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4719B - 一种作业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作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4719B
CN102814719B CN201210311163.2A CN201210311163A CN102814719B CN 102814719 B CN102814719 B CN 102814719B CN 201210311163 A CN201210311163 A CN 201210311163A CN 102814719 B CN102814719 B CN 102814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button
holding section
extension
hou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11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4719A (zh
Inventor
张淼
刘贵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N POWER TOO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N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N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N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111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4719B/zh
Priority to CA2840260A priority patent/CA2840260C/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81922 priority patent/WO2014032347A1/zh
Priority to US14/352,173 priority patent/US9114499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814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4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4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4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业工具,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上安装可旋转的开关锁扣位于该间隙内,在开关锁扣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开关锁扣的另一侧上设有限位件,在操作杆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的部分上设有支撑部,在壳体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推钮及右推钮,在左推钮及右推钮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卡合部,在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面向第二卡合部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卡合部相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工具中,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同时,降低了作业负担,提高了作业效率,且避免了驱动马达被错误停止的情况发生。而且,本发明使得无论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都能够很顺手地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作业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的电动角磨机,用于对被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作业。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动角磨机通常包括一壳体,在壳体的头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在壳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驱动该作业部件工作的驱动马达,在壳体的握持部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切换该驱动马达通电状态及断电状态的开关部件,在开关部件的下方设有一操作杆,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杆来操作位于壳体内的开关部件。当驱动马达处于通电状态时,作业部件的磨砂轮会以极高的速度旋转,一旦作业人员作业不当,或者作业人员对工具不熟悉,高速旋转的磨砂轮容易对造成人体造成伤害。为了在最大限度上防止误操作,通常在操作杆附件设有一锁止部件。
例如PCT号为PCT/JP2009/065295,名称为《作业工具》的PCT专利公开了一种作业工具,该电动角磨机具有驱动马达,用于驱动对被加工件执行研削或研磨作业的砂轮;马达壳,其收装上述驱动马达;后罩,其安装在与上述砂轮安装部位于相反侧的马达壳后端区域,并由上述马达壳构成供作业人员抓握的把手部;操作杆,其由作业人员用手进行抓握操作,其为长条状且安装在上述马达壳与上述后罩这二者之上;开关部,其配重在上述后罩内,该开关部通过开口部与操作杆连接,并且通过操作杆的操作而产生动作从而进行对上述驱动马达的通电控制。
在上述专利中,为了防止误操作的发生,在操作杆上设置了一个锁止部件,该锁止部件包括旋转轴,卡合部及操作部。其锁止的原理是:当处于锁止状态时,通过弹簧施加的弹性作用,卡合部卡合在操作杆上的凸起部上,此时,作业人员是无法操作操作杆的;当作业人员的一只手通过操作部转动锁止部件时,若作业人员施加的力超过了弹簧的弹性力时,锁止部件的卡合部会逐渐离开凸起部,直至完全分离,此时,作业人员需要使用另一只手,向上按动操作杆使得位于操作杆上方的开关部闭合,驱动马达得电后工作,砂轮开始执行研削或研磨作业。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一直按着操作杆,否则由于开关回复力的作用,卡合部会重新卡合在凸起部上,使得驱动马达停止工作。
