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07031A - 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07031A
CN102907031A CN2011800251095A CN201180025109A CN102907031A CN 102907031 A CN102907031 A CN 102907031A CN 2011800251095 A CN2011800251095 A CN 2011800251095A CN 201180025109 A CN201180025109 A CN 201180025109A CN 102907031 A CN102907031 A CN 102907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ding
user
data
snr
us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51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07031B (zh
Inventor
增田恭一郎
桶谷贤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07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7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07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070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7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 H04L1/005Iterative decoding, including iteration between signal detection and decod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46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as a fun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oad, e.g. delay, temperature, specific voltage/current characteristic
    • G05F1/467Sources with noise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51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 G06F11/0754Error or fault detection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by exceeding lim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05Decoding
    • H03M13/1111Soft-decision decoding, e.g. by means of message passing or 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对从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传输来的数据执行解码的解码设备包括:迭代解码部,其重复数据的解码直到在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误差检测部,其在每次执行解码时对解码结果执行错误检测,以及解码顺序控制部,其对于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估计解码完成时间,解码完成时间为直至从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为止所需的时段,且以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用户分配优先级。迭代解码部以优先级的减小顺序为用户执行对从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

Description

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码设备和一种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包括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长期演进(LTE)和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和日本的高级数字卫星广播系统之类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许多系统使用涡轮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作为错误校正码。这些代码特征在于具有高错误校正效果以便能实现接近香农极限的高传输速度。
习惯做法是在对用涡轮码或LDPC码编码的数据解码的情况下执行迭代解码。迭代解码为如下处理:通过使用在前一时间处解码得到的可靠性信息来执行解码,且这种处理被执行某个次数。迭代解码具有高错误校正效果但当解码迭代数目较大时具有需要数量庞大的处理时间的缺点。
在用于诸如上文所提到的LTE或WiMAX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对从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解码需要在某个时段内完成以便满足预定延迟要求。然而,如果用户数量增加,且如果用于每个用户的解码迭代次数增加,则存在某个时段内不能完成对来自所有用户的数据的解码的可能性,这意味着系统吞吐量将减小的可能性。
因此,正在研究控制解码迭代次数的各种方法。
作为控制解码迭代次数的方法而被研究的方法包括例如预先对于所有用户共同设置最大解码迭代次数且重复执行解码直到解码迭代次数变为等于最大次数的方法。
而且,在专利文献1(JP2002-152056A)中,讨论了一种方法,其中,对于每个用户,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用户终端所使用的信道的状态;基于对于该用户所确定的信道的状态设置用户的最大解码迭代次数;以及,重复解码直到解码迭代次数变为等于最大次数。
另一种方法中,固定最大解码迭代次数;每次执行解码时执行错误检测;且关于是否重复解码做出判断。在此方法中,发送侧的用户终端向数据添加用于错误检测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位,之后编码数据且传输所编码的数据。在接收侧的基站中的解码设备重复解码且借助CRC对解码结果进行错误检测。如果在解码结果中并未检测到错误,那么解码设备即便在解码迭代次数变为等于最大次数之前也停止解码。将参照图1来描述此解码设备。
参照图1,数据I(0),I(1),...,I(N-1)为从用户终端传输来的数据。此数据将被称作“解码前数据”。数据O(0),O(1),...,O(N-1)为在对解码前数据解码后从解码设备10输出的数据。此数据将被称作“解码后数据”。对于解码前数据和解码后数据,括号中的后缀表示用户编号,且N表示解码设备10为其执行解码的用户的数量。
图1所示的解码设备10具有迭代解码部11和错误检测部12。
迭代解码部11对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执行解码且向错误检测部12输出解码结果。
错误检测部12通过CRC对从迭代解码部11输出的解码结果执行错误检测且如果没有检测到错误,则将解码结果输出到外部。另一方面,如果在解码结果中检测到错误,则错误检测部12将可靠性信息输出给迭代解码部11。迭代解码部11通过可靠性信息的输出被通知在解码结果中出现了错误。
