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3593A - 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13593A
CN102913593A CN2012102749307A CN201210274930A CN102913593A CN 102913593 A CN102913593 A CN 102913593A CN 2012102749307 A CN2012102749307 A CN 2012102749307A CN 201210274930 A CN201210274930 A CN 201210274930A CN 102913593 A CN102913593 A CN 102913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ountershaft
transmission input
gear train
input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49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13593B (zh
Inventor
T.辛赫
P.S.波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913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3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13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135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16H2003/093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each countershaft having an output gear meshing with a single common gear on the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even forward spee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28Multiple concentric clutch 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33Plurality of counter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该变速器能够连接到输入构件并且包括输出传递齿轮、第一和第二轴构件、第一、第二和第三副轴构件、多个共面齿轮组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扭矩传递装置包括多个齿轮、同步器组件和双离合器组件。变速器能够操作以在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提供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和多个前进速度比。

Description

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8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 61/514,667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三个副轴以建立七个或更多个传动比的紧凑型双离合器多速变速器。
背景技术
该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构成现有技术。
具有副轴和共面齿轮组的典型多速变速器使用具有不同的专用齿轮对或齿轮组的副轴齿轮来实现每个前进速度比。因此,在该典型设计中所需齿轮的总数量是用于前进速度的数量的两倍加上用于倒档的三个。这必需使用大量所需的齿轮对,在具有相对大数量的前进速度比的变速器中尤其如此。
虽然当前变速器实现其预期目的,但是对新式和改进变速器配置的需要实质上是持续不断的,所述变速器配置展现改进的性能(尤其是从效率、响应性和平滑性的角度看)和改进的包装(主要是减少尺寸和重量)。因此,本领域需要具有改进包装并且同时提供期望传动比和扭矩范围的变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能够连接到输入构件并且包括输出构件、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第一、第二和第三副轴构件、多个共面齿轮组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装置。扭矩传递装置包括多个同步器组件和双离合器组件。变速器能够操作以在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之间提供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和多个前进速度比。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以及能够被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离合器壳体。所述离合器壳体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在四个平面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齿轮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副轴,这些副轴每个都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变速器包括五个同步器组件,以便将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齿轮组的所述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联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所述双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性接合建立七个前进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方案:
1. 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以及能够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离合器壳体,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三副轴,所述第三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四齿轮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以及
五个同步器组件,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所述双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性接合建立前进和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2.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选择性地连接的所述第一副轴。
3.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
4. 根据方案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三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四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副轴。
5. 根据方案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四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到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副轴。
6. 根据方案5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五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
7.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邻近于所述双离合器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邻近于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邻近于所述第二齿轮组,并且所述第四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组和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端壁之间。
8.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所述第一副轴共同旋转;第二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二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所述第二副轴共同旋转;以及第三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所述第三副轴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第二副轴传递齿轮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变速器输出构件。
9. 根据方案8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是与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第二副轴传递齿轮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中的每个都啮合的齿轮。
10. 根据方案8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驻车齿轮,所述驻车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所述第三副轴共同旋转,其中,所述驻车齿轮构造成防止所述第三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的旋转。
11. 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以及能够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离合器壳体,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三副轴,所述第三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四齿轮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以及
