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6188B -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6188B
CN102826188B CN201210357670.XA CN201210357670A CN102826188B CN 102826188 B CN102826188 B CN 102826188B CN 201210357670 A CN201210357670 A CN 201210357670A CN 102826188 B CN102826188 B CN 102826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battery
rotor
motor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76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6188A (zh
Inventor
靳永军
李献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3576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6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6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6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61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主轴上依次设置限倒转飞轮、飞轮、机电转换器;机电转换器的结构包括:壳体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轴上,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分装于壳体与主轴上,壳体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所述转子或定子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电子换向器及相关电路,储放电装置的充电与放电为电子换向器及相关电路所控制;电机功率输出为自动开关所控制,平时为发电机,可通过骑行带动转子相对定子转动而进行充电,发电结束可转化为电动机,即可实现放电做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安装于自行车的后轮轴处,不影响自行车的结构与美观;2、骑行轻便,可实现兼顾自行车代步与锻炼的两项功能。

Description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进一步是可实现将机械能与电能转换的具有储放电功能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出现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通过多次的革新,但效果并不理想,始终还保持着原始的运行模式,好像自行车的革新之路始终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障碍。目前,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功能,已逐步为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所替代。目前无论在城市或乡村,电动自行车在人们出行中占了主角地位。与此同时,人们追求日益健康,更加注重锻炼身体。而自行车是锻炼身体的选择之一。
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目的地的距离太近,则多选择步行;如果目的地的距离太远,多选择电动自行车。而电动车也存在续航,充电等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有目的地适中,人们才会愿意骑自行车。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在速度与锻炼间找出一个大致的平衡点,即: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能锻炼身体,这样,一般的电动车和一般的自行车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自行车赛车就为许多人所选择。然而赛车无法满足人们轻松骑行的需要。
一般的自行车存在着浪费能量问题,例如;自行车启动时需要50公斤的牵引力,当脚踩踏板从0至49公斤时自行车并没有前进,只有达到50公斤以上时自行车才能前进,那么;就是说当0至49公斤时自行车并没有表现出对外做功,这个损失发明人把它称为过程损失。如果把这个损失储存起来,待合适时再利用,就大大的减少了骑车人的劳动强度;此外,如果把刹车、下坡等丢失的能量回收再利用,就会使自行车表现出非凡的能力。
