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2731A - 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2731A
CN102862731A CN2011101895138A CN201110189513A CN102862731A CN 102862731 A CN102862731 A CN 102862731A CN 2011101895138 A CN2011101895138 A CN 2011101895138A CN 201110189513 A CN201110189513 A CN 201110189513A CN 102862731 A CN102862731 A CN 102862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ontainer
space
elastic element
bottle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95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宏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95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27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2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27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容器,其包括一中空的瓶体、一挡板、一第一弹性元件及一开关元件。瓶体包括本体及与本体相连通的瓶嘴。本体包括与瓶嘴相对的底壁。挡板容置在本体内,且与本体的内壁完全贴合,以将瓶体分隔成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用于容纳液体。第一弹性元件容置在第二空间内,且第一弹性元件沿其自身伸缩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底壁及挡板相抵持。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位移大于或等于本体沿其自身轴向的长度。开关元件设置在瓶嘴处,用于控制液体的流量。当开关元件打开时,挡板在第一弹性元件之推动下推动液体从瓶嘴流出。当开关元件被关闭时,第一空间为密闭的空间。本发明的容器,液体能够从瓶嘴自动流出。

Description

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容液体的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容器(比如牙膏瓶或锡膏瓶)需要使用者挤压,液体才能被挤出来,非常费劲。而且在只剩一小部分液体的时候,很难被挤出来,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需挤压或倾倒,就可使液体自动流出的容器。
一种容器,包括一个中空的瓶体、一个挡板、一个第一弹性元件及一个开关元件。所述瓶体包括一个本体及与所述本体相连通的瓶嘴。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瓶嘴相对的底壁。所述挡板容置在所述本体内且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完全贴合,以将所述瓶体分隔成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来容纳液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容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沿其自身伸缩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壁及所述挡板相抵持。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位移大于或等于所述本体沿其自身轴向的长度。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瓶嘴处,用于控制液体的流量。当所述开关元件打开时,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之推动下推动液体从所述瓶嘴流出。当所述开关元件关闭时,所述第一空间为密闭的空间。
本发明的容器,当所述开关元件被打开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恢复弹性形变,推动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瓶嘴的方向移动,以自动将容置在所述挡板与所述瓶嘴之间的液体挤出,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容器 100、200
瓶体 10、210
本体 11
第一部分 111
第二部分 112
顶壁 113
底壁 114
通气孔 115
瓶嘴 13、213
第一通孔 131
第二通孔 132
第一固定槽 133
容置槽 134
挡板 30、230
第一空间 31、231
第二空间 32、232
第一弹性元件 50、250
开关元件 70、270
瓶塞部 71
把手 72
第二固定槽 720
第二弹性元件 73
第一表面 241
第二表面 242
侧壁 243
凹槽 244
弹性塑胶 24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容器100包括一个中空的瓶体10、一个挡板30、一个第一弹性元件50及一个开关元件70。
所述瓶体10包括一个柱体状(比如圆柱状或四棱柱状)的本体11及一个与所述本体11相连通的瓶嘴13。所述瓶嘴13内开设一个将所述本体11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通孔131。所述瓶嘴13的侧壁上还开设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131相连通的第二通孔132、一个与所述第一通孔131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槽133及一个与所述第二通孔132相对设置的容置槽13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瓶体10的形状保持不变,比如由玻璃、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所述本体11由相互固定连接(比如螺接)的第一部分111及第二部分112组成。所述第一部分111通过顶壁113与与所述瓶嘴1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部分112包括一个与所述瓶嘴13相对设置的底壁114。所述底壁114开设有一个通气孔115。
所述挡板30容置在所述本体11内,且所述挡板30与所述本体11的内壁完全贴合,从而将所述瓶体10分隔成第一空间31及第二空间32。所述第一空间31靠近所述瓶嘴13,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第二空间32远离所述瓶嘴13,且通过所述通气孔115与外界空气相连通。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容置在所述瓶体10的第二空间32内,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瓶体10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沿伸缩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瓶体10的底壁114及所述挡板30面向所述底壁114的表面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能够推动所述挡板30沿所述瓶体10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的弹性位移大于或等于所述本体11沿其自身轴向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为弹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也可为具有弹力的金属片,具有弹力的橡胶柱等。
