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0220B -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0220B
CN102860220B CN201210412346.3A CN201210412346A CN102860220B CN 102860220 B CN102860220 B CN 102860220B CN 201210412346 A CN201210412346 A CN 201210412346A CN 102860220 B CN102860220 B CN 102860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umidity
asparagus
gas concentration
illu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23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0220A (zh
Inventor
叶运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laxy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oguan Starway Bio Technology Co ltd
Xichong Hope Land Mushro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G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GH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G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123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0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0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0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0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02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在本发明第一步芽出中,将温度、光照及以二氧化碳浓度为特征的通风量作为整体的控制调节系统,选择合适的参数值来调控金针菇菌丝;第二步抑制中,将风抑制、光抑制和温抑制有机结合来控制子实体的发育高度、菌柄韧性和菌盖大小;第三步发育中,提高了二氧化碳浓度,可得到菌盖均匀适中、菌柄垂直的金针菇。本发明结合金针菇生长特点合理利用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金针菇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均衡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稳定品质,使培育得到的金针菇品质好、质量稳定、发育一致,而且金针菇菌盖均匀适中。

Description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工厂中对于金针菇的栽培通常都采用瓶栽方式进行培育,然而现有的金针菇的后期出菇培育过程往往需要对培育金针菇不同时期的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量进行调节,目前的技术由于没有结合金针菇生产特点,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参数的关于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量的控制调节系统,导致金针菇出菇速度不稳定、发育程度不一致、培育周期长、金针菇出菇质量参差不齐,影响食用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金针菇品质好、质量稳定、发育一致,而且金针菇菌盖均匀适中的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0~15℃,湿度控制在70~100%,刚将金针菇菌丝放入育菇房时,保持足够的通风量,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30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350~450Lx,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其中,培育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逐步下降到10.5±0.5℃,优选的,待培育到第八天金针菇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依次逐步下降到13.5℃、12.5℃、10.5℃。使金针菇保持芽出的一致性及韧性,防止高温造成的芽偏黄、偏软、无力等现象;
本发明芽出步骤中,将温度、光照及以二氧化碳浓度为特征的通风量作为整体的控制调节系统,选择合适的参数值来调控金针菇菌丝的不仅芽出一致,而且韧性好,不发生芽黄、芽软无力等现象。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7℃,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5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5~3.5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5~0.25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将风抑制、光抑制和温抑制有机结合来控制子实体的发育高度、菌柄韧性和菌盖大小,得到发育稳定,质量好的金针菇子实体。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8000ppm。本发明金针菇生育步骤中,提高了二氧化碳浓度,可得到菌盖均匀适中、菌柄垂直的金针菇。
 优选的,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0.5~14.5℃,湿度控制在80~10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30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400Lx,第八天开始停止光照,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培育到第八天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依次逐步下降到13.5℃、12.5℃、10.5℃,降温使金针菇保持芽出的一致性和韧性,防止高温造成的芽偏黄、偏软、无力等现象;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5~6.5℃,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8~3.2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8~0.22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0~7000ppm。
其中,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调节通风量控制。
其中,第二步抑制步骤中,当金针菇高度为3cm,金针菇的菌盖在0.2cm时,用胶片包住金针菇子实体。
具体的,第一步芽出步骤中,
第一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80~90%,不进行光照;
第二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5~100%,不进行光照;
第三天至第六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5~100%,每天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七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八天,温度13.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九天,温度12.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十天,温度10.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二步抑制步骤中,
第一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二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三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第四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五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第六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七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第八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九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第十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三步:生育
第一天至第五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六天和第七天,温度7.5±0.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其中,第三步生育步骤中中,当金针菇子实体的高度为16~18cm时,生育完毕,开始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本发明第一步芽出中,将温度、光照及以二氧化碳浓度为特征的通风量作为整体的控制调节系统,选择合适的参数值来调控金针菇菌丝的不仅芽出一致,而且韧性好,不发生芽黄、芽软无力等现象。本发明的第二步抑制中,将风抑制、光抑制和温抑制有机结合来控制子实体的发育高度、菌柄韧性和菌盖大小,得到发育稳定,质量好的金针菇子实体。第三步生育中,提高了二氧化碳浓度,可得到菌盖均匀适中、菌柄垂直的金针菇。本发明结合金针菇生长特点合理利用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金针菇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均衡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稳定品质,使培育得到的金针菇品质好、质量稳定、发育一致,而且金针菇菌盖均匀适中。在培育金针菇后期出菇中,温度、光照、湿度及以二氧化碳浓度为特征的通风量的四个主要因素作为整体的控制调节系统,每个因素都不是简单独立影响金针菇出菇情况,有效将四个主要因素作为一整体,选择合适的参数才能有机结合得到质量好、发育一致、生长周期短的金针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0~15℃,湿度控制在70~100%,刚将金针菇菌丝放入育菇房时,保持足够的通风量,通过调节通风量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30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350~450Lx,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培育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逐步下降到10.5±0.5℃;
本发明芽出步骤中,将温度、光照及以二氧化碳浓度为特征的通风量作为整体的控制调节系统,选择合适的参数值来调控金针菇菌丝的不仅芽出一致,而且韧性好,不发生芽黄、芽软无力等现象。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7℃,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5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5~3.5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5~0.25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将风抑制、光抑制和温抑制有机结合来控制子实体的发育高度、菌柄韧性和菌盖大小,得到发育稳定,质量好的金针菇子实体。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8000ppm。本发明金针菇生育步骤中,提高了二氧化碳浓度,可得到菌盖均匀适中、菌柄垂直的金针菇。
本发明结合金针菇生长特点合理利用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金针菇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均衡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稳定品质,使培育得到的金针菇品质好、质量稳定、发育一致,而且金针菇菌盖均匀适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0.5~14.5℃,湿度控制在80~10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30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400Lx,第八天开始停止光照,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培育到第八天金针菇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依次逐步下降到13.5℃、12.5℃、10.5℃。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5~6.5℃,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8~3.2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8~0.22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0~7000pp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步中,当金针菇高度为3cm,金针菇的菌盖在0.2cm时,用胶片包住金针菇子实体。本实施例的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步中,当金针菇子实体的高度为16~18cm时,生育完毕,开始采收。本实施例的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具体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第一天,温度14.5±0.5℃,湿度80~90%,不进行光照,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使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
