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5625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5625A
CN102865625A CN2012102326586A CN201210232658A CN102865625A CN 102865625 A CN102865625 A CN 102865625A CN 2012102326586 A CN2012102326586 A CN 2012102326586A CN 201210232658 A CN201210232658 A CN 201210232658A CN 102865625 A CN102865625 A CN 102865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rush
dust
air conditioner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26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5625B (zh
Inventor
今井洋辅
现王园健二
赤井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6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5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5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5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室内机,在环形状的过滤器中,防止先从过滤器上游侧部分去除的尘埃经由刷附着于过滤器下游侧部分。过滤器(47)成形为环形状,从透过该过滤器的空气中去除尘埃。过滤器驱动部(55)能够使过滤器(47)环绕。刷(62)从过滤器(47)去除尘埃。过滤器(47)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47a)和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47b)。而且,过滤器驱动部(55)使过滤器(47)进行如下的往复动作:使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去除上游侧部分(47a)的尘埃后,使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环绕。在该往复动作中,刷(62)处于与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接触的状态。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作为空调装置的室内机,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0637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提出了具有自动清扫环形状的过滤器的过滤器清扫机构的空调装置。 
专利文献1的过滤器清扫机构具有通过与过滤器接触而从过滤器去除尘埃的刷、以及使过滤器环绕的移动机构。由此,通过一边使过滤器环绕一边使刷与该过滤器接触,从而从过滤器去除附着于环形状的过滤器的表面的尘埃。另外,从过滤器去除的尘埃附着于刷的表面。 
环形状的过滤器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和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于是,空气首先透过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然后透过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因此,空气中包含的尘埃的绝大部分在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被去除,所以,附着于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的尘埃的量为微量。但是,当在过滤器的清扫时使过滤器例如绕1周以上时,刷与过滤器的表面全体接触一次,所以,从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的尘埃可能附着于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环形状的过滤器中,防止先从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的尘埃经由刷附着于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 
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具有过滤器、过滤器驱动部和刷。过滤器成形为环形状,从透过该过滤器的空气中去除尘埃。过滤器驱动部能够使过滤器环绕。刷从过滤器去除尘埃。过滤器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和位于比上游侧部分更靠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而且,过滤器驱动部使过滤器进行往复动作。这里,往复动作是如下动作:使过滤器向第1方向环绕,去除过滤器的上 游侧部分的尘埃后,使过滤器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环绕。在该往复动作中,刷处于与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接触的状态。 
根据该空调室内机,通过上述过滤器的往复动作,在过滤器的环绕时,刷不与没有附着比较多的尘埃的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的绝大部分接触。因此,能够防止从环形状的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并附着于刷的尘埃再次附着于比较清洁的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 
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使过滤器间歇性地向第1方向环绕。 
根据该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隔开时间间隔的方式向第1方向环绕。 
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使被分割成多个区域的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中的各区域逐个间歇性地向第1方向环绕。刷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区域去除尘埃。 
根据该空调室内机,可以说,在过滤器的去路时,根据分割后的上游侧部分的区域大小,决定过滤器以何种程度环绕一次。而且,过滤器按照时间间隔使分割后的区域逐个与刷接触。因此,刷能够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区域,更加可靠地去除尘埃。 
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观点~第3观点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刷驱动部。刷驱动部能够使刷旋转。而且,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该刷驱动部使刷间歇性地旋转,在过滤器的回路时,该刷驱动部使刷连续旋转。 
