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7997B - 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及四档换档组件与机动车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及四档换档组件与机动车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7997B
CN102817997B CN201210191688.7A CN201210191688A CN102817997B CN 102817997 B CN102817997 B CN 102817997B CN 201210191688 A CN201210191688 A CN 201210191688A CN 102817997 B CN102817997 B CN 1028179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peed changer
gearshift
input shaft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16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7997A (zh
Inventor
M·克奈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817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7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7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79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with two or more counter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2003/080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with countershafts coaxial with input or output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ix forward spee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它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及设有一个换档组件、尤其一个四档换档组件,其中变速器的一个前置轴支承在变速器的一个输入轴上/旁。本发明还涉及一个四档换档组件对于变速器、尤其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的应用,其中该四档换档组件的一个中间轴用作变速器的一个前置轴,及该前置轴支承在变速器的一个输入轴上/旁。此外本发明还机动车,尤其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速器。

Description

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及四档换档组件与机动车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它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及设有一个换档组件、尤其一个四档换档组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个四档换档组件对于变速器、尤其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的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机动车,尤其低成本机动车或载重汽车。
背景技术
在市场上对于低成本机动车和载重汽车现在仍至将来出于位置及成本的原因很少使用一个可开关负载的变速器。但将来对于这种应用使用新式的尤其自动化换档的变速器方案优选地与一个流体静力的离合器致动器和/或一个自动化的档选择相结合具有其意义。在自动化换档变速器(ASG)中由于现在通常要求至少六个前进档而使用三轴变速器,以便在紧凑的机动车可提供的结构空间中可适配。两轴变速器对此在结构上过长。但问题在于,三轴变速器成本昂贵及此外噪音的问题大于两轴变速器。此外对此适合的两轴及三轴变速器需要四个换档装置及相应的四个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变速器、尤其改进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它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本发明的任务还在于给出一个四档换档组件对于变速器、尤其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的新型应用。在此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应用产生的变速器应成本上有利及结构紧凑。尤其该变速器除用于倒车档的结构外对于六个前进档具有两轴设计方案并优选地其结构稍微大于具有少数档的传统的两轴变速器。此外根据本发明对于六档变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取消一个换档装置及类似地取消一个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这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将用三个换档装置来工作或换档。
