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48089A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48089A
CN102948089A CN2010800670060A CN201080067006A CN102948089A CN 102948089 A CN102948089 A CN 102948089A CN 2010800670060 A CN2010800670060 A CN 2010800670060A CN 201080067006 A CN201080067006 A CN 201080067006A CN 102948089 A CN102948089 A CN 102948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a node
base station
letter
communicat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0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48089B (zh
Inventor
甘剑松
N.约翰逊
刘愔
缪庆育
P.莫伯格
王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ricsson China Communica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48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48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480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57Selecting relay station operation mode, e.g. between amplify and forward mode, decode and forward mode or FDD - and TDD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64Relay station antennae loop interference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中继节点中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方法和装置。中继节点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经施主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通过第二链路经覆盖天线与用户设备通信。该方法包括: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与中继覆盖天线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获得隔离值。比较获得的隔离值和隔离阈值级别值。在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配置成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将关于中继节点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基站。此外,描述了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中继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及在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中继节点中选择通信模式的机制。
背景技术
例如对于长期演进(LTE)第10版中继被认为是改进高数据率的覆盖、群组移动性、临时网络部署、小区边缘吞吐量和/或在新区域中提供覆盖的工具。至少类型1中继节点是LTE高级的一部分,并且类型1中继是由一系列特性表征的带内中继节点(RN),例如,具有其自己的物理小区ID,向发行版8用户设备(UE)显示为发行版8eNB等。
在LTE工作形成其一部分的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一般假设从中继节点的任何天线的传送可对另一天线的接收造成严重干扰,分别参见图1A和图1B。为了不对用户设备和网络部署设置严格要求,3GPP假设相同中继节点的Un(即,在基站(eNB)与中继节点(RN)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和Uu(即,在中继节点(RN)与用户设备(UE)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在不同时间中操作。
因此,从基站(eNB)到中继节点(RN)的无线电链路中和从中继节点(RN)到用户设备(UE)的无线电链路在单个频带中是时分复用的。由此,在任何时候,仅这些链路之一是在活动状态以便不对另一链路造成干扰。
这同样也在上行链路中适用,使得从中继节点(RN)到基站(eNB)的无线电链路和从用户设备(UE)到中继节点(RN)的无线电链路在单个频带中是时分复用的。由此,在任何时候,仅这些链路之一是在活动状态。
这样,在3GPP中定义的中继节点能够只在半双工模式中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中操作时,通信在两个方向上都是可能的,即,从用户设备经中继节点到基站,但一次仅在一个方向上,而不是同时进行。通常情况下,一旦节点开始接收信号,它便必须在应答前等待传送节点的传送器停止传送。
虽然网络部署工作和硬件要求对于类型1中继而言可能不是问题,但此类半双工机制导致不合需要的性能损失,这是因为资源要在Un与Uu之间划分。
因此,与允许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通信的全双工模式中的传送相比,总体传送性能在遭受损失。
与用于在中继节点避免自干扰的已知解决方案有关的另一问题是时间划分形成了传送的延迟,这延长了总传送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轻至少一些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内改进性能的机制。
根据第一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在中继节点中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方法而得以实现。中继节点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经施主天线与基站通信。此外,中继节点也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经覆盖天线与用户设备通信。该方法包括: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与中继覆盖天线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获得隔离值。比较获得的隔离值和隔离阈值级别值。随后,在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中继节点配置成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将关于中继节点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基站。
根据第二方面,该目的也通过一种在中继节点中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装置而得以实现。中继节点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经施主天线与基站通信。此外,中继节点也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经覆盖天线与用户设备通信。该装置包括获得单元。获得单元适用于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与中继覆盖天线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获得隔离值,此外,该装置包括比较单元。比较单元适用于比较获得的隔离值和隔离阈值级别值。此外,该装置包括配置单元。配置单元适用于在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中继节点配置成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将中继节点配置成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另外,该装置还包括传送单元。传送单元适用于将关于中继节点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基站。
根据第三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在基站中的方法而得以实现。该方法旨在根据中继节点对通信模式进行的选择调整通信模式。中继节点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经施主天线与基站通信。此外,中继节点也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经覆盖天线与用户设备通信。该方法包括在来自中继节点的无线传送中接收关于中继节点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此外,该方法包括: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配置在全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配置成与中继节点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配置在半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配置成与中继节点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根据第四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在基站内的装置而得以实现。基站被配置用于根据中继节点对通信模式进行的选择调整通信模式。中继节点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经施主天线与基站通信。此外,中继节点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经覆盖天线与用户设备通信。基站包括接收器。接收器适用于在来自中继节点的无线传送中接收关于中继节点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此外,基站包括配置单元。配置单元适用于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配置在全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配置成与中继节点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配置单元适用于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配置在半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配置成与中继节点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比,提议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提供能够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与中继覆盖天线之间的隔离在全双工模式与半双工模式之间切换的中继器,提供了与基本3GPP类型1中继器相比在一些隔离良好的情形中性能改进的中继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对设备和网络部署无严格要求。在一些情形中,通过利用现成的隔离,实现了改进的性能。
