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91804B -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91804B
CN102891804B CN201210392471.2A CN201210392471A CN102891804B CN 102891804 B CN102891804 B CN 102891804B CN 201210392471 A CN201210392471 A CN 201210392471A CN 102891804 B CN102891804 B CN 1028918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network
cdn
service node
controll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24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91804A (zh
Inventor
黄孙亮
陈建业
范成法
李宏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24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918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91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180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2490 priority patent/WO20140598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91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91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2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manag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polici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在上述方法中,网络业务控制设备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其中,控制策略调整请求用于请求CDN服务节点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单一用户的加速速率过高,对网络资源过度使用,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造成影响,灵活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也可实现在网络端口可能出现拥塞时,灵活调整该网络端口下的用户流量,避免出现网络拥塞。

Description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视频业务的发展,使得业务提供商需要提供大量的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简称为CDN)服务,以提升互联网业务的服务质量。这一变化促进了CDN的大规模运用。
但由于相关技术中的CDN系统与通信网络是截然分离的,CDN系统无法感知通信网络的状态,因而,CDN系统在对用户的应用内容进行分发或者加速时,是无法感知网络状态的。这就使得CDN的应用内容加速与网络不匹配,例如:当前网络已经处于拥塞状态,而CDN系统依然以较快的速度发送流量,由此导致网络状态更加拥塞,出现大量的丢包现象,从而影响了网络的性能。同时,由于拥塞调度增加了网络时延以及大量丢包导致了业务流的信息丢失、乱序,大大影响了互联网业务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策略调整的请求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CDN系统与通信网络相互分离易加剧网络状态拥塞,出现大量的丢包现象,影响网络性能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策略调整的请求方法包括:网络业务控制设备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其中,控制策略调整请求用于请求CDN服务节点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
优选地,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之后,还包括:CDN服务节点从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中获取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优选地,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之前,还包括:CDN系统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域名服务DNS后,获取用户的DNS解析请求;CDN系统根据DNS解析请求将用户定位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CDN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CDN服务节点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用户进行控制的CDN服务节点。
优选地,在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采用预设的调整策略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CDN服务节点将调整结果反馈至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优选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网络下载速率;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当前的网络带宽利用率;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
优选地,CDN服务节点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提高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在预设端口当前带宽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大于第五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网络下载速率大于第六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策略的调整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策略调整的请求系统包括: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第一请求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其中,控制策略调整请求用于请求CDN服务节点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CDN服务节点;CDN服务节点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中获取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优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CDN系统;CDN系统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域名服务DNS后,获取用户的DNS解析请求;定位模块,用于根据DNS解析请求将用户定位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CDN服务节点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用户进行控制的CDN服务节点。
优选地,CDN服务节点还包括:反馈模块,用于将调整结果反馈至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通过本发明,采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对用户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进行监测,在用户的当前网络状态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向CDN服务节点发起对用户的控制策略调整请求,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控制策略调整请求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CDN系统与通信网络相互分离易加剧网络状态拥塞,出现大量的丢包现象,影响网络性能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单一用户的加速速率过高,对网络资源过度使用,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造成影响,灵活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也可实现在网络端口可能出现拥塞时,灵活调整该网络端口下的用户流量,避免出现网络拥塞。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户应用承载业务交互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户应用加速策略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策略的调整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策略的调整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CDN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整体部署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CDN服务节点的分配策略部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S102:网络业务控制设备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步骤S104: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其中,控制策略调整请求用于请求CDN服务节点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
