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5480A -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5480A
CN104285480A CN201480001201.1A CN201480001201A CN104285480A CN 104285480 A CN104285480 A CN 104285480A CN 201480001201 A CN201480001201 A CN 201480001201A CN 104285480 A CN104285480 A CN 104285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unit
utra
3gpp standard
spurious emiss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12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5480B (zh
Inventor
林秀焕
李尚旭
黄瑨烨
李东翼
郑万永
梁润吾
卢承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85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5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5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6Requirements on out-of-channel emi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54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杂散发射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果所述UE的射频(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则将所述UE的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如果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则将所述UE的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7、8、38、40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以及通过所配置的RF单元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Description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改进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长期演进)正随着3GPP版本8而引入。
在3GPP LTE中,OFDMA(正交频分多址)用于下行链路,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用于上行链路。为了理解OFDMA,应该知道OFDM。OFDM可以以低复杂性减少符号间干扰并在使用中。OFDM将数据串行输入转换成N个并行的数据片,并且在N个正交副载波之上承载数据片。副载波考虑到频率维持正交性。同时,OFDMA指的是通过独立地给各个用户提供在采用OFDM作为其调制方案的系统中可用的副载波中的一些来实现多址的多址方案。
图1例示了3GPP LTE无线通信系统。
如可以从图1所看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各个基站20在特定地理区域(通常表示的小区)20a、20b和20c中提供通信服务。
这时,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表示下行链路(DL),而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表示上行链路(UL)。
如果从多个服务提供商提供的BS 20位于各个地理区域15a、15b和15c处,则BS 20可以干扰彼此。
为了防止干扰,各个服务提供商可以给服务提供不同的频带。
然而,当各个服务提供商的频带接近于彼此时,干扰问题继续存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能够限制关于泄漏至邻近频带的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如本文所具体实现和广泛地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杂散发射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果UE的射频(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则将UE的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如果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则将UE的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7、8、38、40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以及通过所配置的RF单元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当RF单元聚合频带1和频带5的频带间载波时,RF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的设定载波聚合。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与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相关的信息。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如本文所具体实现和广泛地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可由处理器控制并且配置成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这里,如果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则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被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并且,如果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则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被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7、8、38、40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
当RF单元聚合频带1和频带5的频带间载波时,RF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
RF单元可以接收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的设定载波聚合。
RF单元可以接收系统信息,并且系统信息包括与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相关的信息。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如本文所具体实现和广泛地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杂散发射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接收与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的载波聚合相关的配置;并且如果在频带1和5中的每一个频带内的RB的数目等于或小于100,则将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保护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5、7、8、38、40、42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2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6。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UE的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3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8。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接收系统信息。这里,系统信息可以包括与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相关的信息。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如本文所具体实现和广泛地描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可由处理器控制并且配置成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这里,如果RF单元被配置成聚合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并且如果在频带1和5中的每一个频带内的RB的数目可以等于或小于100,则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被限制到-50dBm以保护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5、7、8、38、40、42中的至少一个。
RF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2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6。
RF单元可以被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3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8。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可以减少泄漏至邻近频带的杂散发射,所以能够减少对邻近频带的干扰。
附图说明
被包括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并入和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连同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例示了无线通信系统。
图2例示了在3GPP LTE中根据FDD的无线帧的架构。
图3例示了在3GPP LTE中根据TDD的下行链路无线帧的架构。
图4例示了在3GPP LTE中针对一个上行链路时隙或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资源栅格。
图5例示了下行链路子帧的架构。
图6例示了在3GPP LTE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架构。
图7例示了单载波系统与载波聚合系统之间的比较的示例。
