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6241A -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6241A
CN102956241A CN2012102994065A CN201210299406A CN102956241A CN 102956241 A CN102956241 A CN 102956241A CN 2012102994065 A CN2012102994065 A CN 2012102994065A CN 201210299406 A CN201210299406 A CN 201210299406A CN 102956241 A CN102956241 A CN 102956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terminating reference
demodulating data
time interval
rever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94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6241B (zh
Inventor
曾根原英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6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6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6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62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磁性数据读取的错误率,且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该解调方法具有根据模拟形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生成矩形波形的数字信号并取得数字信号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反向时间取得步骤S1;通过比较由反向时间取得步骤S1所取得的反向时间和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来生成解调数据的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S2、判定由所述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S2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的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S3;以及在由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S3判定为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由反向时间取得步骤S1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的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S4。

Description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取记录于磁性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磁性数据并生成解调数据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已知一种用于读取记录于磁性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磁性数据并生成解调数据的磁条读取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磁条读取装置等一般用磁头读取记录在磁条中的磁性数据,根据由磁头输出的模拟形的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来生成矩形波的数字信号,通过比较该数字信号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判定基准时间,由此生成解调数据。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那样,在生成解调数据时,一般利用比较固定值和反向时间间隔的固定采样方式,或者比较与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前面一个的一位反向时间间隔和判定基准时间的位跟踪采样方式。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磁条读取装置中,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用位跟踪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另外,在该磁条读取装置中,确认由位跟踪采样方式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当发生读取错误时,再次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用固定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由此,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磁条读取装置中,在用位跟踪采样方式生成解调数据时若发生读取错误,则用固定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能够对位跟踪采样方式的缺点和固定采样方式的缺点进行互补,结果能够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40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磁条读取装置中,由于在用位跟踪采样方式生成解调数据时若发生读取错误,则再次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然后用固定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在用位跟踪采样方式生成解调数据时若发生读取错误,则需要花时间进行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磁性数据读取的错误率,且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此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磁性数据读取的错误率,且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在该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中,利用磁头读取磁性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磁性数据并生成解调数据,其特征在于,具有反向时间取得步骤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其中,在该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一边使磁性信息记录介质或磁头移动一边取得模拟形的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根据所取得的读取信号生成矩形波形的数字信号,从而取得数字信号的反向时间间隔,在该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由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判定基准时间,从而生成解调数据,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具有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以及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其中,在该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由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解调数据,在该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在该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在由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判定为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由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解调数据,在该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在本发明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中,在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在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并且当在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所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在第二解调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在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比较2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弥补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的缺点,以及通过比较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的缺点。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中,因为在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在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和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即使在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再次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根据从磁头输出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在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是固定值,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而计算出的值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因为在2个判定基准时间之中,利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较低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来实行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以能够有效地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具有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和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其中,在该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在由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判定为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及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和由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解调数据,在该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能够通过比较3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另外,即使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当在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因为不需要再次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并且根据从磁头输出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因此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是固定值,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而计算出的值,第三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第三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平均值而计算出的值。