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5185B -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5185B CN102935185B CN201210483874.8A CN201210483874A CN102935185B CN 102935185 B CN102935185 B CN 102935185B CN 201210483874 A CN201210483874 A CN 201210483874A CN 102935185 B CN102935185 B CN 1029351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portions
- pill
- radix
- cort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甘草45~65份、法半夏45~60份、百合40~60份、玄参35~55份、黄莲35~50份、紫苏叶30~50份、合欢皮30~45份、莲肉25~45份、丹参25~40份、夜交藤20~40份、淮小麦20~35份、珍珠母20~30份、夏枯草15~30份、肉桂15~25份、酸枣仁10~25份、钩藤5~20份。本发明循疏肝解郁、补养心脾、宁志安神之理,合理选择药材,严格依照药性炮制,吸收效果佳,达到强健肝腑机能,舒缓神经紧张度的目的,经临床验证对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治愈率较高。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是由于大脑神经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组以精神易兴奋、脑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为特点的神经功能性障碍。神经衰弱的特征是易兴奋,易激惹,易衰竭,常瘵有失眠、头痛、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和情感脆弱等。抑郁心境可导致思维消极、悲观与自责、自卑,犹如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对前途悲观绝望,典型表现是行动迟缓,精力减退,缺乏兴趣和活力,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伴随着躯体上还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阳痿、闭经、乏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
现代医学认为是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而产生神经衰弱综合征,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复方苯巴比妥溴化钠,辅以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等,治疗的效果几乎完全取决于患者心理的自行调节,目前尚无疗效好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神经衰弱症主要由七情所致,由于忧思郁怒,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而致肝气郁结。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气。”起因由情志所伤,肝气滞郁,故见胸闷,两胁胀痛。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故不欲饮食。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故体卷乏力,面色萎黄。脾虚心失所养,故心悸健忘,多梦易想。心想则阴血不足,阴不敛阳,故失眠。
本发明循疏肝解郁,补养心脾,宁志安神之理,选用通络活血、消炎镇痛、镇静安眠作用的中药材,依其药性分别炮制,强健肝腑机能,养心志,安神思,达到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其归源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具有疏肝解郁、补养心脾、宁志安神、通络活血、消炎镇痛的功效,对治疗神经衰弱官能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45~65份 法半夏45~60份 百合40~60份 玄参35~55份
黄莲35~50份 紫苏叶30~50份 合欢皮30~45份 莲肉25~45份
丹参25~40份 夜交藤20~40份 淮小麦20~35份 珍珠母20~30份
夏枯草15~30份 肉桂15~25份 酸枣仁10~25份 钩藤5~20份
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50~60份 法半夏48~58份 百合45~55份 玄参38~52份
黄莲36~48份 紫苏叶34~46份 合欢皮32~42份 莲肉28~42份
丹参26~38份 夜交藤24~36份 淮小麦22~32份 珍珠母22~28份
夏枯草18~28份 肉桂16~22份 酸枣仁12~20份 钩藤7~16份
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53份 法半夏50份 百合48份 玄参42份
黄莲40份 紫苏叶38份 合欢皮35份 莲肉33份
丹参30份 夜交藤28份 淮小麦25份 珍珠母23份
夏枯草20份 肉桂18份 酸枣仁15份 钩藤9份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珍珠母用武火煅烧至酥脆,放凉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2)将百合同炼蜜混合后翻炒至不粘手,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粉,备用。
(3)将法半夏、丹参、淮小麦、酸枣仁用文火炒至表面黄色而微具焦斑,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4)将甘草、黄莲、紫苏叶、合欢皮、莲肉、夜交藤、夏枯草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浸泡6~8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4~6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60℃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5)将钩藤、玄参、肉桂放入容器中,加入四倍量的即墨老酒,煮沸后继续浸泡2~3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两倍量的即墨老酒,室温环境下浸1~2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室温环境下相对密度1.20~1.25的稠膏,备用。
(6)将步骤(1)、步骤(2)、步骤(3)所得的细粉,与步骤(4)、步骤(5)制得的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黄油,快速冻干成粉后,制备为0.15g~0.2g/粒的丸剂产品。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神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此外还具有抗胃溃疡、抗胃炎作用。
法半夏:性辛、温,微寒,熟温。入脾、胃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哎,消痞散结,外消痈肿。《别录》载:“消痈肿,疗萎黄,悦泽面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法半夏含挥发油、少量脂肪、多种氨基酸、麻黄碱和葫芦巴碱,以及半夏蛋白I,对动物实验性肿瘤和Hela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促使癌细胞逐渐脱落而使癌体缩小或消失,局部清洁作用明显。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日华子本草》载:“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位、狂叫,惊悸,杀蛊毒气,燲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百合有良好的止咳作用,并可增加肺脏内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此外还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有安心、定胆、益智、润肺功能。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昏花;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日华子本草》载:“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玄参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扩张血管、强心,此外还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黄莲: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争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莲有较强的抗微生物及抗原虫作用,可降低血溏,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此外对鼻咽癌和宫颈癌也有抑制作用。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角鱼蟹毒。主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脘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本草汇言》载:“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苏叶水提液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促进肠蠕动,此外还有解热、抑菌、升血糖和镇静作用。
