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4198A - 布置用于调节从变速器到流体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 Google Patents

布置用于调节从变速器到流体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4198A
CN102954198A CN2012102974911A CN201210297491A CN102954198A CN 102954198 A CN102954198 A CN 102954198A CN 2012102974911 A CN2012102974911 A CN 2012102974911A CN 201210297491 A CN201210297491 A CN 201210297491A CN 102954198 A CN102954198 A CN 102954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spool
cavity
section
speed 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74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4198B (zh
Inventor
V.A.尼拉坎坦
P.G.奥塔尼兹
S.白
N.D.曼卡梅
X.高
N.L.约翰逊
P.B.尤索罗
A.L.布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954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4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4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41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3Controlled cooling or heating of lubricant; Temperature control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5Air cooling or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s; Thermal insulations
    • F16H57/0417Heat exchangers adapted or integrated in the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 F16K11/04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lift valves with movable valve members positioned between valve sea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6416With 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流体回路,包括变速器,冷却器和阀门。该变速器接收和排出流体。该冷却器接收和排出流体到变速器。该阀门引导接收自变速器的流体流动到变速器和流体冷却器中的一个。该阀门包括外壳,阀芯和触动器。该外壳定义了腔体。该阀芯在腔体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径向移动以引导来自腔体的流体流动到冷却器或变速器。该促动器操作地被连接到阀芯且包括智能材料,该智能材料响应在腔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具有至少第一温度而被激活,响应在腔体中的流体具有充足数量的度数小于第一温度的温度而被无效。

Description

布置用于调节从变速器到流体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流体回路。
背景技术
车辆通常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为了正确地操作,该变速器需要流体的供应,如常规的变速器油。该流体可被用作冷却和润滑这样的功能。变速器油系统的该润滑和冷却功能非常影响变速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此外,多级传动变速器需要用于控制各种扭矩传输机构按期望的时间表的接合和脱粒的流体,从而操作建立内部齿轮配置内的速度比。
发明内容
一种变速器流体回路,包括变速器,冷却器和阀门。该变速器被布置用于接收和排出流体。该冷却器被布置用于接受和排出到变速器的流体。该阀门被布置用于引导接收自变速器的流体流动到该变速器和流体冷却器中的一个。该阀门包括外壳,阀芯,促动器。该外壳定义了腔体,该腔体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径向延伸。该腔体被布置接收和排出流体。该阀芯被布置在腔体中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中可径向移动。促动器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内且被布置作用于阀芯。该促动器与流体流体连通且包括智能材料,该智能材料被布置响应在腔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具有至少第一温度被激活,从而活化的智能材料激活促动器。该智能材料被布置响应腔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具有比第一温度小充足数量的度数而无效,从而智能材料无效促动器。当促动器被激活时,作用于阀芯上以将阀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阀芯在第二位置时,该流体仅仅允许从腔体流动到冷却器,冷却器流动到变数器,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当触动器被无效时,阀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当阀芯在第一位置时,该流体仅仅允许从腔体流动到变速器,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变速器流体回路包括变速器,冷却器和阀门。该变速器被布置用于接收和排出流体。该冷却器被布置用于接受和排出到变速器的流体。该阀门被布置用于引导接收自变速器的流体流动到该变速器和流体冷却器中的一个。该阀门包括外壳,阀芯,促动器。该外壳定义了腔体,该腔体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径向延伸。该腔体被布置接收和排出流体。该外壳包括与腔体流体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第二出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该阀芯被布置在腔体中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中可径向移动。该第一进口提供了从变速器到腔体的第一部分的流体连通,该腔体被定义在阀芯和外壳的第一端部之间。促动器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内且被布置作用于阀芯。该促动器与流体流体连通且包括智能材料,该智能材料被布置响应在腔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具有至少第一温度被激活,从而活化的智能材料激活促动器。该智能材料被布置响应腔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具有小于第一温度而无效,从而智能材料无效促动器。当促动器被激活时,作用于阀芯上以将阀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阀芯在第二位置时,该流体仅仅允许穿过第三出口从腔体流动到冷却器,冷却器流动到变数器,从变速器穿过第一进口流动到腔体。当触动器被无效移动阀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促动器作用于阀芯上。当阀芯在第一位置时,该流体仅仅允许穿过第二出口从腔体流动到变速器,从变速器穿过第一进口流动到腔体。
还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变速器流体回路包括变速器,冷却器和阀门。该变速器被布置用于接收和排出流体。该冷却器被布置用于接受和排出到变速器的流体。该阀门被布置用于引导接收自变速器的流体流动到该变速器和流体冷却器中的一个。该阀门包括外壳,阀芯,促动器和偏压设备。该外壳定义了腔体,该腔体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径向延伸。该腔体被布置接收和排出流体。该外壳包括与腔体流体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该阀芯被布置在腔体中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中可径向移动。该第一进口提供了从变速器到腔体的第一部分的流体连通,该腔体被定义在阀芯和外壳的第一端部之间。促动器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内且被布置作用于阀芯。该促动器与流体流体连通且包括智能材料,该智能材料被布置响应在腔体中的流体具有至少第一温度被激活,从而活化的智能材料激活促动器。该智能材料被布置响应腔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具有小于第一温度而无效,从而智能材料无效促动器。当促动器被激活时,作用于阀芯上以将阀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当阀芯在第二位置时,该流体仅仅允许穿过第三出口从腔体流动到冷却器,冷却器流动到变数器,从变速器穿过第一进口流动到腔体。该偏压设备被布置在腔体内。当促动器被无效时,该偏压设备连续地再次影响阀芯以将阀芯移动到第一位置。当阀芯在第一位置时,该流体仅仅允许穿过第二出口从腔体流动到变速器,从变速器穿过第一进口流动到腔体。
根据结合附图对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随后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变速器流体回路的示意图,该车辆具有变速器,流体冷却器,和在第一位置的阀门,从而来自变速器的流体流动穿过阀门然后返回变速器,绕过了流体冷却器;
图2是图1中的流体回路,其中阀门在第二位置中,从而来自变速器的流体流动穿过阀门,穿过流体冷却器然后返回变速器;
图3是示出在第一位置的阀门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4是示出在第二位置的图3中的阀门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5是示出在第一位置的阀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6是示出在第二位置的图5中的阀门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7是示出在第一位置的阀门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8是示出在第二位置的图7中的阀门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9是示出在第一位置的阀门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10是示出在第二位置的图9中的阀门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11是示出在第一位置的阀门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12是示出在第二位置的图11的阀门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图13是示出在第一位置的阀门的第六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及
图14是示出在第二位置的图13中的阀门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似的参考标号指示相似的元件,变速器流体回路10在图1和图2中通常示出在10处。该变速器流体回路10包括变速器,流体冷却器14,和阀门16。如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该阀门16被布置用于调节在变速器和流体冷却器14之间的流体18的循环。该流体18可为自动变速器流体(ATF)和相似物。该变速器可为用于车辆11的自动变速器,其被布置用于接收和排出流体18。
