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524A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524A
CN102959524A CN201280001609XA CN201280001609A CN102959524A CN 102959524 A CN102959524 A CN 102959524A CN 201280001609X A CN201280001609X A CN 201280001609XA CN 201280001609 A CN201280001609 A CN 201280001609A CN 102959524 A CN102959524 A CN 102959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lename
record carrier
information recor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6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524B (zh
Inventor
前田卓治
足立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9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4File meta data generation
    • G06F16/166File name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方法。信息记录装置(2)具有:存储部(23),其用于保存数据;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21),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存储部(23)中的数据;以及无线部(25),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215)从与信息记录装置(2)连接的访问装置(1)获取第一文件名和与第一文件名对应并且由与第一代码不同的第二代码构成的第二文件名,确定被保存在存储部(23)中的数据当中具有第一文件名的规定的数据,将第二文件名和规定的数据发送给经由无线部(25)而连接的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2’)。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数据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作为文件进行管理、并且利用无线通信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对音乐内容或图像数据等的数字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中,存在磁盘、光盘和光磁盘等多个种类。在这些记录介质当中,在记录元件中使用了Flash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卡由于能够实现记录介质的小型化,因此,以数字静物照相机或便携式电话终端等的小型便携式设备为中心迅速普及。而且,最近,FlashROM等的半导体存储器的用途不局限于将其内置于设备内来代替硬盘使用等的作为以往的存储卡的那种能够装卸的可移动介质的用途,而且也逐渐地作为设备内置存储器的用途而使用。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在车站或咖啡厅等增加了能够连接的公共访问接入点(common access point)或者实现了家用网络的无线化的缘故,无线LAN连接环境迅速普及。随之而来的是,对应于无线LAN的设备也在终端的数量和种类方面从以往作为主流的笔记本式计算机迅速扩展到便携式电话机终端或平板型终端、NAS(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HDD刻录机等。
在这种无线LAN普及的背景下,有人提出了一种在以往的存储卡中搭载有无线功能的带有无线功能的存储卡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带有无线功能的存储卡与以往的存储卡具有相同的接口形状,因此,能够与具有用于以往的存储卡的插槽的主机设备共用接口。而且,利用带有无线功能的存储卡,能够在无需将通信用硬件和软件资源安装在主机设备侧的情况下以低成本实现无线功能。
例如,在数字静物照相机中安装有存储卡的情况下,以往,如果要进行向网站服务上传静止图像等操作,则需要暂时将存储卡从数字静物照相机调换到计算机等中进行。但是,如果是具备无线功能的存储卡,则能够从数字静物照相机直接进行向网站服务上传静止图像等操作,能够很容易地将主机设备与网络连接。
而且,通过在存储卡中搭载无线通信功能,能够在存储卡之间直接无线连接,也能够实现交换文件这样的用例。由此,例如,在运动会或结婚仪式等的活动中所拍摄的静止图像能够当场交给对方,能够很轻松地进行照片交换。
图14表示文件交换的大致情况。在文件交换中,首先,发送侧主机设备30(例如数字静物照相机)针对发送侧卡40(例如带有无线功能的存储卡)指定转发目的地的信息和作为对象的文件名,并发出文件的转发指示。接下来,发送侧卡40基于接收到的转发目的地的信息与接收侧卡41(例如带有无线功能的存储卡)连接。发送侧卡40再基于接收到的文件名检测出对象文件,实际进行文件数据的读出,并向接收侧卡41进行发送。接收侧卡41接收到文件数据后生成文件,并通知接收侧主机设备31(例如数字静物照相机)已获取到文件。
作为另外的方法,还可以考虑由发送侧主机设备30实施文件的读出处理,将读出的数据由发送侧主机设备30发送给发送侧卡40,因而,在发送侧卡40内不具有文件系统的处理。但是,如果如图14所示,具有在发送侧卡40内实施文件的读出和发送处理的构成,则不需要进行发送侧主机设备30与发送侧卡40之间的数据转发,能够高速地进行文件转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366919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文件交换中,为了管理,优选使发送源的文件名与接收侧的文件名一致。一般来讲,用数字静物照相机拍摄的静止图像的文件名按照规定的规则用ASCII代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命名。ASCII是用7位的代码表示的英文字符和数字。使用ASCII代码的名称是像“IMAG0001.JPG”这样的无机质名称,因此,有时更换成用户容易看懂的“2011年运动会0001.JPG”这样的名称。
在对具有任意名称的文件进行文件交换的情况下,需要使图14中的发送侧卡40和接收侧卡41内的文件系统能够处理任意的名称。在一般用于存储卡的FAT文件系统中,作为字符代码而使用Shift-JIS等的取决于区域的字符代码。因此,在对文件名使用任意的名称的情况下,需要用卡内的文件系统与Shift-JIS等的取决于区域的字符代码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个区域所使用的字符代码不同,因此,需要或者事先在卡内编入所有区域的字符代码对应处理,或者按照每个销售区域变更卡内的字符代码对应处理,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卡的安装负担都加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以下要公开的技术的目的是能够进行使用了任意文件名的文件交换。
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存储部,其用于保存数据;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存储部中的数据;以及无线部,其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从与信息记录装置连接的访问装置获取第一文件名和与第一文件名对应并且由与第一代码不同的第二代码构成的第二文件名,确定被保存在存储部中的数据当中具有第一文件名的规定的数据,将第二文件名和规定的数据发送给经由无线部而连接的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存储部,其用于保存数据;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存储部中的数据;以及无线部,其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在上述信息记录装置中,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从经由无线部而连接的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获取由与第一代码不同的第二代码构成的第二文件名和与第二文件名对应的规定的数据,获取第一文件名,生成具有第一文件名的文件,将接收到的规定的数据记录到具有第一文件名的文件中,对所连接的访问装置发送第一文件名和第二文件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一种信息通信系统,具有:涉及上述任意方案的信息记录装置;以及访问装置,其具有管理被保存在信息记录装置的存储部中的数据的第二文件系统控制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一种使用信息记录装置的信息通信方法,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存储部,其用于保存数据;文件系统控制部,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存储部中的数据;以及无线部,其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使用了任意的文件名的文件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文件交换处理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发送侧访问装置进行的文件名变换处理步骤以及文件转发请求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进行的文件检测/连接处理步骤以及文件转发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进行的文件生成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接收侧访问装置进行的文件名恢复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进行的文件检测/连接处理步骤以及文件转发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进行的文件生成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接收侧访问装置进行的文件名设定处理以及文件名恢复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中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中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以往的文件交换处理的概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访问装置以及信息记录系统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1
