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0903A -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0903A
CN102950903A CN2012102933748A CN201210293374A CN102950903A CN 102950903 A CN102950903 A CN 102950903A CN 2012102933748 A CN2012102933748 A CN 2012102933748A CN 201210293374 A CN201210293374 A CN 201210293374A CN 102950903 A CN102950903 A CN 102950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ntioned
intermediate storage
storage section
china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33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0903B (zh
Inventor
井川知巳
横山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0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0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0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0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该液体供给装置不会在贮存于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中残留空气,而且防止液体所包含的固体成分进行沉淀,并且能够易于进行液体的回收,该液体喷出装置使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提高了印刷质量、印刷效率。在喷墨头的墨喷出动作停止的期间内,交替重复进行如下液体逆流动作和液体补给动作,该液体逆流动作为在打开第1通路开闭阀且利用压盖装置覆盖喷出头的状态下,使用空压制御部使中间贮存容器内的墨压力上升至高于墨盒内的墨压力,使该中间贮存容器内的墨经由第1墨管向墨盒逆流;该液体补给动作为直至利用残留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墨供给完成为止,从墨盒经由上述第1墨管向中间贮存容器补给墨。

Description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喷墨记录装置等的墨供给部的液体供给装置以及使用该液体供给装置的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稳定地向记录头供给墨,采用在作为墨供给源的墨盒与记录头之间设置副墨盒而将墨暂时贮存在该副墨盒内的装置结构。
在该记录装置中,为了去除在墨初期填充时易于残留在副墨盒内的空气,将具有挠性的副墨盒收纳在气密室后进行压力调整,从而防止墨在副墨盒内与空气相接触,使用除气后的墨来进行记录(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5981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能够防止空气在副墨盒内混入到墨中的情况,但是例如,在装置停止时间(记录待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在使用了包含颜料类等固体成分的具有沉淀性的墨的情况下,固体成分沉淀在副墨盒内、墨通路内而引起堵塞或降低印刷质量。
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使墨在不产生墨消耗的时间带内循环,则需要设定新的墨循环路径,从而在墨填充时难以排出空气或使系统复杂化,成为制造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在更换墨的种类时,无法高效地回收残留在副墨盒、与该副墨盒相连的墨管内的墨,因此不得不扔掉残留的墨,造成了墨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该液体供给装置不会在贮存于中间贮存部的液体中残留空气,而且防止液体所包含的固体成分进行沉淀,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液体的回收,该液体喷出装置使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提高了印刷质量、印刷效率。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
本发明是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供给装置具有:液体贮存部,其用于贮存液体;中间贮存部,其用于暂时贮存从上述液体贮存部供给的液体;液压控制部件,其用于将贮存在上述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控制为预定压力后向液体喷出部供给该液体;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其用于检测贮存在上述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的残留量;第1通路开闭部件,其用于导通和阻断第1通路,该第1通路将上述液体贮存部与中间贮存部之间连接起来;以及第2通路开闭部件或压盖部件中的任一者,上述第2通路开闭部件用于导通和阻断第2通路,该第2通路将上述中间贮存部与液体喷出部之间连接起来,上述压盖部件用于覆盖上述液体喷出部。在上述液体喷出部的液体喷出动作停止的期间中,交替重复进行如下液体逆流动作和液体补给动作,该液体逆流动作为在打开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且关闭上述第2通路开闭部件的状态下或在打开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且利用上述压盖部件覆盖上述液体喷出部的状态下,使用上述液压控制部件使上述中间贮存部内的液压上升至高于上述液体贮存部内的液压后使该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经由上述第1通路向上述液体贮存部逆流;该液体补给动作为直至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预定量为止,从上述液体贮存部经由上述第1通路向上述中间贮存部补给液体。
