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2655A - 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2655A
CN102812655A CN2011800150501A CN201180015050A CN102812655A CN 102812655 A CN102812655 A CN 102812655A CN 2011800150501 A CN2011800150501 A CN 2011800150501A CN 201180015050 A CN201180015050 A CN 201180015050A CN 102812655 A CN102812655 A CN 102812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data
transmitted power
transmission
pus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50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2655B (zh
Inventor
今村大地
西尾昭彦
中尾正悟
岩井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12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2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26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04W52/22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using past power control comm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5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即便在发送装置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再利用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而不追加新参数,进而能够维持和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相同程度的覆盖率及增益的发送装置。在该装置中,在第1模式时,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根据假设连续的频带所设定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来设定发送功率,在第2模式时,将第1频带的带宽作为第1模式中的连续的频带的带宽,基于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计算第1功率,并使用第1频带的带宽和被分配了多个集群的第2频带的带宽之比以及第1功率,计算发送功率,所述第1频带将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和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发送装置的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PA(Power Amplifier))的非线性失真特性,在除了将发送信号发送的频带以外的频带产生不必要的电波的辐射(例如,频带外辐射(OOBE:Out of BandEmission)及杂散辐射(spurious emission))。因此,进行各种对策用来在各无线通信系统和使用与各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相邻的频带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相邻无线通信系统)之间,防止如上所述的不必要的电波的辐射所导致的干扰。
作为用来防止和相邻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的对策,一般而言,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发送的无线信号的频率特性规定发送功率的频谱屏蔽(Spectrum Mask)。此处,发送功率的频谱屏蔽表示各频带中的发送功率的容许范围(极限值),规定为发送功率的频谱屏蔽的值中,例如存在频带外辐射、杂散辐射、邻近信道泄漏功率比(ACLR: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等值。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装置通过将频带外辐射量等抑制到不超过频谱屏蔽(容许范围)的范围,从而避免无线通信系统间的干扰。
这里,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版本8规格(以下称为Rel.8LTE)中,进行上行线路的数据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控制(称为分级发送功率控制(Fractional TPC))(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发送装置(即终端(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根据下式(1)的定义,控制子帧i中的发送功率PPUSCH(i)。
PPUSCH(i)=min{PC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ΔTF(i)+f(i)}[dBm]    (1)
在式(1)中,PCMAX表示由高层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值,MPUSCH(i)表示对发送装置在子帧i(i-subframe)中发送的PUSCH分配的带宽(分配PUSCH发送带宽)[RB],PO_PUSCH(j)表示接收目标功率(Received Target Power)值,α(j)表示乘以传播损耗(PL:Path Loss,路径损耗或Propagation Loss,传播损耗)估计值的系数。PL表示在下行线路发送装置(UE)估计的传播损耗估计值,ΔTF(i)表示和发送数据种类或调制方式(QPSK及16QAM等)种类对应而设定的偏移值,f(i)表示发送功率值(闭环发送功率控制(Closed-TPC)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另外,在Rel.8LTE中,在IMT(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国际移动电信)系统中可以利用的频带(以下称为IMT频带)中,规定了发送装置(UE)应满足的发送信号功率(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该规定是为了防止3GPP E-UTRAN系统(或者有时称为LTE系统)和使用3GPP E-UTRAN系统(LTE系统)所使用的频带的邻接频带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邻近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具体而言,根据发送数据的调制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分配发送数据的带宽(分配带宽)或分配发送数据的频率位置等,设定了使对发送装置(UE)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值降低的最大发送功率降低(MPR:Maximum PowerReduction)值。另外,根据各国的电波法令,频谱屏蔽等的规定为特别严格的特定的IMT频带中,除了MPR值以外,还设定进一步使最大发送功率值降低的最大发送功率降低(A-MPR:Additional MPR)值。因而,发送装置使用考虑了MPR值及A-MPR值的最大发送功率值(式(1)中为PCMAX),控制发送功率。
另外,在Rel.8LTE中,采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作为上行链路(Uplink)的多路访问方式。也就是说,在Rel.8LTE中,在上行线路中,发送装置(UE)将发送信号分配到连续的频率而进行发送(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也就是进行单载波发送。因而,在Rel.8LTE中,基于以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单载波发送)为前提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带宽、频率位置等而设定上述MPR值和A-MPR值。
另外,作为Rel.8LTE的扩展系统,开始了实现数据通信速度比Rel.8LTE更加高速化的LTE的版本10规格(以下称为Rel.10LTE。有时也称为LTE-Advanced系统)的标准化。在Rel.10LTE中,除了Rel.8LTE中适用的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单载波发送)以外,还研究将PUSCH分配到非连续的频率而发送(PUSCH的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以及同时发送PUSCH与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4、5)。也就是说,在Rel.10LTE中研究以下方案:在上行线路中,除了单载波发送(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以外,还进行多载波发送(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
由此,能够根据每个发送装置(UE)的传输路径(信道)的频率响应特性,对信道质量良好的频带分配发送信号而发送。因而,Rel.10LTE中,和Rel.8LTE相比,更可以期待提高各发送装置(UE)的吞吐量特性,以及增加上行线路中的系统容量。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213 V8.8.0,“3GPP TSG RAN 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8)”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101 V8.8.0,“3GPP TSG RAN E-UTRA UserEquipment(UE)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Release 8)”
非专利文献3:R4-100635,Ericsson,ST-Ericsson,“Non-contiguous UEtransmission per CC,”3GPP TSG-RAN WG4Meeting#54,San Francisco,USA,22-26February 2010.
非专利文献4:R4-100551,Huawei,“Impact of PUSCH and PUCCH onSEM”3GPP TSG-RAN WG4Meeting#54,San Francisco,USA,22-26February 2010.
