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3184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3184A
CN102933184A CN2011800277080A CN201180027708A CN102933184A CN 102933184 A CN102933184 A CN 102933184A CN 2011800277080 A CN2011800277080 A CN 2011800277080A CN 201180027708 A CN201180027708 A CN 201180027708A CN 102933184 A CN102933184 A CN 102933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material
absorbent commodity
fung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77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口顺一
张丽翼
木下正隆
野田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33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84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bsorbent pads
    • A61F13/8405Additives, e.g. for odour, disinfectant or pH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42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15/44Medica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2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male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所述吸收性物品能够不损害中药所具有的功能而防止在中药材料中的真菌的产生。吸收性物品(1)至少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10)、不透液性的背面片(20)、和配置在表面片(10)和背面片(20)之间的吸收体(30),吸收体(30)包含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中药材料被实施由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防真菌处理。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更详细地说,涉及赋予了除臭功能等除了吸收能力以外的功能的功能性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吸收性物品,不仅停留在吸收保持排泄物等的基本功能,还试图在吸收保持功能之外进一步赋予其它功能,提高作为商品的附加价值。
作为这样的其它功能,可以列举出除臭功能、芳香功能、抗菌功能、温暖功能等。并且,作为赋予其它功能用的结构,例如,在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包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的吸收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22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这样的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大多保存在卫生间或浴室附近等湿度高的场所。但是,在湿度高的环境下,容易由成为营养源的中药产生真菌类(霉菌)。
因此,在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为了抑制在保管中的真菌的产生,要求进行防真菌处理。
过去,作为防真菌处理,已知照射γ射线具有防真菌效果。在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如果对中药材料大量地照射γ射线,则有可能通过完全杀灭细菌来防止真菌的产生。
但是,另一方面,当照射完全杀灭细菌的程度的大量的γ射线时,存在着中药的挥发成分减少、芳香功能降低的问题。为了保持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商品性,不得不避免照射大量的γ射线。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其目的是,在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不损及中药具有的功能,防止在中药材料中产生真菌。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通过对中药材料利用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防真菌处理,能够原样保持芳香功能并抑制真菌的产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事项。
(1)一种吸收性物品,所述吸收性物品至少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配置在前述表面片与前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前述吸收体包含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对前述中药材料实施利用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第一防真菌处理。
(2)如(1)中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在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的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是3-碘-2-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
(3)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在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对前述中药材料的表面赋予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