这样,在液体喷出部的液体喷出动作停止的期间内交替进行如下液体逆流动作和液体补给动作,该液体逆流动作使贮存在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经由第1通路朝向液体贮存部逆流,该液体补给动作使贮存在液体贮存部内的液体经由第1通路向中间贮存部填充,从而在印刷动作停止期间内,无需设置新的循环路径就能够防止液体所包含的沉淀成分进行沉淀。另外,通过在更换液体的种类时进行液体逆流动作,能够高效地回收残留在中间贮存部、与该中间贮存部相连接的第1通路内的液体。另外,在设置用于覆盖液体喷出部的压盖部件来取代第2通路开闭部件的情况下,能够回收在进行液体逆流动作时经由第2通路从液体喷出部漏出的液体。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重力方向上,将使上述第1通路与上述中间贮存部相连通的液体供给口设在比使上述第2通路与上述中间贮存部相连通的液体排出口靠下侧处。
由此,在进行液体补给动作而用液体充满中间贮存部之后,向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因此易于从中间贮存部排出空气,使中间贮存部内的水位差不容易产生变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液体喷出动作开始后,当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上述中间贮存部的液体残留量减少至预定量时,打开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随时进行从上述液体贮存部经由上述第1通路向上述中间贮存部内补给液体的补给动作,当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向上述中间贮存部的液体补给完成时,关闭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阻断上述第1通路并在利用上述液压控制部件将从上述中间贮存部供给的液压维持为小于大气压的预定压力的状态下,继续进行经由上述第2通路向上述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的动作。
由此,由于贮存在中间贮存部内的液量比液体喷出部所消耗的液量多得多,因此不会产生在印刷中途液体用尽的情况,由此,也不会浪费印刷介质。另外,由于与中间贮存部的液体残留量无关地利用液压控制部件将向液体喷出部供给的液体的液压维持为预定的负压,因此能够在继续进行液体喷出动作的同时随时进行液体补给动作。另外,通过估计液体补给动作的间隙来更换液体贮存部,能够不中断液体喷出动作而补给液体,因此能够提高印刷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进行了上述液体补给动作之后,在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液体补给完成的情况下,判定为贮存在上述液体贮存部的液体用尽,并进行视觉报警或听觉报警。
由此,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不仅能够用于检测贮存在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残留量,也能够用于检测贮存在液体贮存部内的液体残留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上述中间贮存部内,具有挠性的贮存容器以气密状态被收纳在气密容器内,上述液压控制部件通过对上述气密容器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减压控制,对从上述贮存容器向上述液体喷出部供给的液压进行可变控制。
由此,由于中间贮存部由具有挠性的贮存容器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对气密容器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或减压控制来容易地产生容积变化而控制液压。另外,作为贮存容器,使用阻气性较高的容器,从而能够维持液体的除气度。
在液体喷出装置中,由于使用上述任一项的液体供给装置向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将液体喷出到与该液体喷出部的喷出面相对的介质上而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在维持液体填充时的除气度的同时防止在印刷动作停止期间内液体的沉淀成分进行沉淀,因此能够提高印刷时的印刷质量。另外,由于通过检测中间贮存部的液体残留量,也能够检测出液体贮存部的液体残留量,因此不中断印刷动作就能够补充液体,从而进行高效的印刷。另外,在更换不同种类的液体时,由于中间贮存部由具有挠性的贮存容器构成,因此通过对气密容器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或减压控制,能够容易地减少容积,能够高效地回收残留在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因此不会白白地扔掉液体。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喷墨记录装置),该液体供给装置不会在贮存于中间贮存部(副墨盒)的液体(墨)中残留空气,而且防止液体(墨)所包含的固体成分进行沉淀,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液体(墨)的回收,该液体喷出装置使用上述液体供给装置,提高了印刷质量、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记录装置的以墨供给装置为中心的模块结构图。
图2是其他例子的以墨供给装置为中心的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液体喷出装置的实施方式。以下,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例,说明喷墨记录装置。