1.1信息记录系统100的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系统100的示意图。信息记录系统100具有访问装置1以及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2。
1.1.1访问装置1
在图1中,访问装置1包括CPU11、RAM12、信息记录装置接口13和ROM14。访问装置1是处理例如动态图像或静止图像等的数字内容的装置,可以举出摄像机、数字静态照相机、便携式电话终端、平板型终端和PC应用程序等。
在ROM14中保存有用于控制访问装置1的程序。该程序使用RAM12作为暂时存储区域,在CPU11上工作。通信接口13是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2和访问装置1的连接部,进行控制信号以及数据的发送/接收。
ROM14还包括应用程序控制部101、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文件系统控制部或第二文件系统控制部的一例)和信息记录装置访问部103。应用程序控制部101进行数据生成或电源控制等整个访问装置1的控制。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利用FAT文件系统等的文件系统进行用于将数据作为文件来管理的控制。
信息记录装置访问部103从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接收数据且同时还接收数据的大小以及数据保存目的地的地址,将指定大小的数据记录在信息记录装置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3内的指定位置上。信息记录装置访问部103就是这样控制对信息记录装置2的命令或数据的发送/接收。而且,信息记录装置访问部103也控制与信息记录装置2的无线部25的控制相关的命令或数据的发送/接收。
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还包括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在文件交换的对象文件的名称是ASCII代码以外的情况下,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是实施转发前的变换处理和转发后的恢复处理的处理部,在以往的访问装置中并不存在。本处理部的详细内容后面将会提到。
1.1.2信息记录装置2
另一方面,在图1中,信息记录装置2包括主控制器21、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器22、非易失性存储器23(存储部的一例)、无线控制器24和无线部25(无线部的一例)。信息记录装置2是例如保存数字内容等的存储卡、USB存储器等的可移动介质或内置记录装置。
主控制器21是进行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2的所有控制的装置,是作为包括CPU等的系统LSI构成的。主控制器21还包括访问装置接口211、CPU212、RAM213和ROM214。
访问装置接口211是信息记录装置2和访问装置1的连接部,与信息记录装置接口13相同,是用于发送/接收控制信号以及数据的接口。ROM214中保存有用于控制信息记录装置2的程序,该程序使用RAM213作为暂时存储区域,在CPU212上工作。
ROM214还包括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文件系统控制部或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的一例)。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解释构建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上的FAT文件系统等的文件系统,进行用于实施文件数据的读写的控制。以往,这种处理是通过访问装置1内的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实施的。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高速的文件交换处理,在卡内也设有具有同样功能的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关于该控制部的详细内容后面会进行说明。
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器22位于主控制器21和非易失性存储器23之间,控制对非易失性存储器23的命令或数据的发送/接收。另外,同样,无线控制器24位于主控制器21和无线部25之间,控制对无线部25的命令或数据的发送/接收。无线部中包括实现以802.11b、g、n为代表的无线LAN或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接口的电路或天线等。
1.2基于信息记录系统100的文件交换处理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文件交换的概况的图。符号1表示发送侧访问装置;符号2表示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符号1’表示接收侧访问装置;符号2’表示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另外,在该例子中,接收侧访问装置1’具有与发送侧访问装置1相同的构成以及功能,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具有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相同的构成以及功能。以下,关于在发送侧以及接收侧具有相同构成以及功能的部分,参照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该文件交换处理包括:基于发送侧访问装置1的指令将保存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文件数据无线发送到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并通过接收侧访问装置1’进行识别为止的处理。图2所示的文件交换处理与图14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在文件交换处理之前,发送侧访问装置1实施文件名变换处理;第二点是,在文件交换处理之后,接收侧访问装置1’实施文件名恢复处理。另外,在图2的各处理中实施的文件名通知方法与以往不同。通过这些处理的追加、变更,即使在实施使用了任意的文件名的文件交换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不需要在信息记录装置侧的每个区域都要对应的文件交换。
图3是将在图2说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文件交换的内容作为序列进行表述的图。图3所记载的Cont Info、ASCII Name1、Uni_Name、ASCII_Name2是分别作为命令的参数在访问装置1以及信息记录装置2之间发送/接收的信息。以下,使用图4到图7对本图中所记载的各处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1.2.1文件名变换处理以及文件转发请求处理
首先,使用图4对实施方式1中的文件名变换处理以及文件转发请求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主要是利用图3中的发送侧访问装置1实施的处理。特别是,文件名变换处理是利用发送侧访问装置1内的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的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来实施的。
步骤S401: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判断文件交换的对象文件名(路径名)(输入的文件名的一例)是否只由ASCII代码(第一代码的一例)字符构成。在对象文件名由ASCII代码构成的情况下(第一文件名的一例),进入步骤S405的处理;在包括ASCII代码以外的字符代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02的处理。
