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8291A - 包缝机 - Google Patents

包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8291A
CN102808291A CN2011101442814A CN201110144281A CN102808291A CN 102808291 A CN102808291 A CN 102808291A CN 2011101442814 A CN2011101442814 A CN 2011101442814A CN 201110144281 A CN201110144281 A CN 201110144281A CN 102808291 A CN102808291 A CN 102808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er
last
overlock machine
sewing machines
go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442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8291B (zh
Inventor
藤田州司
竹下公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442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08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08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8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8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8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包缝机,无论针距大小如何,都能够形成稳定质量的包边线迹。本发明的包缝机中,针(21)相对于针板(13)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缝纫机前侧下方上下移动,使下弯针(31)在与缝纫机前后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摆动,包缝机(10)中,将用于移动上弯针(41)的上弯针轴(43)配置成在缝纫机前后方向上,沿着缝纫机下部从缝纫机后侧上方朝向缝纫机前侧下方倾斜。这样,上弯针(41)在缝纫机前后方向上,可沿着从缝纫机后侧下方到缝纫机前侧上方的角度上下移动。

Description

包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行包边缝制的包缝机。
背景技术
以往,为防止被缝制物(布料)边端散脱,已出现形成图1所示的包边(overlock)线迹的包缝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包缝机通过上下移动的针与上下左右摆动的上下弯针联动,一面用切刀切断被缝制物端部,一面利用缝线1与通过上弯针及下弯针的弯针线a、b的线迹包住其切断端,以实行缝制。
一般而言,包缝机将前端有针的针杆设置成以相对于针板倾斜的角度上下移动自如,并将下弯针设置成可在与缝纫机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内摆动自如,将上弯针设置成可在与缝纫机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内运动自如。在如此构成的包缝机中,通过针杆、下弯针及上弯针的联动实行包边缝制。
另外,作为包缝机,已出现针杆以垂直于针板的角度上下移动的包缝机。在该包缝机中,下弯针在与缝纫机前后方向垂直的面内摆动,且上弯针在相对于缝纫机前后方向倾斜的面内运动。在该包缝机中,针运动轨迹面与下弯针摆动轨迹面保持平行。另外,在现有的包缝机中,不管是针杆以相对于针板倾斜的角度上下移动,还是针杆以垂直于针板的角度上下移动,上弯针运动面与针运动面形成的角度大致相同。
该现有包缝机如图2所示,沿箭头MA方向下降的针穿过由上弯针3、从上弯针3的线孔3a延伸至打结点C的上弯针线aa、以及以钩住上弯针3的状态延伸至打结点C的下弯针线bb所围成的倒三角形状区域(以下又称“倒三角区域”)T内,从而形成包缝线迹。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342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在现有包缝机中,在形成了线迹时,传送相当于缝一针的被缝制物(布料)。由此,形成所述倒三角区域T的上弯针线aa1与下弯针线bb的被缝制物(布料)上打结点C会向送布方向下游移动,故由针2方向所见的倒三角区域T面积会变宽,形成下一线迹时,针2容易进入此区域。