图8例示了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交叉载波调度的示例。
图9例示了当在载波聚合系统中配置了交叉载波调度时的示例调度。
图10是例示了频带内载波聚合(CA)的构思视图。
图11是例示了频带间载波聚合的构思视图。
图12例示了不想要的发射的构思。
图13具体地例示了图12中所示出的不想要的发射的频带外发射。
图14例示了资源块RB与图12中所示出的信道频带(MHz)之间的关系。
图15例示了限制终端的发送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16例示了各洲的工作频带的使用示例。
图17A和17B是例示了在亚洲的韩国所用的频带的示例性图。
图18A和18B是例示了在南美的巴西所用的频带的示例性图。
图19A是例示了关于频带1的试验结果的图表。
图19B是例示了关于频带5的试验结果的图表。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UE的操作。
图2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用的技术术语用来仅仅描述特定实施方式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此外,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技术术应该被解释为具有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而非太广泛地或太窄地理解的意义。此外,被确定为不确切地表示本发明的精神的本文所用的技术术语应该用如能够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切地理解这样的技术术语代替或由如能够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切地理解这样的技术术语来理解。此外,应该在如字典中所定义的上下文中而不是以过度窄的方式解释本文所用的一般术语。
除非单数的意义在上下文中明显地与复数的意义不同,否则本说明书中单数的表达包括多数的意义。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包括”或“具有”可以表示存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征、数、步骤、操作、组件、零件或其组合,并且可能不排除另一特征、另一数、另一步骤、另一操作、另一组件、另一零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术语“第一”和“第二”用于关于各种组件的说明的目的,并且组件不限于术语“第一”和“第二”。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来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被命名为第二组件。
应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被“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能够被直接地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被“直接地连接到”或“直接地耦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没有中间元件或层存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描述本发明时,为了易于理解,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在图中自始至终表示相同的组件,并且将省略关于相同组件的重复性描述。将省略关于确定来使本发明的要点变得不清楚的众所周知技术的详细描述。附图被提供来仅仅使本发明的精神变得容易理解,但是不应该旨在限制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精神可以扩展到除在图中所示出的之外的其修改、更换或等同物。
如本文所用的,“无线装置”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由其它术语来表示,所述其它术语诸如终端、MT(移动终端)、UE(用户设备)、ME(移动设备)、MS(移动站)、UT(用户终端)、SS(用户站)、手持装置或AT(接入终端)。
如本文所用的,“基站”通常指的是与无线装置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由诸如eNB(演进型NodeB)、BTS(基站收发机系统)或接入点的其它术语来表示。
在下文中,描述了基于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长期演进)或3GPPLTE-A(高级的)的本发明的应用。然而,这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在下文中,LTE包括LTE和/或LTE-A。
同时,由3GPP所定义的LTE系统采用了这样的MIMO。在下文中,对LTE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2例示了在3GPP LTE中根据FDD的无线帧的架构。
对于图2中所示出的无线帧,可以参照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 36.211V8.2.0(2008-03)“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第五章。
参照图2,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并且各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无线帧中的时隙以时隙号0至19编号。发送一个子帧所花费的时间表示TTI(发送时间间隔)。TTI可以是用于数据发送的调度单元。例如,一个无线帧的长度是10ms,一个子帧的长度是1ms,而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无线帧的架构仅仅是示例,并且在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数目或各个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可以不同地改变。
同时,一个时隙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有多少OFDM符号被包括在一个时隙中可以取决于循环前缀(CP)而变化。
图3例示了在3GPP LTE中根据TDD的下行链路无线帧的架构。
对于这个,可以参照3GPP TS 36.211 V8.7.0(2009-05)“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第四章,并且这个是针对TDD(时分双工)的。
无线帧包括索引为0至9的10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时隙。发送一个子帧的时间表示TTI(发送时间间隔)。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而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一个时隙可以包括时域内的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OFDM符号仅仅将表示时域内的一个符号时段,因为3GPP LTE对于下行链路(DL)采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进而,多址方案或名称不限于此。例如,OFDM符号可以由诸如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或符号时段的其它术语来表示。
通过示例的方式,一个时隙包括七个OFDM符号。然而,在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取决于CP(循环前缀)的长度而变化。根据3GPP TS 36.211V8.7.0,一个时隙在普通CP中包括七个OFDM符号,而在扩展CP中包括六个OFDM符号。
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副载波。例如,如果一个时隙包括时域内的七个OFDM符号并且资源块包括频域内的12个副载波,则一个资源块可以包括7x12个资源元素(RE)。
具有索引#1和索引#6的子帧表示特殊子帧,并且包括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GP(保护时段)和UpP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用于终端中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UpPTS用于基站中的信道估计并且用于建立终端的上行链路发送同步。GP是用于去除由于下行链路信号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多径延迟而在上行链路上出现的干扰的时段。
在TDD中,DL(下行链路)子帧和UL(上行链路)共存于一个无线帧中。表1示出了无线帧的配置的示例。
[表1]
‘D’表示DL子帧,‘U’表示UL子帧,而‘S’表示特殊子帧。当从基站接收到UL-DL配置时,终端可以根据无线帧的配置知道子帧是DL子帧还是UL子帧。
DL(下行链路)子帧在时域中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控制区域在子帧的第一时隙中包括多达前三个OFDM符号。然而,在控制区域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改变。PDCCH和其它控制信道被指派给控制区域,而PDSCH被指派给数据区域。
图4例示了用于3GPP LTE中的一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资源栅格。
参照图4,上行链路时隙包括时域内的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频域内的NRB个资源块(RB)。例如,在LTE系统中,资源块(RB)的数目(即,NRB)可以是从6至110中的一个。
这里,通过示例的方式,一个资源块包括7x12个资源元素,其由时域内的七个OFDM符号和频域内的12个副载波构成。然而,在资源块中的副载波的数目和OFDM符号的数目不限于此。在资源块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或副载波的数目可以不同地改变。换句话说,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取决于CP的以上描述的长度而变化。具体地,3GPP LTE将一个时隙定义为在CP的情况下具有七个OFDM符号而在扩展CP的情况下具有六个OFDM符号。
OFDM符号将表示一个符号时段,并且取决于系统,还可以表示SC-FDMA符号、OFDM符号或符号时段。
资源块是用于资源分配的单元并且包括频域内的多个副载波。在上行链路时隙中包括的资源块的数目(即,NUL)取决于在小区中设定的上行链路发送带宽。资源栅格上的各个元素表示资源元素。
同时,在一个OFDM符号中的副载波的数目可以是在128、256、512、1024、1536和2048中的一个。
在3GPP LTE中,图4中所示出的用于一个上行链路时隙的资源格栅还可以适用于用于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栅格。
图5例示了下行链路子帧的架构。
对于这个,可以参照3GPP TS 36.211 V10.4.0(2011-12)“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10)”第四章。
