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8521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8521A
CN102938521A CN 201110232589 CN201110232589A CN102938521A CN 102938521 A CN102938521 A CN 102938521A CN 201110232589 CN201110232589 CN 201110232589 CN 201110232589 A CN201110232589 A CN 201110232589A CN 102938521 A CN102938521 A CN 102938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ating shaft
lid
opening
engaging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325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传州
高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 2011102325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85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8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8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壳体;表面面板,固定于该壳体,具有开口和一对滑动槽,该一对滑动槽形成在该开口的一对壁内表面上,朝向开口的进深方向延伸;和盖体,具有朝相互分离的方向突出的一对旋转轴;在一对旋转轴中的至少一个旋转轴上,设置有从轴向看从大致圆形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突起,并在该卡合突起的周面上形成有平坦面;在转动自如地支承具有卡合突起的旋转轴的壁部,在滑动槽的前方端部形成有该滑动槽的槽宽变宽的阶梯部;盖体在闭状态时,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与阶梯部抵接,来阻止旋转轴沿滑动槽滑动而朝进深方向移动,在盖体从闭状态向开状态转动时,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从阶梯部分离,旋转轴能够沿滑动槽滑动而向进深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在狭小空间内滑动而收纳于设备内部的盖体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车载音响设备、车载导航设备等上,设置有用来与便携式存储器以及导航显示器等连接的连接端子(USB接口等),为了使车载音响设备、车载导航设备等外观美观以及防止尘埃、液体从该连接端子进入到设备内部而对设备造成影响,在设备的壳体上设置有覆盖该连接端子的树脂制或橡胶制的盖体。
在通过该连接端子使车载音响设备等与便携式存储器连接时,为了防止设备壳体上的上述盖体对该连接带来的影响,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便携设备51中,设于壳体52内的导轨59在垂直面内呈以连接端子54为中心的大致圆弧状,连接端子54设置在基板53上,用于覆盖连接端子54的盖55具有卡止轴57,盖55的主体以处于导轨59内的卡止轴57为支点能够沿周向转动,并且,盖55的卡止轴57能够在导轨59内进退自如地滑动(参照图1)。
另外,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如下结构:开闭盖2通过上下一对销轴4开闭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盖1上,在装置上安装有接头端子3,在主体盖1的表面上设置有开闭盖插入口5,跨越开闭盖插入口5和接头端子3的侧部之间设置有上下一对切槽6,在上下一对切槽6上平行地设置有导轨7,在进行端子的连接作业时,首先将开闭盖2以上下一对销轴4为支点从关闭状态向开闭方向a的外侧旋转到图3所示的位置,接着将开闭盖2朝插拔方向b的内侧按压,开闭盖2的上下一对销轴4沿着上下一对切槽6滑动,同时开闭盖2沿着导轨7滑动,从而开闭盖2被收纳到装置内部(参照图2、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3145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4636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如果在盖55关闭的状态下不经意对其进行按压,则卡止轴57在导轨59内朝便携设备51的内部滑动,而很可能导致盖55在不希望被打开的情况下打开。另外,在车辆行驶中出现较大颠簸的情况下,因为在壳体52上没有设置对盖55的内侧的有效支承部,所以也有可能导致盖55的打开。