研究开发出既可作一般自行车骑行,又可轻便代步的轻便型的自行车,是很有必要的。曾经也有人假想过,如果能边骑车边发电,把电能再利用使自行车骑起来更轻快,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使其一直还停留在想象状态,没有得到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它结构简单,骑行轻便,可实现兼顾自行车代步与锻炼的两项功能,骑行者可在骑行中轻松锻炼身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包括正常连接的前轮,后轮,车架,车把,车座,制动器,制动器设置于后轮毂上,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轴承置于两端的轴承座内,主轴上依次设置限倒转飞轮、飞轮、机电转换器;所述限倒转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并与轴承座或车架其它处固定,限倒转飞轮只可单向转动,从而起到限制主轴倒转的作用;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允许链条相对主轴反转;机电转换器的结构包括:壳体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轴上,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分装于壳体与主轴上,壳体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所述转子或定子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电子换向器及相关电路,储放电装置的充电与放电为电子换向器及相关电路所控制;电机功率输出为自动开关所控制,平时为发电机,可通过骑行带动转子相对定子转动而进行充电,发电结束电路自动升压后,电流自主的返回电机做功,形成电动机,即可实现放电做功。
本发明的目的是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包括正常连接的前轮,后轮,车架,车把,车座,制动器,制动器设置于主轴上,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轴承置于两端的轴承座内,主轴上依次设置限倒转飞轮、飞轮、机电转换器;所述限倒转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并与轴承座或车架其它处固定,限倒转飞轮只可单向转动,从而起到限制主轴倒转的作用;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允许链条相对主轴反转;机电转换器的结构包括:壳体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轴上,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分装于壳体与主轴上,壳体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所述转子或定子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遥控开关、电子换向器及相关电路,储放电装置的充电与放电为遥控开关、电子换向器及相关电路所控制;电机功率输出为开关或遥控开关所控制,平时为发电机,可通过骑行带动转子相对定子转动而进行充电,开关或遥控开关接上为电动机,即可实现放电做功。
进一步:
所述的机电转换器的结构是:壳体包括两侧壳和环壳,两侧壳均通过轴承与主轴连接;两侧壳通过螺丝固定于环壳上,环壳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环壳沿内环固定设置有磁铁,环壳的内主轴上,固定有转子,转子沿内环或外环设置有线圈,转子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
所述的机电转换器的结构是:壳体包括两侧壳和环壳,两侧壳均通过轴承与主轴连接;两侧壳通过螺丝固定于环壳上,环壳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环壳沿内环固定设置有线圈,环壳的一侧为直流换向器,环壳的内主轴上固定有转子,转子沿内环或外环设置有磁铁,转子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
所述转子或定子内设置的储放电装置为电池或电容组,电池或电容组由若干个电池或电容器组成,电池或电容组间设置有并联串联转换器,可使电池或电容组实现并联与串联互变,以应对发电充电与放电做功两种情况;发电机发电时,电池或电容器处于并联充电状态;动力输出时,电池或电容器便由并联充电模式转变为串联输出模式。
所述电池或电容器上还连接有二极管、稳压管等辅助元件,以防止电池或电容器漏电或击穿。
所述并联串联转换器,由三极管及相关电路充当,利用三极管的电压自动截止功能,实现并联与串联的转换。
所述并联串联转换器,由遥控继电器及相关电路充当,遥控继电器接受指令后,进行电路的重新开关分配,从而实现实现并联与串联的转换。
所述并联串联转换器,由倍压整流及相关电路充当,电机发出的电能首先给电容充电,再由电容与电机的电压叠加输出。
所述储放电装置指超级电容器或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超级电容器或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而成。
本发明的原理是:其通过外力使电机的内转子与电机外转子(车轮),做差速运动发电,在差速发电的情况下,通过电机的电磁阻尼产生牵引力与制动力(包括加速蹬车和刹车两种情况),通过差速所发出的电能储存于储能设备(电池或电容器)中,在放电过程中通过电机做功,从而带动车轮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安装于自行车的后轮轴处,不影响自行车的结构与美观;2、骑行轻便,它可将蹬车和刹车的能量储存,并根据需要释放,形成锻炼与放松的分阶段享受;这样能量(速度)被相对均匀的分散于骑行的过程中,骑行者蹬车加速或刹车减速的能量不会被完全浪费,骑行过程较为轻松。可实现兼顾自行车代步与锻炼的两项功能,骑行者可在骑行中轻松锻炼身体。