根据该空调室内机,特别地,在过滤器的去路中,刷进行旋转或停止旋转的动作,并去除过滤器上的尘埃。因此,在过滤器的去路时,在进行过滤器的清扫时,与刷始终旋转的情况相比,尘埃难以飞散。 
本发明的第5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4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在刷旋转时使过滤器的环绕停止。而且,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驱动部在刷停止旋转时使过滤器向第1方向环绕。 
根据该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的去路时,在过滤器移动、刷停止的期间内,通过刷扫出过滤器上的尘埃。相反,在过滤器停止、刷旋转的期间内,扫出并附着于刷表面的尘埃彼此容易成团。因此,能够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 
本发明的第6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4观点或第5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空调室 内机还具有刷清扫部和尘埃承接部。刷清扫部配置在刷的旋转方向上,具有与刷接触的梳状形状,通过刷的旋转而从刷扫落尘埃。尘埃承接部配置在刷的下方向,贮存从刷扫落的尘埃。 
根据该空调室内机,通过刷清扫部从刷扫落的尘埃此后进入尘埃承接部。特别地,在过滤器移动、刷停止的期间内,从过滤器上扫落的尘埃彼此由于刷停止旋转而成团,所以,尘埃容易更加可靠地进入尘埃承接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 
本发明的第7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第4观点~第6观点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室内机中,刷向追随过滤器向第2方向的环绕的方向旋转。 
当刷从过滤器去除的尘埃的量较多时,该尘埃可能滞留在刷的表面中的与过滤器接触的部分附近且滞留在过滤器的第1方向下游侧。但是,该空调室内机的刷的旋转方向是追随过滤器向第2方向的环绕的方向。因此,滞留在刷与过滤器的接触部分附近且滞留在过滤器的第1方向下游侧的尘埃沿着刷的旋转向第1方向上游侧被推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空调室内机,能够防止从环形状的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并附着于刷的尘埃再次附着于比较清洁的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的去路时,过滤器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隔开时间间隔的方式向第1方向环绕。 
根据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刷能够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区域,更加可靠地去除尘埃。 
根据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空调室内机,特别地,在过滤器的去路中,刷进行旋转或停止旋转的动作,并去除过滤器上的尘埃。因此,在过滤器的去路时,在进行过滤器的清扫时,与刷始终旋转的情况相比,尘埃难以飞散。 
根据本发明的第5观点的空调室内机,能够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 
根据本发明的第6观点的空调室内机,在过滤器移动、刷停止的期间内,从过滤器上扫落的尘埃彼此由于刷停止旋转而成团,所以,尘埃容易更加可靠地进入尘埃承接部。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尘埃向刷的周围飞散。 
根据本发明的第7观点的空调室内机,滞留在刷与过滤器的接触部分附近且滞留在过滤器的第1方向下游侧的尘埃沿着刷的旋转向第1方向上游侧被推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空调装置10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纵剖面图,是示出过滤器47位于通常位置、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中的上侧末端部分位于初始位置P1的情况的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单元46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IV-IV线的过滤器单元46的纵剖面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清扫单元60的纵剖面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清扫单元60的概观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经时地示出控制部80中的各功能部输出的各种信号和过滤器47中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的位置的时序图。 
图9是用于说明在清扫单元60中附着于过滤器47与刷62的接触部分的尘埃d1、d2的位置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清扫模式控制下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空调装置;20:室外机;30:室内机;40:主体单元;41:外壳;41a:格栅;41b:前面面板;41c:背面板;41d、41e:吸入口;42:主体单元用框架;42a:吹出口;43:室内热交换器;44:室内风扇;45:水平挡板;46:过滤器单元;47:过滤器;47a: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47b: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48:支承框;49:第1支承部件;50:第2支承部件;52:外侧横档;53:曲面支承部件;56:辊;60:清扫单元;61:清扫单元用框架;62:刷;63:刷驱动部;64:刷清扫部;65:尘埃承接部;66:芯材;67:线材;68:压缩辊;80:控制部;80a:运转控制部;80b: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c:刷驱动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1实施方式> 
(1)概要 
图1是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30(以下简称为室内机30)的空调装置10的外观图。该空调装置10被划分为用于设置于屋外的室外机20和用于安装于室内壁面等的室内机30来构成。室外机20和室内机30经由制冷剂配管L1等连接。空调装置10除了室内的制冷制热运转等所谓的空气调和运转以外,还具有自动清扫室内机30内的过滤器47(后述)和刷62(后述)的清扫模式的功能。 
在室外机20的内部设有室外热交换器(未图示)和压缩机等。室外机20使通过制冷剂配管L1的制冷剂压缩,并且,通过利用室外热交换器在该制冷剂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将气体状态或液体状态的制冷剂送到室内机30。 
在空气调和运转时,室内机30与室外机20进行制冷剂的交换,向室内供给空气调和后的空气。 