该流体冷却器14可为自动变速器流体冷却器14和相似物。当流体冷却器14未被堵塞(如在下面更详细的描述)时,该冷却器被布置用于接收来自阀门16的流体18和排出流体18到变速器。
为了在操作期间冷却变速器,当从变速器排出的流体18是至少第一温度时,阀门16被布置引导来自变速器的流体18流动到流体冷却器14且从流体冷却器14流动到变速器(图2)。相似地,当从变速器排出的流体18低于第一温度时,阀门16引导从变速器排出的流体18绕过流体冷却器14返回变速器(图1)。因此,流体冷却器14仅在流体18为至少第一温度时操作,导致车辆通过在温度小于第一流体温度时阻止流体冷却器14的不必要操作节约能量。
大致参考图3至图14,阀门16包括外壳20,阀芯22,促动器24,和偏压设备26。该外壳20限定腔体28,该腔体28在第一端部30和第二端部32之间纵向延伸。该腔体28被布置为接收和排出流体18。该阀芯22被布置在腔体28内,且可在第一位置34(图3)和第二位置36(图4)之间中纵向移动。
促动器24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28内且被布置为将第一力38作用于阀芯22上,如下面更详细的描述。促动器24与流体18流体连通。促动器24可包括智能材料40。该智能材料40可为形状记忆合金(SMA)材料,该SMA材料40被布置为响应腔体28中具有至少第一温度的流体18而被激活,从而激活的SMA材料40激活促动器24。该SMA材料40被布置为响应在腔体28内具有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流体18而失活(deactivate),使得SMA材料40失活促动器24。更具体地说,SMA材料40在它的相位变换中呈现温度滞后。滞后的大小通常在五摄氏度到四十摄氏度(C)之间。在特殊应用中的滞后的特定的大小是几个参数的函数,包括SMA材料40的材料配比和SMA材料40的应力状态。
SMA材料40具有晶体相,该晶体相可响应于暴露到至少第一温度的温度和在第二温度之下(该第二温度通常低于第一温度)的温度而在奥氏体和马氏体之间变化。如被使用在本文中,术语SMA指展现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就是说,SMA材料40可经由原子重新排列而经历固态相变,以在马氏体相(也就是“马氏体”)和奥氏体相(也就是“奥氏体”)之间改变。话句话说,SMA材料40可经历位移型相变而不是扩散型相变以在马氏体和奥氏体之间改变。位移相变是当通过原子(或一群原子)相对于它们的邻居协同运动(coordinated movement)而发生结构改变时的相变。通常,马氏体相指的是相对低温度相,且通常比相对高温度的奥氏体相更可变形。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开始从奥氏体相变化到马氏体相的温度被称为马氏体开始温度,Ms。SMA材料40完成从奥氏体相到马氏体相的变化的温度被称为马氏体结束温度,Mf。相似地,当SMA材料40被加热时,SMA材料40开始从马氏体相变化到奥氏体相的温度被称为奥氏体开始温度,As。SMA材料40完成从马氏体相到奥氏体相的变化的温度被称为奥氏体结束温度,Af。
因此,SMA材料40可具有冷状态,也就是,当SMA材料40的温度在SMA材料40的马氏体结束温度Mf之下时。同样,SMA材料40的温度也可具有热状态,也就是,当SMA材料40的温度在SMA材料40的奥氏体结束温度Af之上时。
在操作中,被预拉紧或承受拉伸应力的SMA材料40可在晶体相变化时改变尺寸,从而转变热能为机械能。也就是,如果被伪塑性预拉紧,SMA材料40可将晶体相从马氏体改变到奥氏体从而在尺寸上收缩以便转变热能为机械能。相反地,如果在应力下,SMA材料40可改变晶体相从奥氏体到马氏体从而在尺寸上展开。
“伪塑性预拉紧”是指当在马氏体相时伸长SMA材料40以便在负载条件下SMA材料40体现的应变在卸掉负载时不完全恢复(在该情况下纯弹性应变将完全恢复)。在SMA材料40的这种情况下,可对材料加载以致在超过SMA材料40的真实塑性应变极限之前弹性应变极限被超过且变形发生在材料的马氏体晶体结构中。在两个极限之间的这个类型的应变,是伪塑性应变,这样称呼是因为一旦卸载它呈现已经塑性变形,但当加热到SMA材料40变换到它的奥氏体相的点时,应变可被恢复,将SMA材料40恢复到经受任何施加的负载之前观察到的原始长度。
该SMA材料40可具有任何适合的成分。特别地,该SMA材料40可包括从包括钴,镍,钛,铟,锰,铁,鈀,锌,铜,银,金,镉,锡,硅,铂,镓,及其组合的组群中选出的元素。例如,适合的SMA材料40可包括镍钛基合金,镍铝基合金,镍镓基合金,铟钛基合金,铟镉基合金,镍钴铝基合金,镍锰镓基合金,铜基合金(举例来说,铜锌合金,铜铝合金,铜金合金,和铜锡合金),金镉基合金,银镉基合金,锰铜基合金,铁铂基合金,铁鈀基合金,和它们的组合物。SMA材料40可为二元的,三元的,或更高阶的只要SMA材料40呈现形状记忆效应,例如,在形状取向、缓冲能力等方面的改变。
促动器24通过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流体18的温度而被激活。当促动器24被激活时,促动器24作用于阀芯22以将阀芯22从第一位置34(示出在图3,图5,图7,图9,图11,和图13中)移动到第二位置36(示出在图4,图6,图8,图10,图12,和图14中)。当阀芯22在第二位置36中时,流体18被允许从阀门16的腔体28流动到流体冷却器14,从流体冷却器14流动到变速器,且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28。
促动器24通过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流体18的温度而被失活。当促动器24被失活时,阀芯22从第二位置36移动到第一位置34。当阀芯22在第一位置34中时,流体18仅仅被允许绕过流体冷却器14从腔体28流动到变速器,以及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28。
在图3至图4和图13至图1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当被激活时SMA材料40纵向展开。在图5至图1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SMA材料40被配置为当被激活时纵向收缩。
现在参考图3和图4中示出的阀门16,促动器24是螺旋弹簧42,该螺旋弹簧42包括SMA材料40。阀芯22被布置在腔体28中且可在腔体28中第一位置34(示出在图3中)和第二位置36(示出在图4中)之间纵向移动。该螺旋弹簧42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28内且被布置为作用于阀芯22上。阀芯22包括第一区段44,第二区段46和中间区段48。第一区段44从第二区段46纵向间隔开。中间区段48将第一区段44连接到第二区段46。第一区段44和第二区段46径向设置尺寸以配合在腔体28内以致流体18被阻止在腔体28内在第一区段44或第二区段46和外壳20之间穿过。中间区段48径向设置尺寸为小于第一区段44和第二区段46以致流体18被允许径向地绕中间区段48在中间区段48和外壳20之间流动。螺旋弹簧42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28内、第一区段44(与中间区段48相对)和外壳20之间。该螺旋弹簧42被布置为作用于第一区段44上且施加第一力38。偏压设备26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28内、第二区段46(与中间区段48相对)和外壳20之间。该偏压设备26可为压缩弹簧50且被布置为作用于第二区段46上且施加第二力52到阀芯22,该第二力52与由螺旋弹簧42施加的第一力38相反。
第一区段44可包括第一突出部分54,该第一突出部分54与中间区段48相反地纵向延伸。该第一突出部分54被布置为用于通过接触外壳20限制阀芯22在腔体28内的在第二纵向方向78的纵向运动。螺旋弹簧42盘绕第一突出部分54以致第一突出部分54被纵向布置在第一区段44和外壳20之间。第二区段46也可包括第二突出部分56,该第二突出部分与中间区段48相反地纵向延伸。该第二突出部分56被布置用于通过接触外壳20限制腔体28内的阀芯22在第一纵向方向76的纵向运动。压缩弹簧50盘绕第二突出部分56以致第二突出部分56被纵向布置在第二区段46和外壳20之间。
外壳20限定第一进口58,第一出口60,第二进口62,第二出口64,第三进口66和第三出口68,其每个与腔体28流体连通。该第一进口58提供了从变速器到腔体28的第一部分70的流体连通,该腔体28的第一部分70被定义在第一区段44和外壳20之间,与中间区段48相对。该第一出口60提供了从腔体28的第一部分70到第二进口62和第三进口66的每个的流体连通。该第二进口62提供了从第一出口60到被定义在第一区段44和第二区段46之间的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的流体连通。该第三进口66提供了从第一出口60到腔体28的第三部分74的流体连通,该第三部分74被定义在第二区段46和外壳20之间,与中间区段48相对。当阀芯22在第一位置34时,该第二出口64提供了从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仅仅到变速器的流体连通,如图3所示。当阀芯22在第二位置36时,该第三出口68提供了从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如图4所示。在第二位置36中,一旦流体18穿过流体冷却器14,流体18于是流动到变速器。更特别地,当阀芯22在第一位置34(示出在图3)时,阀芯22的第二区段46阻挡第三出口68同时使得第二出口64打开以允许从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到变速器的流体连通。相似地,当阀芯22在第二位置36(示出在图4)时,阀芯22的第一区段44阻挡第二出口64同时使得第三出口68打开以允许从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
螺旋弹簧42被布置在腔体28的第一部分70中,其也与被布置在腔体28的第一部分70中的流体18流体连通。当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时,螺旋弹簧42被失活。相似地,当流体18在大于第一温度的温度时,螺旋弹簧42被激活。
特别参考图3,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且螺旋弹簧42被失活,从而螺旋弹簧42被纵向收缩。该收缩的螺旋弹簧42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22的第一区段44上,同时偏压设备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大于螺旋弹簧42的第一力38)在第二纵向方向78(与第一纵向方向76相反)作用于阀芯22的第二区段46上,以保持阀芯22在第一位置34中。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60流动出腔体28的第一部分70,穿过第二进口62进入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和穿过第三进口66进入腔体28的第三部分74。流体18穿过第二出口64流动出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返回变速器。因此,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28流动进入流体冷却器14。附加地,包括SMA材料40的促动器24完全浸入流动的流体18中以致温度跨整个促动器24是均匀的且总是等于流体18的温度。
参考图4,流体18在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温度且螺旋弹簧42被激活。由于流体18的温度至少等于第一温度,螺旋弹簧42被激活且纵向展开,增加第一力38的大小以致第一力38大于偏压设备26的第二力52。该螺旋弹簧42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22的第一区段44上,同时偏压设备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小于螺旋弹簧42的第一力38)作用于第二区段46,以沿第一纵向方向76移动阀芯22,且保持阀芯22在第二位置36中。因此,作用于阀芯22的第一区段44上的螺旋弹簧42的第一力38克服作用于阀芯22的第二区段46上的偏压设备26的第二力52以沿第一纵向方向76将阀芯22从第一位置34移动到第二位置36。在第二位置36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60流动出腔体28的第一部分70,穿过第二进口62回到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和穿过第三进口66回到腔体28的第三部分74。流体18穿过第三出口68流动出腔体28的第二部分72,进入流体冷却器14。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18被流体冷却器14冷却,然后从流体冷却器14流动回变速器。当阀芯22在第二位置36时,第一区段44阻挡第二出口64以致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28直接流动回变速器。
