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6783B - 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16783B CN102916783B CN201110219527.XA CN201110219527A CN102916783B CN 102916783 B CN102916783 B CN 102916783B CN 201110219527 A CN201110219527 A CN 201110219527A CN 102916783 B CN102916783 B CN 1029167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ation symbols
- groups
- data
- sequences
- antenna po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8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76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对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使得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至少一个为0,从而使得UE可以只采用同一个扩展序列对这两个发射数据序列进行扩展,另外,两个天线口上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的第一导频序列是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因此两个天线口可以采用相同的导频序列。因此,上行资源同一个PRB内能同时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的个数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一倍,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系统中,上行物理信道包括: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以下简称:PUSCH)和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以下简称:PUCCH)等。
PUCCH用于承载控制信令,而且不同的控制信令可以采用不同的PUCCH格式传输。举例来说,上行ACK/NACK消息采用PUCCH格式3(以下简称:format 3)传输。format 3由两个时隙(以下简称:slot)组成,每一个slot占用1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以下简称:PRB),一个PRB在时域上包含7个或6个单载波频分复用接入(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SC-FDMA)符号,其中,2个SC-FDMA符号用作导频传输,剩下的5个或4个用作数据传输;一个PRB在频域上占用连续的12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对应一个四相相移键控(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简称:QPSK)调制符号。
现有技术中,针对多个均具有两个天线口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以下简称:UE)同时发送上行数据的情况来说,在上行资源的同一个PRB内最多只有两个UE能传输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的控制信令,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UE,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
所述UE通过对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
所述UE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其中,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所述UE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
所述UE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第一导频序列,其中相同时隙上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所述UE在所述两个天线口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所述SC-FDMA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接收处理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通过两个天线口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扩展序列相同;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所述基站对与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以获取所述UE发送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编码调制模块,用于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
扩展变换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编码调制模块获取的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
映射扩展模块,用于将所述扩展变换模块获取的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其中,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
导频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第一导频序列,其中相同时隙上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两个天线口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经过所述映射扩展模块和导频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SC-FDMA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通过两个天线口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解复用模块,用于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扩展序列相同;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解复用模块获取的与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以获取所述UE发送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对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使得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至少一个为0,即在基站看来,每个子载波上仅发送一个天线口过来的数据,从而使得基站可以不依赖于正交的扩展序列来区分同一UE的两个天线口的数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天线口的UE可以只采用同一个扩展序列对这两个发射数据序列进行扩展即可,另外,两个天线口上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的第一导频序列是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因此两个天线口可以采用相同的导频序列。因此,上行资源同一个PRB内能同时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的个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一倍,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一种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另一种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UE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UE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UE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对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现有技术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针对UE为单天线的情形,现有技术采用format 3传输控制信令的主要过程例如:
首先,UE把待发送的信息比特利用信道编码方法编码生成48个码字比特的序列,即[b(0),b(1),...,b(47)],接着,可选地,可能通过某种加扰(Scrambling)方式对这48个码字比特进行加扰,UE把加扰后输出的48个比特中每相邻两个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24个QPSK符号的序列[q(0),q(1),...,q(23)],然后对24个调制符号的前12个符号[q(0),q(1),...,q(11)],作12点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简称:DFT)变换,再将DFT变换后输出的12个数据符号[Q(0),Q(1),...,Q(11)]映射到format3在第一个时隙Slot 0所在的PRB的12个子载波上,接着对于每一个子载波上的数据符号用长度为5的序列[w0,w1,...,w4]扩展成5个数据符号,在时间上映射到数据符号,即非导频的位置;同样对后12个QPSK调制符号[Q(12),Q(13),...,Q(23)]做类似处理映射到format 3在第二个时隙Slot 1所在的PRB上;最后在预定的导频位置放置上相应导频,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简称:OFDM)调制处理把两个slot的数据发送出去。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描述的过程还有其它等价的实现方式。例如,也可以先对得到的[q(0),q(1),...,q(11)]中的调制符号分别用长度为5的序列[w0,w1,...,w4]进行扩展,然后对每一个序列[q(0)w(i),q(1)w(i),...,q(11)w(i)],i=0,1,...,4,分别做12点DFT变换,得到[Q(0)w(i),Q(1)w(i),...,Q(11)w(i)],i=0,1,...,4,最后再映射到format 3的物理信道上,同样对[q(12),q(13),...,q(23)]进行处理,最后在预定的导频位置放置上相应导频通过OFDM调制处理发送出去。
如果UE有两个天线口,每个天线口可以包括至少一根发射天线,那么每个天线口分别采用一个不同的PUCCH来发送相同的数据,所谓不同的PUCCH包括:占用不同的PRB的PUCCH,或者占用相同PRB但采用不同的扩展序列[w(0),w(1),...,w(4)]以及不同的导频序列的PUCCH。对于一个PRB来说,其能够同时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的个数受限于扩展序列W以及导频序列Z。
具体来说,以UE有两个天线口,每个天线口占用相同的PRB但占用不同的扩展序列[w(0),w(1),...,w(4)]以及不同的导频序列为例,从数据传输来看,在同一个PRB内,数据部分的分离是靠相互正交的扩展序列[w(0),w(1),...,w(4)]来实现的。对于一个UE来说,其每个天线口均需要一个正交序列,而正交序列一共有5个,因此,在上行资源的一个PRB内从数据部分来看最多只能同时支持两个UE采用format 3格式传输控制信令。另一方面,从导频传输来看,每个用作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传输的导频序列是由一个长度为12的根序列通过循环移位得到的。例如,根序列为[z(0),z(1),...,z(11)],通过它循环移位得到的序列形如[z(i),z(i+1),...,z(11),z(0),...,z(i-1)]。该根序列的所有循环移位得到的序列理论上是基本正交的。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无线信道的多径原因,相邻的两个循环移位序列,例如,[z(i),z(i+1),...,z(11),z(0),...,z(i-1)]和[z(i+1),z(i+2),...,z(11),z(0),...,z(i)]在基站的正交性可能不好,所以一般会间隔着取用循环移位序列,例如间隔为2或3等。以间隔为2来说,12个循环移位序列在实际应用中只有6个可用。而当UE有两个天线口时,每个天线口的导频部分需要一个循环移位序列,因此对于一个UE来说共需要2个循环移位序列。那么从导频部分来看,上行资源的一个PRB内最多只能支持6/2=3个UE采用format 3传输控制信令。
由于数据部分和导频部分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如果有多个具有两个天线口的UE发送上行信号,则上行资源的一个PRB内最多只能支持Min(2,3)=2个UE采用format 3传输控制信令,因此资源利用率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