图1及图2是喷墨记录装置的模块结构图。喷墨头(液体喷出部)1根据控制信号从喷嘴朝向与其相对的介质喷出墨(墨滴)。该喷墨记录装置可以是将喷墨头1例如搭载在往复运动的滑架上而向被吸附支承在相对的台部(吸附板等)上的作为印刷对象的介质喷出墨的串行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更加优选的是,该喷墨记录装置是线型喷墨头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例如将喷墨头1以相对于作为向一方向输送的印刷对象的介质与该介质的输送方向相交叉的方式固定并搭载,向作为印刷对象的介质喷出墨,从而进行印刷。
在图1中,墨盒(液体贮存部)2收纳有用于向喷墨头1供给的墨(液体)。在墨盒2与喷墨头1之间设有副墨盒3。副墨盒3暂时贮存从墨盒2供给的墨。利用第1墨管4(第1通路)将副墨盒3的重力方向下端部与墨盒2连接起来。另外,在第1墨管4上设有用于导通和阻断墨通路的第1开闭阀5(第1通路开闭部件)。另外,利用第2墨管6(第2通路)副墨盒3的重力方向上端部与喷墨头1连接起来。在喷墨头1上设有覆盖墨喷出面的盖装置7(压盖部件)。
或者,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第2墨管6上设有用于导通和阻断墨通路的第2开闭阀8(第2通路开闭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在从墨盒2向副墨盒3的墨供给中使用了水位差。参考使用的墨的粘度、第1墨管4(第1通路)的内径、长度、副墨盒3的变形所需的力来确定墨盒2与副墨盒3的重力方向上的相对的高度差即可。
另外,也可以使用管泵等在非驱动时能够将墨通路保持为关闭状态的液体压送部件来取代第1开闭阀5。但是,也需要液体压送部件能够将墨通路保持为打开状态。例如,只要是在非驱动时利用施加在管上的按压使墨通路变为关闭状态的管泵,则选择具有在非驱动时能够打开管的按压的机构的管泵即可。通过使用液体压送部件,即使副墨盒3的重力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比墨盒2高,也能够容易地将墨从墨盒2供给到副墨盒3。由此,缓和了上述墨的粘度、第1墨管4(第1通路)的内径、长度、副墨盒3的变形所需的力的制约,并且扩大了墨盒2的重力方向上的高度的设置容许范围。
接着,说明副墨盒3的结构。在图1及图2中,副墨盒3包括中间贮存容器9,该中间贮存容器9具有挠性、阻气性。例如,使用将铝层压膜形成为袋状而在其内部封入有墨的部件作为该中间贮存容器9,该铝层压膜是以铝箔为中间层而利用尼龙薄膜自铝箔的外侧、利用聚乙烯薄膜自铝箔的内侧进行夹持而成的。中间贮存容器9的重力方向下端部与第1墨管4相连接,其重力方向上端部与第2墨管6相连接。由此,进行墨补给动作,在中间贮存容器9被墨充满之后,向喷墨头1供给墨,因此易于从中间贮存容器9排出空气,使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水位差不容易产生变动。
将铝箔使用在中间层的铝层压膜应用于包含光固化型树脂、因光而分解的成分的墨中较好。在欲以视觉识别中间贮存容器9的内部的情况下,使用硅氧化物的薄膜来取代铝箔形成中间层而构成副墨盒3较好。
另外,中间贮存容器9除与第1墨管4以及第2墨管6之间的连接部之外,以气密状态收纳在气密容器10内。空压控制部(液压控制部件)11通过对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减压控制,对从中间贮存容器9向喷墨头1供给的墨压力进行可变控制。空压控制部11将贮存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压力控制为预定压力后向喷墨头1供给。作为空压控制部11,例如使用真空泵、压缩机等对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减压或加压。作为空压控制部11,采用具有能够在(大气压+20kPa)至(大气压-15kPa)的范围内对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减压的性能的装置较好。
这样,由于副墨盒3由具有挠性的中间贮存容器9构成,因此通过对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或减压控制,能够容易地产生容积变化而控制墨压力。另外,作为中间贮存容器9,能够通过使用阻气性较高的容器来维持墨(液体)的除气度。
另外,在气密容器10内设有用于检测残留在中间贮存容器9中的液量的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根据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与袋的膨胀收缩量相应地进行位移的检测板的位移,以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与检测板接触或不接触的方式来检测墨残留量。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例如是利用残留量监视器13进行输出显示,并进行视觉报警。另外,也可以使信号灯点亮或闪烁来取代残留量监视器13,或使蜂鸣器鸣响等来进行听觉报警。
接着,说明上述图1及图2所示的墨供给装置的墨供给动作。
首先,说明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没有墨的状态下从墨盒2填充墨的动作。空压控制部11以使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高于大气压的方式进行加压控制。由此,使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空间体积缩小为最小。
接着,将气密容器10内恢复为大气压,并且打开第1开闭阀5。此时,利用墨盒2与中间贮存容器9间的水位差,经由第1墨管4向中间贮存容器9填充墨。另外,利用盖装置7对喷墨头1进行压盖,能够防止空气自喷嘴流入,也能够使气密容器10内形成为负压而使墨迅速地填充到中间贮存容器9内。或者,优选的是,使用泵(管泵)来取代第1开闭阀5,当泵的送液动作停止时关闭流路。然后,当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检测出中间贮存容器9已满时,关闭第1开闭阀5。