但在针距小以及空缝时,形成所述倒三角区域T的上弯针线aa1与下弯针线bb的被缝制物(布料)上打结点C被送至送布方向下游的距离会变小。因此,针2捞取上弯针线a时,上弯针3、上弯针线aa1及下弯针线bb所形成的所述倒三角区域T面积会变小,使得针无法进入该倒三角区域T,造成容易发生跳针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此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针距大小如何,都能够形成质量稳定的包边线迹的包缝机。
本发明的包缝机的一种形态所采用的结构,包括:针;上弯针;下弯针;针上下移动机构,使所述针相对于针板以倾斜角度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缝纫机前侧下方上下移动;上弯针驱动机构,使所述上弯针移动;以及下弯针摆动机构,使所述下弯针31在垂直于所述缝纫机前后方向的面内摆动;且所述包缝机通过所述针与所述上下弯针的联动,在沿着缝纫机前后方向的被缝制物上形成包边线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针驱动机构包括:上弯针轴,从所述缝纫机前后方向上的缝纫机后侧上方朝向前侧下方倾斜并绕轴摆动自如地配置在所述缝纫机本体上。
根据本发明,无论针距大小如何,都能够形成稳定质量的包边线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边线迹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现有包边缝制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包缝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包缝机主要结构的正面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该包缝机主要结构的左侧视图。
图6是表示该包缝机的下弯针摆动机构及上弯针驱动机构主要结构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上弯针轴在该包缝机中的安装状态的左侧视图。
图8是在该包缝机利用上弯针捞取下弯针线时下弯针的纵截面图。
图9是从该包缝机后方观察上弯针及下弯针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该包缝机的包边缝制的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在该包缝机中由上弯针运动形成的倒三角形的针通过区域的左侧视图。
图12是从针一侧观察该包缝机中由上弯针运动形成的倒三角形的针通过区域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该包缝机在送布间距小的情形下形成的倒三角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包缝机
12  缝纫机臂部
13  针板
14  立柱部
17  机座部
18  机架
20  针驱动机构
21  针
23  针杆
25  针杆驱动轴
26  针杆驱动传达部
30  下弯针摆动机构
31  下弯针
31a 缺口部
31b 下弯针的上端部
31c 下弯针的下端部
32  下弯针支撑臂部
33  下弯针轴
34  下弯针轴球臂
35  下弯针摆动杆
36  偏心凸轮
37  下弯针轴球臂的球状部
40  上弯针驱动机构
41  上弯针
41a 上弯针的线孔
42  上弯针支撑臂部
43  上弯针轴
44  上弯针摆动臂部
45  上弯针滑动柱部
46  轴连接机构部
47  销
52  主轴
461 上弯针轴球臂
462 上弯针轴球臂的球状部
463 上弯针摆动杆
464 偏心凸轮
C   打结点
C1  打结位置
G   下弯针线捕捉位置
L1  现有技术的上弯针的运动轨迹
L2  本发明的上弯针的运动轨迹
T   以往例的倒三角区域
NT  本发明的倒三角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式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这里,缝纫机前侧指的是送布方向上游;缝纫机后侧指的是送布方向下游。另外,缝纫机前后方向(送布方向)称为X方向。