第一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所述第一副轴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二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所述第二副轴共同旋转;
第三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所述第三副轴共同旋转;
驻车齿轮,所述驻车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所述第三副轴共同旋转,其中,所述驻车齿轮构造成在接合时防止所述第三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的旋转;以及
五个同步器组件,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所述双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至少一个传递到所述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的至少一个以及传递到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第二副轴传递齿轮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的至少一个,以建立前进和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12. 根据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副轴。
13. 根据方案1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
14. 根据方案1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三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四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副轴。
15. 根据方案1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四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副轴。
16. 根据方案15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五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
17. 根据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邻近于所述双离合器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邻近于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邻近于所述第二齿轮组,并且所述第四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组和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端壁之间。
18. 根据方案1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变速器输出构件,其中,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是与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第二副轴传递齿轮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的每个都啮合的齿轮。
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势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通过下述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容易地显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元件或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七速变速器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八速变速器具有双离合器、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三个副轴、以及多个齿轮组和多个同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多速变速器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0表示。变速器10能够连接到输入构件12并且具有输出构件或齿轮14。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构件12是轴并且输出构件14是齿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输入构件12能够是除了轴以外的部件,并且输出构件14能够是除了齿轮以外的部件例如轴。
输入构件12被持续连接到发动机16或其他扭矩产生机械以向该输入构件12提供驱动扭矩。输出构件或齿轮14可旋转地驱动差速器组件18。差速器组件18将由输出构件14传递的扭矩最终地传送到一对道路车轮(未示出)。
变速器10包括至少部分地包围齿轮传动装置20的壳体19。齿轮传动装置20包括各种轴或构件、共面互啮齿轮组、双离合器组件以及能够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如将在本文描述的。例如,齿轮传动装置20包括: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2;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4;第一副轴26;第二副轴28;以及第三副轴30。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4是中空轴,其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2同心并且套接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2上面。第一副轴26、第二副轴28和第三副轴30每个均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24间隔开并且与该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24平行。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24限定第一旋转轴线,第一副轴26限定第二旋转轴线,第二副轴28限定第三旋转轴线,并且第三副轴30限定第四旋转轴线。副轴26和28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24的布置和定位能够互换。
双离合器组件32能够连接在输入构件12与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24之间。双离合器组件32包括离合器壳体34,该离合器壳体能够连接到输入构件12以与其共同旋转。此外,双离合器组件32具有第一离合器元件或毂36和第二离合器元件或毂38。离合器元件36和38与离合器壳体34一起构造以形成摩擦离合器,这在本领域公知为双离合器。更具体地,离合器元件36、38和离合器壳体34具有安装到其上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其上的摩擦盘,这些摩擦盘相互作用以形成摩擦离合器。离合器元件36被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2以与其共同旋转,离合器元件38被连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或构件24以与其共同旋转。因此,离合器元件36与离合器壳体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12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以与其共同旋转。离合器元件38与离合器壳体34的选择性接合将输入构件12连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以与其共同旋转。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双离合器组件32在附图中被示出为湿式离合器组件,但是双离合器组件32能够是干式离合器组件,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齿轮传动装置20还包括多个共面的啮合的齿轮组40、50、60和70。本发明构想到,多个共面的啮合的齿轮组40、50、60和70能够按照与在附图中所示不同的顺序沿变速器输入轴22、24轴向设置,并且仍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共面齿轮组40包括第一小齿轮42、第二小齿轮44和倒档小齿轮46。第一小齿轮42能够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以与其共同旋转。第二小齿轮44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与第一小齿轮42和倒档小齿轮46啮合。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小齿轮42能够是固定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上的独立齿轮结构或者形成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的外表面上的齿轮齿/花键,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倒档小齿轮46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以与其共同旋转。齿轮组40设置在变速器壳体19的壁48附近,该壁位于变速器10的靠近双离合器组件32前部或侧部上。
共面齿轮组50包括第一小齿轮52、第二小齿轮54和第三小齿轮56。第一小齿轮52能够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与第二小齿轮54和第三小齿轮56啮合。第二小齿轮54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以与其共同旋转。第三小齿轮56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齿轮组50邻近于齿轮组40定位。