(4)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在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将前述中药材料和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涂布到构成前述吸收体的片上。
(5)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在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前述中药材料与包含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的片接触。
(6)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前述片是在前述片的表面上涂布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而成的,在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平面视图中,在前述涂布范围内配置前述中药材料。
(7)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前述涂布是利用包含有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的着色墨水向前述片的表面进行的印刷。
(8)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在至少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配置在前述表面片与前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前述吸收体包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对前述中药材料实施由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第一防真菌处理和利用γ射线照射进行的第二防真菌处理。
(9)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的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是3-碘-2-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
(10)如(8)或(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是浓度为4ppm以上、500ppm(重量/重量)以下的溶液,对每100kg中药材料喷雾0.1L至10L的前述溶液。
(11)如(8)或(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前述第二防真菌处理中的前述γ射线照射量在1KGY以上且不足5KGY。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能够在原样保持中药材料所具有的芳香功能的情况下,抑制中药材料中的真菌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吸收性物品的背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吸收性物品的X-X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吸收性物品的Y-Y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的吸收性物品的中间吸收体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到下面的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加以适当的变更来实施。
<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形成纵向长的形状,至少具有:透液性的表面片10;不透液性的背面片20;和配置在表面片10与背面片20之间、吸收并保持排泄物等的液体的吸收体30。
另外,吸收性物品1在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D的大致中央沿着长度方向LD形成带状的吸收部3。吸收部3由表面片10和吸收体30构成。另外,在吸收部3形成压缩槽4、41。压缩槽4、41沿着长度方向LD形成环状,将表面片10和构成吸收体30的后面描述的基体吸收体31接合起来。
在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WD的两侧,分别以向宽度方向WD的外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翼2R、2L。翼2R、2L由在表面片10的宽度方向WD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LD配置的侧面片11和背面片20形成。
在吸收体30的与配置表面片10的面相反侧的面上,配置背面片20。另外,如图2所示,在背面片20的与吸收体30相反侧的面上,形成防止偏移部21及翼侧防止偏移部22R、22L。
如图1、图3所示,表面片10,在吸收体30的与配置背面片20的面相反侧的面上,被以覆盖吸收体30的方式配置,使排泄物等的液体透过后面描述的吸收体30。
在表面片10的宽度方向WD的两侧,可以配置侧面片11。侧面片11的一部分呈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LD上的一部分向宽度方向WD外方突出的状态,和后面描述的背面片20一起形成翼2R、2L。另外,侧面片11在表面片10的宽度方向WD两侧被图中未示出的压花部接合,所述压花部沿着长度方向大致等间隔地形成。构成侧面片11的构件优选使用憎水性的片。
如图2、图3所示,在吸收体30的与表面片10侧相反侧的面上配置背面片20。背面片20构成吸收性物品1中的防漏层。背面片20由不透液性的片形成,能够以保持在吸收体30中的排泄物等的液体不附着到内衣上的方式进行控制。
