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7472B -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7472B
CN102867472B CN201210232387.4A CN201210232387A CN102867472B CN 102867472 B CN102867472 B CN 102867472B CN 201210232387 A CN201210232387 A CN 201210232387A CN 102867472 B CN102867472 B CN 102867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uring
unit
scan lin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23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7472A (zh
Inventor
伊藤昭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67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7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7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74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09G2310/0205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several lines in fla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抑制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混合。在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选择第1组的扫描线,向信号线供给与第1组的一方的扫描线相对应的像素对应的灰度电位,在单位期间U2,选择第2组的扫描线,向信号线供给与第2组的一方的扫描线相对应的像素的灰度电位。

Description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观察者察觉立体感的方式显示互相给予视差的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前,提出按时间分割交替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帧序列方式的立体观看方法。在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的一方变化为另一方的期间,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混合,所以当观察者视觉辨认图像时难以明确地识别立体感(串扰)。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的一方变化为另一方的期间(即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混合的期间),将立体观看用眼镜的右眼用快门及左眼用快门的双方作为闭状态使观察者无法视觉辨认图像的技术。
具体地,如图12所示,交替设定与右眼用图像相对应的右眼用期间和与左眼用图像相对应的左眼用期间。在右眼用期间的前半期间显示图像从左眼用图像向右眼用图像更新,同时在后半期间显示右眼用图像,在左眼用期间的前半期间显示图像从右眼用图像向左眼用图像更新,同时在后半期间显示左眼用图像。在右眼用期间及左眼用期间的各个的前半期间,将右眼用快门及左眼用快门的双方控制为闭状态。因此,观察者不会察觉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混合(串扰)。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4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将观察者实际能视觉辨认图像的期间限制为右眼用期间及左眼用期间的各个的后半期间(即约一半)。因此,存在难以充分地确保显示图像的亮度的问题。此外,在交替显示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的立体观看(3D)显示中,需要将图像显示的帧频率变为平面观看(2D)显示的2倍以上地来高速化图像信号的传送速度和/或驱动电路的操作速度,所以存在驱动电路的电路规模和/或制造成本增大这样的问题。考虑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边抑制观察者感觉到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混合,一边不必操作速度的高速化而使显示图像的亮度提高。
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电光装置是交替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电光装置,包括:多条扫描线,包含交替排列的第1扫描线和第2扫描线;多条信号线,与多条扫描线交叉;多个像素,与多条扫描线和多条信号线的各交叉处对应配置;扫描线驱动电路,在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和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各个,在该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多条扫描线的第1组,在第1单位期间经过后的第2单位期间,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以与上述第1组合偏离1条量的组合将多条扫描线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第2组;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及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各个,在第1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1组中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第2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2组中第2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
在以上的构成中,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依次选择各2条扫描线向各像素供给灰度电位,相比于在各显示期间依次选择各1条扫描线向各像素供给灰度电位的构成,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混合的期间被缩短。因此,在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混合的期间内将立体观看用眼镜的右眼用快门及左眼用快门的双方控制为闭状态,所以即使在抑制观察者察觉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混合的场合,也可使显示图像的亮度提高。此外,在第1单位期间及第2单位期间的各个选择各2条扫描线,不需要与平面观看(2D)相比高速化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的图像信号的传送速度和/或驱动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及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操作速度。因此,可通过与例如平面观看图像使用的驱动电路同等的操作速度的驱动电路实现立体观看显示(即,能降低驱动电路的电路规模和/或制造成本)这个优点。再者,在第1单位期间及第2单位期间的各个显示图像的分辨率下降,但是在第1单位期间的各选择期间向第1组的各像素供给与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第1单位期间的经过后的第2单位期间的各选择期间,向与第1组偏离1条的第2组的各像素供给与第2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因此,也存在观察者难以察觉在各单位期间的显示图像的分辨率的降低这样的优点。
本发明的适当方式,是显示用包括右眼用快门和左眼用快门的立体观看用眼镜立体观看的右眼用图像及左眼用图像的电光装置,包括眼镜控制电路,在包括各显示期间中第1单位期间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包括除了在第1单位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之外还包含第2单位期间的一部分的场合)将右眼用快门及左眼用快门的双方控制为闭状态,在包括右眼用图像的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包括除了在第2单位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之外还包含第1单位期间的一部分的场合)将右眼用快门控制为开状态,同时将左眼用快门控制为闭状态,在包含左眼用图像的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包括除了在第2单位期间的至少一部分之外还包含第1单位期间的一部分的场合)将左眼用快门控制为开状态,同时将右眼用快门控制为闭状态。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扫描线驱动电路,在包括前后的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和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多个控制期间的各个,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第1组,并在第2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第2组;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多个控制期间的各个,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1组中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第2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2组中的第2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多个控制期间中的第1控制期间,将灰度电位相对于基准电压的极性,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设定为第1极性,并在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设定为与第1极性相反的第2极性,在多个控制期间中第1控制期间的紧接之后的第2控制期间,将灰度电位相对于基准电压的极性,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设定为第2极性,并在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设定为第1极性。第1方式的具体例例如作为第1实施方式后述。