本发明的任务将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来解决,借助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个四档换档组件对于变速器、尤其设有用于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的优选六个前进档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的应用来解决,及借助根据权利要求10的机动车、尤其低成本机动车和/或载重汽车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构型,附加特征和/或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及以下的说明中得到。
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设有一个换档组件、尤其一个四档换档组件其中变速器的一个前置轴支承在变速器的一个输入轴上/旁。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四档换档组件对于变速器的应用中该四档换档组件的一个中间轴用作变速器的一个前置轴,其中该前置轴支承在变速器的一个输入轴上/旁。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变速器具有一个优选的前置变速比,该前置变速比被设置在输入轴与主轴、尤其主轴的一个驱动侧区段之间。由此借助该变速比尤其可驱动换档组件或四档换档组件,其中用于变速比的一个齿轮优选地抗扭转地设置在背着输入轴中力导入或转矩导入部分的输入轴的一个区段上。
根据本发明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四档换档组件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变速器、尤其一个具有六个前进档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其中该变速器仅需要相对小的结构空间及可成本上有利地制造。在此情况下该变速器可被这样地设计,即用一个两轴设计方案可实现六个前进档,其中该变速器其结构仅稍微大于具有少数档的传统的两轴变速器。根据本发明对于一个六档变速器仍仅需要三个换档装置,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取消一个换档装置及相应地可取消一个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在此情况下在一个六档变速器中加上一个倒车档可仅设有三个换档装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中变速器被这样地构成:变速器的第一变速比的一个齿轮、一个齿轮装置或一个换档轮可扭转或可旋转地被接收在主轴的一个驱动侧区段上。此外变速器的第三变速比的一个齿轮、一个齿轮装置或一个换档轮可扭转或可旋转地被接收在主轴的一个输出侧区段上。此外在它们中间变速器的第二变速比的一个齿轮、一个齿轮装置或一个换档轮可扭转或可旋转地被接收在主轴的驱动侧区段和/或输出侧区段上。在此情况下在各个直接相邻的齿轮装置或换档轮之间设有一个第一或一个第二换档装置。
根据本发明输入轴与前置轴构成一个同轴线的轴结构。该变速器或输入轴优选地具有一个属于输入轴及前置轴的第三换档装置,借助该第三换档装置可使输入轴与前置轴相互抗扭转地连接。在此情况下第三换档装置可被设置在前置轴与一个倒车换档轮或倒车换档轴之间。除第三换档装置的一个中立位置外,视第三换档装置的一个装置或一个转换装置的位置而定,前进换档轴或前进换档轮,或倒车换档轮或倒车换档轴可与输入轴抗扭转地连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中当借助第三换档装置在输入轴与前置轴之间抗扭转地连接时借助第二换档装置可置入两个档,尤其两个前进档。在此情况下第一换档装置优选地位于中立位置中。并在第三换档装置的中立位置时借助第一及第二换档装置或借助换档组件或四档换档组件可置入四个档,尤其四个前进档。此外当借助第三换档装置在输入轴与倒车换档轮或倒车换档轴之间抗扭转连接时可置入倒车档。
此外借助所有换档装置的优选的任意置入可建立一个泊车锁止功能。当第二换档装置的中立位置时变速器的一个输出端处于中立位置中。在此情况下前置轴优选地可减速地转动或旋转;此外在此情况下主轴的驱动侧区段可旋转。在此情况下第一换档装置也优选地处于中立位置中,及第三换档装置可使输入轴与前置轴抗扭转地连接。当然也可与此相反地,其中第一换档装置建立配合及第三换档装置处于中立位置。
根据本发明前置轴被构成空心轴,其中在前置轴内设置输入轴。这也类似地适用于倒车换档轮或倒车换档轴。在此情况下输入轴可完全地穿过前置轴地延伸及在两个纵向端部上由前置轴伸出。在前置轴与主轴之间设置至少两个、尤其三个、四个或多个变速比。为此前置轴或倒车换档轴的相关齿轮或齿轮装置与前置轴或倒车换档轴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主轴被构成至少两部分,其中至少一个齿轮、一个齿轮装置或一个换档轮优选地可与主轴的两个相互面对着的区段抗扭转地连接。在此情况下变速器或换档组件或四档换档组件在主轴上具有至少两个换档装置,即至少第一及第二换档装置,这些换档装置被设置在刚才所述的齿轮、刚才所述的齿轮装置或刚才所述的换档轮的侧旁。在主轴的一个相应区段上再向外地,相对第一或相对第二换档装置在外部相邻地各具有另一齿轮、另一齿轮装置或另一换档轮。该相关的齿轮、相关的齿轮装置或相关的换档轮借助第一换档装置或借助第二换档装置可与主轴的那个相应区段抗扭转地连接,在这个相应区段上支承着相关的齿轮、相关的齿轮装置或相关的换档轮。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概要的附图借助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表示:
图1:一个由现有技术公知的用于载重汽车的变速器四档换档组件的原理图;
图2:使用一个公知的、但根据本发明在结构上改变了的四档换档组件的作为六档变速器的根据本发明变速器的实施形式的原理图;
图3:根据本发明的六档变速器的一个实施形式的用于各个档的确定配置的特征数或变速比的表;及
图4:用于图2的根据本发明的六档变速器的三个换档装置的一个表格化的换档图。
具体实施形式
图1表示用于一个载重汽车的变速器的的传统四档换档组件的一个原理结构,其中仅标注出四档换档组件的一个中间轴21。该四档换档组件的其它部件由以下的描述可详细地了解。根据本发明例如通过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1的一个构型、尤其一个自动化(换档)变速器1,一个自动变速箱1或一个自动变速装置1的构型或根据本发明的的一个换档组件的应用、尤其一个四档换档组件20的应用可得到一个两轴设计方案的变速器1,该变速器在六个前进档(I,II,III,IV,V,VI;可参见图3及4)的情况下仅构成得比具有五个前进档的变速器稍微长些。这里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1仅具有三个换档装置150,250,350或三个换档套筒或三个滑移套筒(仅在图2中示出)及提供了以下所述的在结构空间与可能的辅助输出方面的其它优点。
根据本发明(尤其参见图2)一个由载重汽车领域公知的四档换档组件(参见图1)通过一个前置的变速比500来驱动。该变速比500也被称为第五变速比。由此一个第一及一个第二换档装置150,250移动到一个两轴变速器中的一个副轴或主轴的一个常规位置上。根据本发明一个构成空心轴的前置轴22承担图1中具有固定连接的齿轮122,222,322或齿轮装置122,222,322的四档换档组件的中间轴21的功能并直接地支承在变速器1的一个输入轴12或驱动轴12上。这里一个第三换档装置350允许前置轴22或前换档轮(后者在图中未示出)与输入轴12抗扭转地连接。
如果借助第三换档装置350建立了前置轴22与输入轴12的抗扭转连接,则在第一换档装置150打开或第一换档装置150处于中立位置时可借助第二换档装置250置入另外两个档。以此方式形成了一个结构上紧凑的变速器1。第三换档装置350的一个自由侧可被用于一个倒车档R(也可参见图3及4)。在本例中倒车档R优选地通过一个齿轮对600或变速比600来实现,因为对变速器1的一个输出小齿轮734的直接连接在几何布置上难以实现。该变速比600也被称为第六变速比600。图2中给出的变速比100(132/122),200(232/222),300(332/322),400(442/422),500(532/512),600(642/332),700(706/734)(也可参见下述)的齿轮级及由此形成的分隔点对于变速器1的组装或对于变速器1的拆分是有利的。
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构思的实施例表示:由变速器1的档I向档II及由档II向III(也可参见图3)的头两个档跳变可被选择得大于由档III向档IV、由档IV向档V及由V向档VI的后三个档跳变,后三个档跳变在这样的构型中具有类似的量。头三个档I,II,III的总跳变量及分级量可合乎目的地被调整,这是变速器1的实用设计的一个前提。通过变速比200,300的双向使用及通过在与差动器6的一个轴向平面中设置第三换档装置350、倒车换档轮24及第四变速比400的齿轮422,442可显著减小变速器1的结构空间需要量。然而该位置需要量稍微大于一个传统的五档变速器的位置需要量。在此情况下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完全利用齿轮、齿轮装置或换档轮的空腔潜力。根据本发明轴标记12,22,24,32包括有关的可能暂时固定其上的和/或可固定其上的装置,如齿轮、齿轮装置、换档轮和/或同步支架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1中齿轮啮合的数目仅在头三个档(I,II,III)中倍增;对于使用重要的第四至第六档(IV,V,VI)仅用两个齿轮啮合就足以应付。与一个传统的结构相比各个变速比明显地更接近1,这对变速器1的效率产生有利影响。因为换档装置150,250,350的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的换档顺序复杂(参见图4),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的一个优选的有序换档辊控制是有利的。因此本发明能够得到一个具有两个轴12/22/24,32、六个前进档(I,II,III,IV,V,VI)及一个倒车档R的优选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1的成本上及结构空间上有利的结构,该变速器可选择地扩展出一个具有三个前进档I,II,III及一个倒车档R的辅助输出(参见下文)。这里输入轴12与前置轴22构成一个尤其是同轴布置的轴结构12/22;类似地输入轴12与倒车换档轮24也涉及同轴布置。该变速器方案尤其可用于拥挤地区的私人汽车和/或用于载重汽车。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图2中作为原理图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1。这里对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将由变速器1的发动机2或驱动侧2开始到变速器1的输出侧3按顺序地进行详细说明,该输出侧优选地连接到一个差动器6或一个差动传动装置6的一个轴上、另一种均衡传动装置上或一个万向轴上(后两个实施形式在图中未示出)。变速器1在发动机侧2具有一个优选地配置给变速器1的离合器4和/或一个配置给变速器1的变扭器4,其中离合器或变扭器的转矩(图2中以双尖箭头表示)传递到一个支承在变速器1中的输入轴12上。在优选的实心输入轴12上接收、尤其支承至少区段地被构成空心轴的前置轴22。该前置轴22可承担现有技术中一个四档换档组件的中间轴21(参见图1)的功能。
