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3419A -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3419A
CN102823419A CN201210355017XA CN201210355017A CN102823419A CN 102823419 A CN102823419 A CN 102823419A CN 201210355017X A CN201210355017X A CN 201210355017XA CN 201210355017 A CN201210355017 A CN 201210355017A CN 102823419 A CN102823419 A CN 102823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asion
black nightshade
calyx black
thorn calyx
tho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550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殿林
皇甫超河
刘红梅
赵建宁
赖欣
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riginal Assignee
Ag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Ag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12103550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23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23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3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40Monitoring or fighting invasive speci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牧草控制刺萼龙葵的方法,是采用披碱草作为控制刺萼龙葵入侵的植物种类,在其易入侵的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中,种植披碱草,连续多年控制刺萼龙葵入侵。披碱草是一种生长迅速,并在刺萼龙葵偏好的草原生长且在生存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的种类,通过引入种植并加以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管理,披碱草完全能够在刺萼龙葵易入侵和已经入侵的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持续有效地阻止刺萼龙葵在天然草原迅速生长并占据空间的入侵行为,为替代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刺萼龙葵入侵和可持续治理提供了基本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及遏制刺萼龙葵入侵天然生态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IAS)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农业生产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由于其对人类健康、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和农牧业效益等造成巨大威胁,外来入侵生物已成为全球性生物安全、环境和经济的热点问题,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因为植物群落的破坏会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基础的瓦解,入侵植物现已成为经济问题并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侵入到一个新的生境后,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大肆扩散蔓延,竞争、排斥并最终取代当地生物群落,形成大面积单一优势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丧失。据预测,按照目前生物入侵的速率,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将会趋于均质化(Homogenization)。外来有害植物的入侵,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费用;其生态代价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种的灭绝,构成对自然遗传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及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威胁;还会影响社会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入侵有害物种达520余种,其中入侵植物268种,占51.54%。
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又名堪萨斯蓟、黄花刺茄,是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的恶性杂草,目前已侵入辽宁、吉林、河北、北京、甘肃、新疆等省市,严重危害面积120多万亩,并且蔓延的趋势还在不断增强,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刺萼龙葵对草场及农田中棉花、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生长产生严重危害,影响牲畜皮毛的品质,牲畜误食后可引起中毒死亡,同时还传播病虫害,严重威胁到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随着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大,刺萼龙葵受到广泛关注,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潜在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试行)的通知》将刺萼龙葵列为检疫性对象。
国内对刺萼龙葵的研究刚刚起步,且多集中于对其生物生态学、入侵危害以及应急防治措施等方面。刺萼龙葵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和传播能力。耐阴、耐旱、耐高温;繁殖能力强,能产生大量的种子,靠种子传播和入侵,并且种子具有休眠期,小而轻,可随风或随水流传播扩散,常生长于开阔的生境,如荒地、草原、田野、河岸、过度放牧的牧场、谷仓前、畜栏、路边、垃圾场等地,亦可侵入农田、果园、瓜地、庭院等地。刺萼龙葵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极广,钟艮平等利用刺萼龙葵在原产地和其他入侵地的分布和14个环境变量,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刺萼龙葵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全国除西藏、青海、海南及两广南部外的其他地区均可适生。