(2)室内机的结构 
这里,详细叙述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的结构。如图1~图7所示,室内机30主要具有主体单元40、过滤器单元46、清扫单元60、接收部71、显示部72以及控制部80。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使用“上”“下”“右”“左”等的表示方向的表述,但是,它们表示在图1的状态下设置了室内机30的状态下的各方向。 
(2-1)主体单元 
如图2所示,主体单元40主要具有外壳41、主体单元用框架42、室内热交换器43以及室内风扇44。 
作为构成主体单元40的外廓的要素,外壳41包括格栅41a、前面面板41b和背面板41c。格栅41a构成外壳41的顶面、正面和下面,前面面板41b位于与格栅41a的正面对应的位置。在格栅41a的顶面和正面上侧附近分别设有用于向外壳41内部取入室内空气的吸入口41d、41e。而且,在外壳41的内部配置有主体单元用框架42、室内热交换器43和室内风扇44等。 
另外,室内热交换器43由多个翅片和多个传热管构成。室内热交换器43在传热管内流过的制冷剂与通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风扇44例如由横流风扇构成,由室内风扇马达M44(图7)旋转驱动。室内风扇44形成使从室内取入外壳41内的空气接触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3后吹出到室内的空气流。 
在主体单元用框架42安装有室内热交换器43和室内风扇44。具体而言,主体单元用框架42在室内风扇44的下方以外的部分包围该风扇44,并且,构成为敞开室内风扇44的下方的形状。通过这种主体单元用框架42的形状,在主体单元用框架42的下部形成有吹出口42a。进而,在吹出口42a形成有水平挡板45。水平挡板45向期望的方向引导从吹出口42a吹出的空气。水平挡板45由挡板马达M45(图7)旋转驱动,能够变更空气的引导方向,并关闭吹出口42a。 
(2-2)过滤器单元 
如图2所示,在外壳41内,过滤器单元46配置在格栅41a与室内热交换器43之间,即相对于室内热交换器43配置在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过滤器单元46用于尽可能地防止室内热交换器43的表面被空气中的尘埃污染,如图3所示,主要具有过滤器47、支承框48和过滤器驱动部55。 
(2-2-1)过滤器 
在过滤器47中透过从外壳41的外部经由吸入口41d、41e流入室内热交换器43的室内空气。过滤器47用于去除该空气中包含的尘埃,例如是由树脂制的线平织或斜织而成的网。特别地,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47成形为环形状,如图3所示,在过滤器单元46的主视图中,在右侧和左侧并列设置2个过滤器47。 
这里,在这些过滤器47中未设置一般过滤器中常见的加强用的缘和肋,所以,过滤器47自身无法维持稳定的形状。因此,过滤器47由支承框48支承,保持环形状的形状。 
另外,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如图2、4所示,在安装有过滤器47的状态下进行空气调和运转,该过滤器47中除了折回部分以外,将该过滤器47中的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部分称为“上游侧部分47a”、将位于比上游侧部分47a更靠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称为“下游侧部分47b”。在图4中,利用斜线表示上游侧部分47a,利用涂黑的方式表示下游侧部分47b。 
(2-2-2)支承框 
如图2~4所示,支承框48具有以覆盖室内热交换器43的前方和上方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如图3所示,主要具有在支承框48的主视图中位于右侧的第1支承部件49和位于左侧的第2支承部件50。在第1支承部件49和第2支承部件50中,均在与室内热交换器43对置的部分设有格子状的开口。 
而且,在第1支承部件49和第2支承部件50各自的正面中的左右端部49a、49b、50a、50b,分别以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并列形成有多个突起un1。第1支承部件49中的左端部49a与右端部49b之间的最短距离比过滤器47的宽度稍大。同样,第2支承部件50中的左端部50a与右端部50b之间的最短距离比过滤器47的宽度稍大。因此,在环形状的过滤器47架设于支承框48时,过滤器47的端面与各突起un1对置。通过该突起un1,沿着第1支承部件49和第2支承部件50引导过滤器47的两端,所以,防止过滤器47曲折运动。 
并且,如图3、4所示,支承框48具有外侧横档52。外侧横档52以位于过滤器47下部的折回部分附近的方式,安装于第1支承部件49和第2支承部件50的下端部。具体而言,外侧横档52配置成隔着过滤器47而与辊56(后述)对置。通过该外侧横档52,即使过滤器47波动,该过滤器47也在与其他部件接触之前与外侧横档52接触。因此,假设在辊56的附近存在其他可动部件(例如图2所示的刷62)的情况下,过滤器47也不会咬入该可动部件中,能够顺畅地移动。 
进而,如图4所示,支承框48具有曲面支承部件53。曲面支承部件53是支承过滤器47、并使过滤器47的移动方向在过滤器47的上部反转的部件,曲面支承部件53具有比辊56小的曲率半径。 
(2-2-3)过滤器驱动部 
过滤器驱动部55使过滤器47环绕,主要由辊56和辊用马达构成。过滤器驱动部55的动作由后述的控制部80的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控制。 
在辊56的旋转轴的端部固定有辊齿轮(未图示)。而且,在辊56的周面粘贴有所谓的起绒编织而成的织物基布。辊56的周面中的织物基布进入过滤器47的网眼,难以在辊56与过滤器47之间产生打滑。辊用马达的输出轴被传递到辊56的旋转轴,发挥作为辊56的旋转驱动源的作用。由此,通过辊用马达的驱动使辊56旋转,由此,过滤器47能够沿着支承框48环绕。 
特别地,辊用马达是步进马达,能够向CW(Clock Wise:顺时针)或CCW(Counter Clock Wise:逆时针)的方向旋转。由此,如图4所示,辊56能够向正方向A或反方向B旋转。通过使辊56向正方向A旋转,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相反,通过使辊56向反方向B旋转,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环绕。并且,辊用马达是步进马达,所以,通过进行脉冲数的控制,能够控制过滤器47以何种程度进行环绕(即过 滤器47的移动距离)。 
另外,过滤器驱动部55进行的动作的详细情况在“(2-5-2)过滤器驱动控制部”中进行说明。 
(2-3)清扫单元 
如图2、5所示,在外壳41内部,清扫单元60配置在过滤器47的下部的折回部分附近,并且设置成能够从外壳41进行装卸。这种清扫单元60用于清扫过滤器47和刷62,如图5~图7所示,具有清扫单元用框架61、刷62、刷驱动部63、刷清扫部64、尘埃承接部65和压缩辊68。 
(2-3-1)清扫单元用框架 
如图6所示,清扫单元用框架61具有沿着室内机30的长度方向的细长的形状,在其内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刷62。并且,如图5所示,在清扫单元用框架61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部61a,刷62的一部分经由该开口部61a露出到清扫单元用框架61的上方空间。 
特别地,清扫单元用框架61位于过滤器47下部的折回部分的更下方,构成为清扫单元用框架61内的刷62与过滤器47的折回部分接触。并且,清扫单元用框架61的下表面开放,通过尘埃承接部65而关闭。 
(2-3-2)刷 