无线帧包括索引为0到9的10个子帧。一个子帧包括两个连续时隙。因此,无线帧包括20个时隙。发送一个子帧所花费的时间表示TTI(发送时间间隔)。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而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一个时隙可以包括时域内的多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符号。OFDM符号仅仅将表示时域内的一个符号时段,因为3GPP LTE对于下行链路(DL)采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并且多址方案或名称不限于此。例如,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符号或符号时段。
在图5中,通过示例的方式,假定普通CP,一个时隙包括七个OFDM符号。然而,在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取决于CP(循环前缀)的长度而变化。也就是说,如上所述,根据3GPP TS 36.211 V10.4.0,一个时隙在普通CP中包括七个OFDM符号而在扩展CP中包括六个OFDM符号。
资源块(RB)是用于资源分配的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副载波。例如,如果一个时隙包括时域内的七个OFDM符号并且资源块包括频域内的12个副载波,则一个资源块可以包括7x12个资源元素(RE)。
DL(下行链路)子帧在时域中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控制区域在子帧的第一时隙中包括多达前三个OFDM符号。然而,在控制区域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改变。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其它控制信道被指派给控制区域,而PDSCH被指派给数据区域。
如3GPP TS 36.211 V10.4.0中所阐述的,3GPP LTE中的物理信道可以被分类为诸如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信道以及控制信道,诸如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和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的PCFICH承载与用于在子帧中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有关的CIF(控制格式指示符)。无线装置首先在PCFICH上接收CIF并且然后监视PDCCH。
不像PDCCH,PCFICH通过子帧中的固定PCFICH资源发送而不使用盲解码。
PHICH承载用于UL 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ACK(肯定应答)/NACK(否定应答)信号。在由无线装置所发送的PUSCH上用于UL(上行链路)数据的ACK/NACK在PHICH上发送。
PBCH(物理广播信道)在无线帧的第一子帧的第二时隙中的前四个OFDM符号中发送。PBCH承载用于无线装置与基站进行通信所必需的系统信息,并且通过PBCH所发送的系统信息表示MIB(主信息块)。比较起来,在由PDCCH所指示的在PDSCH上发送的系统信息表示SIB(系统信息块)。
PDCCH可以承载VoIP(IP语音电话)的激活和用于某个UE组中的各个UE的一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关于PCH的寻呼信息、UL-S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DL-S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可以在控制区域域中发送多个PDCCH,并且终端可以监视该多个PDCCH。PDCCH在一个CCE(控制信道元素)或一些连续CCE的聚合上发送。CCE是用于按照无线电信道的状态向PDCCH提供编码速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取决于CCE的数目与由CCE所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关系,PDCCH的格式和PDCCH的可能数目被确定。
通过PDCCH所发送的控制信息表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可以包括PDSCH(这还被称为DL(下行链路)授权)的资源分配、PUSCH(这还被称为UL(上行链路)授权)的资源分配、用于某个UE组中的各个UE的一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和/或VoIP(IP语音电话)的激活。
基站根据待向终端发送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且向控制信息添加CRC(循环冗余检验)。取决于PDCCH的所有者或目的利用唯一标识符(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对CRC进行掩码。在PDCCH是针对特定终端的情况下,可以将诸如C-RNTI(小区-RNTI)的终端的唯一标识符掩码至CRC。或者,如果PDCCH是针对寻呼消息的,则可以将寻呼指示符(例如,P-RNTI(寻呼RNTI))掩码至CRC。如果PDCCH是针对系统信息块(SIB)的,则可以将系统信息标识符SI-RNTI(系统信息-RNTI)掩码至CRC。为了指示作为对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可以将RA-RNTI(随机接入-RNTI)掩码至CRC。
在3GPP LTE中,盲解码用于检测PDCCH。盲解码是通过将期望的标识符解掩码至接收到的PDCCH(这被称为候选PDCCH)的CRC(循环冗余校验)并且检查CRC错误来识别PDCCH是否为它自己的控制信道的方案。基站根据待向无线装置发送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然后向DCI添加CRC,并且取决于PDCCH的所有者或目的而将唯一标识符(这被称为RNTI(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掩码至CRC。
根据3GPP TS 36.211 V10.4.0,上行链路信道包括PUSCH、PUCCH、SRS(探测参考信号)和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图6例示了在3GPP LTE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架构。
参照图6,上行链路子帧可以在频域中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控制区域指派了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数据区域指派了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以用于数据的发送(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发送控制信息)。
用于一个终端的PUCCH在子帧中的资源块(RB)对中指派。资源块对中的资源块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每一个内占据不同的副载波。由向PUCCH指派的资源块对中的资源块所占用的频率相对于时隙边界而变化。这被称为向PUCCH指派的RB对已在时隙边界处跳频。
终端可以通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不同的副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m是指示向PUCCH指派的资源块对在子帧中的逻辑频域位置的位置索引。
在PUC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ACK(肯定应答)/NACK(否定应答)、指示下行链路信道状态的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和作为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请求的SR(调度请求)。
PUSCH通过作为传输信道的UL-SCH被映射。在PUS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作为用于针对TTI发送的UL-SCH的数据块的传输块。传输块可以是用户信息。或者,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复用数据。复用数据可以是通过复用用于UL-SCH的传输块和控制信息所获得的数据。例如,与该数据复用在一起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CQI、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HARQ和RI(秩指示符)。或者,上行链路数据可以仅由控制信息构成。
同时,现在对SC-FDMA发送方案进行描述。
LTE(长期演进)对于上行链路采用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相似的SC(单载波)FDMA。
SC-FDMA还可以被称为DFT-s OFDM(DFT-扩展OFDM)。在使用SC-FDMA发送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部,使得可以在终端中以有限的功率消耗提高发送功率效率。因此,可以提高用户吞吐量。
SC-FDMA与OFDM的相似之处在于,信号使用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和IFFT(逆FFT)承载在分割的副载波之上。然而,现有OFDM发送器的问题在于,在频率轴上的各个副载波上输送的信号由IFFT变换成三轴信号。也就是说,在IFFT中,相同的操作并行操作,导致PAPR(峰均功率比)的增加。为了防止这样的PAPR增加,SC-FDMA不像OFDM在DFT扩展之后执行IFFT。也就是说,在DFT扩展之后进行IFFT的这样的发送方案被称为SC-FDMA。因此,SC-FDMA在相同的意义上还被称为DFT扩展OFDM(DFT-s-OFDM)。
同样地,SC-FDMA的优点包括遍及多径信道提供鲁棒性,其源于如下的事实:它具有与OFDM相似的结构,同时基本上解决了OFDM的PAPR因IFFT操作而增加的问题,从而使得能实现功率放大器的有效使用。
同时,3GPP正将其精力投入到标准化作为LTE的演进版本的高级的LTE,并且已经采用了许可非连续资源分配的群集DFT-s-OFDM方案。
群集DFT-s-OFDM发送方案是现有SC-FDMA发送方案的变化,并且在这个方案中,已经历预编码器的数据符号被分成在频域内与彼此分离的被映射的多个子块。
同时,对LTE-A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群集DFT-s-OFDM方案的主要特征在于使得能实现频率选择性资源分配以便灵活地处理频率选择性衰落环境。
这时,在作为上行链路接入方案在高级的LTE中所采用的群集DFT-s-OFDM方案中,不像作为常规的LTE上行链路接入方案的SC-FDMA,允许非连续资源分配,使得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被分成数个群集单元。
也就是说,虽然LTE系统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维持单载波特性,但是LTE-A系统许可DFT预编码数据以非连续方式沿着频率轴指派或许可PUSCH和PUCCH两者同时发送。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维持单载波特性。
现在对载波聚合系统进行描述。
图7例示了单载波系统与载波聚合系统之间的比较的示例。
参照图7,可以存在各种载波带宽,并且向终端指派一个载波。相反,在载波聚合(CA)系统中,可以向终端指派多个分量载波(DL CC A至C、UL CC A至C)。分量载波(CC)意指然后在载波聚合系统中所用的载波并且可以简称为载波。例如,可以指派三个20MHz分量载波以便向终端分配60MHz带宽。