相关技术中,CDN系统与通信网络相互分离易加剧网络状态拥塞,出现大量的丢包现象,影响网络性能。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在具体业务承载时,CDN系统和网络系统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机制,尤其是根据网络的状态、用户的连接状态、用户的网络使用状态、应用的下载速率等信息,进行灵活、适当地控制和调整。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对用户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进行监测,在用户的当前网络状态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向CDN服务节点发起对用户的控制策略调整请求,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控制策略调整请求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CDN系统与通信网络相互分离易加剧网络状态拥塞,出现大量的丢包现象,影响网络性能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单一用户的加速速率过高,对网络资源过度使用,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造成影响,灵活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也可实现在网络端口可能出现拥塞时,灵活调整该网络端口下的用户流量,避免出现网络拥塞。
优选地,在步骤S104,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CDN服务节点从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中获取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
步骤S2: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优选地,在步骤S104,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S3:CDN系统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域名服务DNS后,获取用户的DNS解析请求;
在优选实施例中,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DNS服务,作为用户的本地DNS解析器,便于CDN服务节点的分配和负载均衡策略的实施。
步骤S4:CDN系统根据DNS解析请求将用户定位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步骤S5:CDN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CDN服务节点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用户进行控制的CDN服务节点。
在优选实施例中,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DNS服务,作为用户的本地DNS解析器。用户需要访问应用,发起应用访问请求。应用系统采用了CDN服务,将用户的访问重定向到CDN系统。CDN系统根据调度策略,确定为用户提供服务的CDN服务节点,并向本地DNS服务器返回解析结果。本地DNS服务器向客户端用户返回DNS解析结果,客户端用户根据DNS解析结果获得CDN服务节点信息,与CDN服务节点建立应用连接。用户访问应用内容,CDN服务节点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内容,如果上述内容存储在本地缓存中,则直接向客户分发;如果上述内容未存储在本地缓存中,则需向ISP的应用服务器去获取,然后再向用户分发。CDN服务节点在向用户进行内容分发时,对用户进行应用加速,使得内容分发的更快。用户获取应用加速后,在业务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既定策略基于网络的状态控制和调整CDN系统中的用户应用加速策略,控制特定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以达到优化网络带宽,保持网络稳定性,保障用户业务体验的目的。
在优选实施例中,CDN系统可以在其CDN中心管理系统配置相应的策略,指定特定的CDN服务节点为特定的一个或多个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服务,以形成对应关系;并将上述对应关系同步到网络管理系统,由网络管理系统将对应关系配置到具体的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上。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和CDN服务节点之间设有策略控制和调整接口,可以申请和协商策略信息。
下面结合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上述优选实施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户应用承载业务交互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用户业务承载的流程中,涉及的系统和设备可以包括:客户端、网络业务控制设备、CDN服务节点、CDN中心管理系统/DNS/GSLB、DNS根服务器、ISP授权DNS服务器以及ISP应用服务器。该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在用户发起访问前,即网络部署时,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上开启DNS服务,作为用户的本地DNS解析器。后续CDN中心的DNS进行负载均衡策略时,根据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上开启的本地DNS解析器进行负载均衡。配合预先制定的策略确定为用户提供服务的CDN服务节点;
步骤S204:用户需要访问应用,发起DNS解析请求;
步骤S206: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接收到用户的DNS解析请求,在查询本地无对应的缓存记录的情况下,向上级DNS查询,直至根DNS服务器;
步骤S208:根DNS服务器将该域名对应的ISP的授权DNS服务器信息返回至本地DNS;
步骤S210:本地DNS解析器根据根DNS返回的ISP授权DNS服务器信息,向ISP授权DNS服务器发起DNS查询请求;
步骤S212:该ISP采用了CDN服务,因而,ISP的授权DNS服务器收到DNS查询请求时,向本地DNS解析器返回CDN系统的DNS信息;
步骤S214:DNS本地解析器收到ISP授权DNS返回的CDN系统的DNS信息,向CDN系统的DNS服务器发起DNS查询请求;
步骤S216:CDN中心系统的DNS GSLB收到DNS查询请求,根据预定策略确定为用户提供服务的CDN服务节点,将CDN服务节点的服务地址作为DNS解析结果向本地DNS解析器返回;
步骤S218: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上的本地DNS解析器收到CDN中心系统的DNS GSLB返回的DNS解析结果,向用户客户端返回;
步骤S220:客户端根据DNS解析结果,获得CDN服务节点的信息,与CDN服务节点建立应用链接,访问应用;
步骤S222:CDN服务节点接收用户的内容访问请求,查询本地缓存,如本地已经缓存了对应的内容,则直接向用户进行分发,否则需要向源站获取;
步骤S224:在CDN服务节点本地没有缓存用户所需内容的情况下,CDN服务节点向ISP的应用服务器请求对应的内容;
步骤S226:ISP的应用服务器收到CDN服务节点的内容请求,向CDN服务节点返回对应的内容;
步骤S228~步骤S230:CDN服务节点向用户实施内容分发,返回用户所需的内容;在内容分发的同时,为了提高用户的业务体验,可进行加速分发,提高分发的速率;可以借用P2SP的分发技术,实施快速的内容分发;
步骤S232:用户持续进行内容访问,在内容访问结束后,关闭链接。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此业务承载流程的特点在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在本地开启的DNS服务作为用户的本地DNS解析器,使得CDN系统的DNS GSLB在进行DNS解析和负载分担时,可以根据本地DNS解析器对应到相应的网络业务控制设备,进而对应到预先设定的CDN服务节点和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为用户确定CDN服务节点。
优选地,在步骤S2,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采用预设的调整策略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CDN服务节点将调整结果反馈至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1)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网络下载速率;例如: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当前网络连接的下载速率为60M/s;
(2)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例如: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当前的应用下载速率为50M/s
(3)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当前的带宽利用率;例如: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的带宽利用率为90%;
(4)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例如: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为10%;