同样,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如果在开闭盖2关闭的状态下对销轴4所在的部位进行按压,由于该销轴4在按压方向上没有被支承,则有可能使销轴4沿着上下一对切槽6向装置内部滑动而使开闭盖2下陷,从而导致盖2打开,这在当前严格要求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使其具有的盖体在关闭状态下即使对盖体不经意进行按压、或者当车处于颠簸状态等情况下也不容易打开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壳体,收容有电子基板;表面面板,固定于该壳体,具有开口和一对滑动槽,该一对滑动槽分别形成在该开口的内侧壁部中相互对置的一对壁内表面上,并朝向上述开口的进深方向延伸;以及盖体,具有朝相互分离的方向突出的一对旋转轴,通过该旋转轴分别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上述相互对置的壁部,上述盖体在露出上述开口的开状态和关闭上述开口的闭状态之间转动;上述盖体在上述开状态时,通过上述旋转轴分别在上述滑动槽内滑动而朝进深方向移动,该盖体被收容到上述开口的内侧;在上述一对旋转轴中的至少一个旋转轴上,设置有从轴向看从大致圆形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突起,并且在该卡合突起的周面上形成有平坦面;在转动自如地支承具有上述卡合突起的旋转轴的上述壁部,在上述滑动槽的前方端部形成有该滑动槽的槽宽变宽的阶梯部;上述盖体在上述闭状态时,上述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与上述阶梯部抵接,来阻止上述旋转轴沿上述滑动槽滑动而朝进深方向移动,在上述盖体从上述闭状态向上述开状态转动时,上述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从上述阶梯部分离,上述旋转轴能够沿上述滑动槽滑动而向进深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在盖体处于闭状态时,由于具有卡合突起的旋转轴抵接在滑动槽的阶梯部上而对盖体进行了定位卡止,所以盖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对其进行按压的力时,盖体不会轻易打开。
而且,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各旋转轴所分别滑动的上述滑动槽分别具有夹着上述旋转轴的第1内侧面和第2内侧面,上述第1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一侧,上述第2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另一侧;上述一对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卡合突起,从旋转轴的轴向看,各卡合突起夹着旋转轴的轴中心且向相反方向突出;上述盖体在上述开状态朝上述开口的内侧移动时,上述各卡合突起的平坦面均在上述滑动槽的第1内侧面上滑动。
并且,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可以有如下构成:各旋转轴所分别滑动的上述滑动槽分别具有夹着上述旋转轴的第1内侧面和第2内侧面,上述第1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的一侧,上述第2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的另一侧;上述一对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卡合突起,从旋转轴的轴向看,各卡合突起均位于通过旋转轴的轴中心且与上述第1内侧面和上述第2内侧面垂直的直线的一侧,且该各卡合突起从该轴中心向不同方向突出;上述盖体在上述开状态朝上述开口的内侧移动时,上述各卡合突起中的一个卡合突起的平坦面在上述滑动槽的第1内侧面上滑动,上述各卡合突起中的另一个卡合突起的平坦面在上述滑动槽的第2内侧面上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上述结构,在盖体打开并向设备内部收纳或从设备内部拉出的过程中(盖体打开状态下),由于一个旋转轴的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与另一个旋转轴的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位于该一对旋转轴中的任一个旋转轴的两侧,且两个卡合突起分别抑制了盖体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所以盖体在滑动中不会转动,这样,能够进行盖体的平滑的开闭动作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打开状态下盖体发出“咔嗒咔嗒”的噪音。
而且,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开口以及该开口的内侧壁部形成在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筒体上,该筒体固定在表面面板主体的孔内而构成该电子设备的表面面板,在该表面面板的内侧配置有对上述筒体进行照射的光源。
根据本发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由于能够实现开口周围的照光,所以在夜间等昏暗的环境下能够保证让用户更好地识别开口位置的前提下还使得电子设备更具美感。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中,具有卡合突起的旋转轴从轴向看形成为水滴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上述结构,在盖体处于闭状态时,由于具有卡合突起的旋转轴抵接在滑动槽的阶梯部上而对盖体进行了定位卡止,所以盖体受到来自外部的对其进行按压的力时,盖体不会轻易打开。这样一来,即使用户不经意间对盖体进行了按压误操作,或者在车极其颠簸的状态下盖体受到不经意的冲击时,该盖体也不会意外打开,确保的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现有技术的设备的连接端子口的结构以及动作说明图。