本发明方法和中继器的实施例对于在时分双工(TDD)和/或频分双工(FDD)系统内的使用均是可行的。
可实现本发明方法和中继器的实施例,使得在半双工模式中符合3GPP的类型1的中继器是基本功能,而全双工模式提供附加值。
由此,由于本发明方法,在中继节点中在全双工模式中的传送是可能的,这允许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通信。使用全双工与半双工相比,有多个益处。首先,时间未浪费,这是因为由于不存在冲突,因此,帧无需重新传送。其次,由于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是分开的,因此,完全数据容量在两个方向上都可得到。第三,节点不必等待直至其它节点完成其传送,这是因为对于每对发送器/接收器,传送在那时只在一个方向上是可能的。
因此,提供了在无线通信网络内的改进性能。
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新颖特征。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是根据现有技术,示出中继节点的干扰的示例的示意框图。
图1B是根据现有技术,示出中继节点的干扰的示例的示意框图。
图2是示出无线通信网络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流程图。
图4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组合流程图和框图。
图4B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组合流程图和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组合流程图和框图。
图6是示出在中继节点中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流程图。
图7是示出中继节点中装置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在基站中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流程图。
图9是示出基站中装置的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解决方案被定义为在中继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及在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可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它们付诸实施。然而,所述解决方案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例。无意将本发明方法和装置限于公开的任何特定形式,相反,本发明方法和装置要涵盖在如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所述解决方案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方案和备选。
当然,在不脱离解决方案的基本特性的情况下,所述解决方案可以不同于本文具体所述那些方式外的其它方式执行。所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均要视为说明而不是限制,并且在随附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和等同物范围内的所有更改要涵盖在其中。
图2是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上的示意图。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至少一个基站110和中继节点120。无线通信网络100还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单元130。基站110可经中继节点120发送和接收用户设备130收发的无线信号。
虽然只有一个基站110、一个中继节点120和一个用户设备130在图2中示出,但要理解的是,分别为基站收发信台、中继节点和用户设备单元的另一配置可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内。
此外,视例如使用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和术语而定,基站110可被称为例如远程无线电单元、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eNode B或eNB)和/或基站收发信台、接入点基站、基站路由器等。此外,术语“施主eNB”可用于与中继节点120有关的基站110。
无线通信网络100允许使用多个无线节点110、120、130传送/接收信息。一般而言,在无线网络100中,无线中继节点120可安装在基站110之间,这些基站例如在每个可通信范围外相互间隔分开,并且可固定安装,或者固定节点可相互有线连接,由此允许在位于相互间隔开位置的节点之间进行远距离通信。还可安装中继节点120以便达到无线电传播条件使得从基站110难以提供无线电服务的位置,例如,在特定区域250中,如隔离室,即,在建筑物内,在隧道中,在地堡中,在掩体中,在地铁中,或在无线电静区可出现或由用户设备130遇到的类似情况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继节点120可包括无线电通信能力、信息记录能力和信息输送能力。
此外,中继节点120可包括施主天线210和覆盖天线220、与施主天线210和覆盖天线220关联或连接到施主天线210和覆盖天线220。施主天线210可配置成接收和传送基站110收/发的无线电信号,而覆盖天线220可配置成接收和传送用户设备130收/发的无线电信号。
信息输送部分可在无线电通信部分与信息记录部分之间传送信息,并且确定信息的目的地。中继节点120可通过无线电通信部分从基站110接收信息,并且通过信息输送部分在信息记录部分中存储接收的信息。随后,中继节点120可将在信息记录部分中存储的信息通过无线电通信部分传送到用户设备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30可由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终端、无线蜂窝电话、个人通信系统终端、移动台(MS)、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计算机或配置用于管理无线电资源的任何其它种类的装置。
仅举一些任意且均非限制性示例,无线通信网络100例如可基于以下技术:诸如LTE 发行版8、LTE 发行版9、LTE 发行版10和/或LTE高级等LTE、全球移动电信系统(GSM)、GSM演进增强型数据率(EDGE)、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CDMA 2000、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HSUPA)、高数据率(HDR)高速分组数据接入(HSP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诸如无线保真(WiFi)和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性(WiMAX)、蓝牙等无线局域网(WLAN),或者根据任何其它无线通信技术等。
无线通信系统100可配置成根据时分双工(TDD)和/或频分双工(FDD)原理操作。
用户设备130可还经无线通信网络100内包括的基站110和/或中继节点120与图2中未示出的其它用户设备单元通信。
表述“下行链路”(DL)在所述上下文中用于指定从基站110经中继节点120到用户设备130的传送,而表述“上行链路”(UL)用于表示从用户设备130经中继节点120到基站110的传送。
基站110配置成与中继节点120传递控制信号。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在基站110与用户设备130之间中继数据传送。
在一些情形中,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与中继覆盖天线220之间的隔离可很大。此类情形的一些示例可以例如是室内应用,其中,室外施主天线210和室内覆盖天线220是分开的,使得覆盖天线220位于特定区域250内,即,在建筑物内。此类情形可还对于地铁应用发生,其中,施主天线210可位于地面上,而覆盖天线220可位于地下,由此形成特定区域250。另一示例可以是隧道应用,其中,施主天线210可位于隧道外,而覆盖天线220可位于隧道内,该隧道可形成特定区域250。
在所述上下文中使用术语“隔离”和“隔离室”时,它是无线电波,即涉及的电磁辐射的隔离。此类隔离可例如通过建筑物、地铁、隧道、洞穴、孔洞、地下室、地窖、地堡、车辆或类似物提供,但也可由例如墙壁、山脉或由例如无线电波吸收材料、无线电波吸收器和/或无线电波暗室等形成的障碍物提供。
在此类情形中,在施主天线210与覆盖天线220之间的干扰可很小或甚至可忽略不计,这使得在Un与Uu之间的资源划分(即在半双工模式中的传送)是不必要的。
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与中继覆盖天线220之间的隔离,在全双工模式与半双工模式之间切换。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继节点120可以是适用于在全双工模式与半双工模式之间切换的可自配置中继器120。在启动阶段,中继节点120可测量在其施主天线210与覆盖天线220之间的隔离。如果隔离足够大到支持全双工模式,则中继器120在全双工模式中工作。在其它情况下,中继器120根据3GPP定义在半双工模式中工作。在中继器120与基站110之间的信令也基于哪个基站110知道中继器120的模式并因此能够适当调度中继器120来定义。在操作模式期间,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继器120可仍测量隔离。如果隔离更改大于/小于某个阈值,则可触发双工模式的更改。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与中继覆盖天线20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中继节点120可在上行链路中在一种双工模式中通信并且在下行链路中在另一种双工模式中通信。
图3中,示意框图示出所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概述。
如图3所示,测量在覆盖天线220与和中继器120相关联的施主天线210之间的隔离。基于测量的隔离值,做出是否可能在全双工模式中工作的决定。该决定被发信号通知到施主基站110以确保基站110知道中继器120的双工模式并因此适当地调度中继器120。在基站110与中继器120之间的握手后,中继器120能够在决定的模式(即,全双工模式或半双工模式)中工作。
图4A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该隔离可以是施主到覆盖测量的,产生如图4A所示的施主到覆盖隔离(D2CI)。它也可以是覆盖到施主测量的,产生如将与图5关联讨论的覆盖到施主隔离(C2DI)。