步骤S402:在步骤S401的处理中,当判断为文件名中包括ASCII代码以外的字符代码时,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将对象文件名变换成Unicode(UTF-16)(第二代码的一例),并设定为Uni_Name。例如,在使用FAT文件系统作为文件系统,并且原来的对象文件名以Shift-JIS保存的情况下,发送侧访问装置1内的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进行将Shift-JIS的文件名变换成Unicode(UTF-16)的处理。例如,在具有“¥あいうえお.JPG”这一文件名(路径名)的文件的情况下,将这些字符代码变换成Unicode(UTF-16),并设定为Uni_Name。
步骤S403: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只使用ASCII代码来生成在文件发送中所使用的暂时的名称,并设定为ASCII_Name1。作为暂时的名称,机械性生成例如“¥TEMP¥UP_SRC.JPG”这种名称。
步骤S404: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生成在步骤S403确定的具有ASCII_Name1这一名称的文件,经由信息记录装置访问部103,在信息记录装置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3中复制对象文件的数据。在上述例子中,作成具有“¥TEMP¥UP_SRC.JPG”这一名称的文件,并复制“¥あいうえお.JPG”的文件数据。另外,也可以将对象文件的名称直接变更为ASCII_Name1的名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复制对象文件的数据的处理,因此,能够更高速地实施处理。在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7的处理。
步骤S405:在步骤S401的处理中,在判断为文件名只由ASCII代码构成的情况下,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将对象文件名变换成Unicode(UTF-16),并设定为Uni_Name。在这种情况下,对象文件名只由ASCII代码构成。Unicode(UTF-16)相对于ASCII代码具有上位互换性,ASCII范围内的字符代码就直接作为ASCII代码来处理。因此,从ASCII代码到Unicode(UTF-16)的变换处理与区域无关,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械处理来实施。
步骤S406: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将对象文件名设定为ASCII_Name1。在这种情况下,对象文件名只由ASCII代码构成,因此,就将对象文件名设定为ASCII_Name1。
步骤S407:信息记录装置访问部103指定ASCII_Name1、与ASCII_Name1对应的Uni_Name以及表示与连接目的地的信息相关的Cont_Info,并向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发送文件转发的请求。ASCII_Name1、Uni_Name已通过上述的处理步骤进行了说明。Cont_Info是访问接入点的SSID或网络密匙、连接目的地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识别信息等连接所需要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假定为实施与以往相同的无线连接,因此,Cont_Info中使用的信息也由与以往相同的信息构成,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Cont_Info也可以不在本处理中通知,而作为文件交换的前处理先由发送侧访问装置1通知给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事先实施连接处理。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当文件转发处理结束时,访问装置1由信息记录装置2接收文件转发处理结束之意的通知,并结束本处理。
1.2.2文件检测/连接处理以及文件转发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5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文件检测/连接处理以及文件转发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成为主要是利用图3中的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来实施的处理。
步骤S501:在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和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之间进行连接处理。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在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和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之间实施无线连接。例如,能够按照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Network Alliance)所规定的连接指南实施文件交换中的无线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将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作为M-DMS(移动式数字媒体服务器:Mobile Digital Media Server),将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作为M-DMU(移动式数字媒体上传器:Mobile Digital Media Uploader)来实施连接,能够实现文件交换。
步骤S502:使用ASCII_Name1,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来检索对象文件并确定数据。此时,ASCII_Name1只包括ASCII代码,因此,即使由于区域不同而导致字符代码不同,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也能够不受影响地检索文件。
步骤S503: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读出在步骤S502的检索处理中确定的文件的数据,向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发送。此时,作为与读出的数据对应的文件的名称,将Uni_Name通知给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此时,例如在按照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所规定的连接指南实施文件交换中的无线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考虑使用Uni_Name作为表示内容的标题的(元数据:meta)。在这种情况下,使用UTF-8作为Unicode。因此,在使用UTF-16作为Uni_Name的情况下,就需要变换到UTF-8的处理。该变换处理能够通过与区域无关的机械性变换处理来实现,因此,能够通过利用发送侧访问装置1或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任意一个来事前实施从而进行应对。另外,可以从最开始就使用UTF-8作为Uni_Name。而且,在存在用其他方式通知文件的类别(静止图像、动态图像等)的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在Uni_Name中只设定从文件名中删除了扩展项的名称。
另外,虽然图中进行了省略,但当文件转发处理结束时,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从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接收已完成了文件转发之意的通知,结束与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连接,并且向访问装置1发送已经结束文件转发处理之意的通知,并结束本处理。
1.2.3文件生成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6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文件生成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成为主要利用图3中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实施的处理。
步骤S601: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由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通知的Uni_Name只由ASCII代码构成,并且判断能否变换成ASCII文件名。在能够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02的处理;在不能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03的处理。
步骤S602:在步骤S601的处理中,在判断为能够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将Uni_Name变换成ASCII文件名,并设定为ASCII_Name2。此时,由于Uni_Name中只包括ASCII代码,因此,能够以与区域无关的机械性变换处理来实现。在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604。
步骤S603:在步骤S601的处理中,在判断为不能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只使用ASCII代码来决定与步骤S403同样在文件接收中使用的暂时的名称,并设定为ASCII_Name2。作为暂时的名称,机械性生成例如“¥TEMP¥UP_DST.JPG”这样的名称。在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604的处理。
