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2560B -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2560B
CN102932560B CN 201210391810 CN201210391810A CN102932560B CN 102932560 B CN102932560 B CN 102932560B CN 201210391810 CN201210391810 CN 201210391810 CN 201210391810 A CN201210391810 A CN 201210391810A CN 102932560 B CN102932560 B CN 102932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relay
calling
jump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3918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2560A (zh
Inventor
尹惠波
李科
王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JER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JER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JER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JER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3918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2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32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2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2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1)创建数据模型;(2)采用分时操作,循环扫描全部中继电路,根据中继电路的信令状态和当前中继电路状态,进行提取呼叫信息、号码分析、信令转发控制、中继电路选择、中继电路连通、中继资源释放和呼叫失败状态处理;(3)实时显示中继电路的线路状态、拨号状态、连接通道号、被叫号码、主叫号码信息。本发明通过电路信令状态分析和信令发送控制,完成信令转发过程,实现了数字中继语音卡中继汇接的功能;通过实时状态显示,使用户及时了解各中继电路的工作过程和状态信息;灵活的设备配置功能,可适应不同数量数字中继接口的语音卡。

Description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话交换和计算机存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说是利用现有数字中继语音卡,通过计算机控制和存储技术,完成中继状态扫描、号码分析、信令控制、中继电路选择,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功能。
背景技术
电话语音卡技术的开发自8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此后一直以很快的速度在发展。1988年,美国著名板卡生产厂商Dialogic公司进入中国,并以昂贵的产品独领市场风骚达5年之久。1992年下半年到1993年,国内某些厂商在吸收国外语音卡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成功国产模拟语音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厂商由最初的仿制到自主研发,由模拟语音卡到数字语音卡,研制出了许多适合国内外需求的新产品,从而牢固地占据了国内市场,并逐步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
电话语音卡作为CTI(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计算机电信集成)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硬件设备,其应用领域从最初的"证券委托",逐步拓展到邮电通讯、信息服务、办公自动化、金融、公安、医疗、商业、娱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于这些应用,在呼叫方式上,语音卡提供的都是呼入服务或是呼出服务。在市场需求的影响下,中继语音卡并没有提供中继汇接和信令转接的功能,仅提供了信令的终端处理功能。目前,中继汇接功能只有通过交换机才能实现,而交换机中继汇接的呼叫处理过程是在内部完成的,呼叫信息通常并不向外输出,除非根据用户要求,厂商进行特殊处理才能完成。因此,对于某些需要获得中继汇接呼叫信息的应用,通过交换机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能实现也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应用成本,赋予中继语音卡中继状态扫描、号码分析、信令控制、中继电路选择,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等功能,进而提高其实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    创建数据模型:包括交换局表、目的局字冠表和中继电路结构;
(2)    采用分时操作,循环扫描全部中继电路,根据中继电路的信令状态和当前中继电路状态,进行提取呼叫信息、号码分析、信令转发控制、中继电路选择、中继电路连通、中继资源释放和呼叫失败状态处理;
(3)    实时显示中继电路的线路状态、拨号状态、连接通道号、被叫号码、主叫号码信息。
所述中继电路状态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分为来话中继状态、去话中继状态、中继状态;
所述步骤(2)中提取呼叫信息、号码分析、信令转发控制、中继电路选择、中继电路连通、中继资源释放和呼叫失败状态处理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加载中继语音卡驱动程序;
步骤2:获取中继语音卡的数字中继系统(PCM)数量和中继电路数量,以及各中继方向的信令链路参数;根据中继电路数量初始化中继电路结构数据和中继状态信息显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出呼叫请求,并建立连接;
步骤3: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获取中继通道信令状态和呼出信令状态;
步骤4:如果信令状态为等待资源释放,则执行步骤5;否则,跳转至步骤6;
步骤5:①判断中继电路是来话中继还是去话中继,控制发送前向信令“拆线信令(CLF)”或后向信令“挂机信令(CBK)”;断开双向连通;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呼叫拆线信息;复位两个连通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
②通过API函数释放通道资源;
步骤6:如果来话中继状态为“呼入”,执行步骤7,否则,跳转至步骤10;