(5)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例如: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为2S。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CDN服务节点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
处理方式一、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5M/s)时,CDN服务节点提高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下载速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50M/s)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用户当前的应用下载速率(即预设区间的统计值,非瞬时值),如果超过预定阈值,则通过与CDN服务节点之间的策略控制和调整接口,为与预设端口对应的特定用户或者预设端口对应的多个用户中预定数量的用户(例如:当前端口A下有100个用户,可以只需调整这100个用户中应用下载速率排在前10位的用户)请求应用减速;如果低于预定阈值,则通过与CDN服务节点之间的策略控制和调整接口,为与预设端口对应的特定用户或者预设端口对应的多个用户中预定数量的用户请求应用加速。
处理方式二、在预设端口当前的带宽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端口带宽利用率(即预设区间的统计值,而非瞬时值),如果带宽利用率大于预定阈值,则通过与CDN服务节点间的策略控制和调整接口,为本端口下的特定用户或者本端口下的多个用户中预定数量的用户(例如:当前端口A下有100个用户,可以只调整这100个用户中应用下载速率排在前10位的用户)请求应用减速。
处理方式三、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即预设区间的统计值,而非瞬时值),如果丢包率大于预定阈值,则通过与CDN服务节点间的策略控制和调整接口,为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请求应用减速。
处理方式四、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大于第五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特定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即预设区间的统计值,而非瞬时值),如果网络延时大于预定阈值,则通过与CDN服务节点间的策略控制和调整接口,为与预设端口对应的特定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请求应用减速。
处理方式五、在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网络下载速率大于第六预设阈值时,CDN服务节点降低与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下面结合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上述优选实施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户应用加速策略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的实现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状态向CDN服务节点发起针对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首先需要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上部署相应的控制和调整策略,具体策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假定策略如下(以下参数取值均为区间统计值):
策略一、用户所在端口带宽利用率达到A%(假设:A%=90%),则触发相应的应用加速调整策略,请求应用减速,避免出现端口拥塞;
策略二、用户当前网络连接的下载速率达到B bit/s(假设:B=60M),则触发针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调整策略,请求应用减速,避免单一用户速率过高;
策略三、用户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已达C bit/s(假设:C=50M),则触发针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调整策略,请求应用减速,避免单一用户速率过高;
策略四、用户的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低于D bit/s(假设:D=5M),则表明该用户的应用加速效果不明显,触发针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请求应用加速,提高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
步骤S304: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在部署上述控制策略之后,就可以根据策略实时监测相应的状态,对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进行控制和调整,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情形一、基于网络带宽利用率的调整方法如下:
步骤S3041: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端口的带宽利用率,如果端口的带宽利用率达到A%的阈值,则需要对该端口下的用户应用加速策略进行调整,以降低该端口的带宽利用率;由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对该端口下用户的加速应用下载速率进行统计排序,选取下载速率Top N(假设N=100)的用户,上报至CDN系统,向CDN系统申请针对这些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进行调整,调整这些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避免加速过快,导致网络端口的拥塞;
步骤S3042:CDN系统接收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请求,根据请求消息里的内容,获取需要实施策略调整的用户信息;在CDN系统内部执行基于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调整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并将策略执行的结果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用户的策略得到正常执行后,CDN系统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的是执行成功消息;如果在策略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则反馈执行失败消息。
情形二、基于用户当前网络连接的下载速率的调整方法如下:
步骤S3043: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用户当前网络连接的下载速率,如果该用户当前网络连接的下载速率达到了B bit/s的阈值,则触发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向CDN系统发送应用减速请求,调整CDN系统中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降低对该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
步骤S3044:CDN系统接收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该用户的应用减速请求,根据请求消息里的内容,获取需要实施应用减速的用户信息,在CDN系统内部执行基于用户的应用减速,降低该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并将策略执行的结果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用户的策略得到正常执行后,CDN系统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的是执行成功消息;如果在策略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则反馈执行失败消息。
情形三、基于用户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的应用减速方法如下:
步骤S3045: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用户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可基于但不局限于{CDN服务地址—>用户客户端地址}的IP flow进行判定),如果该用户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达到了C bit/s的阈值,则触发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向CDN系统发送针对该用户应用减速请求,调整CDN系统中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降低对该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
步骤S3046:CDN系统接收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该用户的应用减速请求,根据请求消息里的内容,获取需要实施应用减速的用户信息,在CDN系统内部执行基于用户的应用减速,降低该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并将策略执行的结果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用户的策略得到正常执行后,CDN系统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的是执行成功消息;如果在策略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则反馈执行失败消息。
情形四、基于用户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的应用加速方法如下:
步骤S3047: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实时监测用户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如果该用户当前加速应用的下载速率低于D bit/s的阈值,则触发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向CDN系统发送针对该用户应用加速请求,调整CDN系统中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提高对该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
步骤S3048:CDN系统接收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发送的针对该用户的应用加速请求,根据请求消息里的内容,获取需要实施应用加速的用户信息,在CDN系统内部执行基于用户的应用加速,提高该用户的内容分发速率,并将策略执行的结果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用户的策略得到正常执行后,CDN系统向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反馈的是执行成功消息;如果在策略执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则反馈执行失败消息。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和CDN服务节点之间建立了策略控制和协商接口,使得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在监测到符合预定策略的事件后,可以通过该接口向CDN服务节点发起对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请求并进行交互。另外,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具有根据网络端口流量状态、用户网络连接下载速率、用户当前应用下载速率等网络状态触发对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调整请求的能力。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策略的调整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控制策略的调整系统可以包括:网络业务控制设备10;网络业务控制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请求模块102,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其中,控制策略调整请求用于请求CDN服务节点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
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CDN系统与通信网络相互分离易加剧网络状态拥塞,出现大量的丢包现象,影响网络性能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单一用户的加速速率过高,对网络资源过度使用,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造成影响,灵活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也可实现在网络端口可能出现拥塞时,灵活调整该网络端口下的用户流量,避免出现网络拥塞。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CDN服务节点20;CDN服务节点包括:第二获取模块200,用于从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中获取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调整模块202,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标识信息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对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系统还可以包括:CDN系统30;CDN系统30可以包括:第三获取模块300,用于在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域名服务DNS后,获取用户的DNS解析请求;定位模块302,用于根据DNS解析请求将用户定位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CDN服务节点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对用户进行控制的CDN服务节点。
优选地,如图5所示,上述CDN服务节点20还可以包括:反馈模块204,用于将调整结果反馈至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下面结合图6和图7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上述优选实施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CDN系统和网络设备的整体部署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具体的网络部署过程中,网络业务控制设备负责用户的网络连接的控制点,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和承载控制;在上述网络中,由骨干路由器提供网络的汇聚和互联,位于骨干层连接多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以形成组网关系。CDN系统可以分为CDN中心管理系统和CDN服务节点,其中,CDN中心管理系统负责对全网各CDN服务节点进行管理、维护、控制和调度。在CDN中心管理系统中又包含了DNS,业务负载均衡系统(GSLB)等组件;CDN服务节点负责为用户提供内容分发服务;CDN中心管理系统/DNS/GSLB通常采用集中部署的方式,而CDN服务节点则可以分级进行分布式部署,可以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相连接,也可以与骨干路由器相连接。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CDN服务节点的分配策略部署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由于需要根据网络状态对CDN系统中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进行调整;因而,网络业务控制设备需要和CDN服务节点进行交互以及策略的协商和调整,这就需要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和CDN服务节点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便于进行信息交互。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网络中存在四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分别为:网络业务控制设备A,网络业务控制设备B,网络业务控制设备C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D;并且存在两个CDN服务节点,分别为:CDN服务节点A和CDN服务节点B;其中,CDN服务节点A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A有直连链路,适合直接为网络业务控制设备A提供服务;网络业务控制设备B,网络业务控制设备C和网络业务控制设备D均无直连的CDN服务节点,为避免流量的绕转,更适合采用CDN服务节点B为其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可以在CDN中心管理系统部署相应的分配策略,其配置策略为:CDN服务节点A为网络业务控制设备A下的用户提供内容分发服务;CDN服务节点B为网络业务控制设备B,网络业务控制设备C以及网络业务控制设备D下的用户提供内容分发服务;在进行业务重定向和负载分担时,按照上述策略为用户选定内容分发节点。CDN中心管理系统配置了分配策略后,需要通知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使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在需要向CDN服务节点协商和调整CDN用户应用加速策略时,有明确的交互CDN服务节点。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配置需要通过网络管理系统来完成,因而,CDN中心管理系统需要增加和网络管理系统的交互接口,将CDN服务节点的分配策略,CDN服务节点和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同步到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通过网管接口对网络业务控制设备进行配置,指定对应的CDN服务节点。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上述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效果是某些优选实施例可以达到的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状态信息对CDN系统中的用户应用加速策略进行调整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所在网络端口的流量状态、用户网络连接下载速率、用户当前应用的下载速率以及用户当前网络连接的流量使用情况等网络状态信息,触发调整用户的应用加速策略。通过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和CDN服务节点之间的策略协商和控制接口发起策略调整请求,请求调整CDN系统中的用户应用加速策略,从而调整CDN对用户内容的分发速率,进而实现调整网络流量;以此避免由于CDN系统无法感知网络状态,在对用户应用内容分发时造成的单一用户流量过高、网络端口拥塞等问题;通过上述基于网络状态的流控机制,从源头上对流量进行抑制,能够有效避免网络带宽的浪费以及网络拥塞,优化了网络的使用性能,确保了用户的业务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业务控制设备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其中,所述控制策略调整请求用于请求所述CDN服务节点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所述CDN服务节点发起所述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CDN服务节点从所述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所述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