第二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加湿使湿度95~100%,不进行光照;
第三天至第六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5~100%,每天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七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八天,温度下降防止金针菇小芽疯长,温度控制13.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九天,继续降温,温度12.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十天,继续降温,温度10.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二步:抑制
第一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二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三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第四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五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第六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七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第八天,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九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第十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三步:生育
第一天至第五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六天和第七天,温度7.5±0.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第一步:芽出
第一天,温度14.5℃,湿度80~90%,不进行光照,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使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
第二天,温度14.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加湿使湿度95~100%,不进行光照;
第三天至第六天,温度14.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5~100%,每天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七天,温度14.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八天,温度下降防止金针菇小芽疯长,温度控制13.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九天,继续降温,温度12.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十天,继续降温,温度1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二步:抑制
第一天,温度6.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二天,温度6.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三天,温度4.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第四天,温度4.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五天,温度4.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第六天,温度4.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第七天,温度4.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第八天,温度4.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九天,温度6.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第十天,温度6.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三步:生育
第一天至第五天,温度6.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六天和第七天,温度7.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4.5℃,湿度控制在8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350Lx,第八天开始停止光照,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5℃,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5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3.2cm,金针菇的菌盖在0.22cm时,用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8℃,湿度控制在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500ppm。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具体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4℃,湿度控制在10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450Lx,第八天开始停止光照,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6℃,湿度控制在82%,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8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8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湿度控制在8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7000ppm。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1℃,湿度控制在8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400Lx,第八天开始停止光照,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5~6.5℃,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8~3.2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8~0.22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0ppm。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5℃,湿度控制在80~10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400Lx,第八天开始停止光照,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5~6.5℃,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8~3.2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8~0.22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8000ppm。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0~15℃,湿度控制在70~10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3000ppm,芽出第三天至第七天进行光照,光照强度为350~450Lx,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培育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逐步下降到10.5±0.5℃;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7℃,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5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5~3.5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5~0.25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0~800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步骤如下,
第一步:芽出
将骚菌后的金针菇培养瓶放进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0.5~14.5℃,湿度控制在80~10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3000ppm,芽出第三天开始光照,光照强度为400Lx,第八天开始停止光照,直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开始分化;培育到金针菇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逐步下降到10.5℃;
第二步:抑制
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4.5~6.5℃,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当金针菇高度为2.8~3.2cm,金针菇的菌盖在0.18~0.22cm时,用带状物或者纸筒包住金针菇子实体,使金针菇垂直生长;
第三步:生育
育菇房内,不进行光照,温度控制为6~8℃,湿度控制在80~8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0~700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到第八天金针菇原基形成并开始分化时将温度依次逐步下降到13.5℃、12.5℃、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调节通风量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抑制步骤中,当金针菇高度为3cm,金针菇的菌盖在0.2cm时,用胶片包住金针菇子实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步的芽出中,
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80~90%,不进行光照;
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5~100%,不进行光照;
第三天至第六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5~100%,每天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七天,温度14.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400Lx;
第八天,温度13.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九天,温度12.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第十天,温度10.5±0.5℃,二氧化碳浓度2000~3000ppm,湿度90~95%,不进行光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的抑制步骤中:
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光照4小时;
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5~90%,不进行光照;
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温度4.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光照2小时;
第十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3000~4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的生育步骤中:
第一天至第五天,温度6.5±0.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第六天和第七天,温度7.5±0.5℃,二氧化碳浓度6000~7000ppm,湿度80~85%,不进行光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的发育步骤中,当金针菇子实体的高度为16~18cm时,生育完毕,开始采收。
CN201210412346.3A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0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346.3A CN102860220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2346.3A CN102860220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0220A CN102860220A (zh) 2013-01-09
CN102860220B true CN102860220B (zh) 2014-02-19