载波聚合系统可以分类为其中聚合的载波是连续的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和其中聚合的载波与彼此间隔开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在下文中,当简单地指载波聚合系统时,它应该被理解为包括分量载波是连续的情况和控制信道是非连续的情况。
当一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被聚合时,分量载波可以使用在现有系统中所采用的带宽以得到与现有系统的后向兼容性。例如,3GPP LTE系统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而3GPP LTE-A系统可以仅使用3GPP LTE系统的带宽配置20MHz以上的宽带。或者,不是使用现有系统的带宽,而是可以定义新的带宽以配置宽带。
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频带被分成多个载波频率。这里,载波频率意指小区的小区频率。在下文中,小区可以意指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上行链路频率资源。或者,小区可以指的是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可选的上行链路频率资源的组合。此外,在载波聚合(CA)不在考虑中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小区可以总是具有成对的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和下行链路频率资源。
为了让分组数据通过特定小区发送/接收,终端应该首先在特定小区上完成配置。这里,配置意味着对于小区上的数据发送/接收所必需的系统信息的接收完成。例如,配置可以包括接收对于数据发送和接收所必需的公共物理层参数或MAC(介质访问控制)层或对于RRC层中的特定操作所必需的参数的总体过程。配置完成小区处于如下的状态中,即,在该状态中,一旦在接收到指示可以发送分组数据的信息时,分组发送和接收就可能是立即可行的。
处于配置完成状态的小区可以留在激活状态或去激活状态下。这里,“激活”意味着数据发送或接收正在进行或处于就绪状态。终端可以监视或接收已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便于识别向其指派的资源(可能为频率或时间)。
“去激活”意味着在最少信息的测量或发送/接收是可能的同时业务数据的发送或接收是不可能的。终端可以从已去激活小区接收对于接收分组所必需的系统信息(SI)。相比之下,终端不监视或接收已去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便于识别向其指派的资源(可能为频率或时间)。
小区可以被分类为主小区和辅小区、服务小区。
主小区意指在主频率下操作的小区。主小区是其中终端与基站进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建过程的小区,或是在切换过程中指定为主小区的小区。
辅小区意指在辅频率下操作的小区。一旦RRC连接被建立并且用来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就配置辅小区。
服务小区在未配置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或在终端不能够提供载波聚合时配置为主小区。在配置了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术语“服务小区”表示配置给终端的小区并且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小区。一个服务小区可以由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或成对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多个服务小区可以由主小区和所有辅小区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构成。
PCC(主分量载波)意指与主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CC)。PCC是在数个CC之中终端最初与基站实现连接或RRC连接的一个。PCC是负责用于有关多个CC的信令的连接或RRC连接并且管理作为与终端有关的连接信息的终端上下文信息(UE上下文)的特殊CC。此外,PCC实现与终端的连接,使得PCC当在RRC连接模式下时总是留在激活状态下。与主小区对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表示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L PCC),而与主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表示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LPCC)。
SCC(辅分量载波)意指与辅小区对应的CC。也就是说,SCC是除PCC以外的CC,其被指派给终端并且是除PCC之外的用于终端执行附加的资源分配的扩展载波。SCC可以留在激活状态或去激活状态下。与辅小区对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表示下行链路辅分量载波(DL SCC),而与辅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表示上行链路辅分量载波(UL SCC)。
主小区和辅小区具有以下特性。
首先,主小区用于发送PUCCH。第二,主小区总是激活的然而辅小区可以取决于特定条件而被激活/去激活。第三,当主小区经历无线电链路故障(在下文中,“RLF”)时,触发RRC重新连接。第四,主小区可以由从RACH(随机接入信道)过程开始的切换过程或通过变更安全密钥而变化。第五,通过主小区接收NAS(非接入层)信息。第六,在FDD系统中,主小区总是具有成对的DL PCC和UL PCC。第七,不同的分量载波(CC)可以在各个终端中设定为主小区。第八,主小区可以仅通过切换或小区选择/小区重选过程来替换。在添加新的服务小区时,RRC信令可以用来发送专用服务小区的系统信息。
当配置服务小区时,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以形成一个服务小区或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形成连接以从而配置一个服务小区。然而,服务小区不仅利用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来配置。
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在构思上相当于服务小区的激活/去激活。例如,假定服务小区1由DL CC1构成,服务小区1的激活意指DL CC1的激活。如果服务小区2由DL CC2和UL CC2的连接来配置,则服务小区2的激活意指DL CC2和UL CC2的激活。在这个意义上,各个分量载波可以对应于服务小区。
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聚合的分量载波的数目可以变化。当下行链路CC的数目与上行链路CC的数目相同时表示对称聚合,而当数目彼此不同时表示不对称聚合。此外,CC的大小(即,带宽)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当五个CC用来配置70MHz带宽时,可以做出配置如下:5MHz CC(载波#0)+20MHz CC(载波#1)+20MHz CC(载波#2)+20MHz CC(载波#3)+5MHz CC(载波#4)。
如上所述,不像单载波系统,载波聚合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分量载波(CC),即,多个服务小区。
这样的载波聚合系统可以支持交叉载波调度。交叉载波调度是可以进行通过除基本上链接至特定分量载波的分量载波外的其它分量载波所发送的PUSCH的资源分配和/或通过其它分量载波所发送的PDSCH通过通过特定分量载波所发送的PDCCH的资源分配。换句话说,可以通过不同的下行链路CC来发送PDCCH和PDSCH,并且可以通过除连接至其中发送包括UL授权的PDCCH的下行链路CC的上行链路CC以外的上行链路CC来发送PUSCH。同样地,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系统需要指示DLCC/UL CC的载波指示符,PDSCH/PUSCH在PDCCH提供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DL CC/UL CC发送。包括这样的载波指示符的字段在下文中表示载波指示字段(CIF)。
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载波聚合系统可以以常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包含载波指示字段(CIF)。在支持交叉载波调度的载波聚合系统(例如,LTE-A系统)中,可以具有由于将CIF添加到现有DCI格式(即,在LTE系统中所用的DCI格式)而扩展的3个比特,并且PDCCH架构可以再使用现有编码方法或资源分配方法(即,基于CCE的资源映射)。
图8例示了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的交叉载波调度的示例。
参考图8,基站可以配置PDCCH监视DL CC(监视CC)集。PDCCH监视DL CC集由所有经聚合的DL CC中的一些构成。如果配置了交叉载波调度,则终端仅对在PDCCH监视DL CC集中包括的DL CC进行PDCCH监视/解码。换句话说,基站仅通过在PDCCH监视DL CC集中包括的DL CC发送用于PDSCH/PUSCH的PDCCH以被调度。可以终端特定地、终端组特定地或小区特定地配置PDCCH监视DL CC集。
在图8中,聚合了三个DL CC(DL CC A、DL CC B和DL CC C),并且通过示例的方式,DL CC A被设定为PDCCH监视DL CC集。终端可以通过DL CC A的PDCCH来接收用于DL CC A、DL CC B和DL CC C的PDSCH的DL授权。通过DLCC A的PDCCH所发送的DCI包括允许知道DCI是针对哪一个DL CC的CIF。
CIF值与服务小区索引值相同。服务小区索引通过RRC信号向UE发送。服务小区索引包括用于识别服务小区(即,第一小区(主小区)或第二小区(辅小区))的值。例如,0可以表示第一小区(主小区)。
图9例示了当在载波聚合系统中配置交叉载波调度时的示例调度。
参照图9,DL CC 0、DL CC 2和DL CC 4是PDCCH监视DL CC集。终端在DLCC 0的CSS中搜索用于DL CC 0、UL CC 0(经由SIB2与DL CC 0链接在一起的UL CC)的DL授权/UL授权。在DL CC 0的SS 1中,搜索用于DL CC1、UL CC1的DL授权/UL授权。SS 1是USS的示例。也就是说,DL CC 0的SS 1是用于搜索执行交叉载波调度的DL授权/UL授权的搜索空间。
同时,如以上所描述的载波聚合(CA)技术可通常分成频带间CA技术和频带内CA技术。频带间CA是聚合和使用存在于与彼此不同的频带中的CC的方法,而频带内CA是聚合和使用相同频带中的CC的方法。此外,CA技术被更具体地分成频带内连续CA、频带内非连续CA和频带间非连续CA。
图10是例示了频带内载波聚合(CA)的构思视图。
图10(a)例示了频带内连续CA,而图10(b)例示了频带内非连续CA。
高级的LTE添加了包括上行链路MIMO和载波聚合的各种方案以便于实现高速无线发送。在高级的LTE中正讨论的CA可以被分成图10(a)中所示出的频带内连续CA和图10(b)中所示出的频带内非连续CA。
图11是例示了频带间载波聚合的构思视图。
图11(a)例示了用于频带间CA的较低频带和较高频带的组合,而图11(b)例示了用于频带间CA的相似频带的组合。
换句话说,频带间载波聚合可以被分成如图11(a)中所示出的具有频带间CA的不同RF特性的低频带和高频带的载波之间的频带间CA以及如图11(b)中所示出的由于相似RF(射频)特性每分量载波可以使用公共RF终端的相似频率的频带间CA。
[表2]
同时,3GPP LTE/LTE-A系统定义了如以上表2中所示出的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工作频带。图11中所示出的四个CA情况来自表2。