如图6所示,刷62具有沿着室内机30的长度方向的细长的形状,进而,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大致圆形的形状。刷62通过与过滤器47接触,从过滤器47去除尘埃。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刷62具有芯材66以及设于芯材66的周面的多个线材67,通过使线材67与过滤器47接触,能够从过滤器47去除尘埃。 
并且,刷62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框架61旋转。而且,在空气调和运转和清扫模式下的运转的任意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刷62始终处于与过滤器47接触的状态。 
(2-3-3)刷驱动部 
刷驱动部63用于使刷62旋转,由步进马达构成。即,作为马达的刷驱动部63的输出轴与刷62的旋转轴连接,通过步进马达的驱动,能够使刷62旋转。该刷驱动部63的动作由后述的控制部80的刷驱动控制部80c(图7)控制。 
特别地,本实施方式的刷驱动部63进行如下动作:使刷62仅向图5的箭头方向旋转、或使刷62的旋转停止。即,本实施方式的刷62在旋转时,能够仅向追随过滤 器47向第2方向的移动的方向、即与过滤器47的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2-3-4)刷清扫部 
如图5所示,刷清扫部64安装于清扫单元用框架61。如图6所示,刷清扫部64沿着刷62的旋转轴方向配置,具有与刷62接触的梳状形状。特别地,如图5所示,刷清扫部64从清扫单元用框架61的背面向刷62突出,并且,与刷62的旋转方向(即图5的箭头方向)相反地倾斜。由此,在刷62向图5的箭头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刷清扫部64能够扫落刷62的线材67间的尘埃。 
(2-3-5)尘埃承接部 
如图5所示,尘埃承接部65在安装于清扫单元用框架61的状态下配置于刷62和刷清扫部64的下方向。在尘埃承接部65内贮存有通过刷清扫部64从刷62扫落的尘埃。并且,尘埃承接部65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清扫单元用框架61进行装卸,所以,使用者能够从清扫单元用框架61和外壳41取出尘埃承接部65,容易地处理积存在尘埃承接部65内的尘埃。 
(2-3-6)压缩辊 
压缩辊68是圆柱状的棒状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清扫单元用框架61。这里,压缩辊68在刷清扫部64的附近位于与刷62接触的位置。由此,在刷62向图5的箭头方向旋转时,压缩辊68追随该刷62的旋转,向与刷6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在刷62旋转时,压缩辊68一起旋转,但是,在刷62不旋转时,压缩辊68不旋转。 
通过该压缩辊68,积存在尘埃承接部65内的尘埃被压缩,所以,能够在尘埃承接部65内放入较多的尘埃。并且,通过压缩辊68的旋转,粘度较高的尘埃被可靠地送到尘埃承接部65。 
(2-4)接收部和显示部 
如图1所示,接收部71和显示部72配置成露出于室内机30的正面。 
接收部71例如接收从遥控器发送的空气调和运转和清扫模式等的各种运转指示。 
显示部72用于显示空调装置10当前进行哪种运转,例如由多个LED构成。通过有无点亮多个LED,能够得知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况。例如,在空调装置10进行空气调和运转时,显示部72点亮为绿色,在进行过滤器47的清扫时,显示部72 点亮为红色。 
(2-5)控制部 
控制部80是由CPU和存储器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与构成室内机30的各种结构要素连接。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控制部80与接收部71、显示部72、室内风扇马达M44、挡板马达M45、过滤器驱动部55和刷驱动部63连接,进行控制,以使得在指示了清扫模式下的运转的情况下,自动进行过滤器47和刷62的清扫。 
此时,为了使刷62不与过滤器47的下游侧部分47b的绝大部分接触,控制部80在确保刷62与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接触的状态的状态下,进行各驱动部55、63的控制,以进行过滤器47的往复动作。这里,过滤器47的往复动作是指如下动作: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去除上游侧部分47a的尘埃后,向第2方向环绕。由于进行这种动作,因此,控制部80作为运转控制部80a、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和刷驱动控制部80c发挥功能。 
(2-5-1)运转控制部 
当接收部71从遥控器等接收到各种运转指示时,运转控制部80a向室内机30内的各设备输出基于接收到的运转指示的运转指示信号。 
例如,在接收部71接收到清扫模式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80a向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和刷驱动控制部80c输出表示清扫模式的开始指示的运转指示信号。并且,在接收部71接收到空气调和运转的开始指示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80a向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和刷驱动控制部80c输出表示该意思的运转指示信号。 
(2-5-2)过滤器驱动控制部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对过滤器驱动部55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过滤器47间歇性地向第1方向环绕。更详细地讲,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对过滤器驱动部55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在刷62旋转时,过滤器47停止环绕,相反,在刷62不旋转时,过滤器47进行环绕。由于进行这种动作,因此,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生成过滤器驱动信号并输出到过滤器驱动部55。下面,使用图8对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去路- 
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从运转控制部80a取得表示清扫模式的开始指示的运转指示信号时,向过滤器驱动部55的辊用马达输出过滤器驱动信号,该过滤器驱动信号 包含用于使过滤器47向图4的第1方向环绕1/4周的脉冲数。由此,辊56驱动过滤器47使其向第1方向环绕1/4周,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从初始位置P1沿着支承框48移动到中间位置P2,在该状态下停止。另外,在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从初始位置P1向中间位置P2移动的期间,刷62持续停止。 
这里,“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是指,如图2、4所示,在安装有过滤器47的状态下进行空气调和运转的情况下,位于初始位置P1的上游侧部分47a上的端部。初始位置P1是指图4的支承框48的上侧末端附近、即曲面支承部件53附近。而且,中间位置P2是指图4的支承框48的正中间位置附近。 