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因为在3个判定基准时间之中,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最低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来实行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第二低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来实行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以能够有效地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具有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和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其中,在该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在由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判定为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及第三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四判定基准时间和由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解调数据,在该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能够通过比较4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另外,即使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当在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因为不需要再次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并且根据从磁头输出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因此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是固定值,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而计算出的值,第三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第三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平均值而计算出的值,第四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将与第四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两倍与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相加之后除以3得到的值而计算出的值。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因为在4个判定基准时间之中,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最低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来实行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第二低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来实行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第三低的第三判定基准时间来实行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以能够有效地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中,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优选具有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在该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在由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判定为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使磁性信息记录介质或者磁头向着与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取得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并且根据所取得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从而取得数字信号的反向时间间隔。根据如上所述结构,能够采用在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再次生成解调数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具有读取记录在磁性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磁性数据的磁头,以及对用磁头读取到的磁性数据进行解调以生成解调数据的数据解调部,数据解调部具有存储部和运算部,其中,该存储部对根据由磁头输出的模拟形的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而生成的矩形波形的数字信号的反向时间间隔进行存储,该运算部通过比较存储于存储部中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判定基准时间来生成解调数据,运算部通过比较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存储部中的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并且在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解调数据被判定为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存储部中的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
在本发明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中,运算部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并且在所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比较2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中,因为通过比较存储在存储中的反向时间间隔和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即使在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再次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根据从磁头输出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在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通过比较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解调数据被判定为不正确的情况下,运算部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及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存储部中的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通过比较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解调数据被判定为不正确的情况下,运算部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及第三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判定基准时间的第四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存储部中的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
根据这样的结构,因为能够通过比较3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或者4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另外,即使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当在通过比较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或者当通过比较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因为不需要再次用磁头读取磁性数据,并且根据从磁头输出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因此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和磁性数据解调装置,能够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且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在图1所示的解调电路中的磁性数据的解调方法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由图1所示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  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2  卡片(磁性信息记录介质)
3  磁头
6  解调电路(数据解调部)
11  CPU(运算部)
12  RAM(存储部)
S1  反向时间取得步骤