非专利文献5:R4-100718,NTT DOCOMO,“SimultaneousPUCCH/PUSCH transmission in LTE-A”3GPP TSG-RAN WG4Meeting#54,San Francisco,USA,22-26February 20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Rel.8LTE中设定的MPR值(A-MPR值)是以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单载波发送)为前提,设定为满足各IMT频带的频谱屏蔽等的规定。因此,在Rel.10LTE中导入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多载波发送)的情况下,如果直接使用在Rel.8LTE中设定的MPR值(A-MPR值),则有可能将发送数据以超过各IMT频带的频谱屏蔽的辐射量发送。
例如,图1表示在具有10MHz的频率带宽(图1所示的10MHzChannel(-5MHz~5MHz))的系统频带中,如Rel.10LTE那样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多载波发送)的情况(实线)、以及如Rel.8LTE那样进行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单载波发送)的情况(虚线)下的发送功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在图1中,多载波发送的发送数据非连续地分别被分配到系统频带的两端(-5MHz左右及5MHz左右),单载波发送的发送数据被连续地分配到系统频带的一方的端(-5MHz左右)。另外,在图1中,使用在Rel.8LTE中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值(23dBm+容许误差)及频谱屏蔽。
如图1所示,在分配有发送数据的频带(系统频带)以外的频带中,产生PA的非线性失真分量(频带外辐射分量或杂散分量。以下称为杂散)。但是,如图1示,进行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单载波发送)的发送数据的频谱(虚线)中,不产生超过频谱屏蔽(容许范围)的杂散。相对于此,如图1所示,经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多载波发送)的发送信号的频谱(实线)中,由于非连续分配的各发送数据的高阶(3阶、5阶、7阶)的相互调制失真分量而生成的杂散超过频谱屏蔽等的容许范围。
因而,在Rel.10LTE中,必需以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多载波发送)为前提,重新设定MPR值(A-MPR值)。
作为MPR值(A-MPR值)的新的设定方法,可以考虑对每个分配发送信号(PUSCH、PUCCH)的非连续的频带分配状况,设定适当的MPR值(A-MPR值)的方法。然而,MPR值(A-MPR值)根据发送信号的带宽、分配有发送信号的频率位置、分配有发送信号的资源块数(分配RB(Resource Block)数)而不同。因而,在对每个非连续的频带分配状况设定MPR值(A-MPR值)的方法中,设定所需要的测试工时及发送装置的装置结构变得更复杂(复杂性增加)。
因而,作为简易地设定MPR值(A-MPR值)的新的设定方法,可以考虑如下方法:仅设定少数(例如一个或两个)假设了最差的非连续频带分配状况及频谱屏蔽等的规定特别严格的特定的IMT频带等的MPR值(A-MPR值)。由此,无需对每个非连续的频带分配状况(发送信号的带宽、分配有发送信号的频率位置、分配有发送信号的资源块数)设定MPR值(A-MPR值)、且在任何非连续频带分配状况下都可以抑制超过频谱屏蔽等的容许范围的杂散的产生。然而,在此情况下,总是使用假设了最差的非连续频带分配状况以及频谱屏蔽等的规定特别严格的特定的IMT频带的MPR值(A-MPR值),因此即便在向频带外的不需要的辐射量完全在容许范围内的状态下,也施以必要以上的发送功率限制。因此产生无法获得最适合的覆盖率及最适合的增益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发送装置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在发送功率控制时,也能够再利用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Rel.8LTE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而不追加新参数,进而能够维持和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相同程度的覆盖率及增益的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发送装置,使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将发送数据分配到连续的频带,所述第二模式将发送数据分割成多个集群并将所述多个集群分别分配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该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控制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以及发送单元,以所述发送功率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在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假设所述连续的频带而设定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所述发送功率,在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将第一频带的带宽设定为所述第一模式中的连续的频带的带宽,基于所述设定的连续的频带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计算第一功率,并使用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与被分配了所述多个集群的所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即第二频带的带宽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所述第一频带将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和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发送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第一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和第二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该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判定单元,将判定参数和判定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是同时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还是仅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其中一方;以及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所述判定参数是通过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相乘所计算的功率值,所述第一参数是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是在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即第一发送功率密度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即第二发送功率密度中更大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参数是频带的带宽,该频带将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以及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用于使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发送装置,所述第一模式将发送数据分配到连续的频带,所述第二模式将发送数据分割成多个集群并将所述多个集群分别分配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该发送功率控制方法采用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控制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以及以所述控制的发送功率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基于假设连续的频带设定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所述发送功率,在所述第二模式中,将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以及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的第一频带的带宽被设定为所述第一模式中的连续的频带的带宽,并基于所述设定的连续的频带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计算第一功率,使用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与分配了所述多个集群的所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即第二频带的带宽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所述发送功率。
本发明的第四形态的发送判定方法,用于分别独立地控制第一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和第二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的发送装置,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将判定参数和判定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是同时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还是仅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其中一方;以及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所述判定参数是通过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相乘所计算出的功率值,所述第一参数是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是在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中更大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所述第二参数是频带的带宽,该频带将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以及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便在发送装置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在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时也能够再利用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Rel.8LTE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而不追加新参数,进而能够维持和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相同程度的覆盖率及增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单载波发送时及多载波发送时的发送功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多载波发送时的发送功率和频率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其他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图(跳频的情况)。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图。
标号说明
100、300:发送装置
101:天线
102:无线接收单元
103:CP去除单元
104:FFT单元
105:提取单元
106:解调单元
107:解码单元
108、301:CRC单元
109:传播损耗测定单元
110、302:发送功率控制单元
111、303:发送控制单元
112、305:编码单元
113、306:调制单元
114、308:映射单元
115:IFFT单元
116:CP附加单元
117:无线发送单元
118:信号放大单元
210、410: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
211、411:比较单元
212、412: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
304、307:增益控制单元
413:发送数据选择单元
414:开关(SW)
415: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在UE中具备本发明的发送装置。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UE)构成为能够支持将发送数据分配到连续的频带的单载波发送模式(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以及将发送数据分别分配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的多载波发送模式(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双方。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通过单载波发送或多载波发送将发送数据发送至未图示的接收装置(基站:BS或eNB)。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发送装置发送用户数据(PUSCH)作为发送数据。例如,发送装置在进行多载波发送时,将发送数据适用ClusteredDFT-s-OFDM(Clustered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集群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方式进行发送。Clustered DFT-s-OFDM方式中,将发送数据(PUSCH)分割成多个连续频带(以下称为集群(cluster)),将多个集群分别分配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100(UE)的结构。在图2所示的发送装置100中,无线接收单元102通过天线101接收从接收装置(eNB)发送的OFDM码元,对接收到的OFDM码元进行下变频、A/D(模拟/数字)转换等接收处理,并将经接收处理的OFDM码元输出至CP去除单元103。
CP去除单元103去除附加于经接收处理的OFDM码元的CP(循环前缀),并将去除了CP的OFDM码元输出至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变换)单元104。
FFT单元104对于去除了CP的OFDM码元进行FFT,获得具有映射了导频信号、控制信息或下行线路数据多个子载波的接收信号,将获得的接收信号输出至提取单元105。此外,在控制信息中包括;表示对发送装置100的信号发送分配的频带的频带分配信息(无线资源分配信息:radio resourceallocation information)、以及表示与闭环(closed loop)发送功率控制有关的信息的发送功率控制信息。
提取单元105在接收控制信息时,从由FFT单元104输出的接收信号的多个子载波中提取由接收装置(eNB)通知的控制信息而输出至解调单元106。该控制信息由解调单元106解调,并输入至解码单元107。从解调单元106输入的控制信息由解码单元107解码而输入至CRC单元108。另一方面,在接收下行线路数据时,提取单元105根据由接收装置(eNB)预先通知的无线资源分配结果,从自FFT单元104输出的接收信号的多个子载波中,提取发往发送装置100的下行线路数据,将所提取的下行线路数据作为接收数据输出。另外,提取单元105将具有下行线路数据和导频信号中的至少一方的接收信号输出至传播损耗测定单元109。
CRC单元108对从解码单元107输入的各控制信息(例如频带分配信息、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进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判定。并且,在判定为能够准确地接收到控制信息时,CRC单元108将频带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输出至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及发送控制单元111。