步骤7:如果信令状态为号码收全,执行步骤8,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8:通过API函数获取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并保存到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中;
步骤9:来话呼叫处理:
①通过分析被叫号码,确定是本局呼叫还是跨局呼叫;
②跨局呼叫:根据被叫号码字冠查询数据库,如果字冠存在,获取PCM中继编号和目的点编码(DPC)序号,不存在,则设置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跳转至步骤18,进行空号处理;
③本局呼叫:获取DPC序号:
④根据DPC序号,通过API函数选择空闲去话中继电路;如果没有空闲中继电路,则设置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跳转至步骤18,进行呼叫失败处理;
⑤发起呼叫:将去话中继电路数据保存到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中;设置来话中继状态为“等待连接”;设置去话中继状态为“呼出”;通过API函数发送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信息;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0:如果去话中继状态为“呼出”,执行步骤11,否则,跳转至步骤19;
步骤11:如果信令状态为被叫用户空闲,执行步骤12,否则,跳转至步骤13;
步骤12:被叫用户空闲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地址全信息(ACM)”;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3:如果被叫用户摘机,执行步骤14,否则,跳转至步骤15;
步骤14:被叫用户摘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应答信令(ANC)”;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呼叫连通信息;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5:如果信令状态为被叫用户忙,执行步骤16,否则,跳转至步骤17;
步骤16:被叫用户忙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用户市忙信令(SLB)”;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7:如果呼叫失败,执行步骤18,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8:呼叫失败处理: 
①当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即为空号或无空闲中继电路,向来话中继电路播放“忙音”信号;控制发送后向信令“空号(UNN)”或“线路不工作信令(LOS)”;如果收到主叫挂机信令后,控制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停止语音播放,释放语音资源;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复位;
②当信令状态为“地址不全”或“空号”和“无应答”或“其它原因呼叫不成功”时,则控制发送后向信令“地址不全信令(ADI)”或“空号(UNN)”和“用户市忙信令(SLB)”;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
③当信令状态为“发生同抢”,向来话中继电路播放“忙音”信号;控制发送后向信令“线路不工作信令(LOS)”;如果收到主叫挂机信令后,控制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停止语音播放,释放语音资源;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复位;
以上各呼叫失败处理完成后,都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9:如果中继状态为“已连接”,执行步骤20,否则,跳转至步骤24;
步骤20:如果信令状态为主叫用户挂机,执行步骤21,否则,跳转至步骤22;
步骤21:主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向去话中继电路发送前向信令“拆线信令(CLF)”;断开双向连通;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呼叫拆线信息;复位两个连通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2:如果信令状态为被叫用户挂机,执行步骤23,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3:被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挂机信令(CBK)”,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4:如果中继状态为“等待连接”,执行步骤25,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5:如果信令状态为主叫用户挂机,执行步骤26,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6:主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7:本次循环结束,扫描下一中继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路信令状态分析和信令发送控制,完成信令转发过程,实现了数字中继语音卡中继汇接的功能;采用七号信令方式,提高接续速度,保证了通信的顺畅快捷;利用接续过程中获取的主被叫信息,向另一系统发送,完成了交换机无法实现的呼叫信息提取功能;通过实时状态显示,使用户及时了解各中继电路的工作过程和状态信息;灵活的设备配置功能,可适应不同数量数字中继接口的语音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备连接关系拓扑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总体流程图。
图3A、图3B 、图3C、图3D是本发明呼叫处理和信令转发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深圳东进公司生产的D1287数字中继语音卡。该设备采用全DSP结构;单板提供4E1(PCM)数字中继接口;支持中国一号信令(SS1)、中国七号信令(SS7);单板具有30路中继通道处理能力和30路DTMF、FSK收发等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图1是本发明的设备连接关系拓扑结构图。中继语音卡,可分别与四个交换机连接;通过号码分析、信令控制、中继电路选择,完成中继汇接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接口,通过光收发器与另一台计算机相连,采用TCP/IP协议,传送所提取的呼叫信息。
图2是本发明的总体流程图。
在步骤201中,根据呼叫处理、信令转发控制的特点和本方法所要实现的目标,创建数据模型,包括交换局表、目的局字冠表和中继电路结构。交换局表的字段有:交换局编号、通达方向名、PCM中继编号;目的局字冠表的字段有:交换局编号、字冠码、交换局名称、用户号码长度;中继电路结构是结构类型数据,只是在系统运行时才被创建,字段有:处于来话的中继电路编号、处于去话的中继电路编号、主叫号码、被叫号码。