当解码后数据被输出到外部时,迭代解码部11对来自另一用户的解码前数据进行解码。另一方面,当从错误检测部12输出了可靠性信息时,迭代解码部11再次通过使用可靠性信息对来自同一用户的解码前数据执行解码。
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解码设备10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下文的描述中,n用作表示用户编号的变量,且n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
在下文的描述中,k用作表示解码迭代次数的变量,且k为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而且,在下文的描述中,解码迭代的最大次数为Kmax。
迭代解码部11以从n=0的顺序开始处理(步骤S101)。
迭代解码部11首先判断n是否小于N(步骤S102)。如果n小于N(步骤S102:是),那么迭代解码部11设置k=0(步骤S103)且执行解码前数据I(n)的解码。迭代解码部11也将k加1(步骤S104)。
错误检测部12通过CRC对解码前数据I(n)的解码结果执行错误检测(步骤S105)且判断是否检测到了任何错误(步骤S106)。
如果在解码结果中检测到错误(步骤S106:是),则迭代解码部11判断k是否小于Kmax(步骤S107)。如果K小于Kmax(步骤S107:是),则错误检测部12向迭代解码部11输出可靠性信息(步骤S108)且迭代解码部11通过使用可靠性信息来执行解码前数据I(n)的解码且将k加1(步骤S104)。
如果在解码结果中并未检测到错误(步骤S106:否),或者如果K并不小于Kmax(如果解码迭代次数变得等于解码迭代的最大次数),则错误检测部12输出从迭代解码部11输出的解码结果作为解码后数据O(n)(步骤S109)。
当解码后数据O(n)被输出之后,迭代解码部11将n加1(步骤S110)。之后重复从步骤S102到步骤S110的处理直到n=N-1,从而对于来自所有用户的解码前数据执行解码。
当完成了对来自所有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且当n不小于N(步骤S102:否)时,迭代解码部11结束该处理。
因此,如果错误检测部12并未检测到错误,则迭代解码部11即便是在解码迭代次数k变为等于最大次数Kmax之前也停止解码。
因此,与解码被重复直到解码迭代次数变为等于最大次数Kmax的方法相比,可减少解码迭代次数。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2-152056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虽然关于如何来控制解码迭代的次数研究了上述三种方法,但是关于对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进行解码的顺序并未展开研究。
因此,根据要执行数据解码的用户的顺序,有可能在某个时段内不能完成对来自足够大数目的用户的数据的解码,这意味着吞吐量减小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能解决上文所述的问题的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种对从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传输来的数据执行解码的解码设备,包括:
迭代解码部,其重复数据的解码直到在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
错误检测部,其在每次迭代解码部执行解码时对解码结果执行错误检测,且如果检测到错误,则向迭代解码部输出指示在解码结果中检测到错误的信号;以及
解码顺序控制部,其对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估计解码完成时间且以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用户分配优先级,其中解码完成时间为直至错误检测部在从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结果中由错误检测部检测不到错误为止所需的时段,
其中迭代解码部以解码顺序控制部所分配的优先级的减小顺序来为用户执行对于从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对从多个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传输来的数据执行解码的解码设备的解码顺序控制方法,包括:
重复数据的解码直到在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
在每次执行解码时对解码结果执行错误检测,且在检测到错误时输出指示在解码结果中检测到错误的信号;以及
对于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估计解码完成时间且以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用户分配优先级,其中解码完成时间为直至在从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为止所需的时段,
其中以分配的优先级的减小顺序为用户执行从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
根据本发明,解码设备对于每个用户估计解码完成时间且以估计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对从用户传输来的数据执行解码。
可通过以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对来自用户的数据进行解码来在某个时段内完成对来自更大数目的用户的数据的解码,从而限制了吞吐量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相关解码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解码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为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4为示出图3所示的解码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为用于说明根据解码顺序控制的执行/未执行,在某个时段内为其完成解码的用户的数量变化的图示。
图6为示出由图3所示的解码顺序控制部分配的执行数据解码的优先级的图示。
图7为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图8为示出图7所示的解码顺序控制部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解码设备设于例如如下基站中,从多个用户终端传输来的数据被在所述基站中处理。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3为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100的配置的框图。
在图3中,对应于图1中所示组件的组件由相同的标记表示。将不重复对相应组件的描述。
图3所示的解码设备100具有ΔSNR(信噪比)计算部101、解码顺序控制部102、迭代解码部11和错误检测部12。
ΔSNR计算部101为计算部的示例。
ΔSNR计算部101设有对于来自多个用户终端的解码前数据的估计SNR值(SNR(0),SNR(1),...,SNR(N-1))和所需SNR(SNR_Req(0),SNR_Req(1),...,SNR_Req(N-1))。对于估计SNR值和所需SNR,在括号中的后缀表示用户编号。
