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8427A -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8427A
CN102878427A CN201210346864XA CN201210346864A CN102878427A CN 102878427 A CN102878427 A CN 102878427A CN 201210346864X A CN201210346864X A CN 201210346864XA CN 201210346864 A CN201210346864 A CN 201210346864A CN 102878427 A CN102878427 A CN 102878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gas
ball valve
compressor
natura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68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8427B (zh
Inventor
刘文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well (tianjin) Energ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well (tianjin) Energ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well (tianjin) Energ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Nowell (tianjin) Energy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68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8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8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8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8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8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天然气子站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却器及控制管路,通过电磁阀组对控制管路中的气动球阀进行控制,能够接通不同的天然气通路,使来自天然气入口的、压力处于变化中的天然气经历不同的压缩处理过程最终均达到能够为车辆进行加气的压力要求。由于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统一减压再统一进行两级升压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及控制方法明显发挥了压缩机的特性,使之排量增大的同时保持较低的功率,运行节能且高效。

Description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城市无天然气管网处的天然气子站系统,还涉及一种应用到该天然气子站中的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城市无天然气管网但要设立为汽车加气的加气站时,一般采用子站、母站的方式加以解决,实际上这包括了母站和子站两种结构。母站是在城市门站附近或天然气主管道附近设立的天然气加压站,它将该管道内的天然气进行压缩后储存在转运车槽罐内,然后再运输到无气源的地方,子站就利用储存于转运车槽罐内的天然气向汽车供气。 
按照规定,运输用压力槽罐内的压力不能超过20MPa,而加气站应将汽车的储气瓶加至最高压力20MPa,显然子站必须另设增压设备。转运槽车将天然气以20MPa的压力从母站运往子站,子站压缩机启动,将天然气压缩至25MPa并储存在现场储气库中,从而可以对汽车进行两级加气,即先由转运槽车作为低压瓶组对车辆进行加气,然后由现场储气库作高压瓶组对车辆进行加气,当转运槽车的天然气压力降到3MPa时,转运槽车开往母站进行加气。 
由于压缩机一级气缸进气压力适用范围的限制,无法满足3MPa至20MPa这样宽的范围,因此,现有技术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全减压至一定的数值,然后再统一经由压缩机的一级和二级气缸逐级将其升压至25MPa。以COOPER二级压缩机SA200为例,实际控制过程中是将7MPa至20MPa的天然气全减压至6.5MPa,然后再进行两级压缩逐级提升气压至25MPa,将3MPa至7MPa的天然气直接进行两级压缩。由压缩机的功率排量关系可知,采用这种方法时压缩机一直采用较高的功率运行(最高功率75KW,此时70.1KW),并且排量也一直较低(最高排量2522Nm3/h,此时排量1588Nm3/h),使整个子站的加气效率处于较低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节能且高效的天然气子站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天然气子站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却器及控制管路,在连接至天然气入口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带有压力变送器的第一管路节点和第二管路节点,所述两个管路节点之间设有气动球阀,其中, 
一条管路直接连接至第一管路节点构成低压输出管,与售气机的低压管口连接;所述两个管路节点之间设有调压管路,所述调压管路包括气动球阀和调压器;所述第二管路节点经气动球阀和冷却器一级冷却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二级气缸的入口,同时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的出口连接至该气动球阀和冷却器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管路节点还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的入口,后经气动球阀连接至压缩机二级气缸的出口,最后经冷却器二级冷却连接至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所述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的管口均设有气动球阀;还包括连接至所述低压输出管的气源管路,该管路通过调压器为上述各气动球阀提供动力气源;还包括控制上述各气动球阀的电磁阀组,所述电磁阀组接收所述两个管路节点处、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出口和二级气缸出口处以及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处的压力变送器传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各气动球阀的气源的开关。 
优选地:所述调压管路为并列的两条,在同一个气动球阀后设置两条并列的调压器支路,每条支路上均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本条支路的手动球阀,所述手动球阀设于气动球阀和调压器之间,通过该手动球阀的切换实现调压器的一用一备。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收集各支路产生的多余气体并进行集中排放的放空管路。 
优选地:还包括为所述压缩机机体的润滑油系统进行放空的主机放空管路,所述主机放空管路的入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各级气缸的相应放空接口,其出口连接至所述放空管路。 