Family

ID=47439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23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60220B (zh) 2012-10-25 2012-10-25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0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3582B (zh) * 2013-12-31 2015-09-30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针菇选拔菌株培养工艺
CN104041328A (zh) * 2014-07-03 2014-09-17 抚顺清道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黄金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4303837B (zh) * 2014-10-13 2017-01-1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香菇工厂化生产的二次养菌方法
CN106332723B (zh) * 2016-08-26 2020-01-07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芒果果实均一度的树体管理方法
CN107743824A (zh) * 2017-09-27 2018-03-02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12646727A (zh) * 2020-09-17 2021-04-13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菌种发酵罐培养通气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0501A (zh) * 2011-04-13 2011-08-24 天水众兴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出菇期培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0501A (zh) * 2011-04-13 2011-08-24 天水众兴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出菇期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季正芬.金针菇工厂化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的初步实践.《农业装备技术》.2011,第37卷(第6期),
李继伟等.金针菇智能化生产与工艺技术的研究.《农业装备技术》.2009,第35卷(第5期),全文.
金针菇工厂化周年高产栽培技术的初步实践;季正芬;《农业装备技术》;20111231;第37卷(第6期);第36页第2栏第3-28行 *
金针菇智能化生产与工艺技术的研究;李继伟等;《农业装备技术》;20091031;第35卷(第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0220A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0220B (zh) 一种瓶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CN103098665B (zh) 一种基于标准环境下的植物种植系统及其种植方法
CN103518607A (zh) 也门铁的营养液栽培方法
WO2021017656A1 (zh) 一种种植环境调节系统及方法
KR101414473B1 (ko) 상,하부 성장 촉진램프를 이용한 식물 재배방법 및 장치
CN107065797A (zh) 一种植物栽培系统及其栽培方法
CN208159664U (zh) 一种植物生长系统
JP2016174560A (ja) ホウレンソウとキノコ類の相互栽培設備
CN102160501A (zh) 工厂化瓶栽白色金针菇出菇期培育方法
WO2019227680A1 (zh) 一种提高植物工厂内叶菜类蔬菜Vc含量的方法
CN203302113U (zh) 立体恒温育苗箱
CN204362671U (zh) 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
CN103210755A (zh) 一种油葵芽苗菜的培植方法
CN109380103B (zh) 一种西洋杜鹃冬季花期调控方法
CN103891515B (zh) 葡萄风信子花种植方法
Durmanov et al.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cucumber in protected ground structures
CN104322281A (zh) 一种瓶栽鹿茸菇出菇期培育方法
CN104686299A (zh) 自动反馈式浇花系统
CN110278865A (zh) 一种植物生长系统及植物培育方法
JP2018201404A (ja) 結球性野菜の栽培装置
CN102422779A (zh) 一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控制瘤盖菇发生的方法
CN113575420A (zh) 一种延缓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光环境调控方法
CN112056169A (zh) 一种延长植物工厂非球根草本花卉花期的方法
CN202635156U (zh) 一种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用生长自控系统
WO2019101131A1 (zh) 智能化无土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angxia Zhen Jiao Ping Road 523722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No. 83 Guangdong Galaxy biolog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Galaxy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angxia Zhen Jiao Ping Road 523722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No. 83 Guangdong mushroom wood really biolog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Gumuzhen Bio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GUANGDONG GUMUZ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TO: GUANGDONG STAR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STAR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OGUAN

Effective date: 20150727

Owner name: XICHONG HOPE LAND MUSHROOM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GDONG STARWAY BIO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7

Address after: To help the food industrial park 637000 Nanchong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in Xichong County

Patentee after: XICHONG HOPE LAND MUSHROOM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laxy Bio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OGUAN STARWAY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angxia Zhen Jiao Ping Road 523722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No. 83 Guangdong Galaxy biologic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laxy Bio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