输入轴12可完全穿过前置轴22地延伸并超过前置轴22的至少一个纵向端部地支承在变速器1的一个壳体(图中未示出)中或另外地支承。也可以是,输入轴12的一个背着离合器4或变扭器4的端部区段支承在前置轴22中。然而在此情况下一个前置的变速比500(参见下文)与离合器4或变扭器4相邻地位于变速器1的输入轴12与一个主轴32之间。此外在输入轴12上向着离合器4或变扭器4地支承着一个倒车换档轮24或一个倒车换档轴24(后者在图中也未示出)。
前置轴22及倒车换档轮24彼此分开地及相互隔开一个距离地、可旋转地设置或支承在输入轴12上。在前置轴22与倒车换档轮24之间设置了变速器1的一个第三换档装置350,其中该第三换档装置350除了一个打开位置或中立位置外不是使前置轴22就是使倒车换档轮24与输入轴12抗扭转地连接;类似地这也适用于前进换档轮及倒车换档轴24。第三换档装置350尤其被构成一个同步系统、一个牙嵌式离合器、一个多片式同步系统或被构成用于同步及离合的锥形摩擦式离合器。在此情况下例如被构成同步系统的换档装置350具有一个同步支架体(图中仅示意地表示),一个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在图中也仅示意地表示)及最好两个同步环(图中未示出),其中同步支架体与输入轴12抗扭转地连接。
这当然也类似地适用于其它的换档装置150,250,其中换档装置150,250,350的一部分、尤其一个构件,特别是同步支架体与一个轴12,32,33,34的一个相关区段抗扭转地连接。如果借助一个换档装置仅可建立单个的抗扭转连接(图中未示出),则该换档装置当然仅具有单个同步环。在此情况下换档装置150,250,350的一个用于换档转换的装置优选地为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后者例如由一个换档叉(图中未示出)来操作。前置轴22具有与其抗扭转连接的和/或整体的、即与其在材料上为一体构成的齿轮122,222,322或齿轮装置122,222,322。
倒车换档轮24与离合器4或变扭器4相邻地设置在输入轴12上。倒车换档轮24用于变速器1的倒车档R,其中倒车换档轮24用一个构成在或设置在其上的齿轮422、一个齿轮装置422或一个换档轮422与变速器1的一个倒车轴42的一个齿轮442或一个齿轮装置442啮合。在齿轮442的另侧倒车轴42具有一个与其固定连接的齿轮642(倒车齿轮642)或一个齿轮装置642,该倒车齿轮或该齿轮装置与变速器1的主轴32的一个齿轮332、一个齿轮装置332或一个换档轮332啮合及由此提供了变速器1的倒车档R。在下文并在上文中名称齿轮包括名称:齿轮装置、定齿轮或动齿轮及可能的换档轮或反之,其中换档轮总是被构成一个动齿轮。
如上所述,变速器1具有一个基本上与输入轴12或前置轴22平行的主轴3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式中在主轴32与由前置轴22伸出的输入轴12之间设有一个在力传递或转矩传递路径中前置的变速比500。在此情况下一个固定配合在输入轴12上的齿轮512或齿轮装置512与一个固定配合在主轴32上的齿轮532或齿轮装置532啮合。变速器1的该第五变速比500优选地固定地设置及为不可转换的,这就是说,只要输入轴12旋转,齿轮532及主轴32的与其固定连接的区段33也旋转。
主轴32至少分成两部分,其中主轴32具有一个驱动侧区段33及至少一个输出侧区段34。这里第五变速比500的齿轮532抗扭转地与主轴32的驱动侧区段33连接。由该纵向区段出发,尤其由主轴32的驱动侧区段33的纵向端部区段出发在区段33上可转动地设有一个齿轮132、一个齿轮装置132或一个132换档轮132。接下来是第一换档装置150部分抗扭转地(见上文)位于主轴32的驱动侧区段33上。在第一换档装置150的一个对立侧上设有第二变速比200的一个齿轮232、一个齿轮装置232或一个换档轮232。
该齿轮232与第一换档装置150相邻地、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32的驱动侧区段33上。此外该齿轮232与驱动侧区段33对立地、可转动地设置在主轴32的输出侧区段34上。接下来主轴32的输出侧区段34具有第二换档装置250,该第二换档装置也部分地与输出侧区段34抗扭转地连接。接着在第二换档装置250旁在输出侧区段34上可转动配合地设有第三变速比300的一个齿轮332、一个齿轮装置332或一个换档轮332。
根据本发明这两个换档装置150,250被这样地构成,即每个相邻的齿轮132,232;232,332除换档装置150,250的一个打开位置或一个中立位置外可更换地与主轴32的那个在其上配合着相关的齿轮132,232,332的区段33,34固定地连接。这里齿轮132,232,332全都构成动齿轮,这就是说,它们可扭转或可转动地支承在主轴32或其相关的区段33,34上。在此情况下齿轮232或与主轴32的区段33抗扭转地连接(档III,参见图4)或与区段34抗扭转地连接(档II,VI)或与两个区段抗扭转地连接(档V),对此也可参见图4。
下面参见图4,如果第一换档装置150处于与齿轮132啮合,则可置入变速器的档I或II及泊车位P。如果换档装置150处于中立位置,则可置入档IV或VI及倒车档R或中立位N。如果第二换档装置250处于与齿轮332啮合,则可置入变速器1的档I,III及IV及泊车位P,倒车档R或中立位N。如果第三换档装置350与前置轴22啮合则可建立档IV及VI。如果第三换档装置350处于中立位置,则可置入变速器1的档I,II。III及V以及中立位N。最后如果第三换档装置350与齿轮422啮合则或可实现泊车位P或倒车位R。
主轴32在输出侧3具有一个齿轮734或齿轮装置734,它与主轴32或与其输出侧区段34连接,其中该齿轮734用作变速器1的输出齿轮734、尤其作为输出小齿轮734。该齿轮734与一个齿轮706或一个齿轮装置706一起构成用于差动器6的一个可能的间接驱动装置的第七变速比700。变换地主轴32或其输出侧区段34也可接到一个万向轴(图中未示出)。
