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322A -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322A
CN102959322A CN2011800314357A CN201180031435A CN102959322A CN 102959322 A CN102959322 A CN 102959322A CN 2011800314357 A CN2011800314357 A CN 2011800314357A CN 201180031435 A CN201180031435 A CN 201180031435A CN 102959322 A CN102959322 A CN 102959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drive division
headlamp
optical axis
axis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14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322B (zh
Inventor
西村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L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 L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Lex Corp filed Critical Hi L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9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 B60Q1/06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by mechanical means
    • B60Q1/07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by mechanical means comprising a flexible element, e.g. cha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对配置路径不同的两根控制缆索进行牵拉操作及复原操作时,操作载荷的大小关系不变且前照灯的角度变化量相等的前照灯的角度操作装置。使用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配置到一方的前照灯的第一控制缆索的第一内缆索的前端和配置到另一方的前照灯的第二控制缆索的第二内缆索的前端分别与车辆的前照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的距离长,通过操作上述第一及第二内缆索,该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具备驱动部用施力部件,上述驱动部用施力部件与上述驱动部的上述第二连结部连接,并向内缆索的前端侧方向对上述驱动部进行施力。

Description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左右前照灯的角度同时成为彼此大致相同的角度的方式进行操作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车辆中搭载有如下装置:当由于仅乘坐在车辆的驾驶席和后部座席或向行李室装载行李引起车辆后部的重量增加而使车辆的后部低于车辆的前部导致前照灯变为朝上时、或由于仅乘坐在驾驶席和副驾驶席引起车辆前部的重量增加而使车辆的前部低于车辆的后部导致前照灯变为朝下时,能够变更前照灯的角度而设定良好的前照灯的照射范围,通过操作设置于驾驶席附近的电子式的操作把手、驱动设置于前照灯的致动器,变更前照灯的角度。
另一方面,有如下装置:牵拉控制缆索或旋转传递缆索(力矩缆索)等控制缆索的一端与操作把手连接,另一端与前照灯连接,通过对操作把手进行操作,变更前照灯的角度,该装置由施力部件对前照灯施力以使得前照灯总是处于朝下,当对操作把手进行操作时,控制缆索的内缆索反抗施力部件的施力而被牵拉操作、或由施力部件的施力进行复原操作,由此变更前照灯的角度。
当考虑装置的重量和成本时,与使用致动器相比,使用控制缆索的方法较为优选,其中,有分别用不同的操作把手来操作左右前照灯的方法、及用一个操作把手同时操作左右前照灯的角度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机构:通过使设置于车辆的驾驶席的操作把手顺时针、逆时针地旋转,与操作把手连结且形成有公螺纹的轴状部件旋转,通过该轴状部件旋转,形成有与上述公螺纹啮合的母螺纹的大致立方形的从动部件沿着上述轴状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而非共同旋转,通过对控制缆索的内缆索的推拉操作,变更前照灯的角度,其中,该控制缆索的内缆索与该大致立方形的从动部件连结。
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前照灯的调平装置,使通过旋转设置于驾驶席的把手而旋转的驱动轴和通过驱动轴的旋转而在驱动轴的轴方向移动的从动部件螺旋卡合,通过使驱动轴旋转,经由从动部件来操作一端与前照灯连结的控制缆索,由此变更前照灯的角度。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045666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4-1235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分别用不同的操作把手来操作左右前照灯的方法存在操作复杂的问题,如专利文献1及2那样,在用一个操作把手来操作左右前照灯的方法中,由于必须从操作把手到左右前照灯以不与其它部件相干扰的方式在外壳的多个部位向车辆固定并配置两根控制缆索,因而各自的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将不同。就弯曲状地配置的控制缆索而言,由于内缆索表面和外壳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控制缆索的弯曲半径或弯曲长度等而不同,因此摩擦阻力不同。在弯曲半径小时,如以前述的行程损失所说明的那样,由于外壳接受来自内缆索的欲使外壳成为直线状态的力,因而单位面积的圧力变高,摩擦阻力增大。在弯曲长度长时也同样,由于欲使内缆索成为直线状态,因而内缆索表面和外壳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摩擦阻力增大。因此,由于配置路径不同,因而在前照灯的施力部件的施力左右相同时,牵拉操作时和复原操作时操作把手的操作载荷将由于产生弹性拉伸引起的移动损失量或摩擦阻力等而变得左右不同。