图3及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包缝机(以下称为“缝纫机”)10系包含针21、和此针联动以形成线迹的下弯针31及上弯针41。缝纫机10通过针21、下弯针31及上弯针41的联动实行包边缝制。
在缝纫机10中,以倾斜角度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缝纫机前侧下方上下驱动针21的针驱动机构20、驱动下弯针31的下弯针摆动机构30、驱动上弯针41的上弯针驱动机构40,其基本动作与现有包缝机相同。即,针21及上下弯针31、41通过由未图示的电机的驱动而旋转的主轴52进行驱动。众所周知,此主轴52通过卷绕在上轮53齿轮部53a的同步带(省略图示)连接至电机(省略图示)。伴随该电机的驱动,使上轮53旋转,并伴随该上轮53的旋转运动,使主轴52旋转。
此外,针21设在配置于缝纫机臂部12前端的针杆23前端。针杆23可上下移动地连接至缝纫机臂部12内配置的针杆驱动轴25。另外,针驱动机构20由图3至图5所示的针杆23、针杆驱动轴25、及将针杆23连接至针杆驱动轴25的针杆驱动传达部26等构成。
如图3及图5所示,针杆23以倾斜于针板13的角度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前侧下方安装。
如图4所示,针杆驱动轴25通过连接部57与配置于立柱部14内的连接杆55连接。连接杆55在下端56被滑动嵌合连接于固定在主轴52上的偏心凸轮52a。
通过驱动此主轴52,依靠偏心凸轮52a上下驱动连接杆55。伴随该驱动,驱动通过连接部57连接的针杆驱动轴25,并依靠针杆驱动传达部26驱动针杆23。通过此针杆23的驱动,使针21在所需定时相对于落针位置,也就是说,相对于针板13上的被缝制物,以倾斜角度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前侧下方上下移动。此结构众所周知,故省略进一步详细说明。
随着此针杆23使针21上下移动,下弯针摆动机构30使下弯针31摆动,上弯针驱动机构40驱动上弯针41。
下弯针摆动机构30及上弯针驱动机构40连接于主轴52上。
下弯针摆动机构30使下弯针31实行摆动运动,通过与上弯针41及针21联动,实行包边缝制。另外,虽未图示,但缝纫机10具有可在包边缝制的同时实行链缝的链缝弯针、以及使此链缝弯针沿缝纫机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摆动的链缝弯针摆动机构。
另外,虽未图示,但缝纫机10与众所周知的包缝机同样,将驱动送布齿的送布机构连接至主轴52。此送布齿在实行包边缝制时,通过主轴52的旋转,与针21、上下弯针31、41同时驱动,并通过与压布板(参照图3)15联动输送被缝制物。
下弯针摆动机构30可使下弯针31在垂直于缝纫机10送布方向的面内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下弯针摆动机构30具有支持下弯针31的下弯针支撑臂部32、接合于此下弯针支撑臂部32的下弯针轴33、固定于下弯针轴33的下弯针轴球臂34、连接于下弯针轴球臂34的下弯针摆动杆35、及偏心凸轮36。另外,在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以虚线表示下弯针摆动机构30和支持下弯针摆动机构30的机架的一部分,并且以实线表示上弯针驱动机构40和支持上弯针驱动机构40的机架的一部分。
下弯针31安装于下弯针支撑臂部32一端32a。下弯针31向下弯针支撑臂部32延伸方向突出。在此下弯针支撑臂部32另一端32b,与下弯针支撑臂部32及下弯针31垂直地固定着下弯针轴33。
下弯针轴33在缝纫机10之机座部17内,转动自如地支撑于主轴52下方位置。具体而言,下弯针轴33在机座部17内机座部机架(以下简称“机架”)18下部,垂直于主轴52延伸方向的方向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被配置成以下弯针轴33轴心为旋转中心转动自如。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此下弯针轴33周边连接下弯针轴球臂34,在此下弯针轴球臂34形成球状部37。
此球状部37嵌合于在下弯针摆动杆35一端形成的轴承部35a,可做球面运动。即,下弯针轴球臂34与下弯针摆动杆35通过万向接头连接。
此外,在下弯针摆动杆35另一端形成凸轮承接36b,此凸轮承接36b旋转自如地嵌合于固定在主轴52上的偏心凸轮36(参照图5)。凭借此结构,主轴52旋转时,可使下弯针摆动杆35随偏心凸轮36上下移动,通过此移动,可依靠具有球状部37的下弯针轴球臂34,使下弯针轴33绕轴地在既定范围内来回旋转运动。通过此来回旋转运动,下弯针支撑臂部32以另一端32b为中心转动,使一端32a的下弯针31在下弯针轴33轴线周围且遍及规定的角度范围而进行来回旋转运动(参照图4)。这样,下弯针31可在针板13下方从下降针21后方(送布方向下游)捕捉针线。