<吸收体的结构>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在表面片10和背面片20之间配置吸收体30。吸收体30包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作为中药材料,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作为生药的艾叶、香附子、当归、高丽人参、益母草、九折草、蒲公英、山茱萸、桑黄菇、艾蒿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另外,在本发明中,对于包含在吸收体30中的中药材料,实施利用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防真菌处理。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体30主要由吸收并保持排泄物等的液体的基体吸收体31、和通过混合中药材料而既吸收排泄物等的液体又具有其它功能的中间吸收体32构成。通过配置混合了中药材料的中间吸收体32,可以任意选择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位置,可以提高吸收性物品1中的中药材料的外观上的可见性。本发明在其目的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对结构进行变更地实施。中药材料并不局限于中间吸收体32,也可以利用其它的方法设置。例如,在作为结构部件没有中间吸收体32的吸收体30中配置了中药材料的吸收性物品中,对中药材料实施根据本发明的防真菌处理的吸收性物品也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基体吸收体31吸收并保持排泄物等的液体。具体地说,吸收并保持通过了后面描述的中间吸收体32的排泄物等的液体。基体吸收体31配置在表面片10和背面片20之间,利用压缩槽4、41与表面片10接合。另外,基体吸收体31和背面片20被热熔性粘结剂相互接合。
基体吸收体31,例如,通过将混入了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粉碎纸浆311层积,并用薄纸312包裹而形成,薄纸312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为15g/m2。另外,粉碎纸浆311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中间吸收体32的配置区域中为300g/m2至500g/m2。另外,基体吸收体31的在配置中间吸收体32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80g/m2至250g/m2,优选为190g/m2至210g/m2
中间吸收体32配置在基体吸收体31与表面片10之间,吸收并保持从表面片10透过的排泄物等的液体。另外,中间吸收体32与基体吸收体31一起构成吸收体30,中间吸收体32除了吸收排泄物等的液体之外,可以具有包含在中间吸收体32内的中药材料所具有的功能。对于中间吸收体32,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在吸收性物品1的吸收部3上,配置将表面片10和基体吸收体31接合起来的压缩槽4。通过交替地配置低压缩部和高压缩部,形成压缩槽4。压缩槽4以沿着长度方向LD长的方式形成环状。压缩槽4中的接近长度方向LD两端的部分以在宽度方向WD的大致中央部分接近吸收性物品1的最端部的方式呈圆弧状突出地形成。另外,在压缩槽4围绕的区域中,以将环状的压缩槽4在宽度方向WD上连接起来的方式,形成平缓的圆弧状的压缩槽41。在吸收部3的由压缩槽41围绕的区域中,配置后面描述的中间吸收体32。换句话说,压缩槽4、41形成在除了中间吸收体32的配置区域以外的位置上。
<中间吸收体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及图4所示,中间吸收体32配置在辅助片33与基体吸收体31之间。另外,中间吸收体32配置在吸收部3的中央区域,并且配置在除了形成压缩槽4、41的部分以外的位置。
中间吸收体32通过利用外包装片322包裹规定量的混合吸收体321而形成,所述混合吸收体是将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和吸收纸浆混合而成的。另外,中间吸收体32借助中药材料所具有的效能,除了吸收排泄物等的液体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其它功能。
中间吸收体32所具有的功能,在吸收排泄物等的液体的同时,例如,可以列举出除臭功能。进而,也可以具有降低由于吸收性物品1和皮肤的摩擦或者闷热而产生的骚痒或炎症的效果。在中间吸收体32中使用的中药材料,可以根据中间吸收体32所要求的功能适当地来选择。
中药材料的选择,是根据中间吸收体32所要求的功能来选择的,并且,也从制造工艺的观点来考虑。具体地说,考虑中药材料的粒度分布或平均颗粒直径。例如,在形成中间吸收体32时,考虑中药材料与所混合的吸收纸浆的平均颗粒直径的关系。在与吸收纸浆相比平均颗粒直径大的情况下,中药材料分散在中间吸收体32中而产生不均匀,外观恶化。优选地,中药材料的平均颗粒直径为吸收纸浆的平均颗粒直径的一半左右。具体地说,优选为150目至250目。
另外,从制造工艺的观点出发的中药材料的选择,考虑到制造时的中药材料的流动性来进行。在制造时输送中药材料的工序中,有时产生粉末的相互凝聚,有时难以发生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混合其它的流动性高的中药材料,或者加大混合比例,可以确保中药材料整体的流动性。
在中间吸收体32中使用的中药材料,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作为生药的艾叶、香附子、当归、高丽人参、益母草、九折草、蒲公英、山茱萸、桑黄菇、艾蒿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以1:1:1的比例混合艾叶、当归及香附子。借此,可以使中间吸收体32具有除臭功能,并且,可以合适地进行制造。另外,作为在中间吸收体32中使用的中药材料的结构,使用高丽人参代替上述香附子的结构也能够合适地制造中间吸收体32。
优选地,在中间吸收体32中使用的中药材料是有色的。作为中药材料使用的艾叶所具有的颜色从绿色到褐色,作为当归所具有的颜色为茶色,作为香附子所具有的颜色为深棕色。通过具有这些颜色的中药材料的混合,中间吸收体32整体上具有茶褐色的颜色。从而,例如,产生与白色系周围的颜色的亮度差(反差),可以从表面片10侧很好地辨认中间吸收体32。
作为艾叶(ガイヨウ)的效能,有温暖身体、增进食欲、促进胆汁分泌、止血作用,可以列举腹痛、烧心、腹泻、便秘、鼻血、血尿、痔疮。
作为当归(トウキ)的效能,作为对于气色不好、寒症、血液循环障碍的补血、强壮、镇痛药,可以列举出妇科病。
作为香附子(コウブシ)的效能,作为通经、净血、镇痛、镇定药,可以列举出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障碍等妇科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胃炎。
对于和中药材料一起混合的吸收纸浆,可以使用和基体吸收体31中使用的吸收纸浆同样的纸浆。吸收纸浆优选为50g/m2至70g/m2