合欢皮:味甘;性平。入心;肝经。安神解郁;活血消痈。主治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本草汇言》载:“全欢皮,甘温平补,有开达五神,消除五志之妙也,味甘气平,主和缓心气,神明自畅而欢乐无忧,亦能补心脾,生血脉。”
莲肉: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胃;肝;膀胱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主治脾虚久泻;泻久痢;肾虚遗粗;滑泄;小便不禁;妇人崩漏带下;心神不宁;惊悸;不眠。《纲目》载:“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丹参: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主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风邪留热。《本经》载:“主心腹邪气,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丹参能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促进纤维母细胞分化和胶原纤维的形成,抑制细胞内原性胆固醇的合成。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疹瘙痒。《饮片新参》载:“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夜交藤含有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与戊巴比妥钠呈协同作用,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尤其是延长慢波睡眠时相。
淮小麦:味甘;性平。入心经。养心安神。主治神志不宁;失眠等症。《金匮要略》载:“治脏躁,能敛虚汗,并有益气、养心、除热功用,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淮小麦善于养心以宁神志,对于神志失常以及夜寐不安等心神不宁之症,常配合甘草、大枣同用,有养心安神作用。
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主治平肝;潜阳;定惊;止血;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中国医学大辞典》载:“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兼入心、肝两经,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珍珠母富含碳酸钙、磷酸镁、磷酸钙、角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加快谷丁转氨酶的恢复,抑制肠管收缩,增大心跳振幅,有镇静安神作用。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滇南本草》载:“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夏枯草有明显的降血糖、血压、血脂,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广谱抗菌、抗突变,对早期炎症反应有显著的抵制作用,调节中枢神经功能。
肉桂:味辛;苦;性热。入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
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药性论》载:“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治软脚,痹、不仁,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肉桂含有肉桂醛、醋酸肉桂酯、醋酸苯基丙酪等成分,具有芳香健胃、解热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酸枣仁:味甘;性平。归心;脾;肝;胆经。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纲目》载:“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酸枣仁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阻滞心传导,扩散内抑制,减少防御性运动性条件反射次数。
钩藤:味苦;苦;性微寒。入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本草述》载:“治中风瘫痪,口眼喎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钩藤内含的吲哚类生物碱,除具有降压、抗癫痫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醇提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过程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增强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循疏肝解郁、补养心脾、宁志安神之理,合理选择药材,严格依照药性炮制,吸收效果佳,达到强健肝腑机能,舒缓神经紧张度的目的,经临床验证对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治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甘草58g 法半夏55g 百合53g 玄参48g
黄莲45g 紫苏叶43g 合欢皮40g 莲肉38g
丹参35g 夜交藤33g 淮小麦30g 珍珠母28g
夏枯草25g 肉桂22g 酸枣仁19g 钩藤15g
本发明丸剂制备方法的工艺步骤为:
(1)将珍珠母用武火煅烧至酥脆,放凉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2)将百合同炼蜜混合后翻炒至不粘手,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粉,备用。
(3)将法半夏、丹参、淮小麦、酸枣仁用文火炒至表面黄色而微具焦斑,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4)将甘草、黄莲、紫苏叶、合欢皮、莲肉、夜交藤、夏枯草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浸泡6~8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4~6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60℃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5)将钩藤、玄参、肉桂放入容器中,加入四倍量的即墨老酒,煮沸后继续浸泡2~3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两倍量的即墨老酒,室温环境下浸1~2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室温环境下相对密度1.20~1.25的稠膏,备用。
(6)将步骤(1)、步骤(2)、步骤(3)所得的细粉,与步骤(4)、步骤(5)制得的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黄油,快速冻干成粉后,制备为0.15g~0.2g/粒的丸剂产品。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5丸,饭前或饭后两小时以温开水送服,7天为一个疗程,重症者每日4次,每次5~8丸。
实施例2
本发明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甘草55g 法半夏53g 百合50g 玄参45g
黄莲42g 紫苏叶40g 合欢皮37g 莲肉35g
丹参32g 夜交藤30g 淮小麦27g 珍珠母25g
夏枯草23g 肉桂19g 酸枣仁16g 钩藤12g
本实施例的药丸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甘草53g 法半夏50g 百合48g 玄参42g
黄莲40g 紫苏叶38g 合欢皮35g 莲肉33g
丹参30g 夜交藤28g 淮小麦25g 珍珠母23g
夏枯草20g 肉桂18g 酸枣仁15g 钩藤9g
本实施例的药丸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经临床神经衰弱官能综合症患者治疗情况跟踪统计,表明本发明所述药丸疗效显著,在38例神经衰弱重度症状患者中,治愈率达44.2%,总有效率达92.1%;在46例神经衰弱轻度症状患者中,治愈率达85.7%,总有效率达95.3%,可作为神经衰弱临床主要治疗药物使用。