步骤102、UE通过对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扩展可以是在序列元素之间插零进行扩展,也可以是将序列元素进行循环重复,或者其它扩展方式,本实施例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傅里叶变换举例来说可以是离散傅里叶变换或者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本实施例不对傅里叶变换的具体算法进行限定。
步骤103、UE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其中,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每组发射数据序列只对应一个时隙。
步骤104、UE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
步骤105、UE在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其中相同时隙上的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1~步骤104与步骤105之间是可以没有先后执行顺序的,对数据部分进行的处理和对导频部分进行的处理既可以先后进行,也可以并行处理。
步骤106、在两个天线口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该SC-FDMA符号。
在本实施例中,待发送信息可以为上行控制信号,其包括但不限于: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下简称: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ex,以下简称:PMI)、秩指示(Rank Indicator,以下简称:RI)、ACK/NACK、调度请求指示(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or,以下简称:SRI)中的至少一种信号。
本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对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使得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至少一个为0,即在基站看来,每个子载波上仅发送一个天线口过来的数据,从而使得基站可以不依赖于正交的扩展序列来区分同一UE的两个天线口的数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天线口的UE可以只采用同一个扩展序列对这两个发射数据序列进行扩展即可,另外,两个天线口上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的第一导频序列是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因此两个天线口可以采用相同的导频序列。因此,上行资源同一个PRB内能同时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的个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一倍,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2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将待发送的A个信息比特编码得到N个码字比特。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可以假设UE将A个信息比特编码成48个码字比特。
图3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一种处理流程示意图,该图3的处理过程对应下述编码方法一以及对应的后续处理过程,图4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另一种处理流程示意图,该图4的处理过程对应下述编码方法二以及对应的后续处理过程。
本实施例可以例如采用如下编码方法:
方法一,用3GPP LTE TS36.212里的(32,O)编码矩阵M对A个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32个码字比特,然后循环重复成48个比特。
本实施例中的编码矩阵M为:
该编码方法可以具体为:
根据公式(1)得到编码后的32个码字比特bi:
其中,i=0,1,2,...,31;Mi,n为编码矩阵M中的元素;an为要传输的A个信息比特,n=0,…A-1。
循环重复得到的另外16个码字比特为b0,b1,...,b31,b0,b1,...,b15。
方法二,首先将A个信息比特分成2组,每一组分别用编码矩阵M先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并取前24个码字比特,2组共得到48个码字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在方法二中,将A个信息比特分成2组可以采用随机划分的方式,而且也并不限定划分的2组信息比特中的元素个数,每组中至少包含一个信息比特。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两种编码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进行编码,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202、通过将编码得到的N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取N/2个调制符号。
可选地,在执行步骤202的调制处理之前,UE可以将N个码字比特进行重新排序或交织。然后,UE可以对重新排序或交织后得到的N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N/2个调制符号。
举例来说,当采用步骤201中所述的编码方法一编码时,UE可以将得到的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24个QPSK调制符号,其中,前16个QPSK调制符号对应循环重复之前的32个码字比特[b(0),b(1),...,b(31)],也即前16个QPSK调制符号可以通过将b(0)和b(1)进行QPSK调制,对b(2)和b(3)进行QPSK调制,对b(4)和b(5)进行QPSK调制,以此类推至对b(30)和b(31)进行QPSK调制获取,后8个调制符号对应循环重复的16个码字比特[b(0),b(1),...,b(15)],其具体的调制过程可以参见前述16个QPSK调制符号的获取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中所述的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均与前述16个QPSK调制符号的获取过程相同,不再赘述。
当采用步骤201中所述的编码方法二编码时,UE可以将信息比特分成2组,每一组经过编码得到24个码字比特,则共得到2组码字比特:[b1(0),b1(1),...,b1(23)]和[b2(0),b2(1),...,b2(23)]。UE将每一组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调制得到一个QPSK符号,则共得到2组QPSK调制符号:[B1(0),B1(1),...,B1(11)]和[B2(0),B2(1),...,B2(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该重新排序或交织的过程,也不限定QPSK的调制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3、将得到的N/2个调制符号分成四组,每组N/8个调制符号。
假设分成四组后,得到的四组调制符号分别为:
第一组:[q(0),...,q(5)];
第二组:[q(6),...,q(11)];
第三组:[q(12),...,q(17)];
第四组:[q(18),...,q(23)]。
具体的分组过程可以如下所示:
针对编码方法一来说,UE可以将前16个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后8个调制符号分成四组,并且将后8个调制符号分成的四组调制符号分别分配到前16个符号分成的四组调制符号里。也就是说,UE获取的四组调制符号为[q(6i),q(6i+1),...,q(6i+5)],i=0,1,2,3,其中,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也即对于每一组调制符号来说,其包含至少一个由前32个码字比特调制得到的调制符号,又包含至少一个由后16个码字比特调制得到的调制符号。
针对编码方法二来说,UE可以将24个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包含6个QPSK调制符号且每一组至少包含一个来自上述组B1的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上述组B2的调制符号。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如下分组原则对N/2个调制符号进行分组:
分组得到的四组调制符号中,每1组调制符号包含至少一个把A个信息比特分成2组中的一组编码调制后得到的调制符号,也包含至少一个把A个信息比特分成2组中的另一组编码调制后得到的调制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分组方法结合接下来的后续处理步骤,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具体地,如果编码方法采用的方法一,那么最后重复之前得到的32个码字比特,在两个天线口各个时隙都有分布,而两个天线口各个时隙不可能同时信道质量都很差,因此,方法一可以提高性能。如果编码方法采用方法二,那么最后信息比特被分成2组的每一组分别编码得到的码字比特在两个天线口各个时隙都有分布,而两个天线口各个时隙不可能同时信道质量都很差,因此,该方法二也可以提高性能。
步骤204、通过对得到的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获得四组扩展调制符号。
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对步骤203获取的四组调制符号进行扩展,获得四组扩展调制符号:
对第一组调制符号[q(0),...,q(5)]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一组扩展调制符号[q(0)/2,...,q(5)/2,q(0)/2,...,q(5)/2];
对第二组调制符号[q(6),...,q(11)]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二组扩展调制符号[d(0)q(6)/2,...,d(5)q(11)/2,d(6)q(6)/2,...,d(11)q(11)/2],其中d(k)=exp{2π(2m+1)k/12},k=0,...,11,m为整数;
对第三组调制符号[q(12),...,q(17)]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三组扩展调制符号[q(12)/2,...,q(17)/2,q(12)/2,...,q(17)/2];
对第四组调制符号[q(18),...,q(23)]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四组扩展调制符号[d^(0)q(18)/2,...,d^(23)q(17)/2,d^(6)q(18)/2,...,d^(11)q(23)/2],其中d^(k)=exp{2π(2n+1)k/12},k=0,...,11,n为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是以一个PRB对应12个子载波为例进行说明,因此,UE需要将四组调制符号分别扩展成长度为12的符号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依据本实施例的思想,如果与一个PRB对应的子载波数目是其它数值,则UE也可以将四组调制符号分别扩展成其它长度的符号序列。
步骤205、通过对步骤204获取的四组扩展调制符号进行12点的傅里叶变换,获取变换后的四组发射数据序列。
具体来说,UE可以分别通过对第一组扩展调制符号[q(0)/2,...,q(5)/2,q(0)/2,...,q(5)/2]进行12点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rect Fourier Transformer,以下简称:DFT)或者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简称:FFT),获取第一发射数据序列[Q(0),...,Q(11)];
通过对第二组扩展调制符号[d(0)q(6)/2,...,d(5)q(11)/2,d(6)q(6)/2,...,d(11)q(11)/2]进行12点的DFT或者FFT,获取第二发射数据序列[Q^(0),...,Q^(11)];
由于第二组扩展调制符号与第一组扩展调制符号相比,其每个符号上都乘了一个参数d(k),因此,在UE对第一组扩展调制符号和第二组扩展调制符号进行DFT或者FFT变换后,第二发射数据序列和第一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至少有一个是0,举例来说,若第一发射数据序列的第x个元素不为0,则第二发射数据序列的第x个元素即为0,若第二发射数据序列的第y个元素不为0,则第一发射数据序列的第y个元素即为0。
通过对第三组扩展调制符号[q(12)/2,...,q(17)/2,q(12)/2,...,q(17)/2]进行12点的DFT或者FFT,获取第三发射数据序列[Q(12),...,Q(23)];
通过对第四组扩展调制符号[d^(0)q(18)/2,...,d^(23)q(17)/2,d^(6)q(18)/2,...,d^(11)q(23)/2]进行12点的DFT或者FFT,获取第四发射数据序列[Q^(12),...,Q^(23)]。