中药材料可以使用10g/m2至200g/m2,优选地,可以使用40g/m2至70g/m2。在本实施方式中,以47.7g/m2使用0.0735g。通过使用这样的量,可以通过表面片10确认在中间吸收体32中混合有中药材料。另外,在混合的中药材料的分布中也不容易产生不均匀。在混合吸收体321中,在中药材料比10g/m2少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表面片10确认中药材料的混合。进而,在混合的中药材料的分布中产生不均匀。另外,在中药材料比200g/m2多的情况下,由于混合吸收体321中的吸收纸浆的量变少,所以,吸收速度恶化,液体容易回流。另外,由于混合吸收体321中的中药材料的比例变大,所以,由外包装片322产生的密封性恶化,中药材料的脱落增加。
这样,对于在混合吸收体321中的中药材料和吸收纸浆的量及比例,考虑到中间吸收体32的吸收性、生产率、以及制品外观上的平衡来决定。另外,优选地,在吸收性物品1中可以确认从中药材料中发出的香味。
如图3所示,外包装片322是包裹由中药材料和吸收纸浆构成的混合吸收体321的片。外包装片322以卷绕的方式包裹混合吸收体321,以外包装片322的端部彼此在基体吸收体31侧相互叠层的方式进行配置。
另外,中间吸收体32与基体吸收体31间歇式地接合。具体地说,构成中间吸收体32的外包装片322上的基体吸收体31侧的面和基体吸收体31上的中间吸收体32侧的面被间歇式地配置的热熔性粘结剂接合。这里,所谓间歇式,指的是不在外包装片322上的基体吸收体31侧的整个面上涂布热熔性粘结剂,而是以具有不涂布热熔性粘结剂的区域的方式涂布粘结剂。例如,在粘结面上呈点状或点线状、线状、螺旋状等地配置粘结剂。
外包装片322只要是透液性的片即可,例如,可以使用薄纸。另外,外包装片322的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为16g/m2
<辅助片>
在本发明中,根据需要可以在中间吸收体32和表面片10之间配置辅助片33。如图3所示,辅助片33以双折的状态配置在中间吸收体32与表面片10之间。
辅助片33以覆盖中间吸收体32的方式配置,但是,优选地,以在辅助片33被双折的状态下比被压缩槽4、41围绕的区域小的方式形成。另外,以在辅助片33被双折的状态下,与中间吸收体32的表面面积相同或者比该表面面积大的方式形成。具体地说,辅助片33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辅助片3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100mm至110mm,优选地,以双折形成90mm至110mm的片。
作为用于辅助片33的构件,例如,利用热风法无纺织物形成,其中,所述热风法无纺织物是利用聚丙烯作为芯、以聚乙烯作为鞘的芯鞘结构的纤维、3.3dtex,纤维长度51mm的纤维构成的。另外,例如,当辅助片33使用双折的20g/m2的无纺织物时,单位面积重量变成40g/m2。优选地,辅助片33形成得比表面片10密度高。通过辅助片33比表面片10的密度高,可以提高液体从表面片10上的迁移性。
另外,辅助片33,在其双折的状态下的基体吸收体31侧的表面上接合中间吸收体32。辅助片33和中间吸收体32被热熔性粘结剂接合。通过将中间吸收体32接合到辅助片33上,中间吸收体32和辅助片33及表面片10成为更紧密的状态。因此,使用者可以从吸收性物品1的配置了表面片10的面上通过表面片10及辅助片33确认中间吸收体32。
<第一防真菌处理>
下面,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防真菌处理进行说明。对于包含在吸收体30中的中药材料,实施由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防真菌处理。这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防真菌处理。在卤素系防真菌剂中,优选地使用在宽的pH区域具有宽的抗真菌谱的卤代乙炔系化合物。另外,从安全性、宽的抗菌谱/抗真菌谱的观点来看,碘化合物是优选的。3-碘-2-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在宽的pH区域具有宽的抗菌、抗真菌、抗藻谱,例如,对于真菌、酵母、藻类等,即使少量的也具有效果,作为工业用防真菌剂、防藻剂是有用的。
在采用IPBC等卤代乙炔系化合物的情况下,卤代乙炔系化合物也具有在高温下长时间逐渐分解着色的缺点。因此,现状是,对于以白色作为基体重视清洁感的现有技术的卫生用品等,根本不能适用。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中,本来就包含中药材料这样的容易产生真菌的材料,并且,中药材料本来就是有色的,以使用者能够辨认这种有色的中药材料的方式设计。因此,例如,即使IPBC分解着色,在制品上,也被中药材料自身的有色性所掩蔽。这样,正因为吸收性物品和中药材料的组合,可以采用能够弥补卤代乙炔系化合物的分解着色的缺点的卤代乙炔系化合物。
处理方法没有特定的限定,但是,在吸收体30中,可以借助使防真菌剂与中药材料直接接触的结构来进行。可以列举出溶解到酒精等溶剂中而直接附着的方法,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具体例子,向预先粉碎成平均颗粒直径150目至250目的中药材料上,将溶解了卤素系防真菌剂的酒精溶液喷雾。在中药材料由两种以上的种类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向各个种类的中药材料上单独地喷雾卤素系防真菌剂溶液,也可以在将两种以上的中药材料混合之后,向混合的中药材料上将卤素系防真菌溶液喷雾。
这时的卤素系防真菌剂的处理量,例如,可以列举出将4ppm以上、500ppm(重量/重量)的浓度的卤素系防真菌剂溶液,以每100kg中药材料0.1L至10L左右喷雾的量。当不足4ppm时,防真菌效果不足,另外,当比500ppm大时,存在着上述分解着色物的影响超过掩蔽效果,吸收性物品的商品性降低的担忧。另外,IPBC等的最小阻止浓度根据菌种从几个ppm到几百个ppm,另外,由于只通过附着到颗粒状的中药材料表面上就产生效果,所以,通过上述少量的添加,就可以达到充分的防真菌的效果。
其次,使喷雾了卤素系防真菌剂的中药材料干燥,作为溶剂使用的酒精挥发。这样,由于同时并用干燥工序,使中药材料干燥可以进一步抑制真菌的产生,所以是优选的工序。作为具体的干燥方法,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利用IPBC作为防真菌剂的场合,由于IPBC的熔点为66℃至68℃,所以,例如,在60℃以下的高温环境下,可以促进干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向中药材料的表面上喷雾卤素系防真菌剂的溶液,对中药材料实施防真菌处理,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混合中药材料和卤素系防真菌剂并将获得的混合物涂布到构成吸收体30的外包装片322上来制造吸收性物品1。
<第二防真菌处理>
另外,与干燥同时或者在干燥之后,通过进一步向中药材料照射γ射线,可以进一步提高防真菌效果。这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防真菌处理。由于γ射线可以降低初始细菌数,所以,和上述干燥工序一样,因可以进一步抑制真菌的产生而为优选的工序,但是,如上述现有技术的记载那样,当照射完全杀灭细菌的大量的γ射线时,存在着中药材料的挥发成分减少,中药材料本身具有的芳香功能降低的问题。因此,为了保持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商品性,不能照射大量的γ射线。因此,该第二防真菌处理和上述第一防真菌处理并用地进行。