第1方式中,在夹着第1控制期间和第2控制期间的边界的2个单位期间将灰度电位维持为同极性。因此,观察者容易察觉起因于灰度电位的极性的不同的闪烁。这样,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扫描线驱动电路,在包括前后的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和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多个控制期间中的第1控制期间,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第1组,并在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第2组,在多个选择期间中第1控制期间的紧接之后的第2控制期间,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第2组,并在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第1组,信号线驱动电路,在第1控制期间,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1组中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并在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2组中第2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第2控制期间,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2组中第2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并在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1组中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多个控制期间的各个,将灰度电位相对于基准电压的极性,在各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设定为第1极性,并在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设定为与第1极性相反的第2极性。以上的方式中,在每单位期间将灰度电位的极性反转,所以存在观察者难以察觉起因于灰度电位的极性的不同的闪烁这样的优点。此外,将与右眼用图像或左眼用图像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设定为正极性的时间长度和设定为负极性的时间长度均等化,所以存在能抑制对像素的直流电压的施加这样的优点。再者,第2方式的具体例子例如作为第3实施方式后述。
假定在选择期间同时选择任意的条数Z的扫描线的场合时,本发明的电光装置,是在显示期间内交替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电光装置,包括:互相交叉的多条扫描线及多条信号线;多个像素,与多条扫描线和多条信号线的各交叉处对应配置;扫描线驱动电路,在各显示期间,在该显示期间的Z个(Z是2以上的自然数)单位期间中第1个的第1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多条扫描线的第1组,在该显示期间中第z单位期间(2≤z≤Z),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以从第1组偏离(z-1)条量的组合将多条扫描线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第z组;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各显示期间,在该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1组中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该显示期间的第z单位期间内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z组中第z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
在例如选择期间选择3条扫描线的构成(Z=3)中,扫描线驱动电路,在各显示期间包括的第1单位期间至第3单位期间中的第1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3条的多条扫描线的第1组,在第1单位期间经过后的第2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以从第1组偏离1条量的组合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多条扫描线的各3条的第2组,在第2单位期间经过后的第3单位期间,在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以从第1组偏离2条量的组合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多条扫描线的各3条的第3组,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各显示期间,在第1单位期间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1组中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第2单位期间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2组中第1扫描线不同的第2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在第3单位期间的每选择期间,向各信号线供给与该选择期间选择的第3组中第1扫描线及第2扫描线不同的第3扫描线相对应的各像素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以上的方式中,在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及第3单位期间将右眼用快门控制为开状态,在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第2单位期间及第3单位期间将左眼用快门控制为开状态,可以提高显示图像的亮度。在以上的方式的具体例中,信号线驱动电路,将灰度电位相对于基准电位的极性,在前后的2个单位期间设定为同极性,并将2个单位期间作为单位使之反转。以上的方式的具体例,例如作为第4实施方式后述。
可在各种的电子设备中采用以上的各方式涉及的电光装置作为显示部件。例如,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例示,具备以上的各方式涉及的电光装置、和眼镜控制电路控制的立体观看用眼镜的立体观看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立体观看显示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立体观看显示装置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4是扫描线驱动电路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5是对比例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8是第4实施方式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9是电子设备(投射型显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10是电子设备(个人计算机)的斜视图。
图11是电子设备(便携电话机)的斜视图。
图12是以前技术的立体观看操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立体观看显示装置100的方块图。立体观看显示装置100是用主动快门方式显示使观察者感觉到立体感的立体观看图像的电子设备,具备电光装置10和立体观看用眼镜20。电光装置10按时间分割交替显示互相给予视差的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
立体观看用眼镜20是在电光装置10显示的立体观看图像的视觉辨认时观察者佩戴的眼镜型的工具,具备位于观察者的右眼前方的右眼用快门22和位于左眼前方的左眼用快门24。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各个控制为使照射光透射的开状态(透射状态)和遮断照射光的闭状态(遮光状态)。例如,可采用根据施加电压使液晶的排列方向变化而从开状态及闭状态的一方变化为另一方的液晶快门,作为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
