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7582A -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7582A
CN102837582A CN2011101821223A CN201110182122A CN102837582A CN 102837582 A CN102837582 A CN 102837582A CN 2011101821223 A CN2011101821223 A CN 2011101821223A CN 201110182122 A CN201110182122 A CN 201110182122A CN 102837582 A CN102837582 A CN 102837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glass
windshield glass
front windshield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21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政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NGCHENG ZHONGD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NGCHENG ZHONG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NGCHENG ZHONGD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NGCHENG ZHONG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21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75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7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7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02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 B60J1/04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front, e.g. structure of the glazing, mounting of the glazing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其包括一驾驶室壳体,在驾驶室壳体的左、右两侧壳体上分别铰接有车门,在车门上分别开有车窗,车窗上分别设有车窗玻璃,在驾驶室壳体的前、后方壳体上分别对应开有前、后风挡窗,在前、后风挡窗上分别对应设有前、后风挡玻璃,特点是:前、后风挡玻璃的上部分别对应与前、后风挡窗的上窗边相铰接,在前风挡玻璃上设有第一启合装置;在后风挡玻璃上设有第二启合装置。本发明通过启合装置将风挡玻璃与风挡窗之间开启或闭合,自然风自前风挡玻璃与前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进入驾驶室,在驾驶室中进行热交换后,再经后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流出驾驶室,进行快速通风换气和降温解热。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客室单纯用于通风的装置,尤其是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也可以采用其他蓄电池,例如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的单位重量储存能量虽然比铅酸电池多1-4倍,其它性能也都优于铅酸电池,但目前价格昂贵,若大规模地应用于电动汽车上,则需进行大力技术攻关。我们知道,在封闭的驾驶室时间一长,便会产生闷浊的感觉;另外在夏秋季节,炎热的太阳会将其驾驶室晒烤的象一个大蒸笼。目前,为了解决驾驶室内闷热、常温的问题,其采用的办法有:一是打开驾驶室的车门窗或位于车顶的天窗,以加强室内空气的流动,进行换气或排热降温。但是在该方法中,流动的新鲜自然空气均是从车门窗或天窗侧向进入到驾驶室中,存在着换气或排热降温速度慢的不足;二是使用空调系统,但是在现有的蓄电池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在电动汽车上使用空调系统,势必极大影响汽车的蓄电池每次充电持续行驶的里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自然空气从门窗或天窗侧向进入到驾驶室中存在着换气或排热降温速度慢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驾驶室换气降温速度快的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其包括一驾驶室壳体,在驾驶室壳体的左、右两侧壳体上分别铰接有封闭驾驶室的车门,在所述的车门上分别开有车窗,车窗上分别设有启、合的车窗玻璃,在驾驶室壳体的前方壳体上开有前风挡窗,在该前风挡窗上设有前风挡玻璃,在驾驶室壳体的后方壳体上开有后风挡窗,在该后风挡窗上设有后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风挡玻璃的上部与所述前风挡窗的上窗边相铰接,在所述的前风挡玻璃上设有将前风挡玻璃与前风挡窗之间实现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启合装置;所述的后风挡玻璃的上部与所述后风挡窗的上窗边相铰接,在所述的后风挡玻璃上设有将后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窗之间实现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启合装置。