步骤S604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生成具有在步骤S602或步骤S603确定的ASCII_Name2的名称的文件,并将通过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器22接收到的数据记录在同一文件中。
步骤S605: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指定ASCII_Name2和Uni_Name,经由访问装置接口211向接收侧访问装置1’发送文件获取通知。另外,该通知处理既可以如步骤S605那样在记录文件之后实施,也可以在记录文件之前实施。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向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发送已结束了文件转发之意的通知,并结束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连接,从而结束本处理。
1.2.4文件名恢复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7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文件名恢复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成为主要利用图3中的接收侧访问装置1’来实施的处理。
步骤S701: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判断:由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通知的ASCII_Name2和Uni_Name是否是同一名称。在发送侧中的原来的文件交换对象文件是只包括ASCII代码的文件名的情况下,在ASCII_Name2和Uni_Name中分别设定具有相同的ASCII代码的文件名。另外,在原来的文件交换对象文件是包括ASCII代码以外的文件名的情况下,在ASCII_Name2和Uni_Name中分别设定不同的文件名。在前者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文件名恢复处理,因此结束处理。另外,在后者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02的处理。
步骤S702: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的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将具有ASCII_Name2的名称的文件变更为Uni_Name这一名称。例如,使用FAT文件系统作为文件系统,在为了保存ASCII代码以外的字符代码而使用Shift-JIS的情况下,进行将Uni_Name的Unicode(UTF-16)的文件名变换成Shift-JIS的处理。例如,在上述例子的情况下,将“¥TEMP¥UP_DST.JPG”的名称变更为“¥TEMP¥あいうえお.JPG”这一名称。
如上所述,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访问装置1和信息记录装置2组合使用,即使在使用包括ASCII代码以外的字符代码的任意的文件名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不需要在信息记录装置2一侧的每个区域都对应的文件交换。
1.3实施方式1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基于由访问装置1指定的ASCII代码构成的文件名来确定转发对象数据,并向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转发由访问装置1指定的Unicode构成的文件名和对象数据。由此,即使在使用包括ASCII代码以外的字符代码的任意的文件名的情况下,在信息记录装置2内也无需与每个区域对应地进行字符代码的变换处理,因此,由于在信息记录装置2中无需按照每个销售区域来对应字符代码,因此,不会造成安装负担,能够实现使用范围的广泛化。另外,能够使用任意的文件名在信息记录装置之间进行无线的文件交换。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送侧访问装置1将包括ASCII代码以外的字符代码的任意的文件名变换成只由ASCII代码构成的文件名,并向信息记录装置2请求文件转发。因此,能够使用任意的文件名在信息记录装置之间进行无线的文件交换。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由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接收包括ASCII代码以外的字符代码的任意的文件名,生成具有ASCII代码的文件名的文件,以相同的文件名记录数据,并向接收侧访问装置1’通知同一任意的文件名和ASCII代码的文件名。因此,能够使用任意的文件名在信息记录装置之间进行无线的文件交换。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收侧访问装置1’基于由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通知的任意的文件名和ASCII代码的文件名进行文件名恢复处理。因此,能够使用任意的文件名在信息记录装置之间进行无线的文件交换。
2.实施方式2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sequence)的说明图。以下,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进行说明,省略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以及功能的说明。另外,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文件交换处理的信息记录系统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以下使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以下,通过图9到图11对本图中所记载的各处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2.1基于信息记录系统100的文件交换处理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收侧的处理中,利用接收侧访问装置1’来实施ASCII_Name2的名称确定。在该顺序中,在实施文件生成处理之前,由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向接收侧访问装置1’通知Uni_Name,接收侧访问装置1’进行ASCII_Name2的确定,并通知给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
2.1.1文件名变换处理以及文件转发请求处理
由发送侧访问装置1进行的文件名变换处理以及文件转发请求处理与实施方式1(图4)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2.1.2文件检测/连接处理以及文件转发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9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文件检测/连接处理以及文件转发处理进行说明。该处理成为主要利用图3中的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来实施的处理。
步骤S901:在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和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之间进行连接处理。另外,该连接处理与实施方式1相同(图5的步骤S501)。
步骤S902: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使用ASCII_Name1来检索对象文件,并确定数据。此时,由于ASCII_Name1只包括ASCII代码,因此,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能够在不受到由于区域不同而导致字符代码不同的影响的情况下检索文件。
步骤S903: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向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发送开始文件转发的通知。此时,向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通知Uni_Name作为文件的名称。此时,例如在按照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规定的连接指南来实施文件交换中的无线连接的情况下,能够考虑使用Uni_Name作为表示内容的标题的(元数据:meta)。在这种情况下,使用UTF-8作为Unicode。因此,在使用UTF-16作为Uni_Name的情况下,就需要变换至UTF-8的处理。该变换处理能够通过与区域无关的机械性变换处理来实现,因此,能够通过利用发送侧访问装置1或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任意一个来事前实施从而进行应对。另外,可以从最开始就使用UTF-8作为Uni_Name。而且,在存在用其他方式通知文件的类别(静止图像、动态图像等)的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在Uni_Name中只设定从文件名中删除了扩展项的名称。
步骤S904: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判断后面要提到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是否接收到文件名设定已结束之意的通知。