参考图5和图6中示出的阀门116,促动器124是线180,该线180包括SMA材料40,且偏压设备126是压缩弹簧50。阀芯122被布置在由外壳120定义的腔体128内,且可在腔体128内、第一位置34(示出在图5)和第二位置36(示出在图6)之间纵向地移动。外壳120在第一端部130和第二端部132之间延伸。线180被操作地布置在腔体128内且被布置为作用于阀芯122上。阀芯122包括第二区段146和第一区段144,该第一区段144从第二区段146纵向地延伸。线180操作地将第一区段144和外壳120相互连接。更具体地说,参考图5和图6,线180被示出在第一线端部182和第二线端部184之间延伸。该第一线端部182和第二线端部184每个,在第一端部130处以彼此间隔关系,操作地连接到外壳120,且线180被操作地连接到第一线端部182和第二线端部184之间的第一区段144。应理解线180也可为两个独立的线180,而不是单个线180,该两个线180每个被连接到外壳120和第一区段144。线180也可为单个线180,该线180仅仅在一个位置被操作地连接到外壳120以致该单个线180操作地在外壳120和第一区段144之间延伸。
外壳120包括座186,该座186固定地布置在腔体128内。该座186限定孔188。阀芯122的第一区段144延伸穿过压缩弹簧50和孔188以致压缩弹簧50在座186和第二区段146之间起作用。线180被布置为作用于第一区段144以致线180施加第一力38到阀芯122的第一区段144。偏压设备126被布置为在座186和第二区段146之间起作用以致偏压设备126施加第二力52到阀芯122的第二区段146,该第二力52与线180施加的第一力38相反。
外壳120限定了第一进口158,第一出口160,第二进口162,第二出口164,第三进口166和第三出口168。第一进口158提供了从变速器12到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的流体连通,该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被定义在座186和外壳120之间,与第二区段146相对。该第一出口160提供了从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到第二进口162的流体连通。当阀芯122在第一位置34(如图5所示)时,第二出口164提供了从腔体128的第二部分172到变速器的流体连通。当阀芯122在第二位置36(如图6所示)时,第二出口164提供了从腔体128的第三部分174到变速器的流体连通。该第三出口168提供了从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该第三进口166提供了从流体冷却器14到腔体128的第三部分174的流体连通。然而,如下面更详细的描述,当阀芯122在第二位置36(图6)时,流体18仅仅被允许从腔体128的第一第二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进入腔体128的第三区段。
线180被布置在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中且也与被布置在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中的流体18流体连通。当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时,线180被失活。同样地,当流体18在大于第一温度的温度时,线180被激活。
特别参考图5,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且线180失活以致线180被纵向展开。该展开的线180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122的第一区段144,同时偏压设备1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大于线180的第一力38)在第二纵向方向78作用于阀芯122的第二区段146,以保持阀芯122在第一位置34。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160流动出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穿过第二进口162进入腔体128的第二部分172。流体18穿过第二出口164流动出腔体128的第二部分172,返回变速器。在第一位置34中,阀芯122的第二区段146阻塞第三进口166,阻止流体18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进入腔体128的第三区段。因此,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128流动进入流体冷却器14。附加地,包括SMA材料40的促动器124完全浸入流动的流体18中以致温度跨整个促动器124是均匀的且总是等于流体18的温度。
参考图6,流体18在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温度且线180是被激活的。由于流体18的温度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线180被激活且纵向收缩,增大第一力38的大小以致第一力38大于偏压设备126的第二力52。该线180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122的第一区段144上,同时偏压设备1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小于线180的第一力38)作用于阀芯122的第二区段146上,以将阀芯122在第一纵向方向76移动且保持阀芯122在第二位置36。因此,作用于阀芯122的第一区段144上的线180的第一力38克服作用于阀芯122的第二区段146上的偏压设备126的第二力52以将阀芯1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从第一位置34移动到第二位置36。在第二位置36中,阀芯122的第二区段146被纵向移动以不阻塞第三进口166以允许从流体冷却器14到腔体128的第三部分174的流体连通。因此,在第二位置36中,流体18穿过第三出口168流动出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穿过流体冷却器14以冷却流体18,被冷却的流体18穿过第三进口166流动进入腔体128的第三部分174。来自腔体128的第三部分174的流体18穿过第二出口164进入变速器。当阀芯122在第二位置36时,第二区段146邻接座186以致阀芯122的第二区段146阻塞第二进口162,阻止高温的,未冷却的流体18从腔体128的第一部分170穿过腔体128的第二部分172返回变速器。
参考图7和图8中示出的阀门216,促动器224是隔膜280,该隔膜280包括SMA材料40,偏压设备226是压缩弹簧50。该隔膜280可为可弯曲的片状结构。阀芯222被布置在由外壳220限定的腔体228中,且可在腔体228中、第一位置34(如图7所示)和第二位置36(如图8所示)之间纵向移动。该外壳220在第一端部230和第二端部232之间延伸。该隔膜280被操作地布置在腔体228内且被布置为作用于阀芯222上。该阀芯222包括第二区段246和第一区段244,该第一区段244从第二区段246纵向延伸。该隔膜280将第一区段244和外壳220操作地相互连接。更具体地说,隔膜280包括中央部分282,该中央部分282延伸到外部边缘部分284。该隔膜280在中央部分282处操作地连接到第一区段244且在外部边缘部分284处操作地连接到外壳220的第一端部230。
外壳220包括座286,该座286被固定地布置在腔体228内。该座286限定孔288。阀芯222的第一区段244延伸穿过压缩弹簧50和孔288以致压缩弹簧50在座286和第二区段246之间起作用。该隔膜280被布置为作用于第一区段244上以致隔膜280施加第一力38到阀芯222的第一区段244。该偏压设备226被布置为在座286和第二区段246之间起作用以致偏压设备226施加第二力52到阀芯222的第二区段246,该第二力52与由隔膜280施加的第一力38相反。
该外壳220限定了第一进口258,第一出口260,第二进口262,第二出口264,第三进口266和第三出口268。该第一进口258提供了从变速器12到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的流体连通,该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被定义在座286和外壳220之间,与第二区段246相对。该第一出口260提供了从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到第二进口262的流体连通。当阀芯222在第一位置34(如图7所示)时,第二出口264提供了从腔体228的第二部分272到变速器12的流体连通。当阀芯222在第二位置36(如图8所示)时,第二出口264提供了从腔体228的第三部分274到变速器12的流体连通。该第三出口268提供了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该第三进口266提供了从流体冷却器14到腔体228的第三部分274的流体连通。然而,如下面更详细的描述,当阀芯222在第二位置36(图8)时,流体18仅仅被允许从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进入腔体228的第三部分274。
该隔膜280被布置在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中且也与被布置在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中的流体18流体连通。当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时,隔膜280被失活。同样地,当流体18在大于第一温度的温度时,隔膜280被激活。
特别参考图7,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且隔膜280被失活以致隔膜280是展开的。该隔膜280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222的第一区段244,同时偏压设备2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大于隔膜280的第一力38)在第二纵向方向78作用于阀芯222的第二区段246以保持阀芯222在第一位置34。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260流动出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且穿过第二进口262进入腔体228的第二部分272。该流体18穿过第二出口264流动出腔体228的第二部分272且返回变速器。在第一位置34中,阀芯222的第二区段246阻塞第三进口266,阻止流体18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进入腔体228的第三区段。因此,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228流动进入流体冷却器14。附加地,包括SMA材料40的促动器224完全浸入流动的流体18中以致温度是跨整个促动器224均匀的且总是等于流体18的温度。
参考图8,流体18在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温度且隔膜280被激活。由于流体18的温度至少等于第一温度,隔膜280被激活且收缩,增加第一力38的大小,以致第一力38大于偏压设备226的第二力52。该收缩的隔膜280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222的第一区段244,同时偏压设备2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小于隔膜280的第一力38)作用于阀芯222的第二区段246,以将阀芯2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移动且保持阀芯222在第二位置36。因此,作用于阀芯222的第一区段244上的隔膜280的第一力38克服作用于阀芯222的第二区段246上的偏压设备226的第二力52将阀芯2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从第一位置34移动到第二位置36。在第二位置36中,阀芯222的第二区段246被纵向移动以不阻塞第三进口266以允许从流体冷却器14到腔体228的第三部分274的流体连通。因此,在第二位置36中,流体18穿过第三出口268流动出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穿过流体冷却器14以冷却流体18,被冷却的流体18穿过第三进口266流动进入腔体228的第三部分274。该流体18从腔体228的第三部分274流动穿过第二出口264进入变速器。当阀芯222在第二位置36时,第二区段246邻接座286以致阀芯222的第二区段246阻塞第二进口262,阻止高温的,未冷却的流体18从腔体228的第一部分270流动穿过腔体228的第二部分272返回变速器。