接着,空压控制部11将压缩空气送入气密容器10内并进行加压,经由第2墨管6向喷墨头1输送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此时,由于中间贮存容器9的墨导入口位于重力方向下端侧,墨导出口位于重力方向上端侧,因此混入到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气泡经由喷墨头1向大气中排出。当经过预定时间时,当墨被填充到喷墨头1内而到达至喷嘴时,空压控制部11对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减压,将到达至喷墨头1内的墨压力调整为最佳的负压。此时,由于在充满喷嘴的墨中已经形成有由表面张力形成的弯液面,因此即使喷嘴内的墨的液压成为负压,也不会吸入空气。以上,完成墨的初期填充动作。作为喷墨头1内的墨压力的最佳的负压,根据喷墨头1的种类以及使用的墨的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将该压力设为不会破坏形成在喷墨头1的喷嘴处的弯液面的程度的压力。在物理上,该压力是由墨的表面张力、喷墨头1的喷嘴直径来确定的,作为标准,使喷墨头1中的墨压力为(大气压-0.5kPa)至(大气压-2.5kPa)左右。为了确定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考虑中间贮存容器9的高度。具体来说,在中间贮存容器9的墨导出口位于喷墨头1的重力方向上的上方大致10cm的位置处、并且墨的比重是大约1克/立方厘米的情况下,考虑到贮存在第2墨管6以及喷墨头1中的墨的重量,需要将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设为比喷墨头1低-1.0kPa左右的压力。在此,将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设为(大气压-1.5kPa)至(大气压-3.5kPa)左右即可。
在喷墨头1所进行的墨喷出动作停止的期间内,如图1所示,保持利用盖装置7覆盖喷墨头1的墨喷出面的状态,或者如图2所示,关闭第2通路开闭阀8。在该状态下,空压控制部11使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压力上升至高于墨盒2内的墨压力,使该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经由第1墨管4朝向墨盒2逆流(墨逆流动作)。此时,参考在确定墨盒2与中间贮存容器9的墨导入口间的水位差时所使用的墨的粘度、第1墨管4的流路阻力来确定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压力,需要将该压力设为使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向墨盒2逆流的压力。具体来说,将该压力设为(大气压+20kPa)左右即可。
期望从中间贮存容器9向墨盒2逆流的墨量比贮存在第1墨管4内的墨量多。能够使第1墨管4内的全部墨逆流到墨盒2中,能够防止第1墨管4内的墨所包含的固体成分(例如颜料)进行沉淀。可以将逆流的墨量设为中间贮存容器9在加满状态下所贮存的墨的总量,但是存在有在墨逆流动作中欲再次开始由喷墨头1进行的墨喷出的情况,从而期望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至少残留3cc左右的墨,优选残留6cc左右的墨。若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没有墨,则需要在从墨盒2向中间贮存容器9补给墨之后,再次开始墨喷出,但是若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残留有墨,则能够立即再次开始墨喷出。在进行上述控制的情况下,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需要具有不会因错误检测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残留量而成为墨用尽的检测精度。
另外,在墨逆流动作之后,打开第1开闭阀5而补给墨,直至利用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检测出从墨盒1经由第1墨管4向中间贮存容器的9墨补给完成(墨补给动作)。交替重复以上的动作。以上的动作也可以以相反的顺序开始。即,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对于进行墨逆流动作来说较少的情况下,首先,进行墨补给动作,在将对于进行墨逆流动作来说充分量的墨贮存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之后,进行墨逆流动作较好。
这样,在喷墨头1的墨喷出动作停止的期间内,通过交替进行使贮存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经由第1墨管4朝向墨盒2逆流的液体逆流动作和将贮存在墨盒2内的墨经由第1墨管4向中间贮存容器9补给的液体补给动作,在印刷动作停止期间内,无需设置新的循环路径就能够防止墨所包含的固体成分(例如颜料)进行沉淀。另外,通过在更换墨的种类时进行液体逆流动作,能够高效地回收残留在中间贮存容器9、与该中间贮存容器9相连接的第1墨管5中的墨。另外,在设置图1所示的覆盖喷墨头1的盖装置7的情况下,能够回收在进行墨逆流动作时经由第2墨管6从喷墨头1漏出的墨。
接着,参照图1及图2说明向印刷动作中的中间贮存容器9补给墨的动作。
在由喷墨头1开始墨喷出动作之后,当利用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检测出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残留量减少至预定量时,打开第1开闭阀5。此时,利用墨盒2与中间贮存容器9间的水位差和气密容器10的空气压力(负压)相加而成的差压,从墨盒2经由第1墨管4向中间贮存容器9补给预定量的墨。此时,气密容器10内被空压控制部11维持为负压,从而即使向中间贮存容器9补给墨而使容器膨胀,由于该容器具有挠性,因此能够将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压力维持为预定的负压。因此,即使喷墨头1进行墨喷出动作,也能够从墨盒2向中间贮存容器9补给墨。
接着,当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检测出中间贮存容器9已满时,关闭第1开闭阀5,停止墨补给动作。空压控制部11以将墨压力维持为小于大气压的预定负压的状态,从中间贮存容器9经由第2墨管6向喷墨头1供给墨。