在步骤202中,采用分时操作,循环扫描全部中继电路,根据中继电路的信令状态和当前中继电路状态,进行提取呼叫信息、号码分析、信令转发控制、中继电路选择、中继电路连通、中继资源释放和呼叫失败等处理。
在步骤203中,实时显示中继电路的线路状态、拨号状态、连接通道号、被叫号码、主叫号码等信息,使用户及时了解各中继电路的工作过程和状态。
图3A、图3B、图3C、图3D是本发明呼叫处理和信令转发控制的流程图。
根据呼叫处理过程和信令传递的特点,为确保信息处理的时效性、可靠性,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采用了状态转换的控制模式,通过分时操作,进行不同状态下的处理。在本流程中,设置了两个状态变量,中继通道信令状态(以下简称信令状态)和中继电路状态。为了清晰的说明处理过程,中继电路状态在不同的处理阶段,用来话中继状态、去话中继状态、中继状态来表述,而在程序代码中并没有这样的区分。
实施步骤为:
步骤301:通过API函数DJSys_DownLoad加载语音卡驱动程序;
步骤302:获取语音卡的PCM数量和中继电路数量,以及各中继方向的信令链路参数;根据中继电路数量初始化中继电路结构数据和中继状态信息显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出呼叫请求,并建立连接;
步骤303:通过API函数DJNo7_GetChnState和DJNo7_CheckCalloutResult获取中继通道信令状态和呼出信令状态;
步骤304:如果信令状态为“CH_WAIT_RELEASE(等待资源释放)”,则执行步骤305;否则,跳转至步骤306;
步骤305:
①根据中继电路是来话中继还是去话中继,控制发送前向信令“CLF(拆线)”或后向信令“CBK(被叫挂机)”;断开双向连通;向另一子系统发送呼叫拆线信息;复位两个连通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
②通过API函数DJNo7_SetChnState释放通道资源;
步骤306:如果来话中继状态为“呼入”,执行步骤307,否则,跳转至步骤310;
步骤307:如果号码收全(信令状态为“CALLEE_RECV_IAM”),执行步骤308,否则,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08:通过API函数DJNo7_GetCallerNum和DJNo7_GetCalleeNum,获取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并保存到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中;
步骤309:来话呼叫处理:
①通过分析被叫号码,确定是本局呼叫还是跨局呼叫;
②跨局呼叫。根据被叫号码字冠查询数据库,如果字冠存在,获取PCM中继编号和DPC序号,不存在,则设置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跳转至步骤318,进行空号处理;
③本局呼叫:获取DPC序号;
④根据DPC序号,通过API函数DJNo7_GetCalloutChnMSP选择空闲去话中继电路。如果没有空闲中继电路,则设置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跳转至步骤318,进行呼叫失败处理;
⑤发起呼叫。将去话中继电路数据保存到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中;设置来话中继状态为“等待连接”;设置去话中继状态为“呼出”;通过函数DJNo7_CalloutB发送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信息。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10:如果去话中继状态为“呼出”,执行步骤311,否则,跳转至步骤319;
步骤311:如果被叫用户空闲(信令状态为“C_USER_IDLE”),执行步骤312,否则,跳转至步骤313;
步骤312:被叫用户空闲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ACM(地址全)”;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13:如果被叫用户摘机(信令状态为“C_USER_OFFHOOK”),执行步骤314,否则,跳转至步骤315;
步骤314:被叫用户摘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ANC(应答)”;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呼叫连通信息。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15:如果被叫用户忙(信令状态为“C_USER_BUSY”),执行步骤316,否则,跳转至步骤317;
步骤316:被叫用户忙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SLB(用户忙)”;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17:如果呼叫失败,执行步骤318,否则,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18:呼叫失败处理。在汇接呼叫过程中,呼叫失败只会发生在汇接局和受话局。本发明是根据呼叫失败的信令状态和中继状态进行呼叫失败处理的,对于不同的呼叫失败原因和信令状态,处理过程也不尽相同:
①    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原因为空号;
向来话中继电路播放“忙音”信号;控制发送后向信令“UNN(空号)”;如果收到主叫挂机信令后,控制发送后向信令“RLG(释放监护)”;停止语音播放,释放语音资源;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复位;
②    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原因为无空闲中继电路;
向来话中继电路播放“忙音”信号;控制发送后向信令“LOS(线路不工作)”;如果收到主叫挂机信令后,控制发送后向信令“RLG(释放监护)”;停止语音播放,释放语音资源;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复位;
③    信令状态为“C_ADDR_LACK(地址不全)”
控制发送后向信令“ADI(地址不全)”;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
④信令状态为“C_UNALLOC_CODE(空号)”
控制发送后向信令“UNN(空号)”;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
⑤信令状态为“C_CALL_COLLIDE(发生同抢)”
向来话中继电路播放“忙音”信号;控制发送后向信令“LOS(线路不工作)”;如果收到主叫挂机信令后,控制发送后向信令“RLG(释放监护)”;停止语音播放,释放语音资源;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复位;
⑥信令状态为“C_NO_ANSWER(无应答)”
控制发送后向信令“SLB(用户忙)”;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
⑦信令状态为“C_CALL_FAIL(其它原因呼叫不成功)”
控制发送后向信令“SLB(用户忙)”;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
