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4243A -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 Google Patents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4243A
CN102954243A CN2011102507341A CN201110250734A CN102954243A CN 102954243 A CN102954243 A CN 102954243A CN 2011102507341 A CN2011102507341 A CN 2011102507341A CN 201110250734 A CN201110250734 A CN 201110250734A CN 102954243 A CN102954243 A CN 102954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block
supporting part
scale
valve
way rev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07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507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54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54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4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包括带有流体腔室的滑块主体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嵌入所述滑块主体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靠近所述滑块流体腔室的方向呈弧面形,所述支撑部件远离所述滑块流体腔室的方向呈平面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滑块部件的四通换向阀。本发明可以大大降低支撑部件在滑块内腔的高度,从而达到减少低压侧流量损失的目的,并且可以在不增加支撑部件高度的前提下,保证其支撑强度,有效地优化流道,一定程度上防止紊流现象的发生,使产品低压侧的流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Description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控制领域,涉及一种热泵系统用四通换向阀,特别是一种商用大型四通换向阀。
背景技术
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和用于控制大型主阀换向的控制阀,大型主阀具有系统接管,控制阀包括控制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经毛细管与控制主阀连接,控制主阀经控制接管与大型主阀连接。
请照图1、图2,图1是现有技术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如图1所示,大型四通换向阀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大型主阀1、控制主阀2、先导阀3、线圈5。大型主阀1和控制主阀2通过控制接管连接;控制主阀2和先导阀3通过毛细管进行连接;先导阀3和线圈5通过固定镙钉4进行连接固定。
如图2所示,大型主阀1上焊有固定板12,控制主阀2上焊有连接板13,固定板12和连接板13通过连接螺钉14固定。
如图3所示,图3是大型四通换向阀的工作原理图。控制主阀2的常通接管D、中位接管S以及两个旁位接管E/C分别与压缩机排气口、压缩机吸气口以及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连接。
大型主阀1包括一个圆筒形的大阀体1.6,两端有大端盖1.3封固,内部焊接有大阀座1.1,还有用大连杆1.5连成一体的大滑块1.2和一对大活塞1.4,通过大活塞1.4将大型主阀内腔分隔成左腔(E’侧)、中腔、右腔(C’侧)三个腔室。它在尺寸规格上大致相当于控制主阀2的放大结构。
所述的大滑块1.2由热塑性材料如PPS、PA或其改性材料制成一体式结构,在其内可以支撑支撑部件21。
大型主阀1的常通接管D’与压缩机排气口相连接,形成高压区;中位接管S’与压缩机吸气口相连接,形成低压区。一个旁位接管E’与室内热交换器连接,另一个旁位接管C’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同时,中位接管S’通过连接管与控制主阀2的中位接管S连接,用焊接固定;常通接管D’接管也通过连接管与控制主阀2的常通接管D接管连接,也用焊接固定;控制主阀的两个旁位接管E、C分别与大型主阀的左腔、右腔连通。
控制主阀2和先导阀3通过支架15和弹簧片16进行连接。
当空调需制冷运行时,电磁线圈5断电,在回复弹簧3.2的作用下,芯铁3.1带动滑碗3.3一起左移,从而使e/s、c/d毛细管分别相通,由于中位接管S为低压区,故控制主阀2左腔的气体通过e、s毛细管及滑碗而流入低压区,因此控制主阀2的左腔成为低压区,而控制主阀2的右腔由于有来自c毛细管的高压气的补充,从而成为高压区,如此在控制主阀的左、右腔间就形成了一个压力差,并因此而将滑块2.2和活塞2.1推向了左侧,使旁位接管E与中位接管S相通,常通接管D与旁位接管C相通。此时,由于中位接管S’为低压区,因此,大型主阀1左腔的气体通过旁位接管E、中位接管S以及滑块2.2而流入低压区,因此大型主阀1的左腔成为低压区,而大型主阀1的右腔由于有来自旁位接管C的高压气的补充,从而成为高压区,这样大型主阀的左右腔间就形成了一个压力差,将大滑块1.2和大活塞1.4推向左侧,使旁位接管E’与中位接管S’相通,常通接管D’与旁位接管C’相通。此时系统内部的制冷剂流通路径为:压缩机8排气口→常通接管D’→大型主阀中腔→旁位接管C’→室外热交换器9→节流元件10→室内热交换器11→旁位接管E’→大滑块1.2→中位接管S’→压缩机吸入口,系统处于制冷工作状态。
