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7890A -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7890A
CN102877890A CN2012103509955A CN201210350995A CN102877890A CN 102877890 A CN102877890 A CN 102877890A CN 2012103509955 A CN2012103509955 A CN 2012103509955A CN 201210350995 A CN201210350995 A CN 201210350995A CN 102877890 A CN102877890 A CN 102877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ressure
pressure accumulation
screw expander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09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7890B (zh
Inventor
马重芳
杨凯
张红光
张健
范伯元
吴玉庭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 Touyixing new forms of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3509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7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7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7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7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78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润滑系统领域。该系统由供油组和控制组两部分构成。供油组包括:单螺杆膨胀机、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油罐、供油泵、滤清器、蓄压供油器、限压阀、喷油嘴。其中蓄压供油器(7)包括出油口、移动滑块、弹簧、回油孔、通孔、进油孔、蓄压腔、出油孔(25)、移动滑块通孔组成。控制组包括:控制单元、冷却风扇、压力传感器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Ⅱ、温度传感器、报警灯、电磁铁。上述系统适用于任何工况下的单螺杆膨胀机,当单螺杆膨胀机变工况运行时,其可以自行调节供油量和润滑油温度,确保单螺杆膨胀机工作在最佳润滑条件下。该系统具备对单螺杆膨胀机的监测功能,检测单螺杆膨胀机是否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尤其是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及控制供油的蓄压供油器。
背景技术
单螺杆膨胀机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型余热发电装置,其原理是蒸汽进入机内齿槽,推动螺杆转动,随着螺杆转动,齿槽间的容积逐渐增大,介质降压降温膨胀做功,最后从齿槽末端排出。对于单螺杆膨胀机,目前国际上还未发现有成熟产品的报道。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完成10kW和40kW单螺杆膨胀机设计和加工,积累了丰富的单螺杆膨胀机设计加工经验。
目前,单螺杆膨胀机还未配有理想的润滑系统,这对主转子与星轮之间的摩擦和散热十分不利,严重影响了单螺杆膨胀机的功率输出。因此,对于单螺杆膨胀机来说,润滑系统尤为重要。
油润滑的方法一般包括:人工加油润滑、滴油润滑和油绳润滑、油环和油链润滑、浸油润滑和飞溅润滑、油雾润滑、压力供油润滑。人工加油润滑是用油壶、油枪直接向需要润滑零件的油孔中注油,而单螺杆膨胀机密封要求较高,不可能在机壳上设计油孔和油道,所以不便采用人工加油润滑的方法。滴油润滑和油绳润滑需要在单螺杆膨胀机的外壳附加油杯,这将影响单螺杆膨胀机的结构设计,并且滴油润滑和油绳润滑的润滑油量较少,不能满足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需求。油环和油链润滑是在轴上挂一油环或油链,环或链的下部浸在油池内,利用轴转动时的摩擦力,带动油环或油链旋转,将浸在油池中的润滑油带到轴颈上润滑摩擦表面,这种方法不适合齿轮间的润滑。浸油润滑和飞溅润滑都需要润滑零件浸入油池中,零件转动时将润滑油带到润滑部位,对于由主转子和两个星轮组成的传动机构不适合采用此种润滑方法。油雾润滑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使润滑油雾化,经管道输送到润滑部位,虽然有润滑效果均匀,散热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在油雾润滑排出的气体中,含有部分悬浮的微小油粒,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压力供油润滑是指用油泵和管道将润滑油输送到润滑部位。主要优点是:供油量充分,流动的润滑油可以带走摩擦热,还可以把摩擦表面的金属颗粒冲走并过滤掉。本发明为单螺杆膨胀机提供了一种供油量可调的压力供油润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单螺杆膨胀机提供一种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解决单螺杆膨胀机润滑和散热问题,当单螺杆膨胀机运行工况变化时,此润滑系统能自行调节供油量,使单螺杆膨胀机工作在最佳运行条件下。
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其包括供油组、控制组。
