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5775A - 稳压器折流板和使用该种折流板的压水反应堆(pwr) - Google Patents

稳压器折流板和使用该种折流板的压水反应堆(pw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5775A
CN102915775A CN2012101346031A CN201210134603A CN102915775A CN 102915775 A CN102915775 A CN 102915775A CN 2012101346031 A CN2012101346031 A CN 2012101346031A CN 201210134603 A CN201210134603 A CN 201210134603A CN 102915775 A CN102915775 A CN 102915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volume
pwr
gas outlet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46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E·斯坦因默勒
M·J·爱德华兹
N·爱德沃里安
Y·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WXT Canada Ltd
BWXT Nuclear Ener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abcock and Wilcox Canada Ltd
Babcock and Wilcox Nuclear Ener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bcock and Wilcox Canada Ltd, Babcock and Wilcox Nuclear Energy Inc filed Critical Babcock and Wilcox Canad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15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5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3/00Pressure vessels; Containment vessels; Containment in general
    • G21C13/02Detail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04Thermal reactors ; Epithermal reactors
    • G21C1/06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 G21C1/08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moderator being highly pressurised, e.g. boiling water reactor, integral super-heat reactor, pressurised water reactor
    • G21C1/09Pressure regulating arrangements, i.e. pressuriser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32Integral reactors, i.e. reactors wherein parts func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but not essential to the reaction, e.g. heat exchangers, are disposed inside the enclosure with the core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04Thermal reactors ; Epithermal reactors
    • G21C1/06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 G21C1/08Heterogeneous reactors, i.e. in which fuel and moderator are separated moderator being highly pressurised, e.g. boiling water reactor, integral super-heat reactor, pressurised water reactor
    • G21C1/086Pressurised water rea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tructure Of Emergency Protection For Nuclear Reactor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压水反应堆(PWR)包括压力容器和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核反应堆堆芯。折流板设置在压力容器内并将压力容器分为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以及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并包括压力传输通道,该压力传输通道具有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的下端以及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之下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的上端。排气管具有下端和上端,排气管的下端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排气管的上端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之上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

Description

稳压器折流板和使用该种折流板的压水反应堆(PWR)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发电技术、核反应堆控制技术、核能发电控制技术、热管理技术以及相关技术。 