根据本发明借助前置轴22的齿轮122,222,322及主轴32,33,34的齿轮132,232,332来实现变速器1的变速比100,200,300。当然也可以在前置轴22上设置比所述齿轮122,222,322多些或少些的齿轮并提供相应多些或少些的变速比100,200,300(参见下文)。类似地对此也需要相应的多些或少些的齿轮132,232,332(参见下文)及换档装置130,250。
这里第一变速比100、即齿轮对132/122的变速比约为0.15-0.60,约为0.2-0.5,约为0.3-0.4或约为0.35(18:52),后者例如可借助齿轮132的18个齿与齿轮122的52个齿来实现。这里第二变速比200、即齿轮对232/222的变速比约为0.7-1.20,约为0.8-1.1约为0.9-1.0或约为0.95(34:36),后者例如可借助齿轮232的34个齿与齿轮222的36个齿来实现。这里第三变速比300、即齿轮对332/322的变速比约为1.4-2,约为1.5-1.9约为1.6-1.8或约为1.7(44:26),后者例如可借助齿轮332的44个齿与齿轮322的26个齿来实现。这里第四变速比400、即齿轮对442/422的变速比约为5-2,约为4.5-2.5-约为4-3或约为3.4(41:12),后者例如可借助齿轮442的41个齿与齿轮422的12个齿来实现。
这里前置变速比500(第五变速比500)、即齿轮对532/512的变速比约为0.9-1.60,约为1.1-1.4约为1.2-1.3或约为1.26(39:31),后者例如可借助齿轮532的39个齿与齿轮512的31个齿来实现。这里第六变速比600、即齿轮对642/322的变速比约为0.7-0.40,约为0.6-0.45约为0.55-0.50或约为0.52(23:44),后者例如可借助齿轮642的23个齿与齿轮322的44个齿来实现。这里第七变速比700、即从变速器到差动器的齿轮对706/734的变速比约为4-2,约为3.5-2.25约为3-2.5或约为2.7(51:19),后者例如可借助齿轮706的51个齿与输出侧区段34的齿轮734的19个齿来实现。
相关齿轮对132/122,232/222,332/322,442/422,532/512,642/332的第一至第六变速比100,200,300,400,500,600的说明涉及前置轴22或输入轴12。就相关齿轮对706/734的第七变速比700而言,则它涉及主轴32的输出侧区段34。对于总的变速比的计算则必需根据换档装置150,250,350的位置,即根据变速器1内的力或转矩的传递路径,在一定情况下将使用上面所给出的变速比的倒数值(参见图3)。
以下所述的本发明的示范实施形式未表示在附图中。根据本发明可以对于无倒车档R的应用以优选的常规结构设置一个第七档来取代该倒车档。这例如对于两轮车、尤其是摩托车是有意义的。本发明的一个附加的实施形式在于:对于变速器1纵向安装的应用使变速器1的结构镜像布置,但保持离合器4和或变扭器4的原始位置。在此情况下前置变速比500直接地位于离合器4或变扭器4的后面,其中变速器1的一个输出端优选地直接地接到一个万向轴。此外借助同步系统的所有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的置入可实现泊车锁止功能。
当第二换档装置250的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置出时变速器1的输出端确定在一个中立位置中。尽管如此根据本发明仍可以使前置轴22直接与变速器1的一个驱动发动机连接或通过第一换档装置150减速地转动。这样一个选择允许当相关的机动车在停止时以一个扩展的转速范围进行辅助输出。这优选地对于载重汽车、尤其拖拉机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与输入轴12固定连接的齿轮对512/532允许可变地加入一个电机或一个电动机以形成混合型的机动车。变换地电动机可被机械地连接在倒车档R的一个齿轮642,322上。为此倒车档R不是通过齿轮322而是直接地驱动变速器1的输出小齿轮734。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电动机可直接机械地连接在倒车档R的齿轮上,不再需要主动的同步,并甚至可以利用电动机来填补变速器1的牵引力的中断。并且齿轮706的驱动也是可实现的。
附图标记清单
1:变速器、尤其可纵向或横向安装的自动化(换档)变速器,自动变速箱,自动变速装置
2:变速器1的驱动侧、发动机侧
3:变速器1的输出侧,优选地接到一个差动轴或万向轴
4:离合器,变扭器
6:差动器(传动装置),均衡传动装置
12:输入轴,轴,变速器1的驱动轴;一个同轴线轴结构12/22,12/24的组成部分
20:换档组件,变速器1的四档换档组件,四档变速器
21:中间轴(仅对于需要技术)
22:前置轴,轴,前进换档轮,空心轴;与定齿轮122,222,322一起可转动地支承在输入轴12上;一个同轴线轴结构12/22,的组成部分(相应于现有技术的一个四档换档组件的中间轴(位置21)的功能
24:倒车换档轮,倒车换档轴(位置422),可在输入轴12上转动
32:主轴,轴
33:主轴,主轴32的驱动侧、驱动侧区段,轴
34:主轴,主轴32的输出侧、输出侧区段,轴
42:变速器1的倒车轴,轴
100:(第一)变速比,档齿轮对,优选约为0.2-0.5,尤其约为0.3-0.4,特别优选约为0.35;例如具有18/52个齿的齿轮对132/122
122:齿轮,(定)齿轮(固定在前置轴22上/与该轴固定连接),前置轴22的变速比100的齿轮装置,(啮合在位置132中)
132:齿轮,(动)齿轮(在主轴32,33上可转动),主轴32,33的变速比(优选地设有耦合体)100的齿轮装置,换档轮(啮合在位置122中)
150:(第一)换档装置,例如具有同步支架体,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及同步环,尤其同步系统,牙嵌式离合器,多片示同步系统,用于同步及离合的锥形摩擦式离合器
200:(第二)变速比,档齿轮对,优选约为0.8-1.1,尤其约为0.9-1.0,特别优选约为0.95;例如具有34/36个齿的齿轮对232/222