参考图9和图10中所示的阀门316,促动器324是线,该线包括SMA材料40。在这个配置中,阀芯322被布置在外壳320的腔体328中,且可在腔体328中、第一位置34(如图9所示)和第二位置36(如图10所示)之间纵向移动。该线被操作地布置在腔体328内,且被布置为作用于阀芯322上。该阀芯322包括第一区段344,第二区段346和中间区段348。该第一区段344从第二区段346纵向间隔开。该中间区段348将第一区段344连接到第二区段346。该第一区段344和第二区段346设置径向尺寸以配合于腔体328内以致流体18被阻止在腔体328内在第一区段344或第二区段346和外壳320之间穿过。中间区段348设置径向尺寸为小于第一区段344和第二区段346以致流体18被允许径向地绕中间区段348在中间区段348和外壳320之间流动。该阀芯322限定了孔洞380,该孔洞380延伸穿过第二区段346,中间区段348且进入第一区段344。更具体地说,该孔洞380开口向或其他方式面向外壳320的第二端部332。该线操作地在孔洞380内、在第一区段344和外壳的第二端部332(与第一区段344相对)之间延伸。该线被布置为从第一区段344内部作用于第一区段344上,且对其施加第一力38。偏压设备326被操作地布置在腔体328中,在第二区段346(与中间区段348相对)和外壳320之间。该偏压设备326可为压缩弹簧50且被布置为作用于第二区段346上,且施加第二力52到阀芯322,该第二力52与由线施加的第一力38相反。
外壳320的第一端部330可包括间隔件382,该间隔件382延伸进入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该间隔件382被布置用于通过间隔件382接触阀芯322的第一区段344以限制在腔体328内的阀芯322在第二纵向方向78的纵向运动。
外壳320限定了第一进口358,第一出口360,第二进口362,第二出口364,第三进口366和第三出口368,其每个与腔体328流体连通。该第一进口358提供了从变速器到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的流体连通,该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被定义在第一区段344和外壳320之间且与中间区段348相对。该第一出口360提供了从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到第二进口362和第三进口366的每个的流体连通。该第二进口362提供了从第一出口360到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的流体连通,该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被定义在第一区段344和第二区段346之间。该第三进口366提供了从第一出口360到腔体328的第三部分374的流体连通,该腔体328的第三部分374被定义在第二区段346和外壳320之间且与中间区段348相对。当阀芯322位于第一位置34(如图9所示)时,第二出口364提供了从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到仅变速器12的流体连通。当阀芯322在第二位置36(如图10所示)时,该第三出口368提供了从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在第二位置36中,一旦流体18穿过流体冷却器14,流体18随后流动到变速器。更具体地说,当阀芯322在第一位置34(如图9所示)时,阀芯322的第二区段346阻塞第三出口368,同时使得第二出口364打开以允许从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到变速器的流体连通。相似地,当阀芯322在第二位置36(如图10所示)时,阀芯322的第一区段344阻塞第二出口364,同时使得第三出口368打开以允许从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
线被布置在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中且也与被布置在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中的流体18流体连通。当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时,线被失活。相似地,当流体18在大于第一温度的温度时,线被激活。
特别参考图9,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且线被失活以致线被纵向展开。该展开的线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322的第一区段344上,同时偏压设备3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大于线的第一力38)在第二纵向方向78作用于阀芯322的第二区段346上,以保持阀芯322在第一位置34。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360流动出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穿过第二进口362进入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和穿过第三进口366进入腔体328的第三部分374。该流体18穿过第二出口364流动出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返回变速器。因此,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328流动进入流体冷却器14。
参考图10,流体18在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温度且线被激活。由于流体18的温度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线被激活且纵向收缩,增加第一力38的大小以致第一力38大于偏压设备326的第二力52。该线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322的第一区段344上,同时偏压设备3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小于线的第一力38)作用于第二区段346上,以将阀芯3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移动且保持阀芯322在第二位置36。因此,作用于阀芯322的第一区段344上的线的第一力38克服作用于阀芯322的第二区段346上的偏压设备326的第二力52将阀芯3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从第一位置34移动到第二位置36。在第二位置36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360流动出腔体328的第一部分370,且穿过第二进口362返回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和穿过第三进口366返回腔体328的第三部分374。流体18穿过第三出口368流动出腔体328的第二部分372且进入流体冷却器14。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18通过流体冷却器14被冷却,然后从流体冷却器14流动返回变速器。当阀芯322在第二位置36时,第一区段344阻塞第二出口364以致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328直接流动返回变速器。
现在参考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阀门416,促动器424包括主要构件480,次要构件482和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该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每个包括SMA材料40。在这个配置中,阀芯422被布置在腔体428中且可在腔体中第一位置34(如图11所示)和第二位置36(如图12所示)之间纵向移动。该阀芯422在第一阀芯端部487和第二阀芯端部489之间延伸。该阀芯422限定了第一通道488,该第一通道488在第一阀芯端部489和第二阀芯端部491之间延伸穿过该阀芯422。该阀芯422还限定了第二通道495,该第二通道495以与第一通道488大致垂直的关系延伸以致第一通道488通向第二通道495且与其流体连通。该主要构件480,次要构件482,和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被布置在腔体428中且操作地延伸穿过第一通道488。该次要构件482以与主要构件480大致间隔开且与主要构件480相邻的关系延伸。该主要构件480包括第一主要连接位置490(靠近外壳420的第一端部430),和第二主要连接位置491(从第一主要连接位置490间隔开,靠近外壳420的第二端部432)。该次要构件482包括第一次要连接位置492(靠近外壳420的第一端部430),和第二次要连接位置493(从第一次要连接位置492间隔开,靠近外壳420的第二端部432)。该主要构件480和次要构件482由刚性材料496形成,该刚性材料496具有比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的每个更低的线性膨胀率。更具体地说,该主要构件480和次要构件482由刚性材料496形成,该刚性材料496关于温度具有可忽略的膨胀率或收缩率。通过非限制的例子,主要构件480和次要构件482是由钢材形成。
该第一线484操作地将主要构件480在第二主要连接位置491处与外壳420的第一端部430互连。该第二线485操作地将主要构件480在第一主要连接位置处490与次要构件482在第二次要连接处493互连。该第三线486操作地将次要构件482在第一次要连接位置492处与阀芯422在靠近外壳420的第二端部432处互连。因此,主要构件480和次要构件482仅通过相应的第一和第三线484,486连接到外壳420或阀芯422。该主要和次要构件480,482受相应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约束。该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由SMA材料40形成且每个被布置为当温度至少等于第一温度时收缩。当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收缩时,第三线486作用于阀芯422(在靠近外壳420的第二端部432处)且对其施加第一力38。被施加于阀芯422的第一力38是基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每个的收缩。该偏压设备426被操作地布置在腔体428中,阀芯422和外壳420的第一端部430之间。该偏压设备426可为压缩弹簧50且被布置为作用于阀芯422上以施加第二力52到阀芯422,该第二力52与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施加的第一力38相反。
外壳420限定了第一进口458,第二出口464,第三出口468,其每个与腔体428流体连通。阀芯422限定了第一出口460,第二进口462和第三进口466,其每个与腔体428和第一通道488每个流体连通。该第一进口458提供了从变速器到腔体428的第一部分470的流体连通,该腔体428的第一部分470被定义在阀芯422和外壳420的第一端部430之间。该第一出口460提供了从腔体428的第一部分470穿过第一通道488到第二进口462和第三进口466的每个的流体连通。当阀芯422在第一位置34(如图11所示)时,第二进口462提供了从第一出口460到第二出口464的流体连通。该第三进口466提供了从第一出口460到腔体428的第三部分474的流体连通,该腔体428的第三部分474被定义在阀芯422和外壳420的第二端部432之间。当阀芯422在第三位置(如图12所示)时,第三出口468提供了从外壳420的第三部分474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在第二位置36中,一旦流体18穿过流体冷却器14,随后流体18流动到变速器。当阀芯422在第一位置34(如图11所示)时,阀芯422阻塞第三出口468,同时使得第二出口464打开以允许从腔体428的第一部分470,穿过第一通道488到变速器12的流体连通。相似地,当阀芯422在第二位置36(如图12所示)时,阀芯422阻塞第二出口464,同时使得第三出口468打开以允许从腔体428的第一部分470穿过第一通道488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
该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被布置在腔体428和第一通道488中且也与被布置在腔体428和第一通道488中的流体18流体连通。当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被失活。相似地,当流体18在大于第一温度的温度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被激活。