步骤S905:当在步骤S904中,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接收到文件名设定已结束之意的通知时,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对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开始文件转发处理。
步骤S906: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判断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是否接收到文件转发已结束之意的通知。
步骤S907:当在步骤S906中,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接收到文件转发已结束之意的通知时,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结束与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连接,并且向访问装置1发送文件转发处理结束之意的通知,从而结束本处理。
2.1.3文件生成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10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文件生成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成为主要利用图3中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来实施的处理。
步骤S1001: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首先判断是否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收到Uni_Name的文件名以及开始文件转发之意的通知(图9的步骤S903)。
步骤S1002:当在步骤S1001收到文件转发开始之意的通知(图9的步骤S903)时,向接收侧访问装置1’通知Uni_Name的文件名。
步骤S1003: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利用接收侧访问装置1’,与在步骤S1002中通知的Uni_Name的文件名对应地接收只由ASCII代码构成的文件名ASCII_Name2。
步骤S1004: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将文件名的设定结束通知通知给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
步骤S1005:在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之间进行文件转发。
步骤S1006: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利用在步骤S1003接收的ASCII_Name2的文件名来生成文件,并将通过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器22接收到的数据记录在该文件中。
步骤S1007: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经由无线部25向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发送文件转发结束通知,并结束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连接。
步骤S1008: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经由访问装置接口211向接收侧访问装置1’发送文件获取通知。
2.1.4文件名设定处理以及文件名恢复处理
接下来,使用图1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文件生成处理进行说明。本处理成为主要利用图3中的接收侧访问装置1’的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特别是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实施的处理。
步骤S1101: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从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接收Uni_Name的文件名。
步骤S1102: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所接收到的Uni_Name只由ASCII代码构成,并且判断能否变换成ASCII文件名。在能够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03的处理;在不能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04的处理。
步骤S1103:在步骤S1102的处理中,在判断为能够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将Uni_Name变换成ASCII文件名,设定为ASCII_Name2。此时,由于在Uni_Name中只包括ASCII代码,因此,能够通过与区域无关的机械性变换处理来实现。
步骤S1104:在步骤S1102的处理中,在判断为不能变换成ASCII文件名的情况下,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只使用ASCII代码来确定暂时的名称,并设定为ASCII_Name2。作为暂时的名称,机械性生成例如“¥TEMP¥UP_DST.JPG”这样的名称。
步骤S1105: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将在步骤S1103或步骤S1104确定的ASCII_Name2的文件名经由信息记录装置接口13通知给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图101的步骤S1003)。
步骤S1106: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判断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是否接收到文件获取通知(图10的步骤S1008)。
步骤S1107:文件名变换处理部104进行文件名恢复处理。另外,该处理与实施方式1(图7)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2.2实施方式2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了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还具有以下效果。接收侧访问装置1’实施ASCII_Name2的确定,由此,最后能够在管理文件的接收侧访问装置1’的所希望的路径中保存文件,能够容易地进行接收侧访问装置1’的文件管理。
2.3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另外,在图8的顺序中,也可以追加在由接收侧访问装置1’进行文件名通知(ASCII_Name2)之前,在接收侧访问装置1’生成文件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中的“文件生成处理”成为在从接收侧访问装置1’获取的已生成完毕的文件中只进行数据记录的处理。这样一来,更能够降低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处理负担。
3.实施方式3
图1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的说明图。以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进行说明,而省略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以及功能的说明。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现文件交换处理的信息记录系统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以下使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在图12所示的文件交换处理中,以下的点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首先,发送侧访问装置1在进行文件名变换处理(与图4的步骤S401~S407相同)之后,将文件转发开始请求与Uni_Name和Cont_Info一起发送给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然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进行与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连接处理,接下来,向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发送文件转发开始通知。接下来,发送侧访问装置1将文件转发请求与ASCII_Name1一起发送给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然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进行文件检测处理,将确定的文件的数据发送给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与图5的步骤S502~S503相同)。除此之外,由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以及接收侧访问装置1’进行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实施实际的文件转发之前,从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向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通知Uni_Name,在文件转发处理中,只转发实际的文件数据,并不特别需要通知Uni_Name的信息。这样一来,Uni_Name的通知定时就不局限于图3的顺序中的通知定时,只要从发送侧正确地通知给接收侧,也可以在其他定时实施。