上述的设置在前风挡玻璃上的第一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一油缸、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油路连通管,所述的第一油缸的缸体铰接于前车架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前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第一油缸经第一油路连通管与动力转向泵、助力油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油路连通管相连接,并控制第一油缸的进油或回油;上述的设置在后风挡玻璃上的第二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二油缸、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油路连通管,所述的第二油缸的缸体铰接于后车架上,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后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第二油缸经第二油路连通管与动力转向泵、助力油杯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油路连通管相连接,并控制第二油缸的进油或回油。
上述的设置在前风挡玻璃上的第一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举升螺杆和实现第一电动机与第一举升螺杆之间换向传动的第一蜗轮、第一蜗杆,所述的第一电动机水平装配在一第一偏转支架上,该第一偏转支架水平铰接在前车架上,所述的第一蜗轮、第一蜗杆相啮合,并设置在一第一传动箱内,其第一蜗杆与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的第一举升螺杆的一端伸入第一传动箱内,与第一蜗轮的内孔中的一第一螺纹套螺纹配合,第一举升螺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前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上述的设置在后风挡玻璃上的第二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二电动机、第二举升螺杆和实现第二电动机与第二举升螺杆之间换向传动的第二蜗轮、第二蜗杆,所述的第二电动机水平装配在一第二偏转支架上,该第二偏转支架水平铰接在后车架上,所述的第二蜗轮、第二蜗杆相啮合,并设置在一第二传动箱内,其第二蜗杆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的第二举升螺杆的一端伸入第二传动箱内,与第二蜗轮的内孔中的一第二螺纹套螺纹配合,第二举升螺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后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
本发明是将前、后风挡玻璃的上侧分别对应与前、后风挡窗的上窗边相铰接,并且在前、后风挡玻璃上分别设有将前、后风挡玻璃对应与前、后风挡窗之间实现开启、闭合的启合装置。自然风自前风挡玻璃与前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进入驾驶室,在驾驶室中进行热交换后,再经后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流出驾驶室,而形成“穿堂风”。本实用型与现有驾驶室侧向进风的技术方案相比,其具有操作方便、通风换气和降温解热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向视图。
图中:10.驾驶室壳体,201.前车门,202.后车门,203.前车窗,204.前车窗玻璃,205.后车窗,206.后车窗玻璃,301.前风挡窗,302.前风挡玻璃,401.后风挡窗,402.后风挡玻璃,50.第一启合装置,501.第一油缸,5011.第一油缸活塞杆,5012.第一油缸缸体,502.第一电磁阀,5031.第一油路连通管,5032.第一油路连通管,504.第一电动机,5041.第一电动机输出轴,505.第一举升螺杆,506.第一蜗杆,507.第一蜗轮,5071.第一螺纹套,508.第一传动箱,509.第一偏转支架,51.动力转向泵,52.助力油杯,60.第二启合装置,601.第二油缸,6011.第二油缸活塞杆,6012.第二油缸缸体,602.第二电磁阀,6031.第二油路连通管,6032.第二油路连通管,604.第二电动机,6041.第二电动机输出轴,605.第二举升螺杆,606.第二蜗杆,607.第二蜗轮,6071.第二螺纹套,608.第二传动箱,609.第二偏转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给出了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在图1中,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其包括一驾驶室壳体10。
在驾驶室壳体10的左侧壳体上分别铰接有封闭驾驶室的前车门201和后车门202,在前车门201开有前车窗203,前车窗203上设有升、降进行启或合的前车窗玻璃204。在后车门2022开有后车窗205,后车窗205上设有升、降进行启或合的后车窗玻璃206。
在驾驶室壳体的右侧壳体上同样分别铰接有封闭驾驶室的前车门和后车门,在前车门和后车门同样分别开有前、后车窗,在前、后车窗上分别开有升、降进行启或合的车窗玻璃。(图中未给出该侧的车门结构)。
在驾驶室壳体10的前方壳体上开有前风挡窗301,在前风挡窗301上设有前风挡玻璃302。
在驾驶室壳体10的后方壳体上开有后风挡窗401,在后风挡窗401上设有后风挡玻璃402。
如图1所示,前风挡玻璃302的上部与前风挡窗301的上窗边相铰接,在前风挡玻璃302上设有将前风挡玻璃302与前风挡窗301之间实现开启、闭合的第一启合装置50。
在图1中,第一启合装置50包括第一油缸501、第一电磁阀502和第一油路连通管5031、5032。
第一油缸缸体5012铰接于前车架上,第一油缸活塞杆5011铰接在前风挡玻璃302中部或下部。
第一油缸501经第一油路连通管5031、5032与动力转向泵51、助力油杯52相连通,形成连通的油路。第一电磁阀502安装在第一油路连通管5031、5032的油路中,通过操控第一电磁阀502控制第一油缸501的进油或回油,使第一油缸活塞杆5011举升或下降,以实现前风挡玻璃302与前风挡窗301之间的开启或闭合。
如图1所示,后风挡玻璃402的上部与后风挡窗401的上窗边相铰接,在后风挡玻璃402上设有将后风挡玻璃402与后风挡窗401之间实现开启、闭合的第二启合装置60。
在图1中,第二启合装置60包括第二油缸601、第二电磁阀602和第二油路连通管6031、6032。
第二油缸缸体6012铰接于后车架上,第二油缸活塞杆6011铰接在后风挡玻璃402的中部或下部。
第二油缸601经第二油路连通管6031、6032与动力转向泵51、助力油杯52相连通,而形成连通的油路。第二电磁阀602连接在第二油路连通管6031、6032的油路中,并控制第二油缸601的进油或回油。使第二油缸活塞杆6011举升或下降,以实现后风挡玻璃402与后风挡窗401之间的开启或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油缸的活塞杆举升,使风挡玻璃与风挡窗之间开启而形成缝隙,使自然风自前风挡玻璃与前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进入驾驶室,在驾驶室中进行热交换后,再经后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流出驾驶室,而形成“穿堂风”,快速实现驾驶室内的通风换气和降温解热。