所述的供油组,包括单螺杆膨胀机、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油罐、供油泵、滤清器、蓄压供油器、限压阀、喷油嘴。其中单螺杆膨胀机的出口与油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油分离器的出口与冷凝器的热源进口相连,冷凝器的热源出口与储油罐的回液口相连,储油罐的出口与供油泵的进口相连,供油泵的出口与滤清器的进口相连,滤清器的出口与蓄压供油器的进油孔相连,蓄压供油器的出油口与喷油嘴相连,限压阀与蓄压供油器的回油孔和储油罐相连。
所述的控制组,包括控制单元、冷却风扇、压力传感器Ⅰ、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Ⅱ、温度传感器、报警灯、电磁铁。其中控制单位与冷却风扇相连,控制单位与压力传感器Ⅰ相连,控制单位与液位传感器相连,控制单位与压力传感器Ⅱ相连,控制单位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控制单位与报警灯相连,控制单位与电磁铁相连。
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所述的蓄压供油器包括电磁铁、出油口、移动滑块、弹簧、回油孔、通孔、进油孔、蓄压腔、出油孔、移动滑块通孔,其中电磁铁安装在蓄压供油器的左侧,出油口在蓄压供油器的最上方,并与喷油嘴相连,移动滑块与弹簧相连,弹簧安装在蓄压供油器的右侧,移动滑块上有两个移动滑块通孔,回油孔、通孔在蓄压腔右侧,回油孔与限压阀相连,通孔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Ⅱ,进油孔在蓄压腔的下侧,出油孔在蓄压腔的上侧,当电磁铁吸合移动滑块时,出油口、移动滑块通孔、出油孔三者连通。
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润滑油供给程序和油量调节程序,打开供油泵和控制单元,供油泵开始向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供润滑油,蓄压腔的出油孔被移动滑块堵住,所以蓄压腔中的压力会逐渐增大,控制单元检测由压力传感器Ⅰ测的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和压力传感器Ⅱ测的蓄压腔中的压力,判断蓄压腔中的压力是否大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如果蓄压腔的压力小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控制单元不会给电磁铁通电,供油泵继续给蓄压供油器供油,使蓄压腔中润滑油的压力继续增加,当蓄压腔的压力大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且压力差增至为0.2bar时(此为启动压力差),控制单元给蓄压供油器的电磁铁通电吸合移动滑块,此时蓄压腔和蓄压供油器的出油口通过移动滑块通孔被连通,蓄压供油器开始向单螺杆膨胀机供油,控制单元接收单螺杆膨胀机中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单螺杆膨胀机底部润滑油液位是否大于10mm,如果润滑油液位已经达到10mm,控制单元继续执行原有供油命令,如果润滑油液位未达到10mm,控制单元更改启动压力差值(此差值决定是否给电磁铁通电),在原有压力差的基础上加0.2bar,这时蓄压腔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差仍然为0.2bar,而启动压力差已经被改为0.4bar(0.2bar+0.2bar),所以控制单元切断电磁铁供电,蓄压供油器的移动滑块通过弹簧的拉力归位,将蓄压腔的出油孔堵住,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继续蓄压,使蓄压腔中的压力继续增高,从而提高蓄压腔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之间的压力差,当蓄压腔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之间的压力差达到更改后的启动压力差值时,控制单元给电磁铁通电,吸合移动滑块,使出油口、移动滑块通孔、出油孔相互连通,继续为单螺杆膨胀机供油,如此循环,直至单螺杆膨胀机机壳底部的润滑油液位达到10mm为止,压力差越大润滑油流速越大,单位时间内供油量越多,这是本系统调节供油量的基本原理。
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限压阀一端与蓄压供油器的回油孔相连,一端与储油罐相连,当单螺杆膨胀机出现异常时,其低压端压力急剧增加,蓄压供油器和系统管路中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当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的压力大于2.0MPa时,限压阀打开,蓄压腔中的润滑油通过限压阀流回储油罐,确保供油系统安全工作。
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监测功能,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安装在单螺杆膨胀机上压力传感器Ⅰ、液位传感器和安装在储油罐上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当压力大于3.0MPa,液位高于15mm,温度大于100℃时,控制单元给报警灯输送报警信号,报警灯闪烁并发出凤鸣声,从而判断单螺杆膨胀机是否正常运行。
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油温控制功能,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当油温超过40℃时,控制单元给冷却风扇发出开启命令,冷却风扇打开给润滑油降温,当油温低于30℃时,控制单元给冷却风扇发出关闭命令,冷却风扇关闭,从而实现润滑油温度控制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单螺杆膨胀机是一种新型的膨胀机机械,没有理想的润滑系统,本润滑系统则是一种新型的润滑结构。
2.本润滑系统是一种压力供油系统,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问题和散热问题。
3.本润滑系统可根据单螺杆膨胀机的不同运行工况调整供油组给单螺杆膨胀机提供的润滑油量。
4.本润滑系统装有冷却风扇,可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确保单螺杆膨胀机正常运行。