由此可见,上述锁止部件虽然能防止误操作,但是额外地增加了作业人员的操作负担,降低了作业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可能导致驱动马达被错误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作业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效率且能够同时适合左撇子及右撇子使用的电动角磨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作业工具,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作业部件由设于壳体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在壳体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由开关部件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在开关部件的下方设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连接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的间隙,开关锁扣位于该间隙内,在开关锁扣上穿设有旋转销,旋转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在旋转销外套有扭簧,开关锁扣部分露于操作杆外,开关锁扣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内,在开关锁扣该部分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开关锁扣的另一侧上设有限位件,在操作杆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相配合的支撑部,在壳体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推钮及右推钮,左推钮及右推钮的顶端为露于壳体外的操作部,其余部分位于壳体内,左推钮及右推钮的底部相互嵌套,使得左推钮能够向右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或使得右推钮能够向左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在左推钮与右推钮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在左推钮及右推钮位于壳体内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在操作杆的另一端上与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有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分别伸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在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卡合部,在第一延伸段及第二延伸段面向第二卡合部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卡合部相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当关闭锁止时,第一卡合部卡合在支撑部上,限位件与壳体内的固定件相抵,且第二卡合部与第三卡合部相分离,当开启锁定时,第一卡合部与支撑部相分离,限位件与固定件相分离,且第一凹槽上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延伸段上的第三卡合部相卡合,或者第二凹槽上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二延伸段上的第三卡合部相卡合。
优选地,在所述左推钮的底部延伸有第三延伸段,在第三延伸段上设有第一滑动槽,在所述右推钮的底部延伸有第四延伸段,在第四延伸段上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三延伸段的端部位于第二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第四延伸段的端部位于第一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当关闭锁止时,第三延伸段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的端部相互扣紧,所述复位机构位于由第三延伸段及第四延伸段组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左推钮中部向所述右推钮所在方向延伸形成推钮凸台,复位弹簧套在推钮凸台外。
优选地,作业部件包括砂轮,在砂轮外设有防护罩固定装置,所述驱动马达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砂轮旋转,其中:
防护罩固定装置包括罩在砂轮外的罩体及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前盖,在罩体背向砂轮的一侧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抱箍,在抱箍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台,在前盖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卡槽的数量与凸台的数量相当,在前盖的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抱箍的凸台通过卡槽嵌入环形凹槽内,扳手的扳舌位于外部其余部分设于抱箍与前盖之间,在抱箍上开有挡位槽,在扳手位于抱箍与前盖之间的部分上设有挡位齿,挡位齿卡在挡位槽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作业工具,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作业部件由设于壳体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在壳体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由开关部件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在开关部件的下方设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连接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的间隙,开关锁扣位于该间隙内,在开关锁扣上穿设有弹性销,弹性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在弹性销外套有扭簧,开关锁扣部分露于操作杆外,开关锁扣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内,在开关锁扣该部分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在操作杆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相配合的支撑部,在壳体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推钮及右推钮,左推钮及右推钮的顶端为露于壳体外的操作部,其余部分位于壳体内,左推钮及右推钮的底部相互嵌套,使得左推钮能够向右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或使得右推钮能够向左推钮的方向水平移动,在左推钮与右推钮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在左推钮及右推钮上分别设有向操作杆所在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在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第四卡合部及第五卡合部,第四卡合部与第五卡合部相对设置从而在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卡合间隙,在操作杆上设有向卡合间隙所在方向延伸的第五延伸段,第五延伸段部分位于卡合间隙内,在第五延伸段位于卡合间隙部分的底部设有与第四卡合部或第五卡合部相配合的第六卡合部,当关闭锁止时,第一卡合部卡合在支撑部上,且第六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及第五卡合部相分离,当开启锁定时,第一卡合部与支撑部相分离,且第六卡合部与第四卡合部或第五卡合部相卡合。