接着,通过刷驱动控制部80c输出表示刷62应该旋转的刷驱动信号,刷62进行旋转,然后,当输出表示刷62应该停止旋转的刷驱动信号而使刷62的旋转停止后,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再次向过滤器驱动部55的辊用马达输出过滤器驱动信号,该过滤器驱动信号包含用于使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1/4周的脉冲数。由此,与之前同样,辊56驱动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1/4周。因此,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从中间位置P2沿着支承框48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在到达下端位置P3时停止移动。另外,在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从中间位置P2向下端位置P3移动的期间,刷62保持旋转停止的状态。 
这里,下端位置P3是指图4的支承框48的下侧末端附近、即辊56附近。 
通过上述动作,过滤器47间歇性地向第1方向环绕1/4周,由此,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间歇性地从初始位置P1向下端位置P3移动。将这种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的环绕称为“去路”。而且,在过滤器47的去路中,通过上述动作,过滤器47与刷62接触的部分始终为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过滤器47的下游侧部分47b与上游侧部分47a调换而从曲面支承部件53侧向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移动,在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移动到下端位置P3时,过滤器47的环绕停止,所以,过滤器47的下游侧部分47b的绝大部分不会与刷62接触。 
并且,如上所述,在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移动的期间,刷62持续停止。因此,在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中的、由于过滤器47的环绕而慢慢与刷62接触的部分中,通过停止的刷62的线材67扫落尘埃。 
另外,在1次的过滤器47的环绕中过滤器47移动的距离“1/4周”是在清扫模 式的开始之前预先设定的。即,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47的去路时,过滤器47的各个预定区域逐个间歇性地向第1方向环绕,该“预定区域”表示事先将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分割成多个区域后的该分割后的一个区域。这里,例示地示出预先将过滤器47全体分割成4部分、其中的1个区域即“1/4周”为预定区域的情况。 
-回路- 
当过滤器47的去路结束后,从刷驱动控制部80c输出表示刷62应该旋转的刷驱动信号,刷62进行旋转。当刷62旋转预定圈数(这里为2圈)后,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向过滤器驱动部55的辊用马达输出过滤器驱动信号,该过滤器驱动信号包含这次使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环绕1/2周的脉冲数。即,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进行如下控制:使过滤器47向与去路相反的方向环绕过滤器47在去路中环绕的量,由此,使过滤器47返回清扫模式开始前的状态。由此,辊56驱动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环绕1/2周。因此,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从下端位置P3沿着支承框48向上方移动,在到达初始位置P1时停止移动。即,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顺着在去路中移动来的路径、即支承框48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具体而言为远离室内热交换器43的一侧),返回清扫模式开始前的位置。将这种向第2方向的环绕动作称为“回路”。 
通过上述动作,在过滤器47的回路时,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不是间歇性地,而是连续地从下端位置P3向初始位置P1移动。特别地,过滤器47与去路时相反地环绕,所以,过滤器47与刷62接触的部分在过滤器47的回路中也始终为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而且,过滤器47的下游侧部分47b与上游侧部分47a调换而从曲面支承部件53侧向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具体而言为接近室内热交换器43的一侧)移动,返回清扫模式开始前的状态。因此,与过滤器47的去路的情况同样,在回路的情况下,过滤器47中的下游侧部分47b的绝大部分也不与刷62接触。 
另外,在下面叙述,但是,在过滤器47的回路时,刷62持续旋转。 
(2-5-3)刷驱动控制部 
本实施方式的刷驱动控制部80c对刷驱动部63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刷62间歇性地旋转,在过滤器47的回路时,刷62连续旋转。并且,刷驱 动控制部80c对刷驱动部63进行控制,以使得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在过滤器47不进行环绕时,刷62旋转,在过滤器47进行环绕时,刷62的旋转停止。由于进行这种动作,所以刷驱动控制部80c生成刷驱动信号并输出到刷驱动部63。下面,使用图8对刷驱动控制部80c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刷驱动控制部80c从运转控制部80a取得表示过滤器清扫模式的开始指示的运转指示信号时,对刷驱动部63进行控制,以使得在从过滤器驱动控制部80b输出表示过滤器47的环绕结束的过滤器驱动信号之前,刷62处于旋转停止状态。即,在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的期间,刷驱动控制部80c使刷62处于旋转停止状态。 
在此期间,刷62在不旋转的状态下按压接触过滤器47的1/4的区域,能够去除附着于该区域的尘埃。特别地,尘埃的大小例如为30μm~100μm左右,比较小,但是,通过上述动作,该尘埃彼此在刷62的表面上成团。因此,在使刷62旋转时,刷清扫部64容易扫出成团的尘埃,尘埃不会向周围飞舞,容易进入尘埃承接部65内。 
以上,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但是,也可以说,刷62停止旋转的期间主要是过滤器47清扫用的时间。 
接着,过滤器47进一步环绕1/4周,然后,当输出表示过滤器47应该停止环绕的过滤器驱动信号而使过滤器47的旋转停止时,刷驱动控制部80c向刷驱动部63输出刷驱动信号,该刷驱动信号包含用于使刷62旋转预定圈数(这里为2圈)的脉冲数。由此,在过滤器47停止的状态下,刷62旋转2圈。此时,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相同部分持续与刷62接触,利用刷清扫部64扫落刷62的表面的尘埃。 