传播损耗测定单元109使用从提取单元105输入的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数据信号(下行线路数据)或导频信号,或者数据信号和导频信号双方,测定从接收装置(eNB)发送的信号的传播损耗(PL)。接下来,传播损耗测定单元109将表示所测定的传播损耗的传播损耗信息(PL)输出至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
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使用从CRC单元108输入的频带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从高层(未图示)预先输入的控制信息(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接收目标功率、乘以传播损耗的系数α、以及与发送数据种类或调制方式(QPSK、16QAM等)种类对应地设定的偏移值ΔTF等参数)、以及从传播损耗测定单元109输入的传播损耗信息(PL),决定基于频带分配信息(也就是发送模式是单载波发送模式还是多载波发送模式)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接下来,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通过将决定的发送功率值输入至信号放大单元118而控制信号放大单元118,以使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成为决定的发送功率值。此外,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细节将后述。
发送控制单元111基于由接收装置(eNB)通知的频带分配信息进行发送数据的发送控制。具体来说,发送控制单元111基于从CRC单元108输入的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分配无线资源和发送参数,将编码率、调制方式、以及表示物理资源位置(RB:Resource Block)的物理资源位置信息分别输出至编码单元112、调制单元113、和映射单元114。
在编码单元112中,根据从发送控制单元111输入的编码率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经编码的发送数据(编码比特列)输出至调制单元113。
调制单元113根据从发送控制单元111输入的调制方式,对于从编码单元112输入的发送数据(编码比特列)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发送数据输出至映射单元114。
映射单元114将从调制单元113输入的发送数据映射到从发送控制单元111输入的物理资源位置信息所示的物理资源,将具有与映射有发送数据的物理资源相当的多个子载波的信号输出至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单元115。另外,映射单元114将未图示的控制信息映射到为控制信息所确保的物理资源,将具有与映射有控制信息的物理资源相当的多个子载波的信号输出至IFFT单元115。
IFFT单元115对于具有映射了控制信息(未图示)或发送数据的多个子载波的信号进行IFFT而生成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 Access,单载波分频多工)码元,将生成的SC-FDMA码元输出至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附加单元116。
CP附加单元116将和从IFFT单元115输入的SC-FDMA码元的末尾部分相同的信号作为CP而附加在SC-FDMA码元的开头,将附加后的SC-FDMA码元输出至无线发送单元117。
无线发送单元117对从CP附加单元116输入的CP附加后的SC-FDMA码元进行D/A转换、放大以及上变频等发送处理,将经发送处理的SC-FDMA作为发送信号输出至信号放大单元118。
信号放大单元118对于从无线发送单元117输入的发送信号进行放大,以使其为从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输入的发送功率值(由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控制的发送功率),将放大后的发送信号从天线101发送到接收装置(eNB)。
接下来,对发送装置100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细节进行说明。
图3表示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的内部结构。在图3所示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中,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根据从CRC单元108输入的频带分配信息,根据下式(2)计算假设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频带的情况下的第i子帧中的发送功率PC(i)。接下来,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将计算出的发送功率PC(i)输出至比较单元211。
PC(i)=10log10(MC(i))+PO_PUSCH(j)+α(j)·PL+ΔTF(i)+f(i)[dBm]    (2)
在式(2)中,PO_PUSCH(j)表示接收目标功率值,α(j)表示由高层设定的乘以传播损耗(PL)值的系数,PL表示由传播损耗测定单元109测定的传播损耗值,ΔTF(i)表示由高层设定的对应于发送数据种类或调制方式(QPSK及16QAM等)种类的偏移值,f(i)表示从CRC单元108输入的发送功率值(Closed-TPC的控制值)的累积值。此外,上述各参数和式(2)中所示的发送功率计算式为一例,各参数和发送功率计算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式(2)中,也可以不包含参数α(j)、ΔTF(i)、f(i)等参数,也可以使用其他参数来代替。
另外,在式(2)中,MC(i)表示假设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频带的情况下的对于第i个子帧中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带宽(单位为RB)。也就是说,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根据从CRC单元108输入的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的或为非连续的来设定发送带宽MC(i)。
具体而言,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在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的情况下(在单载波发送(连续频带分配)模式的情况下),将分配发送数据的RB数本身设定为发送带宽MC(i)[RB]。
另一方面,在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非连续的情况下(在多载波发送(非连续频带分配)模式的情况下),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使用在分割发送数据而生成的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的RB号nlow RB,以及在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的RB号nhigh RB,根据下式(3)设定发送带宽MC(i)[RB]。
M C ( i ) = n high RB - n low RB + 1 [ RB ] - - - ( 3 )
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说明对发送装置100分配RB号1~5、13~18的11个RB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图4和图5中,对RB号1~5的连续的5个RB,以及RB号13~19的连续的6个RB分别分配将发送数据分割而生成的两个集群。
因而,如图4所示,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在对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非连续的情况下,确定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RB号1~5的RB)内的最低频率的RB号nlow RB=1,以及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RB号13~18的RB)内的最高频率的RB号nhigh RB=18。接下来,如图4所示,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使用nlow RB=1和nhigh RB=18,根据上式(3)设定发送带宽MC(i)=18-1+1=18[RB]。
这样,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在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非连续的情况下,将如下频带设定为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单载波发送)中的连续的频带,该频带是将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分配有多个集群的非连续的多个频带)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和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的频带(发送带宽MC(i)。图4中为RB号1~18的18RB)。接下来,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基于所设定的连续的频带,计算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发送功率PC(i)。也就是说,在图4中,对于实际对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为11RB的非连续频带分配的发送信号,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计算假设了还包含实际未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图4中为RB号6~12的7RB)的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发送功率PC(i)。
此外,在图4和图5中,说明了从低频率起以升序连续地附加RB号的情况。但是,本质上,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算出假设了将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中的包含最低频率的RB和最高频率的RB的连续的频带(将最低频率的RB和最高频率的RB作为两端的频带)分配到发送装置100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
接下来,图3所示的比较单元211使用下式(4)比较从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输入的发送功率PC(i)和从高层输入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比较的结果,将判定为更小的值的发送功率PC(i)和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其中一方作为发送功率值P′C(i)输出至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此外,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为包含根据系统频带的频带位置等而设定的MPR值及A-MPR值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P′C(i)=min{PCMAX,PC(i)}[dBm]    (4)
接下来,图3所示的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基于从CRC单元108输入的频带分配信息,设定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
具体而言,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在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对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的情况下(在单载波发送(连续频带分配)模式的情况下),如下式(5)所示,将从比较单元211输入的发送功率值P′C(i)设定为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PPUSCH(i)。
PPUSCH(i)=P′C(i)[dBm]    (5)
也就是说,在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的情况下,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使用式(2)、式(4)和式(5)来控制发送功率值PPUSCH(i)。这里,式(2)、式(4)和式(5)的组合是与式(1)(Rel.8LTE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也就是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而设定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等效的。
另一方面,在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非连续的情况下(在多载波发送(非连续频带分配)模式的情况下),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使用实际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RB数MPUSCH(i),根据下式(6)设定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PPUSCH(i)。
P PUSCH ( i ) = P C ′ ( i ) + 10 log 10 ( M PUSCH ( i ) M C ( i ) ) [ dBm ] - - - ( 6 )
例如,如图5所示,实际上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RB数MPUSCH(i)为11RB。因而,在图5中,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在式(6)中将发送功率PPUSCH(i)设定为(P′C(i)+10log10(11/18))。
也就是说,在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非连续的情况下,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使用式(2)、式(4)和式(6)来控制发送功率值PPUSCH(i)。这里,在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多载波发送)时,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在式(6)中计算由式(2)和式(4)假设连续频带分配而计算的发送功率(PC(i)或PCMAX)中的、相当于实际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RB数(图5中MPUSCH(i)=11RB)的发送功率PPUSCH(i)。也就是说,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使用分配有发送数据(多个集群)的频带的带宽MPUSCH(i)与将分配有发送数据(多个集群)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和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的频带的带宽MC(i)之比和发送功率值P′C(i),来设定发送功率值PPUSCH(i)。
下面,对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6中,在步骤(以下称为“ST”)101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判断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是否为连续频带,也就是对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是否为连续频带分配。在对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为连续频带分配的情况下(ST101:“是”),也就是在单载波发送模式的情况下,在ST102中,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计算与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RB数(分配RB数)对应的发送功率值PC(i)。也就是说,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在式(2)中,将发送装置100的分配RB数作为发送带宽MC(i)而算出发送功率值PC(i)。