本发明,打破了传统自行车运行模式,通过独特的电路设计与能量合理分配回收再利用。使自行车这种代步工具有了一个跨时代的发展,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具备了健身,休闲,娱乐,代步,聚于一身的新型代步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刷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升降压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械升降压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倍压整流电路示意图。
图中:1为主轴,2为轴承,3为限倒转飞轮,4为飞轮,5为侧壳,6为磁铁,7为环壳,8为转子,9为储能电池,10为电子换向器,11为侧壳,12为制动器,13为轴承,14为线圈,15为遥控开关,16为幅条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主轴1(后轮轴,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前轮轴上)通过轴承2和轴承13置于车架轴承座内,主轴1上依次设置有限倒转飞轮3、飞轮4、机电转换器,限倒转飞轮3固定于主轴1上,并与轴承座(或车架其它处)固定,起到限制主轴倒转的作用;飞轮4为正常自行车后轮轴上所用飞轮,作用也与自行车飞轮相同;机电转换器的结构是:壳体包括侧壳5、侧壳11和环壳7,侧壳5、侧壳11均通过轴承与主轴1连接;侧壳5、侧壳11通过螺丝固定于环壳7上,环壳7的幅条连接孔16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环壳7沿内环固定设置有磁铁6,环壳7的内主轴1上固定有转子8,转子8沿外环设置有线圈14,转子8内设置有储能电池9,储能电池9用于储能及动力输出,储能电池9可用超级电容或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其规格是A123可充电动力电池),可用4-12块串联,充满电后电压可达12.8-38.4V,放电电流可达20A,功率可达200-500W;在转子8内还设置有电子换向器10、遥控开关15,电子换向器10、遥控开关15为设置于车把上的遥控器所控制;遥控开关15可以选择用宽电压输入(如DC5-40V智能学习型无线遥控开关,双路遥控模块,遥控距离1000米)改为两路一体点动模式;其作用是:通过遥控,控制电机的充电与动力输出的模式转换。电子换向器10,还可实现三相电与直流电的相互转换。在主轴1的一侧设置制动器12,制动器包括刹车环和刹车片,两者配合实现制动。
正常骑行时,链条带动飞轮4,从而带动主轴1和转子8,转子8的线圈相对于磁铁6运动,通过电磁阻尼从而带动外转子(车轮)的前进,同时电机形成发电机,产生电流,并将电能储存于储能电池9中。
当停止骑行时,打开设置于车把的遥控器,遥控器即向遥控开关15发出打开指令,此时,储能电池9输出电流,转子8与磁铁6形成电动机,使促使磁铁6及环壳16转动,从而带动后轮转动。
图2-图4为本发明控制电路示意图。
无刷自动升降压电路如图2所示。
G为无刷电机,作用是发电与动力输出。
C1、C2、C3、C4为储电元件,可以是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锂电池之一种。其中,C1、C2、C3为主储电元件,C4为摇控开关提供起动电流。
H为控制器,其作用是,G作为发电机发电时,将电机的三相电转变为直流电,给所有储电元件充电;动力输出时,将储电元件提供的直流电转变为三相电,供无刷电机输出。
K1、K2为遥控开关,通过遥控指令,令其由充电模式转变为功率输出模式。
D1、D2、D3、D4、D5、D6、D7、D8为二极管,作用是防止C1、C2、C3、C4反向自行放电。
BG1、BG2为PNP三极管,充电时关,平时开;作用是:充电时,由于基极受到来自D6、R1、D7、R2电压作用,自动使C1、C2、C3的连接断开,使C1、C2、C3处于并联充电模式;当发电机停止发电后,由于三极管基极失去了控制电压,BG1、BG2便自动导通,使C1、C2、C3由并联模式自动转变为串联放电模式。
BG3为NPN三极管,充电时开,平时关;作用是电机发电时,基极受到来自R3电压作用,使BG3处于连接模式,可让充过C1的电流通过其返回;同时阻止C2自行放电,如果动力电池组串联较多,中间的所有NPN三极管输出端都需加二极管,防止电池组自行放电。
DW为双向稳压管,作用是保护C1、C2、C3、C4不被过压击穿。
工作电流路径:
发电时,电流的流通线路是:G→H→K1→K2→H→G
其中:K1→K2间又分为数条路径,其中①K1→D1→C1→BG3→K2;②K1→D2→C2→D4→K2③K1→D3→C3→D5→K2;④K1→D8→C4→K2。从而实现对储电元件C1、C2、C3、C4的充电。
做功时,电流的流通线路是:C3→BG2→C2→BG1→C1→K1→H→G→K2→C3。
图2为自动升降压方式电路,电机作为发电机时,电机发出的三相电流由控制器(电子换向器)转变为直流电,通过大功率三极管(电子开关)BG1、BG2;由于PNP三极管基极受到来自发电机正向电压的控制,使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自动断开连接,自动的将电容组分隔成并联充电,以降低充电阻抗;当发电机停止发电三极管基极控制解除,集电极与发射极自动导通,电容组由并联自动转变为串联,电压升高为动力输出做好准备。当需要动力输出时,遥控继电器K1,K2接到指令常开端闭合,常闭端分离,电容组电流,便通过电子换向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三相电驱动电机做功,完成功率输出。