同理,在UE对第三组扩展调制符号和第四组扩展调制符号进行DFT或者FFT变换后,第三发射数据序列和第四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至少有一个是0,例如,若第三发射数据序列的第x个元素为不为0,则第四发射数据序列的第x个元素即为0,若第四发射数据序列的第y个元素不为0,则第三发射数据序列的第y个元素即为0。
步骤206、将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
具体来说,UE可以将第一组发射数据序列[Q(0),...,Q(11)]映射到天线口1时隙0上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第二组发射数据序列[Q^(0),...,Q^(11)]映射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第三组发射数据序列[Q(12),...,Q(23)]映射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第四组发射数据序列[Q^(12),...,Q^(23)]映射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具体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位置相同,从而对应的子载波个数及位置也相同,区别仅仅是对应不同天线口而已。那么,从一个子载波来看,在不同天线口都对应一个映射的数据。由上面的处理方法可知,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分别对应不同天线口)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步骤207、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上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SC-FDMA符号上。
由于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在子载波上是彼此区分的,因此,UE可以采用同一个扩展序列[W(0),...,W(N-1)]对这两个发射数据序列进行扩展。
具体来说,同一个时隙可以由7个或6个SC-FDMA符号组成,其中有2个SC-FDMA符号用作导频传输,剩下的5个或4个用作数据符号传输,因此扩展序列W的长度N=5或N=4。长度为5的可用扩展序列的具体形式可以如表1所示,长度为4的可用扩展序列的具体形式可以如表2所示:
表1
表2
因此,对于第一组发射数据序列和第二组发射数据序列来说,其可以采用表1或者表2中的同一扩展序列进行扩展,对于第三组发射数据序列和第四组发射数据序列来说,其可以采用表1或者表2中的同一扩展序列进行扩展。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天线口同一个时隙采用的扩展序列是相同的,但不同时隙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因此,针对一个UE的两个天线口来说,其在一个PRB上仅需要采用一个扩展序列,也即,从数据传输的角度来看,本实施例可以在一个PRB上传输4个UE或者5个UE的数据。
步骤208、在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
针对天线口1的时隙0来说,UE可以对长度为12的根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获取一个循环移位序列RS1(i),其中,i=0,1,…,11;将该循环移位序列分别乘以系数C11和C12,得到第一对导频信号C11RS1(i)和C12RS1(i),其中[C11,C12]=[1,1]。可选地,为了随机化干扰,UE还可以分别将第一对导频信号中的C11RS1(i)和C12RS1(i)各自再循环移位,得到C11RS11(i)和C12RS12(i);将C11RS1(i)和C12RS1(i)或者将C11RS11(i)和C12RS12(i)映射到一个时隙对应的两个导频SC-FDMA符号上。可选地,可能再经过一些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干扰随机化等处理后,将时隙0上的5个用作数据部分传输的SC-FDMA符号和两个用作导频部分传输的SC-FDMA符号通过OFDM调制处理后在天线口1上发送。
针对天线口2的时隙0来说,UE可以对长度为12的根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获取一个循环移位序列RS1(i),该循环移位序列RS1(i)与天线口1的时隙0所采用的循环移位序列RS1(i)相同,其中,i=0,1,…,11,将该循环移位序列分别乘以系数C21和C22,得到第二对导频信号C21RS1(i)和C22RS1(i),其中[C21,C22]=[1,-1];为了随机化干扰,UE还可以分别将第二对导频信号中的C21RS1(i)和C22RS1(i)各自再循环移位,得到C21RS11(i)和C22RS12(i);最后,UE可以将C21RS1(i)和C22RS1(i),或者C21RS11(i)和C22RS12(i)映射到对应的两个SC-FDMA符号上。最后,可能再经过一些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干扰随机化等处理后,UE即可将时隙0上的5个用作数据部分传输的SC-FDMA符号和两个用作导频部分传输的SC-FDMA符号通过OFDM调制处理后在天线口2上发送。
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分别对应的导频序列的处理方法和时隙0相同,但采用的循环移位序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步骤209、在两个天线口上相基站发送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包含SC-FDMA符号。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天线口所采用的长度为12的导频序列是相同的,两个天线口是通过[C11,C12]和[C21,C22]来区分的,而不是通过采用不同的导频序列来区分的,因此,针对一个UE的两个天线口来说,其在一个PRB上仅需要采用一个导频序列,也即,从导频传输的角度来看,本实施例可以在一个PRB上传输至少6个UE的导频序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同一个PRB内,每个UE的2组天线数据部分共需要一个长度为5的扩展序列[w(0),w(1),...,w(4)1,而一共有5个相互正交的扩展序列,所以从数据部分来看,同一个PRB内可以同时传输5个UE;每个UE2组天线导频部分也只需要一个导频序列,所以从导频部分来看,同一个PRB内可以同时传输12/2=6个UE;综上所述,同一个PRB内,能同时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的个数为数据部分和导频部分能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个数中的最小值,即Min(5,6)=5个UE,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资源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在具体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时,UE需要获取各天线口发送PUCCH资源参数,该PUCCH资源参数包括所在PRB,各时隙所采用的扩展序列,导频序列等。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获取:
首先UE可以从基站获取一个索引号I,UE通过如下公式(2)计算出PUCCH所在PRB的位置编号:
其中,表示PUCCH在时隙0数据部分的扩展序列长度,一般为5;
利用如下公式(3)计算各时隙所用扩展序列的编号:
其中,noc,0和noc,1分别表示时隙0和时隙1所用扩展序列的编号(参见表1和表2),表示PUCCH在时隙1数据部分的扩展序列长度,取值为5或者4。
根据每个时隙所用扩展序列利用如下表格关联得到每个时隙对应的导频序列基于的循环移位序列的循环移位多少或编号:
表3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时隙所采用的扩展序列编号为2,且该时隙的扩展序列长度为5,那么该时隙的导频序列是通过根序列循环移位6个位置得到的序列。
本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对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使得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在子载波上是彼此区分的,因此只需要采用同一个扩展序列对这两个发射数据序列进行扩展即可,另外,两个天线口是通过[C11,C12]和[C21,C22]来区分导频序列的,因此两个天线口可以采用相同的导频序列。因此,同一个PRB内,能同时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个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一倍,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5为本发明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通过将待发送的A个信息比特编码,得到N个码字比特。
步骤502、通过将编码得到的N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取N/2个调制符号。
步骤503、将得到的N/2个调制符号分成四组,每组N/8个调制符号。
上述步骤501~步骤503的实现方式与图2所示步骤201~203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4、对四组调制符号进行6点的傅里叶变换。
步骤505、将步骤504得到的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插零扩展,获得四组发射数据序列。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504和步骤505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通过对第一组调制符号[q(0),...,q(5)]进行6点DFT或FFT变换得到[Q(0),...,Q(5)],通过对[Q(0),...,Q(5)]进行插0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序列[Q(0),0,Q(1),0,...,Q(5),0];
通过对第二组调制符号[q(6),...,q(11)]进行6点DFT或FFT变换得到[Q(6),...,Q(11)],通过对[Q(6),...,Q(11)]进行插0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序列[0,Q(6),0,Q(7),...,0,Q(11)];
通过对第三组调制符号[q(12),...,q(17)]进行6点DFT或FFT变换得到[Q(12),...,Q(17)],通过对[Q(12),...,Q(17)]进行插0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序列[Q(12),0,Q(13),0,...,Q(17),0];
通过对第四组调制符号[q(18),...,q(23)]进行6点DFT或FFT变换得到[Q(18),...,Q(23)],通过对[Q(18),...,Q(23)]进行插0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序列[0,Q(18),0,Q(19),...,0,Q(23)]。
本实施例获得四组发射数据序列的方式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4获得四组发射数据序列的方式相比,其更加直接和方便。而且,本实施例中,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在子载波上是彼此区分的。
步骤506、将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
具体来说,UE可以将[Q(0),0,Q(1),0,...,Q(5),0]映射到天线口1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0,Q(6),0,Q(7),...,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Q(12),0,Q(13),0,...,Q(17),0]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0,Q(18),0,Q(19),...,0,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步骤507、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
步骤508、在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导频序列。
