低分辨率侧的转送时,设伪内容数为从转送方伪内容数中减去1的值。
图27、图28和图29是在向高分辨率侧转送时保留低分辨率侧的内容的伴随图18的播放内容的分辨率转换的转送处理的说明图。图27(A)是高分辨率装置100中录像保存着HDTV内容114的状态,访问标志130为1,伪内容数132为0。
图27(B)是从高分辨率装置100向中分辨率装置102转送的情况,对HDTV内容114进行代码转换,作为SDTV内容118保存在中分辨率装置102中。此时,转送方的访问标志130被复位为0,转送目的地的访问标志150被设为1。另外转送目的地的伪内容数成为转送方内容数加1的值。
即,从高分辨率侧向低分辨率侧转送内容时的伪内容数成为(伪内容数)=(转送方伪内容数)+1,这与图19~图21所示的向高分辨率侧转送时的消除低分辨率侧的内容的情况相同。
图28(C)是从中分辨率装置102向低分辨率装置104的转送,将SDTV内容118代码转换为QVGA内容122而保存于低分辨率装置104中。此时,转送方的访问标志150被复位为0,转送目的地的访问标志164被设为1。另外转送目的地的伪内容数被设为2。
图28(D)是从低分辨率装置104向中分辨率装置102返回内容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向高分辨率侧返回内容时,由于无法从低分辨率向高分辨率进行代码转换,所以不进行内容的转送,而只进行转送指示的转送。
此时成为转送方的低分辨率装置104保留QVGA内容122。另外,转送方的访问标志164被复位为0,转送目的地的访问标志150设为1。另外关于伪内容数,转送方的伪内容数162为2,转送目的地的伪内容数也为2。
即,当成为转送方的低分辨率侧保留有内容的情况下,伪内容数为(伪内容数)=(转送方伪内容数)=2。
图29(D)是从中分辨率装置102向高分辨率装置100返回内容的情况,该情况下也不进行内容的转送,只对转送指示进行转送。此时,转送方的访问标志150被复位为0,转送目的地的访问标志130被设为1。另外,转送目的地的伪内容数被设定为(转送目的地的伪内容数)=(转送方的伪内容数)=2。
如该图27~图29所示,在将内容的转送从高分辨率装置100转送为中分辨率装置102、低分辨率装置104,并返回到原处的情况下,如图29(D)那样,所有装置中的伪内容数132、152、166的值都为2。
此处,当把伪内容数的阈值例如设定为“2”时,如果向图29(D)的装置以外转送内容,则转送目的地的装置中的伪内容数为3,由于其超过了阈值,所以禁止内容的转送处理,可以阻止向其他设备保存更多的代码转换后的内容。
图30将图27至图29中的伪内容计数处理的流程图作为子程序而示出。在图30中,在步骤S1中如果转送方伪内容数小于阈值,则在步骤S2中判别到来自高分辨率侧的转送时,在步骤S3中将伪内容数设为转送方伪内容数加1后的值。另外,如果在步骤S4中判别为来自低分辨率侧的转送,则转送方伪内容数即为伪内容数。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中转送方伪内容数达到了阈值时,跳过步骤S2~S4的处理,在步骤S5中原样将转送方伪内容数作为伪内容数。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备之间进行使分辨率发生改变的代码转换来转送内容,但关于不改变分辨率而原样转送内容的复制,也可以同样通过设定访问标志和伪内容数来应用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处理。
此时,即使原始的复制也保存于多个设备中,由于可以再现的仅为访问标志被设为1的1个设备,所以可以维持一次拷贝下的复制控制。
(多重编码解码录像)
图31是通过多重编码解码来对HDTV内容进行接收录像的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在图31中,录像装置300具有HDTV调谐器302、MPEG2的HDTV编码解码器304、H.264的QVGA编码解码器306、访问标志控制部308、310、播放内容保存部312和内容再现部322。
HDTV编码解码器304和QVGA编码解码器306通过MPEG2和H.264各自的编码解码方式来并列地对HDTV调谐器202在一次拷贝的复制控制条件下接收的HDTV播放信号进行解码,作为HDTV内容314和QVGA内容318保存在播放内容保存部312中。
访问标志控制部308、310对于HDTV内容314和QVGA内容318分别设定访问标志316、320,例如通过把默认设定的HDTV内容314的访问标志316设为1可以再现,通过把QVGA内容318的访问标志320复位为0来成为禁止再现的状态。
该默认的访问标志316、320的设定状态由用户根据需要,基于希望再现的内容的选择来切换。例如关于默认的保存状态,当用户指示了QVGA内容318的再现时,该访问标志320被设为1,HDTV内容314的访问标志316被复位为0,内容再现部322再现输出访问标志为1的一侧的内容。
由此通过录像装置300具有HDTV编码解码器304和QVGA编码解码器306这2个编码解码器,从而即使对相同的HDTV接收播放进行双重解码来保存2个内容,也是某一方的访问标志为1,剩余的访问标志为0,只有访问标志为1的1个播放内容可以被再现,所以即使是多重编码解码下的多个内容的保存,也可以维持一次拷贝下的复制控制的制约条件。
图32是图31的多重编码解码处理的流程图。在图31中,当在步骤S1中具有录像请求时,在步骤S2中将指定编码解码器的访问标志设为1,剩余的复位为0。接着,在步骤S3中进行多重编码解码的录像保存处理。如果在步骤S4中有再现请求,则在步骤S5中检查访问标志,如果访问标志为1则在步骤S7中进行录像内容的再现。
如果访问标志不是1,则在步骤S6中将对应的访问标志设为1,剩余的复位为0之后,在步骤S7中再现将访问标志设为1的录像内容。重复该步骤S1~S7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8中出现装置的停止指示为止。
而且在图31中,以在录像装置300中设置2台编码解码器,进行双重编码解码录像的情况作为例子,但在设置了3个以上的编码解码器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应用。
进而关于进行包含本发明的播放内容的加密解码处理的设备的处理部分,通过使用具有耐篡改处理功能的硬件模块或者软件,来实现对非法访问的影响的保护。
另外,关于设备间的通信,也在例如对于个人计算机用DTCP接口连接DVD装置那样的情况下使用IEEE1394和DTPC等的加密通信,另外在使用LAN连接设备间的情况下使用SSL和IPsec等的协议来进行加密通信。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不会有损其目的和优点的适当的变形,而且不受上述实施方式所表示的数值的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内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方法具有: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能否进行内容的再现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步骤;