另一方面,在对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为非连续频带分配的情况下(ST101:“否”),也就是在多载波发送模式的情况下,在ST103中,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将对应于连续的频带的RB数(例如图4中为18RB)设定为发送带宽MC(i),所述连续的频带将分配给发送装置100发送的发送数据(多个集群)的RB中的、分配到最低频带的集群内的与最低频率对应的RB(例如图4所示的nlow RB=1)、和分配到最高频带的集群内的与最高频率对应的RB(例如图4所示的nhigh RB=18)作为两端。接下来,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使用所设定的发送带宽MC(i),根据式(2)计算发送功率值PC(i)。
在ST104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比较单元211)比较从高层输入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和在ST102或ST103中计算出的发送功率值PC(i)(式(4))。在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为发送功率值PC(i)以下的情况下(ST104:“否”),在ST105中,如式(4)所示,比较单元211将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输出至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作为发送功率值P′C(i)。
另一方面,在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大于发送功率值PC(i)的情况下(ST104:“是”),在ST106中,比较单元211如式(4)所示,将发送功率值PC(i)输出至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作为发送功率值P′C(i)。
在ST107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和ST101同样地判断对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是否为连续频带分配。在对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为连续频带分配的情况下(ST107:“是”),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计算在ST105或ST106中确定的发送功率值P′C(i)作为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PPUSCH(i)(式(5))。
另一方面,在对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为非连续频带分配的情况下(ST107:“否”),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使用在ST105或ST106中确定的发送功率值P′C(i)根据式(6)算出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PPUSCH(i)。
在ST110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将在ST108或ST109中计算的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PPUSCH(i)输出至信号放大单元118。
下面,使用图7所示的频率与辐射功率(放射功率)的关系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图7中横轴表示频率[Hz],纵轴表示辐射功率[dBm]。另外,图7所示的系统频带以外的频带,一般为其他服务、系统所利用的频带。另外,图7所示的频谱屏蔽表示例如在Rel.8LTE中所设定的以SEM(Spurious EmissionMask:杂散辐射屏蔽)为代表的频谱屏蔽。
另外,这里,说明对于发送装置100分配图7所示的系统频带的两端附近的非连续的频带的情况(非连续频带分配的情况)。例如,发送装置100将分割发送数据而生成的两个集群(连续频带)分配给图7所示的系统频带的两端附近(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
图7所示的一点划线表示在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也就是多载波发送)时,使用Rel.8LTE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而设定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的情况下(也就是和图1所示的实线相同)的、系统频带内的发送功率及系统频带外的辐射功率和频率之间的关系。该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中,比较考虑MPR值及A-MPR值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和总发送功率(Total transmission power)。也就是说,发送装置能够在总发送功率不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范围内将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放大。也就是说,该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中,对总发送功率施加限制。其结果为,在图7中,如一点划线所示,在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发送信号所占有的频率带宽的合计窄于系统带宽的情况下,进而在发送信号被分配到与系统频带的两端更接近的频带的情况下,有时由于PA的非线性失真特性而产生的高阶相互调制失真(IMD: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分量(杂散)的功率值超过系统频带的频带外所设定的频谱屏蔽。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送装置100中,不对总发送功率施加限制,而对每单位频率[Hz]的发送功率、也就是发送功率密度(Transmissionpower spectral density)[dBm/Hz]施加限制。
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发送装置100(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计算假设将连续的频带(式(3)中所示的发送带宽MC(i))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PC(i)(式(2)),所述连续的频带将由发送装置100发送的发送数据(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RB)和分配到最高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RB)作为其两端。接下来,发送装置100(比较单元211)比较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而计算的发送功率PC(i)和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从而确定发送功率值P′C(i)。
这样,发送装置100求假设了发送装置100以包含非连续的分配频带的连续的频带进行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时的发送功率P′C(i)。也就是说,发送装置100能够求得不产生超过由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Rel.8LTE)而设定的频谱屏蔽等规定的发送功率的容许范围的杂散的发送功率。
例如,图7所示的虚线表示假设将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RB)及最高频率(RB)作为两端的连续的频带(发送带宽MC(i))被分配到发送装置100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P′C(i)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7中的虚线所示,在系统频带以外的辐射功率不超过频谱屏蔽(容许范围)。
而且,发送装置100(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通过式(6)设定多载波发送(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的发送功率PPUSCH(i),以使多载波发送(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的发送功率密度和单载波发送(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的发送功率密度为相同程度。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发送装置100在系统频带内,调整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的发送功率PPUSCH(i)(实线)以使其成为和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虚线)的发送功率密度相同程度的发送功率密度。也就是说,发送装置100在系统频带中,计算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P′C(i)(图7所示的虚线)中的与实际地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频带(分配RB数)相当的发送功率PPUSCH(i)(图7所示的实线)。
由此,在发送装置100中,在系统频带内,能够将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发送功率密度设为与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密度相同程度。因而,如图7所示,也能够将在系统频带以外的频带辐射的杂散的功率密度(实线)设为和假设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的杂散的功率密度(虚线)相同程度(或更小的值)。
这样,在发送装置100中,即便在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也设定不超过以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为前提而规定的频谱屏蔽的发送功率。也就是说,在发送装置100中,即便在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再利用)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的发送功率控制的设定(例如Rel.8LTE的MPR值和A-MPR值等的设定)。也就是说,在发送装置100中,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时,即便在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也不需要与Rel.8LTE相比重新追加参数(例如对非连续的带宽或集群的每个频率间隔设定的参数)。
另外,在发送装置100中,在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的频率间隔(多个集群间的频率间隔)越窄,也就是越为接近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状态,能够使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密度)越大。因而,发送装置100在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通过进行根据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的发送功率控制而能够使发送功率变大(也就是说,能够使有效的MPR值(A-MPR值)更小)。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和对总发送功率仅设定少数(1个或2个)假设最差的频率状况的MPR值(A-MPR值)的方法相比,能够将从发送装置100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信号的覆盖率及增益维持为和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相同程度。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发送装置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当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时,可以不重新追加参数而能够再利用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Rel.8LTE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发送装置进行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维持与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相同程度的覆盖率及增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RB用作对发送装置的频率分配单位,但作为对发送装置的频率分配单位并不限定于RB,也可以使用频率[Hz]。具体而言,只要使用下式(7)代替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式(3)即可。另外,在此情况下,使用下式(8)代替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式(6)来计算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PPUSCH
MC(i)=(fhigt-flow)/BRB[RB]    (7)
P PUSCH ( i ) = P C ′ ( i ) + 10 log 10 ( M PUSCH ( i ) f high - f low ) [ dBm ] - - - ( 8 )
在式(7)中,flow[Hz]表示分配给发送装置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fhigh[Hz]表示分配给发送装置的频带中的最高频率,BRB[Hz]表示每1个RB的频率带宽[Hz]。另外,式(8)所示的MPUSCH(i)和式(6)所示的MPUSCH(i)[RB]不同,定义为分配给发送装置的发送信号所占有的频率带宽的合计值[Hz]。
例如,说明如图8所示,使用1个PA,并将发送信号使用多个单位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图8中为两个CC(CC1及CC2))进行发送的情况(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例如、N×DFT-s-OFDM发送或N×SC-FDMA发送)。在图8中,发送装置确定分配了发送信号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flow[Hz](分配到CC1内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和分配了发送信号的频带中的最高频率fhigh[Hz](分配到CC2内的频带中的最高频率),计算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发送带宽MC(i)[Hz]。接下来,发送装置和本实施方式同样地使用发送带宽MC(i)[Hz],根据式(2)、式(4)和式(8)设定发送功率值PPUSCH(i)[dBm]。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发送装置发送PUSCH的情况,对于发送装置发送PUCCH的情况也可以适用本发明。具体而言,发送装置100(图2)在仅发送PUCCH的情况下,根据下式(9)代替式(2)来计算发送功率值PC(i)[dBm]。
PC(i)=10log10(MC(i))+PO_PUCCH+β·PL+h+ΔF+g(i)[dBm]    (9)
在式(9)中,PO_PUCCH表示用于PUCCH的接收目标功率值,β表示乘以传播损耗(PL)值的系数,PL表示由传播损耗测定单元109(图2)测定的传播损耗值,h和ΔF表示与PUCCH的发送格式对应的偏移值,g(i)表示从CRC单元108(图2)输入的PUCCH用发送功率值(Closed-TPC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另外,在式(9)中,MC(i)表示在第i个子帧中的对PUCCH的发送带宽(单位为RB)。但是,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图3)根据从CRC单元108(图2)输入的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还是非连续,设定发送带宽MC(i)。具体而言,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在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的情况下,将分配PUCCH的RB数本身直接设定为发送带宽MC(i)。另一方面,在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非连续的情况下,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使用与分配了PUCCH的多个连续频带(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频率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对应的RB的RB号nlow RB、以及与分配了PUCCH的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频率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对应的RB的RB号nhigh RB,根据下式(10)来设定发送带宽MC(i)[RB]。