步骤509、在两个天线口上相基站发送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包含SC-FDMA符号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507~509与图2所示步骤207~209的实现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对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使得映射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各个子载波上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在子载波上是彼此区分的,因此只需要采用同一个扩展序列对这两个发射数据序列进行扩展即可,另外,两个天线口是通过[C11,C12]和[C21,C22]来区分导频序列的,因此两个天线口可以采用相同的导频序列。因此,同一个PRB内,能同时支持采用format 3这种PUCCH格式发送控制信令的UE个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一倍,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本实施例相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二的具体实现过程来说,更加简单易行。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UE可以是具有两个天线口的UE。下面对基站的具体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发明信息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基站接收UE通过两个天线口发送的上行数据,该上行数据包含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步骤602、基站通过采用与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其中,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扩展序列相同。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基站是针对采用上述图1~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的过程,由上述图1~图5所示处理过程可知,在上行资源的同一个PRB内可能同时有多个具有两个天线口的UE都在对应的资源上面发送信息,即多个具有两个天线口的UE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是复用在一起的。因此,基站可以通过解复用将不同UE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分离开。由于同一个UE的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上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因此,基站可以采用与各UE的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进行解复用处理,例如通过相关运算,从而分离各UE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
步骤603、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具体来说,不同UE所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在处理之前也是叠加在一起的,但不同的UE所采用的导频序列不同,而同一个UE的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是基于同一个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因此,基站需要利用与各UE的两个天线口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复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频序列同样可以应用上述UE获取第一导频序列的方法获得,或者,UE所使用的第一导频序列的索引值由基站预先通知,则基站本身已经获知所需采用的第一导频序列,因此,基站可以直接采用与索引值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导频部分进行解复用,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基于图1~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可知,两个天线口所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在子载波上是相互区分的,因此,基站可以直接区分出与不同子载波对应的数据是来自天线口1的还是来自天线口2的。因此,步骤602可以具体为:基站通过采用与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在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UE通过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或者,在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UE通过所述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
而对于两个天线口的导频部分的数据来说,由于在UE上,天线口1和天线口2分别采用的第一导频序列是相互正交的,因此,基站也可以直接区分出该导频部分的数据。
步骤604、基站对与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以获取所述UE发送的信息。
在基站对各UE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复用后,基站可以对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从而可以获取UE发送的信息。
步骤604的处理整体上是图1中所示的步骤101和步骤102的逆过程,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具体参见图1~5的相应部分,但UE端发送的数据在基站端来看,是经过了无线信道衰落并叠加了干扰噪声后的数据,所以虽然逻辑上应该是步骤101和步骤102的逆过程,但还是需要一些其它处理。具体地,步骤604的处理过程可以包括:
基站通过采用与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与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基站通过采用与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对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进行QPSK解调,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基站将四组数据估计值分别对应为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的估计值;基站对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进行解码,以得到UE发送的信息;
具体来说,基站可以通过利用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的估计值,具体地,进行信道估计时可以采用不同的信道估计算法,比如最小二乘(Least Square,以下简称:LS)算法,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以下简称:LMMSE)算法等,具体不做限定。信道估计后,得到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的信道估计值。
接下来,通过利用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对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进行QPSK解调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具体地,每个时隙PUCCH所在PRB包含12个子载波,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对应6个数据;用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对应的信道估计值对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对应的6个数据做信道均衡处理,得到均衡后的6个数据;注意,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对应得到一组均衡后的6个数据,两个天线口共得到4组均衡后的数据[Q(0),...,Q(5)]、[Q^(0),...,Q^(5)]、[Q(6),...,Q(11)]、[Q^(6),...,Q^(11)];采用的信道均衡处理方法可以是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以下简称:MMSE)方法,最大比值合并(maximum Ratio Combining,以下简称:MRC)方法等等,具体不做限定。
接下来,有两种处理方法对得到的均衡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
方法一:对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对应的均衡后的6个数据分别做6点IDFT变换或者IFFT变换,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Z(0),...,Z(5)]、[Z^(0),...,Z^(5)]、[Z(6),...,Z(11)]、[Z^(6),...,Z^(11)];
方法二:对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对应的均衡后的6个数据分别间隔插入6个0,其中如果天线口某个时隙对应的数据对应偶数子载波,那么该天线口该时隙对应的均衡后的6个数据在插0后的序列中处于偶数位置,或反之;例如,假设[Q(0),...,Q(5)]是对应天线口1时隙0的数据,并对应偶数子载波,那么插0后得到的数据为[Q(0),0,Q(1),0,...,Q(5),0]。对每个天线口每个时隙对应的均衡后的6个数据分别间隔插入6个0后得到的数据(分别为12个数据)进行12点IDFT变换或者IFFT变换,分别得到12个数据,一共四组;对12个数据中第i个数据和第i+6个数据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得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对应的估计值;因为,可以知道形如[Q(0),0,Q(1),0,...,Q(5),0]的输入序列,经过IDFT变换或者IFFT变换后得到的数据形如[d(0)Z(0)/2,...,d(5)Z(5)/2,d(6)Z(0)/2,...,d(11)Z(5)/2],其中d(k)=exp{2π(2m+1)k/12},k=0,...,11,m为整数;从而可以合并第i个数据和第i+6个数据得到估计值Z(i)。
上面描述的均衡处理以及后续IDFT变换或者IFFT变换(包括可能的合并处理,如上述方法二),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的过程可以统称为解调。
接下来,将四组数据估计值分别对应为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的估计值,其中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可以为所述UE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得到:
所述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获得32个码字比特,将获得的32个码字比特循环重复成48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获得24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前32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后16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UE将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划分成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
或者,
所述UE将待发送信息比特分成2组,对2组信息比特分别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每组取前24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每组中的所述前24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得2组QPSK调制符号,每组包括12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UE将2组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获取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另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
具体地,基站知道UE按照什么编码方法对UE发送的信息编码,也知道采用的调制方法是QPSK调制,也知道UE将把所有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及如何分组,还知道四组调制符号将分别在哪个天线口的哪个时隙发送,基站唯一不知道的是四组调制符号中的调制符号的具体取值。所以,基站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后,应该把估计值和本来UE发送的四组调制符号一一对应,作为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