特别参考图11,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且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被失活,以致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的每个纵向伸长。该伸长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422上,同时偏压设备4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大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的第一力38)在第二纵向方向78作用于阀芯422上,以保持阀芯422在第一位置34。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460流动出腔体428的第一部分470,穿过第二进口462进入腔体428的第二部分472和穿过第三进口466进入腔体428的第三部分474。该流体18穿过第二出口464流动出腔体428的第二部分472且返回变速器。因此,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428流动进入流体冷却器14。附加地,包括SMA材料40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完全浸入流体18中以致跨整个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的温度均匀,且温度跨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与腔体428中的流体的温度相当。该中空的阀芯422被布置为使用比其他实施例中描述的进口和通道更小数量的进口和通道。
参考图12,流体18在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温度且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被激活。由于流体18的温度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被激活且每个纵向收缩,增加第一力38的大小以致第一力38大于偏压设备426的第二力52。该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以第一力38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422上,同时偏压设备426以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小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的第一力38)作用于阀芯422,以将阀芯4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移动且保持阀芯422在第二位置36。因此,作用于阀芯422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线484,485,486的第一力38克服作用于阀芯422上的偏压设备426的第二力52以将阀芯4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从第一位置34移动到第二位置36。在第二位置36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460流动出腔体428的第一部分470,穿过第二进口462返回腔体428的第二部分472和穿过第三进口466返回腔体428的第三部分474。流体18穿过第三出口468流动出腔体428的第二部分472,且进入流体冷却器14。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18通过流体冷却器14被冷却,然后从流体冷却器14流动返回变速器。当阀芯422在第二位置36时,阀芯422阻塞第二出口464以致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428直接流动返回变速器。
现在参考图13和图14中所示的阀门516,促动器524是螺旋弹簧42,该螺旋弹簧42包括SMA材料40。该阀门516还包括卸压部分580(如果在流体冷却器14和变速器之间流动堵塞时),如下面更详细的描述。阀芯522被布置在腔体528中且可在腔体528中第一位置34(如图13所示)和第二位置36(如图14所示)之间纵向移动。该螺旋弹簧42被操作地布置在腔体528内且被布置为作用于阀芯522上。外壳520包括第一区段(sector)582和第二区段584,该第二区段584与第一区段582纵向相邻。外壳520的第一区段582限定了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其中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具有第一直径586。外壳520的第二区段584定义了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和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其中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和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每个具有第二直径590,该第二直径590大于第一直径586。
阀芯522包括第一引导区段592,第一拖尾区段594,第二区段546和中间区段548。该第一引导区段592从外壳520的第一端部530间隔开。该第一拖尾区段594被布置为与第一引导区段592纵向相邻且从第二区段546纵向间隔开。该中间区段548将第一拖尾区段594连接到第二区段546。该第一引导区段592被布置在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和在第二区段584内的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中。
该第一引导区段592径向尺寸设置为配合在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中以致流体18被阻止在腔体528内、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和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之间穿过。该第一引导区段592包括引导面595,与外壳520的第一端部530相对。该第一引导区段592的引导面595呈现出引导区域596。
该第一拖尾区段594被布置在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中。该第一拖尾区段594径向尺寸设置为配合在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中,以致流体被阻止在腔体528内、第一拖尾区段594和外壳520之间穿过。该第一拖尾区段594径向延伸超过第一引导区段592。因此,第一拖尾区段594包括拖尾面597,例如,径向延伸超过第一引导区段592的凸台。该拖尾面597,第一引导区段592的一部分和外壳520定义了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该拖尾面597呈现出拖尾区域598。
该第二区段546包括第二面,与外壳520的第二端部532相对。第二区段546的第二面呈现出第二区域599。该中间区段548设置径向尺寸为小于第一区段544和第二区段546以致流体18被允许径向地绕中间区段548在中间区段548和外壳520之间流动。
螺旋弹簧42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528中,在第一引导区段592(与中间区段548相对)和外壳520之间。该螺旋弹簧42被布置为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上且施加第一力38到引导面595。偏压设备526被操作地布置在腔体528中,在第二区段546(与中间区段548相对)和外壳520之间。该偏压设备526可为压缩弹簧50且被布置为作用于第二区段546上且施加第二力52(该第二力52与螺旋弹簧42施加的第一力38相反)到阀芯522的第二区段546的第二面。
第一引导区段592可包括第一突出部分554,该第一突出部分554与中间区段548相反地纵向延伸。该第一突出部分554被布置用于通过接触外壳520的第一端部530限制在腔体528内的阀芯522在第二纵向方向78的纵向运动。螺旋弹簧42盘绕第一突出部分554以致第一突出部分554被纵向限制在第一引导区段592和外壳520之间。第二区段546也可包括第二突出部分556,该第二突出部分556从第二区段546与中间区段548相反地纵向延伸。该第二突出部分556被布置用于通过接触外壳520的第二端部532限制在腔体528内的阀芯522在第一纵向方向76的纵向运动。压缩弹簧50盘绕第二突出部分556以致第二突出部分556被纵向限制在第二区段546和外壳520之间。
外壳520限定了第一进口558,第一出口560,第二进口562,第二出口564,第三进口566,第三出口568和第四进口593,其每个与腔体528流体连通。该第一进口558提供了从变速器到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的流体连通,该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被定义在第一引导区段592和外壳520(与第一引导区段592相对)之间。该第一出口560提供了从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到第二进口562和第三进口566的每个的流体连通。该第二进口562提供了从第一出口560到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的流体连通,该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被定义在第一拖尾区段594和第二区段546之间。该第三进口566提供了从第一出口560到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的流体连通,该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被定义在第二区段546和外壳520之间,与中间区段548相对。当阀芯522在第一位置34(如图13所示)时,第二出口564提供了从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到变速器和第四进口593的流体连通,该第四进口593通向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当阀芯522在第二位置36(如图14所示)时,第三出口568提供了从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在第二位置36中,一旦流体穿过流体冷却器14,随后流体18流动到变速器和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当阀芯522在第一位置34(如图13所示)时,阀芯522的第二区段546阻塞第三出口568,同时使得第二出口564打开以允许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到变速器和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的流体连通。相似地,当阀芯522在第二位置36(如图14所示)时,阀芯522的第一拖尾区段594阻塞第二出口564,同时使得第三出口568打开以允许从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到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连通。
螺旋弹簧42被布置在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中且也与被布置在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中的流体18流体连通。当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时,螺旋弹簧42被失活。相似地,当流体18在大于第一温度的温度时,螺旋弹簧42被激活。