共面齿轮组60包括第一小齿轮62、第二小齿轮64、第三小齿轮66、第四小齿轮68以及惰轮69。第一小齿轮62能够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与第二小齿轮64和第三小齿轮66啮合。第二小齿轮64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与第一小齿轮62和惰轮69啮合。第三小齿轮66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第四小齿轮68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三副轴构件30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与惰轮69啮合。齿轮组60邻近于齿轮组50设置。
共面齿轮组70包括第一小齿轮72和第二小齿轮74。第一小齿轮72能够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与第二小齿轮74啮合。第二小齿轮74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齿轮组70邻近于齿轮组60定位。
此外,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能够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能够旋转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以与其共同旋转。第三副轴传递齿轮112能够选择性地固定并连接到第三副轴构件30以与其共同旋转。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构造成与输出构件14啮合,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构造成与输出构件14啮合,并且第三副轴传递齿轮112构造成与输出构件14啮合。然而,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112彼此不啮合。
驻车齿轮114被设置用于将变速器10设置在防止输出构件14旋转的驻车模式中。驻车齿轮被示出为旋转地固定到第三副轴30,但是驻车齿轮114还旋转地固定到第一副轴构件26或第二副轴构件28。此外,驻车齿轮沿第一副轴构件26、第二副轴构件28或第三副轴构件30的轴向位置能够根据可用的封装空间而改变。
继续参考图1,变速器10还包括多个能够选择性接合的同步器组件150、152、154、156和158。同步器150、152和156是双侧同步器并且通常包括拨叉(未示出),所述拨叉能够由致动器(未示出)双向平移到至少两个接合位置以及空档或断开位置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器150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44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56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同步器152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倒档齿轮46连接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54连接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以与其共同旋转。同步器156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66连接到第一副轴26以与其共同旋转,并且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74连接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与其共同旋转。
同步器154和158是单侧同步器并且通常包括拨叉(未示出),所述拨叉能够由致动器(未示出)双向平移到至少一个接合位置以及空档或断开位置中。同步器154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68连接到第三副轴构件30以与其共同旋转。同步器158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以将齿轮64连接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以与其共同旋转。
变速器10能够将扭矩以至少七个前进扭矩比和至少一个倒档扭矩比从输入轴12传输给输出齿轮构件14。每个前进扭矩比和倒档扭矩比通过选择性地接合双离合器组件32以及同步器组件150、152、154、156和158中的一个或多个而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不同的速度比与每个扭矩比相关联。
应当理解的是,每个单独的齿轮组40、50、60和70借助同步器组件150、152、154、156和158的选择性接合来提供一个或多个前进和/或倒档传动比。还应当理解的是,通过同步器和相关齿轮组的不同组合能够实现具体的前进或倒档速度比,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为了建立倒档扭矩比,离合器元件38接合并且同步器152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8将输入构件1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联接。同步器154将齿轮46与第二副轴构件28连接。更具体地,来自输入轴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通过小齿轮42被传递到齿轮44、通过齿轮44被传递到齿轮46、从齿轮46通过同步器152被传递到第二副轴构件28、接着被传递到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以及从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被传递到输出构件14。
为了建立第一前进扭矩比(即,第1档),离合器元件36接合并且同步器156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6将输入构件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联接。同步器156将齿轮74与第一副轴构件26联接。来自输入构件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并被传递到小齿轮72。小齿轮72将扭矩传递到齿轮74,该齿轮74通过同步器156将扭矩传递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从第一副轴构件26传递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以及接着从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传递到输出构件14。
为了建立第二前进扭矩比(即,第2档),离合器元件38被接合并且同步器150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8将输入构件12联接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其使得小齿轮42旋转。同步器150将齿轮44与第一副轴构件26联接。因此,来自输入构件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通过小齿轮42被传递到齿轮44、从齿轮44被传递到同步器150、从同步器150被传递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以及从第一副轴构件26被传递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和输出构件14。
为了建立第三前进扭矩比(即,第3档),离合器元件36被接合并且同步器158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6将输入构件12联接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其使得小齿轮62旋转。同步器158将齿轮64与第二副轴构件28联接。因此,来自输入构件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通过小齿轮62被传递到齿轮64、从齿轮64被传递到同步器158、从同步器158被传递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从第二副轴构件28被传递到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并接着从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被传递到输出构件14。
为了建立第四前进扭矩比(即,第4档),离合器元件38被接合并且同步器152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8将输入构件1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联接,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使得小齿轮52旋转。同步器152将齿轮54与第二副轴构件28联接。因此,来自输入构件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并被传递到小齿轮52、接着从小齿轮52被传递到齿轮54、从齿轮54被传递到同步器152、从同步器152被传递到第二副轴构件28、从第二副轴构件28被传递到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以及接着从第二副轴传递齿轮110被传递到输出构件14。
为了建立第五前进扭矩比(即,第5档),离合器元件36被接合并且同步器156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6将输入构件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联接,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使得小齿轮62旋转。同步器156将齿轮66与第一副轴构件26联接。来自输入构件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被传递到小齿轮62、从小齿轮62被传递到齿轮66、从齿轮66被传递到第一副轴构件26并通过同步器156被传递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以及从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被传递到输出构件14。
为了建立第六前进扭矩比(即,第6档),离合器元件38被接合并且同步器150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8将输入构件12与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联接,该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使得小齿轮52旋转。同步器150将齿轮56与第一副轴构件26联接。因此,来自输入构件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4并传递到小齿轮52、接着从小齿轮52被传递到齿轮56、从齿轮56被传递到同步器150、从同步器150被传递到第一副轴构件26、从第一副轴构件26被传递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接着从第一副轴传递齿轮100被传递到输出构件14。
