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9125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9125B
CN102819125B CN201210272869.2A CN201210272869A CN102819125B CN 102819125 B CN102819125 B CN 102819125B CN 201210272869 A CN201210272869 A CN 201210272869A CN 102819125 B CN102819125 B CN 1028191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storage tank
bending part
blooming pie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728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9125A (zh
Inventor
李宗原
许鸿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19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9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91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背框、一反射片、一光源模块、一光学膜片、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前框。背框包含一底板以及环绕底板的一环型侧墙,环型侧墙远离底板的一端具有一承载平台。反射片包含一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相对两端分别延伸的一折弯部。主体部设置于底板,二折弯部位于承载平台上。光源模块位于反射片的主体部上。光学膜片与显示面板设置于二折弯部。光学膜片位于光源模块上。显示面板位于光学膜片上,并与光学膜片间隔一距离。前框组设于背框,且二折弯部夹设于前框与承载平台之间。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信息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制造技术也日渐进步。电子产品除了追求轻、薄、短、小的特性外,更朝着优越的性能迈进。就一显示装置而言,早期因阴极显示管(或称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式的显示器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及经济性而一直独占了显示装置的市场。然而,阴极显示管式的显示器有体积过大与消耗过多能源的问题,对于高画质、低消耗电功率、薄型量产、低电压驱动、体积小等要求而言,阴极显示管式的显示器显然无法达成此要求。针对此一点,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将有很大的优势而逐渐取代了CRT。目前,液晶显示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型可携式电视、影像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平板计算机以及投影彩色电视等。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包含一壳体、一胶框以及一显示模块。显示模块设置于壳体内,且显示模块还包含有一显示面板、一光学膜片及一背光模块。胶框设置于壳体内,且胶框是用以固定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令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能够彼此堆叠且保持一间距。并且,为了提升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的固定效果,甚至还需要于壳体内部设置一限位肋来与胶框搭配。如此一来,将造成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藉以降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成本。
本发明所揭露的显示装置,包含一背框、一反射片、一光源模块、一光学膜片、一显示面板以及一前框。背框包含一底板以及环绕底板的一环型侧墙,环型侧墙远离底板的一端具有一承载平台。反射片包含一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相对两端分别延伸且往覆弯折形成的一折弯部,主体部设置于底板,二折弯部位于承载平台上。光源模块位于反射片的主体部上。光学膜片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二折弯部,且光学膜片位于光源模块上。显示面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二折弯部,且显示面板位于光学膜片上,且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间隔一距离。前框组设于背框,且二折弯部夹设于前框与承载平台之间。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显示装置,通过反射片的折弯部来同时固定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并使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能够保持一距离。因此,反射片的折弯部是可取代现有显示装置内的胶框的功效,使得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需使用胶框,进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并可降低显示装置的材料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1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D为根据第1A图的1D剖线的剖视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2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4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5B系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C系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显示装置
100背框
110底板
120环型侧墙
130承载平台
132定位块
134支撑件
136承板
200反射片
210主体部
220折弯部
2201折板
221第一容置槽
222第二容置槽
223定位孔
224开口
225缺口
230垫片
232凸块
240胶层
300光源模块
301光源
302导光板
400光学膜片
410缺口
500显示面板
600前框
610限位块
700电路板
710软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A至图1D,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立体图,图1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1C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1D为根据图1A的1D剖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适于运用于一平板计算机、一平板电视、一桌上型计算机屏幕,但不以此为限。显示装置10包含一背框100、一反射片200、一光源模块300、一光学膜片400、一显示面板500以及一前框600。
背框100包含一底板110以及环绕底板110的一环型侧墙120。环型侧墙120竖立于底板110的周围,且环型侧墙120概略与底板110夹一钝角。环型侧墙120远离底板110的一端具折弯形成有一承载平台130,承载平台130大致平行于底板110。
反射片200包含一主体部210以及自主体部210相对两端分别延伸且往覆弯折形成的一折弯部220。此外,主体部210设置于底板110上,主体部210并延伸至环型侧墙120,以使折弯部220位于承载平台130上。更进一步来说,折弯部220是由反射片200的端缘往覆弯折形成,使得折弯部220的外型大致呈现出连续S型折弯的态样。并且,就本实施例而言,每一折弯部220还包含有一第一容置槽221、位于第一容置槽221上的一第二容置槽222以及多个介于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之间的折板2201。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的开口方向是朝向主体部210。由于这些折板2201介于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之间,使得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可通过这些折板2201的厚度而保持一距离。
需注意的是,上述本实施例的反射片200是包含二个相对的折弯部220,然而折弯部220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来说,折弯部220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且分别位于主体部210的相邻三端。或者,折弯部220的数量也可以是四个,且分别位于主体部210的四端。