特别参考图13,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且螺旋弹簧42被失活,以致螺旋弹簧42纵向收缩。该收缩的螺旋弹簧42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阀芯522的第一引导区段492上。附加地,在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中的流体18以第一压力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的引导区域596上且在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中的流体18以第四压力作用于第一拖尾区段594的拖尾区域598上。偏压设备526以第二力52在第二纵向方向78作用于阀芯522的第二区段546上。附加地,在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中的流体18以第三压力沿第二纵向方向78作用,该第二纵向方向78与第一纵向方向76相反。由于第一拖尾区段594具有与第二区段546一样的直径,在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中的流体18在阀芯522上具有零净力。作用于第二区段546上的第二力52和从作用于第二区段546的第二区域599的第三压力产生的力的合力大于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的第一力38和从作用于引导面595上的第一压力与作用于拖尾面597上的第四压力所产生的力的合力,以保持阀芯522在第一位置34。通过非限制的例子,当流体18在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时,螺旋弹簧42被失活,螺旋弹簧42以10牛顿(Newton meters,N)的第一力38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上,同时偏压设备526以约25N的第二力52作用于第二区段546上。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560流动出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且穿过第二进口562进入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和穿过第三进口566进入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该流体18穿过第二出口564流动出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返回变速器和进入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因此,在第一位置34中,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528流动进入流体冷却器14。
参考图14,流体18在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温度且螺旋弹簧42被激活。由于流体18的温度至少等于第一温度,螺旋弹簧42被激活且纵向展开,增加第一力38的大小以致第一力38大于偏压设备526的第二力52。附加地,在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2中的流体18以第一压力在第一纵向方向76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的引导区域596上,在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中的流体18以第四压力作用于第一拖尾区段594的拖尾区域598上。偏压设备526以第二力52在第二纵向方向78作用于阀芯522的第二区段546。附加地,在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中的流体18以第三压力沿第二纵向方向78(与第一纵向方向76相反)作用。作用于第二区段546的第二力52和作用于第二区段546的第二区域599上的第三压力产生的力的合力小于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上的第一力38和作用于引导面595上的第一压力和作用于拖尾面597上的第四压力产生的力的合力,以将阀芯522沿第一纵向方向76从第一位置34移动到第二位置36。该第四压力由从流体冷却器14排出的流体18确定。通过非限制的例子,在流体18在至少等于第一温度的温度时,螺旋弹簧42被激活,该螺旋弹簧42展开且以第一力38(大致在50N至60N)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上以移动阀芯522且压缩偏压设备526。该偏压设备526以第二力52(约32N)作用于第二区段546上。在第二位置36中,流体18穿过第一出口560流动出腔体528的第一部分570,穿过第二进口562返回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和穿过第三进口566返回腔体528的第三部分574。该流体18穿过第三出口568流动出腔体528的第二部分572且进入流体冷却器14。流动穿过流体冷却器14的流体18通过流体冷却器14被冷却,然后从流体冷却器14流动返回变速器。当阀芯522在第二位置36时,第一区段544阻塞第二出口564以致流体18被阻止从腔体528直接流动返回变速器。
附加地,再次参考图14,当阀门516在第二位置36时,如果变速器流体回路10中有堵塞,腔体528的第四部分588为变速器流体回路10提供卸压部分580。如果存在压力升高,阀门516将不管流体18的温度从第二位置36移动到第一位置34(图13)。更具体地说,当阀门516在第二位置36时,作用于第一拖尾区段594的拖尾面597的流体18的第四压力变得太低,也就是压力下降到最小阈值下,这表示在变速器流体回路10中有堵塞,然后阀门516克服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上的被激活的螺旋弹簧42移动到第一位置34,以绕过流体冷却器14。当作用于第二区段546上的第二力52和作用于第二区段546的第二区域599上的第三压力产生的力的合力变得大于作用于第一引导区段592上的第一力38与作用于引导面595上的第一压力和作用于拖尾面597上的第四压力产生的力的合力,以将阀芯522沿第二纵向方向78从第二位置36移动到第一位置34。当在阀门516内有堵塞时,第二和第三压力将与第一压力相同或略低于第一压力。
尽管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被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所涉及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流体回路,包括:
被布置用于接收和排出流体的变速器;
被布置用于接收流体和排出流体到变速器的冷却器;
被布置用于引导接收自变速器的流体流动到变速器和流体冷却器中的一个的阀门,该阀门包括:
外壳,限定了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纵向延伸的腔体,其中该腔体被配置用于接收和排出流体;
阀芯,被布置在腔体中且可在腔体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纵向移动;
促动器,操作地被布置在腔体内且被布置为作用于阀芯上;
其中,促动器与流体流体连通且包括智能材料,该智能材料被布置为响应在腔体中的流体的温度具有至少第一温度而被激活,使得激活的智能材料激活促动器;
其中,该智能材料被布置响应在腔体中的流体具有小于第一温度充分度数的温度而被失活,使得该智能材料失活促动器;
其中,当促动器被激活时促动器作用于阀芯上以将阀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其中,当阀芯在第二位置时,流体仅被允许从腔体流动到冷却器,冷却器流动到变速器,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
其中,当促动器被失活时,阀芯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及
其中,当阀芯在第一位置时,流体仅被允许从腔体流动到变速器,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阀门还包括偏压设备,该偏压设备被布置在腔体中,其中,促动器被失活时,偏压设备连续地作用于阀芯以将阀芯移动到第一位置;
其中,偏压设备连续地在第一纵向方向作用于阀芯;
其中,当促动器被激活时,促动器在第二纵向方向作用于阀芯,该第二纵向方向与第一纵向方向相反,以致促动器作用于阀芯以克服偏压设备且将阀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及
其中,当促动器被失活时,偏压设备在第一方向作用于阀芯上以将阀芯沿第一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阀芯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
其中,促动器作用于阀芯的第一区段上;及
其中,偏压设备作用于阀芯的第二区段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阀芯还包括中间区段,该中间区段被纵向布置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
其中,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径向尺寸设置为配合在腔体内以致流体在腔体内被阻止穿过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每个和外壳之间;及
其中,中间区段径向尺寸设置为小于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以致流体被允许径向地绕中间区段和外壳在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流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阀芯的第一区段具有第一引导区段和第二引导区段;
其中,第一引导区段从外壳的第一端部间隔开;
其中,第一拖尾区段被纵向布置在第一引导区段和中间区段之间以致中间区段将第一拖尾区段和第二区段相互连接;及
其中,第一拖尾区段径向尺寸设置为大于第一引导区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当促动器被激活时,当阀门在第二位置且来自流体冷却器的流动低于最小阈值时,偏压设备沿第一方向作用于阀芯以将阀芯沿第一方向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克服促动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促动器包括至少一个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该至少一个线在第一线端部和第二线端部之间延伸;
其中,该至少一个线操作地在第一线端部和第二线端部中的一个处被连接到外壳以致第一线端部和第二线端部是互相间隔关系;及
其中,阀芯在第一线端部和第二线端部之间被操作地连接到该至少一个线。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阀芯在第一阀芯端部和第二阀芯端部之间纵向延伸;
其中,阀芯限定了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在第一阀芯端部和第二阀芯端部之间延伸穿过阀芯;
其中,阀芯限定了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以与第一通道大致垂直的关系延伸以致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流体连通;
其中,阀芯径向尺寸设置为配合在腔体内以致流体在腔体内被阻止穿过阀芯和外壳之间;
其中,当阀芯在第二位置时,流体仅被允许从腔体取道第一和第二通道流动到冷却器,从冷却器流动到变速器,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及
其中,当阀芯在第一位置时,流体仅被允许从腔体取道第一和第二通道流动到变速器,从变速器流动到腔体。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变速器流体回路,其中,促动器包括:
被纵向布置在腔体中的主要构件;
被纵向布置在腔体中的次要构件,其从第一构件间隔开且与第一构件成相邻关系;
其中,主要构件包括第一主要连接位置和第二主要连接位置,该第二主要连接位置从第一主要连接位置间隔开且被布置为靠近外壳的第二端部;
其中,次要构件包括第一次要连接位置和第二次要连接位置,该第二次要连接位置从第一次要连接位置间隔开且被布置为靠近外壳的第一端部;
第一线,第二线,和第三线;
其中,第一线在外壳的第一端部和主要构件的第一主要连接位置之间操作地延伸;
其中,第二线在主要构件的第一主要连接位置和次要构件的第二次要连接位置之间操作地延伸;
其中,第三线被固定地连接到次要构件的第一次要连接位置和阀芯,靠近外壳的第二端部处;及
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线每个包括智能材料。
CN201210297491.1A 2011-08-19 2012-08-20 布置用于调节从变速器到流体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41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13,138 US8960562B2 (en) 2011-08-19 2011-08-19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from a transmission to a fluid cooler