为了建立第七前进扭矩比(即,第7档),离合器元件36被接合并且同步器154被致动。离合器元件36将输入构件12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联接,该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使得小齿轮62旋转。同步器154将小齿轮68与第三副轴构件30联接。来自输入构件12的输入扭矩通过双离合器组件32被传递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构件22被传递到小齿轮62、从小齿轮62被传递到齿轮64、从齿轮64被传递到惰轮69、从惰轮69被传递到齿轮68、从齿轮68被传递到第三副轴构件30并且通过同步器154被传递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112、以及从第三副轴传递齿轮112被传递到输出构件14。
同样,应当理解的是,齿轮组40、50、60、70中的任一齿轮组能够改变尺寸、齿轮齿数或齿距以获得一定前进和倒档扭矩比,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构想到的是,通过选择变速器10的齿轮的齿数,能够获得各种扭矩比(即,输出构件14与输入构件12的扭矩的比)和比级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和益处。例如,本构造借助仅四个共面齿轮组就提供七个速度加倒档传动比。因此,实现了具有更简化致动和控制系统、减少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及改善封的变速器。
虽然已经详细地描述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但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用于实践本发明的各种另选设计和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以及能够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离合器壳体,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三副轴,所述第三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四齿轮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以及
五个同步器组件,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所述双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性接合建立前进和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一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选择性地连接的所述第一副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二个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三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四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副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四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到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副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的第五个将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邻近于所述双离合器组件,所述第二齿轮组邻近于所述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邻近于所述第二齿轮组,并且所述第四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组和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端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所述第一副轴共同旋转;第二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二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所述第二副轴共同旋转;以及第三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所述第三副轴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第二副轴传递齿轮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将扭矩从所述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变速器输出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输出构件是与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第二副轴传递齿轮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中的每个都啮合的齿轮。
10.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
变速器壳体;
双离合器组件,所述双离合器组件具有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以及能够连接到发动机输出构件的离合器壳体,其中,所述离合器壳体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
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包括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且其中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
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且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一齿轮中每个都能够旋转地固定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以与其共同旋转,且其中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同心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且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离合器壳体传递到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
第一副轴,所述第一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以及所述第四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所述第二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二齿轮每个均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
第三副轴,所述第三副轴能够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平行,其中所述第三齿轮组的所述第四齿轮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其共同旋转;以及
第一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一副轴以与所述第一副轴共同旋转;
第二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二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二副轴以与所述第二副轴共同旋转;
第三副轴传递齿轮,所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所述第三副轴共同旋转;
驻车齿轮,所述驻车齿轮被固定到所述第三副轴以与所述第三副轴共同旋转,其中,所述驻车齿轮构造成在接合时防止所述第三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传递齿轮的旋转;以及
五个同步器组件,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齿轮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副轴、所述第二副轴和所述第三副轴中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联接;并且
其中,所述双离合器组件的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选择性接合将所述双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构件和第二变速器输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互连,并且所述五个同步器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性接合将扭矩从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和第四齿轮组的至少一个传递到所述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的至少一个以及传递到所述第一副轴传递齿轮、第二副轴传递齿轮和第三副轴传递齿轮的至少一个,以建立前进和倒档速度比中的至少一个。
CN201210274930.7A 2011-08-03 2012-08-03 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35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14667P 2011-08-03 2011-08-03
US61/514667 2011-08-03
US61/514,667 2011-08-03
US13/551273 2012-07-17
US13/551,273 US8757020B2 (en) 2011-08-03 2012-07-17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13/551,273 2012-07-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13593A true CN102913593A (zh) 2013-02-06