背景技术
核反应堆使用包括大量裂变材料的反应堆堆芯,例如,含有二氧化铀(UO2)的材料,它是裂变的235U同位素浓缩产物。诸如轻水或重水的一次冷却剂流过反应堆堆芯而吸收热量,用来加热水或另外的二次冷却剂以产生蒸汽,或用于某些其它的用途。对于发电来说,蒸汽用来驱动发电机的涡轮机。在热核反应堆中,水还用作使中子热化的中子慢化剂,这可提高裂变材料的反应性。诸如是机械操作的控制棒、用可溶性中子毒物对一次冷却剂的化学处理等的各种反应性控制机构被用来调节反应性和所产生的热量。 
在压水反应堆(PWR)中,轻水(或其它一次冷却剂)在密封压力容器中保持在欠热状态中,该密封压力容器中还包含反应堆堆芯。在PWR中,一次冷却剂水的压力和温度都受到控制。外部的稳压器可用来控制压力;然而,外部稳压器必然带来额外的大直径的压力容器贯穿件,以将外部稳压器连接到压力容器。各种内部的稳压器结构也是公知的。 
这里披露的是提供了各种益处的改进措施,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阅读下文后将会明白这些益处。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装置包括压水反应堆(PWR),该压水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和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核反应堆堆芯。折流板设置在压力容器内并将压力容器分为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以及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折流板包括压力传递通道,该通道具有与PWR运行容 积流体连通的下端以及在运行稳压器的液位范围之下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的上端。排气管具有下端和上端,下端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上端在运行稳压器的液位范围之上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在某些此种装置中,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装置包括压水反应堆(PWR),该压水反应堆包括构造成含有核反应堆堆芯和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折流板的压力容器。折流板将压力容器分为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以及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装置包括折流板,该折流板构造成设置在压水反应堆(PWR)内,折流板的第一侧面向内部稳压器容积,折流板相对的第二侧面向运行PWR容积。排气管穿过折流板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第一端与折流板的第一侧流体连通,第二端与折流板的第二侧流体连通。排气管的第一端相对地更靠近折流板,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对地离折流板更远。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采取多种部件和部件的布置的形式,并为各种运行工艺和运行工艺布置。附图只是为了说明优选的实施例并不可认为限制本发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包括内部稳压器的压水反应堆(PWR)。 
图2示意性地示出图1的PWR的上部,该PWR带有另一实施例的内部稳压器和选定的相关部件。 
图3示意性地示出图示的实施例,其中,压力传输通道由波动管来实施。 
图4和5示意性地示出两个图示的绝热折流板实施例。 
图6-8用示意性地示出用来将折流板安装到压力容器内的合适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示的压水反应堆(PWR)型核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10和设置在压力容器10内的核反应堆堆芯12。反应堆堆芯12包括大量裂变材料,诸如含有二氧化铀(UO2)的材料,它是裂变的235U同位素浓缩产物,裂变材料布置成设置在笼形燃料元件架或其它支承组件内的燃料棒束等,支承组件构造 成安装在压力容器10的合适的安装支架或固定结构内。 
压力容器含有高达图1所示液位L的一次冷却剂。在PWR构造中,一次冷却剂保持在过欠热状态中,其中,压力和温度都受到控制。在图1所示的PWR中,使用内部稳压器来保持压力,该内部稳压器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10顶部的蒸汽气泡S。提供电阻加热器14或其它加热装置来加热蒸汽气泡以提高压力。另一方面,合适地设置喷嘴或喷淋器16,以将冷水或蒸汽注入到蒸汽气泡内来降低压力(注意,控制元件14、16是示意性地示出)。 
内部稳压器容纳在压力容器10内。在所示的实例中,折流板20设置在压力容器10内。折流板20将压力容器分为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22以及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24。内部稳压器容积22含有从折流板20向上延伸到PWR内一次冷却剂液位L的一次冷却剂部分,并还含有设置在液位L上方的蒸汽气泡S。 
在PWR正常运行过程中,一次冷却剂的液位L可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之内变化。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应被理解为在PWR的任何正常模式的运行过程中液位L的允许范围。在运行的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外的液位L值构成了需要反应堆运行人员干预的异常运行。例如,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可造成一次冷却剂液位下降到低于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这不是正常运行,而且LOCA通常确实导致反应堆运行立即停堆。同样地,某些事件或工况可造成一次冷却剂水位上升到高于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这也不是正常运行。在某些情形中,液位范围偏离到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之外可能不会要求反应堆停堆,但这会要通过控制操作来进行补救,该控制操作使反应堆运行参数回到正常范围内,包括使液位L回到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内。 