当前对刺萼龙葵的防治大多采用人工拔除、机械和化学防除等方式,但人工拔除费时费力,在大面积发生地区操作性不强,且机械防除的刺萼龙葵残根断茎仍可萌生新的幼苗,防除成功率不高;利用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等进行化学防除,可使刺萼龙葵植株达到较高的死亡率,但大量施用农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在刺萼龙葵的传入地引入原产地的天敌因子,如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或病原菌,重新建立一种生态平衡。此方法可谓是一种长期控制外来入侵杂草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还未有关刺萼龙葵天敌的报道。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展了对土著植物和牧草与外来入侵植物竞争影响的研究,发现一些本地植物和优良牧草对外来入侵植物具有很强的竞争作用,能够较好地控制外来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扩散。如利用白蝶合果芋(Syngonium podophllum)、细叶萼距花(Cuphea hyssopifolia)形成密集植被可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猫爪藤[Macfadyena unguis-cati(L.)A.Gentry]的萌生和生长;用本地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控制新入侵植物黄顶菊;用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小冠花(Coronilla varia)、草地熟(Poa pravensis)和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联合替代控制豚草具有较好的效果;用湿性臂形草[Brachiaria Subquadripara(Trin.)Hitchc]、三叶豆[Cajanus cajan(L.)Mjllspaugh]、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Schum)Stapf ex Massesy cv.Narok]等替代控制紫茎泽兰也已初见成效。但对于刺萼龙葵来说,国内外尚无采用生物替代控制成功的报道。
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质优良,为人工草场建植的优良牧草,一般每公顷产干草5~9吨。披碱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碱、耐瘠、抗风沙,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同时具有作为生态恢复和生态替代用草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可持续的治理外来恶性杂草刺萼龙葵入侵的及控制其蔓延的方法。
本发明内容包括:
一种控制刺萼龙葵入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披碱草作为控制刺萼龙葵入侵的植物。通过在刺萼龙葵易入侵的生态系统中,种植披碱草,达到控制刺萼龙葵入侵的效果。
多年生牧草披碱草可以迅速实现对刺萼龙葵入侵地的覆盖,一旦实现植被建成,能够持续有效抵御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对生态系统的入侵。
披碱草是一种能够在旱季与刺萼龙葵相抗衡,并在刺萼龙葵偏好的天然草原植被生长且在生存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的牧草,通过引入种植并加以合理的配置和科学管理,该物种完全能够在刺萼龙葵易入侵和已经入侵的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从而有效地阻止刺萼龙葵入侵扩散行为,为替代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刺萼龙葵入侵和可持续治理提供了基本保障。
对刺萼龙葵的替代控制实验表明通过适宜的种植时间、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披碱草种植到刺萼龙葵入侵的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中,能够有效的的遏制刺萼龙葵入侵和扩散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种植方法。防止和控制刺萼龙葵入侵生态系统技术是一个整地后结合引入种植披碱草,并进行生态系统管理技术的集成。本发明通过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
1.生物替代治理前的刺萼龙葵清除技术
试验地点为吉林省白城市平台镇,属于刺萼龙葵发生严重的疫区之一。进行试验的生态系统为天然草原,无大型植被覆盖,年均植被盖度70%以上,为刺萼龙葵易入侵的生态系统。
在此生态系统中,于当年的5~6月份刺萼龙葵出苗前,对入侵地块进行翻耕处理,耕深20~25cm,并撒施复合肥50kg/亩作为底肥。
2.披碱草的种植技术
牧草种植时间在整地后随即进行。试验设两个处理,分别为披碱草、未播种对照,依次命名为A1、A2,每个处理5个重复。披碱草播种方式为撒播,播量2.5kg/亩。由于此生态系统为刺萼龙葵发生地块,其无需播种能够自主萌发。
播种时,为使种子分布均匀,各植物种子可按1∶10比例掺入细河砂,均匀撒于表土层。之后将地面踩实,使种子与土壤颗粒密切接触。
3.生态系统管理技术
披碱草为人工草地建植常用牧草,适应性好,适合管理粗放而且瘠薄土壤生长,在播种后无需浇水,前期生长迅速,播后20天即进入旺盛生长期,发挥占据空间生态位优势和抑制刺萼龙葵的生长和再度入侵的作用,其多年生特性保证了一次建植能够多年持续抑制刺萼龙葵生长。
此外,所有替代治理的地段始终要严格禁止与生态系统管理无关的人类活动,尤其是放牧,因牲畜取食和践踏将对替代植物的成活和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披碱草适宜刈割期是营养生长期至开花期,每年可刈割1~2次,亩产干草300~600kg,利用年限为4~5年,刈割时留茬高于20厘米,过低的刈割会影响对刺萼龙葵的抑制作用。
替代试验结果:按照上述大田试验方法至当年的9月份,A1试验处理刺萼龙葵发生率在1%以下,很难观察到刺萼龙葵植株;而对照样地刺萼龙葵植株发生率则普遍在70%以上,株高均达30cm以上。此外,由于刺萼龙葵在温度适宜的6~9月份均可发生出苗,完成生育期,而披碱草在这段时间内(特别是雨季)处于生长盛期,对后期出苗的刺萼龙葵持续抑制作用也较为理想。总之,替代试验既完全达到了有效控制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的目标,也能够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

Claims (3)

1.一种控制刺萼龙葵生态入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本地牧草品种披碱草作为控制刺萼龙葵入侵的植物,在刺萼龙葵易入侵的生态系统中,种植披碱草,控制刺萼龙葵入侵;在刺萼龙葵已经生长过的生态系统中,于刺萼龙葵出苗前,对入侵地块进行翻耕处理,耕深20~25cm,并撒施复合肥50kg/亩作为底肥;采用如下方法种植牧草:在整地后播种,披碱草为常规播量,播种方式为撒播;在种植披碱草的地面禁止放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刺萼龙葵生态入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萼龙葵易入侵的生态系统为天然草原,无大型植被覆盖,为刺萼龙葵易入侵的生态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刺萼龙葵生态入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披碱草可在播种当年进行1~2次刈割,留茬不少于20厘米。
CN201210355017XA 2012-09-21 2012-09-21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Pending CN102823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5017XA CN102823419A (zh) 2012-09-21 2012-09-21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55017XA CN102823419A (zh) 2012-09-21 2012-09-21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3419A true CN102823419A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2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55017XA Pending CN102823419A (zh) 2012-09-21 2012-09-21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2341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215A (zh) * 2013-12-12 2014-0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利用多年生牧草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退化草场的方法