图1的电光装置10具备电光面板12和控制电路14。电光面板12包含排列多个像素(像素电路)PIX的像素部30、和驱动各像素PIX的驱动电路40。在像素部30,形成在x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32、和在与x方向交叉的y方向延伸的N条信号线34(M及N是自然数)。像素部30内的多个像素PIX,与扫描线32和信号线34的各交叉相对应并排列为纵M行×横N列的行列状。
驱动电路40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42和信号线驱动电路44。扫描线驱动电路42用与各扫描线32相对应的扫描信号Y[1]~Y[M]的供给依次选择各扫描线32。通过将扫描信号Y[m](m=1~M)设定为预定的选择电位,选择第m行的扫描线32。信号线驱动电路44,与由扫描线驱动电路42进行扫描线32的选择同步,向N条信号线34的各个供给灰度电位X[1]~X[N]。灰度电位X[n](n=1~N),根据从外部电路供给的图像信号在各像素PIX指定的灰度(以下称为“指定灰度”)可变地设定。对预定的基准电位的灰度电位X[n]的极性周期地反转。
图2是各像素PIX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各像素PIX包括液晶元件CL和选择开关SW。液晶元件CL是包括互相对置的像素电极62及共同电极64、和两电极间的液晶66的电光单元。根据像素电极62和共同电极64之间的施加电压,液晶66的透射率(显示灰度)变化。选择开关SW包括栅极与扫描线32连接的N沟道型的薄膜晶体管,介于液晶元件CL和信号线34之间控制两者的电连接(导通/绝缘)。由于扫描信号Y[m]设定为选择电位,在第m行的各像素PIX的选择开关SW同时向导通状态迁移。各像素PIX(液晶元件CL)显示与选择开关SW被控制为导通状态时(即扫描线32的选择时)的信号线34的灰度电位X[n]对应的灰度。此外,也可采用与液晶元件CL并联辅助电容的构成。
图1的控制电路14具备控制电光面板12的显示控制电路142、和控制立体观看用眼镜20的眼镜控制电路144。此外,可采用在单体的集成电路上搭载显示控制电路142和眼镜控制电路144的构成、在分体的集成电路分散显示控制电路142和眼镜控制电路144的构成。显示控制电路142,以在像素部30按时间分割显示互相给予视差的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方式控制驱动电路40。具体地,显示控制电路142,以驱动电路40执行以下的操作的方式控制驱动电路40。
图3是电光装置10的操作的说明图。电光装置10的操作期间,被划分为多个控制期间T(T1,T2)。控制期间T1和控制期间T2在时间轴上交替排列。各控制期间T(T1,T2),被划分为预定长度的2个显示期间P(右眼用显示期间PR及左眼用显示期间PL)。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在像素部30显示右眼用图像GR,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在像素部30显示左眼用图像GL。右眼用显示期间PR和左眼用显示期间PL在时间轴上交替配置。即,前后的2个显示期间P(右眼用显示期间PR和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组)构成1个控制期间T(T1,T2)。各显示期间P(PR,PL),被划分为相等的时间长度的2个单位期间U(U1,U2)。单位期间U2在单位期间U1之后。
图4是各显示期间P(PR,PL)的扫描线驱动电路42的操作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多个组(以下“第1组”)的各个。第1组包括偶数行(第2k行)的1条扫描线32、和与其扫描线32在Y方向的负侧相邻的奇数行(第(2k-1)行)的1条扫描线32(k是自然数)。扫描线驱动电路42,通过在单位期间U1内的1个选择期间H将扫描信号Y[2k-1]及扫描信号Y[2k]设定为选择电位,同时选择第1组的2条扫描线32。例如,在单位期间U1内的第1选择期间H,同时选择第1行及第2行的2条扫描线32,在单位期间U1内的第2选择期间H,同时选择第3行及第4行的2条扫描线32。
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与第1组不同的组合的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多个组(以下“第2组”)的各个。第2组包括偶数行(第2k行)的1条扫描线32、和与其扫描线32在Y方向的正侧相邻的奇数行(第(2k+1)行)的1条扫描线32。即,第1组和第2组具有在Y方向偏置扫描线32的仅1条量的关系。扫描线驱动电路42,通过在单位期间U2内的1个选择期间H将扫描信号Y[2k]和扫描信号Y[2k+1]设定为选择电位,而同时选择第2组的2条扫描线32。例如,在单位期间U2内的第1选择期间H,同时选择第2行及第3行的2条扫描线32,在单位期间U2内的第2选择期间H,同时选择第4行及第5行的2条扫描线32。此外,为便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例示出在单位期间U2内未选择第1行及第M行的扫描线32的场合,但是也可以在单位期间U2选择第1行及第M行的扫描线32。
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内的每选择期间H依次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右眼用图像GR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X[1]~X[N],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内的每选择期间H依次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左眼用图像GL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X[1]~X[N]。在图3,图示各灰度电位X[n]相对于预定的基准电位(例如共同电极64的电位)的极性(写入极性)的时间变化。由于向液晶元件CL的像素电极62供给灰度电位X[n],如图3例示的极性等同于对液晶元件CL的施加电压的极性。
如图3所示,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各控制期间T内的每单位期间U(U1,U2)使灰度电位X[n]的极性反转,且,在前后的各控制期间T,将在各单位期间U的灰度电位X[n]设定为相反极性。具体地,在控制期间T1,灰度电位X[n]的极性,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被设定为正极性(+),并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被设定为负极性(-)。另一方面,在控制期间T1的紧接之后的控制期间T2,灰度电位X[n]的极性,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被设定为负极性(-),并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被设定为正极性(+)。
以下详述图像信号规定的指定灰度与在各选择期间H的灰度电位X[n]的关系。各控制期间T(T1,T2)内的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中,在选择构成第1组的第(2k-1)行及第2k行的2条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信号线驱动电路44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右眼用图像GR中第(2k-1)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因此,如图3的部分(R1)所示,对构成第1组的第(2k-1)行及第2k行的各像素PIX,共同地供给与第(2k-1)行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例如,在单位期间U1内的第1选择期间H,向第1行及第2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右眼用图像GR中第1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1]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第2选择期间H,向第3行及第4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右眼用图像GR中第3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3]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如上的单位期间U1,由于向在y方向互相相邻的2个像素PIX供给共同的灰度电位X[n],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结束的时刻,在像素部30显示使y方向的分辨率降低一半的右眼用图像GR。
各控制期间T(T1,T2)内的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中,在选择构成第2组的第2k行及第(2k+1)行的2条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信号线驱动电路44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右眼用图像GR中第2k行的各像素PIX相对应的指定灰度GR[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因此,如图3的部分(R2)所示,对构成第2组的第2k行及第(2k+1)行的各像素PIX,共同地供给与第2k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例如,在单位期间U2内的第1选择期间H,向第2行及第3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右眼用图像GR中第2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2]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第2选择期间H,向第4行及第5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右眼用图像GR中第4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4]对应的灰度电位X[n]。再者,在单位期间U2选择第1行及第M行的构成中,例如在选择第1行及第M行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预定电位(例如与中间程度(intermediate level)相对应的电位)的灰度电位X[n]。如上所述,在单位期间U2,由于向在y方向相邻的2个像素PIX供给共同的灰度电位X[n],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结束的时刻,在像素部30显示使y方向的分辨率降低一半的右眼用图像GR。