通过利用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进行解码得到UE发送的信息。具体地,得到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还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得到UE发送的信息,所以还需要利用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进行解码得到编码调制前的信息,即UE发送的信息。具体解码方法根据UE采用的编码方法相应确定,一般有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简称:ML)解码方法,基于快速哈达马(Hadamard)变换的解码方法,具体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基于UE在两个天线口发送数据时所采用的发送方法,基站可以对应地采用逆过程进行处理,而且在对UE在两个天线口上发送的数据进行区分时,不用进行复杂的操作,即可直接观察到与各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对应的数据。
图7为本发明UE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UE可以包括:编码调制模块11、扩展变换模块12、映射扩展模块13、导频处理模块14以及发送模块15,其中,编码调制模块11,用于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扩展变换模块12,用于通过对所述编码调制模块获取的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映射扩展模块13,用于将所述扩展变换模块获取的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其中,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导频处理模块14,用于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第一导频序列,其中相同时隙上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发送模块15,用于在所述两个天线口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经过映射扩展模块13和导频处理模块14处理后的SC-FDMA符号。
本实施例的UE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UE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UE在图7所示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编码调制模块11可以包括:第一编码单元111、第一调制单元112和第一分组单元113,扩展变换模块12可以包括:第一扩展单元121和第一变换单元122,该UE还可以包括:导频序列获取模块16。
其中,第一编码单元111,用于通过对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获得32个码字比特,将获得的32个码字比特循环重复成48个码字比特;第一调制单元112,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编码单元获取的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获得24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前32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后16个码字比特对应;第一分组单元113,用于将所述第一调制单元112获取的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划分成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
第一扩展单元121,用于通过对第一组调制符号[q(0),...,q(5)]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一组扩展调制符号[q(0)/2,...,q(5)/2,q(0)/2,...,q(5)/2];通过对第二组调制符号[q(6),...,q(11)]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二组扩展调制符号[d(0)q(6)/2,...,d(5)q(11)/2,d(6)q(6)/2,...,d(11)q(11)/2],其中d(k)=exp{2π(2m+1)k/12},k=0,...,11,m为整数;通过对第三组调制符号[q(12),...,q(17)]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三组扩展调制符号[q(12)/2,...,q(17)/2,q(12)/2,...,q(17)/2];通过对第四组调制符号[q(18),...,q(23)]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四组扩展调制符号[d^(0)q(18)/2,...,d^(23)q(17)/2,d^(6)q(18)/2,...,d^(11)q(23)/2],其中d^(k)=exp{2π(2n+1)k/12},k=0,...,11,n为整数;第一变换单元122,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扩展单元获取的四组扩展调制符号分别进行DFT或者FFT,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Q(0),...,Q(11)]、[Q^(0),...,Q^(11)]、[Q(12),...,Q(23)]、[Q^(12),...,Q^(23)];
映射扩展模块13,具体用于将第一变换单元122获取的[Q(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0上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一变换单元122获取的[Q^(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第一变换单元122获取的[Q(12),...,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第一变换单元122获取的[Q^(12),...,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导频序列获取模块16,用于通过对根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获取循环移位序列RS1(i);通过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11和C12,获取第一对导频序列C11RS1(i)和C12RS1(i),其中C11=1,C12=1;通过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21和C22,获取第二对导频序列C21RS1(i)和C22RS1(i),其中C21=1,C22=-1;导频处理模块14,具体用于在天线口1的时隙0上放置所述导频序列获取模块16获取的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2的时隙0上放置所述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1的时隙1上放置所述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2的时隙1上放置所述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
本实施例的UE可以用于执行图2、图3和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发明UE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UE在图7所示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编码调制模块11可以包括:第二编码单元114、第二调制单元115和第二分组单元116,扩展变换模块12可以包括:第二变换单元123和第二扩展单元124,该UE还可以包括:导频序列获取模块16。
第二编码单元114,用于将待发送信息比特分成2组,对2组信息比特分别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每组取前24个码字比特;第二调制单元115,用于通过对第二编码单元114获取的每组中的24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得2组QPSK调制符号,每组包括12个QPSK调制符号;第二分组单元116,用于将第二调制单元115获取的2组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获取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一个来自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另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
第二变换单元123,用于通过对第一组调制符号[q(0),...,q(5)]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0),...,Q(5)];通过对第二组调制符号[q(6),...,q(11)]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6),...,Q(11)];通过对第三组调制符号[q(12),...,q(17)]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12),...,Q(17)];通过对第四组调制符号[q(18),...,q(23)]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18),...,Q(23)];第二扩展单元124,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二变换单元获取的[Q(0),...,Q(5)]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一组发射数据序列[Q(0),0,Q(1),0,...,Q(5),0];通过对[Q(6),...,Q(11)]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二组发射数据序列[0,Q(6),0,Q(7),...,0,Q(11)];通过对[Q(12),...,Q(17)]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三组发射数据序列[Q(12),0,Q(13),0,...,Q(17),0];通过对[Q(18),...,Q(23)]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四组发射数据序列[0,Q(18),0,Q(19),...,0,Q(23)];
映射扩展模块13,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124得到的[Q(0),0,Q(1),0,...,Q(5),0]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124得到的[0,Q(6),0,Q(7),...,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124得到的[Q(12),0,Q(13),0,...,Q(17),0]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124得到的[0,Q(18),0,Q(19),...,0,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导频序列获取模块16,用于对根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获取循环移位序列RS1(i);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11和C12,获取第一对导频序列C11RS1(i)和C12RS1(i),其中C11=1,C12=1;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21和C22,获取第二对导频序列C21RS1(i)和C22RS1(i),其中C21=1,C22=-1;导频处理模块14,具体用于在天线口1的时隙0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2的时隙0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1的时隙1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2的时隙1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
本实施例的UE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1、解复用模块22和解调解码模块23,其中,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通过两个天线口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解复用模块22,用于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扩展序列相同;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解调解码模块23,用于对所述解复用模块获取的与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以获取所述UE发送的信息。
具体地,该解复用模块22可以具体用于:
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所述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或者,
在所述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