当空调需制热运行时,电磁线圈5通电,在线圈电磁力的作用下,芯铁3.1克服回复弹簧3.2的作用力而带动滑碗3.3一起右移,而使c/s、e/d毛细管分别相通。控制主阀2的右腔就成为低压区,而左腔则成为高压区,因此滑块2.2和活塞2.1就被推向了右侧,使旁位接管C与中位接管S相通,常通接管D与旁位接管E相通。大型主阀1左腔的气体由于有主阀2的旁位接管E的高压气的补充而成为高压区,右腔由于与主阀2的旁位接管C连通而成为低压区,在左右腔压力差的作用下,将大滑块1.2和大活塞1.4推向右侧,使旁位接管C’与中位接管S’相通,常通接管D’与旁位接管E’接管相通。此时的制冷剂流通路径为:压缩机8排气口→常通接管D’接管→大型主阀中腔→旁位接管E’→室内热交换器11→节流元件10→室外热交换器9→旁位接管C’→大滑块1.2→中位接管S’→压缩机8吸气口,此时系统处于制热工作状态。
控制阀上安装有电磁线圈,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电磁线圈与控制阀导阀的共同作用实现主阀的换向,以切换制冷工质的流通方向,从而使得热泵型空调在制冷和制热两种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实现夏天制冷、冬天制热的一机两用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大滑块的底部通常设置有支撑部件,用以支撑大滑块,防止大滑块在系统高压下被破坏。支撑部件的具体结构通常由支撑棍和支撑垫片组合而成,或者直接用圆棒型的支撑棍进行支撑。请参照图4A/图4B/图4C,为现有技术中三种典型的支撑部件结构。图4A中,支撑部件211为一根小圆棒,两端面设置有尖状凸起,放置于滑块底侧时可以防止脱落;图4B的方案中,支撑部件由一根小圆棒211和两个带孔的支撑垫片212组合而成,两个支撑垫片分别置于小圆棒的两端而构成支撑棍组件,再将支撑棍组件设置在滑块上;图4C的方案中,支撑部件由两根小圆棒211和两个带孔的支撑垫片212组合而成,与图4B所示方案的区别在于,增加了一根支撑棍,以达到增强强度的目的。
但是,在上述三种支撑部件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后的支撑部件结构,均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即起支撑作用的零件主要是截面为圆形的长棒,由于这种结构本身的限制,当支撑部件设置在滑块上时,支撑部件中心距离滑块底面的高度必须大于其半径。同时,为了保证支撑部件的支撑强度,在不同的使用场合,比如需要更大规格的大型四通换向阀时,大滑块的大小也必须随之增大,此时支撑部件截面的半径也需要随着滑块内腔的增大而增大,或者在支撑部件两端增加支撑垫片以满足支撑强度的要求。但无论是增大支撑部件的截面半径还是增加支撑垫片,都会导致支撑部件距离大滑块底面的高度上升,从而影响滑块内腔的流道形状,容易导致大型四通换向阀低压侧流量减小而影响整个大型四通换向阀产品的容量,并且容易产生紊流。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滑块支撑部件的形状、大小与滑块内腔流道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去寻求解决方案。
以上是针对由先导阀驱动控制主阀再控制大型主阀动作的大型四通换向阀所作的介绍,实际上,在取消控制主阀,直接由先导阀来控制大型主阀进行动作的四通换向阀上,也同样存在上述技术问题。
因此如何在保证滑块支撑强度的同时,优化滑块内腔的流道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通过对支撑部件结构的设计,在保证支撑部件的支撑强度的同时,优化滑块内腔的流道结构,防止紊流现象的发生。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包括带有流体腔室的滑块主体和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嵌入所述滑块主体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靠近所述滑块流体腔室的方向呈弧面形,所述支撑部件远离所述滑块流体腔室的方向呈平面形。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的宽度不大于大阀座的阀座孔之间的最小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的底面距离所述滑块主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5~2.0mm。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距离所述滑块底面的高度(H1+H2)与所述流体腔室的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1/12~1/3。
更优地,所述支撑部件距离所述滑块底面的高度(H1+H2)与所述流体腔室的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1/6~7/24。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靠近所述滑块流体腔室方向的弧面的弧度与所述流体腔室内壁的弧度大致相等。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弧面与所述流体腔室内壁形成环形通道段,所述环形通道段的内径大致相等。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靠近所述滑块流体腔室的方向呈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形状。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的两个端面设置有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的两个端面设置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分别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的一个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为盲孔,所述销钉置于所述盲孔中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槽,且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滑块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凸缘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和用于控制大型主阀换向的控制阀,大型主阀具有系统接