CN102913593B CN102913593B (zh) 2015-08-19

Family

ID=4762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493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13593B (zh) 2011-08-03 2012-08-03 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57020B2 (zh)
CN (1) CN102913593B (zh)
DE (1) DE102012213332B4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101A (zh) * 2014-07-02 2016-01-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手动变速器
CN106678295A (zh) * 2015-11-09 2017-05-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档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8105344A (zh) * 2017-12-20 2018-06-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七挡双离合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02914A1 (de) 2016-02-25 2017-08-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16202915A1 (de) * 2016-02-25 2017-08-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für Kraftfahrzeuge
DE102016207221A1 (de) * 2016-04-28 2017-11-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in Vorgelegebauweise
DE102016207226B4 (de) * 2016-04-28 2021-02-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in Vorgelegebauweis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9609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Gm Global Tecnology Operations, In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881321A (zh) * 2009-04-22 2010-11-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86697A (zh) * 2009-05-12 2010-11-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93084A (zh) * 2009-05-20 2010-11-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93066A (zh) * 2009-05-20 2010-11-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US20100294059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994786A (zh) * 2009-08-06 2011-03-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封装改进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5273B4 (de) * 2005-06-02 2013-11-28 Daimler Ag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JP4439479B2 (ja) * 2006-02-24 2010-03-24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変速機
US8408085B2 (en) * 2009-05-20 2013-04-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505401B2 (en) * 2009-06-18 2013-08-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with four axes of rotation
US8464599B2 (en) * 2011-01-10 2013-06-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ight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1321A (zh) * 2009-04-22 2010-11-1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
US20100269609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Gm Global Tecnology Operations, Inc.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886697A (zh) * 2009-05-12 2010-11-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93084A (zh) * 2009-05-20 2010-11-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93066A (zh) * 2009-05-20 2010-11-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US20100294059A1 (en) * 2009-05-20 2010-11-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even 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101994786A (zh) * 2009-08-06 2011-03-3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封装改进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6101A (zh) * 2014-07-02 2016-01-2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手动变速器
CN105276101B (zh) * 2014-07-02 2019-07-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手动变速器
CN106678295A (zh) * 2015-11-09 2017-05-1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档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6678295B (zh) * 2015-11-09 2019-06-1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多档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8105344A (zh) * 2017-12-20 2018-06-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七挡双离合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13332A1 (de) 2013-02-07
DE102012213332B4 (de) 2015-04-02
US20130031992A1 (en) 2013-02-07
US8757020B2 (en) 2014-06-24
CN102913593B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3595A (zh) 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2913594B (zh) 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86697B (zh)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2588523B (zh) 八级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93084B (zh)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2734397B (zh) 八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929529B (zh) 具有四根旋转轴线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58408B (zh) 双离合五档变速器
CN102588521B (zh) 八级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2913593B (zh) 七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93066B (zh)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93067A (zh) 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2734399A (zh) 九速双离合变速器
CN101994786A (zh) 封装改进的七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58405B (zh) 双离合多级变速器
CN102913596B (zh) 八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5317978A (zh) 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58409A (zh) 双离合五档变速器
CN101839311B (zh) 具有副轴和倒档轴的双离合多级变速器
CN101858410A (zh) 双离合变速器
CN101858406B (zh) 双离合多级变速器
CN101858407A (zh) 双离合五档变速器
CN101858420B (zh) 五档双离合变速器
CN104048000A (zh) 十一速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1871508B (zh) 双离合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