估计SNR值为其内设有解码设备100的基站中的另一设备所估计的值。估计SNR值被从另一设备提供给ΔSNR计算部101。SNR的估计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执行。然而该方法与本发明并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因此将不加以描述。
所需SNR为使得从相应用户终端传输来的数据中的错误率等于或低于一定概率所必需的目标SNR值。所需SNR由用于数据的调制方法和数据的编码率来确定。所需SNR由其内设有解码设备100的基站中的另一设备来管理。所需SNR值被从另一设备提供给ΔSNR计算部101。
ΔSNR计算部101使用方程式(1)基于关于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估计SNR值和所需SNR来对于每个用户计算ΔSNR:
ΔSNR(n)=SNR(n)-SNR_Req(n)        (1)
对于用户之一计算出的ΔSNR指示用于传输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信道的状态。
关于解码前数据的估计SNR值受到用于传输解码前数据的信道的状态、用于解码前数据的调制方法、解码前数据的编码率影响。另一方面,所需SNR由用于解码前数据的调制方法和解码前数据的编码率来确定,如上文所述。
因此,信道状态对于估计SNR值的影响(即,信道的状态)可通过计算ΔSNR来获得。更大的ΔSNR值指示信道状态更佳。
ΔSNR计算部101对于每个用户计算ΔSNR且将计算的ΔSNR输出到解码顺序控制部102。
解码顺序控制部102设有对于每个用户和解码前数据I(0),I(1),...,I(N-1)计算的ΔSNR。
解码顺序控制部102基于从ΔSNR计算部101输出的ΔSNR来分配对解码前数据进行解码的用户优先级。
对解码前数据进行解码的优先级的分配如下文所述来执行。
解码顺序控制部102首先基于对于每个用户计算的ΔSNR来估计对于该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
一般而言,如果传输数据的信道的状态更佳,则直到检测不到错误为止的数据的解码迭代次数更小且估计解码完成时间更短。因此,如果对于用户之一计算出的ΔSNR较大,则解码顺序控制部102估计对于该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较短。
解码顺序控制部102以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用户分配优先级,并以所分配的优先级的减小顺序向迭代解码部11输出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
在迭代解码部11和错误检测部12中,执行与上文所述的处理操作相同的处理操作来输出解码后数据O(0),O(1),...,O(N-1)。
下面将描述解码设备100的操作。
图4为示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100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图4中,与在图2中示出的处理操作相同的处理操作由相同的标记来指示且将不对其重复描述。
ΔSNR计算部101以从n=0的顺序开始处理(步骤S201)。
ΔSNR计算部101确定n是否小于N(步骤S202)。
如果n小于N(步骤S202:是),那么ΔSNR计算部101使用方程式(1)基于关于带有用户编号n的解码前数据I(n)的估计SNR值(SNR(n))和所需SNR(SNR_Req(n))来计算ΔSNR(n)(步骤S203)。另外,ΔSNR计算部101将n加1(步骤S204)。随后,重复自步骤S202到步骤S204的处理直到n=N-1,从而计算对于所有用户的ΔSNR。
当对于所有用户的ΔSNR计算完成,且当n不小于N(步骤S202:否)时,ΔSNR计算部101向解码顺序控制部102输出计算的ΔSNR(0),ΔSNR(1),...,ΔSNR(N-1)。
解码顺序控制部102以ΔSNR的减小顺序,即所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用户分配优先级。另外,解码顺序控制部102以所分配的优先级减小的顺序根据用户阵列来对解码前数据重新排列(步骤S205),且以重新排列的顺序向迭代解码部11输出解码前数据。
在下文的描述中,从最高级开始位于第(m+1)ΔSNR等级的用户的用户编号被表达为用户(m)。编号m为不小于0的整数且用户(m)∈{0,1,...,N-1}。对于用户所计算的ΔSNR之间的关系如表达式(2)所示:
ΔSNR(user(0))≥ΔSNR(user(1))≥ΔSNR(user(2))≥...≥ΔSNR(user(N-1))        (2)
此时,解码前数据以I(user(0)),I(user(1),...,I(user(N-1))的顺序输入到迭代解码部11。
迭代解码部11以从m=0的顺序开始处理(步骤S206)。
迭代解码部11首先判断m是否小于N(步骤S207)。
如果m小于N(步骤207:是),则迭代解码部11设置k=0(步骤S103)且执行解码前数据I(user(m))的解码。之后由迭代解码部11执行解码和由错误检测部12执行错误检测(步骤S104至S108)以输出解码后数据O(user(m))(步骤S109)。在解码后数据O(user(m))被输出时,迭代解码部11将m加1(步骤S208)。之后重复从步骤S207到步骤S208的处理直到m=N-1,从而对来自所有用户的解码前数据执行解码。
当完成了对来自所有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且当m不小于N(步骤S207:否)时,迭代解码部11结束该处理。
下面将描述根据解码顺序控制部102的解码顺序控制的执行/未执行,在某个时段内对其完成解码的用户的数量的变化。
关于下文的描述,假定解码设备100执行解码处理的用户数量为N=10且解码迭代的最大次数为Kmax=8。还假定执行一次解码所用的处理时间为25μs且分配给解码处理的时段为1000μs。
解码设备100仅可在分配的时段执行解码处理。当经过了分配的时段时,解码设备100停止解码处理。在此情况下,来自未对其完成解码的用户的所有数据的解码结果是NG(由错误检测部12检测到错误的状态)。
将对于在图5中示出的两种情况(情况1和情况2)考虑在分配给解码处理的时段内对其完成解码的用户的数量。
图5示出了在每种情况中对于用户的解码完成之前的迭代次数和用户的解码迭代次数的总和。
与图5中的“NG”条目相关联的用户条目指示即便在解码迭代次数变为等于解码迭代次数(8)后仍从中检测错误的用户。
还假定解码顺序控制部102分配对解码前数据执行解码的用户优先级,如图6所示。
在图6中示出的用户优先级顺序和与更少解码迭代次数相关联的用户的优先级顺序相符。
这是因为,解码顺序控制部102估计如果较少的解码迭代次数与用户之一相关联,或者,如果对于该用户计算出较大的ΔSNR,那么对于该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较短,且向该用户分配较高的优先级。
首先考虑情况1中在分配给解码处理的时段内对其完成了解码的用户的数量。
在情况1中,解码迭代次数的总和为40。因此,来自所有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需要40×25=1000μs。此时段不比分配给解码处理的时段(1000μs)更长。因此,无论执行解码处理的用户优先级的顺序如何,来自所有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都可在分配的时段内完成。
之后考虑情况2中在分配给解码处理的时段内对其完成解码的用户的数量。
在情况2中,解码迭代次数的总和为50。因此,来自所有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需要50×25=1250μs。该时段长于分配给解码处理的时段(1000μs)。因此,解码处理在整个处理未完成的情况下停止。
在此情况下,如果以从来自用户#1的解码前数据的顺序执行解码而不执行解码顺序控制,那么在对来自用户#8的解码前数据解码的过程中,执行解码所用的时间超过被分配给解码处理的时段(1000μs)。即,来自用户#8、用户#9和用户#10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未完成且来自这些用户的所有数据的解码结果为NG。即使解码被重复直到解码迭代次数变为等于解码迭代的最大次数(8),对于在对用户#8解码之前对其执行解码的用户#1、用户#5和用户#7的解码结果也为NG。十个用户中仅四个用户完成了解码。