管,控制阀包括控制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经毛细管与控制主阀连接,控制主阀经控制接管与大型主阀连接;所述大型主阀包括一个圆筒形的大阀体,两端有大端盖封固,内部焊接有大阀座,还设置有用大连杆连成一体的大滑块和一对大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滑块采用上述用于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本发明的滑块支撑部件,其截面形状呈弓形,装配之后,其上表面呈弧面,下表面呈平面且与滑块底面平行,因此,支撑部件的底面与滑块底面的距离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接近,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支撑部件在滑块内腔的高度,从而达到减少低压侧流量损失的目的。
二、本发明的支撑部件的支撑强度与支撑部件的高度和宽度均有关系,且随着滑块内腔的增大,宽度方向的影响更明显,在一般情况下,阀座孔的最小距离也会相应增大,本结构可以在不增加支撑部件高度的前提下,保证其支撑强度。
三、本发明的支撑部件的上表面(即靠近滑块内腔一侧的表面)与滑块内腔的流道形状相近,两者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段,所述环形通道段的内径大致相等,这样,对滑块内腔的流体有一定的引流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优化流道,一定程度上防止紊流现象的发生,使产品低压侧的流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本发明在支撑部件的两个端面设置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分别设置有销钉,所述销钉的一个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这种方案便于加工凸起部,且增加了支撑点,明显提高了支撑部件与滑块之间的定位可靠性,增加了定位强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左视图;
图3:现有技术的大型四通换向阀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现有技术的支撑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滑块与支撑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图5的左视图;
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示意图;
图8:图7的左视图;
图9:本发明销钉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示意图;
图11:图10的左视图;
图12: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块与支撑部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2的左视图;
图14:本发明支撑部件第四实施方式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15:本发明支撑部件第五实施方式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16:本发明支撑部件第六实施方式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对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中具有相同结构并起到相同功能的部件采用同一编号。本发明主要针对大型主阀内部的大滑块1.2和支撑部件21进行改进,上述对背景技术的描述中,对于控制主阀2、先导阀3、线圈5的说明仍适用于本发明。
请参照图5、图6,图5是本发明的大滑块与支撑部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大滑块由大滑块主体1.2和支撑部件21构成。主体1.2大体呈倒扣的碗形,其碗状的内部空间形成流体腔室121,当大滑块安装在大型主阀1内部时,大滑块主体1.2的下端面124紧贴着大阀座1.1的上表面,两者之间紧密接触。大滑块部件还包括支撑部件21,支撑部件21安装在大滑块主体1.2的底部,但支撑部件21的最底端所在平面高于大滑块1.2的下端面124。
支撑部件21的截面大体呈弓形,其靠近滑块流体腔室121方向的一侧为弧面214,而远离流体腔室121的方向,即靠近大阀座的一侧呈平面形。
当大滑块1.2与大阀座1.1紧密配合时,如图3所示状态,流体腔室121的宽度与大型主阀1的相邻两个阀座孔(E’、S’)(S’、C’)的最大距离大致相等,支撑部件21拉于相邻两个接管之间的大阀座面上。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21的宽度D不大于大阀座1.1的相邻阀座孔之间最小距离。若支撑部件21的宽度D大于大阀座相邻阀座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则制冷剂在流经流体腔室121时,会受到支撑部件21的阻碍,从而容易造成流量损失。
同时,上文所述支撑部件21的最底端所在平面高于大滑块1.2的下端124,即支撑部件的底面213与滑块主体的底面123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间隙,以防止支撑部件21对大滑块在大阀座上的滑动造成阻碍。在本实施方式中,两者之间的距离H1为1.5~2.0mm为优选的方案。从理论上说,本发明将支撑部件的下表面设置为平面,则支撑部件的底面与大滑块底面可以无限接近,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支撑部件在流体内腔的高度,从而达到减少低压侧流量损失的目的。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越大,低压侧流量降低得越多。但同时又必须考虑到滑块的制造方法,需要在滑块成型后进行研磨,经过试验验证,将距离设置为1.5~2.0mm较为合适。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取得合适的支撑部件形状,并尽量避免大滑块工作时出现紊流现象,发明人对支撑部件的高度H1与流体腔室的高度H2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