在专利文献1及2中,在操作把手侧以相同的操作载荷来操作配置路径不同的两根控制缆索的内缆索,但在上述那样两根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不同的情况下,操作载荷分别不同,而且由于在牵拉操作时和复原操作时操作载荷也改变,因而从动部件每次都将倾斜与驱动轴和从动部件的卡合部的晃动量相应的量,行程损失将随着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改变而改变,因此存在操作把手侧的内缆索操作量和左右前照灯侧的内缆索操作量不一致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同时操作配置路径不同的两根控制缆索时左右前照灯的角度相等是前照灯的角度操作装置。
本发明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配置到一方的前照灯的第一控制缆索的第一内缆索的前端和配置到另一方的前照灯的第二控制缆索的第二内缆索的前端分别与车辆的前照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的距离长,通过操作所述第一内缆索及第二内缆索来调节所述前照灯的光轴,其中,所述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具备:操作部,进行用于调节所述光轴的操作;及驱动部,在连接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向内缆索的基端侧延长方向及内缆索的前端侧方向的移动操作,在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内缆索的基端和第二内缆索的基端隔着所述连接部分别与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的第一连结部和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结部连接,所述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具备驱动部用施力部件,与所述驱动部的所述第二连结部连接,并向内缆索的前端侧方向对所述驱动部施力。
发明效果
(1)本发明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使用向内缆索的前端侧方向对驱动部施力的驱动部用施力部件,由此在牵拉操作和复原操作的切换时驱动部不会晃动,由于驱动部由驱动部用施力部件施力,因而操作感变轻,操作变得容易。而且,即使在经时变化或部件更换等载荷效率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简单地调节例如更换施力部件,因而在牵拉操作和复原操作的切换时驱动部容易保持为一定的状态,因而能够容易地防止出现晃动。而且,由于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的宽度也无需扩宽,因而紧凑。
(2)将上述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构成为,具备收纳上述驱动部的壳体,在上述壳体设置有导向部,该导向部对由上述牵拉操作及上述复原操作引起的上述驱动部的移动进行引导,在上述驱动部设置有与上述导向部滑接的滑接部,由此能够通过上述导向部进一步使上述驱动部无晃动地移动。
(3)将上述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构成为,上述操作部具有转轴,该转轴在外周具有螺旋凸部,在上述连接部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上述螺旋凸部卡合使得上述驱动部通过上述转轴的转动向上述转轴的轴方向移动自如,由此能够容易地使上述驱动部向轴方向移动。
(4)由于上述前照灯分别具备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由此缆索容易处于具有张力的状态,因而前照灯的光轴的调节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关于本发明的光轴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作控制装置的主视图。图2(b)是图2(a)的操作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关于图2的操作控制装置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中,第一控制缆索3配置到右侧的前照灯2为止。第一控制缆索3具备第一内缆索31,具有作为其前端的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和具有作为其基端的第一基端侧缆索末端33。通过与前照灯2连接的连接部件4和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卡合,第一内缆索31经由连接部件4与前照灯2连接。同样,第二控制缆索3’配置到左侧的前照灯2’为止,第二内缆索31’具有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并在基端具有第二基端侧缆索末端33’。通过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和与前照灯2’连接的连接部件4’卡合,第二内缆索31’经由连接部件4与前照灯2连接。
上述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具备在驾驶席侧进行调节光轴用的操作的操作部5,操作部5在连接部7处与驱动部6连接。在向基端侧延长方向(图1的下侧方向)对操作部5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驱动部6通过操作部5的操作,接受向基端侧延长方向的移动操作,其中上述基端侧延长方向为第一内缆索31向基端侧延长的方向。而且,在向前端侧方向(图1的上侧方向)对操作部5进行操作的情况下,驱动部6通过操作部5的操作,接受向前端侧方向的移动操作,其中,上述前端侧方向为第一内缆索31从基端向前端缆索延伸的方向。
在驱动部6,第一内缆索31的基端即第一基端侧缆索末端33和第二内缆索31’的基端即第二基端侧缆索末端33’隔着连接部7与驱动部6连接,第一内缆索末端的第一基端侧缆索末端33隔着上述连接部与设置于第一内缆索31这一侧的第一连结部连接,并与设置于另一侧的第二连结部连接。