所述开关元件70设置在所述瓶嘴13上,用于控制所述瓶体10内的液体的流量。当所述开关元件70关闭时,所述第一空间31为一密闭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元件70为阀门,其包括一个瓶塞部71、一个固定在所述瓶塞部71一端且垂直于所述瓶塞部71延伸方向的把手72及一个第二弹性元件73。所述瓶塞部7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31,以容置在所述瓶嘴13内。当所述瓶塞部71远离所述把手72的一端容置在所述容置槽134内时,所述第一通孔131被所述瓶塞部71完全堵住。所述把手72上与所述第一固定槽13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第二固定槽720。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的相对两端分别容置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槽133及所述第二固定槽720内。当使用者使用所述把手72,将所述瓶塞部71拔出时,所述第一通孔131被打开,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被拉伸,根据所述瓶塞部71被拔出的程度,就可控制所述瓶体10内的液体的流量。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利用其自身的弹力使所述瓶塞部71恢复原位,以将所述第一通孔131堵住。同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也可使所述瓶塞部71不会从所述第二通孔132内脱落,使得所述容器100中的液体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为弹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也可为橡皮筋等其他的弹性元件。所述开关元件70的结构也可类似于水龙头的结构。
所述容器100的组装过程如下:将所述挡板30容置在所述瓶体10的第一部分111内,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瓶体10的底壁114及所述挡板30上,将所述第二部分112固定在所述第一部分111上。然后将所述开关元件70的瓶塞部71插入所述第二通孔132内,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容置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槽133及第二固定槽720内。将所述瓶塞部71提起,以将所述第一通孔131打开,接着将所述第一空间31内充满液体,此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容器100的工作过程如下:提起所述开关元件70,所述第一空间31与外界相通,此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在弹力作用下推动所述挡板30朝向所述瓶嘴13的方向移动,使得一部分液体自动从所述瓶嘴13流出;关闭所述开关元件70,虽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仍然施加推力给所述挡板30,由于所述开关元件70和所述挡板30将所述液体被密封在所述第一空间31内,液体同样施加压力给所述挡板30,所以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的弹力不可能推动所述挡板30运动。由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的弹性位移大于或等于所述瓶体10沿其自身轴向的长度,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能够推动所述挡板30,直至与所述瓶体10的顶壁113相抵持,从而将所述瓶体10内的液体全部挤出,避免浪费。
可以理解,所述瓶体10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部分111及第二部分112,主要是为了便于将所述挡板30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装入所述瓶体10内。所述瓶嘴13与所述瓶体10的第一部分111一体成型,主要是便于生产制造,但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瓶嘴13也可不与所述瓶体10的第一部分111一体成型。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的相对两端也可仅与所述底壁114及所述挡板30相互抵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槽133及所述第二固定槽720也可省去,直接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瓶嘴13的侧壁及所述把手72面向所述瓶嘴13的表面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第一通孔131的孔径较小或者所述弹簧的弹性系数比较小,导致液体的流速也比较慢,所述开关元件70也可为一个能后将所述第一空间31密封的瓶盖。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省去,人工将所述瓶塞部71恢复原位。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73省去,在所述瓶塞部71的外侧壁开设外螺纹,在所述第二通孔132的内侧壁开设内螺纹的方式,以保证所述开关元件70不会从所述第二通孔132内脱落。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容器2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100大致相同,所述容器200也包括一个中空的瓶体210、一个挡板230、一个第一弹性元件250及一个开关元件270。区别点在于所述容器200的瓶体210由软性塑胶材料制成,沿垂直于所述瓶体210轴向的方向上,所述瓶体210的横截面积自靠近所述瓶嘴213的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瓶嘴213的部分是逐渐变小的。所述容器200由注塑成型的方法制成,在所述瓶体210注塑成型之前,就先将所述挡板230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50放置在模具(未图示)内,使得成型后的瓶体210内直接就容置有所述挡板230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50。所述挡板230的形状与所述挡板130的形状不同。所述挡板2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41、第二表面242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241、第二表面242的侧壁243,所述侧壁243上开设有一圈围绕其自身的环形的凹槽244。所述凹槽244内塞满弹性塑胶245。当所述挡板230被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50推动朝向所述瓶嘴213的方向移动时,随着所述瓶体210垂直于其自身轴向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所述弹性塑胶245逐渐恢复弹性形变,从所述凹槽244内伸出,塞满所述挡板230的侧壁243与所述瓶体210的内壁之间的缝隙,使得所述第一空间231始终为密闭的空间,防止所述第一空间231内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二空间232。
可以理解,第二实施方式的挡板230也可设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瓶体10内。第一实施方式的瓶体10若能够由注塑成型制成,则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瓶体10也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不包括第一部分111及第二部分112。