另一方面,如果以图6所示的顺序执行解码,则甚至完成了对第8个用户#1的解码。在对第9个用户#7解码的过程中处理时间超过1000μs,使得未完成对用户#5和用户#7的解码且来自这些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结果为NG。完成了对在用户#7的解码之前对其执行解码的除用户#1之外所有用户的解码。十个用户中有七个用户完成了解码。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解码设备100估计对于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且以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对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执行解码。
通过以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对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进行解码,在某个时段内完成了对来自更大数目的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解码,因此限制了吞吐量减小。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7为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200的配置的框图。
在图7中,对应于图3所示组件的组件由相同的标记表示。将不重复对相应组件的描述。
在图7中示出的解码设备200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解码设备100的不同在于解码顺序控制部102由解码顺序控制部201替换。
解码顺序控制部201设有由ΔSNR计算部101对于多个用户计算的ΔSNR、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I(0),I(1),...,I(N-1)和指示解码前数据的大小的传输块大小(TBSs)(TBS(0),TBS(1),...,TBS(N-1))(在TBS的括号中的后缀表示用户编号)。
解码控制部201基于对于每个用户计算出的ΔSNR和来自该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TBS来估计对于每个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解码顺序控制部201以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用户分配优先级,并以所分配的优先级的减小顺序向迭代解码部11输出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将在下文中描述向用户分配优先级的方法。
下面将描述解码顺序控制部201的操作。
图8为示出解码顺序控制部201的操作的流程图。
解码顺序控制部201以从n=0的顺序开始处理(步骤S301)。
解码顺序控制部201首先判断n是否小于N(步骤S302)。
如果n小于N(步骤302:是),则解码顺序控制部201基于对于用户计算出的ΔSNR(n)来将分配了用户编号n的用户分到类别1至类别3之一(步骤S303)。在这种分类中,如果ΔSNR(n)大于3dB,则解码顺序控制部201将分配了用户编号n的用户分到类别1,如果ΔSNR(n)不小于-3dB且不大于3dB,则分到类别2,或者如果ΔSNR(n)小于-3dB,则分到类别3。
对应于类别的ΔSNR的间隔不限于上文所述的示例。而且,类别数量不限于3。可以可替代地限定两个类别或四个或更多个类别。
希望选择某个数量的类别和与类别相关联的ΔSNR间隔使得对于类别之一中的用户所计算出的ΔSNR不会大幅变化,且对于这些用户估计出的解码完成时间基本上彼此相等。
解码顺序控制部201随后将n加1(步骤S304)。之后重复从步骤S302到步骤S304的处理直到n=N-1,从而将每个用户分到类别之一。
当完成了将所有用户各自分到类别之一且当n不小于N(步骤S302:是)时,解码顺序控制部201估计对于每个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
如果对于用户之一计算出的ΔSNR较大,那么估计对于该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较短,如上文所述。
因此,对于分到这些类别中的不同类别的用户,如果这些用户之一所分到的类别与较大ΔSNR相关联,则解码顺序控制部201估计对于该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较短。即,解码顺序控制部201估计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对应于分到类别1的用户、分到类别2的用户和分到类别3的用户的顺序。
由于从对于类别之一中的用户所计算的ΔSNR估计出的解码完成时间基本上彼此相等,因此对于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与来自用户的解码前数据的TBS成比例。
因此,解码顺序控制部201对于分到类别之一中的用户估计如果来自这些用户之一的解码前数据的TBS较小,那么对于该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较短。
因此,解码顺序控制部201估计出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对应于下面的顺序:分到类别1且以解码前数据的TBS的增加顺序安排的用户,分到类别2且以解码前数据的TBS的增加顺序安排的用户,和分到类别3且以解码前数据的TBS的增加顺序安排的用户。
解码顺序控制部201以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来向用户分配优先级,且以所分配的优先级减小的顺序根据用户阵列来对解码前数据重新排列(步骤S305)。
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对于用户所计算的ΔSNR和解码前数据的TBS来对于用户估计解码完成时间,所以估计的准确性被改进且能以改进的可靠性来以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对来自用户的数据进行解码。
关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的配置和细节做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各种修改或变化。
本申请基于在2010年5月21日提交的现有日本申请No.2010-117240且要求其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8)

1.一种用于对从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传输来的数据执行解码的解码设备,包括:
迭代解码部,所述迭代解码部重复所述数据的解码直到在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
错误检测部,所述错误检测部在所述迭代解码部每次执行解码时对所述解码结果执行错误检测,且如果检测到错误,则向所述迭代解码部输出指示在所述解码结果中检测到错误的信号;以及
解码顺序控制部,所述解码顺序控制部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估计解码完成时间,且以所述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所述用户分配优先级,其中所述解码完成时间为直到在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结果中由所述错误检测部检测不到错误为止所需的时段,