具体地说,优选地,γ射线的照射量在1KGY以上且不足5KGY。当不足1KGY时,即使第二防真菌处理和第一防真菌处理并用,也会初始细菌数的降低效果不足,看不到与第二阶段防真菌处理效果的倍乘效果。另外,当在5KGY以上时,中药材料的芳香功能会降低,因而是不理想的。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将以规定的比例将实施了上述防真菌处理的中药材料和吸收纸浆混合而成的混合吸收体321层积在外包装片322上。并且,利用外包装片322卷绕层积的中药材料和吸收纸浆的混合吸收体321,将其全部包住。在这种情况下,包住混合吸收体321的外包装片322的端部变成相互层积的状态。该层积的部分以成为基体吸收体31侧的方式配置。通过将外包装片322层积的部分配置在基体吸收体31侧,可以抑制由层积的部分产生的阶梯差的影响波及到表面片10侧。进而,可以抑制由阶梯差、片的层积引起的对外观的影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吸收体32呈面状配置包含中药材料的混合吸收体321,由外包装片322包裹地形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混合吸收体321配置在层积的两个外包装片322之间,通过利用热熔性粘结剂将两个外包装片322的周缘部接合起来而构成。
混合吸收体321在被外包装片322包裹的状态下,通过施加规定的压力而被压缩,形成规定厚度的片。通过该压缩处理,中间吸收体32中的空隙变少,可以缩小中间吸收体32的体积。另外,通过被压缩,在使用时被施加一定压力的情况下,不容易排出已经吸收的排泄物等的液体,可以抑制液体的回流。进而,在吸收排泄物等的液体时,可以抑制液体在表面片10上的扩散。
在该压缩处理中施加到中间吸收体32上的压力优选为2.0kgf至3.2kgf。在小于2.0kgf的压力的情况下,中间吸收体32的液体渗透速度良好,但是,在制造时的输送时,由外包装片322产生的约束力小,产生混合吸收体的脱落。另外,在压力比3.3kgf大的情况下,在中间吸收体32中的排泄物等的液体渗透的渗透速度变慢。
其次,中间吸收体32被接合到辅助片33上。具体地说,首先,辅助片33在双折的状态下被层积到表面片10上,相互被热熔性粘结剂接合。中间吸收体32被层积到辅助片33的基体吸收体31侧的面上,被热熔性粘结剂接合。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吸收体32通过上述压缩处理被制成规定厚度的片,被切割成规定的大小并层积到辅助片33上。
中间吸收体32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为55mm至85mm,优选地为45mm至100mm。另外,在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为20mm至30mm,优选为20mm至35mm。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为65mm,在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为28mm。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比45mm小的情况下,或者在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比20mm小的情况下,在作为适合于中间吸收体32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情况下的中药材料的视觉认知性变得困难。并且,当封入比规定量多的除臭所需要的中药材料时,存在着中药材料的脱落等的弊端,输送变得困难。在长度方向LD上的长度比85mm大的情况下,或者宽度方向WD上的长度比35mm大的情况下,中间吸收体32会与包围周围的压缩槽4、41重叠。这样,由于中间吸收体32重叠的部分和压缩槽4、41一起被压缩,因而在压缩槽4、41中看到中药材料,而被看成异物的情况。
在表面片10的与辅助片33相反侧的面上,在宽度方向WD的两侧,沿着长度方向LD配置侧面片11,通过热熔性粘结剂和/或压花处理,表面片10和侧面片11一起被接合。
其次,在被层积的中间吸收体32的与辅助片33相反侧的面上,进一步层积基体吸收体31以覆盖中间吸收体32,并且,形成压缩槽4、41,以便将基体吸收体31和表面片10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槽4、41形成在除去中间吸收体32的配置区域的位置。换句话说,中间吸收体32配置在被压缩槽4及压缩槽41包围的区域。中间吸收体32配置在吸收部3的宽度方向WD及长度方向LD的大致中央,配置在未通过压花处理形成压缩槽4、41的部位。从而,不会由于压缩槽4、41而使得中药材料被压缩。因此,中药材料通过由于压缩槽4、41而被压缩,可以防止中药材料的颜色的分散存在并显现而造成的外观上的认识性恶化。另外,通过形成压缩槽4、41,可以赋予吸收性物品1以规定的刚性,可以抑制吸收性物品1的折皱,或者排泄物等的液体在吸收部3的表面上扩散。
另外,中间吸收体32和基体吸收体31被热熔性粘结剂间歇式地接合。具体地说,通过在中间吸收体32和基体吸收体31接触的面上间歇式地配置热熔性粘结剂,使中间吸收体32和基体吸收体31相互接合。热熔性粘结剂是不透液性的,但是,通过间歇式地配置热熔性粘结剂,不会阻碍液体从中间吸收体32向基体吸收体31的透过。
从而,中间吸收体32的与辅助片33和基体吸收体31分别接触的面被接合。另外,由于辅助片33与表面片10接合,所以,中间吸收体32与表面片10间接地接合,表面片10和基体吸收体31被间接地接合。从而,在吸收性物品1穿着时,在吸收性物品1折皱等的情况下,可以抑制中药材料露出于外包装片322的外侧。进而,可以保持从表面片10侧对中间吸收体32中的中药材料的可视性。
另外,优选地,中间吸收体32至少配置在设想的吸收性物品1的与身体的排泄口接触的位置。通过配置在该位置上,排泄物等的液体一被排出就可以立即被吸收。另外,由于中间吸收体32配置在最靠近作为臭味的发生源的排泄物等的液体的位置,所以,可以很好地发挥除臭功能。