还应该指出的是,PWR的特定当前运行工况或模式(例如,在特定功率输出水平或特定一次冷却剂温度下运行),会对一次冷却剂液位赋予比Lop.range还要严格的限值。如此处所使用的,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应被理解为在PWR的任何正常模式的运行过程中液位L的允许范围,PWR的特定正常运行模式会对一次冷却剂液位赋予更加严格的限制。举例来说,考虑液位L1<L2<L3<L4,以及如下两个运行模式:在温度T1下运行的第一模式,对此, 冷却剂液位被限制在范围〔L1,L3〕;以及在温度T2>T1下运行的第二模式,对此,冷却剂液位被限制在范围〔L2,L4〕。为简化起见,假定这些只是PWR的两个运行模式,则运行稳压器的液位范围Lop.range是〔L2,L4〕。 
继续参照图1,所示的PWR包括同轴地设置在压力容器10内的中央上升管30。由核反应堆堆芯12加热的一次冷却剂在中央上升管30内向上流动,并在靠近(或在某些构思的实施例中连接到)折流板20的中央上升管30顶部处排出。排出的一次冷却剂反转流动方向,在中央上升管30外面向下流过由中央上升管30和压力容器10所限定的环腔32。可供选择地,中央上升管30顶部包括有孔筛网34,以促使流动反转而从中央上升管30内的向上方向变为外环腔32内的向下方向。 
尽管未予示出,但在某些实施例中,一体的蒸汽发生器设置在环腔32内。在典型的结构中,给水(构成不同于一次冷却剂的二次冷却剂)沿着大致向上的方向在设置于环腔32内的一个或多个蒸汽发生器管子(未示出)之内或之外流动。一次冷却剂在一个或多个蒸汽发生器管子之内或之外中的另一处内大致向下流过环腔32(换句话说,一次冷却剂可在蒸汽发生器管子外大致向下地流动,而二次冷却剂在蒸汽发生器管子内大致向上流动,或者替代地,一次冷却剂可在蒸汽发生器管子内大致向下地流动,而二次冷却剂在蒸汽发生器管子外大致向上流动)。蒸汽发生器管子可具有各种几何形,诸如是垂直的直蒸汽发生器管子,或围绕中央上升管30的螺旋形蒸汽发生器管子,等等。包括一体化的蒸汽发生器的PWR有时在行内被称之为一体化PWR。尽管一体化蒸汽发生器通常位于环腔32内,但也可考虑将一体化蒸汽发生器(或其一部分)定位压力容器10内的其他地方,例如在中央上升管30内。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位于压力容器10外面,被反应堆堆芯12加热的一次冷却剂通过合适的管道从压力容器10传送到外部蒸汽发生器(未示出)。在还有其它构思的实施例中,PWR用于生产蒸汽之外的用途,那么就根本就不存在蒸汽发生器。 
合适地提供反应性控制机构来控制反应堆堆芯12内的核反应性。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吸收中子的控制棒40由一个或多个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42操作,以将控制棒40有控制地插入反应堆堆芯12或从反应堆堆芯12拔出。 插入控制棒可减小反应性,而拔出控制棒则提高反应性。所示的CRDM 42是设置在压力容器10内的内部CRDM42,替代地,CRDM可以是设置在压力容器10外面和上方的外部CRDM,用合适的机械贯穿件连接到控制棒。附加地或替代地,诸如硼酸之类的可溶性中子毒物可选择性地按受控的量添加到一次冷却剂中,以控制反应性。还如另一说明性的实例那样,形成一次冷却剂中的空隙的过程会通过修改一次冷却剂的慢化剂作用(这些实施例使用轻水、重水或起作中子慢化剂的其它一次冷却剂)而影响反应性,并且,合适地控制如此的过程可提供替代的或附加的反应性控制机理。 
PWR合适地包括未在图1中示出的其它元件,诸如是监控传感器、用于安全系统的阀门和其它部件、外部安全壳结构等。一次冷却剂在压力容器10内的循环(例如,向上流过中央上升管30和向下流过环腔32回到反应堆堆芯12)可通过自然对流来驱动,或者可由一次冷却剂泵(未示出)主动驱动或帮助进行循环。图示的PWR压力容器10通过支承裙座44安装在大致直立的位置中,将含有反应堆堆芯12的压力容器10下部设置在地下。(在某些构思的实施例中,全部的压力容器10可位于地下,将含有反应堆堆芯12的压力容器10下部设置在更深的凹坑或深坑内)。尽管从安全观点来看上述的局部或全部地下的布置是有利的,但也可考虑其它的布置,例如,PWR放置在海上或航运船只上以对船舶的航行提供核动力。此外,图1中示意地示出的PWR只是一个实例,可考虑其它用于反应堆容器、一次冷却剂循环路径等的构造。 
在包括一体的稳压器的PWR中,诸如是借助于图1实例所示的PWR,内部稳压器容积22和运行PWR容积24都被包含在压力容器10内,但被折流板20分开。应有足够的横贯折流板20的流体流通,以使内部稳压器容积22内的压力变化能有效地控制运行PWR容积24内的压力。此外,折流板20有利于将从中央上升管30排出的向上流动的一次冷却剂折流到外环腔32内。 
这里应认识到,折流板20的热特性也应有利地考虑到。为了提供说明性的实例,在对类似于图1所示PWR模拟的一种运行模式中,运行PWR容积设计成用包括处于压缩或欠热液相的水的一次冷却剂来运行。欠热液相的典型值在约310℃至325℃的范围内。为了保持所需的压力,内部稳压器容积22保持在较高的温度下,该温度较佳地对应于一次冷却剂水的饱和温度,并较佳地 在欠热液体温度之上约5℃至35℃。稳压器容积22内的水处于低于水位L的液态和在水位L之上的蒸汽气泡S内的气态。通过两个容积22、24之间的充分流体流通,则在温度较高的稳压器容积22内产生的压力可有效地传送到运行PWR容积24以提供压力的控制。 
然而,这里应认识到,上述的充分流体连通还意味着两个容积22、24之间的充分热连通。因此,热量有效地从温度较高的稳压器容积22传递到温度较低且较大的运行PWR容积24。因此,运行加热器14来保持稳压器容积较高的温度,以维持要求的压力。在模拟过程中,约80kW的功率输入到加热器14内,用来维持稳压器容积所要求的温度。这里应认识到,这导致PWR运行效率低下,并可具有诸如在运行PWR容积24中引入温度梯度之类的其它有害的效果。 
因此,所披露的折流板设计成绝热的。为此目的,将折流板20设计成:在稳态运行过程中,抑制一次冷却剂在两个容积22、24之间的流动。这必然使横贯折流板20的流阻增大。在所示的实例中,正常运行过程期间横贯折流板20的流体连通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指定的压力传输通道50来实现的。每个压力传输通道50具有与运行PWR容积24流体地连通的下端以及在低于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22流体连通的上端。这确保压力传输通道50的上端在PWR任何正常运行期间保持浸没在液态一次冷却剂内。 