在所示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在执行上电时,中继器120测量在其启动阶段期间的施主到覆盖隔离(D2CI)。在上电后,中继器120可先接入其施主基站110(类似于用户设备)。在此时间段期间,例如用于随机接入、正确接收信息的确认的信号等一些信号可从中继施主天线210发送到基站110。当施主天线210正在传送时,覆盖天线220可嗅探该信号。隔离值D2CI随后能够通过比较传送的信号的功率和接收的信号的功率而获得。
随后,可比较获得的隔离值与隔离阈值级别值。
在用于上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两者的半双工模式与全双工模式之间切换的阈值可基于在覆盖天线220的最大可接受干扰和施主天线210的传送功率决定。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决定可在中继器120基于从基站110接收的一些预配置的值做出,或者它可备选在基站110做出。也可能在某一操作和维护(O&M)节点做出决定,并将决定发送到基站110和中继器120。
因此,如果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则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中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备选,在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均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
否则,如果获得的隔离值未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则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中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备选,在获得的隔离值未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均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随后,将关于中继节点120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基站110。
图4B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在执行如图4A所示方法时,可能在覆盖天线嗅探阶段期间有一些用户设备130向基站110传送信号,这使得在覆盖天线220接收的功率不只是来自施主天线210。可应用如图4B所示的基于相关的检测以解决此问题。在中继器120知道在施主天线210上正在传送的内容时,它可将在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与传送的信号相关。通过这样做,根据一些实施例,能够清空除已从施主天线210传送的信号外的信号。
图5是示出本发明方法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在图5中,示出了覆盖到施主隔离(C2DI)的检测。在启动期间,即,在服务于其用户设备130前,中继器120也可测量从其施主基站110接收的信号功率(P0)。在中继器120已接入其施主基站110后,它开始经其覆盖天线220在其覆盖区域中发送信号。此信令例如可包括小区特定参考符号(CRS)、广播信道(BCH)、主同步信号(PSS)、次同步信号(SSS)、探测参考信号(SRS)等。当覆盖天线220正在传送时,施主天线210可嗅探信号,并测量接收信号功率(P1),其可包括来自覆盖天线220和施主基站110的信号。随后,通过比较传送的信号的功率和接收的信号的功率(其中对于从基站110传送的信号进行了降低,即,P1-P0),可获得隔离值C2DI。根据一些实施例,此处也可应用基于相关的检测。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单独测量分别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隔离值,即,D2CI和C2DI,如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系统中一样,用于传送和接收的天线权重可对于天线210、220不是相同的,这可导致在D2CI与C2DI之间的差别。
除在启动期间的双工模式设置外,中继器120可在操作时间期间周期性地测量隔离。如果隔离值动态更改,则双工模式能够相应地进行重新配置。
随后,可比较获得的隔离值与隔离阈值级别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用于下行链路的半双工模式与全双工模式之间切换的阈值可基于在施主天线210的最大可接受干扰和覆盖天线220的传送功率决定。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决定可在中继器120基于从基站110接收的一些预配置的值做出,或者它可备选在基站110做出。甚至可能在某一O&M节点做出该决定,并将该决定发送到基站110和中继器120。
因此,如果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则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中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备选,在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均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
否则,如果获得的隔离值未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则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中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备选,在获得的隔离值未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均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随后,将关于中继节点120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基站110。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也可单独决定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双工模式。
可选的是,如已经提及的一样,可为上行链路(TUL)和下行链路(TDL)应用在半双工模式与全双工模式之间切换的不同隔离阈值级别值。
对于这两个隔离阈值级别值TUL和TDL,可选的是,可根据表1决定中继节点120的双工模式,从而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分别应用两个不同的可选隔离值,即,D2CI和C2DI。
中继双工模式 D2CI要求 C2DI要求
UL全+DL全 D2CI > TUL C2DI > TDL
UL全+DL半 D2CI > TUL C2DI <= TDL
UL半+DL全 D2CI <= TUL C2DI > TDL
UL半+DL半 D2CI <= TUL C2DI <= TDL
表1 
接收器类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隔离阈值级别值。由于在中继接收器侧知道从中继器120传送什么,因此,能够应用干扰对消方案以对消已知干扰。如果使用此类干扰对消方案,则中继器120能够承受更大的干扰,并且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降低用于进入全双工模式的隔离阈值级别值。
当中继节点120启动时,中继节点120可使网络100知道自己。视架构而定,中继器120可以对基站110和O&M系统而言是透明的,或者为基站110和O&M系统已知。
如果带内中继器120应用半双工,则由于中继器120具有知道何时它要从基站110接收或向基站110传送的优点,因此,在接入与回程链路之间带有一定优点的时分复用方案可在施主基站110和中继器120均已知。
因此,施主基站110要知道在中继器120中配置的双工方案。一个可能的备选是施主基站110和中继节点120在以分布方式考虑负载、链路质量等的情况下就适合的配置做出决定。另一种方案可以是使O&M系统知道这些测量,就双工方案做出决定,并在之后配置中继器120和施主基站110。第三种备选可以是现场工程师负责就双工方案做出决定。在此后一情况中,根据不同实施例,通过工程师的直接配置(备选可使用如上概述的分布式方案间接配置施主基站110)或者通过O&M系统间接配置(可通过可选现场工程师而使O&M系统知道双工方案),可使中继节点120和施主基站110知道双工方案。要注意的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待进行处理(on its hand)的可选工程师可依赖上面提议的测量,但本发明方法并不限于此。
在某些情形中如下也可以是一个优点:网络100能控制中继节点120的行为以确保健壮性(例如关于传播环境更改)和可控性。因此,如果可监视中继行为,并且要求的、指明隔离的一个或多个隔离阈值级别值可能根据情形从网络100重新配置,则可能是有益的。该监视可以许多不同方式进行,例如,通过轮询中继器120以了解更新的隔离测量报告或根据网络配置的间隔的周期性报告。此监视可由O&M系统或施主基站110执行。在第一种情况下,中继重新配置可在该情况下通过O&M信令进行,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信令可使用一些现有无线电接口协议或新的无线电接口协议。根据一些实施例,一个此类候选可以是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
在半双工模式中,中继器120可根据3GPP定义操作。在下行链路中,它可将至少其子帧之一配置为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并且在此类子帧中接收基站传送。在上行链路中,它仅在一些所述子帧中调度其附属用户设备130。对于剩余上行链路子帧,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继器120可能可向基站110传送。
在全双工模式中,中继节点120可象普通用户设备和普通基站110的组合一样工作。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继器120可在任何子帧中调度其附属用户设备130,并且中继器120可由其施主基站110在任何子帧中调度。
如果中继节点120在半双工模式中工作,则基站110可将此中继器120视为3GPP类型1中继,并且根据3GPP定义工作。例如,根据一些实施例,基站110可只在该中继器的MBSFN子帧期间向此中继器120传送,并且只在一些预定义子帧期间从中继器120接收。
如果中继节点120在全双工模式中工作,则基站110只将此中继器120象普通用户设备130一样对待。根据一些实施例,基站110可在任何子帧中向此中继器120传送或从此中继器120接收。
图6是示出在中继节点120中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方法的示例的示意框图。要选择的通信模式可以是全双工模式或半双工模式。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基站110通信。此外,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基站110、中继节点120和用户设备130可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