在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中,以右舵车中驾驶员能够进行操作的方式将操作控制装置10配置于驾驶席侧且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右侧,因而第二控制缆索3’的配置路径的距离比第一控制缆索3更长。在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中,第二内缆索31’的第二基端侧缆索末端33’与驱动部6的第二连结部61’连接,而且在第二连结部侧的驱动部还具备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该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为向第一内缆索31的前端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另外,在图1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中,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配置于壳体9的内部,并配置于壳体9的基端内表面93和驱动部6的基端62之间,其中,该壳体9构成包含驱动部6的操作控制装置10。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为了易于向壳体9进行安装,可以在壳体9设置凸部或凹部等的施力部件安装部,也可以在驱动部6设置相同的施力部件安装部。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中,为了操作性而在驾驶席附近具备操作部5,因而与前照灯2连接的第一控制缆索3和与前照灯2’连接的第二控制缆索3’分别从车辆的驾驶席附近贯通舱壁以在发动机室内不与其它部件相干扰的方式将外壳的多处固定于车辆而配置到前照灯为止,第二控制缆索3’由于与距驾驶席较远一侧的前照灯连接,因此配置路径比第一控制缆索3更长,因而与第二控制缆索3’相比,第一控制缆索3的载荷效率更低。特别是,与较远一侧的前照灯连接的控制缆索大多以更小的弯曲半径且更长的弯曲长度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多个部位,因而通常载荷效率变得更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部5的牵拉操作,在驱动部6向基端侧延长方向移动时,第二控制缆索3’的操作载荷比第一控制缆索3的操作载荷更大。另一方面,通过操作部5的复原操作,在驱动部6向前端侧方向移动时,第一控制缆索3的操作载荷比第二控制缆索3’的操作载荷更大,与牵拉操作的情况相反。在上述那样的相反情况产生时,当在连接部7中操作部5和驱动部6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驱动部因操作载荷之差而产生倾斜。由于存在该倾斜,导致牵拉操作时和复原操作时倾斜方向改变,因倾斜方向的转换而产生晃动。在产生了该晃动的情况下,由于在牵拉操作时和复原操作时施加给前照灯2、2’的力变得不均匀,因而光轴调节变得困难。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中,在驱动部6,以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对载荷效率低的第二控制缆索3’的第二基端侧缆索末端33’连接的一侧施力,由此在牵拉操作时和复原操作时施加于驱动部6的外力不会以连接部7为轴而在第一控制缆索侧和第二控制缆索侧产生大的倾向的变化,因而在驱动部6产生的倾斜在牵拉操作时和复原操作时实质上不发生改变。这样通过使用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驱动部以一定的倾斜状态进行牵拉操作和复原操作,因此施加于前照灯2,2’的力能够在牵拉操作和复原操作中几乎一定。而且,与通过以距连接部7不同的距离配置驱动部的第一连结部61和第二连结部61’而得到的杠杆比构造来获得相同效果的情况相比,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中,由于从连接部7到第一连结部61、第二连结部61’为止的各自距离不受限制,因而也能够缩短,因此能够使收纳驱动部6的壳体9的宽度变窄,由于还能够形成紧凑的装置结构,因而能够容易地确保驾驶席的面板之类的布局的自由度。而且,若将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的施力设为一定以上,在第一控制缆索3、第二控制缆索3’、第一前照灯角度变更单元11及第二前照灯角度变更单元11’等使前照灯2、2’动作所需的部件更换或产生了经时变化的情况下,即使前照灯2和前照灯2’的动作所需的载荷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由于驱动部由驱动部用施力部件施力因而也能够减轻操作感而无需进行将驱动部件更换为适合的杠杆比构造的驱动部件的部件更换。另外,驱动部用施力部件8其材质、形状等并未特别限定,只要是在牵拉操作和复原操作的切换时能够防止驱动部晃动的施力部件即可,能够适当地使用螺旋弹簧。
而且,如图2(a)及图2的AA剖视图即图3所示,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也可以在操作控制装置10具备收纳驱动部6的壳体9,在壳体9也可以设置导向部91,其中,该导向部91对由牵拉操作及复原操作引起的驱动部6的移动进行引导。通过设置导向部91,例如在驱动部6设置有与导向部91滑接的滑接部63的情况下,由于滑接部63和导向部91滑动,因而牵拉操作及复原操作时的驱动部6的晃动更少,驱动部6能够进行稳定的移动,因而前照灯2、2’的光轴调节变得更容易。另外,若导向部不阻碍驱动部6的移动,则并不特别限定根数、宽度及高度等,只要以与滑接部63相对应的方式形成即可。
而且,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如图2所示,在操作控制装置10中,操作部5可以具有转轴52,该转轴52在外周具有螺旋凸部51,在驱动部6的连接部7可以具有与螺旋凸部51卡合的卡合部(未图示)。在图2中,第一控制缆索3的第一基端侧外壳套35与壳体9的第一卡定部92卡定,第一基端侧缆索末端33用第一连结部连接,第二控制缆索3’的第二基端侧外壳套35’与壳体9的第二卡定部92’卡定,第二基端侧缆索末端33’用第二连结部61’连接。通过螺旋凸部51和驱动部6的卡合部之间的卡合,与第一控制缆索3和第二控制缆索3’连接的驱动部6通过转轴52的转动能够向转轴52的轴方向自由移动,因而能够顺利且稳定地进行由牵拉操作及复原操作引起的驱动部6的移动,驱动部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振动,能够容易地进行前照灯2、2’的光轴的调节。另外,图2的操作控制装置如图2(b)所示,转轴52插通孔94而向外部延伸,在延伸出的转轴上嵌合插入能够安装于面板等的安装部件15,转轴5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保持于安装部件保持部16。在转轴52的基端安装有把手(未图示),使转动变得容易。