所述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所述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对所述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所述CDN服务节点发起所述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之前,还包括:
CDN系统在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域名服务DNS后,获取所述用户的DNS解析请求;
所述CDN系统根据所述DNS解析请求将所述用户定位到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所述CDN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CDN服务节点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用户进行控制的CDN服务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DN服务节点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所述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采用所述预设的调整策略对所述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所述CDN服务节点将调整结果反馈至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与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网络下载速率;
与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
与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当前的网络带宽利用率;
与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
与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中的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DN服务节点对所述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所述CDN服务节点提高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在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应用下载速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CDN服务节点降低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所述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在所述预设端口当前带宽利用率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所述CDN服务节点降低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所述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在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进行业务数据流传输时的丢包率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所述CDN服务节点降低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所述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在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接收业务数据流的网络延时大于第五预设阈值时,所述CDN服务节点降低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所述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在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网络下载速率大于第六预设阈值时,所述CDN服务节点降低与所述预设端口对应的一个用户或者多个用户中所述预设数量的用户的下载速率。
7.一种控制策略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网络状态信息;
请求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当前网络状态信息向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节点发起控制策略调整请求,其中,所述控制策略调整请求用于请求所述CDN服务节点调整向用户分发的数据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CDN服务节点;
所述CDN服务节点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控制策略调整请求中获取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所述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指示所述CDN服务节点采取的控制策略信息对所述用户当前采取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CDN系统;
所述CDN系统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开启域名服务DNS后,获取所述用户的DNS解析请求;
定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NS解析请求将所述用户定位到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CDN服务节点与网络业务控制设备的对应关系确定对所述用户进行控制的CDN服务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DN服务节点还包括:
反馈模块,用于将调整结果反馈至所述网络业务控制设备。
CN201210392471.2A 2012-10-16 2012-10-16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891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2471.2A CN102891804B (zh) 2012-10-16 2012-10-16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PCT/CN2013/082490 WO2014059828A1 (zh) 2012-10-16 2013-08-28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2471.2A CN102891804B (zh) 2012-10-16 2012-10-16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91804A CN102891804A (zh) 2013-01-23
CN102891804B true CN102891804B (zh) 2018-08-10

Family

ID=4753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2471.2A Active CN102891804B (zh) 2012-10-16 2012-10-16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91804B (zh)
WO (1) WO20140598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1804B (zh) * 2012-10-16 2018-08-10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3312824A (zh) * 2013-07-10 2013-09-18 亿览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p2p网络智能调速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997522B (zh) * 2014-05-16 2018-01-23 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7347085A (zh) * 2016-05-04 2017-11-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7786371B (zh) * 2017-10-09 2021-06-29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加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72698B (zh) * 2017-10-13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401552A (zh) * 2018-04-24 2019-11-01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n业务自动调优方法及装置
CN108848002B (zh) * 2018-06-05 2021-07-16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延时的动态gslb处理方法
CN108880882B (zh) * 2018-06-15 2021-07-16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健康检查改进机制的gslb处理方法