另外,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以在具有挠性的中间贮存容器9形成无法再变形的状态之前检测出该容器已满的方式设定位移量。由此,能够检测出与墨残留量对应的中间贮存容器9的变形量,能够使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反应为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压力。
由此,由于贮存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量总是比喷墨头1所消耗的墨量多得多,因此不会产生在印刷中途液体用尽的情况,由此,不会浪费印刷介质。另外,与中间贮存容器9的墨残留量无关地利用空压控制部11将向喷墨头1供给的墨压力维持为预定的负压,因此即使在进行墨喷出动作时也能够切换为墨补给动作。
另外,通过估计墨补给动作的间隙来更换墨盒2,能够不中断墨喷出动作地补给墨,因此能够提高印刷效率。
在即使进行了墨补给动作,却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利用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检测出中间贮存容器9内墨填充完成(充满)的情况下,判定为贮存在墨盒2内的墨用尽,并向残留量监视器13示警(催促更换墨盒2、向墨盒2内补充墨等)而进行报警。
由此,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不仅能够用于检测贮存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残留量,也能够用于检测贮存在墨盒2内的墨残留量。
另外,只要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是适合墨喷出的负压,且该压力反应为具有挠性的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压力,喷墨头1就能够喷出墨。
在为了更换墨的种类而放空中间贮存容器9的情况下,是通过关闭第1开闭阀5,利用空压控制部11向气密容器10内送入压缩空气并进行加压,强制性地将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从喷墨头1排出而进行的。
另外,如图2所示,若在第2墨管6上设置第2开闭阀8,则能够使墨从中间贮存容器9返回至墨盒2内。
即,当欲改变墨的种类时,若无法使墨从中间贮存容器9返回至墨盒2内,则除了排出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之外没有其他的回收方法,有可能造成墨的浪费。
与此相对,在打开第1开闭阀5且关闭第2开闭阀8的状态下,通过利用空压控制部11将压缩空气送入到气密容器10内而对中间贮存容器9进行加压,容器内的墨能够经由第1墨管4返回至墨盒2。由此,也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将墨高效地回收到墨盒2而进行再利用。
另外,对于例如颜料类的墨等那样的包含易于沉淀的固体成分的墨,若长时间不进行墨喷出动作(较长地持续装置停止状态),则固体成分有可能会沉淀到中间贮存容器9、与该中间贮存容器9相连接的第1墨管4内。在该情况下,当利用空压控制部11对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减压时,利用中间贮存容器9与墨盒2之间的墨压力的变化使墨产生往复的流动,利用该流动能够使沉淀的固体成分再分散。
在上述操作不足以使产生在墨盒2内的墨的固体成分的沉淀再分散时,能够通过拆卸墨盒2而进行摇动,从而使该固体成分的沉淀再分散。
另外,虽然无法使从第2开闭阀8到喷墨头1为止的第2墨管6内的墨所产生的固体成分的沉淀再分散,但是由于该区间的容积较小,因此即使排出该区间的墨,浪费的墨量也是极少的。
另外,即使不像图2所示的那样使用第2开闭阀8,也能够像图1所示的那样通过以盖装置7堵塞喷墨头1(等同于关闭阀)来实现墨的回收。
若使用上述墨供给装置,则在印刷动作停止期间内,无需设置新的循环路径就能够防止墨所包含的沉淀成分进行沉淀。另外,通过在更换墨的种类时进行墨逆流动作,也能够将残留在中间贮存容器9、与该中间贮存容器9相连接的第1墨管4内的墨高效地回收至墨盒2内。
另外,由于在重力方向上,使第1墨管4与中间贮存容器9相连通的墨供给口比使第2墨管6与中间贮存容器9相连通的墨排出口靠下侧设置,因此在进行墨补给动作而以墨充满中间贮存容器9之后,向喷墨头1供给墨,因此易于从中间贮存容器9排出空气,使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水位差不容易发生变动。
另外,由于贮存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量比喷墨头1所消耗的墨量多得多,因此不会产生在印刷中途液体用尽的情况,由此,不会浪费印刷介质。另外,由于与中间贮存容器9的墨残留量无关地利用空压控制部11将向喷墨头1供给的墨的墨压力维持为预定的负压,因此能够在继续墨喷出动作的同时随时进行墨补给动作。另外,通过估计墨补给动作的间隙来更换墨盒2,能够不中断墨喷出动作地补充液体,因此能够提高印刷效率。
另外,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2不仅能够用于检测贮存在中间贮存容器9内的墨残留量,也能够用于检测贮存在墨盒2内的墨残留量。另外,由于中间贮存容器9由具有挠性的贮存容器构成,因此通过对气密容器10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或减压控制,能够容易地产生容积变化而控制墨压力。另外,作为贮存容器,通过使用阻气性较高的容器,能够维持墨(液体)的除气度。
另外,由于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在维持墨填充时的除气度的同时能够防止在印刷动作停止期间内墨的沉淀成分进行沉淀,因此能够提高印刷时的印刷质量。另外,由于通过检测中间贮存容器9的墨残留量,也能够检测墨盒2的墨残留量,因此无需中断印刷动作就能够补充墨,从而进行高效的印刷。
附图标记说明
1、喷墨头;2、墨盒;3、副墨盒;4、第1墨管;5、第1开闭阀;6、第2墨管;7、盖装置;8、第2开闭阀;9、中间贮存容器;10、气密容器;11、空压控制部;12、残留量检测传感器;13、残留量监视器。