在基体吸收体31的与配置中间吸收体32的面相反侧的面上配置背面片20,并利用热熔性粘结剂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吸收体32与辅助片33接合。因此,可以使中间吸收体32和辅助片33及表面片10贴紧,使用者可以从表面片10侧看到中间吸收体32的存在。从而,使用者容易认识到该吸收性物品1的特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辅助片33配置在表面片10与中间吸收体32之间,但是,也可以不配置辅助片33,而在表面片10与基体吸收体31之间配置中间吸收体3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吸收性物品1不形成所谓的立体褶裥,但是,也可以配置立体褶裥。例如,可以将侧面片11的在表面片10侧的端部沿着长度方向LD折回,将线状橡胶在以一定的倍率伸长的状态下夹入,并固定到侧面片11的折回部分,借此,形成立体褶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物品1的中间吸收体32作为卫生巾使用,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短裤衬里或尿布(成人用、儿童用)中,也同样可以配置中间吸收体32。进而,也可以独立地使用中间吸收体32。例如,也可以将中间吸收体32夹入布月经带中的方式配置。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包含中药材料的吸收体30的吸收性物品1中,实施通过向中药材料喷雾卤素系防真菌剂来进行的防真菌处理,不损及中药所具有的功能地防止在中药材料上产生真菌。另外,除了上述处理之外,通过对中药材料照射规定量的γ射线,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真菌的产生。
另外,通过对于中间吸收体32使用中药材料,对于吸收性物品1可以期待除臭效果。
另外,通过吸收性物品1被穿着到使用者的身体上并被体温所温暖,包含在中药材料内的挥发成分通过包裹中药材料的外包装片322、辅助片33及表面片10,浸透到使用者的皮肤。借助该作用,例如,可以期待降低发痒等月经期的女性特有的症状等其它效果。这时,由于固定到中药粉上的卤素系防真菌剂不由于体温而挥发,因此,停留在中药材料的表面上,防真菌剂不对使用者的身体起作用。
另外,中间吸收体32在吸收从使用者的身体中排出的体液时,从与纸浆混合的中药材料中溶解析出水溶性成分,浸透到穿用者的皮肤。这时,由于卤素系防真菌剂几乎不溶于水,所以,停留在中药材料的表面上,防真菌剂不与使用者的身体接触,是安全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利用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防真菌处理之后组合其它的防真菌剂处理,能够进行效果更高的防真菌剂处理。具体地说,例如,可以组合地进行利用蛋氨酸、扁柏酚处理等其它的防真菌处理,或除γ射线之外的电磁放射线杀菌等。
<其它实施方式>
图5是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视图,图6是其中间吸收体32a的剖视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卤素系防真菌剂不直接附着在中药材料的表面上,中药材料通过与包含卤素系防真菌剂的片接触,经由该片将卤素系防真菌剂间接地给予中药材料,在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
具体地说,如图6所示,该中间吸收体32a由上下两片外包装片322a和配置在其间的混合吸收体321构成,中间吸收体32a的外周缘借助热或粘结剂等被接合起来。在外包装片322a的两内面侧,预先通过以往公知的印刷方法等涂布形成卤素系防真菌剂5,在中央部配置混合吸收体321。其结果是,如图5所示,在平面视图中,在卤素系防真菌剂5的涂布范围内配置包含中药材料的混合吸收体321。通过配置在该范围内,可以使防真菌剂的防真菌效果可靠地作用到整个中药材料上。
对于卤素系防真菌剂5的涂布,可以将卤素系防真菌剂5墨水化,也可以使该墨水着色。通过使之着色,如图5所示,沿着中间吸收体32a的外周缘形成着色的卤素系防真菌剂5,起到消费者能够容易看到配合有中药的效果。
实施例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被下面的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方式制造中间吸收体32。作为中药材料,使用艾叶、当归及香附子三种。对于各中药材料300kg,以浓度300ppm的IPBC的酒精溶液3L进行喷雾。在使喷了IPBC的中药材料干燥之后,按1:1:1的比例,分别以单位面积重量各为15.9g/m2、0.0245g/每个,将各个中药材料混合,将混合后的中药材料与单位面积重量58.7g/m2、0.09g/个的吸收纸浆混合,用16g/m2的薄纸包裹制成片。然后,将该中间吸收体32插入吸收性物品1,制作试样。
<实施例2>
除对喷了IPBC的酒精溶液之后干燥了的中药材料,进一步照射3KGY的γ射线之外,和实施例1一样,即,除了作为防真菌处理在IPBC喷雾之外还进行γ射线照射,将这样制成的例子作为实施例2。
<比较例1>
除了不进行IPBC的酒精溶液喷雾和其后的干燥工序之外,和实施例2一样,即作为防真菌处理只进行γ射线照射,将这样制成的例子,作为比较例1。
<比较例2>
将除了γ射线的照射量为5KGY之外其他和比较例1同样地制成的例子,作为比较例2。
对于实施例及比较例,对吸收性物品1中的防真菌处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吸收性物品1的防真菌处理的效果的测定按照下面的顺序实施。
1)在温度28℃、湿度95%的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将吸收性物品1的实施例、比较例的各18个试样放置4周。
2)从放置开始起4周之后进行目视检查,测定产生真菌的数目、产生率。
3)从放置开始起4周之后,通过感官评价,测定中药的芳香性(香味)。
[表1]
真菌产生数(个) 真菌产生率(%) 芳香功能(感官评价)
实施例1 0 0 有好的香味
实施例2 0 0 有好的香味
比较例1 14 77.7 有好的香味
比较例2 0 0 无好的香味
进而,表2表示通过对中药材料照射γ射线进行的防真菌处理的效果进行详细的评价的结果。
通过向中药材料照射γ射线进行的防真菌效果的详细的测定,按照以下的顺序实施。
1)作为试样,中药材料中的混合药剂,和实施例1一样,采用以1:1:1的比例混合艾叶、当归及香附子三种而成的混合药剂。
2)对作为各个试样的中药材料,在和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实施IPBC的酒精溶液的喷雾及其后的干燥工序。
3)如上所述,准备对实施了由IPBC进行的防真菌处理的试样照射3KGY的γ射线的试样,和未照射γ射线的试样。
4)在培养基(3M Yeast & Mold Petri Film)上,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0天,比较10天之后的真菌类的菌数。
[表2]
Figure BDA00002525641200181
从表1中理解,如从比较例1的结果看出的那样,只通过照射3KGY的γ射线,不能防止真菌的产生。但是,另一方面,如从比较例2的结果看出的那样,当照射5KGY以上的γ射线时,能够防止真菌的产生,但是,中药材料的芳香功能被损害。如从实施例1的结果看出的那样,通过利用IPBC进行的防真菌处理,可以保持中药材料的芳香功能不变地有效防止真菌的产生。另外,如从表2理解的那样,通过除了由IPBC进行的防真菌处理之外,还一并进行3KGY的γ射线照射的防真菌处理,可以降低真菌的初始菌数,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真菌的产生。