图2是另一个现有技术的设备的连接端子口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另一个现有技术的设备的开闭盖开放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子设备整体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盖体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盖体的立体图。其中(a)为由斜下方看时,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b)为由斜上方看时,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盖体闭合状态、打开状态、收纳状态以及表示剖切的位置的示意图。其中,(a)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的的电子设备的盖体的闭合状态的剖视图;(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的的电子设备的盖体的打开且向内部移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c)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的的电子设备的盖体呈完全收纳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状态的剖视图;(d)为上述(a)、(b)、(c)的剖视图的剖切位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盖体上旋转轴的其他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盖体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4~图9来说明实施例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30的整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沿该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的盖体15打开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15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的盖体15闭合状态、打开状态、收纳状态以及表示剖切的位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的盖体15上旋转轴的其他变形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30具有壳体10、表面面板11、覆盖设置在该表面面板11上的开口12的盖体15。
壳体10是由金属制成,内置有电子基板及机芯(未图示)。
表面面板11由合成树脂成型为箱形,固定于壳体10。表面面板11上设置有开口12(见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12在表面面板11宽度方向上相对的2条边分别向该开口12的进深方向且与表面面板略成垂直的延伸形成一对侧壁13、13′,该侧壁13、13′与上述表面面板11一体成型而构成。如图5示出了开口12在表面面板11宽度方向上相对的2条边中的一条边12b以及该边12b上形成的一个侧壁13′,侧壁13则未图示。虽然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3、13′形成在开口12的表面面板11宽度方向上的一对边上,但也可以形成在表面面板11长度方向上的一对边上。还可以在一对边上形成侧壁13、13′的同时,在另一对边上也形成侧壁,即由4个侧壁形成与表面面板11成一体的筒状体,也可以在一对边上形成侧壁13、13′的同时,在另一对边中的任意1条边上形成侧壁,即形成3面侧壁。另外,在开口12的边缘上还可以设置如图6所示的支承片材23,该支承片材23可与开口12的侧壁一体形成,当覆盖开口12的后述的盖体15成打开状态时,该支承片材23露出,当上述盖体15成关闭状态时,支承片材23被盖体15覆盖且起到支承盖体15的作用。
并且,在设置在开口12上的相对置的一对侧壁13、13′的内表面上还分别形成有相对置的一对滑动槽14、14′,该一对滑动槽14、14′均朝开口12的进深方向c呈一定角度斜向延伸。如图5所示,示出了设置在侧壁13′上的滑动槽14′。滑动槽14′具有相对置的一对壁部,分别为第1内侧面14′a及第2内侧面14′b,还具有底壁14′c以及与第1内侧面14′a、第2内侧面14′b、底壁14′c相连接共同围成滑动槽的空间的内壁14′d。当然,也可以将滑动槽14′在表面面板宽度方向上的深度设计成与侧壁13′的厚度相等,此时就不会形成内壁14′d。滑动槽14与滑动槽14′相对设置在侧壁13的表面上,其设置的高度、延伸角度、位置以及其构成均与滑动槽14′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并且,如图5所示,在滑动槽14′的第1内侧面14′a的靠近槽口的一端形成阶梯部19。虽然本实施方式中只设置了一个阶梯部,但是也可以根据后述的盖体上所设置的旋转轴的构造,在两滑动槽的第1内侧面的靠近槽口的一端均形成阶梯部。
此外,在表面面板11上还设置有为了安装第1按键组41、大旋钮42、第2按键组44(见图4)的孔,安装时将上述按键穿透上述孔安装在表面面板上,则用户通过操作第1按键组41,能够对插入下述CD插入口43中的CD等实现快进、快退、选择播放等的功能,在此,在图4中,对于该第1按键组41虽然只标注了三个按键,但是位于大旋钮42的图面左侧的按键均属于第1按键组41。通过旋转大旋钮42能够对所播放的CD以及广播等的音量大小等进行控制、调节各种资源的选项。通过操作第2按键组44,能够实现无线广播等的播放。除此之外,表面面板11上还设置CD插入口43、音频输入接口45等。音频输入接口45可通过音频输入连线将MP3、MP4等连接到电子设备30上,以便可以通过车载机器播放MP3、MP4等设备中存储的音频文件。