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施主天线210和/或覆盖天线220可包括在中继节点120内。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继节点120可连接到施主天线210和/或覆盖天线220(例如,通过有线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基于分别通过第一链路Un和第二链路Uu通信时要使用的不同隔离阈值级别值的使用,中继节点120可适用于分别通过第一链路Un与基站110以及通过第二链路Uu与用户设备130在不同双工模式中通信。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方法可在中继节点120的启动期间执行,和/或在中继节点120的操作时间期间周期性地执行。
该方法可包括多个动作601-604以便正确选择通信模式。根据不同实施例,可以与该列举所指示的稍微不同的顺序执行动作。
动作601
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与中继覆盖天线220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获得隔离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获得隔离值的动作可包括:从中继施主天线210传送信号;在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传送的信号;以及通过比较从中继施主天线210传送的信号的功率和在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的功率确立隔离值。
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获得隔离值的动作可包括在确立隔离值前,将在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和从中继施主天线210传送的信号相关。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获得隔离值的动作可包括:测量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从基站11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测量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从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及通过比较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从基站11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和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从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确立隔离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获得隔离值的动作可包括:估计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传送的信号与在中继覆盖天线220传送的信号之间的干扰。
动作602
比较获得的隔离值和隔离阈值级别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选的是,隔离阈值级别值可基于在施主天线210的最大可承受干扰和覆盖天线220的传送功率,或者在覆盖天线220的最大可承受干扰和施主天线210的传送功率。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选的是,可预确定隔离阈值级别值。然而,隔离阈值级别值可以是从与中继节点120不同的另一网络节点可远距离配置和/或重新配置的。可选的是,该网络节点可以是基站110、O&M节点或无线网络100内的另一节点。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选的是,该网络节点可甚至是有权调整中继节点120的隔离阈值级别值的工程师的用户设备130。
动作603
在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因此,在获得的隔离值未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获得的上行链路隔离值超过上行链路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中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在获得的上行链路隔离值未超过上行链路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上行链路中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获得的下行链路隔离值超过下行链路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下行链路中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在获得的下行链路隔离值未超过下行链路隔离阈值级别值时,中继节点120可配置成在下行链路中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动作604
将关于中继节点120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基站110。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将在上行链路中和在下行链路中中继节点120的配置的双工模式传送到基站110。
图7是示出位于中继节点120中的装置700的实施例的框图。装置700配置成执行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至少一些动作601-604。要选择的通信模式可以是全双工模式或半双工模式。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基站110通信。此外,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基站110、中继节点120和用户设备130可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
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施主天线210和/或覆盖天线220可包括在中继节点120内。然而,根据一些实施例,中继节点120可连接到施主天线210和/或覆盖天线220(例如,通过有线连接、线缆或诸如此类)。
根据一些实施例,基于分别通过第一链路Un和第二链路Uu通信时要使用的不同隔离阈值级别值的使用,中继节点120可适用于分别通过第一链路Un与基站110以及通过第二链路Uu与用户设备130在不同双工模式中通信。
为清晰起见,已从图7忽略装置700的对理解本发明方法不是完全必需的任何内部电子器件。
装置700包括获得单元710,该获得单元适用于基于在中继施主天线210与中继覆盖天线220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获得隔离值,此外,装置700也另外包括适用于比较获得的隔离值和隔离阈值级别值的比较单元720。此外,装置700另外也包括配置单元730,配置单元730适用于在获得的隔离值超过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将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另外,装置700也还包括传送单元740,传送单元740适用于将关于中继节点120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基站110。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选的是,装置700可还包括接收单元705,接收单元705配置成分别经施主天线210和/或覆盖天线220从基站110和/或用户设备130接收信号。
根据一些实施例,装置70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50。处理器750可由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或可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其它处理逻辑表示。处理器750可执行用于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的所有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缓冲和装置控制功能,诸如呼叫处理控制、用户接口控制或诸如此类。
要注意的是,包括在装置700内的所述单元705-750可被视为单独的逻辑实体,而不一定视为单独的物理实体。任何、一些或所有这些单元705-750可包括或共同布置在同一物理单元内。然而,为便于理解装置700的功能性,包括的单元705-750在图7中示为单独的物理单元。
中继节点120中要执行的动作601-604可通过中继节点120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50连同用于执行本发明动作601-604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实现。因此,包括用于在中继节点120中执行动作601-604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在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加载到处理器750中时执行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方法。
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例如以数据载体的形式提供,该数据载体携带在被加载到处理器750中时用于根据本发明解决方案执行动作601-604的至少一些动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数据载体例如可以是硬盘、CD ROM盘、记忆棒、光学存储装置、磁存储装置或诸如盘或磁带等能够保存机器可读数据的任何其它适当媒体。计算机程序产品可还提供为在服务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并例如通过因特网或内部网连接远程下载到中继节点120。
图8是示出在基站110中方法的示例的示意框图。该方法旨在根据中继节点120对通信模式进行的选择调整通信模式。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基站110通信。中继节点120也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基站110、中继节点120和用户设备130可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
为根据中继节点120对通信模式进行的选择适当地调整通信模式,该方法可包括多个动作801-804。
然而,要注意的是,一些所述动作是可选的,并且只包括在一些实施例内。此外,要注意的是,动作801-804可以稍微不同的时间顺序执行,并且诸如动作802和动作803等一些步骤可同时或以重新安排的时间顺序执行。此外,要注意的是,一些所述动作是可选的,例如,动作803和动作804。该方法可包括以下动作:
动作801
此动作是可选的,并且可只在一些实施例内执行。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配置中继节点120的隔离阈值级别值。
动作802
此动作是可选的,并且可仅在一些实施例内结合也是可选的动作801执行。
根据一些实施例,配置的隔离阈值级别值可被传送到中继节点120。
动作803
在来自中继节点120的无线传送中接收关于中继节点120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