本发明的容器,当所述开关元件被打开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恢复弹性形变,推动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瓶嘴的方向移动,以自动将容置在所述挡板与所述瓶嘴之间的液体挤出,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包括一个中空的瓶体、一个挡板、一个第一弹性元件及一个开关元件,所述瓶体包括一个本体及与所述本体相连通的瓶嘴,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瓶嘴相对的底壁,所述挡板容置在所述本体内且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完全贴合,以将所述瓶体分隔成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来容纳液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容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且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沿其自身伸缩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壁及所述挡板相抵持,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位移大于或等于所述本体沿其自身轴向的长度,所述开关元件设置在所述瓶嘴处,用于控制液体的流量,当所述开关元件打开时,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之推动下推动液体从所述瓶嘴流出,当所述开关元件关闭时,所述第一空间为密闭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开设一个通气孔,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通气孔与外界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表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圈围绕其自身的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塞满弹性塑胶,所述弹性塑胶能够从所述凹槽内伸出,以填满所述瓶体的内壁与所述挡板的侧壁之间的缝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一阀门,所述阀门包括一个瓶塞部,所述瓶嘴内开设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瓶嘴的侧壁上开设一个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瓶塞部可移动的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能够打开或堵住所述第一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的内壁上还开设一个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的容置槽,当所述瓶塞部的端部容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第一通孔被完全堵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还包括一个自所述瓶塞部向外延伸的把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还包括一个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瓶嘴的侧壁及所述把手面向所述瓶嘴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嘴的侧壁上开设一个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的第一固定槽,所述把手面向所述瓶嘴的表面上开设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容置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一个能够将所述第一空间密封的瓶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
CN2011101895138A 2011-07-07 2011-07-07 容器 Pending CN1028627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95138A CN102862731A (zh) 2011-07-07 2011-07-07 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95138A CN102862731A (zh) 2011-07-07 2011-07-07 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2731A true CN102862731A (zh) 2013-01-09

Family

ID=4744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95138A Pending CN102862731A (zh) 2011-07-07 2011-07-07 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27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8673A (zh) * 2017-12-12 2018-05-29 李永萍 一种眼药水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755A (zh) * 2001-06-13 2004-12-01 ���ع��ʹ�˾ 真空致动流量阀
CN2734646Y (zh) * 2004-06-07 2005-10-19 李亦白 新型挤牙膏器
CN2806344Y (zh) * 2005-05-01 2006-08-16 罗帅 鞋油挤出装置
CN1889998A (zh) * 2003-12-09 2007-01-03 林卓洙·霍华德 具有一个垂直关闭阀的多用途手持喷洒器
CN201002828Y (zh) * 2007-02-01 2008-01-09 侯璐璐 液体可控容器
CN201660221U (zh) * 2010-01-26 2010-12-01 王勇 一种可控制流量的食用油桶
KR20110014287A (ko) * 2009-08-05 2011-02-11 이광수 내용물의 자동배출수단을 구비한 용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1755A (zh) * 2001-06-13 2004-12-01 ���ع��ʹ�˾ 真空致动流量阀
CN1889998A (zh) * 2003-12-09 2007-01-03 林卓洙·霍华德 具有一个垂直关闭阀的多用途手持喷洒器
CN2734646Y (zh) * 2004-06-07 2005-10-19 李亦白 新型挤牙膏器
CN2806344Y (zh) * 2005-05-01 2006-08-16 罗帅 鞋油挤出装置
CN201002828Y (zh) * 2007-02-01 2008-01-09 侯璐璐 液体可控容器
KR20110014287A (ko) * 2009-08-05 2011-02-11 이광수 내용물의 자동배출수단을 구비한 용기
CN201660221U (zh) * 2010-01-26 2010-12-01 王勇 一种可控制流量的食用油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8673A (zh) * 2017-12-12 2018-05-29 李永萍 一种眼药水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52295B2 (en) Dispenser drain attachment for flowable media
US10968032B2 (en) Refill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liquid product
CN202728932U (zh) 具有涂抹装置的软管容器
CN102862731A (zh) 容器
CN205268104U (zh) 清洁刷
CN207090106U (zh) 新型带止回阀结构的活塞式bb霜容器装置
CN212048630U (zh) 一种内胆式化妆品瓶
CN101665162B (zh) 流体取用装置
CN210618966U (zh) 一种环保型喷泵
CN206570885U (zh) 马桶上用的洁厕液盛放装置
CN205387258U (zh) 一种新型牙膏盒
CN206395106U (zh) 带加注功能的瓶子
CN201245300Y (zh) 薄膜易拉瓶盖
CN206345125U (zh) 一种吹塑成型的洗涤剂瓶
CN204737176U (zh) 一种可自动密封的吸管盖
CN113455802B (zh) 一种便于控制乳膏流量的乳膏瓶
CN211140307U (zh) 一种挤出瓶
CN205076200U (zh) 一种新型牙膏管
CN201842304U (zh) 一种防漏洗发水瓶
CN211443079U (zh) 一种液体容器
CN215362423U (zh) 一种可保持菌种活性的含益生菌洗手液挤出瓶
CN208701831U (zh) 扁平构造的马桶清洁器
CN201026479Y (zh) 双物料柔性涂抹体
CN221108810U (zh) 一种储胶装置
CN201305165Y (zh) 一种单手操作的洗面奶包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