在各控制期间T(T1,T2)的左眼用显示期间PL执行与右眼用显示期间PR内同样的操作。即,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1内的各选择期间H,如图3的部分(L1)所示,对包括第(2k-1)行及第2k行的第1组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2k-1)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L[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此外,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2内的各选择期间H,如图3的部分(L2)所示,对包括第2k行及第(2k+1)行的第2组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2k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L[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
从以上的说明可理解,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将在紧接之前左眼用显示期间PL显示的左眼用图像GL在每第1组(每2行)依次更新为右眼用图像GR,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1,将在紧接之前右眼用显示期间PR显示的右眼用图像GR在每第1组依次更新为左眼用图像GL。即,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混合。
图1的控制电路14的眼镜控制电路144,与电光面板12的操作同步控制立体观看用眼镜20的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各个状态(开状态/闭状态)。具体地,眼镜控制电路144,如图3所示,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双方控制为闭状态。而且,眼镜控制电路144,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将右眼用快门22控制为开状态,同时将左眼用快门24控制为闭状态,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2将左眼用快门24控制为开状态,同时将右眼用快门22控制为闭状态。
由此,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显示的右眼用图像GR透过右眼用快门22到达观察者右眼,同时在左眼用快门24被遮断。另一方面,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2显示的左眼用图像GL透过左眼用快门24到达观察者左眼,同时在右眼用快门22被遮断。由于用右眼可视觉辨认透过右眼用快门22的右眼用图像GR,并用左眼可视觉辨认透过左眼用快门24的左眼用图像GL,观察者感觉到显示图像的立体感。
如上所述,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混合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但是如参照图3所说明,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双方维持在闭状态,所以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混合(串扰)不被观察者感觉到。即,可以将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在右眼及左眼确实地分离,使观察者感觉到明确的立体感。
在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单位期间U1以2行单位选择扫描线32并向各像素PIX供给灰度电位X[n]。因此,相比于在各显示期间P以1行单位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扫描线32并向各像素PIX供给灰度电位X[n]的构成时,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混合的期间(即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双方维持在闭状态的期间)的时间长度被缩短。即,可充分地确保显示期间P中将右眼用快门22或左眼用快门24维持在开状态的时间长度。因此,可以提高观察者识别的显示图像的亮度。
此外,第1实施方式中,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及单位期间U2的各个以2个单位选择扫描线32,向各像素PIX供给灰度电位X[n]。因此,还存在这样的优点:可与将显示期间P作为周期更新显示图像的构成同等地维持图像信号的传送速度和/或驱动电路40的操作速度。
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及单位期间U2的各个,显示使图像信号表示的本来的显示图像的y方向的分辨率减半的图像。可是,将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内的单位期间U1对应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1]在每第1组显示的图像,在紧接之后的单位期间U2,以与第1组仅偏离1行量的第2组为单位依次更新为与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对应的图像。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也同样。因此,存在观察者难以察觉在各单位期间U的显示图像的分辨率的降低这样的优点。
如图5所示,也能想到在各显示期间P(PR,PL)内的单位期间U1,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向第1组的各像素PIX依次供给灰度电位X[n],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向偶数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的构成(以下“对比例”)。即,在单位期间U2的第1选择期间H,向第2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指定灰度GR[2]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单位期间U2的第2选择期间H,向第4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指定灰度GR[4]对应的灰度电位X[n]。根据对比例,存在在各单位期间U2结束的时刻能显示本来的分辨率的图像这样的优点。
在对比例的构成中,在前后的单位期间U1和单位期间U2使灰度电位X[n]的极性反转的场合,对各像素PIX的液晶元件CL的施加电压的极性在奇数行和偶数行成为相反极性,所以可发生起因于奇数行和偶数行之间的横电场的液晶66的排列不良。在高密度配置像素部30内的各像素PIX的构成(例如在投射型显示装置中采用的电光装置10)中,以上的倾向特别显著。因此,对比例的构成中,如图5所示,需要在前后的单位期间U1和单位期间U2将灰度电位X[n]设定为同极性。另一方面,即使在指定灰度共同的场合,在灰度电位X[n]设定为正极性的场合和设定为负极性的场合,存在对液晶元件CL的施加电压(各像素PIX的显示灰度)不同的场合。并且,在如对比例的在单位期间U的2个量的长度的周期将灰度电位X[n]的极性反转的构成中,存在观察者容易察觉起因于灰度电位X[n]的极性差的显示灰度的变动(即闪烁)这样的问题。
与在单位期间U2每隔1行向各像素PIX供给灰度电位X[n]的对比例不同,第1实施方式中,在单位期间U1及单位期间U2的双方以2行单位向各像素PIX供给灰度电位X[n]。因此,如图3所示,在单位期间U1和单位期间U2将灰度电位X[n]设定为相反极性的场合,相比于对比例,难以发生起因于横电场的液晶66的排列不良。即,根据第1实施方式,存在缩短灰度电位X[n]的极性反转的周期(每单位期间U使之反转)而一边抑制显示图像的闪烁,一边可降低在起因于横电场的液晶66的排列不良这样的优点。
<第2实施方式>
在如第1实施方式在每控制期间T使在各单位期间U的灰度电位X[n]的极性反转的场合,如图3所示,经过夹着各控制期间T的边界的2个单位期间U的时间长度τ,将液晶元件CL的施加电压维持为同极性。可是,向液晶元件CL施加同极性的电压的期间越长,观察者越容易察觉起因于灰度电位X[n]的极性差的前述闪烁。第2实施方式是以解决第1实施方式中发生问题为目的的方式。再者,关于以下示例的各方式的作用和功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元素,沿用以上的说明中参照的符号适当地省略各个详细的说明。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的操作的说明图。如图6所示,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每选择期间H选择扫描线32的操作和在各选择期间H适用于灰度电位X[n]的生成的指定灰度等同于第1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控制期间T1及控制期间T2的双方,将灰度电位X[n]的极性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设定为正极性(+),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设定为负极性(-)。因此,灰度电位X[n]的极性经常在每单位期间U(U1,U2)反转,灰度电位X[n]成为同极性的单位期间U在时间轴上不连续。即,将液晶元件CL的施加电压维持在同极性的时间长度是单位期间U的1个量。因此,第2实施方式中,存在当相比于经过单位期间U的2个量的时间长度τ向液晶元件CL施加同极性的电压的第1实施方式时,观察者难以察觉起因于灰度电位X[n]的极性差的闪烁这样的优点。