5.本润滑系统装有报警灯,可以监控单螺杆膨胀机的运行情况。
6.本润滑系统在蓄压供油器和储油罐之间安装一个限压阀,当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的压力大于限压阀的压力时,限压阀开启使高压润滑油流回储油罐中,确保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和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蓄压供油器的剖面图;
图3是供油及调节供油量的流程图。
图中:1-单螺杆膨胀机;2-油分离器;3-冷凝器;4-储油罐;5-供油泵;6-滤清器;7-蓄压供油器;8-限压阀;9-控制单元;10-冷却风扇;11-压力传感器Ⅰ;12-液位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Ⅱ;14-温度传感器;15-报警灯;16-喷油嘴;17-电磁铁;18-出油口;19-移动滑块;20-弹簧;21-回油孔;22-通孔;23-进油孔;24-蓄压腔;25-出油孔;26-移动滑块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单螺杆膨胀机提供一种理想的润滑系统,并提出控制方法,图1是整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粗箭头线表示工作工质的流向。工质蒸汽在单螺杆膨胀机中膨胀做功,并与润滑油混合,混有润滑油的工质蒸汽从膨胀机排气口排除,通过油分离器进口流入油分离器,在油分离器中润滑油和工质蒸汽被分离,工质蒸汽从油分离器的出口流出,润滑油被留在油分离器底部,当润滑油液面高过油分离器中部的浮球阀时,浮球阀被打开,润滑油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润滑油被冷却,然后流回储油罐。
图1中的实线表示润滑油路。供油组的部件通过油路连接,连接关系如下:储油罐与供油泵相连,供油泵与滤清器相连,滤清器与蓄压供油器相连,蓄压供油器与喷油嘴相连,喷油嘴安装在单螺杆膨胀机的低压端,单螺杆膨胀机与油分离器相连,油分离器与冷凝器相连。当系统工作时,润滑油流进供油泵,供油泵给润滑油加压后送入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当蓄压腔中的压力大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压力,且压力差为0.2bar时,控制单元发出指令,接通电磁铁,这时蓄压供油器开始向喷油嘴输送润滑油,喷油嘴将润滑油喷入膨胀机中,润滑油和工质蒸汽一起流出单螺杆膨胀机,进入油分离器,在油分离器中润滑油和工质蒸汽被分离,经过冷凝器流回储油罐。
图1中限压阀的一个接口与蓄压供油器的回油孔相连,另一个接口与储油罐相连,其组成的油路是系统的保护回路。当单螺杆膨胀机漏气或工作条件恶劣时,其低压端的压力可能剧增,这时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的压力会随之增加,为了保护油路和供油泵,当蓄压腔中的压力大于限压阀设定压力(2MPa)时,限压阀开启,使润滑油流回储油罐,降低蓄压腔和系统中油路的油压。
图1中的虚线表示信号线。控制组的部件通过信号线连接,连接关系如下: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传感器Ⅰ与控制单元相连,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的压力传感器Ⅱ与控制单元相连,单螺杆膨胀机中的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储油罐中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相连,蓄压供油器的电磁铁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单元相连,冷却风扇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上安装一报警灯。当系统开始工作时,控制单元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Ⅰ、压力传感器Ⅱ和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单元通过分析,判断是否接通电磁铁,当控制单元给电磁铁发出接通指令时,电磁铁吸合移动滑块,此时,出油口、移动滑块通孔、出油孔三者连通,蓄压供油器给单螺杆膨胀机供油。
图1中的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和冷却风扇组成一个自动冷却系统。系统工作时,温度传感器时刻检测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于控制单元中的设定值(40℃)时,控制单元启动冷却风扇,给通过冷凝器的润滑油冷却降温。
图1中的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器Ⅰ、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报警灯组成一个报警系统。系统工作时,压力传感器Ⅰ检测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温度传感器检测润滑油的温度,液位传感器检测单螺杆膨胀机机壳底部的液位高度,当压力传感器Ⅰ检测到的压力超过3.0MPa、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润滑油温度超过100℃、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高于15mm时,说明此时单螺杆膨胀机或润滑系统运转不正常,这时报警灯被点亮,提示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图2是本发明设计的蓄压供油器的剖面图。蓄压供油器由电磁铁、出油口、移动滑块、弹簧、回油孔、通孔、进油孔、蓄压腔、出油孔、移动滑块通孔组成,其中电磁铁安装在蓄压供油器的左侧、出油口在蓄压供油器的最上方,并与喷油嘴相连,移动滑块与弹簧相连,弹簧安装在蓄压供油器的右侧,移动滑块上有两个移动滑块通孔,回油孔、通孔在蓄压腔右侧,回油孔与限压阀相连,通孔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Ⅱ,进油孔在蓄压腔的下侧,出油孔在蓄压腔的上侧。系统运行时,润滑油从进油孔流入蓄压腔,在蓄压腔中蓄压。两个出油口、蓄压腔上的两个出油孔和移动滑块中两个通孔的直径相同。当蓄压供油器蓄压不供油时,移动滑块受弹簧拉力处于右侧,这三个孔相互不通。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力克服弹簧拉力将移动滑块吸合,出油口、出油孔和移动滑块中两个通孔相互连通,蓄压供油器开始向单螺杆膨胀机供油。