这里,FUL_low意指上行链路工作频带内的最低频率。FUL_high意指上行链路工作频带内的最高频率。此外,FDL_low意指下行链路工作频带内的最低频率,而FDL_high意指下行链路工作频带内的最高频率。
当如表2中所定义的那样定义工作频带时,各个国家的频率分配组织可以依据该国家的情况向服务提供商指派特定频率。
同时,CA带宽类别和它们对应的保护频带如在以下表中所示。
[表3]
在上述表中,方括号[]表示其之间的值未被完全确定并且可以是变化的。FFS代表“进一步研究”。NRB_agg是在聚合信道频带中所聚合的RB的数目。
以下表4示出了与CA配置分别对应的带宽集。
[表4]
在上述表中,CA配置表示工作带宽和CA带宽类别。例如,CA_1C意指表2中的工作频带2和表3中的CA频带类别C。所有的CA工作类别可以适用于在上述表中未示出的频带。
图12例示了不想要的发射的构思。图13具体地例示了图12中所示出的不想要的发射的频带外发射。图14例示了资源块RB与图12中所示出的信道频带(MHz)之间的关系。
如可以从图12所看到的,发送调制解调器在E-UTRA频带中所指派的信道带宽上发送信号。
这里,信道带宽如可以从图14所看到的那样定义。也就是说,发送带宽被设定为小于信道带宽(BWChannel)。发送带宽由多个资源块(RB)设定。信道的外边缘是被信道带宽分离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
同时,如上所述,3GPP LTE系统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信道带宽。这样的信道带宽与资源块的数目之间的关系如下。
[表5]
信道带宽BWChannel[MHz] 1.4 3 5 10 15 20
发送带宽设定NRB 6 15 25 50 75 100
返回转向图12,不需要的发射出现在fOOB的频带内,并且如所示,不需要的发射还发生在杂散区域上。这里,fOOB意指频带外(OOB)的大小。同时,频带外发射指的是出现在接近于预定发送频带的频带内的一个发射。杂散发射意味着不需要的波扩展直到远离预定发送频带的频带。
同时,3GPP版本10定义了根据频率范围不应该超过的基本SE(杂散发射)。
同时,如图13中所例示的,如果在E-UTRA信道频带1301内进行发送,则频带外(在所示出的fOOB区域中的1302、1303和1304)发生泄漏,即,不需要的发射。
这里,在相邻信道1302是当终端在E-UTRA信道1301上进行发送时用于UTRA的一个信道的情况下,UTRAACLR1表示信道1302与E-UTRA信道1301的泄漏比,即,相邻信道泄漏比。在信道1303是用于UTRA的一个信道的情况下,UTRAACLR2是被定位信道1303(UTRA信道)与相邻信道1302的泄漏比,即,相邻信道泄漏比,如图13中所示。E-UTRAACLR是在终端通过E-UTRA信道1301进行发送时相邻信道1304(即,E-UTRA信道)的泄漏比,即,相邻信道泄漏比。
如以上所阐述的,如果在指派的信道频带内进行发送,则相邻信道发生不需要的发射。
如上所述,与彼此相邻的频带出现不需要的发射。这时,相对于由来自基站的发送所引起的干扰,对相邻频带的干扰的量可以通过考虑到基站的性质来设计高价格且体积大的RF滤波器而降低至容许参考以下。相反,在终端的情况下,由于例如终端的有限尺寸和功率放大器或预双工滤波器RF装置的有限空间而难以完全防止对相邻频带的干扰。
因此,需要限制终端的发送功率。
在LTE系统中,UE中的最大功率Pcmax简单地表达如下。
[数学图1]
[式1]
Pcmax=Min(Pemax,Pumax)
其中,Pcmax表示UE可以在对应小区中发送的最大功率(实际最大发送功率),而Pemax表示在BS用信号发送到的对应小区中的可用最大功率。此外,Pumax表示在其上考虑最大功率降低(在下文中被称为“MPR”)和加性MPR(在下文中被称为“A-MPR”)的UE的最大功率(PPowerClass)。
UE的最大功率PPowerClass列举在以下表6中。
[表6]
同时,在频带内连续CA的情况下,UE的最大功率PPowerClass列举在以下表7中。
[表7]
工作频带 功率类别3(dBm)
CA_1C 23dBm
CA_3C 23dBm
CA_7C 23dBm
CA_38C 23dBm
CA_40C 23dBm
CA_41C 23dBm
图15例示了限制终端的发送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如可以从图15(a)所看到的,终端100在发送功率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发送。
在PAPR(峰均功率比)增加情况下,功率放大器(PA)的线性度降低,作为用于限制发送功率的MPR(最大功率降低),多达2dB的MPR值可以取决于调制方案而施加以便于维护这样的线性度。这在以下表中示出。
[表8]
以上表6表示针对功率类别1和3的MPR值。
<按照3GPP版本11的MPR>
同时,根据3GPP版本11,终端在单个CC(分量载波)中采用多群集发送并且可以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同样地,如果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则在频带外区域发生的IM3分量(其意指由相互调制所生成的失真信号)的大小与现有大小相比可能增加,并且这可以用作对相邻频带的更大干扰。因此,可以设定以下MPR值以便满足作为应该由终端在上行链路发送时所观察到的终端的发射要求的一般杂散发射、ACLR(相邻信道泄漏比)和一般SEM(频谱发射屏蔽)。
[数学图2]
[式2]
MPR=CEIL{MA,0.5}
这里,MA如下。
MA=[8.0]-[10.12]A;0<A=[0.33]
[5.67]-[3.07]A;[0.33]<A=[0.77]
[3.31];[0.77]<A=[1.0]
这里,A如下。
A=NRB_alloc/NRB
NRB_agg是信道频带内的RB的数目,而NRB_alloc是同时发送的RB的总数。
CEIL{MA,0.5}是在每-0.5dB基础上舍入的函数。也就是说,MPR∈[3.0,3.54.04.55.05.56.06.57.07.58.0]。
以上等式2中所示出的MPR值是在使用一般PA(功率放大器)时应用的一个。如果使用了最近正在研究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HEPA),则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MPR值。然而,不管它可以将功率消耗和热辐射降低30%以上的其优点,HEPA遭受源自更大MPR值的需求的被降低的小区覆盖范围。此外,因为迄今保证线性度仅多达20MHz,所以考虑到载波聚合(CA)不保证线性度。
<一般MPR>
考虑CA,上行链路的信道带宽同时可以增加直到40MHz(20MHz+20MHz),并且因此,更大MPR值是需要的。
[表9]
以上表9表示针对功率类别3的MPR值。
如在表9中一样,在帧内连续CA的类别C的情况下,多达3dB的MPR值可以取决于调制方案而施加。同时,在CA类别C的环境下,考虑到多群集发送,应该满足如下的MPR值。
[数学图3]
[式3]
MPR=CEIL{MA,0.5}
这里,MA如下。
MA=8.2;0≤A<0.025
9.2-40A;0.025≤A<0.05
8-16A;0.05≤A<0.25
4.83-3.33A;0.25≤A≤0.4,
3.83-0.83A;0.4≤A≤1,
如可以从图15(b)所看到的,基站可以通过向终端100发送网络信号(NS)来施加A-MPR(附加的最大功率降低)。不像上面提到的MPR,A-MPR是基站向在特定工作频带下操作的终端100发送网络信号(NS)使得终端100进行附加的功率降低以便不影响相邻频带,例如,不对相邻频带带来干扰。也就是说,如果施加有MPR的终端接收到网络信号(NS),则A-MPR被另外施加以确定发送功率。
以下表表示每个网络信号的A-MPR值。
[表10]
以下表表示在网络信号为NS_07时的A-MPR值。
[表11]
在上述表中,RBstart指示发送RB的最低RB索引。LCRB指示连续RB分配的长度。
例如,在提供有使用10MHz信道带宽的服务的终端接收到NS_07作为网络信号的情况下,终端根据上述表确定发送功率并且发送所确定的发送功率。换句话说,在终端在对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授权解码时指示5个RB从作为RB的起始点的第10个RB连续地发送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在施加了多达12dB的情况下发送A-MPR值。因此,终端的发送功率可以与等式并排施加以用于获得下面的Pcmax
Pcmax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数学图4]
[式4]
PCMAX_L=PCMAX=PCMAX_H
这里,获得PCMAX_L如下。
[数学图5]
[式5]
PCMAX_L=MIN{PEMAX-ΔTC,PPowerClass-MAX(MPR+A-MPR,P-MPR)-ΔTC}
获得PCMAX_H如下。
[数学图6]
[式6]
PCMAX_H=MIN{PEMAX,PPowerClass}
PEMAX通过RRC信号作为P-Max给出。PPowerClass表示考虑容许值的最大UE功率。P-MPR是容许最大功率降低。P-MPR可以从等式获得以用于产生PCMAX。TC可以是0dB或1.5dB。
<按照CA的A-MPR>
在其它方面,考虑CA,上行链路的信道带宽可以增加直到40MHz(20MHz+20MHz),并且因此,更大MPR值是需要的。因此,在基站向终端发送网络信号以在CA环境中保护特定频带的情况下,在操作于特定频带处的终端中进行附加的功率降低,从而保护相邻频带。
以下表表示与网络信号对应的CA配置。
[表12]
网络信号 CA配置
CA_NS_01 CA_1C
CA_NS_02 CA_1C
CA_NS_03 CA_1C
CA_NS_04 CA_41C
CA_NS_05 CA_38C
CA_NS_06 CA_7C
在以下表中详细地概括了针对CS_NS_01的A-MPR。
[表13]
在以下表中详细地概括了针对CS_NS_02的A-MPR。
[表14]
在以下表中详细地概括了针对CS_NS_03的A-MPR。
[表15]
图16例示了通过各洲的工作频带的使用示例。
如参照图16所描述的,在欧洲使用表2中所列举的工作频带之中的频带1、3、7、20、38、40、42、43等。此外,在亚洲使用表2中所列举的工作频带之中的频带1、8、9、11、13、18至21、26、33、34、38至42等。在北美使用频带2、4、7、12至14、17、23至30、41等,而在南美使用频带2至4、5、7、13、17、38等。
注意的是,在图16中,根据3GPP,频带1旨在在亚洲或欧洲使用但是不旨在在南美或北美使用。类似地,频带5旨在在北美或南美使用但是不旨在在亚洲或欧洲公开地使用。
以这种方式,根据相关技术,模拟了关于杂散区域的发射的最大电平以满足在相应洲中所用的频带。也就是说,在亚洲模拟仅关于针对仅亚洲的工作频带(例如,频带1、8、9、11、13、18至21、26、33、34和38至42)之间的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在南美模拟仅关于针对仅南美的工作频带(例如,频带2至4、7、13、17和38)之间的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
然而,近年来,提供商希望在亚洲的某国家(例如,韩国)使用3GPP不推荐和考虑的频带(例如,频带5)。类似地,提供商希望在南美的某国家(例如,巴西)使用先前未考虑的频带(例如,频带1)。因此。某国家(例如,韩国)使用频带5,杂散发射泄漏到其它频带中。因此,在其它频带中发生干扰。也就是说,频率由各洲使用的边界被打破使得引起了先前未考虑的杂散发射问题。
因此,除各洲之间的现有分类之外,存在新近定义关于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的需要。特别地,对于由于载波聚合(CA)而使用频带1和频带5的情况,存在新近确定关于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的需求。
<本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的简要描述>
以下表16按一些国家例示了包括最近添加的频带的情形。
[表16]
如通过上述表所理解的,因为在亚洲的韩国使用的频带包括在其它国家操作的大多数频带,所以杂散发射被模拟并且使用在韩国使用的频带来计算容许最大电平。