第2实施方式中,经常将右眼用图像GR中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设定为正极性,经常将右眼用图像GR中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的灰度电位X[n]设定为负极性。在右眼用图像GR奇数行的指定灰度和偶数行的指定灰度通常不同,所以第2实施方式中可能发生液晶元件CL的施加电压的极性偏置(直流分量的残留)。关于左眼用图像GL也同样。
另一方面,如从图3理解,第1实施方式中,将右眼用图像GR的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1]的灰度电位X[n],在控制期间T1的单位期间U1设定为正极性,在控制期间T2的单位期间U2设定为负极性。对于右眼用图像GR中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1]和/或左眼用图像GL的指定灰度GL[2k-1]或指定灰度GL[2k]同样,将灰度电位X[n]设定为正极性的时间长度和设定为负极性的时间长度被均等化。因此,对液晶元件CL的直流分量的输入相比于第2实施方式有所降低(可抑制液晶元件CL的退化)这个优点。
<第3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是抑制起因于直流分量的施加的液晶元件CL的退化的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和抑制起因于灰度电位X[n]的极性差的闪烁的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并存的方式。
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的操作的说明图。第3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在控制期间T1及控制期间T2的双方,将灰度电位X[n]的极性,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设定为正极性(+),同时在单位期间U2设定为负极性(-)。因此,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观察者可难以察觉起因于灰度电位X[n]的极性差的闪烁。
第3实施方式中,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单位期间U2和由扫描线驱动电路42选择的选择对象(第1组/第2组)的关系在控制期间T1和控制期间T2反转。即,如图7所示,在控制期间T1中,扫描线驱动电路42,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第1组,在单位期间U2,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第2组。另一方面,在控制期间T2中,扫描线驱动电路42,如图7所示,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第2组,在单位期间U2,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第1组。
在控制期间T1的信号线驱动电路44的操作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即,如图7所示,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内的选择构成第1组的第(2k-1)行及第2k行的2条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第(2k-1)行的各像素PIX相对应的指定灰度(GR[2k-1],GL[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此外,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内的选择构成第2组的第2k行及第(2k+1)行的2条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第2k行的各像素PIX相对应的指定灰度(GR[2k],GL[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
另一方面,在控制期间T2的各显示期间P(PR,PL),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单位期间U1中的选择构成第2组的第2k行及第(2k+1)行的2条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第2k行的各像素PIX相对应的指定灰度(GR[2k],GL[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此外,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中的选择构成第1组的第(2k-1)行及第2k行的2条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第(2k-1)行的各像素PIX相对应的指定灰度(GR[2k-1],GL[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
即,将右眼用图像GR中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1]的灰度电位X[n],在控制期间T1内的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以正极性向各像素PIX供给,在控制期间T2内的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以负极性向各像素PIX供给。同样,将右眼用图像GR中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的灰度电位X[n],在控制期间T1的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以负极性向各像素PIX供给,在控制期间T2内的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以正极性向各像素PIX供给。
左眼用图像GL的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L[2k-1]和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也同样,经过在控制期间T1和控制期间T2共同的时间长度设定为相反极性。
如以上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右眼用图像GR中与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设定为正极性的时间长度和设定为负极性的时间长度被均等化。关于右眼用图像GR的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左眼用图像GL的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L[2k-1]或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L[2k]也同样。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相比于第2实施方式,可降低对液晶元件CL的直流分量的施加。即,根据第3实施方式,存在抑制起因于直流分量的施加的液晶元件CL的退化的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和抑制起因于灰度电位X[n]的极性差的闪烁的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并存这样的优点。
<第4实施方式>
图8是第4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0的操作的说明图。如图8所示,第4实施方式中将各显示期间P(PR,PL)划分为3个单位期间U(U1~U3)。
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各单位期间U的每选择期间依次选择互相相邻的3条扫描线32。具体地,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各3条的第1组。并且,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单位期间U1经过后的单位期间U2,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从第1组偏离1条的组合的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各3条的第2组,在单位期间U2经过后的单位期间U3,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从第2组偏离1条(从第1组偏离2条)的组合的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各3条的第3组。例如,在单位期间U1,如图8所示,以{第1行~第3行}→{第4行~第6行}→{第7行~第9行}→……这个顺序依次选择第1组,在单位期间U2,以{第2行~第4行}→{第5行~第7行}→{第8行~第10行}→……这个顺序依次选择第2组,在单位期间U3,以{第3行~第5行}→{第6行~第8行}→{第9行~第11行}→……这个顺序依次选择第3组。
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各控制期间T(T1,T2)的显示期间P中,在单位期间U1的每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在其选择期间H选择的第1组中第(2k-1)行扫描线32相对应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2k-1],GL[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此外,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各单位期间U2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在其选择期间H选择的第2组中第2k行的扫描线32相对应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2k],GL[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各单位期间U3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在其选择期间H选择的第3组中第(2k+1)行扫描线32相对应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GR[2k+1],GL[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