图3是本发明设计的供油及供油量调节的流程图。打开打开供油泵和控制单元,供油泵开始向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供润滑油,蓄压腔的出油孔被移动滑块堵住,所以蓄压腔中的压力会逐渐增大,控制单元检测由压力传感器Ⅰ测的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和压力传感器Ⅱ测的蓄压腔中的压力,判断蓄压腔中的压力是否大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如果蓄压腔的压力小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控制单元不会给电磁铁通电,供油泵继续给蓄压供油器供油,使蓄压腔中润滑油的压力继续增加,当蓄压腔的压力大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且压力差增至为0.2bar时(此为启动压力差),控制单元给蓄压供油器的电磁铁通电吸合移动滑块,此时蓄压腔和蓄压供油器的出油口通过移动滑块通孔被连通,蓄压供油器开始向单螺杆膨胀机供油,控制单元接收单螺杆膨胀机中液位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单螺杆膨胀机底部润滑油液位是否大于10mm,如果润滑油液位已经达到10mm,控制单元继续执行原有供油命令,如果润滑油液位未达到10mm,控制单元更改启动压力差值(此差值决定是否给电磁铁通电),在原有压力差的基础上加0.2bar,这时蓄压腔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差仍然为0.2bar,而启动压力差已经被改为0.4bar(0.2bar+0.2bar),所以控制单元切断电磁铁供电,蓄压供油器的移动滑块通过弹簧的拉力归位,将蓄压腔的出油孔堵住,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继续蓄压,使蓄压腔中的压力继续增高,从而提高蓄压腔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之间的压力差,当蓄压腔与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之间的压力差达到更改后的启动压力差值时,控制单元给电磁铁通电,吸合移动滑块,使出油口、移动滑块通孔、出油孔相互连通,继续为单螺杆膨胀机供油,如此循环,直至单螺杆膨胀机机壳底部的润滑油液位达到10mm为止,压力差越大润滑油流速越大,单位时间内供油量越多,这是本系统调节供油量的基本原理。
因为本发明设计的方案是供油量从最小开始,逐渐增加,所以系统在正常工作时不存在供油过多的问题。

Claims (6)

1.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利用供油泵向蓄压供油器供油,润滑油在蓄压供油器的蓄压腔中蓄压,当控制单元接受到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压力小于蓄压供油器蓄压腔中压力的信号时,蓄压供油器中的电磁铁通电吸合移动滑块,此时移动滑块通孔将蓄压腔和蓄压供油器的出油口连通,润滑油通过安装在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的喷油嘴喷入单螺杆膨胀机,并可以通过单螺杆膨胀机低压端压力与蓄压供油器蓄压腔中压力差的大小来控制喷油量,此系统包括供油组、控制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供油组,由单螺杆膨胀机(1)、油分离器(2)、冷凝器(3)、储油罐(4)、供油泵(5)、滤清器(6)、蓄压供油器(7)、限压阀(8)、喷油嘴(16)组成。其中单螺杆膨胀机(1)的出口与油分离器(2)的进口相连,油分离器(2)的出口与冷凝器(3)的热源进口相连,冷凝器(3)的热源出口与储油罐(4)的回液口相连,储油罐(4)的出口与供油泵(5)的进口相连,供油泵(5)的出口与滤清器(6)的进口相连,滤清器(6)的出口与蓄压供油器(7)的进油孔相连,蓄压供油器(7)的出油口与喷油嘴(16)相连,限压阀(8)与蓄压供油器(7)的回油孔(21)和储油罐(4)相连;
所述的控制组,由控制单元(9)、冷却风扇(10)、压力传感器Ⅰ(11)、液位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Ⅱ(13)、温度传感器(14)、报警灯(15)、电磁铁(17)组成。其中控制单位(9)与冷却风扇(10)相连,冷却风扇(10)安装在冷凝器(3)后面,控制单位(9)与压力传感器Ⅰ(11)相连,压力传感器Ⅰ(11)安装在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控制单位(9)与液位传感器(12)相连,液位传感器(12)安装在单螺杆膨胀机(1)机壳底部,控制单位(9)与压力传感器Ⅱ(13)相连,压力传感器Ⅱ(13)安装在蓄压腔(24)的右壁上,控制单位(9)与温度传感器(14)相连,温度传感器(14)安装在储油罐(4)上,控制单位(9)与报警灯(15)相连,控制单位(9)与电磁铁(1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压供油器(7)由电磁铁(17)、出油口(18)、移动滑块(19)、弹簧(20)、回油孔(21)、通孔(22)、进油孔(23)、蓄压腔(24)、出油孔(25)、移动滑块通孔(26)组成,其中电磁铁(17)安装在蓄压供油器(7)的左侧,出油口(18)在蓄压供油器(7)的最上方,并与喷油嘴(16)相连,移动滑块(19)与弹簧(20)相连,弹簧(20)安装在蓄压供油器(7)的右侧,移动滑块(19)上有 两个移动滑块通孔(26),回油孔(21)、通孔(22)在蓄压腔(24)右侧,回油孔(21)与限压阀(8)相连,通孔(22)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Ⅱ(13),进油孔(23)在蓄压腔(24)的下侧,出油孔(25)在蓄压腔(24)的上侧,当电磁铁(17)吸合移动滑块(19)时,出油口(18)、移动滑块通孔(26)、出油孔(25)三者连通。