此外,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这些折板2201的之间具有多个胶层240,胶层240可以是双面胶,但不以此为限。胶层240使这些折板2201以黏附的方式而彼此互相堆叠固定。
光源模块300位于反射片200的主体部210上。就本实施例而言,光源模块300是可包含多个依序排列的光源301,使本发明显示装置10是采用一直射式的背光源。需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光源模块300也可包含一导光板302以及邻近导光板302的端缘的一光源301,使显示装置10采用一侧照式的背光源。
光学膜片400的相对两端分别容设于二折弯部220的第一容置槽221,且光学膜片400位于光源模块300上方。光学膜片400可以是一扩散片、一增光片或是由扩散片、增光片的任其二以上所堆叠构成的复合式膜片,但不以此为限。
显示面板500的相对两端分别容设于二折弯部220的第二容置槽222,且显示面板500位于光学膜片400上。由于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通过这些折板2201堆叠所构成的厚度而保持一距离,因此使得显示面板500与光学膜片400能够因这些折板2201而间隔一距离。
前框600组设于背框100,且前框600环绕显示面板500。二折弯部220夹设于前框600与承载平台130之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还包含一电路板700以及电性连接电路板700的至少一软排线710。反射片200的折弯部220具有至少一缺口225,缺口225连通第二容置槽222。软排线710电性连接显示面板500,软排线710并通过缺口225而穿设出折弯部220,以电性连接电路板700。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单一侧的折弯部220的缺口225以及电性连接电路板700的软排线710的数量是以四个为例,但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此外,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前框600令可具有相对的二限位块610,限位块610是由前框600朝承载平台130方向凸出。二限位块610分别抵靠二折弯部220,且邻近于二第二容置槽222,以使显示面板500介于二限位块610之间。限位块610用以固定显示面板500,以避免显示面板500相对前框600晃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光学膜片400的相对二端还分别与二第一容置槽221的槽底保持一间距D1。由于光学膜片400容易因光源模块300的照射而受热膨胀伸长,故光学膜片400与第一容置槽221的槽底可预留一间距D1。如此一来,可避免光学膜片400因膨胀而与第一容置槽221的槽底干涉,以防止光学膜片400因膨胀受挤压而产生变形的问题。
上述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是通过反射片200的折弯部220来同时固定显示面板500与光学膜片400,并使显示面板500与光学膜片400能够保持一距离。因此,反射片200的折弯部220是可取代现有显示装置内的胶框的功效,使得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不需使用胶框,以降低成本。
请接着参照图2A至图2C,图2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2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2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相似,相同标号代表相似的部件。
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承载平台130上还竖立有至少一支撑件134,支撑件134远离承载平台130的一端具有一承板136。承板136概略平行于承载平台130。第一容置槽221介于承板136与承载平台130之间,使得显示面板500位于承板136上方,而光学膜片400位于承板136下方。如此一来,除了可确保显示面板500与光学膜片400保持一距离外,显示面板500的下压重力将可被承板136所支撑,以避免显示面板500的下压重力直接施压于光学膜片400上而造成不良。
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绘示的单一侧的承载平台130是以七个支撑件134以及七个承板136为例,但支撑件134与承板136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接着参照图3A至图3C,图3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3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相似,相同标号代表相似的部件。
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承载平台130上还具有至少一定位块132,折弯部220具有至少一定位孔223贯穿第一容置槽221。光学膜片400的端缘至少有一缺口410,定位块132位于定位孔223与缺口410内。如此一来,定位块132可提供折弯部220以及光学膜片400组装时的定位效果。
并且,定位块132突出承载平台130的高度是可大于光学膜片400的厚度。如此一来,除了可确保显示面板500与光学膜片400保持一距离外,显示面板500的下压重力将可被定位块132所支撑,以避免显示面板500的下压重力直接施压于光学膜片400上而造成不良。
需注意的是,上述定位块132、定位孔223以及缺口410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请接着参照图4A至图4C,图4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4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相似,相同标号代表相似的部件。
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显示装置10还包含一垫片230。垫片230夹设于折弯部220内,且垫片230介于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之间。因此,通过垫片230本身的厚度,使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能够间隔一距离,以确保显示面板500与光学膜片400能够保持一间距。
请接着参照图5A至图5C,图5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5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相似,相同标号代表相似的部件。
本实施例与图1A至图1D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显示装置10还包含一垫片230。垫片230具有至少一凸块232,凸块232是朝承载平台130的方向突出。其中,本实施例的单一垫片230是以具有七个凸块232为例,但凸块232的数量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光学膜片400的端缘向内凹陷而形成至少一缺口410。折弯部220具有至少一开口224贯穿至第一容置槽221。垫片230夹设于折弯部220内,且垫片230介于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之间。垫片230上的凸块232穿设开口224而至第一容置槽221内,且凸块232位于光学膜片400的缺口410内。如此一来,凸块232可提供光学膜片400于第一容置槽221内时的定位效果。
并且,凸块232的厚度是可大于光学膜片400的厚度,以确保光学膜片400于第一容置槽221内还有足够的膨胀空间,以克服因膨胀挤压而变形的问题。
此外,通过垫片230本身的厚度,使第一容置槽221与第二容置槽222能够间隔一距离,以确保显示面板500与光学膜片400能够保持一间距。并且,显示面板500的下压重力将可被定垫片230及其凸块232所支撑,以避免显示面板500的下压重力直接施压于光学膜片400上而造成不良。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是通过反射片的折弯部来同时固定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并使显示面板与光学膜片能够保持一距离。因此,反射片的折弯部是可取代现有显示装置内的胶框的功效,使得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不需使用胶框,进而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并可降低显示装置的材料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背框,包含一底板以及环绕该底板的一环型侧墙,该环型侧墙远离该底板的一端具有一承载平台;
一反射片,包含一主体部以及自该主体部相对两端分别延伸且往复弯折形成的一折弯部,该主体部设置于该底板,该折弯部位于该承载平台上;
一光源模块,位于该反射片的该主体部上;
一光学膜片,其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该折弯部,且该光学膜片位于该光源模块上;
一显示面板,其相对两端分别设置于该折弯部,且该显示面板位于该光学膜片上,且该显示面板与该光学膜片间隔一距离;以及