4.实施方式4
图1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的说明图。以下,对与上述实施方式3不同之处进行说明,而省略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或3相同的构成以及功能的说明。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现文件交换处理的信息记录系统的构成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以下使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以及接收侧访问装置1’进行的处理与实施方式2相同,这一点与上述实施方式3不同。具体如下所述。
由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接收文件转发开始通知的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将Uni_Name的文件名通知给接收侧访问装置1’(与图10的步骤S1002相同)。这样一来,接收侧访问装置1’进行文件名设定处理,生成只由ASCII代码构成的ASCII_Name2的文件名,并通知给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图11的步骤S1101~S1105)。这样一来,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将文件名的设定结束通知通知给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接下来,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进行文件转发,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进行文件生成处理(与图10的步骤S1006相同)。然后也进行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处理。
5.实施方式5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访问装置1(或访问装置1’)具有进行利用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的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除此之外,信息记录装置2(或信息记录装置2’)也具有管理由文件系统进行的数据的读写的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因此,进行排他控制,以便在访问装置1一侧和信息记录装置2一侧不会产生由于文件系统的不同而导致的管理信息的不一致。
以下,参照根据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文件交换处理顺序对排他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发送侧访问装置1的处理期间1E和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处理期间2E被控制为不会重复动作。在发送侧访问装置1的处理期间1E中,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的动作被控制成为禁止状态。另一方面,在发送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处理期间2E中,发送侧访问装置1的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的动作被控制成为禁止状态。
接收侧访问装置1’的处理期间1E’和接收侧信息记录装置2’的处理期间2E’也同样被排他控制。
另外,上述排他控制是利用访问装置1或1’的例如主文件系统控制部102来进行的。
如上所述,在访问装置和信息记录装置中,通过对控制文件系统的控制部的动作进行排他控制,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文件系统的管理信息的不一致。
另外,在实施方式1、3以及4中也同样能够利用排他控制。例如,关于发送侧,在实施方式1(图3)、实施方式3(图12)以及实施方式4(图13)中,对信息记录装置2的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进行控制,以便至少到从访问装置1接收到ASCII_Name1的文件名为止不工作。另外,关于接收侧,在实施方式1(图3)以及实施方式3(图12)中,对信息记录装置2’的卡文件系统控制部215进行控制,以便至少到接收到文件转发处理开始的通知为止不工作。
6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处理方法的执行次序不一定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只要不脱离发明的宗旨就能够对执行次序进行调换。例如,虽然使用了图3、图8、图12以及图13的顺序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处理顺序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这些顺序。例如,可以将这些顺序的一部分进行组合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访问装置以及信息记录装置中,各模块既可以利用LSI等的半导体装置个别地进行单一芯片化,也可以用包括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进行单一芯片化。例如,在图1的构成中,虽然对信息记录装置2由主控制器21、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器22和无线控制器24这三种控制器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记载,但也可以设置为,例如将这些控制器集成为一个控制器,或也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23等的其他构成要素并集成为一个控制器等的其他的芯片构成。
另外,虽然在此设为LSI,但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也称为IC、系统LSI、超LSI和大规模LSI。
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局限于LSI,也可以利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LSI制造之后,也可以利用能够将可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或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再次构建的可重构处理器。
而且,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所派生的其他技术的缘故而出现替换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则理所当然地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生化技术的利用等作为可能性是存在的。
另外,既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处理,也可以通过软件(包括与OS(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中介软件或规定的文库一起实现的情况)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件以及硬件的混合处理来实现。另外,在利用硬件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访问装置和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的情况下,需要调整用于进行各处理的定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关于在实际的硬件设计中所产生的各种信号的定时调整的详细介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访问装置和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分别是不同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访问装置和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在一个装置内的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2之间的文件交换处理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发送侧或接收侧的任意一个也可以是以往的设备。例如,在使用DLNA的连接来进行文件交换的情况下,发送侧的M-DMU和接收侧的M-DMS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是以往的DLNA标准的设备。另外,发送/接收之间的连接也不局限于DLNA,只要能够将原文件的名称发送给接收侧,就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连接方法。