动作804
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全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110配置成与中继节点120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
否则,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半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110配置成与中继节点120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图9是示出位于基站110中的装置900的实施例的框图。将装置900配置成执行至少一些所述动作801-804以便根据中继节点120对通信模式进行的选择调整通信模式。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基站110通信。此外,中继节点120还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
根据一些实施例,基于分别通过第一链路Un和第二链路Uu通信时要使用的不同隔离阈值级别值的使用,中继节点120可适用于分别通过第一链路Un与基站110以及通过第二链路Uu与用户设备130在不同双工模式中通信。基站110、中继节点120和用户设备130可包括在无线通信网络100中。
为清晰起见,已从图9忽略基站装置900的对理解本发明方法不是完全必需的任何内部电子器件。
基站装置900包括接收器910,该接收器适用于在来自中继节点120的无线传送中获得关于中继节点120的配置的双工模式的接收信息。此外,装置900包括配置单元920,配置单元920适用于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全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110配置成与中继节点120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配置单元920适用于在接收的信息表明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半双工模式中时将基站110配置成与中继节点120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选的是,基站装置900可还包括第二配置单元930。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配置单元930可适用于配置中继节点120的隔离阈值级别值。另外,根据一些可选实施例,装置900可还包括传送器940。根据一些实施例,可选传送器940可配置成将配置的隔离阈值级别值传送到中继节点120。
根据一些实施例,基站装置90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50。处理器950可由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或可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其它处理逻辑表示。处理器950可执行用于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的所有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缓冲和装置控制功能,诸如呼叫处理控制、用户接口控制或诸如此类。
要注意的是,包括在装置900内的所述单元910-950可被视为单独的逻辑实体,而不一定视为单独的物理实体。任何、一些或所有单元910-950可包括或共同布置在同一物理单元内。然而,为便于理解基站装置900的功能性,包括的单元910-950在图9中示为单独的物理单元。
基站装置900中的任何、所有或一些当前所述动作801-804可通过基站110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50连同用于执行本发明动作801-804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实现。因此,包括用于在基站110中执行动作801-804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在计算机程序产品加载到处理器950中时,执行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方法。
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例如以数据载体的形式提供,数据载体携带在被加载到处理器950中时用于根据本发明解决方案执行动作801-804的至少一些动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数据载体例如可以是硬盘、CD ROM盘、记忆棒、光学存储装置、磁存储装置或诸如盘或磁带等能够保存机器可读数据的任何其它适当媒体。计算机程序产品可还提供为在服务器上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并例如通过因特网或内部网连接远程下载到基站110。
附图所示特定示范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使用的术语并不是要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使用时,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不定冠词和定冠词还将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规定所述特性、整体、步骤、操作、要素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性、整体、步骤、操作、要素、组件和/或其群组。将理解,在要素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要素时,它可被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要素,或者可存在中间要素。此外,“连接”或“耦合”在本文中使用时可包括无线连接或耦合。在本文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所列项目的任一和所有组合。

Claims (13)

1. 一种在中继节点(120)中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方法,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基站(110)通信,并且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动作:
基于在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与所述中继覆盖天线(220)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获得(601)隔离值,
比较(602)所述获得的隔离值与隔离阈值级别值,
在所述获得的隔离值超过所述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603)成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所述获得的隔离值未超过所述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603)成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以及
将关于所述中继节点(120)的所述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604)到所述基站(11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601)所述隔离值的所述动作包括:
从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传送信号,
在所述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所述传送的信号,
通过比较从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传送的所述信号的功率和在所述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的功率,确立所述隔离值。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601)所述隔离值的所述动作还包括:
在确立所述隔离值之前,将在所述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和从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传送的所述信号相关。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601)所述隔离值的所述动作包括:
测量在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从所述基站(11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
测量在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从所述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功率,以及
通过比较在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从所述基站(110)接收的所述信号的所述接收信号功率和在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从所述中继覆盖天线(220)接收的所述信号的所述接收信号功率,确立所述隔离值。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离阈值级别值是基于以下任意之一:
在所述施主天线(210)的最大可承受干扰和所述覆盖天线(220)的传送功率,或者 
在所述覆盖天线(220)的最大可承受干扰和所述施主天线(210)的传送功率。
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离阈值级别值是可从不同于所述中继节点(120)的另一网络节点(110)配置的。
7.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继节点(120)适用于基于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链路(Un)和所述第二链路(Uu)通信时要使用的不同隔离阈值级别值的使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链路(Un)与所述基站(110)以及通过所述第二链路(Uu)与所述用户设备(130)在不同双工模式中通信。
8.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是在所述中继节点(120)的启动期间执行的。
9.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是在所述中继节点(120)的所述操作时间期间周期性地执行的。
10. 一种在中继节点(120)中用于选择通信模式的装置(700),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基站(110)通信,以及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所述装置(700)的特征在于