S2  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3  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4  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5  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6 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7  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8 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9  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的一部分)
SG数字信号
Tn~Tn-3 反向时间间隔
tn~tn-2 解调数据的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
αT 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判定基准时间)
αtn-1~αtn-3 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判定基准时间)
α(tn-2+tn-1)/2~α(tn-4+tn-3)/2 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判定基准时间)
α(tn-2+2tn-1)/3~α(tn-4+2tn-3)/3 第四判定基准时间(判定基准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磁性数据解调装置的简要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由图1所示的解调电路6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方法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1是用于读取记录于作为磁性信息记录介质的卡片2中的磁性数据并生成解调数据的装置,例如,一边搬运卡片2,一边读取卡片2的磁性数据的卡片搬运式读卡器。该解调装置1具有读取记录于卡片2中的磁性数据的磁头3,搬运卡片2的搬运机构4,与磁头3连接的重放电路5,以及与重放电路5连接的作为数据解调部的解调电路6。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F2F频率调制方式,将磁性数据记录到卡片2中。
卡片2例如是厚度为0.7~0.8mm左右的矩形的氯乙烯制卡片。在该卡片上,形成有记录磁性数据的磁条。此外,在卡片中,可以固定IC芯片,也可以内置数据通信用的天线。另外,卡片2可以是厚度为0.18~0.36mm左右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卡片,也可以是具有规定厚度的纸卡片等。
搬运机构4具有与卡片2抵接并搬运卡片2的驱动锟7。驱动锟7与用于驱动驱动锟7的驱动机构连结。另外,在驱动锟7上相对地配置有压片滑轮8,压片滑轮8向着驱动锟7施压。
重放电路5由滤波电路、放大电路、以及微分电路(或者积分电路)等构成。该重放电路5根据从磁头3输出的模拟形的读取信号来生成如图2所示的矩形波的数字信号SG。
解调电路6具有作为运算部的CPU11、作为存储部的RAM12、以及ROM13,对用磁头3读取的磁性数据进行解调,生成由“0”数据和“1”数据构成的解调数据。CPU11计算出(取得)由重放电路5所输入的数字信号SG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并存储(存放)到RAM12中。另外,CPU11根据存储于ROM13中的程序数据,对存储于RAM12中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和规定的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由此生成解调数据。下面说明解调装置1中的磁性数据的解调方法。
(磁性数据的解调方法)
图3是用于说明由图1所示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1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磁头3读取由搬运机构4使其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卡片2的磁性数据,重放电路5根据读取信号生成数字信号SG,CPU11取得反向时间间隔Tn~Tn-3并存储在RAM12中(步骤S1),在这种情况下,则CPU11如图2(A)所示,比较作为固定值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由此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2)。也就是说,CPU11在步骤S2中用固定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这里,“T”是根据搬运机构4的搬运速度和卡片2的磁性数据的记录密度而确定的固定值,并且例如将“T”存储在ROM13中。另外,“α”是大于0且不足1的数,例如为0.7等。
然后,CPU11判定在步骤S2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步骤S3)。也就是说,在步骤S3中,CPU11判定是否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在该步骤S3中,CPU11用奇偶校验等针对每个数据格式而定的错误校验方法来判定是否发生了读取错误。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正确的解调数据是“0”、“1”、“0”。
在步骤S3中,在没有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步骤S3为“否”的情况)下,由于磁性数据被正常地解调,因此由解调装置1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处理正常地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在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即,判定在步骤S2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不正确的时,步骤S3为“是”的情况)下,CPU11如图2(B)所示,通过比较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由此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4)。这里,“tn-1”是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的前面一个解调数据的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tn-2”是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2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2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tn-3”是与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3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3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也就是说,CPU11在步骤S4中,用将前面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作为基准的跟踪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
然后,CPU11判定在步骤S4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步骤S5)。也就是说,在步骤S5中,CPU11判定是否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在该步骤S5中,与步骤S3一样,CPU11用奇偶校验等错误校验方法来判定是否发生了读取错误。
在步骤S5中,在没有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步骤S5为“否”的情况)下,由于磁性数据被正常地解调,因此由解调装置1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处理正常地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5中,在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即,判定在步骤S4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不正确的时,步骤S5为“是”的情况)下,CPU11如图2(C)所示,通过比较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由此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6)。这里,“(tn-2+tn-1)/2”是与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平均值,“(tn-3+tn-2)/2”是与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3+tn-2)/2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2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平均值,“(tn-4+tn-3)/2”是与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4+tn-3)/2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3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也就是说,CPU11在步骤S6中,用将前面两位的反向时间间隔的算术平均作为基准的跟踪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
然后,CPU11判定在步骤S6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步骤S7)。也就是说,在步骤S7中,CPU11判定是否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在该步骤S7中,与步骤S3一样,CPU11用奇偶校验等错误校验方法来判定是否发生了读取错误。
在步骤S7中,在没有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步骤S7为“否”的情况)下,由于磁性数据被正常地解调,因此由解调装置1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处理正常地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在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即,判定在步骤S6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不正确的时,步骤S7为“是”的情况)下,CPU11如图2(D)所示,通过比较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由此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8)。这里,“(tn-2+2tn-1)/3”是与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两倍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之和除以3得到的值,“(tn-3+2tn-2)/3”是与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3+2tn-2)/3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2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两倍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之和除以3得到的值,“(tn-4+2tn-3)/3”是与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4+tn-3)/3进行比较的反向时间间隔Tn-3的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的两倍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解调数据的反向时间间隔之和除以3得到的值。也就是说,CPU11在步骤S8中,用以对前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加权2、对前面一位再前面的一位反向时间间隔加权1之后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基准的位跟追采样方式,来生成解调数据。