因此,如图8所示,在单位期间U1,对从第1行到第3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1行的指定灰度(GR[1],GL[1])对应的灰度电位X[n],对从第4行到第6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4行指定灰度(GR[4],GL[4])对应的灰度电位X[n]。此外,在单位期间U2,对从第2行到第4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2行的指定灰度(GR[2],GL[2])对应的灰度电位X[n],对从第5行到第7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5行指定灰度(GR[5],GL[5])对应的灰度电位X[n]。同样,在单位期间U3,对从第3行到第5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3行的指定灰度(GR[3],GL[3])对应的灰度电位X[n],对从第6行到第8行的各像素PIX供给与第6行指定灰度(GR[6],GL[6])对应的灰度电位X[n]。
此外,信号线驱动电路44,将灰度电位X[n]的极性,在前后的2个单位期间U设定为同极性,同时将单位期间U的2个量作为单位反转为相反极性。具体地,如图8所示,灰度电位X[n]的极性,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和单位期间U2设定为正极性(+),在其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3和紧接之后的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1设定为负极性(-),在其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2和单位期间U3设定为正极性(+)。在各单位期间U的灰度电位X[n]的极性,在控制期间T1和控制期间T2成为相反极性。
另一方面,眼镜控制电路144,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双方控制为闭状态。此外,眼镜控制电路144,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及单位期间U3将右眼用快门22控制为开状态,同时将左眼用快门24控制为闭状态,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2及单位期间U3将左眼用快门24为开状态控制,同时将右眼用快门22控制为闭状态。
在如以上说明的第4实施方式也实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第4实施方式中,在各显示期间P中单位期间U2及单位期间U3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一方控制为开状态。因此,相比于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2将右眼用快门22或左眼用快门24控制为开状态的第1实施方式,可提高观察者识别的显示图像的亮度。此外,各单位期间U的时间长度相比于第1实施方式被缩短,即使在将单位期间U的2个量作为周期将灰度电位X[n]的极性反转的构成中,存在观察者难以察觉起因于灰度电位X[n]的极性差的闪烁这样的优点。
从以上的各方式的说明可理解,在选择期间H同时选择的扫描线32的条数用2以上的自然数Z一般化时,包括以下要素:第1实施方式至第4实施方式的扫描线驱动电路42,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Z个单位期间U(U1~UZ)中第1单位期间U1,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第1组,在其显示期间P中第z单位期间Uz(2≤z≤Z),在每选择期间H依次选择从第1组偏离(z-1)条的组合的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第z组。
此外,将M条扫描线32划分为从互相相邻的第1扫描线32到第Z扫描线32的每Z条时,包括以下要素:信号线驱动电路44,在各显示期间P(PR,PL)的单位期间U1内的每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在其选择期间H选择的第1组中第1扫描线32相对应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z内的每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在其选择期间H选择的第z组中第z扫描线32相对应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X[n]。再者,也可以将同时选择的扫描线32数量Z设定为4条以上。
<变形例>
以上的各方式能进行多种变形。具体的变形方式如以下例示。从以下的例示任意选择的2个以上的方式,在互相不矛盾的范围内能适宜地合并。
(1)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奇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1],GL[2k-1])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单位期间U2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偶数行的指定灰度(GR[2k],GL[2k])对应的灰度电位X[n],但是,也可以将单位期间U1/单位期间U2和指定灰度的奇偶的关系反转。即,在各显示期间P的单位期间U1中的选择构成第1组的第(2k-1)行及第2k行的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第2k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X[n],在单位期间U2中的选择构成第2组的第2k行及第(2k+1)行的扫描线32的选择期间H向各信号线34供给与第(2k+1)行的各像素PIX的指定灰度对应的灰度电位X[n]。
(2)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中,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中单位期间U1的终点将右眼用快门22从闭状态向开状态变化,但是将右眼用快门22从闭状态向开状态变化的时期可适当地变更。例如,在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的终点以前将右眼用快门22向开状态变化的构成中,观察者略微察觉在单位期间U1内的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混合,但是可以使显示图像的亮度提高。另一方面,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1的终点以后的时刻将右眼用快门22向开状态变化的构成中,显示图像的亮度下降,但是可以有效地防止观察者察觉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混合。同样,也可采用将使右眼用快门22从开状态向闭状态变化的时期,设定为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的终点以前的构成(显示图像的亮度下降,但是防止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混合)、设定为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的终点以后的构成(在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1内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略微混合被察觉,但是显示图像的亮度提高)。此外,观察者难以察觉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混合的开闭的时期,还依赖于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响应特性和电光面板12(液晶元件CL)的响应特性的关系。因此,使右眼用快门22从闭状态向开状态变化的时期、控制其从开状态到闭状态的时期,通过考虑防止观察者察觉右眼用图像GR和左眼用图像GL的混合和确保显示图像的亮度的优先级(平衡)、立体观看用眼镜20的响应特性和电光面板12的响应特性的关系的各种主要原因来选定。此外,以上的说明中,提及了右眼用快门22,但是,左眼用快门24的开闭的时期同样的情况也适用。
从以上的说明可理解,将右眼用快门22控制为开状态的期间被包括为,包含右眼用显示期间PR的单位期间U2中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不管是否包含单位期间U1)。同样,将左眼用快门24控制为开状态的期间被包括为,包含左眼用显示期间PL的单位期间U2中至少一部分的期间(不管是否包含单位期间U1)。而且,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的双方控制为闭状态的期间被包括为,各显示期间P(PR,PL)中单位期间U1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
此外,以上的说明中示例了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但是,在第4实施方式,也可将右眼用快门22及左眼用快门24开闭的时期适当地变更。例如,也可采用将右眼用快门22或左眼用快门24从闭状态向开状态变化的时期设定为单位期间U1的终点的前后的构成、将右眼用快门22或左眼用快门24从开状态向闭状态变化的时期设定为单位期间U3的终点(单位期间U1的起点)的前后的构成。