无刷机械式升降压电路如图3所示。
G为电机,作用是:担当发电机与电动机两种角色。
H为控制器(电子换向器),作用是:G作为发电机时,H将电机发出的三相电转变为直流电,给储电元件充电。G作为电动机时,H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变为三相电,供电机动力输出。
K1通过遥控指令使电路整体由充电模式转变为动力输出模式。
K2、K3与K1同时动作,作用是:1、平时断开C1、C2、C3之间的连接,使其处于并联以降低充电阻抗,2、当需要动力输出时,通过遥控指令使K1、K2、K3由并联模式转变为串联模式,提供较高的输出电压。
C1、C2、C3为动力电容组或电池组(可以多个串联),作用是:储存发电机的电能,提供电动做功的所需电能。
C4为超级电容器,作用是:为遥控开关提供启动电能。
DW为稳压管,作用是:保护C1、C2、C3、C4不至于过压击穿而损坏。
D1、D2、D3、D4为二极管,作用是:防止各个储电元件自行放电。
工作电流路径;
发电时:G→H→K2、K3、D4→C1、C2、C3、C4→D1、D2、D3、KI→H→G负极。
做功时:C3→K3→C2→K2→C1→H→G→H→K1→C3负极。
图3所示为机械升降压电路;发电机发电时(充电时),继电器常开端断开,使电容组处于并联充电,做功时继电器得到指令常开端接合常闭端分离,使电容组由并联转变为串联电压升高,由控制器(电子换向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三相电驱动电机做功,完成做功循环,以上的升降压电路应对发电与放电两种情况。
有刷电机倍压整流电路如图4所示。
G为电机,作用是:发电与动力输出。
KI、K2为遥控开关,作用是:通过指令使发电模式转变为电动模式。
K3、K4与K1、K2同时动作,作用是:通过遥控指令,使动力电池电容组C4、C5、C6、C7、C8、C9由并联模式转变为串联模式。
DW1为双向稳压管,作用是:保护C1、C2,防止过压击穿而损坏。
C1、C2为超级电容器,作用是:1、吸收储存来自电机的大电流冲击,能短时使发电机处于类似短路状态,增加电机的电磁阻尼,防止电机转子出现打滑现象。2、储存的电能,能与发电机的电压叠加输出,提高发电效率。
D3、D4、D5、D6,D14,D15,组成整流器,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流整为直流电为储电元件充电。
DW2为稳压管,作用是:保护C3及动力电容电池组不被过压击穿损坏。
C4、C5、C6、C7、C8、C9为电容与电池混联的储装置,其作用是:储存电能和电能输出,通过混联互补了电容与电池的优缺点,电容(可以为超级电容器)的优点是;储电速度快,爆发力强,缺点是;容量小。电池的优点是;容量大,缺点是;充电速度慢,不支持大电流充放电,容易损坏等缺点,通过混联弥补了两种储能元件的缺点,使能发挥其所长,更好的利用。
D7、D8、D9、D10、D11、D12、D13、D14、D15为二极管,作用是:防止各个储电元件自行放电。
工作电路路径:
1、脚蹬发电时;
①G--K1→D2→C2→K2→G。
②G→K1→C1→D4→D7、D8、D10、D12→C3、C4、C5、C6、C7、C8、C9→D9、D11、D13→D6→K2→G。
③G→K1→D14→D4→D7、D8、D10、D12→C3、C4、C5、C6、C7、C8、C9→D9、D11、D14→D6→K2→G。
2、刹车下坡发电时;
①G→K2→D1→C1→K1→G。
②G→K2→C2→D5…D7、D8、D10、D12→C3、C4、C5、C6、C7、C8、C9→D9、D11、D15→D3→K1→G。
③G→K2→D15→D5→D7、D8、D10、D12→C3、C4、C5、C6、C7、C8、C9→D9、D11、D15→D3→K1→G。
做功时:超级电容与电池属于并联连接,由于电机需要很大的瞬间启动电流,超级电容便承担起动时大电流放电的责任,起到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混联的好处还有;可以自由应对充放电时间长短的问题,如;在城市骑车,充放电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充放电的任务主要以电容为主,如;在山区充放电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充放电的任务主要以电池为主,互补了两种储电元件的缺点。
放电路径:
C8、C9→K4→C6、C7→K3→C4、C5→K2→G→K1→C8、C9。
图4所示电路是一种倍压整流电路,此电路的作用是(1)整流,将发电机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2)以倍压的方式充电,以增加电机的电磁阻尼,当发电机无论向那个方向输出电流(脚蹬与刹车),电流首先给C5或C7或C9(超级电容)充电,使电流直接返回发电机输入端,由于超级电容有接受大电流冲击的特性,使电机短时间内就像短路一样在电机内部产生强大的电磁阻尼,有效的克服了转子打滑现象,超级电容储存的电能,在发电机电流转换方向时与发电机电压叠加输出,实现倍压效果。