发明人选择了三种型号的大型四通换向阀(50型、100型、210型)进行试验,对于支撑部件的高度H1、流体内腔的高度H2以及支撑部件底面与大滑块底面(即大阀座表面)的距离H3、分别选择不同的数值进行试验,得到试验结果如下:
1)第一组试验:5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功率为15KW)
表1、5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H1取值与低压侧流量关系表
H2(mm) 23.5 23.5 23.5 23.5 23.5
H1(mm) 3 4 5 5.5 6
低压侧流量 68.3072 68.4259 68.7306 68.7192 68.2888
由表1可知,H2不变,当H1取值为5mm时,低压侧流量值最大;当H1取值低于5mm或高于5mm时,流量值会变小。
表2、5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H3取值与低压侧流量关系表
H2(mm) 23.5 23.5 23.5 23.5 23.5
H3(mm) 1 1.3 1.5 1.8 2
低压侧流量 81.2664 81.5213 81.8171 81.6798 81.5486
由表2可知,H2不变,当H3取值为1.5mm时,低压侧流量值最大,当H3取值为高于1.5mm或者低于1.5mm时,流量值会变小。
考虑到产品系列化通用情况、误差因素以及加工精度的因素,支撑部件21在滑块内腔内的总高度(H1+H3)与滑块内腔高度H2的比值合适的取值范围为1/12~1/3较为合适,更优的取值范围为1/6~7/24。
2)第二组试验:10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功率为30KW)
表3、10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H1取值与低压侧流量关系表
H2(mm) 34.2 34.2 34.2 34.2 34.2
H1(mm) 5 6 7 8 9
低压侧流量 133.565 136.086 138.438 136.706 133.976
由表3可知,H2不变,当H1取值为7mm时,低压侧流量值最大;当H1取值低于7mm或高于7mm时,流量值会变小。
表4、10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H3取值与低压侧流量关系表
H2(mm) 34.2 34.2 34.2 34.2 34.2
H3(mm) 1.5 1.7 2 2.3 2.5
低压侧流量 138.438 138.925 139.668 138.724 137.899
由表4可知,H2不变,当H3取值为2mm时,低压侧流量值最大,当H3取值为高于2mm或者低于2mm时,流量值会变小。
考虑到产品系列化通用情况、误差因素以及加工精度的因素,支撑部件21在滑块内腔内的总高度(H1+H3)与滑块内腔高度H2的比值合适的取值范围为1/12~1/3较为合适,更优的取值范围为1/6~7/24。
3)第三组试验:21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功率为60KW)
表5、21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H1取值与低压侧流量关系表
H2(mm) 47.5 47.5 47.5 47.5 47.5
H1(mm) 5 6 7 8 9
低压侧流量 404.827 408.006 412.044 414.664 413.202
由表3可知,H2不变,当H1取值为8mm时,低压侧流量值最大;当H1取值低于8mm或高于8mm时,流量值会变小。
表6、210型大型四通换向阀H3取值与低压侧流量关系表
H2(mm) 47.5 47.5 47.5 47.5 47.5
H3(mm) 1.5 1.7 2 2.3 2.5
低压侧流量 417.903 420.824 423.456 418.219 414.428
由表4可知,H2不变,当H3取值为2mm时,低压侧流量值最大,当H3取值为高于2mm或者低于2mm时,流量值会变小。
考虑到产品系列化通用情况、误差因素以及加工精度的因素,支撑部件21在滑块内腔内的总高度(H1+H3)与滑块内腔高度H2的比值合适的取值范围为1/12~1/3较为合适,更优的取值范围为1/6~7/24。
通过以上三组试验数据可知,针对不同型号的大型四通换向阀,大滑块1.2的流体内腔的高度H2会随之增大或缩小,在不同的H2取值情况下,(H1+H3)和H2的比值均保持在1/6~7/24之间时,可以获得最佳的低压侧流量。
作为更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支撑部件21的弧面214的弧度设置为与流体腔室122内壁弧度大致相等。这样,支撑部件弧面214与流体腔室122内壁就会形成一个环形通道段,在这个环形通道段中,制冷剂流经路径的内径大致相等,这种结构非常有利于对制冷剂的引流,并且有效地优化流道,防止了紊流现象的发生,使产品低压侧流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加强支撑部件21与大滑块1.2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在支撑部件的两个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优选为尖状凸起,这样可以使大滑块1.2与支撑部件21成型后,尖状凸起嵌入大滑块1.2的内壁中,使连接更为牢固。
下面结合图7-图9来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结构。
请照图7、图8、图9,其中,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示意图;图8为图7的左视图;图9为本实施方式的销钉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21两端的尖状凸起在现实中不容易加工,尤其是尖状凸起个数大于1个时,此时无法直接在支撑部件单侧端面上车加工出2个或者2个以上的尖状凸起结构。为此,本实施方式对支撑部件2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支撑部件2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孔217,同时,在上述定位孔217中,分别放置销钉218,两者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销钉的其中一个端面设置有凸起部219,另一端面为平面并与定位孔217配合。这种结构加工方便,提升了大滑块的使用性能,最终实现了大型四通换向阀整体使用性能的提升。