US13/213,138 2011-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4198A true CN102954198A (zh) 2013-03-06
CN102954198B CN102954198B (zh) 2016-09-07

Family

ID=4762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749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4198B (zh) 2011-08-19 2012-08-20 布置用于调节从变速器到流体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60562B2 (zh)
CN (1) CN102954198B (zh)
DE (1) DE102012214597B4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3671A (zh) * 2011-12-02 2013-06-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配置为用于调节来自变速器到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CN104847874A (zh) * 2014-02-14 2015-08-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的热旁路阀
CN106286789A (zh) * 2015-05-26 2017-01-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温的控制机构和控制方法
CN106481840A (zh) * 2015-08-27 2017-03-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调节装置、加热器和冷却器之间的流体流动的阀
CN107336597A (zh) * 2016-04-28 2017-11-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供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48644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热旁通阀
CN109695704A (zh) * 2017-10-23 2019-04-3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装置
WO2019091481A1 (zh) * 2017-11-13 2019-05-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59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60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58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61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310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10410567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25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8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6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WO2020001279A1 (zh) * 2018-06-24 2020-01-0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US12000317B2 (en) 2018-04-27 2024-06-04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with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3071B2 (en) * 2011-09-28 2014-09-16 Fg-Innovation Gmbh Adaptive spring, damping or hinge system
JP6023430B2 (ja) * 2012-01-17 2016-11-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水冷式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US8795119B2 (en) * 2012-05-31 2014-08-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atching clutch valve control system
US8771121B2 (en) * 2012-06-25 2014-07-0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Latching clutch valve control system
US9772632B1 (en) * 2013-11-25 2017-09-26 Richard Michael Ihns Bypass valve
DE102015101862B4 (de) 2014-02-14 2022-06-30 Dynalloy, Inc. Getriebefluidkreislauf mit einem thermischen bypassventil, das formgedächtnislegierungen verwendet
US10619530B2 (en) 2015-01-26 2020-04-14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rmal management unit for vehicle powertrain
US10087793B2 (en) 2015-01-26 2018-10-02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rmal management unit for vehicle powertrain
US20160047459A1 (en) * 2015-10-30 2016-02-18 Air International Thermal Systems R & D (Shanghai) Co., Ltd Temperature-regulating Valve of Transmission Oil Cooling System in A Passenger Car
US10082215B2 (en) * 2016-08-31 2018-09-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between a device and a cooler
US9939077B2 (en) 2016-08-31 2018-04-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between a device and a cooler
CN108087530B (zh) * 2016-11-21 2022-04-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热交换组件
DE102017118260B4 (de) * 2017-08-10 2024-02-01 Alfmeier Präzision SE Ventil und Ventilanordnung
US10900557B2 (en) * 2018-11-13 2021-01-26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feature for hot and cold fluids
DE102020204271A1 (de) * 2019-04-05 2020-10-08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mit integriertem Ventil und Druckbypass
DE102019210267A1 (de) * 2019-07-11 2021-01-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Einrichtung zum Befüllen und Entnehmen eines Schmiermittels bei einem Gehäus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0198A (en) * 1978-04-12 1980-02-26 Lockhart Industries, Inc. Oil cooler bypass valve actuating means
EP1302711A1 (en) * 2001-10-16 2003-04-16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alve
US20080029246A1 (en) * 2006-03-16 2008-02-07 Standard-Thomson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bypass system
CN101278107A (zh) * 2005-09-29 2008-10-01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分离通过冷却器的油流动的装置
WO2010057308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Thermal by-pass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capability
US7997505B2 (en) * 2006-08-23 2011-08-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Bypass valve for a cooler connected downstream of a hydraulic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831A (en) * 1974-03-22 1975-10-21 Deere & Co Oil cooler bypass valve
DE8014081U1 (de) * 1980-05-24 1981-11-26 Gustav Wahler Gmbh U. Co, 7300 Esslingen Thermostatisches ventil
US4522219A (en) 1983-12-31 1985-06-11 Kato Hatsujo Kaisha Ltd. Freeze preventing valve
US5749439A (en) * 1997-03-21 1998-05-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ydraulic fluid storage for a powertrain
US6253837B1 (en) * 1998-03-23 2001-07-03 Long Manufacturing Ltd. By-pass values for heat exchanger
DE10157714A1 (de) * 2001-11-24 2003-06-26 Daimler Chrys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zum Beeinflussen der Betriebstemperatur eines hydraulischen Betriebsmittels für ein Antriebsaggregat eines Fahrzeuges
US7540431B2 (en) * 2004-11-24 2009-06-02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By-pass valve for heat exchanger
DE102006021327A1 (de) 2006-05-05 2007-11-08 Otto Egelhof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Expansionsventils sowie Expansionsventil, insbesondere für mit CO2Kältemittel betriebene Fahrzeugklimaanlagen
JP2007333068A (ja) * 2006-06-14 2007-12-27 Toyota Motor Corp サーモバルブ