表面面板11内部收纳有电子基板、导光板等。为了同上述壳体10中的电子基板相区别,该内置于表面面板11内部的电子基板也被称作前基板。如图5所示,壳体10中收容的电子基板20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端子21。打开盖体15时,连接端子21露出,可在该连接端子21上插入USB等便携式存储设备,从而被插入的USB等便携式存储设备就会同本发明的电子设备30电连接,这样就可以利用USB等便携式存储设备中存储的音频文件等信息。但在盖体15打开状态示意图图6中并没未示出应在该打开状态下可见的连接端子21。另外,电子基板20上正对着前述的各按键还设置了多个LED等光源,在光线暗的状态下,LED等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设置在电子基板20的靠近表面面板11一侧的导光板(未图示)导出而照亮按键,从而即便在昏暗的环境下用户也可以较好地识别这些按键。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中,在表面面板1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由透明的合成树脂制成的装饰面板11′,通过将该装饰面板11′的与表面面板11相粘结的表面上进行涂装,将另一露在外面的表面进行抛光等使得该电子设备的外观更加美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4等中由于设置了装饰面板11′而不能直接看到表面面板11上设置的开口12以及上述用于安装各按键等的孔。
用来覆盖开口12的盖体15如图7所示由合成树脂形成,具备盖体主体22、把持部24、肋部25、25′以及旋转轴16、16′等。
如图7(b)所示,盖体主体22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体,在关闭状态时覆盖开口12,该盖体主体22的靠后一端(图7的右侧一端)部分整体向下倾斜而形成倾斜部28,当盖体15由关闭状态打开的瞬间,该倾斜部28将率先被收纳于开口内部,由于该倾斜部28本身就形成为向开口内部倾斜的状态,因此在由关闭状态打开时,使得该倾斜部28乃至整个盖体15更加容易的被收纳于开口12。
把持部24形成为突出于外表面(盖体15关闭状态下从外部可见的表面)的突起,且设置于该盖体主体22的外表面的靠前端部(与上述形成倾斜部28的一端的相对侧),用户可以操作该把持部24将关闭状态下的盖体15打开,具体动作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如图7(a)所示,一对肋部25、25′形成为截面为大致半圆形的板状体,该一对肋部25、25′分别靠近盖体15的边缘22a、22b设置且其长度方向与边缘22a、22b大致平行,并且该肋部25、25′与盖体主体22的内外表面大致垂直且相互对置地形成于该盖体主体22的内表面的靠近把持部24处。而且在肋部25、25′的朝向外部的大致半圆形表面上分别形成有大致半球形的突起26(未图示)、26′,该突起26、26′朝相互分离的方向突出,当盖体15为关闭状态覆盖开口12时,该一对突起26、26′分别与设置在开口12的侧壁13、13′上的凹部(未图示)相嵌合,能够更加切实的确保不经意间的盖体打开。当然也可以在盖体15为打开且完全露出开口的状态时,该一对突起26、26′分别与设置在开口12的侧壁13、13′上的凹部(未图示)相嵌合,以便能够保证打开状态下盖体的定位。该一对肋部25、25′、形成与该一对肋部25、25′上的一对突起26、26′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与盖体主体22一体形成,也可以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后通过粘结等方式固定于盖体主体22。
如图7(a)、7(b)所示,在盖体主体22的两侧靠近上述倾斜部处分别由边缘22a、22b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16a、16b,且在该延伸部16a、16b的下端形成有朝相互分离的方向突出、并具有大致圆形的外周面27、27′的一对旋转轴16、16′。在该一对旋转轴16、16′上,均形成有从轴向看从该大致圆形的外周面27、27′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突起17、17′,该两卡合突起17、17′朝向不同方向突出,且如图8(a)所示,在盖体主体22处于关闭状态(图中的水平状态)下,从旋转轴的轴向看该两卡合突起17、17′位于通过旋转轴轴心O且垂直于盖体主体22的内外表面的直线Q的两侧。另外,在该卡合突起17、17′的周面上分别形成有朝相反方向延伸的平坦面18、18′。卡合突起17、17′的顶端形成为平滑的圆弧面。通过该一对旋转轴16、16′,盖体15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相对置的一对侧壁上,如图7所示,具有该卡合突起17、17′的旋转轴16、16′在从轴向看时形成为水滴形状。
在盖体15处于覆盖开口12的关闭状态时,上述一个平坦面18′与上述设置在滑动槽14′的阶梯部19相抵接,从而在盖体15处于关闭状态下阻止旋转轴16′沿滑动槽14′向表面面板11内部(进深方向)移动,也就是在该状态下即使受到来自外部的按压力也不会发生盖体15下陷、打开的情况。当然,作为能够达到上述效果的卡合突起设置的变形例,也可以仅在一个旋转轴16′上设置卡合突起,也可以达到关闭状态下阻止旋转轴向进深方向移动的效果。还有在两个旋转轴上均设置卡合突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两个卡合突起设置成突起方向一致并具有相同形状,例如都设置成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卡合突起18′相同。这种情况下,在上述两个滑动槽的开口端处均设置相同的阶梯部,如滑动槽14′上设置的阶梯部。这样一来在盖体15处于关闭的状态下,两个卡合突起的平坦面分别于两个滑动槽的阶梯部相抵接,能够更好的保证不发生盖体轻易打开的状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盖体15处于打开状态(参照图8(b)、图8(c))时,旋转轴16、16′分别被夹在各自滑动的滑动槽14、14′的第1内侧面14a、14′a与第2内侧面14b、14′b之间,且如图8(c)所示,从轴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看,旋转轴16、16′的卡合突起17、17′分别位于通过旋转轴心O且垂直于第1内侧面14′a及第2内侧面14′b的直线P的两侧且突出方向相反,卡合突起17、17′的平坦面18、18′分别在两滑动槽14、14′的第1内侧面14a、14′a上且能够滑动。