作为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延伸,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基于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将定位孔217设置为通孔,贯通支撑部件21,但该方案的技术效果不如第二实施方式。
请照图10、图11、图12、图13,其中,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支撑部件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块与支撑部件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2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限位槽2110,并在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2112,该凸起部优选为尖状凸起。同时在大滑块1.2的内壁注塑形成两侧各两条凸缘部2111。支撑部件通过限位槽2110与大滑块的凸缘部2111配合,同时依靠凸起部2112进行定位以限制支撑部件进出方向上的自由度,这样在两者装配到位后可以实现支撑部件与大滑块的可靠定位。
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21的截面形状均为弓形,即靠近流体内腔一侧呈圆弧状,靠近滑块底面一侧呈平面状。为了使支撑部件的表面与流体内腔的弧面相适应,还可以对支撑部件21的圆弧面进行改进。
请照照图14,图14是本发明支撑部件第四实施方式截面形状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支撑部件21的截面形状,由两段圆弧段2114以及位于两段圆弧段2114中间的平面段2113组成。这种结构适用于滑块内腔同样为两端圆弧段和中间平面段构成的情形,可以使流体的流道各段内径相等,有利于引流和减少紊流现象的产生。
支撑部件21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5所示,图15是本发明支撑部件第五实施方式截面形状示意图。
支撑部件21靠近流体内腔一侧截面分别由平面段2115、圆弧段2116、平面段2117组成,其中平面段2115、圆弧段2116分别对称分布,平面段2117位于中间。针对不同的滑块内腔结构,平面段2115与圆弧部2116的组合可以起到比单独的圆弧段更好的引流作用。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中间平面段2117也可以根据滑块内腔的具体结构,改为圆弧段。如图16所示,本发明支撑部件第六实施方式立体结构示意图。支撑部件21靠近流体内腔一侧截面分别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平面段2118以及位于平面段2118之间的圆弧段2119组成。由于平面段2118的设置,使得本实施方式同样具有第五实施方式所述良好的引流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启示,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对支撑部件作出各种灵活的变通和改进,这些变通和改进也应落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在提供上述三种大滑块部件(含支撑部件)结构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1和用于控制大型主阀1换向的控制阀,大型主阀1具有系统接管,控制阀包括控制主阀2和先导阀3,先导阀3经毛细管与控制主阀连接,控制主阀2经控制接管与大型主阀1连接;所述大型主阀1包括一个圆筒形的大阀体1.6,两端有大端盖1.3封固,内部焊接有大阀座1.1,还设置有用大连杆1.5连成一体的大滑块1.2和一对大活塞1.4,其中大滑块1.2采用上述任一滑块部件。大型四通换向阀的其它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仅是为能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例举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所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包括带有流体腔室(121)的滑块主体(1.2)和支撑部件(21),所述支撑部件(21)嵌入所述滑块主体(1.2)的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1)靠近所述滑块流体腔室(121)的方向呈弧面形,所述支撑部件(21)远离所述滑块流体腔室(121)的方向呈平面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宽度(D)不大于大阀座(1.1)的阀座孔之间的最小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1)的底面(213)距离所述滑块主体(1.2)的底面(123)之间的距离为1.5~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1)距离所述滑块底面的高度(H1+H2)与所述流体腔室(121)的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1/12~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1)距离所述滑块底面的高度(H1+H2)与所述流体腔室(121)的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1/6~7/24。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1)靠近所述滑块流体腔室(121)方向的弧面(214)的弧度与所述流体腔室内壁(122)的弧度大致相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弧面(214)与所述流体腔室内壁(122)形成环形通道段,所述环形通道段的内径大致相等。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1)靠近所述滑块流体腔室(121)的方向呈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形状。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两个端面设置有凸起部。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两个端面设置均设置有定位孔(217),所述定位孔(217)上分别设置有销钉(218),所述销钉的一个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219)。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17)为盲孔,所述销钉置于所述盲孔中。