获得单元(710),适用于基于在所述中继施主天线(210)与所述中继覆盖天线(220)之间的无线电波隔离获得隔离值,
比较单元(720),适用于比较所述获得的隔离值和隔离阈值级别值,
配置单元(730),适用于在所述获得的隔离值超过所述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所述获得的隔离值未超过所述隔离阈值级别值时,将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成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以及
传送单元(740),适用于将关于所述中继节点(120)的所述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传送到所述基站(110)。
11. 一种在基站(110)中用于根据中继节点(120)对通信模式进行的选择调整通信模式的方法,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所述基站(110)通信,并且配置成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动作:
在来自所述中继节点(120)的无线传送中接收(803)关于所述中继节点(120)的所述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以及
在所述接收的信息表明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全双工模式中时,将所述基站(110)配置(804)成与所述中继节点(120)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所述接收的信息表明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半双工模式中时,将所述基站(110)配置成与所述中继节点(120)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动作:
配置(801)所述中继节点(120)的隔离阈值级别值,以及
向所述中继节点(120)传送(802)所述配置的隔离阈值级别值。
13. 一种在基站(110)中用于根据中继节点(120)对通信模式进行的选择调整通信模式的装置(900),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成通过第一链路(Un)经施主天线(210)与所述基站(110)通信,并且通过第二链路(Uu)经覆盖天线(220)与用户设备(130)通信,所述装置(900)的特征在于
接收器(910),适用于在来自所述中继节点(120)的无线传送中接收关于所述中继节点(120)的所述配置的双工模式的信息,以及
配置单元(920),适用于在所述接收的信息表明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全双工模式中时,将所述基站(110)配置成与所述中继节点(120)在全双工模式中通信,否则,在所述接收的信息表明所述中继节点(120)配置在半双工模式中时,将所述基站(110)配置成与所述中继节点(120)在半双工模式中通信。
CN201080067006.0A 2010-05-25 2010-05-25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00741 WO2011147045A1 (en) 2010-05-25 2010-05-25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48089A true CN102948089A (zh) 2013-02-27
CN102948089B CN10294808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500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00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48089B (zh) 2010-05-25 2010-05-25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87214B2 (zh)
EP (1) EP2438692B1 (zh)
KR (1) KR101617918B1 (zh)
CN (1) CN102948089B (zh)
RU (1) RU2531580C2 (zh)
WO (1) WO2011147045A1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3715A (zh) * 2013-08-27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模式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CN104254077A (zh) * 2013-06-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15113428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6023368A1 (zh) * 2014-08-14 2016-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全双工通信系统
CN105376841A (zh) * 2014-08-27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模式调整的方法、微基站及宏基站
CN106559127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双向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998593A (zh) * 2017-03-16 2017-08-01 浙江安路海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组网方法
CN108781112A (zh) * 2018-06-14 2018-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上报方法及装置、控制策略更改方法及装置
CN110708106A (zh) * 2019-09-21 2020-01-17 江阴市质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中继装置
CN111903063A (zh) * 2018-03-19 2020-11-06 皮沃塔尔卡姆瓦雷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无线信号通过物理屏障
US11297606B2 (en) 2020-09-08 2022-04-05 Pivotal Commware, Inc. Instal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RF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1374624B2 (en) 2018-07-30 2022-06-28 Pivotal Commware, Inc. Distributed antenna network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y wireless devices
US11424815B2 (en) 2020-05-27 2022-08-23 Pivotal Commware, Inc. RF signal repeater device management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US11451287B1 (en) 2021-03-16 2022-09-20 Pivotal Commware, Inc. Multipath filtering for wireless RF signals
US11497050B2 (en) 2021-01-26 2022-11-08 Pivotal Commware, Inc. Smart repeater systems
US11563279B2 (en) 2020-01-03 2023-01-24 Pivotal Commware, Inc. Dual polarization patch antenna system
US11670849B2 (en) 2020-04-13 2023-06-06 Pivotal Commware, Inc. Aimable beam antenna system
US11757180B2 (en) 2019-02-20 2023-09-12 Pivotal Commware, Inc. Switchable patch antenna
US11843955B2 (en) 2021-01-15 2023-12-12 Pivotal Commware, Inc. Installation of repeaters for a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848478B2 (en) 2019-02-05 2023-12-19 Pivotal Commware, Inc. Thermal compensation for a holographic beam forming antenna
US11929822B2 (en) 2021-07-07 2024-03-12 Pivotal Commware, Inc. Multipath repeater systems
US11937199B2 (en) 2022-04-18 2024-03-19 Pivotal Commware, Inc. Time-division-duplex repeaters with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timing recovery
US11968593B2 (en) 2020-08-03 2024-04-23 Pivotal Commware,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for user devices based on real time mapp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3786B2 (ja) * 2010-06-21 2012-11-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2076041B (zh) * 2011-01-30 2014-10-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US9131524B2 (en) 2011-10-0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lf-duplex/full-duplex operation for TDD carrier aggregation
TWI481219B (zh) * 2012-04-13 2015-04-1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無線中繼站之施體天線裝置、服務天線裝置及其訊號傳輸方法
CN103516407B (zh) 2012-06-27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选择方法、天线收发组合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02125B (zh) * 2012-07-24 2015-05-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中继通信的实现方法
US9014069B2 (en) 2012-11-07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content type