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与所述操作杆之间设有手柄加强板,手柄加强板与所述操作杆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业工具中,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实现了电动角磨机的状态锁止,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同时,在电动角磨机开启后,实现了状态的锁定,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用常按操作杆,降低了作业负担,提高了作业效率,且避免了驱动马达被错误停止的情况发生。而且,本发明了设计了左推钮及右推钮的结构,使得无论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都能够很顺手地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A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处于关闭锁止状态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图1中的B-B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将开关锁扣逆时针旋转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将操作杆按下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B-B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横向剖视图;
图8为将图6中的右推钮推动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横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处于开启锁定状态时右推钮部分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A-A向剖视图;
图1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12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装配图;
图13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13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有抱箍的防护罩;
图13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中的前盖;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固定示意图;
图14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4A的俯视图;
图14C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调节防护罩工作角度示意图;
图14D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4C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罩固定装置的拆卸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2中的一种作业工具处于关闭锁止状态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的B-B向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的A-A向剖视图;
图19为图17及图18中的部件中的操作杆向上动作后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的A-A向剖视图;
图21为图20中的第Ⅰ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2为图17及图18中的部件中的右推钮向中间推动后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24为图23中的第Ⅱ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5为图17及图18中的部件卡合后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的A-A向剖视图;
图27为图26中的第Ⅲ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A及图1B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作业工具,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的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11,在本实施例中,作业端位于壳体10的左端。作业部件11由设于壳体10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在壳体10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9,在本实施例中,握持端位于壳体10的右端。由开关部件9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当驱动马达处于通电状态时,其驱动作业部件11进行磨削或研磨;当驱动马达处于断电状态时,作业部件11停止工作。在开关部件9的下方设有操作杆3,操作杆3的左侧端部连接壳体10。当作业人员按下操作杆3后,使得驱动马达处于通电状态。在操作杆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1的间隙,开关锁扣1位于该间隙内。在开关锁扣1的中部穿入一根旋转销,旋转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3,使得开关锁扣1能够绕旋转销转动。在旋转销外套有扭簧2。开关锁扣1部分露于操作杆3外,开关锁扣1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10内。在开关锁扣1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右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卡合部1a,在开关锁扣1的左侧的端部上向上延伸形成限位件1b。在操作杆3的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1a的部分上形成有能够与第一卡合部1a相互配合的支撑部3a。结合图2,左推钮8及右推钮5分别穿入壳体10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内。左推钮8及右推钮5的顶端为露于壳体10外的操作部,其余部分位于壳体10内,左推钮8及右推钮5的底部相互嵌套,使得左推钮8能够向右推钮5的方向水平移动,并使得右推钮5能够向左推钮8的方向水平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嵌套结构具体为:在左推钮8的底部向右推钮5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延伸段5b,在第三延伸段5b上形成第一滑动槽。同时,在右推钮5的底部向左推钮8的方向延伸形成第四延伸段8b,在第四延伸段8b上形成第二滑动槽。第三延伸段5b的端部位于第二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第四延伸段8b的端部位于第一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第三延伸段5b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8b的端部可在关闭锁止时相互扣紧。