特别地,在过滤器47进行环绕的状态下刷62停止旋转的期间,如图9所示,有时在刷62与过滤器47接触的部分附近的刷6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成团附着有尘埃d1。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47停止环绕的状态下,刷62向图9的箭头方向旋转,所以,能够将该成团的尘埃d1送到尘埃承接部65内。 
以上,过滤器47停止环绕,但是,也可以说,刷62旋转预定圈数的期间主要是刷62清扫用的时间。 
接着,在刷62旋转2圈后,刷62停止旋转。在刷62停止旋转的期间,过滤器47再次向第1方向环绕1/4周,所以,刷62能够从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中的新接触的区域去除尘埃。 
在过滤器47的去路结束后,刷驱动控制部80c对刷驱动部63进行控制,以使得 刷62持续旋转预定时间t。这里,例如如图8所示,预定时间t可以是刷62清扫用的时间t1、t3和过滤器47的回路所需要的时间t2的合计时间。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47的回路时,刷62也向追随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的移动的方向旋转。在进行过滤器47的清扫的期间内,根据情况,有时尘埃会成团附着于刷62与过滤器47接触的部分附近的刷6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图9的尘埃d2),为了使该尘埃d2向旋转方向下游侧移动,进行刷62的旋转。如图9的尘埃d2那样,作为尘埃成团附着于刷6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情况,举出从过滤器47去除的尘埃的量较多的情况等。 
并且,刷62如图8所示,在过滤器47返回清扫模式的开始前的状态、过滤器47的回路完成后,刷62也旋转预定圈数(这里为旋转2圈)。这是为了能够在下次的清扫模式时通过更新后的刷62清扫过滤器47。 
若总结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47和刷62的动作,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过滤器47和刷62交替进行环绕或旋转。在过滤器47的回路中,过滤器47和刷62双方进行环绕和旋转。 
(3)室内机的动作 
(3-1)全体的动作 
图10是示出空调装置10的全体动作流程的流程图。 
步骤S1:空调装置10通过开关操作或插座操作等接通电源(S1),接着,室内机30中的接收部71从遥控器等接收到各种运转指示。 
步骤S2~S3:在接收部71接收到的运转开始指示为清扫模式的情况下(S2:是),控制部80的运转控制部80a向控制部80内的各功能部输出表示清扫模式的开始指示的运转指示信号。由此,进行清扫模式控制(S3)。另外,清扫模式控制的动作流程在后面叙述。 
步骤S4~S5:在接收部71接收到的运转开始指示例如为制热或制冷等的空气调和运转的运转开始指示的情况下(S4:是),运转控制部80a向控制部80内的各功能部输出该意思。由此,进行所指示的空气调和运转(S5)。 
步骤S6:在接收部71从遥控器等接收到运转结束指示的情况下、或者空调装置10通过开关操作或插座操作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空调装置10结束一连串的动作。另外,在电源断开之前,空调装置10反复进行步骤S2以后的动作。 
(3-2)清扫模式控制中的动作 
图11是用于说明清扫模式控制的动作的流程图。这里,设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首先位于初始位置P1。并且,这里,关于过滤器1/4以何种程度环绕一次,例示了预先决定为将过滤器47的1周作为全体的情况下的“1/4”周的情况。 
步骤S11:过滤器驱动部55使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1/4周(去路)。此时,刷驱动部63使刷62保持旋转停止状态。 
步骤S12:在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到达中间位置P2时,过滤器47停止。 
步骤S13:刷驱动部63使刷62向图5的箭头方向旋转2圈。此时,过滤器47保持停止环绕的状态。 
步骤S14:在刷62旋转了2圈时,刷驱动部63使刷62的旋转停止。 
步骤S15:过滤器驱动部55使过滤器47进一步向第1方向环绕1/4周(去路)。此时,刷驱动部63使刷62保持旋转停止状态。 
步骤S16:在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到达下端位置P3时,过滤器驱动部55停止使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移动。由此,过滤器47停止,过滤器47的去路结束。 
步骤S17:刷驱动部63使刷62向图5的箭头方向连续旋转。 
步骤S18~S19:当在步骤S17中刷62旋转2圈后(S18:是),过滤器驱动部55使过滤器47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环绕(回路),直到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从下端位置P3到达初始位置P1为止。由此,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和下游侧部分47b的各位置返回清扫模式开始前的位置。 
步骤S20:在过滤器47的回路完成后,当刷62进一步旋转2周后(S20:是),室内机30结束清扫模式下的一连串动作。 
(4)特征 
(4-1) 
本实施方式的过滤器驱动部55使过滤器47进行如下的往复动作:使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在通过刷62去除上游侧部分47a的尘埃后,使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环绕。特别地,在该过滤器47的往复动作时,刷62处于与环形状的过滤器47的 上游侧部分47a接触的状态。由此,刷62不会与环形状的过滤器47中的下游侧部分47b的绝大部分接触。因此,在过滤器47的环绕时,刷62不与没有附着比较多的尘埃的过滤器47的下游侧部分47b接触。因此,能够防止从环形状的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去除并附着于刷62的尘埃再次附着于比较清洁的过滤器47的下游侧部分47b。 
(4-2)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过滤器47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隔开时间间隔的方式向第1方向环绕。 
(4-3)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状的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预先被分割成多个区域(这里,过滤器47全体为4个区域、即上游侧部分47a为2个区域),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过滤器47的分割后的各个区域逐个间歇性地向第1方向环绕。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说,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根据分割后的上游侧部分47a的区域大小,决定过滤器47以何种程度环绕一次。而且,过滤器47按照时间间隔使分割后的区域逐个慢慢与刷62接触。因此,刷62能够按照分割后的每个区域,更加可靠地去除尘埃。 