(3)电光单元不限于液晶元件CL。例如,也可以利用电泳元件作为电光元件。即,电光元件作为根据电作用(例如电压的施加)光学的特性(例如透射率)变化的显示单元,被包括。
<应用例>
以上的各方式例示的电光装置10可用于各种的电子设备。从图9至图11,例示采用电光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具体方式。
图9是适用电光装置10的投射型显示装置(3板式的投影仪)4000的模式图。投射型显示装置4000构成为包含与不同的显示颜色(红色,绿色,蓝色)相对应的3个电光装置10(10R,10G,10B)。照明光学系4001向电光装置10R供给来自照明装置(光源)4002的出射出光中的红色分量r,向电光装置10G供给绿色分量g,向电光装置10B供给蓝色分量b。各电光装置10用作将从照明光学系4001供给的各单色光按照显示图像调制的光调制器(光阀)。投射光学系统4003合成来自各电光装置10的出射光,向投射面4004投射。观察者在立体观看用眼镜20(图9中图示省略)中视觉辨认在投射面4004投射的立体观看图像。
图10是采用电光装置10的便携型的个人计算机的斜视图。个人计算机2000具备显示各种的图像的电光装置10,和设置有电源开关2001和键盘2002的实体部2010。
图11是适用电光装置10的便携电话机的斜视图。便携电话机3000具备多个操作按钮3001及显示滚动按钮3002、和显示各种的图像的电光装置10。通过操作滚动按钮3002,在电光装置10显示的画面滚动。
此外,作为适用本发明涉及的电光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从图9至图11例示的设备以外,还可列举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s)、数码相机、电视、摄像机、汽车导航装置、车载用的显示器(仪表盘)、电子笔记本、电子纸、计算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视频播放器、具备触摸屏的机器等等。
【符号的说明】
100……立体观看显示装置,10……电光装置,12……电光面板,14……控制电路,142……显示控制电路,144……眼镜控制电路,20……立体观看用眼镜,22……右眼用快门,24……左眼用快门,30……像素部,PIX……像素,CL……液晶元件,SW……选择开关,32……扫描线,34……信号线,40……驱动电路,42……扫描线驱动电路,44……信号线驱动电路。

Claims (6)

1.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光装置是交替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电光装置,包括:
扫描线;
信号线;
像素,与上述扫描线和上述信号线的交叉处对应配置;
扫描线驱动电路,其中,显示上述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和显示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包含第1单位期间和第2单位期间,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以包含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第1组合依次选择上述扫描线,在上述第2单位期间,以包含与上述第1组合偏离扫描线1条量的各2条的第2组合依次选择上述扫描线;以及
信号线驱动电路,
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交替反复的第1控制期间和第2控制期间,
在上述第1控制期间,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一方的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并在上述第2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另一方的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
在上述第2控制期间,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上述另一方的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并在上述第2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2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上述一方的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
将上述灰度电位相对于基准电压的极性,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设定为第1极性,并在上述第2单位期间设定为与上述第1极性相反极性的第2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含右眼用快门和左眼用快门的立体观看用眼镜;和
眼镜控制电路,在上述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及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上述第1单位期间将上述右眼用快门及上述左眼用快门的双方控制为遮光状态,在上述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上述第2单位期间将上述右眼用快门控制为透射状态,同时将上述左眼用快门控制为遮光状态,在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的上述第2单位期间将上述左眼用快门控制为透射状态,同时将上述右眼用快门控制为遮光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上述第1控制期间,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相对于基准电位为正极性的上述灰度电位,并在上述第2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相对于上述基准电位为负极性的上述灰度电位,
在上述第2控制期间,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相对于基准电位为负极性的上述灰度电位,并在上述第2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相对于上述基准电位为正极性的上述灰度电位。
4.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光装置是交替显示右眼用图像和左眼用图像的电光装置,包括:
互相交叉的扫描线及信号线;
像素,与上述扫描线和上述信号线的交叉处对应配置;
扫描线驱动电路,其中,显示上述右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和显示上述左眼用图像的显示期间包含Z个单位期间,在上述显示期间中的第1个的第1单位期间,以包含相邻的各Z条的第1组合依次选择上述扫描线,在上述显示期间中第z单位期间,以包含与上述第1组合偏离扫描线z-1条量的各Z条的第z组合依次选择上述扫描线,其中,Z是2以上的自然数,2≤z≤Z;以及
信号线驱动电路,
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交替反复的第1控制期间和第2控制期间,
在上述第1控制期间,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并在上述第z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第z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
在上述第2控制期间,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第Z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并在上述第z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Z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第Z-z+1扫描线相对应的上述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
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将上述灰度电位相对于基准电位的极性,在前后的2个单位期间设定为同极性,并以上述2个单位期间为单位使上述灰度电位的极性反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扫描线驱动电路,在上述显示期间的第1单位期间至第3单位期间中的第1单位期间,以包含相邻的各3条的第1组合依次选择上述扫描线,在第2单位期间,以包含与上述第1组合偏离扫描线1条量的各3条的第2组合依次选择上述扫描线,在第3单位期间,以包含与上述第1组合偏离扫描线2条量的各3条的第3组合依次选择上述扫描线,
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上述第1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3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第1扫描线相对应的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在上述第2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3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第2扫描线相对应的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在上述第3单位期间,向上述信号线供给与包含上述互相相邻的各3条的上述扫描线中的第3扫描线相对应的像素的图像信号对应的灰度电位。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一项的电光装置。
CN201210232387.4A 2011-07-08 2012-07-05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7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51729/2011 2011-07-08