其中所述迭代解码部以所述解码顺序控制部所分配的优先级的减小顺序来为所述用户执行对于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所述数据的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设备,还包括:
计算部,所述计算部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计算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所述数据的SNR的估计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
其中所述解码顺序控制部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基于对于所述用户的SNR的差的计算结果来估计对于所述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设备,还包括:
计算部,所述计算部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计算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所述数据的SNR的估计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
其中所述解码顺序控制部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基于对于所述用户的SNR的差的计算结果和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所述数据的大小来估计对于所述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码设备,
其中,所述解码顺序控制部基于对于所述用户的SNR的差的计算结果将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分为多个类别之一;
对于分到不同类别的用户,如果用户之一所分到的类别与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SNR的较大差相关联,则所述解码顺序控制部估计对于该用户的所述解码完成时间较短;以及
对于在所述类别之一中的用户,如果从用户之一传输来的数据的大小较小,则所述解码顺序控制部估计对于该用户的所述解码完成时间较短。
5.一种应用于对从多个用户中的每一个用户传输来的数据执行解码的解码设备的解码顺序控制方法,包括:
重复所述数据的解码直到在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
在每次执行解码时对所述解码结果执行错误检测,且在检测到错误时输出指示在所述解码结果中检测到错误的信号;以及
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估计解码完成时间,且以所述估计的解码完成时间的增加顺序向所述用户分配优先级,其中所述解码完成时间为直到在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结果中检测不到错误为止所需的时段,
其中以分配的优先级的减小顺序为所述用户执行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数据的解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码顺序控制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计算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所述数据的SNR的估计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
其中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基于对于所述用户的SNR的差的计算结果来估计对于所述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码顺序控制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计算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所述数据的SNR的估计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
其中对于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基于对于所述用户的SNR的差的计算结果和从所述用户传输来的所述数据的大小来估计对于所述用户的解码完成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其中,基于对于所述用户的SNR的差的计算结果将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分为多个类别之一;
对于分到不同类别的用户,如果用户之一所分到的类别与计算出的SNR的较大差相关联,则估计对于该用户的所述解码完成时间较短;以及
对于在所述类别之一中的用户,如果从用户之一传输来的数据的大小较小,则估计对于该用户的所述解码完成时间较短。
CN201180025109.5A 2010-05-21 2011-05-13 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7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17240 2010-05-21
JP2010117240 2010-05-21
PCT/JP2011/061022 WO2011145513A1 (ja) 2010-05-21 2011-05-13 復号装置および復号順序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07031A true CN102907031A (zh) 2013-01-30
CN102907031B CN102907031B (zh) 2016-08-03

Family

ID=4499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510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07031B (zh) 2010-05-21 2011-05-13 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59421B2 (zh)
JP (1) JPWO2011145513A1 (zh)
CN (1) CN102907031B (zh)
WO (1) WO2011145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66967B1 (ko) 2009-09-10 2015-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에서 패킷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US9125068B2 (en) 2010-06-04 2015-09-01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imulating realistic mov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
US9154979B2 (en) 2011-12-14 2015-10-06 Ixia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multiple user equipment (multi-UE) simulation
US8855070B2 (en) 2011-12-14 2014-10-07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mproved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cessing