US20090026405A1 (en) * 2007-07-26 2009-01-29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Leak resistant by-pass valve
US9200713B2 (en) * 2011-12-02 2015-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from a transmission to a cool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0198A (en) * 1978-04-12 1980-02-26 Lockhart Industries, Inc. Oil cooler bypass valve actuating means
EP1302711A1 (en) * 2001-10-16 2003-04-16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Valve
CN101278107A (zh) * 2005-09-29 2008-10-01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分离通过冷却器的油流动的装置
US20080029246A1 (en) * 2006-03-16 2008-02-07 Standard-Thomson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bypass system
US7997505B2 (en) * 2006-08-23 2011-08-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Bypass valve for a cooler connected downstream of a hydraulic unit
WO2010057308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Thermal by-pass valve with pressure relief capability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3671A (zh) * 2011-12-02 2013-06-05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配置为用于调节来自变速器到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CN103133671B (zh) * 2011-12-02 2016-01-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配置为用于调节来自变速器到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CN104847874A (zh) * 2014-02-14 2015-08-1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的热旁路阀
US9951858B2 (en) 2014-02-14 2018-04-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hermal bypass valve using shape memory alloys
CN106286789A (zh) * 2015-05-26 2017-01-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温的控制机构和控制方法
CN106481840A (zh) * 2015-08-27 2017-03-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调节装置、加热器和冷却器之间的流体流动的阀
CN106481840B (zh) * 2015-08-27 2019-03-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调节装置、加热器和冷却器之间的流体流动的阀
CN107336597A (zh) * 2016-04-28 2017-11-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供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36597B (zh) * 2016-04-28 2021-06-0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供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48644A (zh) * 2016-05-31 2017-12-08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热旁通阀
US10317918B2 (en) 2016-05-31 2019-06-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hermal bypass valve
CN107448644B (zh) * 2016-05-31 2019-12-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热旁通阀
CN109695704B (zh) * 2017-10-23 2021-03-1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09695704A (zh) * 2017-10-23 2019-04-30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热交换装置
CN109780261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310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WO2019091481A1 (zh) * 2017-11-13 2019-05-16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10799776B (zh) * 2017-11-13 2024-04-09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58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60B (zh) * 2017-11-13 2020-06-09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60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59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59B (zh) * 2017-11-13 2021-02-0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10799776A (zh) * 2017-11-13 2020-02-1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261B (zh) * 2017-11-13 2020-05-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09780310B (zh) * 2017-11-13 2020-05-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CN110410525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7B (zh) * 2018-04-27 2020-07-1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8B (zh) * 2018-04-27 2020-07-1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6B (zh) * 2018-04-27 2020-07-1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25B (zh) * 2018-04-27 2020-07-17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6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8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CN110410567A (zh) * 2018-04-27 2019-11-0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温阀及具有该调温阀的热管理系统
US12000317B2 (en) 2018-04-27 2024-06-04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with temperature regulating valve
WO2020001279A1 (zh) * 2018-06-24 2020-01-0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调温阀
US11280423B2 (en) 2018-06-24 2022-03-22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Temperature thermostatic val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14597A1 (de) 2013-02-21
DE102012214597B4 (de) 2017-10-26
CN102954198B (zh) 2016-09-07
US20130042927A1 (en) 2013-02-21
US8960562B2 (en) 201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4198A (zh) 布置用于调节从变速器到流体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CN103133671A (zh) 配置为用于调节来自变速器到冷却器的流体流动的阀门
CN101680352B (zh) 用于汽车中的发动机的冷却回路的模块
CN103968143B (zh) 卫生用嵌装件、卫生用水龙头的部件和用于控制流动的介质的流量的方法
RU2704930C2 (ru) Терм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е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9441744B2 (en) Valve apparatus
US9951858B2 (en) Thermal bypass valve using shape memory alloys
CN102472407A (zh) 低压降的热旁通阀
CN203823179U (zh)
CN102859243B (zh) 流体控制阀装置
EP331753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cy increase in an energy recovery device
US9976668B2 (en) Valve configured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between a device, a heater, and a cooler
CN102620026A (zh) 阀装置
US7559485B2 (en) Variable orifice valve
CN102269189A (zh) 液压控制回路
CN102852750B (zh) 利用活性材料致动以加速冷却的冷却组件
US8556186B2 (en) Fail safe engine coolant thermostat
US9939077B2 (en)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between a device and a cooler
CN109780258B (zh) 调温阀
DE102015101862B4 (de) Getriebefluidkreislauf mit einem thermischen bypassventil, das formgedächtnislegierungen verwendet
CN107407286B (zh) 液压系统
US10082215B2 (en) Valve configured for regulating the flow of fluid between a device and a cooler
CN215830833U (zh) 一种张力机恒张力液压系统
JP7141915B2 (ja) 温度調整装置
CN110500439A (zh) 根据质量流的温度来调控质量流的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