优选地:还设有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出口的第一安全阀和连接至二级气缸出口的第二安全阀,用以泄放多余气体使压力保持在设定值,所述第一安全阀和第二安全阀的出口连接至所述放空管路。 
优选地:在所述天然气入口与第一管路节点之间、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压缩机二级气缸入口之间以及二级冷却输出管路上均设有过滤器。 
优选地:在所述两个管路节点处、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出口和二级气缸出口处以及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上均设有用于进行信号上传的压力变送器,还设有进行现场压力显示的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高压输出管及中压输出管均连接至气瓶,用以存储系统升压后的天然气。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在系统停机时储存管路中天然气的储气瓶组,所述储气瓶组的入口经气动球阀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节点后的管路上,其出口经手动球阀连接至所述放空管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排量高的天然气子站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 制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通过以下控制流程实现, 
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小于3MPa时,系统停机;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3MPa且小于7MPa时,通过电磁阀组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先后进入压缩机的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得到两次压缩;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7MPa且小于13MPa时,通过电磁阀组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进入调压管路减压至6.5MPa,之后先后进入压缩机的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得到两次压缩;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13MPa且小于等于20MPa时,通过电磁阀组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进入压缩机的二级气缸,得到一次压缩。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本发明的天然气子站系统提供了一种让压缩机节能高效运行的系统结构。分布于各支路中的压力变送器将压力值作为控制信号输出给电磁阀组,电磁阀组控制分布于各支路中的气动球阀,使从天然气入口处进入的、压力一直处于变化中的天然气分别经过不同的通路,得到不同步骤的压缩处理,最终达到能够为车辆进行加气的压力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压缩机的特性,使之运行既节能又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图; 
图2是天然气子站的进气压力—排量曲线图; 
图3是天然气子站的进气压力—功率曲线图。 
图中:1、主机放空管路;2、第一安全阀;3、放空管路;4、第二安全阀;5、天然气入口;6、压力变送器;7、压缩机;8、过滤器;9、调压管路;10、高压输出管;11、中压输出管;12、冷却器;13、低压输出管;14、储气瓶组;15、电磁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天然气子站系统包括压缩机7、冷却器12及控制管路,本实施例中,压缩机7为COOPER二级压缩机SA200,功率为75KW。在连接至天然气入口5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带有压力变送器6的第一管路节点和第二管路节点,两个管路节点之间设有气动 球阀。其中, 
一条管路直接连接至第一管路节点构成低压输出管13。两个管路节点之间设有调压管路9,该调压管路9包括气动球阀和调压器,为了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将调压管路9设置为并列的两条,在同一个气动球阀后设置两条并列的调压器支路以实现一用一备,每条支路上均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本条支路的手动球阀,其中手动球阀设于气动球阀和调压器之间。第二管路节点经气动球阀和冷却器12的一级冷却连接至压缩机7二级气缸的入口,同时压缩机7一级气缸的出口连接至该气动球阀和冷却器12之间的管路上。第二管路节点还连接至压缩机7一级气缸的入口,后经气动球阀连接至压缩机7二级气缸的出口,最后经冷却器12的二级冷却连接至高压输出管10和中压输出管11,所述高压输出管10和中压输出管11的管口处均设有气动球阀。 
上述的各气动球阀的气源来源于连接至低压输出管13的气动球阀气源管路,该管路通过调压器为上述各气动球阀提供动力气源,此处的调压器将低压输出管13中的天然气调压至0.8MPa。还包括控制上述各气动球阀的电磁阀组15,该电磁阀组15接收两个管路节点处、压缩机7一级气缸出口和二级气缸出口处以及高压输出管10和中压输出管11处的压力变送器6传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各气动球阀的开关。 
本发明的天然气子站系统设置了放空管路3,用于收集各支路产生的多余气体并进行集中排放。还包括为压缩机7的润滑油系统进行放空的主机放空管路1,该主机放空管路1的入口连接至压缩机7的各级气缸的相应放空接口,其出口连接至放空管路3。还设有连接至压缩机7一级气缸出口的第一安全阀2和和连接至二级气缸出口的第二安全阀4,用以泄放多余气体使压力保持在设定值,该第一安全阀2和第二安全阀4的出口连接至放空管路3。 
由于天然气中经常混有各种杂质,为保障子站系统稳定运行,在天然气入口5与第一管路节点之间、冷却器12与压缩机7二级气缸入口之间以及二级冷却输出管路上均设有过滤器8。 
在两个管路节点处、压缩机7一级气缸出口和二级气缸出口处以及高压输出管10和中压输出管11上均设有用于进行信号上传的压力变送器6,还设有进行现场压力显示的压力表。 
本实施例中,子站系统中包含两个储气瓶组14。第一储气瓶组14为连接至高压输出管10及中压输出管11的气瓶,用以存储系统升压后的天然气,车辆来加气时可直接由相应的气瓶中输出。另一储气瓶组14为用于在系统停机时储存管路中天然气的储气瓶组14, 该储气瓶组14的入口经气动球阀连接至第二管路节点后的管路上,其出口经气动球阀连接至放空管路3。 
图2和图3是天然气子站的进气压力—排量曲线图和进气压力—轴功率曲线图,对应于表1的第一列、第三列和第四列。现有技术的控制方法是:当进气压力大于3MPa且小于7MPa时,然后经历两级压缩;当进气压力大于等于7MPa且小于等于20MPa时,经调压管路9统一调压至6.5MPa,然后经历两级压缩。从图中和表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采用统一减压至6.5MPa再统一经历压缩机7的两级压缩的方法时,排量为1588Nm3/h,总功率为70.1KW,可见此时整个子站系统的功率较高而排量较低,处于低效高耗能工作状态。 
本发明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从子站系统的进气压力与排量和功率的关系出发,将进气压力即3MPa至20MPa的压力范围进行具体划分,分为小于3MPa、大于等于3MPa且小于7MPa、大于等于7MPa且小于13MPa、大于等于13MPa且小于20MPa几个段,每段均有不同的升压流程,表1的后两列写明了该控制方法: 