US9204325B2 (en) 2011-12-20 2015-12-01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ducing the impact of fals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detection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data
US9071995B2 (en) 2012-01-17 2015-06-30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uplink data processing
US8908535B2 (en) 2012-02-10 2014-12-09 Ixia Methods, traffic simulator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validating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de blocks and transport blocks
US8724498B2 (en) 2012-02-14 2014-05-13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erforming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hannel delineation
US8892829B2 (en) 2012-02-29 2014-11-18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integrated sub-block interleaving and rate matching
US8738985B2 (en) * 2012-03-28 2014-05-27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 turbo decoding process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multi-user equipment (UE) traffic simulator
US9131000B2 (en) 2012-04-13 2015-09-08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heuristics-based adaptive protocol parsing
US9419858B2 (en) 2012-07-23 2016-08-16 Maxline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group management in a cable network
US9198065B2 (en) 2013-03-15 2015-11-24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utilizing adaptive symbol processing in a multiple user equipment (multi-UE) simulator
JP6165637B2 (ja) * 2014-01-08 2017-07-19 株式会社東芝 量子通信装置、量子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713720B2 (en) 2019-08-09 2023-08-01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Turbomachine dual spool transmission systems
FR3107735B1 (fr) 2020-02-27 2022-02-04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Turbomachine a double flux comprenant au moins un accessoire ou equipem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4C (zh) * 1996-02-29 2002-04-17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数字通信的差错控制方法和差错控制装置
WO2003056706A1 (fr) * 2001-12-27 2003-07-10 Nec Corporation Circuit de turbo decodage et son procede de commande
WO2007000917A1 (ja) * 2005-06-27 2007-0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受信装置および反復復号方法
CN1926831A (zh) * 2004-01-21 2007-03-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级编码数据传输的数据检测
US20090077457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Rajaram Ramesh Iterative decoding of blocks with cyclic redundancy checks
JP2009212829A (ja) * 2008-03-04 2009-09-17 Fujitsu Ltd 復号装置、復号方法、および復号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6838A (ja) * 1998-07-21 2000-02-02 Hitachi Ltd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パス設定検索装置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用パス設定検索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20020031721A (ko) 2000-10-23 2002-05-03 이계철 채널정보를 이용한 터보코드 복호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4080508A (ja) * 2002-08-20 2004-03-11 Nec Electronics Corp 誤り訂正符号の復号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装置
JP2004304620A (ja) * 2003-03-31 2004-10-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ターボ復号器及びターボ復号方法
JP2005260608A (ja) 2004-03-11 2005-09-22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受信ユニット、携帯通信端末及び復号方法
JP2007036683A (ja) 2005-07-27 2007-02-08 Nec Corp ターボ復号器および復号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端末、無線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234536B1 (en) * 2006-07-07 2012-07-31 Aquantia Corporation Iterative decoder using input data pipelining and time-interleaved processing