实施例二
图2、图3、图4给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视图。
在图2中,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均包括一驾驶室壳体10。
且在驾驶室壳体10的左侧壳体上同样分别铰接有封闭驾驶室的前车门201和后车门202,在前车门201开有前车窗203,前车窗203上设有升、降进行启或合的前车窗玻璃204。在后车门2022开有后车窗205,后车窗205上设有升、降进行启或合的后车窗玻璃206。
在驾驶室壳体的右侧壳体上同样分别铰接有封闭驾驶室的前车门和后车门,在前车门和后车门同样分别开有前、后车窗,在前、后车窗上分别开有升、降进行启或合的车窗玻璃。(图中未给出该侧的车门结构)。
在驾驶室壳体10的前方壳体上同样开有前风挡窗301,在前风挡窗301上同样设有前风挡玻璃302。
在驾驶室壳体10的后方壳体上同样开有后风挡窗401,在后风挡窗401上同样设有后风挡玻璃402。
前风挡玻璃302的上部同样与前风挡窗301的上窗边相铰接,在前风挡玻璃302上同样设有将前风挡玻璃302与前风挡窗301之间实现开启、闭合的第一启合装置50。
后风挡玻璃402的上部同样与后风挡窗401的上窗边相铰接,在后风挡玻璃402上同样设有将后风挡玻璃402与后风挡窗401之间实现开启、闭合的第二启合装置60。
与实施例一不的是:第一启合装置50和第二启合装置60与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构件不同。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启合装置50,其包括第一电动机504、第一举升螺杆505和实现第一电动机504与第一举升螺杆505之间换向传动的第一蜗轮507、第一蜗杆506。
在图3中,第一电动机504水平装配在一第一偏转支架509上,该第一偏转支架509水平铰接在前车架上。第一偏转支架509可带动第一电动机504相对前车架实现偏转。
在图2中,第一蜗轮507与第一蜗杆506相啮合,并设置在一第一传动箱508内。
如图3所示,第一蜗杆506与第一电动机504的输出轴5041相配合。
在图2中,第一举升螺杆505的一端伸入第一传动箱508内,与第一蜗轮507的内孔中的一第一螺纹套5071螺纹配合,第一举升螺杆505的另一端铰接在前风挡玻璃302的中部或下部。
操纵第一电动机504进行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经其输出轴5041、第一蜗杆506第一蜗轮507、第一螺纹套5071带动第一举升螺杆505相对第一螺纹套5071上升或下降,实现前风挡玻璃302与前风挡窗301之间的开启或闭合。
如图2、图4所示,第二启合装置60,其包括第二电动机604、第二举升螺杆605和实现第二电动机604与第二举升螺杆605之间换向传动的第二蜗轮607、第二蜗杆606。
在图4中,第二电动机604水平装配在一第二偏转支架609上,该第二偏转支架609水平铰接在后车架上。第二偏转支架609可带动第二电动机604相对后车架实现偏转。
在图2中,第二蜗轮607与第二蜗杆606相啮合,并设置在一第二传动箱608内。
如图4所示,第二蜗杆606与第二电动机604的输出轴6041相配合。
在图2中,第二举升螺杆605的一端伸入第二传动箱608内,与第二蜗轮607的内孔中的一第二螺纹套6071螺纹配合,第二举升螺杆605的另一端铰接在后风挡玻璃402的中部或下部。
操纵第二电动机604进行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经其输出轴6041、第二蜗杆606第二蜗轮607、第二螺纹套6071带动第二举升螺杆605相对第二螺纹套6071上升或下降,实现后风挡玻璃402与后风挡窗401之间的开启或闭合。
需说明的是,为了使前风挡玻璃与前风挡窗之间、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窗之间的开启或闭合可靠,如图3所示,在前风挡玻璃302的两侧中部或下部对称铰接有第一举升螺杆505,第一电动机504可采用双头轴结构的电动机,对称设置的第一举升螺杆505分别对应经传动部件第一蜗轮、第一蜗杆与第一电动机504之间实现换向传动。同理,如图4所示,在后风挡玻璃402的中部或下部两侧对称铰接有第二举升螺杆605,第二电动机604采用双头轴结构的电动机,对称设置的第二举升螺杆605分别对应经传动部件第二蜗轮、第二蜗杆与第二电动机604之间实现换向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举升螺杆的上升或下降,使风挡玻璃与风挡窗之间开启而形成缝隙,使自然风自前风挡玻璃与前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进入驾驶室,经后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窗之间开启的缝隙流出驾驶室,快速实现驾驶室内的通风换气和降温解热。

Claims (3)

1.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其包括一驾驶室壳体,在驾驶室壳体的左、右两侧壳体上分别铰接有封闭驾驶室的车门,在所述的车门上分别开有车窗,车窗上分别设有启、合的车窗玻璃,在驾驶室壳体的前方壳体上开有前风挡窗,在该前风挡窗上设有前风挡玻璃,在驾驶室壳体的后方壳体上开有后风挡窗,在该后风挡窗上设有后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风挡玻璃的上部与所述前风挡窗的上窗边相铰接,在所述的前风挡玻璃上设有将前风挡玻璃与前风挡窗之间实现开启或闭合的第一启合装置;所述的后风挡玻璃的上部与所述后风挡窗的上窗边相铰接,在所述的后风挡玻璃上设有将后风挡玻璃与后风挡窗之间实现开启或闭合的第二启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前风挡玻璃上的第一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一油缸、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油路连通管,所述的第一油缸的缸体铰接于前车架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前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第一油缸经第一油路连通管与动力转向泵、助力油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油路连通管相连接,并控制第一油缸的进油或回油;上述的设置在后风挡玻璃上的第