此外,在巴西的情况下,分别地,杂散发射被模拟并且容许最大电平被计算。
图17A和17B是例示在亚洲的韩国使用的频带的示例性图。
首先,在韩国,保护频带包括频带1、3、5、8、26和40。
如参照图17A所理解的,当韩国的提供商LGU+、KT和SKT的用户UE使用关于亚洲区域3GPP不推荐的频带1的上行链路UL时,杂散发射泄漏至邻近频带3。
提供商LGU+、KT和SKT正在韩国使用邻近频带3。
参照图17B,当韩国的提供商LGU+、KT和SKT的用户UE使用关于亚洲区域3GPP不推荐的频带5的上行链路UL时,杂散发射泄漏至邻近频带26的上行链路、频带8的上行链路和频带5的下行链路。提供商KT正在韩国使用邻近频带26。类似地,提供商KT正在韩国使用频带8。
图18A和18B是例示在南美的巴西使用的频带的示例性图。
在巴西的保护频带包括频带1、3、5、7、8、26、27、28、38和42。
如参照图18A所理解的,当相对于南美区域使用3GPP不推荐的频带1的上行链路UP时,杂散发射泄漏至邻近频带3。
参照图18B,当相对于南美区域使用3GPP不推荐的频带5的上行链路UP时,杂散发射泄漏至邻近频带27的下行链路、邻近频带26的下行链路、频带8的上行链路和频带5的下行链路。
图19A是例示了相对于频带1的试验结果的图表,而图19B是例示了相对于频带5的试验结果的图表。
基本RF模拟假设和参数将被描述如下。
-发送和接收架构:基于LTE/LTE-A的UE
-信道带宽(PCC+SCC):10MHz、15MHz、20MHz
-调制器减损如下。
I/Q不平衡:25dBc
载波泄露:25dBc
计数器IM3:60dBc
在这种情况下,I/O不平衡作为对称副载波之间的扩散操作以使性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单位dBc表示基于载波频率的功率的相对大小。载波泄漏是具有与调制波的载波频率相同的频率的附加正弦波。
计数器IM3(计数器相互调制失真)表示由诸如RF系统中的混频器和放大器的组件所生成的元素。
-PA(功率放大器)工作点:Pout=22dBm(当使用QPSK并指派了整个100RB时)
-本底噪声:在PA输出中的-140dBm/Hz
-插入损耗:3dB
-测量频带:dBm/1MHz
如参照图19A所理解的,当UE在频带1的上行链路中执行发送时,针对邻近频带3的1880MHz的至下行链路1805的杂散发射SE的最大电平是约-48dBm/MHz。
如参照图19B所理解的,当UE在频带5的上行链路中执行发送时,至频带5的下行链路的杂散发射SE的最大电平是约-35dBm/MHz。除试验结果之外,如果认为双工器的衰减是约20dB,则可以计算出泄漏杂散发射SE的最大电平是-35-20=-55dBm/MHz。
此外,用于保护基本UE到UE的当前发射调节值使用-50dBm。关于这个的确定性分析是由以下假设所计算的值,并且在3GPP中用作一般UE到UE共存要求。
i)双工器衰减考虑:在频带1和频带5下用于攻击者UE相对于牺牲者UE(即,使用诸如频带1、3、5、7、8、26、27、38和40的邻近频带的UE)得到参考灵敏度(REFSENS)电平的双工器衰减的再使用。
ii)天线和人体损耗:每人最大8dB
iii)最大发送功率:考虑在频带1和频带5下的MPR和A-MPR
iv)信道模型:自由空间路径损耗模型
v)UE到UE分离距离:1m以下
vi)在静态条件下小于3dB的强度
使用最小耦合损耗(MCL)的UE到UE的杂散发射可以从上述假设得到。
-在发送中所需要的杂散发射SE=在接收中所允许的噪声增加+MCL+穿透损耗
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中所允许的噪声增加是估计如下的干扰电平。
-容许噪声增加=-174dB/Hz+60dB/Hz+9dB(NF)=-105dBm/1MHz
此外,得到MCL电平如下。
-MCL=路径损耗+发送/接收天线增益=38.44+8dB*2个用户=54.44
在这种情况下,路径损耗=20*log10(fc[MHz])+20log10(d[m])-27.6=38.44dB。此外,假定了穿透损耗是邻近UE之间的ODB。
通过使用确定性分析,发射电平计算为-50.56dBm/1MHz。
结果,可以确定UE到UE共存所需要的杂散发射SE的最大电平可以被确定为近似-50dBm/MHz。
因此,参照图17A和17B,在亚洲即在韩国的UE到UE共存问题如下。
1)频带1(1920至1980MHz)的上行链路
频带3(1805至1880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1具有40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是-40至-50dBm/MHz的范围。
频带40(2300至2400MHz):离频带1具有320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是-50dBm/MHz。
其它频带1、5、8和26:因为不存在谐波分量或相互调制失真(IMD),所以可以解决一般UE到UE共存问题。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是-50dBm/MHz。
2)频带5(824至849MHz)的上行链路:
频带26(859至894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5具有10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是-27Bm/MHz。
频带8(925至960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5具有76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是-50dBm/MHz。
其它频带1、3、5和40:因为不存在谐波分量或相互调制失真(IMD),所以可以解决一般UE到UE共存问题。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50dBm/MHz。
同时,参照图18A和18B,在南美即在巴西的UE到UE共存问题如下。
1)频带1(1920至1980MHz)的上行链路
频带3(1805至1880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1具有40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40至-50dBm/MHz的范围。
频带40(2300至2400MHz):离频带1具有320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50dBm/MHz。
其它频带38(2570至2620MHz)、频带7(2620至2690MHz)的下行链路和频带43(3600至3800MHz):因为不存在谐波分量或相互调制失真(IMD),所以可以解决一般UE到UE共存问题。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50dBm/MHz。
其它频带1、5、8、26、27和28:因为不存在谐波分量或相互调制失真(IMD),所以可以解决一般UE到UE共存问题。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50dBm/MHz。
2)频带5(824至849MHz)的上行链路:
频带26(859至894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5具有10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27dBm/MHz。
频带26(859至894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5具有10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27dBm/MHz。
频带8(925至960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5具有76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50dBm/MHz。
频带27(852至869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5具有3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相对于849至854MHz计算为1.6dBm/5MHz。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相对于854至869MHz计算为-15.5dBm/5MHz。
频带28(758至803MHz)的下行链路:离频带5具有21MHz的间隙。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37dBm/MHz。
其它频带1、3、5、7、38和43:因为不存在谐波分量或相互调制失真(IMD),所以可以解决一般UE到UE共存问题。因此,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可以计算为-50dBm/MHz。
如上所述,针对将频带1和频带5用于载波聚合CA的情况关于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列举在表16中。
表16例示了关于在韩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保护频带的UE到UE共存。因此,根据实施方式设定UE到UE共存要求的第一方案是在亚太区域和南美区域相对于保护频带1、3、5、7、8、26、27、28、38、40和42设定杂散要求的方案,其中UE使用CA 1A-5A(带宽类别A(在频带1下NRB,agg=100)和带宽类别A(在频带5下NRB,agg=100)的载波聚合)。
[表17]
参照表17中的备注3,因为带27在发送要求之中与频带5间隔开3MHz,所以可以满足比UE到UE共存要求更难满足的关于SEM的要求。在相关技术中,相对于与攻击者频带间隔开3MHz的保护频带建立-10dBm/MHz的要求。然而,如果满足用于一个载波的SEM,则自动地满足UE到UE共存要求。
根据本发明设定UE到UE共存要求的第二方案按区域或国家设定UE到UE共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按诸如韩国和巴西的国家或按区域(或洲)设定杂散发射SE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在漫游时在其它区域和其它国家发生干扰问题使得不能够使用CA 1A-5A。仅当使用了使用3GPP版本8和9的频带1或频带5的UE时,可以防止干扰。然而,当执行两个上行链路频带间CA时,第二方案可以是一个解决方案。
这由以下表18来表达。
[表18]
根据本发明设定UE到UE共存要求的第三方案相对于针对频带5的现有频带和所有保护频带定义为保护频带的所有频带来设定UE到UE共存要求。这可以解决在全球漫游时邻近UE之间的所有干扰问题并且允许频带间CA 1A-5A用于所有区域中。因此,第三方案相对于用作PHS带和频带1的保护频带的E-UTRA频带1、3、7、8、9、11、18、19、20、21、22、26、27、28、33、34、38、39、40、42、43和44来设定要求,并且相对于用作频带5的保护频带的E-UTRA频带2、4、5、10、12、13、14、17、22、23、24、25、26、27、28、41、42和43来设定要求。
然而,不能够在其中使用部分重叠的工作频带或优选实际工作频带之间的子集的国家和区域中使用第三方案。例如,因为频带2的下行链路是1930-1990MHz,所以频带2的下行链路在1930至1980MHz期间与频带1的下行链路重叠。在这种情况下,频带2的下行链路不能够被双工器或滤波器区分。因此,频带1的UE明显地干扰邻近频带2的UE。因此,不能够在相同区域中使用频带2或频带25和频带25。
[表19]
同时,为了按区域(或洲)组合上述CA频带,除添加支持两个上行链路频带间CA的UE到UE共存要求的方案之外,可以向现有3GPP版本8或9的UE到UE共存要求添加具有两个上行链路的区域(洲)的要求。这可以表示为如下的列表的联合,即,该列表具有待在其中两个频带间如在上述建议的方案中那样使用的区域中保护的频带。在上述频带间CA 1A-5A UE和3A-5A的情况下,待在亚洲保护的频带包括频带1、3、5、8、26和40。在南美区域中的保护频带包括频带1、3、5、7、8、26、27、28、38和42。因此,其联合可以在亚太区域和南美区域中相对于保护频带1、3、5、7、8、26、27、28、38、40和42添加要求如下。