222:齿轮,(定)齿轮(固定在前置轴22上/与该轴固定连接),前置轴22的变速比200的齿轮装置,(啮合在位置232中)
232:齿轮,(动)齿轮(在主轴32;33,34上可转动),主轴32;33,34的变速比(优选地设有两个耦合体)200的齿轮装置,换档轮(啮合在位置222中)
250:(第二)换档装置,例如具有同步支架体,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及同步环,尤其同步系统,牙嵌式离合器,多片示同步系统,用于同步及离合的锥形摩擦式离合器
300:(第三)变速比,档齿轮对,优选约为1.5-1.9,尤其约为1.6-1.8,特别优选约为1.7;例如具有44/26个齿的齿轮对332/322
322:齿轮,(定)齿轮(固定在前置轴22上/与该轴固定连接),前置轴22的变速比300的齿轮装置(优选地设有耦合体),(啮合在位置332中)
332:齿轮,(动)齿轮(在主轴32,34上可转动),主轴32,34的变速比300的齿轮装置,换档轮(优选地设有耦合体(耦合体也可设置在前置轴22上)(啮合在位置322中)
350:(第三)换档装置,例如具有同步支架体,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及同步环,尤其同步系统,牙嵌式离合器,多片示同步系统,用于同步及离合的锥形摩擦式离合器
400:(第四)变速比,优选约为6.5-2,尤其约为5-2.5,特别优选约为3.4;例如具有41/12个齿的齿轮对442/422
422:齿轮,(动)齿轮(在输入轴12上可转动),前置轴22的变速比400的齿轮装置,换档轮(优选地设有耦合体)(啮合在位置442中)(见位置24)
442:齿轮,(定)齿轮(固定在倒车轴42上/与该轴固定连接),倒车轴42的变速比400的齿轮装置(啮合在位置422中)
500:(第五/前置)变速比,优选约为1,1-1,4,尤其约为1.2-1.3,特别优选约为1.25;例如具有39/31个齿的齿轮对532/512
512:齿轮,(定)齿轮(固定在输入轴12上/与该轴固定连接),输入轴12的变速比500的齿轮装置(啮合在位置532中)
532:齿轮,(定)齿轮(固定在主轴32,33上/与该轴固定连接),主轴32的变速比500的齿轮装置(啮合在位置512中)
600:(第六)变速比,尤其用于倒车档,优选约为0.6-0.4,尤其约为0.55-0.5,特别优选约为0.52;例如具有23/44个齿的齿轮对642/332
642:齿轮,(定)齿轮(固定在倒车轴42上/与该轴固定连接),倒车轴42的变速比600的齿轮装置(啮合在位置332中)
700:用于驱动差动器6的(第七)变速比,优选约为3.5-2.25,尤其约为3-2.5,特别优选约为2.7;例如具有51/19个齿的齿轮对706/734
706:齿轮,(定)齿轮,变速器1的输出齿轮,用于差动器6的齿轮装置,输出部分,即可能间接地驱动差动器6(啮合在位置734中)
734:齿轮,(定)齿轮(固定在主轴32,34上/与该轴固定连接),变速器1的输出齿轮,输出小齿轮,主轴32的变速比700的齿轮装置(啮合在位置706中)
P:变速器1的泊车位
R:变速器1倒车档,替换:变速器1的第七档
N:变速器1的中立位
I:变速器1的第一档
II:变速器1的第二档
III:变速器1的第三档
IV:变速器1的第四档
V:变速器1的第五档
VI:变速器1的第六档

Claims (8)

1.变速器,设有用于两轮车和/或载重汽车的前进档及设有一个四档换档组件(20),所述四档换档组件(20)具有主轴(32),所述主轴(32)具有一个驱动侧区段(33)以及一个输出侧区段(34),所述驱动侧区段(33)和输出侧区段(34)可相对旋转,其特征在于:变速器(1)的一个前置轴(22)支承在变速器(1)的一个输入轴(12)上,其中,所述输入轴(12)与所述前置轴(22)构成一个同轴线的轴结构(12,22),所述输入轴(12)具有一个属于所述输入轴(12)及所述前置轴(22)的第三换档装置(350),借助所述第三换档装置可使所述输入轴(12)与所述前置轴(22)相互抗扭转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变速器(1)具有一个前置变速比(500),该前置变速比被设置在输入轴(12)与主轴(32)的一个驱动侧区段(33)之间,其中借助该变速比(500)可驱动四档换档组件(20),及用于变速比(500)的一个齿轮(512)抗扭转地设置在背着输入轴(12)中力导入或转矩导入部分的输入轴(12)的一个区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变速器(1)的第一变速比(100)的一个齿轮装置(132)或一个换档轮(132)可旋转地被接收在所述驱动侧区段(33)上,
-变速器(1)的第三变速比(300)的一个齿轮装置(332)或一个换档轮(332)可旋转地被接收在所述输出侧区段(34)上,
-变速器(1)的第二变速比(200)的一个齿轮装置(232)或一个换档轮(232)可旋转地被接收在所述驱动侧区段(33)和/或输出侧区段(34)上,和/或
-在各个直接相邻的齿轮装置(132,232;232,332)或换档轮(132,232;232,332)之间设有一个第一或一个第二换档装置(150,25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三换档装置(350)被设置在前置轴(22)或前置轴(22)的一个前进换档轮(24)与前置轴(22)的一个倒车换档轮(24)或倒车换档轴(24)之间,及除第三换档装置(350)的一个中立位置外,视第三换档装置(350)的一个装置的位置而定,前置轴(22)或前进换档轮(24),或倒车换档轮(24)或倒车换档轴(24)可与输入轴(12)抗扭转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当借助第三换档装置(350)在输入轴(12)与前置轴(22)之间抗扭转地连接时借助第二换档装置(250)可置入两个前进档,其中第一换档装置(150)位于中立位置中,
·在第三换档装置(350)的中立位置时借助第一及第二换档装置或借助换档组件(20)可置入四个前进档,
·当借助第三换档装置(350)在输入轴(12)与倒车换档轮(24)或倒车换档轴(24)之间抗扭转连接时可置入倒车档(R),