然后,CPU11判定在步骤S8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步骤S9)。也就是说,在步骤S9中,CPU11判定是否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在该步骤S9中,与步骤S3一样,CPU11用奇偶校验等错误校验方法来判定是否发生了读取错误。
在步骤S9中,在没有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步骤S9为“否”的情况)下,由于磁性数据被正常地解调,因此由解调装置1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处理正常地结束。另一方面,在步骤S9中,在发生了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的情况(即,在判定为由步骤S8生成的解调数据不正确时、在步骤S9中为“是”的情况)下,判定为磁性数据未被正常解调,由解调装置1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处理发生错误而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步骤S3中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则CPU11自动地从固定采样方式切换至以前面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为基准的位跟追采样方式,由此生成解调数据,若在步骤S5中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则CPU11自动地从以前面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为基准的位跟追采样方式切换至以前面两位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加权平均值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由此生成解调数据,若在步骤S7中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则CPU11自动地从以前面两位的反向时间间隔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切换至以对前面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加权2、对前面一位再前面的一位反向时间间隔加权1而得到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加权平均值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由此生成解调数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1是反向时间取得步骤,在该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使卡片2移动以取得模拟形的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并且根据所取得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SG以取得数字信号SG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步骤S2~S9是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在该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步骤S1中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和判定基准时间来生成解调数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2是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在该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3是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在该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在步骤S2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另外,步骤S4是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在该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当在步骤S3中判定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不同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5是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在该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在步骤S4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6是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在该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当在步骤S5中判定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及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不同的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7是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在该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在步骤S6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而且,步骤S8是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在该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当在步骤S7中判定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及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不同的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步骤S9是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在该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在步骤S8中生成的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另外,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以及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中的各个“α”可以是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通过比较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并且当在步骤S2中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在步骤S4中,通过比较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步骤S4中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在步骤S6中,通过比较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步骤S6中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时,通过比较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比较4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和反向时间间隔Tn~Tn-3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弥补通过对4个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分别与反向时间间隔Tn~Tn-3进行比较来生成解调数据的情况时的缺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地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降低因磁性数据的读取速度的变化而导致的读取错误率、或因伤痕等部分的去磁而导致的读取错误率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中,通过比较在步骤S1中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和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来生成解调数据,在步骤S6中,通过比较在步骤S1中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和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来生成解调数据,在步骤S8中,通过比较在步骤S1中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和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来生成解调数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由磁头3进行一次读取而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在步骤S4、S6、S8中生成解调数据。因此,即使在步骤S2、S4、S6中所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在各个步骤之后,再次用磁头3读取磁性数据,根据从磁头3输出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SG以取得反向时间间隔Tn~Tn-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步骤S2、S4、S6中生成的解调数据为不正确的情况下,也能够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般而言,在4个判定基准时间之中,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最低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来实行步骤S2,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第二低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来实行步骤S4,采用被推定为读取错误发生率第三低的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来实行步骤S6。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地缩短磁性数据的读取处理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通过对反向时间间隔Tn~Tn-3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或者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进行比较来生成解调数据,因此,能够用较为简单的处理来生成解调数据。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是本发明优选方式的一个例子,但不限于此,在不变更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9中,当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时,判定为磁性数据未被正常解调,由解调装置1所进行的磁性数据的解调处理发生错误而结束。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9中,当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时,使卡片2向着与步骤S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取得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并且根据所取得的读取信号来生成数字信号SG,从而取得数字信号SG的反向时间间隔(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之后,返回步骤S2,实行预定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利用在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所取得的反向时间间隔,再次生成解调数据,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