在上述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上述内容,在上述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上述内容的内容再现步骤;
转换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步骤;以及
在将内容保存到上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在将上述转换后的内容转送到其他设备中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而且当被转送到上述其他设备中的上述转换后的内容变为不能再现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方法还执行伪内容限制步骤,在该伪内容限制步骤中,在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的禁止再现状态下,设置表示保存于其他设备中的内容的数量的伪内容数,当上述伪内容计数器的值达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禁止向其他设备进行转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容转送步骤将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转换为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对应的低分辨率的内容,转送经过转换后的内容。
4.一种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具有: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能否进行内容的再现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部;
在上述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上述内容,在上述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上述内容的内容再现部;
转换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中的内容转送部;以及
在将内容保存到上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在将上述转换后的内容转送到其他设备中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而且当被转送到上述其他设备中的上述转换后的内容变为不能再现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还具有伪内容限制部,该伪内容限制部在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的禁止再现状态下,设置表示保存于其他设备中的内容的数量的伪内容数,当上述伪内容计数器的值达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禁止向其他设备进行转送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容转送部将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转换为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对应的低分辨率的内容,转送经过转换后的内容。
7.一种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具有:
按照保存在内容保存部中的每一个内容,设定对有无内容的再现进行控制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设定部;
在上述访问信息表示能再现的情况下再现上述内容,在上述访问信息表示不能再现的情况下禁止再现上述内容的内容再现部;
转换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的分辨率,将该转换后的内容转送至其他设备的内容转送部;以及
在将从其他设备转送来的内容保存到上述内容保存部中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能再现而使其能够再现,在将上述内容转送到另外的其他设备时,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而禁止再现的访问信息控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容管理装置还具有伪内容限制部,该伪内容限制部在将上述访问信息设定为不能再现的禁止再现状态下,设置表示保存于其他设备中的内容的数量的伪内容数,当上述伪内容计数器的值达到规定阈值的情况下禁止向其他设备进行转送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容转送部将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转换为与转送目的地的设备对应的低分辨率的内容进行转送,在将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返回到保存有高分辨率的内容的转送方的设备中时,执行不包含内容的转送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容转送部在将保存于上述内容保存部中的内容返回到保存有高分辨率的内容的转送方的设备中时,将所保存的内容原样保留或者消除。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容转送部经由网络连接或者可自由装拆的存储介质向其他设备转送上述内容。
12.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其他设备中无法再现转换后的内容时,该转换后的内容将被返回。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内容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容为将只复制一次作为著作权的使用条件而接收的电视播放信号。