由于在该打开状态下,卡合突起17′的平坦面18′阻止盖体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而卡合突起17的平坦面18阻止了盖体15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防止了盖体在打开状态下发出“咔嗒咔嗒”的噪音,也由于防止了盖体与滑动槽侧壁的碰撞而一定程度地延长了盖体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该效果,除了图5、图7、图8所示的旋转轴的卡合突起的设计实例之外,作为变形例,还可以设置成具有图9所示的构造。即如图9所示,两个旋转轴16′、16″上的卡合突起17′、17″的平坦面18′、18″互相平行且均与盖体15的上下表面相平行。如图9(b)所示,在盖体15处于打开状态时,从轴向看,上述两卡合突起17′、17″均位于通过轴心O且垂直于第1内侧面14′a及第2内侧面14′b的直线P的一侧,在盖体被拉出或被收纳的过程中,平坦面18′在第1内侧面14′a上滑动,而平坦面18″在第2内侧面14b上滑动。在该状态下,当盖体15受到逆时针方向的力时,卡合突起17′的平坦面18′与第1内侧面14′a相抵,阻止了盖体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当盖体15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时,卡合突起17″的平坦面18″与第2内侧面14b相抵,阻止了盖体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从而根本地防止了盖体15的转动。
另外,也可以在开口12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两侧设置由橡胶或海绵等构成的垫(未图示)。由此,在电子设备30安装于汽车等交通工具时,即使交通工具在行驶时产生强烈振动,由于盖体15被可靠地固定,盖体15也不会移动,能够防止盖体15移动时碰撞表面面板11等发出的“咯咯”声。
接着,参照图8说明将盖体15打开进而收纳的动作以及状态,为了便于说明,在图8中仅示出了盖体、滑动槽及其相对关系。
如图8所示,图8(a)表示盖体15的闭合状态,图8(b)表示盖体15的打开状态,图8(c)表示盖体15在打开状态下进一步朝进深方向c滑动后的收纳状态,图8(d)表示上述图8(a)~图8(c)的剖切位置。如图8(a)所示,在盖体15关闭的状态下,沿箭头d方向拉动把持部24,因为另一侧的卡合突起17下方没有支承,所以盖体15以旋转轴16、16′为中心顺时针转动,卡合突起17′上的平坦面18′从阶梯部19分离,开口12被露出,成为露出开口12的开状态,即进展到图8(b)所示的盖体15的打开状态,此时,如果朝进深方向c推动把持部24,平坦面18、18′分别与滑动槽14、14′的第1内侧面14a、14′a滑动接触,则旋转轴16、16′沿滑动槽14、14′朝进深方向c移动,直到卡合突起17抵接到滑动槽14的底壁14c′,盖体15停止移动,最终盖体15被收容到开口12的内侧,成为图8(c)所示的盖体15的收纳状态,此时,通过设在肋25、25′上的半球形的突起26、26′分别卡合在设于表面面板11的两个侧壁上的凹部(未图示)中,在收纳状态下对盖体15进行可靠的固定。由此,在电子设备30安装于汽车等交通工具时,即使交通工具在行驶时产生强烈振动,由于盖体15被可靠地固定,盖体15也不会移动,能够防止盖体15移动时碰撞表面面板11等发出的“咯咯”声。
如图8(b)所示,在盖体15打开,旋转轴16、16′即将沿滑动槽14、14′朝进深方向c滑动移动时,平坦面18′沿滑动槽14′的一侧面14′a滑动,平坦面18沿滑动槽14的一侧面14a滑动,从旋转轴16、16′的轴向看时,在该滑动方向上,由于平坦面18′和平坦面18分别位于旋转轴16、16′的两侧,所以分别限制了盖体15绕旋转轴16、16′按逆时针以及顺时针的转动。因此,盖体15能够沿着滑动槽14、14′不转动地滑动,能够进行盖体15的平滑的开闭动作。同时,由于盖体15不转动,在上述强烈振动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在盖体15滑动过程中与滑动槽14、14′等的碰撞,能够防止盖体15滑动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噪音。
本实施例1的电子设备30,能够利用狭小的空间使盖体15收纳于电子设备30的内部,节省了空间。
在本实施例1中,将具有卡合突起17、17′的旋转轴16、16′在从轴向看时形成为水滴形状,但只要满足本发明旋转轴16、16′的设计要求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例如类似葫芦形状。
在本实施例1中,将旋转轴16与旋转轴16′配置成同轴,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旋转轴16与旋转轴16′平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1中,旋转轴16′与旋转轴16上分别形成有周面上具有平坦面的卡合突起17′、17,但也可以只在旋转轴16′上形成卡合突起17′。
实施例2
下面,结合图10来说明实施例2。