折流板20相对较高的流阻不降低瞬态特性。然而,在此认识到,用于发电或其它有用的应用场合中的PWR通常稳态运行,除了起堆和停堆期间之外,使瞬变现象最小。通过抑制两个容积22、24之间的一次冷却剂的流动,就可减小两个容积22、24之间的对流传热,这提高由折流板20提供的绝热。 
通过将折流板20构造成包括绝热间隙,还使图示的折流板20做得更加绝热。在图1的实施例中,折流板20包括间距开的第一板和第二板60、62,它们由用作绝热体的间隙64所分离。尽管示出两个间距开的板60、62,但间距开的板的数量可增加到三块或更多块,以提供进一步的绝热间隙。板60、62是合适的金属板,例如,用钢或其它金属制成,它们适应于PWR的压力容器10内的严酷的环境。 
由压力传输通道50提供的相对高的流阻有利地增加由折流板20提供的有效绝热。然而,在某些于压力容器10内形成压力的事故情形中,该高流阻会有问题。在包括压力升高的事故情形中,升高的压力通常通过合适的卸压阀52释放,该卸压阀合适地与靠近压力容器10顶部的蒸汽气泡S可操作地连接。在如此情形中,折流板20的高流阻可导致延迟的压力释放和/或折流板20的破裂。 
在图1的实施例中,提供一个或多个排气管70来适应于压力容器10内形成压力的事故情形。排气管70为卸压提供较大的流体通道。然而,不希望排气管70在PWR正常运行期间传导流体(并由此促进对流传热)。在图1的实施例中,每个排气管70具有与运行PWR容积24流体连通的下端以及与内部稳压器容积22流体连通的上端,但该上端在运行的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上方的液位处。这置排气管70的上端于蒸汽气泡S内。其结果是,在PWR正常运行期间,一次冷却剂不流过排气管70,且因此排气管70对横贯折流板20的传热不提供贡献(或可忽略)。另一方面,在压力容器10内的压力升高的事故事件中,可提供排气管70来将流体(液态或气态的一次冷却剂)传导进内部稳压器容积22内,从而由卸压阀52释放掉。 
参照图2,显示一变体实施例的放大图(与图1的视图相比),该实施例也包括折流板20,折流板20形成内部稳压器容积22和运行PWR容积24,使蒸汽气泡S位于内部稳压器容积22内。图2的内部稳压器还包括用于压力控制的加热器14和蒸汽喷雾管嘴或喷淋器16。图2所示折流板20还包括被间隙64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60、62,并包括通过折流板20的压力传输通道50(在图2中仅示出其中一个以作为说明例子),还包括排气管70(在图2中又仅示出其中一个以作为说明例子)。如图2所示,排气管70的下端82与运行PWR容积24流体连通,排气管70的上端84延伸到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上方,进入蒸汽气泡S内。在图2中,排气管支承86对排气管70的上端84提供支承,排气管70的上端84比排气管70的下端更远离折流板20地延伸。 
图2的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压力容器10形成内部稳压器容积22的那部分的详细形状,以及在于在中央上升管30上端处使用不同的有 孔筛网34’。所示有孔筛网34’从中央上升管30延伸到折流板20,从而在中央上升管30上端处排出的向上流动的一次冷却剂通过有孔筛网34’。应该指出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有孔筛网34’与中央上升管30形成一体,例如,通过在中央上升管30顶部处形成开口(即,有孔)以限定出有孔筛网34’。 
在图1和2的实施例中,压力传输通道50位于有孔筛网34、34’外面。在该外部位置,一次冷却剂流从向上流动的方向过渡到向下流动的方向,并因此具有平行于折流板20的很大的侧向流分量(或整体上具有合适的流动设计)。该侧向流横向于压力传输通道50内的流动方向,这进一步减小容积22、24之间的一次冷却剂流动。 
参照图3,压力传输通道50合适地构造成进一步减小容积22、24之间的一次冷却剂流动。在图3所示的压力传输通道50中,它通过使用实施为通过折流板20的波动管90的压力传输通道50来实现(即,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构成的板60、62)。波动管90具有与运行PWR容积24流体连通的下端92以及在低于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Lop.range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22流体连通的上端94(显示在图1和2中)。波动管90的下端92包括闭合板100,并且,与运行PWR容积24的流体连通是经由下端92侧面的孔或洞102。通过同轴的外管104进一步减少一次冷却剂的流动。由于靠近下端92的运行PWR容积24内的一次冷却剂流基本上是侧向的(还是从中央上升管30内的向上流动过渡到外环腔32内的向下流动),所以同轴的外管104促进在下端92处形成一次冷却剂的滞流区。 
包括构件100、102、104在内的图示结构仅是压力传输通道50结构的说明性实例,以减少容积22、24之间的一次冷却剂流的。也可考虑折流板、约束件、流动阻挡件等的各种其它结构来减小容积22、24之间一次冷却剂流。任何此种布置或结构应提供足够的流体连通,以使压力传输通道能执行其如下主要功能:通过调整内部稳压器容积22内的压力,能够控制运行PWR容积24内的压力。足以达到此目的的流体连通的程度取决于所期望的正常运行压力、可接受的(即,设计的)瞬态间隔、一次冷却剂的类型等。 
参照图4和5,通过构造包括被间隙64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60、62的折流板20,可使用各种方法来提供绝热效果。在图4中,两个板60、62由间 隙64所间隔开,但在其周缘处未加密封。合适的支架110将两个板60、62固定在一起并形成间隙64。在图4的实施例中,间隙64不是密封容积。相反,间隔的第一和第二板60、62形成未密封的容积64,当折流板20浸没在水中时,该容积填充有水。因为未密封容积64内的水(或其它一次冷却剂)被滞留而不流动(或至少不快速流动),所以提供了绝热。因此,未密封容积64内的一次冷却剂主要通过热传导而不是通过热对流来传热。 
如果要求进一步绝热,则可采用诸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该替代实施例中,折流板20’包括被间隙64间距开的两个板60、62,其中,板60、62在其周缘处用金属或耐受PWR环境的其它材料的环形密封件112进行密封。其结果是,在图5的实施例中,间隙64是密封容积。该密封容积可用诸如空气、氮气等的气体114填充。该方法确保仅通过热传导在间隙64上传热。在另一变体中,密封容积可构思为排空的容积(即,“含”真空)。 