充电时由于遥控继电器k3,k4常闭端断开,使电容或电池组分隔成并联充电,做功时遥控继电器得到指令K1,K2与k3,k4同时动作常开端闭合,常闭端分离,此时电容或电池组由并联转为串联,升高电压与电机形成闭合回路,驱动电机做功,完成做功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包括正常连接的前轮,后轮,车架,车把,车座,制动器,制动器设置于主轴上,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轴承置于两端的轴承座内,主轴上依次设置限倒转飞轮(3)、飞轮(4)、机电转换器;所述限倒转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并与轴承座固定,限倒转飞轮只可单向转动,从而起到限制主轴倒转的作用;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允许链条相对主轴反转;机电转换器的结构包括:壳体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轴上,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分装于壳体与主轴上,壳体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所述转子(8)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遥控开关(15)、电子换向器(10)及相关电路,储放电装置的充电与放电为遥控开关(15)、电子换向器(10)及相关电路所控制;遥控开关(15)为设置于车把上的遥控器所控制;电机功率输出为遥控开关(15)所控制,平时为发电机,通过骑行带动转子(8)相对定子转动而进行充电,遥控开关(15)接上为电动机,即可实现放电做功;所述的机电转换器的结构是:壳体包括两侧壳和环壳,两侧壳均通过轴承与主轴连接;两侧壳通过螺丝固定于环壳上,环壳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环壳沿内环固定设置有线圈,环壳的一侧为直流换向器,环壳的内主轴上固定有转子,转子沿内环或外环设置有磁铁,转子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所述转子内设置的储放电装置为电池或电容组,电池或电容组由若干个电池或电容器组成,电池或电容组间设置有并联串联转换器,可使电池或电容组实现并联与串联互变,以应对发电充电与放电做功两种情况;发电机发电时,电池或电容器处于并联充电状态;动力输出时,电池或电容器便由并联充电模式转变为串联输出模式;所述的储放电装置指超级电容器或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是一个或多个超级电容器或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而成。
2.一种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包括正常连接的前轮,后轮,车架,车把,车座,制动器,制动器设置于主轴上,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轴承置于两端的轴承座内,主轴上依次设置限倒转飞轮(3)、飞轮(4)、机电转换器;所述限倒转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并与轴承座固定,限倒转飞轮只可单向转动,从而起到限制主轴倒转的作用;飞轮固定于主轴上,允许链条相对主轴反转;机电转换器的结构包括:壳体通过轴承设置于主轴上,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分装于壳体与主轴上,壳体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所述转子(8)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遥控开关(15)、电子换向器(10)及相关电路,储放电装置的充电与放电为遥控开关(15)、电子换向器(10)及相关电路所控制;遥控开关(15)为设置于车把上的遥控器所控制;电机功率输出为遥控开关(15)所控制,平时为发电机,通过骑行带动转子(8)相对定子转动而进行充电,遥控开关(15)接上为电动机,即可实现放电做功;所述的机电转换器的结构是:壳体包括两侧壳和环壳,两侧壳均通过轴承与主轴连接;两侧壳通过螺丝固定于环壳上,环壳的幅条连接孔通过辐条连接自行车后轮毂内侧,环壳沿内环固定设置有磁铁,环壳的内主轴上,固定有转子(8),转子(8)沿内环或外环设置有线圈,转子(8)内设置有储放电装置;所述转子内设置的储放电装置为电池或电容组,电池或电容组由若干个电池或电容器组成,电池或电容组间设置有并联串联转换器,可使电池或电容组实现并联与串联互变,以应对发电充电与放电做功两种情况;发电机发电时,电池或电容器处于并联充电状态;动力输出时,电池或电容器便由并联充电模式转变为串联输出模式;所述的储放电装置指超级电容器或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是一个或多个超级电容器或磷酸铁锂可充电电池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或电容器上还连接有二极管、稳压管等辅助元件,以防止电池或电容器漏电或击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串联转换器,由三极管及相关电路充当,利用三极管的电压自动截止功能,实现并联与串联的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串联转换器,由遥控继电器及相关电路充当,遥控继电器接受指令后,进行电路的重新开关分配,从而实现并联与串联的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串联转换器,由倍压整流及相关电路充当,电机发出的电能首先给电容充电,再由电容与电机的电压叠加输出。