·借助所有换档装置(150,250,350)的任意置入可建立一个泊车锁止功能,
·当第二换档装置(250)的中立位置时变速器(1)的一个输出端处于中立位置中,其中前置轴(22)或前进换档轴(22)可借助一个减速装置和/或主轴(32)的驱动侧区段(33)旋转,其中第一或第三换档装置(150,350)也处于中立位置中,及另一相关换档装置(350,150)则建立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变速器(1)被这样地构成:
·前置轴(22)被设计成空心轴,其中在前置轴(22)内设置输入轴(12),
·输入轴(12)完全地穿过前置轴(22)地延伸,
·在前置轴(22)与主轴(32)之间设置多个变速比(100,200,300),
·换档装置(150,250,350)具有一个同步系统,一个多片式同步系统或锥形摩擦式离合器,
·主轴(32)被构成至少两部分(33,34),及齿轮装置(232)或换档轮(232)可与主轴(32)的两个区段(33,34)抗扭转地连接,
·换档装置(150,250,350)的用于换档转换的装置是换档套筒或滑移套筒,
·第一换档装置(150)的同步支架体与主轴(32)的驱动侧区段(33)抗扭转地连接,
·第二换档装置(250)的同步支架体与主轴(32)的输出侧区段(34)抗扭转地连接,
·第三换档装置(350)的同步支架体与输入轴(12)抗扭转地连接,
·变速器(1)或换档组件(20)在主轴(32)上具有两个换档装置(150,250),
·齿轮装置(122,222,322)与前置轴(22)抗扭转地连接,
·变速器(1)的一个输出端接到一个差动器(6),和/或
·变速器(1)具有一个离合器(4)或一个变扭器(4)。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变速器(1)被这样地构成:
·变速比(500)的齿轮(512)被设置在一个向着对输入轴(12)力导入或转矩导入的部分的或直接相邻的输入轴(12)的区段上,
·变速器(1)设有一个第七档来取代倒车档(R),为了应用在一个两轮车中,
·变速器(1)的输出端接到一个万向轴,
·前置轴(22),主轴(32)的驱动侧区段(33)和/或输入轴(12)具有一个辅助输出,
·在变速比(500)的一个齿轮(512/532)上可机械地耦合和/或被机械地耦合一个电动机,和/或
·倒车档(R)被这样地设置,即借助该倒车档可直接驱动变速器(1)的一个输出齿轮(706,734),及在此情况下电动机可机械地耦合和/或被机械地耦合在倒车档(R)的一个齿轮或一个输出齿轮(706,734)上。
8.机动车,具有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该变速器(1)根据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来构成。
CN201210191688.7A 2011-06-09 2012-06-11 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及四档换档组件与机动车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7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103690.7 2011-06-09
DE102011103690 2011-06-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7997A CN102817997A (zh) 2012-12-12
CN102817997B true CN102817997B (zh) 2018-04-24

Family

ID=4722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168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7997B (zh) 2011-06-09 2012-06-11 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及四档换档组件与机动车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7997B (zh)
DE (1) DE10201220816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4227A1 (de) * 2013-03-12 2014-09-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Durchführen eines Lastwechsels
IT201800002670A1 (it) * 2018-02-14 2019-08-14 Arbos Group S P A Trasmissione
US11773950B2 (en) 2018-09-05 2023-10-03 Kubota Corporation Tractor, travel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a tractor, and tractor provided with the travel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a tractor
DE102021109731A1 (de) 2020-05-08 2021-11-1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bridgetriebe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6662A (zh) * 1997-12-23 2001-03-07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变速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80104B1 (de) * 1966-10-12 1971-01-07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Stufenlos einstellbares Gruppengetriebe fuer Fahrzeuge