以上各呼叫失败处理完成后,都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19:如果中继状态为“已连接”,执行步骤320,否则,跳转至步骤324;
步骤320:如果主叫用户挂机(信令状态为“CALLER_WAIT_RLG”),执行步骤321,否则,跳转至步骤322;
步骤321:主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RLG(释放监护)”;向去话中继电路发送前向信令“CLF(拆线)”;断开双向连通;向另一子系统发送呼叫拆线信息;复位两个连通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22:如果被叫用户挂机(信令状态为“CALLEE_WAIT_CLF”),执行步骤323,否则,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23:被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CBK(被叫挂机)”。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24:如果中继状态为“等待连接”,执行步骤325,否则,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25:如果主叫用户挂机(信令状态为“CALLER_WAIT_RLG”),执行步骤326,否则,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26:主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RLG(释放监护)”。跳转至步骤327;
步骤327:本次循环结束,扫描下一中继电路。

Claims (1)

1.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创建数据模型:包括交换局表、目的局字冠表和中继电路结构;
(2)采用分时操作,循环扫描全部中继电路,根据中继电路的信令状态和当前中继电路状态,进行提取呼叫信息、号码分析、信令转发控制、中继电路选择、中继电路连通、中继资源释放和呼叫失败状态处理;
(3)实时显示中继电路的线路状态、拨号状态、连接通道号、被叫号码、主叫号码信息;
所述中继电路状态在不同的处理阶段,分为来话中继状态、去话中继状态、中继状态;
所述步骤(2)中提取呼叫信息、号码分析、信令转发控制、中继电路选择、中继电路连通、中继资源释放和呼叫失败状态处理的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加载中继语音卡驱动程序;
步骤2:获取中继语音卡的数字中继系统(PCM)数量和中继电路数量,以及各中继方向的信令链路参数;根据中继电路数量初始化中继电路结构数据和中继状态信息显示;向另一台计算机发出呼叫请求,并建立连接;
步骤3: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获取中继通道信令状态和呼出信令状态;
步骤4:如果信令状态为等待资源释放,则执行步骤5;否则,跳转至步骤6;
步骤5:①判断中继电路是来话中继还是去话中继,控制发送前向信令“拆线信令(CLF) ”或后向信令“挂机信令(CBK) ”;断开双向连通;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呼叫拆线信息;复位两个连通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
②通过API函数释放通道资源;
步骤6:如果来话中继状态为“呼入”,执行步骤7,否则,跳转至步骤10;
步骤7:如果信令状态为号码收全,执行步骤8,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8:通过API函数获取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并保存到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中;
步骤9:来话呼叫处理:
①通过分析被叫号码,确定是本局呼叫还是跨局呼叫;
②跨局呼叫:根据被叫号码字冠查询数据库,如果字冠存在,获取PCM中继编号和目的点编码(DPC)序号,不存在,则设置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跳转至步骤18,进行空号处理;
③本局呼叫:获取DPC序号:
④根据DPC序号,通过API函数选择空闲去话中继电路;如果没有空闲中继电路,则设置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跳转至步骤18,进行呼叫失败处理;
⑤发起呼叫:将去话中继电路数据保存到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中;设置来话中继状态为“等待连接”;设置去话中继状态为“呼出”;通过API函数发送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信息;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0:如果去话中继状态为“呼出”,执行步骤11,否则,跳转至步骤19;
步骤11:如果信令状态为被叫用户空闲,执行步骤12,否则,跳转至步骤13;
步骤12:被叫用户空闲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地址全信息 (ACM) ”;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3:如果被叫用户摘机,执行步骤14,否则,跳转至步骤15;
步骤14:被叫用户摘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应答信令(ANC) ”;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呼叫连通信息;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5:如果信令状态为被叫用户忙,执行步骤16,否则,跳转至步骤17;
步骤16:被叫用户忙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用户市忙信令 (SLB) ”;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7:如果呼叫失败,执行步骤18,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8:呼叫失败处理: 
①当中继状态为“呼出失败”,即为空号或无空闲中继电路,向来话中继电路播放“忙音”信号;控制发送后向信令“空号(UNN)”或“线路不工作信令(LOS) ”;如果收到主叫挂机信令后,控制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停止语音播放,释放语音资源;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复位;
②当信令状态为“地址不全”或“空号”和“无应答”或“其它原因呼叫不成功”时,则控制发送后向信令“地址不全信令 (ADI) ”或“空号(UNN) ”和“用户市忙信令(SLB) ”;连通来话和去话中继电路;设置来话中继状态和去话中继状态为“已连接”;
③当信令状态为“发生同抢”,向来话中继电路播放“忙音”信号;控制发送后向信令“线路不工作信令(LOS) ”;如果收到主叫挂机信令后,控制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 ”;停止语音播放,释放语音资源;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复位;
以上各呼叫失败处理完成后,都跳转至步骤27;