上弯针驱动机构40使上弯针41沿着与缝纫机10前后方向或送布方向垂直的面,在从缝纫机10前侧上方至后侧下方的倾斜面内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弯针驱动机构40具有上弯针支撑臂部42、上弯针轴43、及轴连接机构部46。
上弯针支撑臂部42具有固定于上弯针轴43的上弯针摆动臂部44、以及转动自如地枢定于此上弯针摆动臂部44的上弯针滑动柱部45。
上弯针41被安装于上弯针滑动柱部45一端45a侧面。
上弯针滑动柱部45在机座部17机架18的缝纫机前侧的前侧机架18a(参照图4至图7)上,沿上下方向延伸配置。另外,这里,前侧机架18a从缝纫机前侧上方朝向缝纫机后侧下方倾斜地设置在支持下弯针轴33的一端的、垂直的前侧机架18b(参照图4至图6)。
在此上弯针滑动柱部45另一端45b,以销47为中心转动自如地安装着上弯针摆动臂部44一端44a。此销47与上弯针轴43平行。
该上弯针摆动臂部44及上弯针滑动柱部45与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前侧下方倾斜配置的上弯针轴43垂直。也就是说,在与送布方向垂直的面上,配置在从缝纫机前侧上方朝向缝纫机后侧下方倾斜的方向上。
即,固定于上弯针摆动臂部44及上弯针滑动柱部45所构成的上弯针支撑臂部42的上弯针41的X座标位置比与上弯针轴43连接的上弯针摆动臂部44另一端44b的X座标位置更靠近缝纫机前侧(送布方向上游)。
另外,上弯针滑动柱部45移动自如地穿过滑动轴承48(参照图4和图5),后者转动自如地固定在前侧机架18a上。滑动轴承48引导上弯针滑动柱部45的移动方向。
在此上弯针摆动臂部44另一端44b,上弯针轴43被固定成与上弯针摆动臂部44的延伸方向垂直。
上弯针摆动臂部44以与上弯针轴43连接的另一端44b为中心摆动自如。这样,当上弯针轴43旋转时,可使上弯针摆动臂部44以另一端44b为中心摆动,随着此摆动,通过上弯针滑动柱部45,上弯针41实行既定摆动运动。此上弯针41在从缝纫机的后侧下方朝向前侧上方倾斜的面上摆动。
上弯针轴43以上弯针轴43中心为旋转中心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机架18上。
如图5所示,上弯针轴43在机座部17内,与主轴52垂直,并以下降斜率从缝纫机后侧上方朝向前侧下方倾斜。
本实施方式说明的包缝机10中,针21的落针位置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缝纫机前侧下方倾斜着做上下移动,且下弯针31运动轨迹在与送布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在此包缝机10中,为了呈现可形成线迹的上弯针41的运动轨迹,上弯针轴43以既定角度倾斜着支撑于缝纫机机架18上。
具体而言,本包缝机10的上弯针41的运动轨迹如图7所示,相对于与送布方向垂直之平面,在从缝纫机后侧下部至缝纫机前侧上部倾斜的平面上做上下移动。而且,此上弯针41的运动轨迹经过现有缝纫机的上弯针运动轨迹L1的下弯针线捕捉位置G,且形成的轨迹L2位于从比落针位置更靠后的下方朝向落针位置前侧上方倾斜的平面内。
为使上弯针41描绘此种轨迹,上弯针轴43在机座部17内转动自如地支撑于机架18上。
换言之,为使上弯针描绘经过下弯针线捕捉位置G的运动轨迹(图7中L2),上弯针轴43被安装于机架18上。
上弯针轴43依靠轴连接机构部46连接于主轴52。只要采用可将主轴52的旋转转换成上弯针轴43的旋转的构造,轴连接机构部46如何形成均无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轴连接机构部46具有上弯针轴球臂461、上弯针摆动杆463、及偏心凸轮464。
具体而言,上弯针轴43周边连接上弯针轴球臂461。在此上弯针轴球臂461,形成球状部462。
在此球状部462,球面嵌合形成于上弯针摆动杆463一端的轴承463a且运动自如。即,上弯针轴球臂461与上弯针摆动杆463通过万向接头连接。
此上弯针摆动杆463另一端形成凸轮轴承463b(参照图5)。此凸轮轴承463b旋转自如地嵌合于固定在主轴52上的偏心凸轮464。
因此,当主轴52旋转时,上弯针摆动杆463可依靠偏心凸轮464、凸轮轴承463b上下移动。随着此移动,通过上弯针摆动杆463与球状部462连接的上弯针轴球臂461可使上弯针轴43在其轴线周围的既定角度范围内实行来回旋转运动。这样,以上弯针轴43为中心,使上弯针摆动臂部44摆动,将上弯针滑动柱部45引导至滑动轴承48而上下左右移动。