另外,在步骤S9中,当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时,CPU11也可以从相反的方向读出步骤S1中存储在PAM12中的反向时间间隔Tn~Tn-3,依次采用固定采样方式,以前面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以前面两位的反向时间间隔的算术平均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以及以对前面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加权2、对前面一位再前面的一位反向时间间隔加权1而得到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加权平均值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生成解调数据。也就是说,在步骤S9中,当发生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时,CPU11也可以改变反向时间间隔Tn~Tn-3的读出方向,再次依次采用固定采样方式,以前面一位的反向时间间隔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以前面两位的反向时间间隔的算术平均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以及以对前面的一位反向时间间隔加权2、对前面一位再前面的一位反向时间间隔加权1而得到的反向时间间隔的加权平均值为基准的位跟踪采样方式,再次生成解调数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能够再次生成解调数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磁性数据的读取错误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来实行步骤S2,采用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来实行步骤S4,采用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来实行步骤S6,采用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来实行步骤S8。也就是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以及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的顺序,依次进行磁性数据的解调,但是也可以以任意的顺序依次使用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来进行磁性数据的解调。例如,也可以以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以及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的顺序,依次进行磁性数据的解调。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对反向时间间隔Tn~Tn-3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以及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这4个不同的判定时间间隔进行比较,来生成解调数据。除此之外,例如,也能够通过对反向时间间隔Tn~Tn-3与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以及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之中任意选择的2个或3个不同的判定时间间隔进行比较,来生成解调数据。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反向时间间隔Tn~Tn-3与在上述的4个判定基准时间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的判定基准时间而得到的5个以上的不同的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来生成解调数据。
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反向时间间隔Tn~Tn-3与第一判定基准时间αT、第二判定基准时间αtn-1~αtn-3、第三判定基准时间α(tn-2+tn-1)/2~α(tn-4+tn-3)/2、以及第四判定基准时间α(tn-2+2tn-1)/3~α(tn-4+2tn-3)/3以外的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来生成解调数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磁性数据的解调装置1是卡片搬运式的读卡器,但是磁性数据的解调装置1也可以是手动地使卡片2移动且读取卡片2的磁性数据的手动式读卡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揭示了利用F2F频率调制方式将磁性数据记录到卡片2中的技术方案,但是也可以是利用F3F频率调制方式等其他的磁性记录方式将磁性数据记录到卡片2中的技术方案。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磁性信息记录介质是卡片2,但是磁性信息记录介质也可以是折子等其他的介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一边使磁头3与已停止的介质的磁条抵接一边使其移动,从而利用磁头3来读取磁性数据。

Claims (10)

1.一种磁性数据解调方法,
在该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中,利用磁头读取磁性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磁性数据并生成解调数据,其特征在于,
具有反向时间取得步骤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其中,在该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使所述磁性信息记录介质或所述磁头移动以取得模拟形的所述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读取信号生成矩形波形的数字信号,从而取得所述数字信号的反向时间间隔,在该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由所述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和判定基准时间,从而生成所述解调数据,
所述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具有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以及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其中,在该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通过比较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由所述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在该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所述第一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在该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在由所述第一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判定为所述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由所述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在该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所述第二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是固定值,
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而计算出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具有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和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其中,在该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在由所述第二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判定为所述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及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和由所述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在该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所述第三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是固定值,
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而计算出的值,
所述第三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所述第三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平均值而计算出的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具有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和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其中,在该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中,在由所述第三判定是否正确步骤判定为所述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及所述第三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四判定基准时间和由所述反向时间取得步骤所取得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从而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在该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对由所述第四解调数据生成步骤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进行判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是固定值,