解调解码模块23可以具体用于通过采用与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对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解调,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将所述四组数据估计值分别对应为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的估计值;对所述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进行解码,以得到所述UE发送的信息;
其中,所述四组调制符号采用下述任一种方式得到:
所述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获得32个码字比特,将获得的32个码字比特循环重复成48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获得24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前32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后16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UE将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划分成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或者,
所述UE将待发送信息比特分成2组,对2组信息比特分别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每组取前24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每组中的所述前24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得2组QPSK调制符号,每组包括12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UE将2组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获取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另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
本实施例的接收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信息发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
所述UE通过对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
所述UE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其中,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所述UE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
所述UE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第一导频序列,其中相同时隙上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所述UE在所述两个天线口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所述SC-FDMA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包括:
所述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获得32个码字比特,将获得的32个码字比特循环重复成48个码字比特;
所述UE通过对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获得24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前32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后16个码字比特对应;
所述UE将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划分成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包括:
所述UE将待发送信息比特分成2组,对2组信息比特分别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每组取前24个码字比特;
所述UE通过对每组中的所述前24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得2组QPSK调制符号,每组包括12个QPSK调制符号;
所述UE将2组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获取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另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对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包括:
所述UE通过对第一组调制符号[q(0),…,q(5)]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一组扩展调制符号[q(0)/2,…,q(5)/2,q(0)/2,…,q(5)/2];
所述UE通过对第二组调制符号[q(6),…,q(11)]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二组扩展调制符号[d(0)q(6)/2,…,d(5)q(11)/2,d(6)q(6)/2,…,d(11)q(11)/2],其中d(k)=exp{2π(2m+1)k/12},k=0,…,11,m为整数;
所述UE通过对第三组调制符号[q(12),…,q(17)]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三组扩展调制符号[q(12)/2,…,q(17)/2,q(12)/2,…,q(17)/2];
所述UE通过对第四组调制符号[q(18),…,q(23)]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四组扩展调制符号[d^(0)q(18)/2,…,d^(5)q(23)/2,d^(6)q(18)/2,…,d^(11)q(23)/2],其中d^(k)=exp{2π(2n+1)k/12},k=0,…,11,n为整数;
所述UE通过对四组扩展调制符号分别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或者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Q(0),…,Q(11)]、[Q^(0),…,Q^(11)]、[Q(12),…,Q(23)]、[Q^(12),…,Q^(23)];
所述两个天线口包括天线口1和天线口2,所述UE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包括:
所述UE将[Q(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0上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所述UE将[Q^(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所述UE将[Q(12),…,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所述UE将[Q^(12),…,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对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包括:
所述UE通过对[q(0),…,q(5)]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0),…,Q(5)],通过对[Q(0),…,Q(5)]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一组发射数据序列[Q(0),0,Q(1),0,…,Q(5),0];
所述UE通过对[q(6),…,q(11)]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6),…,Q(11)],通过对[Q(6),…,Q(11)]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二组发射数据序列[0,Q(6),0,Q(7),…,0,Q(11)];
所述UE通过对[q(12),…,q(17)]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12),…,Q(17)],通过对[Q(12),…,Q(17)]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三组发射数据序列[Q(12),0,Q(13),0,…,Q(17),0];
所述UE通过对[q(18),…,q(23)]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18),…,Q(23)],通过对[Q(18),…,Q(23)]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四组发射数据序列[0,Q(18),0,Q(19),…,0,Q(23)];
所述两个天线口包括天线口1和天线口2,所述UE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包括:
所述UE将[Q(0),0,Q(1),0,…,Q(5),0]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所述UE将[0,Q(6),0,Q(7),…,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所述UE将[Q(12),0,Q(13),0,…,Q(17),0]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所述UE将[0,Q(18),0,Q(19),…,0,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第一导频序列之前,还包括:
所述UE通过对根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获取循环移位序列RS1(i);
所述UE通过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11和C12获取第一对导频序列C11RS1(i)和C12RS1(i),其中C11=1,C12=1;
所述UE通过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21和C22获取第二对导频序列C21RS1(i)和C22RS1(i),其中C21=1,C22=-1;
所述两个天线口包括天线口1和天线口2,所述UE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第一导频序列,包括:
所述UE在所述天线口1的时隙0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所述天线口2的时隙0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在所述天线口1的时隙1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所述天线口2的时隙1上放置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
7.一种信息接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用户设备UE通过两个天线口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扩展序列相同;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所述基站对与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以获取所述UE发送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天线口包括天线口1和天线口2;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
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所述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或者,
在所述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与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以获取所述UE发送的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
所述基站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对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解调,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
所述基站将所述四组数据估计值分别对应为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的估计值;
所述基站对所述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进行解码,以得到所述UE发送的信息;
其中,所述四组调制符号采用下述任一种方式得到:
所述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获得32个码字比特,将获得的32个码字比特循环重复成48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获得24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前32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后16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UE将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划分成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
或者,
所述UE将待发送信息比特分成2组,对2组信息比特分别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每组取前24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每组中的所述前24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得2组QPSK调制符号,每组包括12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UE将2组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获取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另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
1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调制模块,用于通过对待发送信息进行编码和调制获取四组调制符号;
扩展变换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编码调制模块获取的所述四组调制符号分别进行扩展和傅里叶变换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
映射扩展模块,用于将所述扩展变换模块获取的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将所述四组发射数据序列中的另外两组发射数据序列分别映射到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的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其中,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上的两组发射数据序列中,与相同子载波对应的两个发射数据序列元素中至少有一个为零;采用相同的扩展序列分别对所述映射模块映射到所述两个天线口同一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每个子载波上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发射数据序列元素映射到该时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
导频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中用于导频传输的SC-FDMA符号上放置第一导频序列,其中相同时隙上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两个天线口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经过所述映射扩展模块和导频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所述SC-FDMA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调制模块包括: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通过对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获得32个码字比特,将获得的32个码字比特循环重复成48个码字比特;
第一调制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编码单元获取的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获得24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前32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后16个码字比特对应;
第一分组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调制单元获取的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划分成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调制模块包括: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将待发送信息比特分成2组,对2组信息比特分别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每组取前24个码字比特;
第二调制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二编码单元获取的每组中的24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得2组QPSK调制符号,每组包括12个QPSK调制符号;
第二分组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调制单元获取的2组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获取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另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变换模块包括:
第一扩展单元,用于通过对第一组调制符号[q(0),…,q(5)]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一组扩展调制符号[q(0)/2,…,q(5)/2,q(0)/2,…,q(5)/2];通过对第二组调制符号[q(6),…,q(11)]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二组扩展调制符号[d(0)q(6)/2,…,d(5)q(11)/2,d(6)q(6)/2,…,d(11)q(11)/2],其中d(k)=exp{2π(2m+1)k/12},k=0,…,11,m为整数;通过对第三组调制符号[q(12),…,q(17)]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三组扩展调制符号[q(12)/2,…,q(17)/2,q(12)/2,…,q(17)/2];通过对第四组调制符号[q(18),…,q(23)]进行扩展得到长度为12的第四组扩展调制符号[d^(0)q(18)/2,…,d^(5)q(23)/2,d^(6)q(18)/2,…,d^(11)q(23)/2],其中d^(k)=exp{2π(2n+1)k/12},k=0,…,11,n为整数;
第一变换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扩展单元获取的四组扩展调制符号分别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或者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取四组发射数据序列[Q(0),…,Q(11)]、[Q^(0),…,Q^(11)]、[Q(12),…,Q(23)]、[Q^(12),…,Q^(23)];
所述映射扩展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变换单元获取的[Q(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0上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一变换单元获取的[Q^(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一变换单元获取的[Q(12),…,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一变换单元获取的[Q^(12),…,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变换模块包括:
第二变换单元,用于通过对第一组调制符号[q(0),…,q(5)]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0),…,Q(5)];通过对第二组调制符号[q(6),…,q(11)]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6),…,Q(11)];通过对第三组调制符号[q(12),…,q(17)]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12),…,Q(17)];通过对第四组调制符号[q(18),…,q(23)]进行DFT或FFT变换得到[Q(18),…,Q(23)];
第二扩展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二变换单元获取的[Q(0),…,Q(5)]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一组发射数据序列[Q(0),0,Q(1),0,…,Q(5),0];通过对[Q(6),…,Q(11)]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二组发射数据序列[0,Q(6),0,Q(7),…,0,Q(11)];通过对[Q(12),…,Q(17)]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三组发射数据序列[Q(12),0,Q(13),0,…,Q(17),0];通过对[Q(18),…,Q(23)]进行插0扩展得到第四组发射数据序列[0,Q(18),0,Q(19),…,0,Q(23)];
所述映射扩展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得到的[Q(0),0,Q(1),0,…,Q(5),0]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得到的[0,Q(6),0,Q(7),…,0,Q(11)]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0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得到的[Q(12),0,Q(13),0,…,Q(17),0]映射到所述天线口1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将所述第二扩展单元得到的[0,Q(18),0,Q(19),…,0,Q(23)]映射到所述天线口2时隙1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12个子载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频序列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对根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获取循环移位序列RS1(i);通过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11和C12获取第一对导频序列C11RS1(i)和C12RS1(i),其中C11=1,C12=1;通过将所述循环移位序列RS1(i)分别乘以系数C21和C22获取第二对导频序列C21RS1(i)和C22RS1(i),其中C21=1,C22=-1;
所述导频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天线口1的时隙0上放置所述导频序列获取模块获取的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2的时隙0上放置所述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1的时隙1上放置所述两对导频序列中的一对导频序列,在天线口2的时隙1上放置所述两对导频序列中的另一对导频序列。
1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通过两个天线口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上行数据包含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解复用模块,用于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扩展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扩展序列相同;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对所述SC-FDMA符号进行解复用,获取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其中,所述两个天线口在同一时隙对应的第一导频序列为基于相同的导频序列扩展后的正交序列;
解调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解复用模块获取的与所述UE的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和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解调解码,以获取所述UE发送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复用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两个天线口的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所述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或者,