一前框,组设于该背框,且该折弯部夹设于该前框与该承载平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前框具有相对的二限位块,该二限位块分别抵靠对应的该折弯部,且该显示面板介于该二限位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承载平台具有至少一定位块,至少特征在于,该折弯部具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块位于该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折弯部具有一第一容置槽及位于该第一容置槽上的一第二容置槽,该光学膜片的相对两端分别容设于两个第一容置槽,该显示面板的相对两端分别容设于两个第二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的相对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容置槽的槽底保持一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承载平台上竖立有至少一支撑件,该支撑件远离该承载平台的一端具有一承板,该第一容置槽介于该承板与该承载平台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折弯部包含多个折弯堆叠的折板,该些折板介于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之间,至少二该折板之间具有一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垫片,夹设于该折弯部内,且该垫片介于该第一容置槽与该第二容置槽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光学膜片的端缘向内凹陷而形成至少一缺口,该垫片具有至少一凸块,该凸块穿设至该第一容置槽内,且该凸块位于该光学膜片的该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包含多个连续排列的光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包含一导光板以及邻近该导光板的端缘的一光源。
CN201210272869.2A 2012-05-02 2012-08-02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9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5665 2012-05-02
TW101115665A TWI485477B (zh) 2012-05-02 2012-05-02 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125A CN102819125A (zh) 2012-12-12
CN102819125B true CN102819125B (zh) 2015-07-01

Family

ID=47303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7286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9125B (zh) 2012-05-02 2012-08-0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9125B (zh)
TW (1) TWI4854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5386B (zh) * 2014-05-12 2017-07-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用背板、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561780A (zh) * 2017-09-08 2018-01-09 伟志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直下式led车载背光源
CN107942558A (zh) * 2017-10-12 2018-04-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KR102639246B1 (ko) * 2019-04-29 2024-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0825163A (zh) * 2019-09-19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固定结构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393A (zh) * 2006-03-16 2007-09-19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
WO2011033899A1 (ja) * 2009-09-16 2011-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073165A (zh) * 2010-11-16 2011-05-25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1187206A (ja) * 2010-03-05 2011-09-22 Sony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CN102292592A (zh) * 2009-03-04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支撑单元、片组、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00633A (en) * 2007-06-26 2009-01-01 Coretronic Corp Integrated reflection sheet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52643B (zh) * 2008-02-19 2012-09-05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TWI384297B (zh) * 2009-10-28 2013-02-01 Au Optronics Corp 背光模組與其背板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8393A (zh) * 2006-03-16 2007-09-19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模块
CN102292592A (zh) * 2009-03-04 2011-12-21 夏普株式会社 支撑单元、片组、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WO2011033899A1 (ja) * 2009-09-16 2011-03-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2011187206A (ja) * 2010-03-05 2011-09-22 Sony Corp 照明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CN102073165A (zh) * 2010-11-16 2011-05-25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9125A (zh) 2012-12-12
TWI485477B (zh) 2015-05-21
TW201346389A (zh) 201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88526B2 (ja) フラット表示装置
CN102819125B (zh) 显示装置
CN201696950U (zh) 背光模组
US9366804B2 (en) Backplan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JP5555495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
KR20110031008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니터
US2009022525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2661553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US1026123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0908188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1218580A1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CN103076649A (zh) 导光板与背光源
KR20120063625A (ko) 광원 모듈용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2692739B (zh) 显示装置
CN110850625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692761B (zh) 显示装置
CN213092068U (zh) 一种Mini LED灯板拼缝结构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666938B (zh) 显示装置
CN210864267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102937263B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13109969A (zh) 一种背光装置以及显示器
US1012022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2981298B (zh) 显示模块
CN102944944B (zh) 显示装置
KR20110063268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