Claims (11)

1.一种吸收性物品,至少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配置在前述表面片和前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
前述吸收体包含有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
对于前述中药材料实施由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第一防真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的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是3-碘-2-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在前述中药材料的表面施加有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将前述中药材料和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被涂布到构成前述吸收体的片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前述中药材料与包含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的片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对于前述片,在前述片的表面上涂布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在俯视前述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前述中药材料配置在前述涂布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前述涂布是利用包含有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的着色墨水向前述片的表面上的印刷。
8.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配备有透液性的表面片、不透液性的背面片、及配置在前述表面片和前述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中,
前述吸收体包含至少一种以上的中药材料,
对前述中药材料实施由卤素系防真菌剂进行的第一防真菌处理和利用γ射线照射进行的第二防真菌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防真菌处理中的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是3-碘-2-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卤素系防真菌剂是浓度为4ppm以上、500ppm(重量/重量)以下的溶液,对每100kg中药材料用0.1L至10L的前述溶液喷雾。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防真菌处理中的前述γ射线照射量在1KGY以上、不足5KGY。
CN2011800277080A 2010-06-07 2011-06-06 吸收性物品 Pending CN1029331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30306 2010-06-07
JP2010130306A JP5665374B2 (ja) 2010-06-07 2010-06-07 吸収性物品
PCT/JP2011/062957 WO2011155455A1 (ja) 2010-06-07 2011-06-06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3184A true CN102933184A (zh) 2013-02-13

Family

ID=4509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77080A Pending CN102933184A (zh) 2010-06-07 2011-06-06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665374B2 (zh)
KR (1) KR101841308B1 (zh)
CN (1) CN102933184A (zh)
AR (1) AR081634A1 (zh)
WO (1) WO201115545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2078A (zh) * 2015-08-03 2015-11-04 彭艳燕 产后恢复期卫生巾
CN106691701A (zh) * 2016-12-07 2017-05-24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08187126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造口胶盘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04603A (zh) * 2019-10-26 2021-04-27 佛山市嘉博卫生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卫生巾及其制作方法
CN113730104A (zh) * 2021-09-09 2021-12-03 诺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卫生吸收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6236B2 (ja) * 2012-03-30 2016-09-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0509A (zh) * 1999-07-13 2002-07-24 安得勋 婴儿用卫生材料中含有的中药组合物
CN1511022A (zh) * 2001-05-22 2004-07-07 ���ݼѹɷ����޹�˾ 独立包装体和其外装容器
CN101292930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JP2008302088A (ja) * 2007-06-08 2008-12-18 Periodock Co Ltd 生理用タンポン