CN103650879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遏制刺萼龙葵入侵天然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3650881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草场的方法
CN105831065A (zh) * 2016-03-31 2016-08-10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一种控制黄花刺茄入侵的方法
CN109077068A (zh) * 2018-09-22 2018-12-2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真菌链格孢在防控外来入侵杂草黄花刺茄中的应用
CN109169028A (zh) * 2018-11-08 2019-0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的方法
CN109548511A (zh) * 2018-12-30 2019-04-02 台州学院 一种抑制阻截空心莲子草的方法
CN112801471A (zh) * 2021-01-15 2021-05-14 江苏大学 入侵植物竞争优势度量化方法
CN113039982A (zh) * 2021-03-12 2021-06-29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功能性状筛选模型的入侵植物生物防治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生态学杂志》 20111231 向俊等 "北京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生态状况" 456-466 1-3 第30卷, 第3期 *
向俊等: ""北京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生态状况"", 《生态学杂志》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1215A (zh) * 2013-12-12 2014-0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利用多年生牧草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退化草场的方法
CN103650879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遏制刺萼龙葵入侵天然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3650881A (zh) * 2013-12-12 2014-03-2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草场的方法
CN103650881B (zh) * 2013-12-12 2015-08-0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草场的方法
CN103650879B (zh) * 2013-12-12 2016-01-2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遏制刺萼龙葵入侵天然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5831065B (zh) * 2016-03-31 2018-10-16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一种控制黄花刺茄入侵的方法
CN105831065A (zh) * 2016-03-31 2016-08-10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一种控制黄花刺茄入侵的方法
CN109077068A (zh) * 2018-09-22 2018-12-2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真菌链格孢在防控外来入侵杂草黄花刺茄中的应用
CN109169028A (zh) * 2018-11-08 2019-0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的方法
CN109548511A (zh) * 2018-12-30 2019-04-02 台州学院 一种抑制阻截空心莲子草的方法
CN112801471A (zh) * 2021-01-15 2021-05-14 江苏大学 入侵植物竞争优势度量化方法
CN112801471B (zh) * 2021-01-15 2024-05-14 江苏大学 入侵植物竞争优势度量化方法
CN113039982A (zh) * 2021-03-12 2021-06-29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基于功能性状筛选模型的入侵植物生物防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0206B (zh) 恶性杂草刺萼龙葵入侵天然植被快速恢复方法
CN104429536B (zh) 一种控制番茄根结线虫的栽培方法
CN104521484B (zh) 一种防止番茄根结线虫的栽培方法
CN102823419A (zh) 一种防止天然草原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
Xiao-yu et al. Review on studies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an important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CN105165360A (zh) 一种白芨的栽培方法
CN105981618A (zh) 一种有机稻的病虫害安全循环防控方法
CN101627689B (zh) 一种滇龙胆斑枯病的防治方法
CN106613186A (zh) 滇重楼的高产种植方法
KR101132712B1 (ko) 토양 병해충 방제용 친환경 유기농자재
CN101743945B (zh) 一种采用本地种控制黄顶菊入侵的方法
CN102893792A (zh) 一种利用葛藤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方法
CN103621215A (zh) 一种利用多年生牧草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退化草场的方法
CN106577067A (zh) 稻虾共作生态循环的种养殖方法
CN102090258B (zh) 利用沙打旺替代控制黄顶菊的方法
CN104303754B (zh)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
CN106212154A (zh) 喀斯特石漠化山地澳洲坚果栽培方法
CN104996228A (zh) 一种番茄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7372653A (zh) 铁皮石斛栽培生产中防治蜗牛的药剂及应用
CN103650881B (zh) 一种生态修复刺萼龙葵入侵草场的方法
CN101743836B (zh) 利用籽粒苋替代黄顶菊的方法
CN103650879B (zh) 一种遏制刺萼龙葵入侵天然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6365797A (zh) 可防治蔬菜根系线虫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9168809A (zh) 一种大棚有机蔬菜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方法
CN108424303A (zh) 一种利用农牧业废弃物制备抗虫有机复合肥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