步骤19:如果中继状态为“已连接”,执行步骤20,否则,跳转至步骤24;
步骤20:如果信令状态为主叫用户挂机,执行步骤21,否则,跳转至步骤22;
步骤21:主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 ”;向去话中继电路发送前向信令“拆线信令(CLF) ”;断开双向连通;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呼叫拆线信息;复位两个连通中继电路的结构数据;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2:如果信令状态为被叫用户挂机,执行步骤23,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3:被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挂机信令(CBK) ”,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4:如果中继状态为“等待连接”,执行步骤25,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5:如果信令状态为主叫用户挂机,执行步骤26,否则,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6:主叫用户挂机处理:向来话中继电路发送后向信令“释放监护信令(RLG) ”,跳转至步骤27;
步骤27:本次循环结束,扫描下一中继电路。
CN 201210391810 2012-10-16 2012-10-16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Active CN102932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391810 CN102932560B (zh) 2012-10-16 2012-10-16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391810 CN102932560B (zh) 2012-10-16 2012-10-16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560A CN102932560A (zh) 2013-02-13
CN102932560B true CN102932560B (zh) 2013-10-16

Family

ID=47647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391810 Active CN102932560B (zh) 2012-10-16 2012-10-16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325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7180A (zh) * 2019-04-11 2019-08-27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数字中继呼叫功能的大话务量呼叫器实现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485A (zh) * 2007-02-01 2008-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域合法监听设备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0918B1 (en) * 2002-09-18 2007-06-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for using special links in multi-link bundles
CN1558345A (zh) * 2004-01-29 2004-12-29 林智祥 用手机登记停车和查询车位交通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564174A (zh) * 2004-04-01 2005-01-12 林智祥 手机付款方法及其系统
US8243731B2 (en) * 2006-08-07 2012-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de-enhanced messaging
CN102223644B (zh) * 2011-05-05 2013-07-17 北京邮电大学 联合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485A (zh) * 2007-02-01 2008-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域合法监听设备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2560A (zh) 2013-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8846A (zh) Ims架构下信息传送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2932560B (zh) 利用数字中继语音卡实现中继汇接和提取呼叫信息的方法
CN101257540A (zh) 一种连接IPv6网络电话和PSTN的语音网关
CN105306744B (zh) 无线终端作为分机的方法及分机转换设备和电话交换系统
CN106506782A (zh) 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EP2736238B1 (en) Telephone switch, call pick-up method therefor, call pick-up program therefor, and telephone system
CN101924838A (zh) 应用于移动终端通讯录的回拨应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1605190A (zh) 一种基于模拟电话的拨号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882024A (zh) 整合电信网络的设备与系统
CN201515424U (zh) 一种根据按键播放语音的嵌入式电话系统
CN101621776A (zh) 跨网开机提醒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080042B (zh) 一种实现闭合群业务的方法
CN201682546U (zh) 通话转接器
CN200966073Y (zh) 一种电话终端装置
CN2870341Y (zh) 模拟呼叫器
CN103701973A (zh) 一种智能便捷呼叫终端
CN201234307Y (zh) 一种基于模拟电话的拨号装置与系统
CN202713624U (zh) 单卡双待业务用户省外本地号码呼叫副号码子系统
CN211127903U (zh) 电话交互连接装置和电话交互连接系统
CN202737980U (zh) 一种企业通信管理系统
CN101594600A (zh)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转换方法、软交换及媒体转换网关
CN201504321U (zh) 一种通信服务系统
CN101237619A (zh) 计费方法及系统
CN1355643A (zh) 基于程控交换机的交叉接续方法
CN201878240U (zh) 一种网络电话网关的备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