在左推钮8与右推钮5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位于由第三延伸段5b及第四延伸段8b所形成的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复位机构的具体为:包括复位弹簧6,左推钮8中部向右推钮5所在方向延伸形成推钮凸台12,复位弹簧6套在推钮凸台12外。
在左推钮8及右推钮5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在操作杆3的另一端上与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位置相对应处分别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延伸段3a-1及第二延伸段3a-1,第一延伸段3a-1及第二延伸段3a-1分别伸入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内,在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的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二左卡合部8c及第二右卡合部5c。在第一延伸段3a-1及第二延伸段3a-1面向第二左卡合部8c及第二右卡合部5c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左卡合部8c及第二右卡合部5c相配合的第三左卡合部3b-1及第三右卡合部3b-2。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作业部件11包括砂轮14,在砂轮14外设有防护罩固定装置13,驱动马达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砂轮14旋转。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防护罩固定装置13包括罩在砂轮14外的罩体13-1及与壳体10相连的前盖13-6。在罩体13-1背向砂轮14一侧的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抱箍13-2,在抱箍13-2的内侧设有凸台e1、凸台e2、凸台e3、凸台e4及凸台e5,在前盖6的顶部开有卡槽 g1、卡槽g2、卡槽g3、卡槽g4、卡槽g5,卡槽与凸台相配合。在抱箍13-2的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13-f,环形凹槽13-f亦与凸台相配合,扳手13-5的扳舌设于外部,其余部分通过上固定板13-3及螺钉13-4设于抱箍13-2与前盖13-6之间。在抱箍13-2上开有挡位槽13-b,挡位齿13-a设于扳手13-5上,挡位齿13-a卡在挡位槽13-b内,在扳手13-5与前盖13-6的外圆周面之间设有弹簧7。罩体13-1与抱箍13-2焊接成一整体13-8。
如图13A至图13C所示,安装防护罩时:按下扳手13-5,将抱箍13-2上的凸台e1、凸台e2、凸台e3、凸台e4、凸台e5分别对准前盖13-6上相对应的卡槽 g1、卡槽g2、卡槽g3、卡槽g4、卡槽g5,把防护罩套入前盖13-6中。旋转防护罩,使抱箍13-2上的凸台嵌入前盖13-6的环形凹槽13-f内,旋转到使用者所需的位置,同时松开扳手13-5,并使扳手13-5上的挡位齿13-a卡住抱箍13-2上的挡位槽13-b,起止转的作用,实现砂轮防护罩的安装。
如图14A至图14D所示,固定和调整防护罩工作角度时:按压扳手13-5,其沿前盖13-6中沉槽13-c与上固定板13-3(注:上固定板13-3通过螺钉13-4固定在前盖13-6上)构成的滑槽中滑动,当扳手13-5的挡位齿13-a与抱箍13-2的挡位槽13-b脱开后(见t1),即可旋转防护罩,根据工作要求调节防护罩的角度,到位后松开扳手13-5,在弹簧13-7的弹力作用下,挡位齿13-a卡到挡位槽13-b中(见t2),起到定位并防止防护罩转动的作用。
如图15所示,拆卸防护罩时:只要将扳手13-5按下,并将防护罩13-1旋转到与前盖13-6相对应的位置,便可取出砂轮防护罩13-1,同时放开扳手13-5。
如图1所示,当处于关闭锁止状态时,由于扭簧2的作用,第一卡合部1a牢固地卡合在支撑部3a上,同时,限位件1b抵住壳体10内的固定件10a。此时,作业人员是无法操作操作杆3的。结合图2及图3,第三延伸段5b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8b的端部相互扣紧,而第二左卡合部8c及第二右卡合部5c与第三左卡合部3b-1及第三右卡合部3b-2是脱开的。
当需要开启该作业工具时,作业人员首先用一只手按照如图4所示的方向逆时针转动开关锁扣1,使得第一卡合部1a脱离支撑部3a,同时,限位件1b远离固定件10a。对于右撇子的作业人员而言,此时,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左手,而对于左撇子的作业人员而言,此时,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右手。
然后,作业人员用另一只手按照如图5所示的方向按动操作杆3。对于右撇子的作业人员而言,此时,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右手,而对于左撇子的作业人员而言,此时,用到的一般是作业人员的左手。结合图6及图7,此时,第一延伸段3a-1及第二延伸段3a-1会随着操作杆3上移,使得第三左卡合部3b-1及第三右卡合部3b-2运动至第二左卡合部8c及第二右卡合部5c的上方。此时,对于左撇子作业人员来说,其可以使用其左手的大拇指按照如图8所示的方向,将右推钮5向左推钮8的方向推,那么结合图9第二右卡合部5c会随之运动至第三右卡合部3b-2的正上方。此时,松开按动操作杆3的手,第二右卡合部5c随之下降,自然得与第三右卡合部3b-2形成卡合,如图10及图11所示。最终,作业工具处于开启锁定状态,作业人员无需握持操作杆3即可保持作业工具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对于右撇子而言,其可以使用右手的大拇指将左推钮8向右推钮5方向推,也可以使得作业工具处于开启锁定状态,其过程同上,在此不在赘述。