所示的折流板20、20’提供基本的绝热。然而,也可考虑其它的绝热折流板。例如,其它构思的折流板包括单块板(因此无间隙)使该单板包括耐受PWR压力容器10内环境的绝热材料。 
对图4的折流板20已经进行了稳态模拟,在图2的稳压器结构中,有如图3所示实施的压力传输通道,并还包括排气管70。这些模拟使用了运行PWR容积24内的欠热一次冷却剂的运行条件,以及含有一次冷却剂水的内部稳压器容积22,该内部稳压器容积22的温度近似地比与一次冷却剂水的饱和温度相对应的欠热温度高11℃。使用具有高流动传导率的单块钢板来分离两个容积22、24,模拟表明,供给加热器14的约80kW功率足以将稳压器维持在饱和温度。相比之下,当使用所披露的折流板20时,该加热减小到几个kW。稳态模拟表明,大多数改进的特性是由于限制了稳态中横贯折流板20的一次冷却剂的流动,使用间距开的板60、62来提供二次的热改进。 
排气管70可在某些事故情形中操作。例如,在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情形中,其中,在卸压阀管嘴52处有完全断开破裂,排气管70使作用在折流板20上的压力为最小。排气管70允许运行PWR容积24内的加压水(或其它加压一次冷却剂)对于压力传输通道50而旁路通过,因此使横贯折流板20的压差为最小。排气管支承件86允许排气管70和压力容器10的壳体之间有 不同的膨胀。 
参照图6-8,折流板20在压力容器10内的安装可采用各种连接结构。参照图6,支承折流板20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了下部支承环120,该下部支承环焊接到压力容器10的壳体122,该壳体12带有也焊接到壳体122的上部支承环124,这抑制折流板20抵抗横贯折流板20的任何压差,如在冷却剂丧失事故(LOCA)情形中会发生的那样,其中,在卸压阀管嘴52处有完全断开破裂。在图6的连接结构中,通过纳入设置在折流板20的上部金属板60和壳体122或上部支承环124之间楔形件126,可抑制或完全堵塞通过与壳体122的周缘连接而横贯折流板20的流动。楔形件126允许折流板20和壳体122之间有不同的膨胀,同时仍保持流体密封。 
参照图7和8,另一连接实施例包括通过焊接将折流板20的下部板62连接到压力容器10的壳体122。在该结构中,通过支架110将上部板60支承在下部板62上。通过设置在壳体122和下部板62之间的居间部件来吸收不同的膨胀,就可合适地适应由于压力增大和温度膨胀所引起的壳体122的任何可能的位移。在图7的实施例中,该居间部件包括舌形件130,该舌形件通过由蚀刻或机械打磨工艺等方法除去一部分壳体122而形成。在图8的实施例中,该居间部件包括焊接到壳体122的居间支架132。 
参照图6-8描述的连接结构是说明性实例,还可考虑其它的连接结构,其适应不同的热膨胀和壳体的位移,同时保持合适的流体密封。 
已经图示和描述了优选实施例。显然,其它技术人员阅读和理解上面详细描述后将会想出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应被认为包括如此的修改和改变,只要它们落入所权利要求书和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29)

1.一种装置包括:
压水反应堆(PWR),该压水反应堆包括:
压力容器,
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核反应堆堆芯,
折流板,该折流板设置在压力容器内并将压力容器分为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以及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其中,折流板包括压力传递通道,该压力传递通道具有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的下端以及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之下的液位处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的上端,以及
排气管,该排气管具有下端和上端,该排气管的下端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该排气管的上端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之上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横向于折流板并通过折流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传输通道包括至少一个波动管,该波动管通过折流板并具有下端和上端,该波动管的下端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该波动管的上端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之下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传输通道内的流体流动路径横向于折流板并通过折流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形成不密封的容积,当折流板浸没在水中时,该容积中填充有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它们形成密封的容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
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它们形成密封的容积;以及
设置在密封容积内的气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绝热阻挡件,该阻挡件介于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和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WR还包括:
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中央上升管,该中央上升管具有下端和上端,该中央上升管的下端布置成接纳从核反应堆堆芯向上流动的一次冷却剂,而该中央上升管的上端布置成排出朝向折流板向上流动的一次冷却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WR还包括:
有孔筛网,该有孔筛网包围中央上升管的上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孔筛网从中央上升管延伸到折流板,从而所有在中央上升管的上端处排出的向上流动的一次冷却剂通过有孔筛网。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传输通道的下端设置在有孔筛网的外面。