JP2011151729A JP5782874B2 (ja) 2011-07-08 2011-07-08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7472A CN102867472A (zh) 2013-01-09
CN102867472B true CN102867472B (zh) 2016-12-07

Family

ID=47438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238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7472B (zh) 2011-07-08 2012-07-05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19264B2 (zh)
JP (1) JP5782874B2 (zh)
KR (1) KR20130006367A (zh)
CN (1) CN102867472B (zh)
TW (1) TW20130384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14143A (ja) 2011-11-30 2013-06-10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79473B (zh) * 2013-05-28 2015-04-01 Innolux Corp 液晶顯示器及其顯示方法
JP6163905B2 (ja) * 2013-06-19 2017-07-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5452A (ja) * 1993-12-17 1995-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25436A (ja) * 2007-07-18 2009-02-0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表示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1894515A (zh) * 2009-05-19 2010-11-24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CN101964179A (zh) * 2009-07-22 2011-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及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1148A (en) * 1983-09-08 1987-03-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riving with switching transistors
JPS61117599A (ja) * 1984-11-13 1986-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のスイツチングパルス
EP0382567B1 (en) * 1989-02-10 1996-05-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US5742270A (en) * 1996-03-06 1998-04-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ver line scan method
JPH11259053A (ja) * 1998-03-06 1999-09-2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40624A (ja) * 2001-11-06 2003-05-1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93717A (ja) * 2002-08-30 2004-03-25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962421B2 (ja) * 2008-06-13 2012-06-2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62771B1 (ko) * 2008-09-17 201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118052A (ja) * 2009-12-01 2011-06-16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駆動方法
KR101677182B1 (ko) * 2010-03-22 2016-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의 디밍 방법
KR20110129329A (ko) * 2010-05-25 2011-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739575B1 (ko) * 2010-09-28 2017-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주사 구동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2189629A (ja) * 2011-03-08 2012-10-04 Panasonic Corp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5452A (ja) * 1993-12-17 1995-07-14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25436A (ja) * 2007-07-18 2009-02-0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表示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01894515A (zh) * 2009-05-19 2010-11-24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CN101964179A (zh) * 2009-07-22 2011-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装置及其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19989A (ja) 2013-01-31
CN102867472A (zh) 2013-01-09
KR20130006367A (ko) 2013-01-16
JP5782874B2 (ja) 2015-09-24
US9019264B2 (en) 2015-04-28
TW201303846A (zh) 2013-01-16
US20130010007A1 (en)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2842B (zh) 显示装置
TW538408B (e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driving method
KR101963062B1 (ko) 어레이 기판과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989714B1 (ko) 어레이 기판과 액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3000148B (zh) 电光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282860A (zh) 立体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立体显示装置
JP2008089649A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02378031B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139590A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60125820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102867472B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867471B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02008A (zh)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方法
US20020154078A1 (en)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035948A (e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image quality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595161B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78005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3111675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3050100A (zh) 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13117554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2654662B (zh) 影像显示系统与方法
JP6102990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821415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3064824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4092603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