3.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润滑油供给程序和润滑油油量调节程序;打开供油泵(5)和控制单元(9),供油泵(5)开始向蓄压供油器(7)的蓄压腔(24)中供润滑油,蓄压腔(24)的出油孔(25)被移动滑块(19)堵住,所以蓄压腔(24)中的压力会逐渐增大,控制单元(9)检测由压力传感器Ⅰ(11)测的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的压力和压力传感器Ⅱ(13)测的蓄压腔(24)中的压力,判断蓄压腔(24)中的压力是否大于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的压力,如果蓄压腔(24)的压力小于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的压力,控制单元(9)不给电磁铁(17)通电,供油泵(5)继续给蓄压供油器(7)供油,使蓄压腔(24)中润滑油的压力继续增加,当蓄压腔(24)的压力大于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的压力,且压力差增至为0.2bar时(此为启动压力差),控制单元(9)给蓄压供油器(7)的电磁铁(17)通电吸合移动滑块(19),此时蓄压腔(24)和蓄压供油器(7)的出油口(18)通过移动滑块通孔(26)被连通,蓄压供油器(7)开始向单螺杆膨胀机(1)供润滑油,控制单元(9)同时接收单螺杆膨胀机(1)中液位传感器(12)的信号,判断单螺杆膨胀机(1)底部润滑油液位是否大于10mm,如果润滑油液位已经达到10mm,控制单元(9)继续执行原有供油命令,如果润滑油液位未达到10mm,控制单元(9)更改启动压力差值,此差值决定是否给电磁铁(17)通电,,在原有压力差的基础上加0.2bar,这时蓄压腔(24)与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的压力差仍然为0.2bar,而启动压力差已经被改为0.4bar,即为0.2bar+0.2bar,所以控制单元(9)切断电磁铁(17)供电,蓄压供油器(7)的移动滑块(19)通过弹簧(20)的拉力归位,将蓄压腔(24)的出油孔(25)堵住,蓄压供油器(7)的蓄压腔(24)继续蓄压,使蓄压腔(24)中的压力继续增高,从而提高蓄压腔(24)与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之间的压力差,当蓄压腔(24)与单螺杆膨胀机(1)低压端之间的压力差达到更改后的启动压力差值时,控制单元(9)给电磁铁(17)通电,吸合移动滑块(19),使出油口(18)、移动滑块通孔(26)、出油孔(25) 相互连通,继续为单螺杆膨胀机(1)供油,如此循环,直至单螺杆膨胀机(1)机壳底部的润滑油液位达到10mm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还包括系统安全保护功能,单螺杆膨胀机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其低压端压力急剧增加,蓄压供油器(7)和系统管路中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当蓄压供油器(7)的蓄压腔(24)中的压力大于2.0MPa时,限压阀(8)打开,蓄压腔(24)中的润滑油通过限压阀(8)流回储油罐(4),确保供油系统安全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还包括监测功能,所述控制单元(9)接收安装在单螺杆膨胀机(1)上压力传感器Ⅰ(11)、液位传感器(12)和安装在储油罐(4)上温度传感器(14)的信号,当压力大于3.0MPa,液位高于15mm,温度大于100℃时,控制单元(9)给报警灯(15)输送报警信号,报警灯开始闪烁,从而判断单螺杆膨胀机是否正常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螺杆膨胀机润滑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还包括油温控制功能,所述控制单元(9)接收温度传感器(14)的信号,当油温超过40℃时,控制单元(9)给冷却风扇(10)发出开启命令,冷却风扇打开给润滑油降温,当油温低于30℃时,控制单元(9)给冷却风扇(10)发出关闭命令,冷却风扇关闭,从而实现润滑油温度控制功能。 
CN201210350995.5A 2012-09-19 2012-09-19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7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0995.5A CN102877890B (zh) 2012-09-19 2012-09-19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0995.5A CN102877890B (zh) 2012-09-19 2012-09-19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7890A true CN102877890A (zh) 2013-01-16
CN102877890B CN102877890B (zh) 2015-01-14

Family

ID=47479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099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77890B (zh) 2012-09-19 2012-09-19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78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1697A (zh) * 2016-10-21 2017-01-25 西安琦通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的膨胀发电及冷能利用系统