M C ( i ) = n high RB - n low RB + 1 [ RB ] - - - ( 10 )
接着,比较单元211(图3)使用下式(11)比较从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输入的发送功率PC(i)、和从高层输入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比较的结果,判定为更小的值的发送功率PC(i)和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其中一方作为发送功率值P′C(i)而输出至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图3)。另外,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为包含根据系统频带的频带位置等而设定的MPR值及A-MPR值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P′C(i)=min{PCMAX,PC(i)}[dBm]    (11)
接下来,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图3)基于从CRC单元108输入的频带分配信息,设定对PUCCH的发送功率值。具体而言,在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对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的情况下,如下式(12)所示,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将从比较单元211输入的发送功率值P′C(i)设定为对PUCCH的发送功率值PPUCCH(i)。
PPUCCH(i)=P′C(i)[dBm]            (12)
另一方面,在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发送装置100的分配频带为非连续的情况下,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使用实际分配给发送装置100的RB数MPUCCH(i),根据下式(13)设定对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值PPUCCH(i)。
P PUCCH ( i ) = P C ′ ( i ) + 10 log 10 ( M PUCCH ( i ) M C ( i ) ) [ dBm ] - - - ( 13 )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当进行多载波发送(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通过式(2)、式(4)和式(6)设定发送功率值PPUSCH(i)的例子,但在这里,也可以如适用由式(3)定义的MC(i)及实际分配的RB数MPUSCH(i)的等效的下式(14)那样设定发送功率值PPUSCH(i)。
PPUSCH(i)=min{PCMAX-10log10(MC(i)),
[dBm]        (14)
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ΔTF(i)+f(i)}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发送装置将第1发送数据和第2发送数据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的情况。
在以下说明中,将第1发送数据(发送数据1)作为用户数据(PUSCH),将第2发送数据(发送数据2)作为控制信息(PUCCH)。然而,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并不限定于PUSCH和PUCCH。另外,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也可以是用户数据(PUSCH)和控制信息(PUCCH)中的任一方。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发送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发送数据1的发送功率和发送数据2的发送功率。
图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送装置300(UE)的结构。此外,在图9中,对和实施方式1(图2)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9所示的发送装置300能够将发送数据1(PUSCH)和发送数据2(PUCCH)这两个发送数据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并能够单独地设定对各发送数据的频带分配和发送功率控制。
在图9所示的发送装置300中,CRC单元301和实施方式1的CRC单元108同样地,对从解码单元107输入的各控制信息进行CRC判定。但是,控制信息除了和实施方式1相同的用于PUSCH(发送数据1)的频带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以外,还包含用于PUCCH(发送数据2)的频带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而且,CRC单元301在判定为准确地接收到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对各发送数据的个别的控制信息输出至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和发送控制单元303。
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使用从CRC单元301输入的PUSCH(发送数据1)用控制信息(频带分配信息和发送功率控制信息)和PUCCH(发送数据2)用控制信息(频带分配信息及发送功率控制信息)、从高层(未图示)预先输入的控制信息(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接收目标功率、乘以传播损耗的系数α和β、与发送数据种类或调制方式(QPSK、16QAM等)种类对应的偏移值ΔTF、与PUCCH的发送格式对应的偏移值ΔF等参数)、以及从传播损耗测定单元109输入的传播损耗信息(PL),决定基于频带分配信息发送的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的发送功率。并且,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通过将决定的发送功率值输入至信号放大单元118而控制信号放大单元118,以使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的发送功率成为决定的发送功率值。
另外,在各频带分配信息表示将发送数据1(PUSCH)和发送数据2(PUCCH)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判定能否将发送数据1(PUSCH)和发送数据2(PUCCH)同时发送。另外,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对于增益控制单元304和增益控制单元307进行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的发送功率增益比的控制。此外,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细节将后述。
发送控制单元303基于由接收装置(eNB)通知的频带分配信息,进行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的发送控制。具体而言,发送控制单元303基于从CRC单元301输入的发送数据1(PUSCH)用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分配无线资源和发送参数,将编码率、调制方式和物理资源位置信息分别输出至编码单元112、调制单元113和映射单元308。同样,发送控制单元303基于从CRC单元301输入的发送数据2(PUCCH)用频带分配信息所示的分配无线资源和发送参数,将编码率、调制方式和物理资源位置信息分别输出至编码单元305、调制单元306和映射单元308。
增益控制单元304根据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的控制,对于从调制单元113输入的发送数据1(PUSCH)进行增益控制。接下来,增益控制单元304将增益控制后的发送数据1(PUSCH)输出至映射单元308。
与编码单元112同样,编码单元305根据从发送控制单元303输入的编码率,对于发送数据2(PUCCH)进行编码,并将经编码的发送数据2输出至调制单元306。与调制单元113同样,调制单元306根据从发送控制单元303输入的调制方式,对于从编码单元305输入的发送数据2(编码比特列)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发送数据输出至增益控制单元307。
与增益控制单元304同样,增益控制单元307根据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的控制,对于从调制单元306输入的发送数据2(PUCCH)进行增益控制。接下来,增益控制单元307将增益控制后的发送数据2(PUCCH)输出至映射单元308。
映射单元308将从增益控制单元304输入的发送数据1(PUSCH)及从增益控制单元307输入的发送数据2(PUCCH),映射到从发送控制单元303输入的物理资源位置信息所示的物理资源,将具有与映射有发送数据1(PUSCH)和发送数据2(PUCCH)的物理资源相当的多个子载波的信号输出至IFFT单元115。
下面,说明发送装置300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细节。以下,将第1数据设为用户数据(PUSCH),将第2数据设为控制信息(PUCCH)。
图10表示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的内部结构。在图10所示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中,分别与PUSCH和PUCCH对应地具备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410-1和410-2、比较单元411-1和411-2、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1和412-2、以及开关(SW)414-1和414-2。
另外,图10所示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的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410-1和410-2、比较单元411-1和411-2、以及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1和412-2对PUSCH或PUCCH进行和实施方式1(图3)的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210、比较单元211和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212相同的处理。
在仅发送PUSCH和PUCCH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下,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对于PUSCH及PUCCH进行和实施方式1相同的发送功率控制。例如,作为对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使用实施方式1的式(2)、式(4)和式(5)(也就是使用式(1))来设定发送功率PPUSCH(i)。另外,例如,作为对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使用实施方式1的式(9)来设定发送功率PPUCCH(i)。也就是说,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使用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Rel.8LTE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分别独立地控制PUSCH及PUCCH的发送功率。
另外,当在从接收装置(eNB)通知的频带分配信息中,表示将PUSCH和PUCCH进行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判定能否将PUSCH和PUCCH进行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具体而言,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比较判定参数和判定基准,判定是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还是仅发送PUSCH和PUCCH的其中一方。此外,上述判定基准为在PUSCH和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Rel.8LTE中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中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另外,上述判定参数为后述的发送功率PC(i)。
具体而言,在图11中,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基于PUSCH用控制信息、PUCCH用控制信息、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和传播损耗值(PL),在PUSCH和PUCCH之间比较每单位频率(1RB)的发送功率(也就是发送功率密度)。接下来,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根据下式(15),将PUSCH和PUCCH中的发送功率密度更大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密度设定为基准功率密度,从而计算假设包含PUSCH和PUCCH双方的发送装置300的分配频带为连续频带的情况下的第i子帧中的发送功率PC(i)。
PC(i)=10log10(MC(i))+max{PPUSCH_1RB(i),PPUCCH_1RB(i)}    (15)
在式(15)中,MC(i)表示:在假设将分别分配了发送装置300所发送的PUSCH和PUCCH的频带(分配频带)中的、分配到最低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和分别分配了PUSCH和PUCCH的频带中的、分配到最高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的频带为连续频带的情况下的、第i子帧中的发送带宽(单位为RB)。例如,如图11所示,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使用PUSCH和PUCCH的分配频带中的分配到最低频带的PUCCH内的最低频率(RB)的RB号nlow RB、以及PUSCH和PUCCH的分配频带中的分配到最高频带的PUSCH内的最高频率(RB)的RB号nhigh RB,根据实施方式1的式(3)或式(7)设定发送带宽MC(i)[RB]。
另外,在式(15)中的,每单位频率(1RB)的PUSCH发送功率(发送功率密度)PPUSCH_1RB(i)和每单位频率(1RB)的PUCCH发送功率(发送功率密度)PPUCCH_1RB(i),可以根据下式(16)和下式(17)计算。
PPUSCH_1RB(i)=PO_PUSCH+α·PL+ΔTF(i)+f(i)            (16)
PPUCCH_1RB(i)=PO_PUCCH+PL+h+ΔF(i)+g(i)               (17)
其中,式(16)和式(17)中的各参数与实施方式1的式(2)和式(9)相同。
也就是说,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中的作为上述判定参数的发送功率PC(i)为通过将在PUSCH的发送功率密度PPUSCH_1RB(i)和PUCCH的发送功率密度PPUCCH_1RB(i)中的更大的发送功率密度与频带的带宽MC(i)相乘而计算出的功率值,该频带是将PUSCH和PUCCH中的分配到最低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RB号nlow RB)以及PUSCH和PUCCH中的分配到最高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RB号nhigh RB)作为其两端的频带。
此外,在这里,说明了和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从低频率起以升序连续地附加RB号的情况。然而,本质上,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计算假设了将包含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的分配频带中的最低频率的RB和最高频率的RB的连续的频带(将最低频率的RB和最高频率的RB作为其两端的频带)分配给发送装置300的情况下的发送功率。