14.一种装置包括:
压水反应堆(PWR),该压水反应堆包括:
构造成含有核反应堆堆芯的压力容器,以及
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折流板,折流板将压力容器分为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以及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形成不密封的容积,当折流板浸没在水中时,该容积填充有水。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形成密封容积的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还包括设置在密封容积内的气体。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绝热阻挡件,该绝热阻挡件介于设置在折流板上方的内部稳压器容积和设置在折流板下方的运行PWR容积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PWR还包括:
具有下端和上端的排气管,该排气管的下端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该排气管的上端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上方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压力传输通道,该通道具有下端和上端,压力传输通道的下端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压力传输通道的上端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下方的液位处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压力传输通道,该压力传输通道具有下端和上端,该压力传输通道的下端与运行PWR容积流体连通,该压力传输通道的上端与内部稳压器容积流体连通。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传输通道包括至少一个通过折流板的波动管。
23.一种装置包括:
折流板,该折流板构造成设置在压水反应堆(PWR)内,折流板的第一侧面向内部稳压器容积,折流板相对的第二侧面向运行PWR容积;以及
排气管,该排气管通过折流板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该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折流板的第一侧流体连通,该排气管的第二端与折流板的第二侧流体地连通;
其中,排气管的第一端相对地更靠近折流板,而排气管的第二端相对地更远离折流板。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的第二端离开折流板的距离有效地使排气管的第二端定位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上方的液位处。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它们形成不密封的容积,当折流板浸没在水中时,该容积填充有水。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它们形成密封容积。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折流板包括:
间距开的第一和第二板,它们形成密封容积;以及
设置在密封容积内的气体。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折流板包括不同于排气管的压力传输通道,压力传输通道通过折流板并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该压力传输通道的第一端与折流板的第一侧流体连通,该压力传输通道的第二端与折流板的第二侧流体连通;以及
压力传输通道的第二端比排气管的第二端相对地更靠近折流板。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排气管的第二端离折流板的距离有效地使排气管的第二端定位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上方的液位处,以及
压力传输通道的第二端离折流板的距离有效地使压力传输通道的第二端定位在运行稳压器液位范围下方的液位。
CN2012101346031A 2011-05-16 2012-05-02 稳压器折流板和使用该种折流板的压水反应堆(pwr) Pending CN1029157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108,734 US8681928B2 (en) 2011-05-16 2011-05-16 Pressurizer baffle plate an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PWR) employing same
US13/108,734 2011-05-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5775A true CN102915775A (zh) 2013-02-06

Family

ID=4717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46031A Pending CN102915775A (zh) 2011-05-16 2012-05-02 稳压器折流板和使用该种折流板的压水反应堆(pw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81928B2 (zh)
EP (2) EP3203481B1 (zh)
JP (1) JP2014521927A (zh)
CN (1) CN102915775A (zh)
CA (1) CA2834688C (zh)
WO (1) WO2012158929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0884A (zh) * 2013-08-12 2013-12-1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部的蒸汽稳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5632571A (zh) * 2014-12-01 2016-06-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设备