[表20]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UE的操作。
参照图20(a),图20(a)例示了提供商A和提供商B同时向特定区域提供服务的示例。
在这种情形下,如图20(b)中所示,提供商A的BS发送主信息块(MIB)和系统信息块(SIB)。
SIB可以包括关于由BS所用的工作频带的信息、关于上行链路UL带宽的信息和关于在表2中所列举的工作频带之中的上行链路UL载波频率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当载波聚合CA被设定并且CA被激活时,提供商A的UE确定设定CA是否对应于频带间CA。可以通过接收辅小区的设定来设定CA。此外,可以通过接关于辅小区的激活的信号来激活CA。
当设定CA对应于频带间CA时,各个载波具有频带1和频带5,并且各个频带的资源块RB的数目是100以下,提供商A的UE发送比作为在表16至19之一中所列举的保护频带而泄漏的在表16至19之一中所列举的值小的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
然而,当待由UE使用的频带是基于SIB的频带1和频带5中的一个时,提供商A的UE发送比在表19中所列举的值小的泄漏至在表19中所列举的保护频带的杂散发射的最大值。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根据硬件实施方式,可以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根据固件或软件实施方式,可以以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或函数的形式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法。软件代码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使得软件代码可以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单元可以位于处理器内部或外部以通过各种已知手段与处理器交换数据。将参照图21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基站200包括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射频(RF)单元203。存储器202连接至处理器201以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201的各种信息。RF单元203连接至处理器201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201实现建议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站200的操作可以由处理器201实现。
无线装置100包括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RF单元103。存储器102连接至处理器101以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01的各种信息。RF单元103连接至处理器101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处理器101实现建议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无线100的操作可以由处理器201实现。
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另一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存储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存储装置。RF单元可以包括基带电路以处理RF信号。当实现实施方式时,上述方案可以由模块(过程、函数等)实现以执行上述功能。模块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存储器可以位于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已知手段连接至处理器。
在上述示例性系统中,尽管基于包括一系列步骤或块的流程图对方法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步骤的顺序。可以以与上述其它步骤不同的顺序或与上述其它步骤同时生成一些步骤。此外,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众所周知的是,在流程图中包括的步骤不是排他的而是包括其它步骤,或在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消除流程图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步骤。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限制杂散发射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UE的射频(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则将所述UE的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
如果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所述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则将所述UE的所述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7、8、38、40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以及
通过所配置的RF单元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RF单元聚合所述频带1和所述频带5的频带间载波时,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的设定载波聚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接收系统信息,其中,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与所述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相关的信息。
5.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可由所述处理器控制并且配置成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其中,如果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则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被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
其中,如果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使用所述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5,则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被限制到-50dBm以用于保护使用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7、8、38、40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的其它UE,从而将对于相同区域的UE到UE共存要求施加到区域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当所述RF单元聚合所述频带1和所述频带5的频带间载波时,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RF单元接收所述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的设定载波聚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RF单元接收系统信息,并且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与所述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相关的信息。
9.一种用于限制杂散发射的方法,所述方法由用户设备(UE)执行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与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的载波聚合相关的配置,
如果在所述频带1和5中的每一个频带内的RB的数目等于或小于100,则将所述RF单元配置成将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50dBm以保护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5、7、8、38、40、42中的至少一个频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RF单元配置成将所述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2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6。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UE的所述RF单元配置成将所述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3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8。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接收系统信息,其中,所述系统信息包括与所述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中的至少一个频带相关的信息。
13.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能够由所述处理器控制并且配置成发送上行链路信号,
其中,如果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聚合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和5,并且如果在所述频带1和5中的每一个频带内的RB的数目等于或小于100,则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被限制到-50dBm以保护基于3GPP标准的E-UTRA频带1、3、5、7、8、38、40、42中的至少一个频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2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6。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设备,其中,所述RF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杂散发射的最大电平限制到-37dBm以用于保护E-UTRA频带28。
CN201480001201.1A 2013-03-26 2014-03-25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Active CN104285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5508P 2013-03-26 2013-03-26