在图1中,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还可以在前照灯2具有具备对第一内缆索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的第一前照灯角度调节单元11和在前照灯2’具有具备对第二内缆索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的第二前照灯角度调节单元11’。与前照灯2连接的第一前照灯角度调节单元11包含:支架12,与前照灯2连接,且连接第一控制缆索3的第一前端侧外壳套34;及连接部件4,与前照灯2连接,且与第一内缆索31的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卡合。通过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的操作部5的操作,在牵拉操作时由于驱动部6向基端侧延长方向移动,因而第一内缆索31的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也与驱动部6的动作对应地进行移动。在复原操作时由于驱动部6向前端侧方向移动,因而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也与驱动部6的动作对应地移动。因此,与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卡合的连接部件4与驱动部6的动作对应地使前照灯2动作。前照灯2通过转动轴13与支架12连接,通过连接部件4动作以转动轴13为中心转动。
同样,与前照灯2’连接的第二前照灯角度调节单元11’包含:支架12’,与前照灯2’连接,且与第二控制缆索3’的第二前端侧外壳套34’连接;及连结部件4’,与前照灯2’连接,且与第二内缆索31’的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卡合。通过前照灯调节装置1的操作部5的操作,在牵拉操作时第二内缆索31’的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也与驱动部6的动作对应地向基端侧延长方向移动,在复原操作时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也向前端侧方向移动,因此与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卡合的连接部件4’与驱动部6的动作对应地使通过转动轴13’与支架12’连接的前照灯2’动作,因此前照灯2’以转动轴13’为中心转动。因此,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能够通过操作部5的操作使前照灯2、2’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因此能够调节前照灯2、2’的光轴。
在图1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中,第一施力部件14配置成与连接部件4连接且在第一缆索末端32与驱动部6的移动对应地移动时向第一缆索末端32的移动方向施力,在连接部件4的第一内缆索卡合部41和支架12的外壳套卡合部121之间配置有第一施力部件14,其中,上述连接部件4的第一内缆索卡合部41与第一内缆索31卡合,上述支架12的外壳套卡合部121与第一前端侧外壳套34卡合。通过这样的第一施力部件14的配置,在操作部5的复原操作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进行与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向前端侧方向的移动相伴的连接部件4向前端侧方向的移动。而且,第二施力部件14’也与第一施力部件14同样地配置成与连接部件4’连接且在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与驱动部6的移动对应地移动时向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32’的移动方向施力,在连接部件4’的第二内缆索卡合部41’和支架12’的外壳套卡合部121’之间配置有第二施力部件14’,其中,上述连接部件4’的第二内缆索卡合部41’与第二内缆索31’卡合,上述支架12’的外壳套卡合部121’与第二前端侧外壳套34’卡合。通过这样的第二施力部件14的配置,与第一施力部件14的情况相同,第二施力部件14在操作部5的复原操作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进行与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32向前端侧方向的移动相伴的连接部件4向前端侧方向的移动。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1具有将驱动部6与前照灯2、2’之间连接的第一控制缆索3、第二控制缆索3’,这些控制缆索只要是通过操作部5的操作使驱动部6接受移动操作,并与驱动部6的移动对应地使前照灯2、2’转动的缆索即可,不作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以1×7的结构捻合钢线而得到的外径为φ1.0mm的第1及第2内缆索,能够使用:包括内径为φ1.5mm的聚乙烯制的内层、在上述内层的周围螺旋状地卷绕16根外径为φ0.5mm的钢线而得到的补强层,并在上述补强层的周围实施聚丙烯制的覆盖层且外径为φ4.2mm的长度为1852mm的第二外壳;及与第二外壳相同的结构且长度为875mm的第一外壳。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2、2’     前照灯
3          第一控制缆索
3’        第二控制缆索
4、4’     连接部件
5          操作部
6          驱动部
7          连接部
8          驱动部用施力部件
9          壳体
11         第一前照灯角度变更单元
11’       第二前照灯角度变更单元
12、12’   支架
13、13’   转动轴
14         第一施力部件
14’       第二施力部件
15         安装部件
16         安装部件保持部
31      第一内缆索
31’    第二内缆索
32      第一前端侧缆索末端