图9是实施例2的电子设备30的盖体15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在实施例2中,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件付与相同的标记而省略说明。实施例2除了在表面面板11的构造上与实施例1不同以外,其余构造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10所示,在表面面板11的主体内侧形成有比开口12的轮廓稍大的孔(未图示),在孔内固定有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筒体32而构成电子设备30的表面面板11,开口12以及开口12的内侧壁部形成在筒体32上,由LED等构成的光源31配置在表面面板11的内侧的电子基板上,用于对筒体32进行照射。在图10中,用虚线示意性地表示出了光源31所处的位置,并且只配置有4处,当然可以根据照明的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光源31的个数。
通过在表面面板11的内侧的电子基板上配置对筒体32进行照射的光源31,即使在黑夜用户想打开盖体15来使用电子设备30时,因为来自光源31的光线透射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筒体32,用户也能够根据该光亮准确地判断出盖体15的位置。
当然,为了增强上述光线的透射效果,也可以将盖体15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成型,并在盖体主体22的表面以及背面进行涂装印刷,只保持具有卡合突起17、17′的旋转轴16、16′透明或半透明,同时将滑动槽14、14′形成为透明或半透明状,这样,光线可经由滑动槽14、14′以及旋转轴16、16′进行透射,增强光线透射到电子设备30的外部的量,从而在黑夜中使盖体15的位置更加醒目。
而且,为了电子设备30的外观美观,可对筒体32的外表面(电子设备30的外表面侧)进行涂装,当然,为了增强光线的透射效果,也可以不对筒体32进行涂装。另外,如图10所示,在盖体15关闭的状态下,筒体32的可视部分(露出的部分)处于四面包围(完全包围)开口12的状态,但也可以使该可视部分三面包围开口12,即、在表面面板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在表面面板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长度方向的两侧包围开口12,也可以使筒体32的可视部分两面包围开口12,即、在表面面板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或在表面面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或在表面面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宽度方向的一侧包围开口12,同时也可以使该可视部分只设置于开口12的一侧,即、在表面面板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或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筒体32的可视部分。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而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出的各种改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壳体,收容有电子基板;
表面面板,固定于该壳体,具有开口和一对滑动槽,该一对滑动槽分别形成在该开口的内侧壁部中相互对置的一对壁内表面上,并朝向上述开口的进深方向延伸;以及
盖体,具有朝相互分离的方向突出的一对旋转轴,通过该旋转轴分别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上述相互对置的壁部,上述盖体在露出上述开口的开状态和关闭上述开口的闭状态之间转动;
上述盖体在上述开状态时,通过上述旋转轴分别在上述滑动槽内滑动而朝进深方向移动,该盖体被收容到上述开口的内侧;
该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旋转轴中的至少一个旋转轴上,设置有从轴向看从大致圆形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突起,并且在该卡合突起的周面上形成有平坦面;
在转动自如地支承具有上述卡合突起的旋转轴的上述壁部,在上述滑动槽的前方端部形成有该滑动槽的槽宽变宽的阶梯部;
上述盖体在上述闭状态时,上述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与上述阶梯部抵接,来阻止上述旋转轴沿上述滑动槽滑动而朝进深方向移动,在上述盖体从上述闭状态向上述开状态转动时,上述卡合突起的平坦面从上述阶梯部分离,上述旋转轴能够沿上述滑动槽滑动而向进深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旋转轴所分别滑动的上述滑动槽分别具有夹着上述旋转轴的第1内侧面和第2内侧面,上述第1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一侧,上述第2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另一侧;
上述一对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卡合突起,从旋转轴的轴向看,各卡合突起夹着旋转轴的轴中心且向相反方向突出;
上述盖体在上述开状态朝上述开口的内侧移动时,上述各卡合突起的平坦面均在上述滑动槽的第1内侧面上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旋转轴所分别滑动的上述滑动槽分别具有夹着上述旋转轴的第1内侧面和第2内侧面,上述第1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的一侧,上述第2内侧面位于该旋转轴的另一侧;
上述一对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卡合突起,从旋转轴的轴向看,各卡合突起均位于通过旋转轴的轴中心且与上述第1内侧面和上述第2内侧面垂直的直线的一侧,且该各卡合突起从该轴中心向不同方向突出;