Claims (6)

1.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体供给装置具有:
液体贮存部,其用于贮存液体;
中间贮存部,其用于暂时贮存从上述液体贮存部供给的液体;
液压控制部件,其用于将贮存在上述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控制为预定压力后向液体喷出部供给该液体;
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其用于检测贮存在上述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的残留量;
第1通路开闭部件,其用于导通和阻断第1通路,该第1通路将上述液体贮存部与中间贮存部之间连接起来;以及
第2通路开闭部件或压盖部件中的任一者,上述第2通路开闭部件用于导通和阻断第2通路,该第2通路将上述中间贮存部与液体喷出部之间连接起来,上述压盖部件用于覆盖上述液体喷出部,
在上述液体喷出部的液体喷出动作停止的期间中,交替重复进行如下液体逆流动作和液体补给动作,该液体逆流动作为在打开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且关闭上述第2通路开闭部件的状态下或在打开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且利用上述压盖部件覆盖上述液体喷出部的状态下,使用上述液压控制部件使上述中间贮存部内的液压上升至高于上述液体贮存部内的液压后使该中间贮存部内的液体经由上述第1通路向上述液体贮存部逆流;该液体补给动作为直至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预定量为止,从上述液体贮存部经由上述第1通路向上述中间贮存部补给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在重力方向上,将使上述第1通路与上述中间贮存部相连通的液体供给口设在比使上述第2通路与上述中间贮存部相连通的液体排出口靠下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在液体喷出动作开始后,当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上述中间贮存部的液体残留量减少至预定量时,打开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随时进行从上述液体贮存部经由上述第1通路向上述中间贮存部补给液体的补给动作,当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向上述中间贮存部的液体补给完成时,关闭上述第1通路开闭部件,阻断上述第1通路并在利用上述液压控制部件将从上述中间贮存部供给的液压维持为小于大气压的预定压力的状态下,继续进行经由上述第2通路向上述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在进行了上述液体补给动作之后,在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利用上述液体残留量检测部件检测出液体补给完成的情况下,判定为贮存在上述液体贮存部的液体用尽,并进行视觉报警或听觉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
在上述中间贮存部内,具有挠性的贮存容器以气密状态被收纳在气密容器内,上述液压控制部件通过对上述气密容器内的空气压力进行加压减压控制,对从上述贮存容器向上述液体喷出部供给的液压进行可变控制。
6.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液体喷出装置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向液体喷出部供给液体,并将液体喷出到与该液体喷出部的喷出面相对的介质上来进行印刷。
CN201210293374.8A 2011-08-19 2012-08-16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Active CN102950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9844A JP2013039815A (ja) 2011-08-19 2011-08-19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11-179844 2011-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0903A true CN102950903A (zh) 2013-03-06
CN102950903B CN102950903B (zh) 2015-04-29

Family

ID=47760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3374.8A Active CN102950903B (zh) 2011-08-19 2012-08-16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039815A (zh)
CN (1) CN1029509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5567A (zh) * 2020-08-04 2020-10-16 袁亦男 一种打印机的油墨盒装置
CN114407533A (zh) * 2022-03-04 2022-04-29 无锡普瑞特喷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喷绘设备用二级墨盒及其工作方法
CN115091853A (zh) * 2022-06-23 2022-09-23 广州爱发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打印机喷嘴断墨检测系统、方法及平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9811A (ja) * 2001-11-29 2003-06-0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101274534A (zh) * 2007-03-28 2008-10-01 株式会社东芝 液滴喷射涂敷装置及涂敷体的制造方法