KR101389329B1 (ko) 2013-01-23 2014-04-28 주식회사 엑스닐 Rf 중계기 및 이의 격리도 측정 방법
CN103974434B (zh) * 2013-02-01 2017-09-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系统
SG11201602073VA (en) * 2013-09-25 2016-04-28 Sony Corp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075080A1 (en) * 2013-11-26 2016-10-0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half- and full duplex transmission in a relay
CN104956734B (zh) * 2013-11-29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模式的选择、配置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3130087B1 (en) 2014-04-11 2020-04-0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 in a time-division duplexing mode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2277257B1 (ko) * 2014-05-19 2021-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이중 통신 방식 및 반이중 통신방식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301826B1 (ko) * 2014-08-27 2021-09-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조정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US10327282B2 (en) 2015-01-08 2019-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mod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838193B2 (en) * 2015-08-18 2017-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full duplex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WO2017135475A1 (ko) * 2016-02-01 201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풀-듀플렉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간 비동기 환경을 고려한 자기 간섭 제거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838928B2 (en) * 2018-11-02 2023-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9617625B (zh) * 2018-11-23 2021-09-24 赛尔通信服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隔离度测量方法
CN109889249B (zh) * 2019-03-18 2023-05-16 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双无线通信信号中继转发系统及方法
US20220110137A1 (en) * 2020-10-05 2022-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determination for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in full-duplex syste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3135A (zh) * 2004-04-21 2007-04-04 Atc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多个卫星频带服务链路的移动终端和机顶盒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1151812A (zh) * 2005-04-07 2008-03-26 诺基亚公司 具有可变双工性能的终端
US20080153431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Jacobus Cornelis Haartsen Adaptive Duplex Modes in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80695A (en) * 1998-02-05 1999-03-09 Astron Corporation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comunication systems
RU2161866C1 (ru) * 2000-07-04 2001-01-10 Оао "Персональные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Помехоустойчивая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NZ532847A (en) * 2001-11-20 2008-06-30 Qualcomm Inc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led repeater
EP1604461A4 (en) * 2003-02-24 2009-08-12 Qualcomm Inc ZWISCHENVERSTÄRKEROSZILLATIONSVERHINDERUNG
JP2008017341A (ja) * 2006-07-07 2008-01-24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675723B2 (en) 2008-03-13 2010-03-09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ransient to digital converters
US8175028B2 (en) * 2008-05-16 2012-05-08 Redline Communications Inc. Isolation measurement and self-oscillation prevention in TDD-OFDM repeater for wireless broadband distribution to shadowed areas
KR101511786B1 (ko) * 2008-06-30 2015-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파수 분할 이중 중계국을 포함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 및 이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자원의 이용 방법
KR101436044B1 (ko) * 2008-09-12 2014-08-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릴레이 시스템의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WO2011054372A1 (en) * 2009-11-03 2011-05-1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data transfer within a relay enhanced telekommunikation network
US8948687B2 (en) * 2009-12-11 2015-02-03 Andrew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controlling gain margin in an RF repea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3135A (zh) * 2004-04-21 2007-04-04 Atc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多个卫星频带服务链路的移动终端和机顶盒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CN101151812A (zh) * 2005-04-07 2008-03-26 诺基亚公司 具有可变双工性能的终端
US20080153431A1 (en) * 2006-12-22 2008-06-26 Jacobus Cornelis Haartsen Adaptive Duplex Modes in Tele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4077A (zh) * 2013-06-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配置方法和设备
WO2014206338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4254077B (zh) * 2013-06-27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配置方法和设备
US9813923B2 (en) 2013-08-27 2017-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uplex mode adapt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5027395A1 (zh) * 2013-08-27 2015-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模式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CN103703715A (zh) * 2013-08-27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模式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CN103703715B (zh) * 2013-08-27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模式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WO2015113428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的切换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6023368A1 (zh) * 2014-08-14 2016-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全双工通信系统
CN105450290A (zh) * 2014-08-14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全双工通信系统