CN101449466B (zh) * 2006-08-02 2012-07-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及其解码方法
JP4353295B2 (ja) * 2007-10-03 2009-10-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WO2009107419A1 (ja) * 2008-02-26 2009-09-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復号装置、復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284693B2 (en) * 2009-02-03 2012-10-09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stream priority-based space-time coding
JP4799637B2 (ja) 2009-04-15 2011-10-26 株式会社モバイルテクノ 低密度パリティチェック符号復号装置及び方法
JP5760920B2 (ja) * 2011-09-30 2015-08-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符号化信号の繰り返し復号法及び符号化信号の繰り返し復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4C (zh) * 1996-02-29 2002-04-17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数字通信的差错控制方法和差错控制装置
WO2003056706A1 (fr) * 2001-12-27 2003-07-10 Nec Corporation Circuit de turbo decodage et son procede de commande
CN1926831A (zh) * 2004-01-21 2007-03-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级编码数据传输的数据检测
WO2007000917A1 (ja) * 2005-06-27 2007-01-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受信装置および反復復号方法
US20090077457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Rajaram Ramesh Iterative decoding of blocks with cyclic redundancy checks
JP2009212829A (ja) * 2008-03-04 2009-09-17 Fujitsu Ltd 復号装置、復号方法、および復号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145513A1 (ja) 2011-11-24
US20130024753A1 (en) 2013-01-24
CN102907031B (zh) 2016-08-03
JPWO2011145513A1 (ja) 2013-07-22
US8959421B2 (en) 2015-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7031A (zh) 解码设备和解码顺序控制方法
KR10128372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단 순환 중복 검사 코드
DK3002560T3 (en) Battery operated stationary sensor device with wireless 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fer
CN100477536C (zh) 检测具有未知信号特征的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JP7186715B2 (ja) ポーラ符号化および復号方法、送信デバイス、ならびに受信デバイス
CN101548501A (zh) 蜂窝系统、通信路径质量测量方法、基站以及移动台站
US20100251038A1 (en) Decoding error detection method and decoding device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0417062C (zh) 一种无线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34290A (zh) 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2064920A (zh) Cqi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设备
US8594248B2 (en) Reverse indexing methods and systems
JP2010502152A (ja) 信頼度指標を用いたブロック符号語復号器
US20130132806A1 (en) Convolutional Turbo Code Decoding in Receiver With Iteration Termination Based on Predicted Non-Convergence
RU16743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ценки вероятности ошибки на бит для сигналов с восьмипозиционной фазовой модуляцией по четырехпозиционным сигналам
CN112840613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RU13666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ценки вероятности ошибки на бит при кодировании с помощью бита четности
RU14667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ценки вероятности ошибки на бит по анализу искаженных кодовых слов на основе спектра кода
CN106464429B (zh) 增强授权检测方法
RU2643571C2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вероятности ошибки на бит по результатам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кодовых слов
CN104125035A (zh) Dci误检测筛查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98879A1 (en) Packet encoding and allocation in multi-link systems
RU14837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ценки вероятности ошибки на бит по результатам анализа искаженных кодовых слов
CN114499751B (zh) 基于极化aloha的列表增强译码方法和装置
JP2006049972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10122B2 (ja) 測位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復調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