(4-4)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刷62,使用旋转型的刷,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刷62间歇性地旋转,在过滤器的回路时,刷62连续旋转。因此,特别地,在过滤器47的去路中,刷62进行旋转或停止旋转的动作,并去除过滤器47上的尘埃。因此,在过滤器47的去路中,在进行过滤器47的清扫时,与刷62始终旋转的以往的情况相比,尘埃难以飞散。 
(4-5)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在刷62旋转时,过滤器47的环绕停止。相反,在刷62停止旋转时,过滤器47向第1方向环绕。由此,在过滤器47的去路时,在过滤器47环绕、刷62停止的期间内,通过刷62扫出过滤器47上的尘埃。在过滤器47停止、刷62旋转的期间内,被扫出而附着于刷62表面的尘埃彼此容易成团。因此,能够防止尘埃向刷62的周围飞散。 
(4-6)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30还具有用于从刷62扫落尘埃的刷清扫部64、以及用于贮存扫落的尘埃的尘埃承接部65。由此,通过刷清扫部64从刷62扫落的尘埃此后进入尘埃承接部65。特别地,在过滤器47移动、刷62停止的期间内,从过滤器47上扫落的尘埃彼此由于刷62停止旋转而成团,所以,尘埃容易更加可靠地进入尘埃承接部65。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尘埃向刷62的周围飞散。 
(4-7) 
但是,当刷62从过滤器47去除的尘埃的量较多时,该尘埃可能滞留在刷62的表面中的与过滤器47接触的部分附近且滞留在过滤器47的第1方向下游侧(图9的尘埃d2)。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刷62的旋转方向是追随过滤器47向第2方向的环绕的方向。因此,图9的尘埃d2沿着刷62的旋转向刷62的旋转方向下游侧被推出。 
(5)变形例 
(5-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分割成2个区域、每当清扫各区域时对刷62进行清扫的情况。 
但是,对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的区域进行分割的数量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3个或4个。该情况下,每当清扫分割后的各区域时进行刷62的清扫,对分割后的全部区域进行清扫,在上游侧部分47a的上侧末端部分到达下端位置P3时,过滤器47的去路完成。 
(5-2)变形例B 
并且,在上述变形例A中,也可以不是每当清扫分割后的各区域时进行刷62的清扫。例如,在清扫了1个区域后,在刷62不太脏的情况下,刷62也可以在自身的清扫前,继续进行接下来的过滤器47的区域的清扫。并且,上游侧部分47a被分割成4部分,也可以在进行了其中2个区域的清扫后,进行刷62的清扫。 
(5-3)变形例C 
并且,在本发明中,过滤器47的下游侧部分47b不与刷62接触即可,所以,也可以不将过滤器47的上游侧部分47a分割成多个区域,在过滤器47的清扫时,通过使过滤器47移动1/2周,结束一次去路,然后进行刷62的清扫。 
(5-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刷62的清扫时、刷62旋转2圈。但是,在刷62 的清扫中,从刷62的表面去除尘埃,刷62的表面被更新为能够进行过滤器47的清扫的程度即可。因此,在刷62的清扫时、刷62旋转的圈数不限于旋转2圈,也可以是1圈或3圈等。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刷62的清扫时、刷62每次旋转2圈的情况。但是,刷62旋转的圈数不是每次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每当刷62重复用于过滤器47的清扫的圈数时,接着附着于刷62表面的尘埃的量较多。因此,也可以根据附着于刷62的表面的尘埃的程度,改变使刷62旋转的圈数。 
(5-5)变形例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过滤器47的去路中,在过滤器47不环绕时刷62旋转(即刷62间歇性地旋转)。 
但是,在本发明中,刷62不是必须间歇性地旋转,由此,不仅在过滤器47的回路中,在去路中,刷62也可以连续旋转。 
(5-6)变形例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说明了在通过遥控器进行清扫模式的开始指示时进行过滤器47和刷62的清扫。但是,过滤器47和刷62的清扫动作也可以在空气调和运转进行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自动开始,还可以在进行空气调和运转后始终自动开始。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具有能够防止从过滤器的上游侧部分去除并附着于刷的尘埃再次附着于比较清洁的过滤器的下游侧部分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能够应用于具有自动清扫环形状的过滤器的功能的室内机。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0637号公报。 

Claims (7)

1.一种空调室内机(30),其中,该空调室内机(30)具有:
过滤器(47),其成形为环形状,从透过该过滤器的空气中去除尘埃;
过滤器驱动部(55),其能够使所述过滤器环绕;以及
刷(62),其从所述过滤器去除所述尘埃,
所述过滤器具有位于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上游侧部分(47a)和位于比所述上游侧部分更靠空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部分(47b),
所述过滤器驱动部使所述过滤器进行如下的往复动作:使所述过滤器向第1方向环绕,去除所述过滤器的所述上游侧部分的所述尘埃后,使所述过滤器向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环绕,
在所述往复动作中,所述刷处于与所述过滤器的所述上游侧部分接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30),其中,
在所述过滤器的去路时,所述过滤器驱动部使所述过滤器间歇性地向所述第1方向环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30),其中,
在所述过滤器的去路时,所述过滤器驱动部使被分割成多个区域的所述过滤器的所述上游侧部分中的各所述区域逐个间歇性地向所述第1方向环绕,
所述刷按照分割后的每个所述区域去除尘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30),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30)还具有能够使所述刷旋转的刷驱动部(63),
在所述过滤器的去路时,所述刷驱动部使所述刷间歇性地旋转,
在所述过滤器的回路时,所述刷驱动部使所述刷连续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30),其中,
在所述过滤器的去路时,所述过滤器驱动部在所述刷旋转时使所述过滤器的环绕停止,
在所述刷停止旋转时,所述过滤器驱动部使所述过滤器向所述第1方向环绕。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30),其中,
所述空调室内机(30)还具有:
刷清扫部(64),其配置在所述刷的旋转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刷接触的梳状形状,通过所述刷的旋转而从所述刷扫落尘埃;以及
尘埃承接部(65),其配置在所述刷的下方向,贮存从所述刷扫落的所述尘埃。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30),其中,