在所述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偶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1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并在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所在PRB的子载波中的奇数子载波上获取所述UE通过所述天线口2发送的数据部分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解码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采用与两个天线口分别对应的导频部分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通过采用与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信道的估计值对所述两个天线口对应的数据部分的数据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解调,得到四组数据估计值;将所述四组数据估计值分别对应为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的估计值;对所述四组调制符号的估计值进行解码,以得到所述UE发送的信息;
其中,所述四组调制符号采用下述任一种方式得到:
所述UE通过对待发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获得32个码字比特,将获得的32个码字比特循环重复成48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获得24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前32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与所述48个码字比特中的后16个码字比特对应;所述UE将所述24个QPSK调制符号划分成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组调制符号中包含所述前16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和所述后8个QPSK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一个符号;
或者,
所述UE将待发送信息比特分成2组,对2组信息比特分别编码成32个码字比特,每组取前24个码字比特;所述UE通过对每组中的所述前24个码字比特中每相邻两个码字比特进行QPSK调制获得2组QPSK调制符号,每组包括12个QPSK调制符号;所述UE将2组QPSK调制符号分成四组,以获取四组调制符号[q(0),…,q(5)]、[q(6),…,q(11)]、[q(12),…,q(17)]和[q(18),…,q(23)],每一组调制符号至少包含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和至少一个来自所述2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另一组QPSK调制符号中的符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19527.XA CN102916783B (zh) | 2011-08-02 | 2011-08-02 | 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19527.XA CN102916783B (zh) | 2011-08-02 | 2011-08-02 | 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16783A CN102916783A (zh) | 2013-02-06 |
CN102916783B true CN102916783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7615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19527.XA Active CN102916783B (zh) | 2011-08-02 | 2011-08-02 | 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167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95684B (zh) * | 2016-04-05 | 2019-09-13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 一种上行子帧调度方法和装置 |
CN107343321B (zh) * | 2016-04-29 | 2022-11-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接入方法及装置、发射机、接收机、终端 |
CN111934832B (zh) | 2016-07-15 | 2021-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多信道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8010515A1 (zh) * | 2016-07-15 | 2018-01-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多信道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872304B (zh) * | 2016-09-28 | 2020-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
WO2018059350A1 (zh)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888533B (zh) * | 2016-09-30 | 2020-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979401B (zh) * | 2016-10-25 | 2020-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195869B1 (ko) * | 2016-11-16 | 2020-12-29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차세대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10491442B2 (en) * | 2017-03-28 | 2019-11-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8811118A (zh) * | 2017-05-05 | 2018-11-13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长pucch的资源调度、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039979B (zh) * | 2017-08-11 | 2019-09-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
CN109873782B (zh) | 2017-12-01 | 2022-02-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417698B (zh) * | 2018-04-27 | 2022-08-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EP4213424A4 (en) * | 2020-10-22 | 2023-11-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8157827A (zh) * | 2022-12-05 | 2024-06-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7618A (zh) * | 2009-03-19 | 2009-09-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天线发射方法和装置 |
CN101541070A (zh) * | 2009-04-27 | 2009-09-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天线系统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18496B2 (en) * | 2007-10-26 | 2012-07-10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cyclic prefix dimension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
-
2011
- 2011-08-02 CN CN201110219527.XA patent/CN1029167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7618A (zh) * | 2009-03-19 | 2009-09-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天线发射方法和装置 |
CN101541070A (zh) * | 2009-04-27 | 2009-09-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天线系统的发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16783A (zh) | 2013-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16783B (zh) | 信息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994288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 |
JP6298017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制御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
JP5730567B2 (ja) | Cdmパイロット及びfdmデータを多重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JP5529973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harq実行方法及び装置 | |
EP2549668B1 (en) |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890284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 |
JP5583206B2 (ja) | 多重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
US8718168B2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uplink DM-RS multiplexed with data in uplink MIMO transmission | |
JP5301323B2 (ja) |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CN106411486B (zh) | 一种上行解调导频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
WO2011120233A1 (zh) | 正交掩码生成装置和方法及正交掩码映射装置和方法 | |
TWI423608B (zh) | 正交掩碼生成裝置、解調參考信號生成裝置和方法 | |
KR20130132378A (ko) | 긍정 응답 신호 및 사운딩 레퍼런스 신호를 다중화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WO2011087314A2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JP2012527154A (ja) | 多重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1431686A (zh) | 信号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170940A (zh)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
CN103503329B (zh) | 控制信道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8282435B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KR20110085887A (ko) | 상향링크 mimo 전송에서 데이터와 다중화된 상향링크 dm-rs 전송 방법 | |
JP2020092442A (ja) | Ue及びueによって行われる方法 | |
RU2575013C2 (ru) |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разнесения передачи дл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 кодированных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дискретного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фурье канало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