CN101712232A (zh) * 2008-09-30 2010-05-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0247373A (ja) * 2009-04-13 2010-11-0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循環方法
CN102066115A (zh) * 2008-06-24 2011-05-18 马斯特满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装置
CN102126350A (zh) * 2010-01-08 2011-07-2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墨供给系统和喷墨打印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59811A (ja) * 2001-11-29 2003-06-0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101274534A (zh) * 2007-03-28 2008-10-01 株式会社东芝 液滴喷射涂敷装置及涂敷体的制造方法
CN102066115A (zh) * 2008-06-24 2011-05-18 马斯特满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装置
CN101712232A (zh) * 2008-09-30 2010-05-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0247373A (ja) * 2009-04-13 2010-11-04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循環方法
CN102126350A (zh) * 2010-01-08 2011-07-2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墨供给系统和喷墨打印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5567A (zh) * 2020-08-04 2020-10-16 袁亦男 一种打印机的油墨盒装置
CN114407533A (zh) * 2022-03-04 2022-04-29 无锡普瑞特喷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喷绘设备用二级墨盒及其工作方法
CN115091853A (zh) * 2022-06-23 2022-09-23 广州爱发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打印机喷嘴断墨检测系统、方法及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0903B (zh) 2015-04-29
JP2013039815A (ja) 201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04855B2 (en) Inkjet printer system and ink supply apparatus
CN101896355B (zh) 用于储存并输送液体的容器及方法
CN106256546B (zh) 液滴喷出装置及液体循环装置
US8142003B2 (en) Inkjet printer system and ink supply apparatus
US7547097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liquid filling method of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US932750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CN101085574B (zh) 液滴排放装置
US8047640B2 (en) Inkjet printer system and ink supply apparatus
US8540352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H1119272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インク充填方法、及びインク補給方法
JP2007050565A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102171047A (zh) 墨供给装置
CN107303760A (zh) 液体循环模块、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循环方法
CN102950903B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JP350881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826500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装置
JP2003211689A (ja) インク充填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CN109466181B (zh) 一种墨盒的注墨控制方法和系统
US1066157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es
KR101038044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잉크공급장치
CN114514120B (zh) 用于热喷墨打印机的一体式大容量墨盒
CN100522626C (zh) 墨水最初填充次箱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喷墨记录装置
KR101043300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잉크공급장치
JPS5959456A (ja) インクカ−トリツジおよびインク供給装置
JP201401912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