另外,非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3GPP E-UTRA系统中,如图12A所示,PUCCH在1个子帧的前半(时隙#1)和后半(时隙#2)之间,发送RB位置进行跳频。这样,在PUCCH、PUSCH、或PUSCH和PUCCH双方跳频的情况下,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根据下式(18),作为当计算式(15)所示的发送功率PC(i)时所使用的发送带宽MC(i),适用图12B所示的时隙#1中的发送带宽MC slot#1(i)和图12C所示的时隙#2中的发送带宽MC slot#2(i)中的更宽的发送带宽。也就是说,在1子帧内的多个时隙间,PUSCH或PUCCH进行跳频的情况下,作为判定参数的发送功率PC(i)为使用对1个子帧内的多个时隙的每一个计算的多个发送带宽(图12B和图12C中为MC slot#1(i)和MC slot#2)中的最宽的带宽计算的功率值。
M C ( i ) = max { M C slot # 1 ( i ) , M C slot # 2 ( i ) } - - - ( 18 )
接着,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对使用式(15)计算的发送功率PC(i)和从高层输入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进行比较。然后,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是否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也就是选择要发送的发送数据)。此外,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为包含根据系统频带的频带位置等而设定的MPR值及A-MPR值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具体而言,在发送功率PC(i)大于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情况下(PCMAX<PC(i)),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判定为仅发送PUSCH和PUCCH的其中一方而不发送(drop)另一方。接下来,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指示SW414-1和414-2中的与要发送的发送数据对应的SW414,将从对应于要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输入的发送功率值输出至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另一方面,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对于SW414-1和414-2中的与未发送的发送数据对应的SW414进行指示,以将从对应于不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输入的发送功率值设为零。
一般而言,PUCCH包含信道质量信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响应信号等,与可以重发的PUSCH相比更重要的信息。因而,优选在发送功率PC(i)大于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情况下(PCMAX<PC(i)),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判定为发送PUCCH而不发送PUSCH。
另一方面,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在发送功率PC(i)为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以下的情况下(PCMAX≥PC(i)),判定为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而且,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对SW414-1、414-2双方指示,将从对应于各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1、412-2输入的各发送功率值输出至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
SW414-1和SW414-2根据来自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的指示,切换从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1、412-2输入的发送功率值的ON/OFF(ON:直接输出发送功率值,OFF:将发送功率值设为零而输出)。
接着,在仅输入PUSCH和PUCCH的其中一方的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将从与该发送数据对应的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经由SW414而输入的发送功率值直接输出至信号放大单元118。此时,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将对PUSCH的增益控制值1和对PUCCH的增益控制值2双方都设定为1,并分别输出至增益控制单元304和增益控制单元307。这意味着在增益控制单元304和增益控制单元307中,不对发送数据进行增益控制。
另一方面,在输入PUSCH和PUCCH双方的情况下(同时发送时),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基于从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1、412-2经由SW414-1、414-2而输入的发送功率值(PPUSCH(i)、PPUCCH(i)),设定对PUSCH的增益控制值1和对PUCCH的增益控制值2。
具体而言,在信号放大单元118(图9)中,假设1个系统的放大电路,因此从信号放大单元118输出的发送功率必需成为(PPUSCH(i)+PPUCCH(i))[dBm]。也就是说,在发送装置300中,必需在映射单元308将两个发送数据复用之前,在增益控制单元304和增益控制单元307中调整PUSCH和PUCCH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值(发送功率密度)之差。
因此,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将(PPUSCH(i)+PPUCCH(i))[dBm]作为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时的发送功率值而输出至信号放大单元118。另外,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根据下式(19)设定对PUSCH的增益控制值1,并将增益控制值1输出至增益控制单元304。另外,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根据下式(20)设定对PUCCH的增益控制值2,并将增益控制值2输出至增益控制单元307。
Figure BDA00002170808500261
Figure BDA00002170808500262
另外,式(19)和式(20)所示的对PUSCH和PUCCH的增益控制方法为一例,只要为以从信号放大单元118输出的发送功率1(PUSCH)和发送功率2(PUCCH)的发送功率分别成为PPUSCH(i)[dBm]、PPUCCH(i)[dBm],且总发送功率成为(PPUSCH(i)+PPUCCH(i))[dBm]的方式进行增益控制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其他增益控制方法。
下面,说明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流程。图13是表示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中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13中,在ST201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基于从接收装置(eNB)通知的频带分配信息,判断是否在第i子帧中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在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的情况下(ST201:“是”),在ST202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比较PUSCH的每单位频率(1RB)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密度。式(16)所示的PPUSCH_1RB(i))、和PUCCH的发送功率密度(式(17)所示的PPUCCH_1RB(i)),并选择发送功率密度更大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作为基准功率。
在ST203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将与如下的频带对应的RB数设定为发送带宽MC(i),该频带是将分配给PUSCH及PUCCH的全部频带(分配频带)中的分配到最低频率的RB(例如图11所示的nlow RB)、和分配到最高频率的RB(例如图11所示的nhigh RB)作为其两端的频带(连续的频带)。然后,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使用设定的发送带宽MC(i)以及在ST202中选择的基准功率,根据式(15)计算发送功率值PC(i)。
在ST204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比较从高层输入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和在ST203中计算的发送功率值PC(i)。
在发送功率值PC(i)为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以下的情况下(ST204:“否”),在ST205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410~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与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同样地分别计算PUSCH的发送功率值PPUSCH(i)和PUCCH的发送功率值PPUCCH(i)。另外,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判定为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对于SW414-1、414-2进行指示,以将从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1、412-2输入的发送功率值输出至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
在ST206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将(PPUSCH(i)+PPUCCH(i))[dBm]设定为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时的发送功率值。另外,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调整对PUSCH的增益控制值1(式(19))和对PUCCH的增益控制值2(式(20))以使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时的发送功率值成为(PPUSCH(i)+PPUCCH(i))[dBm]。
另一方面,在ST203中计算的发送功率值PC(i)大于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情况下(ST204:“是”),在ST207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选择PUSCH和PUCCH的其中一方。例如,在考虑到PUCCH比PUSCH更重要的情况下,发送数据选择单元413选择PUCCH作为要发送的发送数据。
在不将PUSCH和PUCCH同时发送的情况下(ST201:“否”),或在ST203中计算的发送功率值PC(i)大于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情况下(ST204:“是”),也就是在仅发送PUSCH和PUCCH的其中一方的情况下,在ST208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连续频带发送功率计算单元410~发送功率再设定单元412)与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控制单元110同样地计算要发送的发送数据(PUSCH或PUCCH)的发送功率值,将其设定为进行发送数据的发送时的发送功率值。
在ST209中,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发送功率增益控制单元415)将在ST206或ST208中计算的发送功率值输出至信号放大单元118。
这样,在对PUSCH和PUCCH分别独立地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下,在将PUSCH和PUCCH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时,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比较将以分配PUSCH和PUCCH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图11中为RB号nlow RB)和最高频率(图11中为RB号nhigh RB)为其两端的频带看作连续的频带而计算的发送功率PC(i)和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
此时,基于PUSCH的发送功率密度和PUCCH的发送功率密度中的发送功率密度更大的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计算式(15)所示的发送功率PC(i)。
进而,如图12A所示,PUCCH在1个子帧内的不同时隙(时隙#1、时隙#2)间跳频的情况下,如式(18)所示,基于在时隙#1中被视为上述连续的频带的发送带宽MC slot#1(i)和在时隙#2中被视为上述连续的频带的发送带宽MC slot#2(i)中的带宽更宽的发送带宽,]计算式(15)所示的发送功率PC(i)。
也就是说,发送功率控制单元302在同时发送PUSCH及PUCCH时,将在包含PUSCH和PUCCH的连续频带中进行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下假设的最大发送功率PC(i)(也就是假设了发送功率密度更大、发送带宽更宽的情况的发送功率)、和进行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时(例如Rel.8LTE)的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进行比较。
因而,发送装置300实际上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时的发送功率值和计算的发送功率PC(i)相同或为发送功率PC(i)以下的可能性较高。
由此,在发送功率值PC(i)为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以下的情况下,即便发送装置300实际上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实际的发送功率值也不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也就是说,在发送功率值PC(i)为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以下的情况下,即便发送装置300实际上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也不超过以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为前提而规定的频谱屏蔽。因此,在发送功率值PC(i)为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以下的情况下,发送装置300可以判定为能够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