二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二油缸、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油路连通管,所述的第二油缸的缸体铰接于后车架上,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后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第二油缸经第二油路连通管与动力转向泵、助力油杯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电磁阀与第二油路连通管相连接,并控制第二油缸的进油或回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前风挡玻璃上的第一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一电动机、第一举升螺杆和实现第一电动机与第一举升螺杆之间换向传动的第一蜗轮、第一蜗杆,所述的第一电动机水平装配在一第一偏转支架上,该第一偏转支架水平铰接在前车架上,所述的第一蜗轮、第一蜗杆相啮合,并设置在一第一传动箱内,其第一蜗杆与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的第一举升螺杆的一端伸入第一传动箱内,与第一蜗轮的内孔中的一第一螺纹套螺纹配合,第一举升螺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前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上述的设置在后风挡玻璃上的第二启合装置,其包括第二电动机、第二举升螺杆和实现第二电动机与第二举升螺杆之间换向传动的第二蜗轮、第二蜗杆,所述的第二电动机水平装配在一第二偏转支架上,该第二偏转支架水平铰接在后车架上,所述的第二蜗轮、第二蜗杆相啮合,并设置在一第二传动箱内,其第二蜗杆与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相配合,所述的第二举升螺杆的一端伸入第二传动箱内,与第二蜗轮的内孔中的一第二螺纹套螺纹配合,第二举升螺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后风挡玻璃的中部或下部。
CN2011101821223A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Pending CN1028375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21223A CN102837582A (zh)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21223A CN102837582A (zh)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7582A true CN102837582A (zh) 2012-12-26

Family

ID=4736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21223A Pending CN102837582A (zh) 2011-06-22 2011-06-22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75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3806A (zh) * 2013-02-15 2014-08-2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通风口的打开和关闭装置
CN107323227A (zh) * 2017-06-26 2017-11-07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尾门风挡玻璃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3806A (zh) * 2013-02-15 2014-08-2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通风口的打开和关闭装置
CN107323227A (zh) * 2017-06-26 2017-11-07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后尾门风挡玻璃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0160U (zh) 一种车厢或车载舱体及其自动启闭舱门
CN205632037U (zh) 基于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太阳能车用降温系统
CN205440235U (zh) 一种可调节车内温度的机动车
CN201872581U (zh) 内藏式汽车电动天窗
CN102837582A (zh)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CN205836489U (zh) 一种汽车天窗
CN209290186U (zh) 一种车顶自动可折叠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CN2021475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驾驶室的换气系统
CN104527390B (zh) 两厢汽车驾驶室防晒装置
CN201179932Y (zh) 家用太阳能电动三轮车
CN205558616U (zh) 一种汽车后门自动开合装置
CN201276011Y (zh) 用于前置发动机客车散热器的百叶窗
CN201972540U (zh) 轨道交通站台节能屏蔽门的机械结构
CN106068195A (zh) 前后对开式车门及具有该车门的电动汽车
CN206376670U (zh) 可远距离控制关闭的铝合金窗
CN203093722U (zh) 一种节能汽车散热器
CN215153805U (zh) 一种车载空调温度控制装置
CN209414637U (zh) 一种电动式车身泄压阀
CN202685874U (zh) 电动卷帘式汽车全景天窗
CN103660869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制冷的汽车防晒装置
CN204322994U (zh) 汽车驾驶室防晒装置
CN104477014B (zh) 汽车驾驶室防晒装置
CN204547721U (zh) 两厢汽车驾驶室防晒装置
CN207875763U (zh) 一种便于保持车体载人空间内部恒温的车体外壳
CN202703206U (zh) 轿车太阳能天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