JP3334431B2 (ja) * 1995-05-19 2002-10-1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歯車変速装置
SE506984C2 (sv) * 1996-06-24 1998-03-09 Volvo Ab Synkroniseringsanordning i en fordonsväxellåda
DE19754727A1 (de) * 1997-12-10 1999-06-17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Mehrganggetriebe
DE102004001961B4 (de) * 2004-01-13 2006-07-27 Boisch, Richard, Prof. Dr. Lastschaltgetriebe mit zusätzlichen Gängen
FR2872237B1 (fr) * 2004-06-29 2007-09-07 Renault Sas Boite de vitesse a deux arbres secondaires avec renvoi de couple sur l'arbre primaire
DE102005054743A1 (de) * 2005-11-17 2007-05-24 Schaeffler Kg Schaltvorrichtung
DE102008064514A1 (de) * 2008-12-22 2010-07-01 Fineschnitt Gmbh Getriebeeinheit
EP2322821B1 (en) * 2009-11-13 2013-01-09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Gearbox for a motor vehicle 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
JP5354103B2 (ja) * 2010-07-13 2013-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6662A (zh) * 1997-12-23 2001-03-07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有限公司 变速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08161B4 (de) 2020-06-18
CN102817997A (zh) 2012-12-12
DE102012208161A1 (de) 201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6721B2 (en)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transmission
US8419582B2 (en) Dual-clutch group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actuating a dual-clutch group transmission
CN101713448B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1412366B (zh) 行进车辆的变速装置
CN104968973A (zh) 汽车的分组变速器
CN103697118A (zh) 多用变速器
CN108027029A (zh) 变速器装置、总变速器以及农业做功机械
CN102817997B (zh) 变速器、尤其自动化换档变速器及四档换档组件与机动车的应用
CN107599818A (zh) 混合动力用双离合变速器
CN202510640U (zh) 一种十二档汽车变速器
CN101668965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箱和包括所述变速箱的机动车辆
CN204226569U (zh) 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CN216555172U (zh) 一种输入轴分段式变速器
US20140202272A1 (en) Multi-clutch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216555171U (zh) 一种变速器
CN102606688A (zh) 一种车用七速变速器
CN104040219B (zh) 重型车辆的多离合器变速器
CN204226626U (zh) 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
CN204226566U (zh) 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
CN204041893U (zh) 一种变速器
CN207433258U (zh) 混合动力用双离合变速器
CN103206505B (zh) 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汽车的5at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
CN112455217A (zh) 一种大功率拖拉机传动系统
CN106321743A (zh) 齿轮变速箱
CN201502691U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