1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槽(2110),且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2112),所述滑块主体(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2110)相配合的凸缘部(2111)。
13.一种大型四通换向阀,包括大型主阀(1)和用于控制大型主阀(1)换向的控制阀,大型主阀(1)具有系统接管,控制阀包括控制主阀(2)和先导阀(3),先导阀(3)经毛细管与控制主阀连接,控制主阀(2)经控制接管与大型主阀(1)连接;所述大型主阀(1)包括一个圆筒形的大阀体(1.6),两端有大端盖(1.3)封固,内部焊接有大阀座(1.1),还设置有用大连杆(1.5)连成一体的大滑块(1.2)和一对大活塞(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滑块(1.2)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大型四通换向阀的滑块部件。
CN2011102507341A 2011-08-29 2011-08-29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Pending CN102954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07341A CN102954243A (zh) 2011-08-29 2011-08-29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507341A CN102954243A (zh) 2011-08-29 2011-08-29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4243A true CN102954243A (zh) 2013-03-06

Family

ID=47763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07341A Pending CN102954243A (zh) 2011-08-29 2011-08-29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424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0556A (zh) * 2015-09-11 2015-11-25 何珠华 电磁四通换向阀主阀座、制造方法及电磁四通换向阀
CN107504728A (zh) * 2016-06-14 2017-12-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滑动式换向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7575597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及使用该滑块的换向阀
CN107990583A (zh) * 2017-11-21 2018-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阀、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869795A (zh) * 2017-05-12 2018-11-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
WO2020110840A1 (ja) * 2018-11-29 2020-06-0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WO2020110841A1 (ja) * 2018-11-29 2020-06-0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4561A (en) * 1974-03-14 1975-07-15 Controls Co Of America Four-way reversing valve with differential area operator
JPS5868561A (ja) * 1981-10-21 1983-04-23 Hitachi Ltd 四方切換弁
JPS6323074A (ja) * 1986-07-16 1988-01-30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四方弁
CN101014791A (zh) * 2004-09-03 2007-08-08 特拉华兰科有限公司 带有分流器的换向阀
CN101782153A (zh) * 2009-01-21 2010-07-21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四通换向阀及其导流滑块
CN101858447A (zh) * 2009-04-13 2010-10-13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滑块以及使用该滑块的四通换向阀主阀和四通换向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4561A (en) * 1974-03-14 1975-07-15 Controls Co Of America Four-way reversing valve with differential area operator
JPS5868561A (ja) * 1981-10-21 1983-04-23 Hitachi Ltd 四方切換弁