相对于此,在发送功率值PC(i)大于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情况下,如果发送装置300实际上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则有可能实际的发送功率值超过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也就是说,在发送功率值PC(i)大于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情况下,如果发送装置300实际上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则有可能超过以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为前提而规定的频谱屏蔽。因此,在发送功率值PC(i)大于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情况下,发送装置300可以判定为仅能发送PUSCH和PUCCH的其中一方(例如包含更多的重要信息的PUCCH)。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在同时发送多个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或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发送装置也不依赖于发送数据的个数、分配频率位置或每个发送数据的RB数,也就是说,不追加新参数,而能够判定能否同时发送多个发送数据。由此,发送装置中,即便在将独立进行发送功率控制的多个发送数据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的情况下(连续频带分配发送或非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也可以直接使用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Rel.8LTE中的发送功率控制。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独立进行其发送功率控制的多个发送数据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发送装置判定假设了包含多个发送数据的连续的频带(上述发送带宽MC(i))的功率值是否满足以连续频带分配发送为前提而设定的规定(频谱屏蔽等)。因而,即便在将独立进行其发送功率控制的多个发送数据频分复用而同时发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发送数据中维持与假设了连续频带分配发送的情况相同程度的覆盖率和增益。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在硬件的协作下,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2010年4月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特愿2010-086989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等。

Claims (10)

1.发送装置,使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将发送数据分配到连续的频带,所述第二模式将发送数据分割成多个集群并将所述多个集群分别分配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该发送装置包括:
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控制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以及
发送单元,以所述发送功率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在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假设所述连续的频带所设定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所述发送功率,
在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将第一频带的带宽设定为所述第一模式中的连续的频带的带宽,基于所述设定的连续的频带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计算第一功率,并使用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与被分配了所述多个集群的所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即第二频带的带宽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所述第一频带将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以及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发送数据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在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式(1)和式(2)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式(3)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PPUSCH(i),
在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将式(4)所示的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Mc(i)设定为所述第一模式中的连续的频带的带宽,基于式(1)和式(2)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计算所述第一功率P′c(i),并使用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Mc(i)和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宽MPUSCH(i)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功率P′c(i),计算式(5)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PPUSCH(i),
PC(i)=10log10(MC(i))+PO_PUSCH(j)+α(j)·PL+ΔTF(i)+f(i)[dBm]    (1)
其中,i表示子帧号,PO_PUSCH(j)表示接收目标功率,PL表示所述发送装置测定的传播损耗值,α(j)表示乘以所述传播损耗值PL的系数,ΔTF(i)表示与调制方式对应的偏移值,f(i)表示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P′C(i)=min{PCMAX,PC(i)}[dBm]                (2)
其中,PCMAX表示以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PPUSCH(i)=P′C(i)[dBm]                        (3)
MC(i)=(fhigh-flow)/BRB[RB]                    (4)
其中,flow表示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fhigh表示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BRB表示每1个资源块的带宽,
P PUSCH ( i ) = P C ′ ( i ) + 10 log 10 ( M PUSCH ( i ) f high - f low ) [ dBm ] - - - ( 5 )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发送数据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在所述第一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式(1)和式(2)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式(3)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PPUSCH(i),
在所述第二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将式(4)所示的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Mc(i)设定为所述第一模式中的连续的频带的带宽,基于式(1)和式(2)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计算所述第一功率P′c(i),并使用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Mc(i)和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宽MPUSCH(i)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功率P′c(i),计算式(5)所示的所述发送功率PPUSCH(i),
PC(i)=10log10(MC(i))+PO_PUSCH(j)+α(j)·PL+ΔTF(i)+f(i)[dBm]    (1)
其中,i表示子帧号,PO_PUSCH(j)表示接收目标功率,PL表示所述发送装置测定的传播损耗值,α(j)表示乘以所述传播损耗值PL的系数,ΔTF(i)表示与调制方式对应的偏移值,F(i)表示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P′C(i)=min{PCMAX,PC(i)}[dBm]                    (2)
其中,PCMAX表示以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的最大发送功率值,
PPUSCH(i)=P′C(i)[dBm]                            (3)
M C ( i ) = n high RB - n low RB + 1 [ RB ] - - - ( 4 )
其中,nlow RB表示与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对应的资源块的资源块号,nhigh RB表示与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对应的资源块的资源块号,
P PUSCH ( i ) = P C ′ ( i ) + 10 log 10 ( M PUSCH ( i ) M C ( i ) ) [ dBm ] - - - ( 5 ) .
4.发送装置,分别独立地控制第一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和第二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该发送装置包括:
判定单元,将判定参数和判定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是同时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还是仅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其中一方;以及
发送单元,基于所述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
所述判定参数是通过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相乘所计算的功率值,
所述第一参数是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是在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即第一发送功率密度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即第二发送功率密度中更大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二参数是频带的带宽,该频带将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以及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判定单元在所述判定参数小于所述判定基准的情况下,判定为同时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在所述判定参数为所述判定基准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仅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其中一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
在1子帧内的多个时隙间,对所述第一发送数据或所述第二发送数据进行跳频的情况下,所述判定参数是使用对1子帧内的所述多个时隙的每一个时隙计算出的多个所述带宽中的最宽的带宽所计算的所述功率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第一发送数据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式(1)所示的所述判定参数PC(i)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相乘所计算的所述功率值,
所述第一参数是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是在式(2)所示的所述第一发送功率密度和式(3)所示的所述第二发送功率密度中更大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二参数是式(4)所示的频带的带宽MC(i),该频带将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flow、以及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fhigh作为其两端,
PC(i)=10log10(MC(i))+max{PPUSCH_1RB(i),PPUCCH_1RB(i)}    (1)
其中,i表示子帧号,
PPUSCH_1RB(i)=PO_PUSCH+α·PL+ΔTF(i)+f(i)                (2)
其中,PO_PUSCH表示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的接收目标功率,PL表示所述发送装置测定的传播损耗值,α表示乘以所述传播损耗值PL的系数,ΔTF(i)表示与调制方式对应的偏移值,f(i)表示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用的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PPUCCH_1RB(i)=PO_PUCCH+PL+h+ΔF(i)+g(i)                    (3)
其中,PO_PUCCH表示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接收目标功率,h和ΔF表示与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发送格式对应的偏移值,g(i)表示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用的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MC(i)=(fhigh-flow)/BRB[RB]                            (4)
其中,BRB表示每1个资源块的带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装置,
所述第一发送数据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式(1)所示的所述判定参数PC(i)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相乘所计算的功率值,
所述第一参数是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是在式(2)所示的所述第一发送功率密度和式(3)所示的所述第二发送功率密度中更大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二参数是式(4)所示的频带的带宽MC(i),该频带将与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所对应的资源块号nlow RB的资源块、以及与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对应的资源块号nhigh RB的资源块作为其两端,
PC(i)=10log10(MC(i))+max{PPUSCH_1RB(i),PPUCCH_1RB(i)}    (1)
其中,i表示子帧号,
PPUSCH_1RB(i)=PO_PUSCH+α·PL+ΔTF(i)+f(i)                (2)
其中,PO_PUSCH表示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的接收目标功率,PL表示所述发送装置测定的传播损耗值,α表示乘以所述传播损耗值PL的系数,ΔTF(i)表示与调制方式对应的偏移值,f(i)表示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用的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PPUCCH_1RB(i)=PO_PUCCH+PL+h+ΔF(i)+g(i)            (3)
其中,PO_PUCCH表示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接收目标功率,h和ΔF表示与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发送格式对应的偏移值,g(i)表示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用的闭环发送功率控制的控制值的累积值,
M C ( i ) = n high RB - n low RB + 1 [ RB ] - - - ( 4 ) .