WO2009019962A1 (ja) * 2007-08-03 2009-02-12 Unicharm Corporation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1513197A (zh) * 2008-12-31 2009-08-26 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清洁巾的杀菌消毒液及杀菌消毒清洁巾的制备方法
JP2010110443A (ja) * 2008-11-05 2010-05-20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0509A (zh) * 1999-07-13 2002-07-24 安得勋 婴儿用卫生材料中含有的中药组合物
CN1511022A (zh) * 2001-05-22 2004-07-07 ���ݼѹɷ����޹�˾ 独立包装体和其外装容器
CN101292930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
JP2008302088A (ja) * 2007-06-08 2008-12-18 Periodock Co Ltd 生理用タンポン
WO2009019962A1 (ja) * 2007-08-03 2009-02-12 Unicharm Corporation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2010110443A (ja) * 2008-11-05 2010-05-20 Uni Charm Corp 吸収性物品
CN101513197A (zh) * 2008-12-31 2009-08-26 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清洁巾的杀菌消毒液及杀菌消毒清洁巾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2078A (zh) * 2015-08-03 2015-11-04 彭艳燕 产后恢复期卫生巾
CN106691701A (zh) * 2016-12-07 2017-05-24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08187126A (zh) * 2018-02-02 2018-06-22 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造口胶盘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CN112704603A (zh) * 2019-10-26 2021-04-27 佛山市嘉博卫生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卫生巾及其制作方法
CN113730104A (zh) * 2021-09-09 2021-12-03 诺宸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卫生吸收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54903A (ja) 2011-12-22
JP5665374B2 (ja) 2015-02-04
KR20130124277A (ko) 2013-11-13
WO2011155455A1 (ja) 2011-12-15
KR101841308B1 (ko) 2018-03-23
AR081634A1 (es)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3184A (zh) 吸收性物品
EP0971751B1 (de) Absorbierender artikel
KR100785877B1 (ko) 허브 조성물이 함유된 기능성 생리대
DE69836108T2 (de) Verpackung mit einer über einem tampon gewickelten damenbinde
US8581018B2 (en) Absorber comprising pulp, tea dregs and water absorbent resin; sanitary articles using the absorb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KR101105574B1 (ko) 방충효과를 나타내는 캡슐화된 천연식물 추출물이 적용된 일회용 흡수용품
CN102535016A (zh) 用超吸收剂粉末配置的纳米纤维织物
JP4620662B2 (ja) 皮膚に優しい使い捨て製品
AU7251000A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multiple high absorbency zones
CN101267847B (zh) 超吸收剂粉末及其用途,用超吸收剂粉末配置的纳米纤维织物的用途
CN101528170A (zh) 用于将一次性吸收制品用作游泳裤的方法
CN101528171A (zh) 将一次性吸收制品用作训练短裤的方法
US20040116882A1 (en) Odor control coating and relate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CN104755113B (zh) 用于两阶段、控制释放活性化学物质的可触发组合物
CN106620547A (zh) 一种防治皮肤瘙痒的中药抑菌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EP3441054B1 (en)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vaginal fungal infection
CN101534779A (zh) 包括具有流体分配特性的可置换芯部件的吸收制品以及用于评估此类特性的方法
US6995297B1 (en) Herb medicine composition to be contained in sanitary materials for infants
DE60013144T2 (de) Absorbierender artikel mit verbesserter rückhaltefähigkeit für flüssigkeiten
RU2394542C2 (ru) Поглощ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ми эластичными средствами
DE10007566C2 (de) Absorbierender Artikel
KR20060036886A (ko) 은나노 가공처리된 천연섬유 생리대
CN110124084A (zh) 一种抗菌除臭一次性吸收制品
DE10158286B4 (de) Wirkstoffspeicherndes Schichtmaterial
US11298278B2 (en) Hygiene product for personal 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