所述刷向追随所述过滤器向所述第2方向的环绕的方向旋转。
CN201210232658.6A 2011-07-08 2012-07-05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2865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1697A JP5429235B2 (ja) 2011-07-08 2011-07-08 空調室内機
JP2011-151697 2011-07-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5625A true CN102865625A (zh) 2013-01-09
CN102865625B CN102865625B (zh) 2015-03-25

Family

ID=4744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2658.6A Active CN102865625B (zh) 2011-07-08 2012-07-05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29235B2 (zh)
CN (1) CN1028656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9301B2 (ja) * 2012-10-02 2017-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0864470B2 (en) * 2015-03-27 2020-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8404554B (zh) * 2018-03-20 2023-06-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过滤网、过滤网组件及空调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0150A (zh) * 2005-12-06 2008-11-19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501408A (zh) * 2006-08-31 2009-08-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0210191A (ja) * 2009-03-11 2010-09-24 Sharp Corp 空気調節装置
JP2011080636A (ja) * 2009-10-05 2011-04-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室内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46640B1 (en) * 2008-01-16 2017-04-26 Daikin Industries, Ltd.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2011052890A (ja) * 2009-09-01 2011-03-17 Kowa Co Ltd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5327081B2 (ja) * 2010-01-27 2013-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フィルタ清掃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0150A (zh) * 2005-12-06 2008-11-19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1501408A (zh) * 2006-08-31 2009-08-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2010210191A (ja) * 2009-03-11 2010-09-24 Sharp Corp 空気調節装置
JP2011080636A (ja) * 2009-10-05 2011-04-21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室内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29235B2 (ja) 2014-02-26
JP2013019571A (ja) 2013-01-31
CN102865625B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5625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713568B (zh) 空调机以及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JP4418427B2 (ja) 室内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1765748B (zh) 空调装置及其使用于该空调装置的吸尘器延长吸嘴
CN101910745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US9266049B2 (en) Air-condition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03709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JP4611448B2 (ja) 室内機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01896776B (zh) 空调装置的扫除机组
CN204063281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014209B (zh) 自动环绕式空气过滤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1548138A (zh) 空调机的过滤器清扫机构
CN105749643A (zh) 过滤器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EP2312230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4976682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10060282A5 (zh)
CN101517331A (zh) 带有过滤器清扫单元的空调机
CN103940059B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过滤网清洗提醒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395836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1910746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JP4780326B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1248841A1 (zh) 空调器
CN101910744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CN108548274A (zh) 一种空调滤尘板清洁方法
CN111089339B (zh) 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