CN105654994A (zh) * 2014-12-01 2016-06-08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稳压器
CN111508625A (zh) * 2020-04-29 2020-08-0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上部集中布置的稳压器结构及其应用
CN113035399A (zh) * 2021-03-05 2021-06-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自驱动引流式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0253B2 (en) 2012-04-17 2017-04-11 Bwxt Mpower, Inc. Riser cone apparatus to provide compliance between reactor components and minimize reactor coolant bypass flow
US9997262B2 (en) 2013-12-26 2018-06-12 Nuscale Power, Llc Integral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tube sheet
US10685752B2 (en) 2015-02-10 2020-06-16 Nuscale Power, Llc Steam generator with inclined tube sheet
CN110911020B (zh) * 2019-12-04 2022-07-19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容器顶部双层的先进专设安全设施配置方案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0349A (en) * 1955-09-12 1961-06-27 Walter G Roman Reactor
US3245881A (en) * 1962-07-31 1966-04-12 Babcock & Wilcox Co Integral boiler nuclear reactor
US3442759A (en) * 1966-02-16 1969-05-06 Anglo Belge Vulcain Sa Soc Nuclear reactors
US4072563A (en) * 1976-06-24 1978-02-07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Industrial technique for an integral compact reactor
US4859401A (en) * 1985-08-14 1989-08-22 Hitachi, Ltd. Nuclear reactor
US5053190A (en) * 1988-04-13 1991-10-01 Rolls-Royce And Associates Limited Water cooled nuclear reactor and pressurizer assembly
CN1125350A (zh) * 1994-12-23 1996-06-26 清华大学 用于稠油热采铀氢锆双区压水堆
TW200518112A (en) * 2002-11-18 2005-06-01 Gen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reactor core coolant flow distributions
WO2010059640A2 (en) * 2008-11-18 2010-05-27 Nuscale Power, Inc. Reactor vessel coolant deflector shield
US20100316181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Thome Ted L Integral helical coil pressurized water nuclear rea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4311A (en) * 1964-12-24 1966-11-08 Atomenergi Ab Internal pressurization of a nuclear reactor of the pressurized water type
SU745383A3 (ru) * 1973-11-26 1980-06-30 Крафтверк Унион Аг (Фирма)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CH592352A5 (zh) * 1974-03-20 1977-10-31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US4213824A (en) * 1977-06-23 1980-07-22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Nuclear steam system containment
FR2397046A1 (fr) * 1977-07-05 1979-02-0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Reacteur nucleaire a eau legere pour la production d'eau chaude
KR840000944A (ko) * 1981-07-07 1984-03-26 엘던 에이취. 루더 가압 경수로형 원자로의 수동정지
DE3571358D1 (en) * 1984-05-07 1989-08-1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mall unitized pressurized water nuclear reactor
JPH02240593A (ja) * 1989-03-15 1990-09-2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原子炉圧力容器
JPH03257398A (ja) * 1990-03-08 1991-11-15 Toshiba Corp タンク型高速増殖炉
FR2893176A1 (fr) * 2005-11-04 2007-05-11 Framatome Anp Sas Cuve de reacteur nucleaire a eau sous pression.