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而计算出的值,
所述第三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与所述第三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和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平均值而计算出的值,
所述第四判定基准时间是根据将与所述第四判定基准时间进行比较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的两倍与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的一位所述解调数据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相加之后除以3得到的值而计算出的值。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磁性数据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在该第二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在由所述第四判定是否正确步骤中判定为所述解调数据不正确的情况下,使所述磁性信息记录介质或者所述磁头向着与所述反向时间取得步骤中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取得所述磁性数据的所述读取信号,并且根据所取得的所述读取信号来生成所述数字信号,从而取得所述数字信号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
8.一种磁性数据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磁性据解调装置具有读取记录在磁性信息记录介质中的磁性数据的磁头,以及对用所述磁头读取到的所述磁性数据进行解调以生成解调数据的数据解调部,
所述数据解调部具有存储部和运算部,其中,该存储部对根据由所述磁头输出的模拟形的所述磁性数据的读取信号而生成的矩形波形的数字信号的反向时间间隔进行存储,该运算部通过比较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和判定基准时间来生成所述解调数据,
所述运算部通过比较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并且在通过比较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和所述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被判定为不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与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记载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比较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和所述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被判定为不正确的情况下,所述运算部通过比较与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及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记载的磁性数据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比较所述第三判定基准时间和所述反向时间间隔而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被判定为不正确的情况下,所述运算部通过比较与所述第一判定基准时间、所述第二判定基准时间及所述第三判定基准时间不同的作为所述判定基准时间的第四判定基准时间和存储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反向时间间隔来生成所述解调数据,判定所生成的所述解调数据是否正确。
CN201210299406.5A 2011-08-22 2012-08-21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6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0064A JP5755079B2 (ja) 2011-08-22 2011-08-22 磁気データの復調方法および磁気データの復調装置
JP2011-180064 2011-08-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6241A true CN102956241A (zh) 2013-03-06
CN102956241B CN102956241B (zh) 2016-08-31

Family

ID=47764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940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6241B (zh) 2011-08-22 2012-08-21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55079B2 (zh)
CN (1) CN1029562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290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数据的解调方法及解调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9385A (ja) * 1992-10-23 1994-05-20 Hitachi Ltd 磁気カ−ド読取装置
JPH06195889A (ja) * 1992-12-25 1994-07-15 Omron Corp 磁気媒体読取装置
JPH0757399A (ja) * 1993-08-09 1995-03-03 Omron Corp 磁気媒体読取り装置
JPH07287936A (ja) * 1994-04-14 1995-10-31 Hitachi Ltd 磁気媒体取扱い装置
JPH08212719A (ja) * 1995-02-08 1996-08-20 Omron Corp 媒体処理装置
JPH1040326A (ja) * 1996-07-22 1998-02-13 Hitachi Ltd 磁気ストライプ読み取り装置
JP2002093064A (ja) * 2000-09-14 2002-03-29 Nec Infrontia Corp 磁気記録データの再生装置
US20070268799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method for magnetic data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9385A (ja) * 1992-10-23 1994-05-20 Hitachi Ltd 磁気カ−ド読取装置
JPH06195889A (ja) * 1992-12-25 1994-07-15 Omron Corp 磁気媒体読取装置
JPH0757399A (ja) * 1993-08-09 1995-03-03 Omron Corp 磁気媒体読取り装置
JPH07287936A (ja) * 1994-04-14 1995-10-31 Hitachi Ltd 磁気媒体取扱い装置
JPH08212719A (ja) * 1995-02-08 1996-08-20 Omron Corp 媒体処理装置
JPH1040326A (ja) * 1996-07-22 1998-02-13 Hitachi Ltd 磁気ストライプ読み取り装置
JP2002093064A (ja) * 2000-09-14 2002-03-29 Nec Infrontia Corp 磁気記録データの再生装置
US20070268799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Demodulation method for magnetic data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2901A (zh) * 2018-03-28 2019-10-1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数据的解调方法及解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45471A (ja) 2013-03-04
JP5755079B2 (ja) 2015-07-29
CN102956241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593B (zh) 使用伺服地址标记数据来控制飞行高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945718B (zh) 在存储读取通道中进行非对称性补偿的动态方法
WO2014083508A2 (en) Servo pattern of a tape storage medium
EP1653357A1 (en)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US4173026A (en) Self clocking speed tolerant magnetic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270481A (zh) 基于极限距离度量的位置检测同步标记的方法与装置
US830034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at efficient calibration for servo data based harmonics calculation
CN102473419B (zh) 双通道加权的lpos组合方案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956241A (zh)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CN102903369A (zh)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US9001445B1 (en) Multiple sync mark storage system
EP297356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rifying a servo pattern in tape media
CA1104719A (en) Read apparatus
WO1994012981A1 (en) Head switching method for staggered servo and circuit thereof
US8059361B2 (en) Position signal processor
JP7016749B2 (ja) 磁気データの復調方法および復調装置
US9761268B1 (en) Precompensation based on nearby data
ATE557393T1 (de) Aufzeichnung von mehreren codewortsätzen während latenzzeit
US6061005A (en) Encoding of data
US7130139B1 (en) Write velocity identification
US7848049B2 (en) Magnetic disk apparatus and magnetic disk access control method
JP2002093064A (ja) 磁気記録データの再生装置
CN103824575B (zh) 基于谐波比率的缺陷分类器
JPH11273247A (ja) 記録媒体ドライバのシミュレータ装置
JPS58171776A (ja) 磁気デイスク装置のアドレスマ−ク検出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