CN109474696B (zh) * 2018-12-10 2020-05-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网络服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747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40904B (zh) * 2020-06-27 2021-06-04 常州天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工业网关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817920A (zh) * 2020-07-17 2020-10-23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存储系统优化负载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095443B (zh) * 2020-08-24 2023-11-0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管控流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93991B (zh) * 2021-04-15 2023-05-1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限速方法及决策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9413B (zh) * 2021-04-16 2023-05-09 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Cdn调度方法、调度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23721B (zh) * 2021-09-17 2024-03-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无人机多载荷数据交互系统及其数据传输管控方法
CN113872871A (zh) * 2021-09-24 2021-12-31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加速方法及系统
CN115473819B (zh) * 2022-08-30 2024-05-17 电信科学技术第十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规则驱动的海量互联网流量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213A (zh) * 2006-03-01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内容分发网络中保障服务水平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87011A (zh) * 2008-05-26 2008-10-15 蓝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中响应用户服务请求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91447A (zh) * 2011-08-05 2011-12-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负载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2404182A (zh) * 2010-09-07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435A (zh) * 2008-12-05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策略决策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91804B (zh) * 2012-10-16 2018-08-10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9213A (zh) * 2006-03-01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内容分发网络中保障服务水平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87011A (zh) * 2008-05-26 2008-10-15 蓝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中响应用户服务请求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04182A (zh) * 2010-09-07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91447A (zh) * 2011-08-05 2011-12-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负载调度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59828A1 (zh) 2014-04-24
CN102891804A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1804B (zh) 控制策略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EP338296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adaptive bandwidth control for cdn platform
US9813933B2 (en) Multi-stream service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method, subsystem, system and multi-interface terminal
US8533346B2 (en) SIP-based network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method
US68540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network service
US8537709B2 (en) Network device, and multi-wide area network interface selection module and method
US20150074285A1 (en) Network-based adaptive rate limiting
CN104113492B (zh) 基于路由器的接入用户带宽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436207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lementing policy rules in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CN102316091A (zh) 用于内容分发网络的应用层流量优化增强
WO2007030857A1 (en)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in packet networks
CN101322363A (zh) 业务网络内提供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34309A (zh) 一种网络数据的传输方法
CN109831548A (zh) 虚拟内容分发网络vCDN节点建立方法及服务器
CN106572009A (zh) 一种多运营商链路环境下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9639502B (zh) 回源控制方法及内容分发网络
Yang et al. A review on software defin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a novel combination of CDN and SDN
CN107347085A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643946A (zh) 控制业务流的方法
CN108353027A (zh) 一种用于检测端口故障的软件定义网络系统
EP1834448B1 (en) Admission control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770097A (zh) 一种网络传输加速方法及装置
CN108449420A (zh) 一种增大网络用户有效网络带宽的方法
US855942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processing
Khalid et al. An SDN-based device-aware live video service for inter-domain adaptive bitrate stream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0012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131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Applicant after: ZTE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21001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Branch of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7

Address after: 210012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55,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8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after: Z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Bauhinia Road No. 68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