JP4848333B2 (ja) * 2007-09-07 2011-12-2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湿分分離加熱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0349A (en) * 1955-09-12 1961-06-27 Walter G Roman Reactor
US3245881A (en) * 1962-07-31 1966-04-12 Babcock & Wilcox Co Integral boiler nuclear reactor
US3442759A (en) * 1966-02-16 1969-05-06 Anglo Belge Vulcain Sa Soc Nuclear reactors
US4072563A (en) * 1976-06-24 1978-02-07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Industrial technique for an integral compact reactor
US4859401A (en) * 1985-08-14 1989-08-22 Hitachi, Ltd. Nuclear reactor
US5053190A (en) * 1988-04-13 1991-10-01 Rolls-Royce And Associates Limited Water cooled nuclear reactor and pressurizer assembly
CN1125350A (zh) * 1994-12-23 1996-06-26 清华大学 用于稠油热采铀氢锆双区压水堆
TW200518112A (en) * 2002-11-18 2005-06-01 Gen Electri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reactor core coolant flow distributions
WO2010059640A2 (en) * 2008-11-18 2010-05-27 Nuscale Power, Inc. Reactor vessel coolant deflector shield
WO2010059640A3 (en) * 2008-11-18 2010-08-19 Nuscale Power, Inc. Reactor vessel coolant deflector shield
US20100316181A1 (en) * 2009-06-10 2010-12-16 Thome Ted L Integral helical coil pressurized water nuclear reactor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0884A (zh) * 2013-08-12 2013-12-1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部的蒸汽稳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440884B (zh) * 2013-08-12 2016-05-1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置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部的蒸汽稳压系统的应用方法
CN105632571A (zh) * 2014-12-01 2016-06-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设备
CN105654994A (zh) * 2014-12-01 2016-06-08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一种一体化反应堆的稳压器
CN111508625A (zh) * 2020-04-29 2020-08-0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上部集中布置的稳压器结构及其应用
CN113035399A (zh) * 2021-03-05 2021-06-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自驱动引流式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
CN113035399B (zh) * 2021-03-05 2022-11-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自驱动引流式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81928B2 (en) 2014-03-25
EP2710606B1 (en) 2016-11-02
EP2710606A4 (en) 2014-11-26
US20120294410A1 (en) 2012-11-22
WO2012158929A3 (en) 2014-01-16
CA2834688C (en) 2019-10-29
EP2710606A2 (en) 2014-03-26
JP2014521927A (ja) 2014-08-28
EP3203481B1 (en) 2018-10-24
CA2834688A1 (en) 2012-11-22
EP3203481A1 (en) 2017-08-09
WO2012158929A2 (en) 201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5775A (zh) 稳压器折流板和使用该种折流板的压水反应堆(pwr)
US10726962B2 (en) Nuclear reactor system having natural circulation of primary coolant
Carelli et al. The design and safety features of the IRIS reactor
CN101154472B (zh) 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
JP4313204B2 (ja) コンパクトな加圧水型原子炉
JP6232051B2 (ja) 原子力蒸気供給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3101658B1 (en) Reactor system with a lead-cooled fast reactor
CN203931515U (zh) 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
CN103985422A (zh) 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
CN102822902A (zh) 带有一体的蒸汽发生器的紧凑型核反应堆
KR20140018288A (ko) 소형 통합 가압 경수로
CN109801719B (zh) 一种双压力容器式一体化核反应堆结构
US9583221B2 (en) Integrated emergency core cooling system condenser for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KR101463441B1 (ko) 고농축 붕산 주입 설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안전주입계통
US4810460A (en) Nuclear boiling water reactor upper plenum with lateral throughpipes
EP0332817A1 (en) Shroud tank and fill pipe for a boiling water nuclear reactor
US3211623A (en) Neutronic reactor and fuel element therefor
CN101656112A (zh) 压力壳内驱动机构驱动的挤水棒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水堆
RU2473984C1 (ru) Реакто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Kuznetsov et al. NPP with VK-300 boiling water reactor for power and district heating grids
Zhao et al. Discussion on design of new-style innovative small modular reactor
TWI555031B (zh) 壓水式反應器及用於壓水式反應器之裝置
JP2022032025A (ja) 炉心溶融事故を軽減するための専用の安全装置を含む一体型高速中性子原子炉
Kuznetsov et al. State-of-the-art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implified boiling-water reactor VK-300
Dazhi et al. An integral design of NHR-200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126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