上述盖体在上述开状态朝上述开口的内侧移动时,上述各卡合突起中的一个卡合突起的平坦面在上述滑动槽的第1内侧面上滑动,上述各卡合突起中的另一个卡合突起的平坦面在上述滑动槽的第2内侧面上滑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以及该开口的内侧壁部形成在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筒体上,该筒体固定在表面面板主体的孔内而构成该电子设备的表面面板,在该表面面板的内侧配置有对上述筒体进行照射的光源。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上述卡合突起的旋转轴从轴向看形成为水滴形状。
CN 201110232589 2011-08-15 2011-08-15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29385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32589 CN102938521A (zh) 2011-08-15 2011-08-15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32589 CN102938521A (zh) 2011-08-15 2011-08-15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8521A true CN102938521A (zh) 2013-02-20

Family

ID=4769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32589 Pending CN102938521A (zh) 2011-08-15 2011-08-15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85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485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天津松下汽车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内藏式usb盖开闭结构
CN105197114A (zh) * 2015-09-21 2015-12-30 常州市海盈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控制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485A (zh) * 2015-01-21 2015-05-06 天津松下汽车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内藏式usb盖开闭结构
CN105197114A (zh) * 2015-09-21 2015-12-30 常州市海盈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控制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7099B (zh) 汽车置物盒组件
US8733990B2 (en) Low profile switching and lighting integration within an interior vehicle component
JP3922204B2 (ja) 携帯型送信機
US88617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681484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501135A (zh) 车辆用移动终端联动支架组件
CN104488055A (zh) 开关装置
CN108878204A (zh) 操作装置
CN102938521A (zh) 电子设备
US674736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etractable movable member provided on front surface
WO2011125639A1 (ja) 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US9573613B2 (en) Operating device, steering wheel,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to
EP2193959B1 (en) Electronic interface device for interfacing a digital file player with the audio system of a vehicle
JP2004272961A (ja) 電子機器
JP3902436B2 (ja) 車載用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
JP2011173449A (ja) 車載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JP4967030B2 (ja) 操作ノブの支持構造及び該操作ノブの支持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7542744B2 (en) Multimedia terminal
CN101659193A (zh) 内开把手安装结构
CN103029635A (zh) 车辆用弹出装置
JPH05205578A (ja) 遠隔操作装置
US20050052417A1 (en) Mouse control structure
CN216887084U (zh) 转把和电动车
KR20200057425A (ko) 차량용 멀티미디어기기의 노브조립체
CN220016048U (zh) 一种电子换挡手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