CN105376841A (zh) * 2014-08-27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模式调整的方法、微基站及宏基站
CN105376841B (zh) * 2014-08-27 2019-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模式调整的方法、微基站及宏基站
CN106559127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双向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559127B (zh) * 2015-09-24 2019-11-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双向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998593A (zh) * 2017-03-16 2017-08-01 浙江安路海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组网方法
US11706722B2 (en) 2018-03-19 2023-07-18 Pivotal Commware, Inc. Communication of wireless signals through physical barriers
CN111903063A (zh) * 2018-03-19 2020-11-06 皮沃塔尔卡姆瓦雷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无线信号通过物理屏障
CN111903063B (zh) * 2018-03-19 2022-08-12 皮沃塔尔卡姆瓦雷股份有限公司 传送无线信号通过物理屏障
CN108781112A (zh) * 2018-06-14 2018-11-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上报方法及装置、控制策略更改方法及装置
US11374624B2 (en) 2018-07-30 2022-06-28 Pivotal Commware, Inc. Distributed antenna network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y wireless devices
US11431382B2 (en) 2018-07-30 2022-08-30 Pivotal Commware, Inc. Distributed antenna network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y wireless devices
US11848478B2 (en) 2019-02-05 2023-12-19 Pivotal Commware, Inc. Thermal compensation for a holographic beam forming antenna
US11757180B2 (en) 2019-02-20 2023-09-12 Pivotal Commware, Inc. Switchable patch antenna
CN110708106A (zh) * 2019-09-21 2020-01-17 江阴市质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的通讯中继装置
US11563279B2 (en) 2020-01-03 2023-01-24 Pivotal Commware, Inc. Dual polarization patch antenna system
US11670849B2 (en) 2020-04-13 2023-06-06 Pivotal Commware, Inc. Aimable beam antenna system
US11424815B2 (en) 2020-05-27 2022-08-23 Pivotal Commware, Inc. RF signal repeater device management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US11973568B2 (en) 2020-05-27 2024-04-30 Pivotal Commware, Inc. RF signal repeater device management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US11968593B2 (en) 2020-08-03 2024-04-23 Pivotal Commware,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for user devices based on real time mapping
US11844050B2 (en) 2020-09-08 2023-12-12 Pivotal Commware, Inc. Instal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RF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1297606B2 (en) 2020-09-08 2022-04-05 Pivotal Commware, Inc. Installation and activation of RF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1843955B2 (en) 2021-01-15 2023-12-12 Pivotal Commware, Inc. Installation of repeaters for a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497050B2 (en) 2021-01-26 2022-11-08 Pivotal Commware, Inc. Smart repeater systems
US12010703B2 (en) 2021-01-26 2024-06-11 Pivotal Commware, Inc. Smart repeater systems
US11451287B1 (en) 2021-03-16 2022-09-20 Pivotal Commware, Inc. Multipath filtering for wireless RF signals
US11929822B2 (en) 2021-07-07 2024-03-12 Pivotal Commware, Inc. Multipath repeater systems
US11937199B2 (en) 2022-04-18 2024-03-19 Pivotal Commware, Inc. Time-division-duplex repeaters with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timing recov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38692A4 (en) 2013-05-29
EP2438692A1 (en) 2012-04-11
EP2438692B1 (en) 2014-08-13
US20110292843A1 (en) 2011-12-01
RU2012156131A (ru) 2014-06-27
RU2531580C2 (ru) 2014-10-20
KR101617918B1 (ko) 2016-05-03
KR20130080008A (ko) 2013-07-11
US8787214B2 (en) 2014-07-22
CN102948089B (zh) 2016-01-20
WO2011147045A1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8089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239458A1 (en) Repeater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10033458B2 (en) Relay node to control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and rel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2040496B1 (en) Cellular network based on relay station and spac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9827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n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13406B (zh) 中继站及使用该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JP6058040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ダウンリンク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送信を構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242412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316902B (zh) 用于确定相控阵天线的动态波束对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97313A (zh) 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方法
CN103797749A (zh) 用于在无线系统中实现半双工和双工通信的共存的方法
EP2727262A1 (en) METHOD TO SUPPORT AN ASYMMETRIC TIME-DIVISION DUPLEX (TDD)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HetNet)
CN102648589A (zh) 无线通信中的中继回程
EP3741169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hop systems
US887346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74346A (zh) 无线网络中的异步时分双工操作
CN103238360A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场景
CN10226552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010673A1 (en) Relay method for increasing frequency selective characteristic of wireless channel and relay device using same
CN102893697B (zh) 基站、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3711521A (zh) 选择性参考信号测量
US853201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4170490A (zh) 用于蜂窝网与局域网间的干扰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10167174A (zh) 一种中继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272636A (zh) 用于管理无线网络中的反馈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