当需要关闭作业工具时,只需要用手往上按住操作杆3,此时,第二左卡合部8c或第二右卡合部5c随之上移,使之与第三左卡合部3b-1或第三右卡合部3b-2,由于复位弹簧6的作用,第二左卡合部8c或第二右卡合部5c不再位于第三左卡合部3b-1或第三右卡合部3b-2的正上方。作业人员再松开操作杆3,操作杆3在扭簧2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卡合部1a重新卡合在支撑部3a上,同时,限位件1b抵住固定件10a,作业工具重新处于关闭锁止状态。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作业工具,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的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11,作业部件11由设于壳体10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在壳体10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9,由开关部件9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在开关部件9的下方设有操作杆3,操作杆3的一端连接壳体10,在操作杆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1的间隙,开关锁扣1位于该间隙内,在开关锁扣1上穿设有弹性销,弹性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3,在弹性销外套有扭簧2,开关锁扣1部分露于操作杆3外,开关锁扣1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10内,在开关锁扣1该部分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1a,在操作杆3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1a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1a相配合的支撑部3a。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壳体10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推钮8及右推钮5,左推钮8及右推钮5的顶端为露于壳体10外的操作部,其余部分位于壳体10内,左推钮8及右推钮5的底部相互嵌套,使得左推钮8能够向右推钮5的方向水平移动,或使得右推钮5能够向左推钮8的方向水平移动,在左推钮8与右推钮5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在左推钮8及右推钮5上分别设有向操作杆3所在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8d及第二延伸部5d,在第一延伸部8d及第二延伸部5d的边缘处分别设有第四卡合部8d-1及第五卡合部5d-1,第四卡合部8d-1与第五卡合部5d-1相对设置从而在第一延伸部8d与第二延伸部5d之间形成卡合间隙15,在操作杆3上设有向卡合间隙15所在方向延伸的第五延伸段3c,第五延伸段3c部分位于卡合间隙15内,在第五延伸段3c位于卡合间隙15部分的底部设有与第四卡合部8d-1或第五卡合部5d-1相配合的第六卡合部3c-1。
如图1所示,当处于关闭锁止状态时,第六卡合部3c-1与第四卡合部8d-1及第五卡合部5d-1相分离。
当需要开启该作业工具时,如图19至图21所示,由操作人员将操作杆3向上推,从而使得第六卡合部3c-1运动至第四卡合部8d-1及第五卡合部5d-1的上方。如图22至图24所示,再由操作人员将右推钮5或左推钮8向内推,使得第四卡合部8d-1或第五卡合部5d-1向第六卡合部3c-1所在方向运动,直至第四卡合部8d-1或第五卡合部5d-1运动至第六卡合部3c-1的正下方。如图25至图27所述,此时,操作人员松开操作杆3,第六卡合部3c-1向下运动,从而卡合在第四卡合部8d-1或第五卡合部5d-1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工作方式同实施例1。

Claims (4)

1.一种作业工具,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的作业端上设有用于对加工件进行磨削或研磨的作业部件(11),作业部件(11)由设于壳体(10)的驱动马达驱动工作,在壳体(10)的握持端内设有开关部件(9),由开关部件(9)将驱动马达切换至通电状态或断电状态,在开关部件(9)的下方设有操作杆(3),操作杆(3)的一端连接壳体(10),其特征在于:在操作杆(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开关锁扣(1)的间隙,开关锁扣(1)位于该间隙内,在开关锁扣(1)上穿设有旋转销,旋转销的两端分别连接操作杆(3),在旋转销外套有扭簧(2),开关锁扣(1)部分露于操作杆(3)外,开关锁扣(1)的剩余部分位于壳体(10)内,在开关锁扣(1)该部分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卡合部(1a),在开关锁扣(1)的另一侧上设有限位件(1b),在操作杆(3)内侧靠近第一卡合部(1a)的部分上设有与第一卡合部(1a)相配合的支撑部(3a),在壳体(10)握持端的左右两侧分别穿设有左推钮(8)及右推钮(5),左推钮(8)及右推钮(5)的顶端为露于壳体(10)外的操作部,其余部分位于壳体(10)内,左推钮(8)及右推钮(5)的底部相互嵌套,使得左推钮(8)能够向右推钮(5)的方向水平移动,或使得右推钮(5)能够向左推钮(8)的方向水平移动,在左推钮(8)与右推钮(5)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复位机构,在左推钮(8)及右推钮(5)位于壳体(10)内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在操作杆(3)的另一端上与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有第一延伸段(3a-1)及第二延伸段(3a-2),第一延伸段(3a-1)及第二延伸段(3a-2)分别伸入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内,在第一凹槽(8a)及第二凹槽(5a)的槽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卡合部,在第一延伸段(3a-1)及第二延伸段(3a-2)面向第二卡合部的一侧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卡合部相配合的第三卡合部,当关闭锁止时,第一卡合部(1a)卡合在支撑部(3a)上,限位件(1b)与壳体(10)内的固定件(10a)相抵,且第二卡合部与第三卡合部相分离,当开启锁定时,第一卡合部(1a)与支撑部(3a)相分离,限位件(1b)与固定件(10a)相分离,且第一凹槽(8a)上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延伸段(3a-1)上的第三卡合部相卡合,或者第二凹槽(5a)上的第二卡合部与第二延伸段(3a-2)上的第三卡合部相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推钮(8)的底部延伸有第三延伸段(5b),在第三延伸段(5b)上设有第一滑动槽,在所述右推钮(5)的底部延伸有第四延伸段(8b),在第四延伸段(8b)上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三延伸段(5b)的端部位于第二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第四延伸段(8b)的端部位于第一滑动槽内且可在其中水平移动,当关闭锁止时,第三延伸段(5b)的端部与第四延伸段(8b)的端部相互扣紧,所述复位机构位于由第三延伸段(5b)及第四延伸段(8b)组成的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6),所述左推钮(8)中部向所述右推钮(5)所在方向延伸形成推钮凸台(12),复位弹簧(6)套在推钮凸台(12)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部件(11)包括砂轮(14),在砂轮(14)外设有防护罩固定装置(13),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砂轮(14)旋转,其中:
防护罩固定装置(13)包括罩在砂轮(14)外的罩体(13-1)及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的前盖(13-6),在罩体(13-1)背向砂轮(14)的一侧端面上向外延伸形成抱箍(13-2),在抱箍(13-2)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凸台,在前盖(13-6)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卡槽的数量与凸台的数量相当,在前盖(13-6)的外圆周面上开有环形凹槽(13-f),抱箍(13-2)的凸台通过卡槽嵌入环形凹槽(13-f)内,扳手(13-5)的扳舌位于外部其余部分设于抱箍(13-2)与前盖(13-6)之间,在抱箍(13-2)上开有挡位槽(13-b),在扳手(13-5)位于抱箍(13-2)与前盖(13-6)之间的部分上设有挡位齿(13-a),挡位齿(13-a)卡在挡位槽(13-b)内。
CN201210311163.2A 2012-06-29 2012-08-28 一种作业工具 Active CN102814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1163.2A CN102814719B (zh) 2012-06-29 2012-08-28 一种作业工具
CA2840260A CA2840260C (en) 2012-08-28 2012-09-25 Working tool
PCT/CN2012/081922 WO2014032347A1 (zh) 2012-08-28 2012-09-25 一种作业工具
US14/352,173 US9114499B2 (en) 2012-08-28 2012-09-25 Working too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0077.0 2012-06-29
CN201210220077 2012-06-29
CN201210311163.2A CN102814719B (zh) 2012-06-29 2012-08-28 一种作业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4719A CN102814719A (zh) 2012-12-12
CN102814719B true CN102814719B (zh) 2014-11-26

Family

ID=4729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1163.2A Active CN102814719B (zh) 2012-06-29 2012-08-28 一种作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47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4430A1 (de) * 2007-03-21 2008-09-25 Marquardt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JP5323364B2 (ja) * 2008-02-15 2013-10-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5255959B2 (ja) * 2008-09-03 2013-08-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US8198560B2 (en) * 2009-01-09 2012-06-12 Makita Corporation Switch devices for power tools
WO2010087235A1 (en) * 2009-01-30 2010-08-05 Hitachi Koki Co., Ltd. Power tool
CN201711848U (zh) * 2010-02-09 2011-01-19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4719A (zh)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40260C (en) Working tool
CN102886729B (zh) 电动工具
EP2688715B1 (en) Hand held power tool with locking rotatable handle
JP5684056B2 (ja) 手持ち工具
CN107107324A (zh) 电动工具
US20170361475A1 (en) Power tool, such as a metal shears
CN207026606U (zh) 便携式切割机
CN102765033B (zh) 一种电动角磨机
CN202292700U (zh) 手持式电动工具手柄旋转互锁装置
CN102814719B (zh) 一种作业工具
CN204053725U (zh) 作业工具
CN202684704U (zh) 电动角磨机
CN102765032A (zh) 一种带开启锁定功能的电动角磨机
CN105983733A (zh) 手持式动力工具
CN202684674U (zh) 带开启锁定功能的电动角磨机
CN201015835Y (zh) 动力工具
US10501927B2 (en) Drain cleaner with drum exchange mechanism
EP4046750B1 (en) Belt sander
JP2018085820A (ja) 間接活線作業用の先端工具、及び電線表面の研磨方法
CN206084678U (zh) 一种角磨机
CN219520696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锉刀
CN205968505U (zh) 角磨
CN209139855U (zh) 伺服电机驱动电器维修用刀具
JP2014091183A (ja) 電動工具
CN109909831A (zh) 一种角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612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new town and new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RUIQI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612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new town and new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Ken Too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1

Address after: 314001 No.11, Xinda Road,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room 220, Jiaxing Industrial Park Management Committee Offi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KEN POWER TOO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12, New Town Road, No. 5, Xinqiao Town, Shanghai, Song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Ken Hold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