US61/805,508 2013-03-26
US201361884127P 2013-09-29 2013-09-29
US61/884,127 2013-09-29
KR1020140032054A KR101449373B1 (ko) 2013-03-26 2014-03-19 스퓨리어스 방사를 최소화하기 위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KR10-2014-0032054 2014-03-19
PCT/KR2014/002486 WO2014157906A1 (en) 2013-03-26 2014-03-25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to minimize spurious e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5480A true CN104285480A (zh) 2015-01-14
CN104285480B CN104285480B (zh) 2018-05-04

Family

ID=5199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1201.1A Active CN104285480B (zh) 2013-03-26 2014-03-25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265038B2 (zh)
EP (1) EP2979501B1 (zh)
JP (2) JP5856353B2 (zh)
KR (1) KR101449373B1 (zh)
CN (1) CN104285480B (zh)
WO (1) WO20141579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993A (zh) * 2019-08-15 2022-03-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以及终端操作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217729T3 (pl) * 2014-11-07 2020-10-19 Ntt Docomo, Inc. Urządzenie użytkownika, system łączności mobilnej, oraz sposób stosowania wartości sygnalizacji
US10271313B2 (en) * 2015-03-10 2019-04-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adap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s
WO2017052146A1 (ko) * 2015-09-24 2017-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rose 통신에 대한 수신 감도를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US10236924B2 (en) * 2016-03-31 2019-03-19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Wireless Ltd Reducing out-of-channel noise in a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WDS)
KR102180844B1 (ko) * 2017-10-31 2020-11-1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불요파 감시 시스템
US10771226B2 (en) * 2018-02-19 2020-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limiting spurious e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performing the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9527A1 (en) * 2009-04-27 2012-04-26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812655A (zh) * 2010-04-05 2012-1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5015971D1 (de) 2005-09-13 2009-09-24 Ntt Docomo Inc Dynamische Unterkanalzuweisung in einem OFDM/TDMA TDD Kommunikationssystem
KR101453931B1 (ko) * 2007-03-30 2014-10-2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이동통신시스템, 기지국장치, 유저장치 및 방법
KR101078478B1 (ko) * 2007-04-19 2011-10-3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셀룰러 ofdma 시스템을 위한 매크로 다이버시티 기반상향링크 자원할당 방법
JP5406520B2 (ja) 2008-12-25 2014-02-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閾値設定方法
JP5227938B2 (ja) * 2008-12-26 2013-07-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JP2010272913A (ja) * 2009-05-19 2010-12-02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送信機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される半導体集積回路
US8238323B2 (en) 2009-06-11 2012-08-07 Intel Corporation OFDMA cellular network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KR101697597B1 (ko) * 2010-04-01 2017-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신 파워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1249858A (ja) * 2010-04-30 2011-12-08 Ntt Docomo Inc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モード設定方法
US8693598B2 (en) * 2011-08-05 2014-04-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dio receiver with mitigation modules and mixers with phase compen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9527A1 (en) * 2009-04-27 2012-04-26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2812655A (zh) * 2010-04-05 2012-12-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发送判定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TS36.101 V8.3.0》", 30 September 200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993A (zh) * 2019-08-15 2022-03-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以及终端操作控制方法
CN114245993B (zh) * 2019-08-15 2024-04-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03828A (ja) 2016-06-02
EP2979501A1 (en) 2016-02-03
JP5856353B2 (ja) 2016-02-09
EP2979501A4 (en) 2016-11-09
US10205580B2 (en) 2019-02-12
US20150289255A1 (en) 2015-10-08
JP6339061B2 (ja) 2018-06-06
US9265038B2 (en) 2016-02-16
US9843433B2 (en) 2017-12-12
US20180076945A1 (en) 2018-03-15
CN104285480B (zh) 2018-05-04
WO2014157906A1 (en) 2014-10-02
JP2015517769A (ja) 2015-06-22
US20160134410A1 (en) 2016-05-12
KR101449373B1 (ko) 2014-10-08
EP2979501B1 (en) 2019-09-11
KR20140117283A (ko) 2014-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3261B (zh) 利用较少的传输资源块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防止频带内非连续上行链路载波聚合中的基准灵敏度降低的方法和终端
CN104541459B (zh) 通过减少的传输资源块和功率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无线设备和e节点b
US1040431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aggregating three downlink carriers and two uplink carriers
CN104285480B (zh) 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以最小化杂散发射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20180103441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power and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JP6454798B2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電力決定方法及び無線機器
US1036173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aggregating two uplink carriers
US10375651B2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apable of protecting neighboring band from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band
KR101306747B1 (ko) 전송 전력 감소 방법 및 그 단말
KR101545099B1 (ko)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을 결정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