9.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用于使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发送装置,所述第一模式将发送数据分配到连续的频带,所述第二模式将发送数据分割成多个集群并将所述多个集群分别分配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该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控制所述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以及
以所述控制的发送功率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基于假设连续的频带设定的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设定所述发送功率,
在所述第二模式中,第一频带的带宽被设定为所述第一模式中的连续的频带的带宽,基于所述设定的连续的频带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计算第一功率,并使用所述第一频带的带宽与分配了所述多个集群的所述非连续的多个频带即第二频带的带宽之比以及所述第一功率,计算所述发送功率,所述第一频带将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低频率、以及所述多个集群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集群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10.发送判定方法,用于分别独立地控制第一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和第二发送数据的发送功率的发送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判定参数和判定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是同时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还是仅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其中一方;以及
基于所述判定结果,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
所述判定参数是通过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相乘所计算的功率值,
所述第一参数是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是在所述第一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中更大的每单位频率的发送功率,
所述第二参数是频带的带宽,该频带将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低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低频率、以及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和所述第二发送数据中的分配到最高的频带的发送数据内的最高频率作为其两端。
CN201180015050.1A 2010-04-05 2011-04-01 发送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6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6989 2010-04-05
JP2010-086989 2010-04-05
PCT/JP2011/001984 WO2011125319A1 (ja) 2010-04-05 2011-04-01 送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判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2655A true CN102812655A (zh) 2012-12-05
CN102812655B CN102812655B (zh) 2015-04-08

Family

ID=4476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505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12655B (zh) 2010-04-05 2011-04-01 发送装置及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55131B2 (zh)
EP (1) EP2557708B1 (zh)
JP (1) JP5622840B2 (zh)
CN (1) CN102812655B (zh)
WO (1) WO201112531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8067A1 (zh) * 2013-06-14 2014-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4285480A (zh) * 2013-03-26 2015-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CN110336651A (zh) * 2019-07-05 2019-10-15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子载波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83511B1 (en) * 2012-12-05 2018-01-30 Origin Wireless, Inc. Waveform design for time-reversal systems
JP2011249858A (ja) * 2010-04-30 2011-12-08 Ntt Docomo Inc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モード設定方法
JP5676153B2 (ja) * 2010-06-16 2015-02-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送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497741B2 (en) * 2011-09-26 2016-11-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radio access system
US20130343433A1 (en) * 2012-05-07 2013-12-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sub gigahertz bands
US10158511B2 (en) * 2012-05-07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sub gigahertz bands
US9750028B2 (en) * 2012-10-11 2017-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maximum power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3550897A1 (en) 2013-01-03 2019-10-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14112380A1 (ja) * 2013-01-18 2017-01-19 パナソニック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2014192681A (ja) * 2013-03-27 2014-10-06 Kyocera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964792B2 (ja) 2013-08-30 2016-08-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ーザ端末、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セッサ
JP6276409B2 (ja) 2013-11-22 2018-02-07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ユーザーイクイップメント及び基地局
US9386543B2 (en) * 2014-04-21 2016-07-0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alculation of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PL3637920T3 (pl) * 2014-06-24 2022-06-20 Sun Patent Trust Terminal, stacja bazowa, sposób transmisji i sposób odbioru
US10080198B2 (en) 2015-05-18 2018-09-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at an almost-contiguous resource allocation A-MPR applies to an uplink transmission
JP6378227B2 (ja) * 2016-03-10 2018-08-22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ポイントツーポイント無線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180124700A1 (en) * 2016-11-01 2018-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 power configuration based on bandwidth
CN108235417B (zh) * 2016-12-22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US10959188B2 (en) * 2017-01-16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power control for uplink channels
CN110431815B (zh) * 2017-03-23 2022-03-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及通信方法
KR102233220B1 (ko) * 2017-04-28 2021-03-29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단말 장치 제어 방법
JP2019062442A (ja) * 2017-09-27 2019-04-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863456B2 (en) * 2017-10-11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via sub-band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10708103B2 (en) * 2018-01-22 2020-07-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for non-contiguous allocation
CN112640541A (zh) * 2018-07-27 2021-04-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与参考信号序列相关联的功率谱密度的调整
KR102528624B1 (ko) * 2019-04-12 2023-05-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로컬 주파수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924819B2 (en) * 2019-05-24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limits based on signal type for managing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N111083726B (zh) * 2019-07-15 2024-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8391A (zh) * 1997-10-27 2000-12-27 摩托罗拉有限公司 多模式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304589A (zh) * 1999-05-12 2001-07-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中支持非连续传输模式的方法
US20080207247A1 (en) * 2007-01-31 2008-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during dtx operation
US20080268799A1 (en) * 2006-10-25 2008-10-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ctrial Co., Lt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CN101312367A (zh) * 2007-05-23 2008-11-2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下行不连续发送期间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1180A1 (en) * 2004-03-05 200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back-off and clipping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661003B1 (en) 2008-01-04 2019-05-01 Sun Patent Trust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10134879A1 (en) 2008-08-05 2011-06-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wer density setting method
JP5238426B2 (ja) 2008-09-22 2013-07-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
JP2010086989A (ja) 2008-09-29 2010-04-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半導体装置
KR101377680B1 (ko) * 2009-04-23 2014-03-2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멀티 캐리어 무선 단말기를 위한 전력 스케일링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8391A (zh) * 1997-10-27 2000-12-27 摩托罗拉有限公司 多模式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304589A (zh) * 1999-05-12 2001-07-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中支持非连续传输模式的方法
US20080268799A1 (en) * 2006-10-25 2008-10-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ctrial Co., Lt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20080207247A1 (en) * 2007-01-31 2008-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during dtx operation
CN101312367A (zh) * 2007-05-23 2008-11-2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下行不连续发送期间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5480A (zh) * 2013-03-26 2015-01-1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9843433B2 (en) 2013-03-26 2017-1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to minimize spurious e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CN104285480B (zh) * 2013-03-26 2018-05-04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10205580B2 (en) 2013-03-26 2019-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to minimize spurious e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WO2014198067A1 (zh) * 2013-06-14 2014-1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4429123A (zh) * 2013-06-14 2015-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4429123B (zh) * 2013-06-14 2018-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9275182A (zh) * 2013-06-14 2019-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9348530A (zh) * 2013-06-14 2019-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9275182B (zh) * 2013-06-14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9348530B (zh) * 2013-06-14 2023-08-25 北京璟石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功率分配参数的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10336651A (zh) * 2019-07-05 2019-10-15 北京神经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子载波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57708A1 (en) 2013-02-13
JPWO2011125319A1 (ja) 2013-07-08
WO2011125319A1 (ja) 2011-10-13
JP5622840B2 (ja) 2014-11-12
US20130028214A1 (en) 2013-01-31
CN102812655B (zh) 2015-04-08
US8855131B2 (en) 2014-10-07
EP2557708A4 (en) 2015-10-21
EP2557708B1 (en)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2655A (zh) 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US9681479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using macrocell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KR102298077B1 (ko) 신호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1653022B1 (ko) 단말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KR101366335B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7449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载波进行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19573B (zh) 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终端装置以及控制信息生成方法
JP5575187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10125969A1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20090113377A (ko)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US10701694B2 (en) Selective crest factor reduction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of physical channels and physical signals
CN102640446B (zh) 用于经由多个载波的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13204B (zh) 上行链路通信的资源块波形传输结构
CN107872865A (zh) 一种ue、基站中的发射功率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35481B (zh) 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设备和操作这种设备的方法
US10491443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ve crest factor reduction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in wireless transmit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6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