(1)当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小于3MPa时,系统停机; 
(2)当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3MPa且小于7MPa时,通过电磁阀组15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先后进入压缩机7的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得到两次压缩; 
(3)当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7MPa且小于13MPa时,通过电磁阀组15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进入调压管路9减压至6.5MPa,之后先后进入压缩机7的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得到两次压缩; 
(4)当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13MPa且小于等于20MPa时,通过电磁阀组15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进入压缩机7的二级气缸,得到一次压缩。 
表1 SA200型75KW天然气子站的功率排量列表以及压缩机调压跳级控制列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227742840005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227742840006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进气压力处于较高压力段,子站系统的排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最高至2522Nm3/h,但功率却在下降,最低至33.9KW,此时与现有技术相比,系统处于高效低能耗工作状态。 

Claims (10)

1.一种天然气子站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却器及控制管路,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至天然气入口的管路上依次设有带有压力变送器的第一管路节点和第二管路节点,所述两个管路节点之间设有气动球阀,其中,
一条管路直接连接至第一管路节点构成低压输出管,与售气机的低压管口连接;
所述两个管路节点之间设有调压管路,所述调压管路包括气动球阀和调压器;
所述第二管路节点经气动球阀和冷却器一级冷却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二级气缸的入口,同时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的出口连接至该气动球阀和冷却器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第二管路节点还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的入口,后经气动球阀连接至压缩机二级气缸的出口,最后经冷却器二级冷却连接至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所述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的管口均设有气动球阀;
还包括连接至所述低压输出管的气源管路,该管路通过调压器为上述各气动球阀提供动力气源;
还包括控制上述各气动球阀的电磁阀组,所述电磁阀组接收所述两个管路节点处、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出口和二级气缸出口处以及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处的压力变送器传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各气动球阀的气源的开关。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管路为并列的两条,在同一个气动球阀后设置两条并列的调压器支路,每条支路上均设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本条支路的手动球阀,所述手动球阀设于气动球阀和调压器之间,通过该手动球阀的切换实现调压器的一用一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各支路产生的多余气体并进行集中排放的放空管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所述压缩机机体的润滑油系统进行放空的主机放空管路,所述主机放空管路的入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各级气缸的相应放空接口,其出口连接至所述放空管路。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出口的第一安全阀和连接至二级气缸出口的第二安全阀,用以泄放多余气体使压力保持在设定值,所述第一安全阀和第二安全阀的出口连接至所述放空管路。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然气入口与第一管路节点之间、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压缩机二级气缸入口之间以及二级冷却输出管路上均设有过滤器。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管路节点处、所述压缩机一级气缸出口和二级气缸出口处以及高压输出管和中压输出管上均设有用于进行信号上传的压力变送器,还设有进行现场压力显示的压力表。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出管及中压输出管均连接至气瓶,用以存储系统升压后的天然气。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系统停机时储存管路中天然气的储气瓶组,所述储气瓶组的入口经气动球阀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节点后的管路上,其出口经手动球阀连接至所述放空管路。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气子站系统的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控制流程实现,
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小于3MPa时,系统停机;
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3MPa且小于7MPa时,通过电磁阀组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先后进入压缩机的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得到两次压缩;
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7MPa且小于13MPa时,通过电磁阀组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进入调压管路减压至6.5MPa,之后先后进入压缩机的一级气缸和二级气缸,得到两次压缩;
所述天然气入口的气体压力大于等于13MPa且小于等于20MPa时,通过电磁阀组控制各气动球阀,使天然气进入压缩机的二级气缸,得到一次压缩。