JPS6323074A (ja) * 1986-07-16 1988-01-30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四方弁
CN101014791A (zh) * 2004-09-03 2007-08-08 特拉华兰科有限公司 带有分流器的换向阀
CN101782153A (zh) * 2009-01-21 2010-07-21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四通换向阀及其导流滑块
CN101858447A (zh) * 2009-04-13 2010-10-13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滑块以及使用该滑块的四通换向阀主阀和四通换向阀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0556A (zh) * 2015-09-11 2015-11-25 何珠华 电磁四通换向阀主阀座、制造方法及电磁四通换向阀
CN107504728A (zh) * 2016-06-14 2017-12-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滑动式换向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7504728B (zh) * 2016-06-14 2019-10-25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滑动式换向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7575597B (zh) * 2016-07-05 2019-10-22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及使用该滑块的换向阀
CN107575597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块及使用该滑块的换向阀
CN108869795B (zh) * 2017-05-12 2021-12-28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
CN108869795A (zh) * 2017-05-12 2018-11-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
CN107990583A (zh) * 2017-11-21 2018-05-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阀、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990583B (zh) * 2017-11-21 2023-09-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四通阀、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WO2020110840A1 (ja) * 2018-11-29 2020-06-0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WO2020110841A1 (ja) * 2018-11-29 2020-06-0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CN113167397A (zh) * 2018-11-29 2021-07-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流路切换阀
JPWO2020110841A1 (ja) * 2018-11-29 2021-10-1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JPWO2020110840A1 (ja) * 2018-11-29 2021-10-21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JP7095914B2 (ja) 2018-11-29 2022-07-05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JP7140416B2 (ja) 2018-11-29 2022-09-21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流路切換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4243A (zh) 大型四通换向阀及其滑块部件
CN105423658A (zh) 一种带截止功能的四通换向阀
CN101858447A (zh) 滑块以及使用该滑块的四通换向阀主阀和四通换向阀
CN205351870U (zh) 一种带截止功能的四通换向阀结构
CN202349270U (zh) 电磁四通换向阀
CN101319726A (zh) 大型四通换向阀
CN201255251Y (zh) 电磁阀
CN204787417U (zh) 热泵空调系统
CN106195340A (zh) 双螺旋静密封四通换向阀
CN203730811U (zh) 滑块以及使用该滑块的四通换向阀主阀
CN2434494Y (zh) 四通电磁换向阀
CN216200843U (zh) 换向阀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204901949U (zh) 空调器
CN202040372U (zh) 一种用于热泵热水器的四通换向阀
CN2490378Y (zh) 双稳态电磁四通换向阀
CN104964490A (zh) 四通阀及空调系统
CN108826753B (zh) 可变流程平行流换热器
CN216977064U (zh) 一种基于六边形换热器的新风机组
CN203240058U (zh) 一种换向阀及其芯铁组件
CN101762129A (zh) 一种流路切换阀及一种热泵型空调
CN108374910A (zh) 四通阀和空调
CN110274053A (zh) 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204717867U (zh) 空调器
CN208268474U (zh) 四通阀和空调
CN201241963Y (zh) 一种电磁阀的主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