CN201210357670.XA 2012-09-25 2012-09-25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6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7670.XA CN102826188B (zh) 2012-09-25 2012-09-25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7670.XA CN102826188B (zh) 2012-09-25 2012-09-25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188A CN102826188A (zh) 2012-12-19
CN102826188B true CN10282618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732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767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26188B (zh) 2012-09-25 2012-09-25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26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9923A (zh) * 2015-07-13 2015-10-14 中能世华(北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节能电机
WO2018060932A2 (en) * 2016-09-29 2018-04-05 Yvolve Sports Ltd. Wheel for vehicle
ES2807225T3 (es) * 2017-12-01 2021-02-22 Gogoro Inc Aparato de buje y sistemas asociado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2708A (zh) * 2002-05-30 2003-12-24 季明 省力储能自行车
CN101041334A (zh) * 2007-04-25 2007-09-26 刘广 电动自行车
CN201907624U (zh) * 2010-03-16 2011-07-27 卢国骥 一种节能电动车动力装置
CN201717296U (zh) * 2010-06-30 2011-01-19 江苏伊思达电池有限公司 轮毂内置电池包
JP2012025328A (ja) * 2010-07-27 2012-02-09 Ntn Corp 電動補助自転車
CN101985307A (zh) * 2010-12-12 2011-03-16 朱永章 变速、发电电动型两用自行车
CN202911902U (zh) * 2012-09-25 2013-05-01 靳永军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6188A (zh) 2012-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61731B1 (en) Self-charging electric bicycle
RU140485U1 (ru) Электропривод для велосипеда
CN106160324A (zh) 包含发电机的电动自行车电力辅助补充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826188B (zh)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CN206704433U (zh) 电力、人力混合动力单车
WO2005039917A1 (fr) Vélo électrique polyvalent pouvant produire de l'électricité
KR20140078321A (ko) 압전센서를 이용한 자가 충전식 전기자전거
CN202911902U (zh) 机电转换轻便自行车
CN107745780A (zh) 电力、人力混合动力单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56183U (zh) 自动充电电动车
CN201484567U (zh) 健身发电自行车
KR20100120967A (ko) 자전거 안장 자가발전기
CN203995741U (zh) 一种蓄能式自发电电动车
CN102233823A (zh) 一种电力和弹力复合动力装置
CN2819593Y (zh) 电动车蓄电池再充电装置
CN211223011U (zh) 一种电动车底盘装置
CN104192256A (zh) 自动充电电动车
CN105947039A (zh) 一种自行车的新型动力驱动系统
CN201002526Y (zh) 一种带自动充电功能的电动自行车
CN205769810U (zh) 一种自行车的新型动力驱动系统
CN206077128U (zh) 包含发电机的电动自行车电力辅助补充装置
CN201038813Y (zh) 电动自行车再生电充电器
JP2004229482A (ja) 太陽電池を充電用電源とする電動車両
CN109018175A (zh) 绿色辅助驱动自行车
CN2486380Y (zh) 自充电式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