另外,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2除了存储器卡的形式之外,也可以设为USB存储器、外部HDD或内置装置等其他形式。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信息记录装置、访问装置或者信息记录系统来实现,也能够作为信息通信方法来实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的访问装置能够用于处理动态图像或静止图像等的数字内容的设备,能够作为摄像机、数字静态照相机、便携式电话终端、平板式终端以及PC应用程序等使用。另外,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2能够作为保存上述数字内容等的存储器卡、USB存储器等的可移动式媒体或内置记录装置等使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       访问装置
2,2’       带有无线功能的信息记录装置
11,212      CPU
12,213      RAM
13           信息记录装置接口
14,214      ROM
21           主控制器
22           非易失性存储器控制器
23           非易失性存储器
24           无线控制器
25           无线部
100          信息记录系统
101          应用程序控制部
102          主文件系统控制部
103          信息记录装置访问部
104          文件名变换处理部
211          访问装置接口
215          卡文件系统控制部

Claims (19)

1.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具有:
存储部,其用于保存数据;
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的数据;以及
无线部,其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
从与上述信息记录装置连接的访问装置获取上述第一文件名和与上述第一文件名对应并且由与上述第一代码不同的第二代码构成的第二文件名,
确定被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的数据当中具有上述第一文件名的规定的数据,
将上述第二文件名和上述规定的数据发送给经由无线部而连接的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代码为ASCII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代码为Unicod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在将上述第二文件名发送至上述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之后,在从上述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接收到已设定了文件名之意的通知之后将上述规定的数据发送给上述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被控制成:至少直到获取上述第一文件名为止不工作。
6.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具有:
存储部,其用于保存数据;
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的数据;以及
无线部,其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
从经由上述无线部而连接的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获取由与上述第一代码不同的第二代码构成的第二文件名和与上述第二文件名对应的规定的数据,
获取上述第一文件名,
生成具有上述第一文件名的文件,
将接收到的上述规定的数据记录到具有上述第一文件名的文件中,
对所连接的访问装置发送上述第一文件名和上述第二文件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代码是ASCII代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代码是Unicode。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代码相对于上述第一代码具有互换性,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获取基于接收到的上述第二文件名而生成的文件名作为上述第一文件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与接收到的上述第二文件名无关地获取由上述第一代码构成的文件名作为上述第一文件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获取通过变换上述第二文件名中的上述第一代码而生成的文件名作为上述第一文件名。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被控制成:直到从上述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接收到开始发送上述规定的数据之意的通知为止不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被控制成:直到获取上述第一文件名为止不工作。
14.一种信息通信系统,具有:
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以及
访问装置,其与上述信息记录装置连接并具有管理被保存在上述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存储部中的数据的第二文件系统控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中,
上述访问装置的上述第二文件系统控制部被控制成:在上述信息记录装置的上述第一文件系统控制部正在工作的期间不工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中,
上述访问装置的上述第二文件系统控制部基于所输入的文件名来设定上述第一文件名以及上述第二文件名,并将上述第一文件名以及上述第二文件名发送给上述信息记录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系统,其中,
上述访问装置的上述第二文件系统控制部判断上述第一文件名与上述第二文件名是否相同,在不相同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文件名变更为上述第二文件名。
18.一种信息通信方法,该信息通信方法是使用信息记录装置的方法,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存储部,其用于保存数据;文件系统控制部,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的数据;以及无线部,其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
上述信息通信方法利用上述文件系统控制部,
从与上述信息记录装置连接的访问装置获取上述第一文件名和与上述第一文件名对应并且由与上述第一代码不同的第二代码构成的第二文件名,
确定被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的数据当中的具有上述第一文件名的规定的数据,
将上述第二文件名和上述规定的数据发送给经由上述无线部而连接的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
19.一种信息通信方法,该信息通信方法是使用信息记录装置的方法,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存储部,其用于保存数据;文件系统控制部,其基于由第一代码构成的第一文件名来管理被保存在上述存储部中的数据;以及无线部,其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
上述信息通信方法利用上述文件系统控制部,
从经由上述无线部而连接的其他的信息记录装置获取由与上述第一代码不同的第二代码构成的第二文件名和与上述第二文件名对应的规定的数据,
获取上述第一文件名,
生成具有上述第一文件名的文件,
将接收到的上述规定的数据记录在具有上述第一文件名的文件中,
对所连接的访问装置发送上述第一文件名和上述第二文件名。
CN201280001609.XA 2011-06-02 2012-04-19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959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23948 2011-06-02
JP2011-123948 2011-06-02
PCT/JP2012/002715 WO2012164815A1 (ja) 2011-06-02 2012-04-19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システム、及び情報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524A true CN102959524A (zh) 2013-03-06
CN102959524B CN102959524B (zh) 2016-05-11

Family

ID=47258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609.XA Active CN102959524B (zh) 2011-06-02 2012-04-19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6715B2 (zh)
JP (1) JP5616465B2 (zh)
CN (1) CN102959524B (zh)
WO (1) WO20121648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8710B2 (ja) * 2012-02-27 2014-04-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装置、通信機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