CN201010001409A 2004-08-26 2004-08-26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1783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1409A CN101783926A (zh) 2004-08-26 2004-08-26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001409A CN101783926A (zh) 2004-08-26 2004-08-26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438699A Division CN101015165B (zh) 2004-08-26 2004-08-26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3926A true CN101783926A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3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1409A Pending CN101783926A (zh) 2004-08-26 2004-08-26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8392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5858A (zh) * 2015-06-03 2015-09-16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视频产品开店方法及装置
CN108781269A (zh) * 2016-03-16 2018-11-09 索尼公司 内容回放装置的模式管理
CN109314799A (zh) * 2016-06-07 2019-02-05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广播接收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5858A (zh) * 2015-06-03 2015-09-16 无锡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视频产品开店方法及装置
CN108781269A (zh) * 2016-03-16 2018-11-09 索尼公司 内容回放装置的模式管理
CN108781269B (zh) * 2016-03-16 2021-02-09 索尼公司 内容回放装置的模式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9314799A (zh) * 2016-06-07 2019-02-05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广播接收装置
CN109314799B (zh) * 2016-06-07 2020-12-08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广播接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5165B (zh) 内容管理方法及装置
US8051302B1 (en) Data distribut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ed for it
US8280818B2 (en) License source component, license destination component, and method thereof
US7020636B2 (en) Storage-medium rental system
US7305560B2 (en) Digital content security system
US5832083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tilizing data content
CN1479921B (zh) 计算机程序复制管理系统
RU2385491C2 (ru) Разделенные права в авторизованном домене
US8544108B2 (en) Copyright protection storage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layback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layback method
US20060059105A1 (en) Move component, program, and move method
JP2000341263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20060069652A1 (en) Copy component, program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6001161A1 (ja) 記憶媒体処理方法、記憶媒体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6064768A1 (ja) 不正機器検出装置、不正機器検出システム、不正機器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機器情報更新方法
JP2001501763A (ja) 閉鎖、接続された機器における記憶媒体電子権利管理用の暗号法の方法、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4139433A (ja) 端末装置とこの装置で使用する記録媒体、及びコンテンツ管理システムとその管理サーバ
US20060059103A1 (en) Return component, program, and return component method
US20060059101A1 (en) Reproduction component, progra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60159271A1 (en) Method of local data distribution preserving rights of a remote party
JP2003303137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059104A1 (en) Rent component, program, and rent component method
US7158641B2 (en) Recorder
TWI235313B (en) Memory device
JP3556891B2 (ja) デジタルデータ不正使用防止システム及び再生装置
JP4072988B2 (ja) デジタルコンテンツデータ生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