32’    第二前端侧缆索末端
33      第一基端侧缆索末端
33’    第二基端侧缆索末端
34      第一前端侧外壳套
34’    第二基端侧外壳套
35      第一基端侧外壳套
35’    第二基端侧外壳套
41      第一内缆索卡合部
41’    第二内缆索卡合部
51      螺旋凸部
52      转轴
61      第一连结部
61’    第二连结部
63      滑接部
91      导向部

Claims (4)

1.一种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配置到一方的前照灯的第一控制缆索的第一内缆索的前端和配置到另一方的前照灯的第二控制缆索的第二内缆索的前端分别与车辆的前照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控制缆索的配置路径的距离长,通过操作所述第一内缆索及第二内缆索来调节所述前照灯的光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具备:
操作部,进行用于调节所述光轴的操作;及
驱动部,在连接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并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向内缆索的基端侧延长方向及内缆索的前端侧方向的移动操作,
在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内缆索的基端和第二内缆索的基端隔着所述连接部分别与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一侧的第一连结部和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结部连接,
所述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具备驱动部用施力部件,所述驱动部用施力部件与所述驱动部的所述第二连结部连接,并向内缆索的前端侧方向对所述驱动部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其中,
具备收纳所述驱动部的壳体,
在所述壳体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对由所述牵拉操作及所述复原操作引起的所述驱动部的移动进行引导,在所述驱动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部滑接的滑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具有转轴,所述转轴在外周具有螺旋凸部,
在所述连接部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螺旋凸部卡合使得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转轴的转动向所述转轴的轴方向移动自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其中,
在所述前照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缆索连接的第一前照灯角度变更单元和与所述第二内缆索连接的第二前照灯角度变更单元,所述第一前照明灯角度变更单元具备对第一内缆索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所述第二前照灯角度变更单元具备对第二内缆索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
CN201180031435.7A 2010-06-25 2011-06-27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Active CN102959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45480A JP2012009352A (ja) 2010-06-25 2010-06-25 前照灯光軸調整装置
JP2010-145480 2010-06-25
PCT/JP2011/064693 WO2011162407A1 (ja) 2010-06-25 2011-06-27 前照灯光軸調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322A true CN102959322A (zh) 2013-03-06
CN102959322B CN102959322B (zh) 2015-05-20

Family

ID=4537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1435.7A Active CN102959322B (zh) 2010-06-25 2011-06-27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87122B1 (zh)
JP (1) JP2012009352A (zh)
CN (1) CN102959322B (zh)
WO (1) WO20111624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072A (zh) * 2013-03-28 2014-10-01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灯具调节器
CN108602463A (zh) * 2015-11-26 2018-09-28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车载照明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4402B1 (de) * 2013-05-16 2015-09-15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Fahrzeugscheinwerfer
JP6991055B2 (ja) 2017-12-20 2022-01-1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KR20190074964A (ko) * 2017-12-20 2019-06-28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WO2022064252A1 (en) * 2020-09-24 2022-03-31 Johnson Electric Private Limited Cable leveller device, headlamp leveller,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 cable thereto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5666A (en) * 1975-01-06 1977-08-30 Chrysler United Kingdom Limited Headlamps