US11017069B2 (en) * 2013-03-13 2021-05-25 Lookout, Inc. Method for chan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functionality based upon receipt of a second code and the location of a key device
JP6187239B2 (ja) * 2013-12-24 2017-08-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クラウドサーバ,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及びクラウド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7679A (zh) * 2005-07-12 2007-01-17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音格式转换装置
US7310114B2 (en) * 2001-12-27 2007-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icture storage device
CN101739424A (zh) * 2008-11-13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关键词及其资源记录的转换存储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9868B2 (ja) 1998-11-27 2007-09-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転送管理システム
US6434574B1 (en) * 1998-12-17 2002-08-13 Apple Compute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filenames and files in computer memory using multiple encodings
JP2001109675A (ja) * 1999-10-05 2001-04-20 Sharp Corp ファイル添付電子メール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2366919A (ja) 2001-06-12 2002-12-20 Toshiba Corp 無線メモリカード及び無線メモリカード管理方法
JP2003228502A (ja) * 2001-11-30 2003-08-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2004287854A (ja) 2003-03-20 2004-10-14 Toshiba Solutions Corp 資料ファイル送信装置、資料ファイル管理装置、資料ファイル送信プログラム、資料ファイル送信方法
JP2004310371A (ja) * 2003-04-04 2004-11-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ファイル共有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ファイル共有サーバ、ファイル共有サービスの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ファイル共有プログラム、ファイル共有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6221336A (ja) * 2005-02-09 2006-08-24 Toshiba Corp 通信端末
JP2009140063A (ja) * 2007-12-04 2009-06-25 Seiko Epson Corp ファイル管理モジュール、印刷装置、ファイル管理方法、ファイル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0009214A (ja) * 2008-06-25 2010-01-14 Hitachi Information & Control Solutions Ltd ソフトウェア配布管理システム
US8839102B2 (en) * 2010-11-30 2014-09-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display filenames encoded in multiple code se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0114B2 (en) * 2001-12-27 2007-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icture storage device
CN1897679A (zh) * 2005-07-12 2007-01-17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音格式转换装置
CN101739424A (zh) * 2008-11-13 2010-06-16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关键词及其资源记录的转换存储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26715B2 (en) 2015-05-05
JPWO2012164815A1 (ja) 2014-07-31
CN102959524B (zh) 2016-05-11
WO2012164815A1 (ja) 2012-12-06
US20130073781A1 (en) 2013-03-21
JP5616465B2 (ja)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56480B (zh) 允许同步具备不同能力的不同设备中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87308B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设备以及信息处理方法
US2011004760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user information used for them
US8499190B2 (en) Portable device and backup method thereof
US20120254352A1 (en) Application provid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providing method
JP651935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26089A (zh) 对来自多个源的可用媒体文件进行同步
US101875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documents using print hardware and automatic print devic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context correlation
CN101692242A (zh) 用于文件系统中空间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2202075A (zh) 数据共享方法及便携终端
US8787985B2 (en) Screen capture metho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299587A (zh) 通过短消息服务控制远程设备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2684750B (zh) 文件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959524A (zh)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系统以及信息通信方法
EP179132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upporting multi-object transport protocols
CN102782663B (zh) 转换数字数据的方法
CN104346417B (zh) 一种书签信息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765744A (zh) 页面分享方法及装置
US20150082155A1 (en) Data sharing service system,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ata sharing service
KR101191795B1 (ko) 블로그 통합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4911759A (zh) 一种文件接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5944509B2 (ja) メモリカードに記憶されたデータへのアクセスを制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メモリカード
US20090128301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evice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4235454A1 (en)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570329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