CN201210346864.XA 2012-09-18 2012-09-18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878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6864.XA CN102878427B (zh) 2012-09-18 2012-09-18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6864.XA CN102878427B (zh) 2012-09-18 2012-09-18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8427A true CN102878427A (zh) 2013-01-16
CN102878427B CN102878427B (zh) 2014-01-01

Family

ID=47479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6864.XA Active CN102878427B (zh) 2012-09-18 2012-09-18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84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660A (zh) * 2022-01-05 2022-05-03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站场集成式自动平压和自动放空系统及方法
CN114427660B (zh) * 2022-01-05 2024-06-04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站场集成式自动平压和自动放空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63990C1 (ru) * 2000-06-30 2001-03-10 Кузнецов Леонид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Установка подготовки импульсного газа для пневмосистем запорно-регулирующих устройств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х газопроводов
CN2809263Y (zh) * 2005-07-29 2006-08-23 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
CN201050688Y (zh) * 2007-04-29 2008-04-23 温州强盛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利用变频调节压缩机转速的天然气加气站子站系统
CN101813237A (zh) * 2010-02-11 2010-08-25 庞维龙 液压式cng加气子站及其管路系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155620A (zh) * 2011-01-14 2011-08-17 上海万事红燃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压缩天然气供气站的系统及其调压供气方法
JP2012122525A (ja) * 2010-12-07 2012-06-28 Tokiko Techno Kk ガス供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63990C1 (ru) * 2000-06-30 2001-03-10 Кузнецов Леонид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Установка подготовки импульсного газа для пневмосистем запорно-регулирующих устройств магистральных газопроводов
CN2809263Y (zh) * 2005-07-29 2006-08-23 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
CN201050688Y (zh) * 2007-04-29 2008-04-23 温州强盛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利用变频调节压缩机转速的天然气加气站子站系统
CN101813237A (zh) * 2010-02-11 2010-08-25 庞维龙 液压式cng加气子站及其管路系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2122525A (ja) * 2010-12-07 2012-06-28 Tokiko Techno Kk ガス供給装置
CN102155620A (zh) * 2011-01-14 2011-08-17 上海万事红燃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压缩天然气供气站的系统及其调压供气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660A (zh) * 2022-01-05 2022-05-03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站场集成式自动平压和自动放空系统及方法
CN114427660B (zh) * 2022-01-05 2024-06-04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站场集成式自动平压和自动放空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8427B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5698B (zh) 一种高效加氢方法和系统
WO2022135110A1 (zh) 一种混合增压多级加注加氢装置
CN109140226A (zh) 一种适用于35或70MPa加注压力的加氢方法和系统
CN110542014B (zh) 一种储氢瓶组拖车对应的加氢站
CN101059203A (zh) 汽车用cng加气站的供气方法
CN108930911B (zh) 一种加氢站氢能源的供给方法及系统
CN205187852U (zh) 一种车载制氧机
CN105156892A (zh) 一种氧气分压供给系统
CN209084395U (zh) 一种高效加氢系统
CN201072022Y (zh) Cng卸气装置
CN209084396U (zh) 一种适用于35或70MPa加注压力的加氢系统
CN214249134U (zh) 混合增压多级加注加氢装置
CN102913753B (zh) 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及方法
CN108332046B (zh) 气驱泵撬装加氢设备中的加氢系统及其加氢方法
CN102878427B (zh) 天然气子站系统及其压缩机调压跳级节能控制方法
CN210014208U (zh) 一种提高hcng卸车效率节约能源的装置
CN201050688Y (zh) 利用变频调节压缩机转速的天然气加气站子站系统
CN206827673U (zh) Cng自动卸车装置
CN204164652U (zh) 一种lcng加气站辅助供气装置和包含其的加气站
CN207173557U (zh) 用于提高大型车辆轮胎充氮效率的氮气二次反向增压装置
CN115875595A (zh) 一种综合氢源加氢站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216591080U (zh) 氢气增压输出系统
CN202868303U (zh) 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
CN205036537U (zh) 压缩机系统
CN204534110U (zh) 液压式加气子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