JPS54123559U (zh) * 1978-02-17 1979-08-29
DE19709431A1 (de) * 1996-03-19 1997-10-30 Volkswagen Ag Einrichtung zum Verstellen von Scheinwerfern bei Fahrzeugen
CN2744558Y (zh) * 2004-09-16 2005-12-07 李永耀 万向车灯
CN201059497Y (zh) * 2007-06-07 2008-05-14 景文杰 行车照明灯照距调节装置
JP2009269474A (ja) * 2008-05-07 2009-11-19 Toyota Motor Corp ヘッドランプレベ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02549A1 (fr) * 1977-09-13 1979-04-06 Lamaudiere Paul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l'orientation des projecteur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ITTO980059A1 (it) * 1998-01-23 1999-07-23 Otelli Riccardo Di Otelli Carl Dispositivo per la regolazione a distanza della posizione di un organo mobile.
JP4775967B2 (ja) * 2007-07-19 2011-09-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の光軸調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5666A (en) * 1975-01-06 1977-08-30 Chrysler United Kingdom Limited Headlamps
JPS54123559U (zh) * 1978-02-17 1979-08-29
DE19709431A1 (de) * 1996-03-19 1997-10-30 Volkswagen Ag Einrichtung zum Verstellen von Scheinwerfern bei Fahrzeugen
CN2744558Y (zh) * 2004-09-16 2005-12-07 李永耀 万向车灯
CN201059497Y (zh) * 2007-06-07 2008-05-14 景文杰 行车照明灯照距调节装置
JP2009269474A (ja) * 2008-05-07 2009-11-19 Toyota Motor Corp ヘッドランプレベリン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072A (zh) * 2013-03-28 2014-10-01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灯具调节器
CN108602463A (zh) * 2015-11-26 2018-09-28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车载照明组件
CN108602463B (zh) * 2015-11-26 2022-01-11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车载照明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87122A4 (en) 2018-04-25
WO2011162407A1 (ja) 2011-12-29
EP2587122A1 (en) 2013-05-01
EP2587122B1 (en) 2019-08-07
CN102959322B (zh) 2015-05-20
JP2012009352A (ja) 2012-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9322A (zh) 前照灯光轴调节装置
US7407208B2 (en) Joint drive mechanism and robot hand
CN1050574C (zh) 改进的双转动后视镜组件
CN105007797A (zh) 导入装置
CN104943540A (zh) 车辆用换档装置
JP6377311B1 (ja) ダイナモメータ負荷装置
EP2939800A1 (en) Manipulator
CN101746419A (zh) 隐藏式发动机罩气体升降机装置
JP2017004716A (ja) ケーブル
JP5101043B2 (ja) 管内走行装置
CN103168186A (zh) 滑块装置
KR102434463B1 (ko) 내시경 케이블 구동 장치
US6796201B2 (en) Input device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ng member that slides
JP2012096337A (ja) 剛性を有する複数の弾性ワイヤーを用いたパラレルメカニズム
KR101207853B1 (ko) 다양한 관절 형태에 적응가능한 액츄에이터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관절 구조체
KR102529373B1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조작장치
JP2015193285A (ja) 車両用変速操作装置
CN107120423A (zh) 拉-拉式换挡器组件
CN104736040A (zh) 插入装置
CN102099759B (zh) 通过铰链枢轴的旋转受控偏移线缆布线
EP3406483A1 (en) A deployable footrest
CN201849319U (zh) 行驶模式切换装置
KR20060127657A (ko) 틸트 및 텔레스코픽 스티어링 구동장치
SE538515C2 (sv) Kompakt Växelspakssystem för vajerväxling av ett fordon
JP2008080870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