Claims (4)
1.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45~65份 法半夏45~60份 百合40~60份 玄参35~55份
黄莲35~50份 紫苏叶30~50份 合欢皮30~45份 莲肉25~45份
丹参25~40份 夜交藤20~40份 淮小麦20~35份 珍珠母20~30份
夏枯草15~30份 肉桂15~25份 酸枣仁10~25份 钩藤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50~60份 法半夏48~58份 百合45~55份 玄参38~52份
黄莲36~48份 紫苏叶34~46份 合欢皮32~42份 莲肉28~42份
丹参26~38份 夜交藤24~36份 淮小麦22~32份 珍珠母22~28份
夏枯草18~28份 肉桂16~22份 酸枣仁12~20份 钩藤7~1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丸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甘草53份 法半夏50份 百合48份 玄参42份
黄莲40份 紫苏叶38份 合欢皮35份 莲肉33份
丹参30份 夜交藤28份 淮小麦25份 珍珠母23份
夏枯草20份 肉桂18份 酸枣仁15份 钩藤9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珍珠母用武火煅烧至酥脆,放凉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2)将百合同炼蜜混合后翻炒至不粘手,粉碎研末,过100目细粉,备用;
(3)将法半夏、丹参、淮小麦、酸枣仁用文火炒至表面黄色而微具焦斑,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4)将甘草、黄莲、紫苏叶、合欢皮、莲肉、夜交藤、夏枯草放入容器中,加入八倍量的水,浸泡6~8小时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六倍量的水,浸泡4~6小时后,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60℃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25的稠膏,备用;
(5)将钩藤、玄参、肉桂放入容器中,加入四倍量的即墨老酒,煮沸后继续浸泡2~3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内再加入两倍量的即墨老酒,室温环境下浸1~2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浓缩为室温环境下相对密度1.20~1.25的稠膏,备用;
(6)将步骤(1)、步骤(2)、步骤(3)所得的细粉,与步骤(4)、步骤(5)制得的稠膏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黄油,快速冻干成粉后,制备为0.15g~0.2g/粒的丸剂产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83874.8A CN102935185B (zh) | 2012-11-25 | 2012-11-25 |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83874.8A CN102935185B (zh) | 2012-11-25 | 2012-11-25 |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5185A CN102935185A (zh) | 2013-02-20 |
CN102935185B true CN102935185B (zh) | 2014-04-16 |
Family
ID=4769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8387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5185B (zh) | 2012-11-25 | 2012-11-25 |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351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35822A (zh) * | 2013-12-12 | 2014-04-23 | 刘磊 |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配方 |
CN104258118A (zh) * | 2014-09-12 | 2015-01-07 | 灌阳千家洞瑶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养心安神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259212A (zh) * | 2016-08-11 | 2017-01-04 | 安徽泰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抗应激水蛭捕捞剂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3579A (zh) * | 2009-05-20 | 2010-02-24 | 北京国奥健康科技研究院 |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制剂 |
-
2012
- 2012-11-25 CN CN201210483874.8A patent/CN1029351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3579A (zh) * | 2009-05-20 | 2010-02-24 | 北京国奥健康科技研究院 | 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中药制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王少墨等.神经衰弱的中医治疗近展.《辽宁中医杂志》.2004,(第03期), |
神经衰弱的中医治疗近展;王少墨等;《辽宁中医杂志》;20040318(第03期);26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5185A (zh) | 2013-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20654B (zh) | 一种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15443A (zh) | 一种改善睡眠的药枕 | |
CN10519456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316146B (zh) | 一种麻醉用中药制剂 | |
CN104825801A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 | |
CN104069474A (zh) | 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35185B (zh) |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056133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2526406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08474B (zh) | 一种治疗神经官能症的药酒 | |
CN104721628A (zh) | 一种用于脑震荡康复治疗的中药药丸及制备方法 | |
CN104623433A (zh) | 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137499A (zh) | 一种调理身体补充元气的热敷粉包 | |
CN105687788A (zh) | 一种软化血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920058A (zh) | 一种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25956A (zh) | 防治中风、康复筋骨关节的药 | |
CN105998555A (zh) | 一种用于产后关节痛缓解与护理的中药丸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844164A (zh) | 一种益气补血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39556B (zh) |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引发的颈椎病的中药 | |
CN102935156B (zh) |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丸剂 | |
CN104800610A (zh) | 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518579B (zh) | 一种稳压疏通药及制备工艺 | |
CN104173775A (zh) | 颈源性头痛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4189714A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胶囊 | |
CN104771734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中药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