CN112392558A (zh) * 2019-08-13 2021-02-23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气液化用透平膨胀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88253A1 (en) * 2005-06-10 2009-07-30 City University Expander Lubrication in Vapour Power Systems
JP2011122568A (ja) * 2009-12-14 2011-06-23 Kobe Steel Ltd 発電装置
CN102297175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定量供油器
CN202402922U (zh) * 2012-01-10 2012-08-29 解生泽 阀式供油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88253A1 (en) * 2005-06-10 2009-07-30 City University Expander Lubrication in Vapour Power Systems
JP2011122568A (ja) * 2009-12-14 2011-06-23 Kobe Steel Ltd 発電装置
CN102297175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定量供油器
CN202402922U (zh) * 2012-01-10 2012-08-29 解生泽 阀式供油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伟,吴玉庭,马重芳,刘林顶: "单螺杆膨胀机的初步试验研究", 《太阳能》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1697A (zh) * 2016-10-21 2017-01-25 西安琦通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天然气压力能回收利用的膨胀发电及冷能利用系统
CN112392558A (zh) * 2019-08-13 2021-02-23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气液化用透平膨胀装置
CN112392558B (zh) * 2019-08-13 2024-05-03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气液化用透平膨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7890B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7756B (zh) 灯泡贯流机组润滑油液压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672346B (zh) 一种滑动轴承智能供油方法
CN101169058B (zh) 一种重型燃机机组润滑油和顶轴油系统
RU2466286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арийной смазки двигателя, двигатель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указ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арийной смазки
CN109057908B (zh) 一种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CN201090925Y (zh) 开式齿轮润滑机
CN109323114A (zh) 一种卧螺机的微量油气润滑系统
CN102003226A (zh) 汽轮机轴承润滑油供油系统
CN202868265U (zh) 一种动力机械的润滑系统
CN201016307Y (zh) 一种燃机机组润滑油和顶轴油供应系统
CN102985657A (zh) 具有电子控制的活塞冷却喷嘴的发动机和对其进行控制的方法
CN204627754U (zh)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
CN204552696U (zh) 油井伴生气自动处理装置
CN102877890A (zh) 单螺杆膨胀机的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340544A (zh) 大型卧式滑动轴承的压力油箱供油系统
CN204403176U (zh) 灯泡贯流式机组轴承润滑油系统
CN107816823A (zh) 制冷系统及其润滑方法
CN200958681Y (zh) 新型稀油泵站
CN106460555B (zh) 用于密封涡轮机内部环境的设备
CN203412804U (zh) 汽动给水泵润滑油系统
CN202592118U (zh) 喷雾润滑冷却器
CN205495843U (zh) 一种推料离心机液压保护装置
CN205154292U (zh) 垃圾填埋气体发动机辅助控制装置
CN201246593Y (zh) 油雾发生装置
CN217464019U (zh) 发电机滑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ONGTOU YIXING NEW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INDUSTRY UNIVERSITY

Effective date: 201506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6

Address after: 100000 Beijing, East Third Ri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No. 19, building -2, No. 15, layer, layer 101, No. 1410, fourteen

Patentee after: Zhong Touyixing new forms of energy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24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ing Park, No. 1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