与上弯针摆动臂部44垂直固定的上弯针轴43从缝纫机后侧上方朝向缝纫机前侧下方倾斜,且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机架18上。因此,与上弯针轴43垂直连接的上弯针摆动臂部44可在与上弯针轴43轴线方向垂直的平面上,也就是说,可相对于垂直于送布方向的平面,在以下降斜率从缝纫机前侧上方朝向缝纫机后侧下方倾斜的平面内摆动。同时,被销47枢定在上弯针轴43而引导至滑动轴承48的上弯针滑动柱部45可在与上弯针摆动臂部44运动轨迹存在的倾斜面平行的平面内上下左右移动。同时,上弯针41在以下降斜率从缝纫机前侧(送布方向上游)上方朝向缝纫机后侧(送布方向下游)下方倾斜的方向(L2)上做上下移动,且在上升移动中,向落针方向摆动。
上弯针41在由下死点移动至上死点时,在落针位置下部附近,且在下弯针31送布方向下游,捕捉下弯针31的下弯针线后上升。此时,在针21由下死点上升时,下弯针31已经捞起针线圈。
此处,利用图8及图9说明下弯针的构造。
图8是在该包缝机中从左侧观察利用上弯针捕捉下弯针线的下弯针31的纵截面图,图9是从缝纫机后方(送布方向下游)观察该包缝机的上弯针41及下弯针31。
如图8及图9所示,下弯针31在利用上弯针41捞取下弯针线一侧(也就是下弯针31在缝纫机后侧)形成缺口部31a。此缺口部31a对应于上弯针41的运动轨迹,从缝纫机前侧上方朝向缝纫机后侧下方倾斜,下弯针31下端部31c的壁厚比上端部31b更厚。
因此,相对于垂直于送布方向的平面,运动轨迹以下降斜率从缝纫机前侧上方朝向后侧下方倾斜的上弯针41可用于在下弯针线捕捉位置G捞取在垂直于送布方向的平面内摆动的下弯针31的下弯针线。
也就是说,作为在垂直于送布方向的平面内驱动下弯针31的下弯针摆动机构30,仅改变下弯针31的缺口部31a形状,下弯针摆动机构即可使用与以前一样的机构。
如此,上弯针41可与下弯针31交叉,在下弯针线捕捉位置G捕捉下弯针线后上升至针板13上方。
通过上弯针41上升,在针板13上方,通过上弯针41的线孔41a向针板13上被缝制物上打结点延伸的上弯针线、以被上弯针41捞取的状态向针板13上被缝制物上打结点延伸的下弯针线、上弯针41形成可供下降针21通过的倒三角形针通过区域(图10至图12所示的“倒三角区域”NT)。针21可进入此倒三角区域,也就是说,针尖可捞取上弯针线。
如图10所示,此倒三角区域是指上弯针41(具体而言,由线供给源一侧沿着上弯针41的延伸方向穿过上弯针41线孔41a的上弯针线)、被上弯针41捞取的下弯针线b及上弯针线a(具体而言,穿过上弯针41线孔向打结点延伸的上弯针线部分a1)所围成的内侧部分。
此后,针21一面下降(箭头Ma方向),一面随着上弯针41后退移动(箭头Mb方向),钩在上弯针41上的下弯针线会脱落。接着,随着下弯针31后退移动(箭头Mc方向),钩在下弯针31上的针线(针线圈)1脱落。此后,在针21的下死点,勒紧前一针的针线而摆动的下弯针31前进移动,下弯针31捞取由针21的下死点上升所形成的针线圈,并重复上述动作,以实行包边缝制。
此处,在本包缝机10中,通过针驱动机构20,以相对于针板13从缝纫机后侧上方朝向前侧下方倾斜的角度,使前端有针21的针杆23上下移动。此外,下弯针摆动机构30在与缝纫机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内使下弯针31摆动。另外,上弯针驱动机构40具有从缝纫机前后方向的缝纫机后侧上方朝向前侧下方倾斜的上弯针轴43,上弯针摆动臂部44及上弯针滑动柱部45在与相对倾斜的上弯针轴43垂直的平面内(也就是在与上弯针轴43的径向平行的平面)运动,使上弯针实行动作。
即,上弯针41的运动轨迹变成从缝纫机前后方向的缝纫机后侧下方朝向前侧上方倾斜的平面内的运动轨迹。
在本包缝机10中,在上弯针41由下死点移动至上死点时,通过以上升斜率从缝纫机后侧下方朝向缝纫机前侧上方倾斜的移动,在针21进入倒三角区域时,与在垂直于现有送布方向的平面内移动的上弯针的位置相比,可使上弯针41位于送布方向上游,以形成倒三角区域NT。
图11简略地表示在本包缝机10中,上弯针41运动所形成地倒三角形针通过区域(也就是倒三角区域)。图11是从包缝机10侧面观察的倒三角区域左侧视图。
即,如图11所示,在本包缝机10中,与垂直于送布方向的倾斜平面内的现有倒三角区域T(与图2的倒三角区域T相同)相比,可在以下降斜率从缝纫机前侧上方朝向缝纫机后侧下方倾斜的平面内,以上弯针41为一边形成倒三角区域NT。
图12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包缝机中由上弯针运动形成的针通过区域(也就是针下降时插入并穿过的倒三角区域)的图示,即从针一侧观察的倒三角区域视图。
在图12A中,显示以顶点为打结点C,以其对边为上弯针41的倒三角区域NT,具体而言,显示本包缝机的上弯针41、从上弯针41线孔41a向打结点C延伸的上弯针线a1、以被上弯针41捞取的状态延伸至打结点C的下弯针线b1所围成的倒三角区域NT。
在图12B中,显示以顶点为打结点C,以其对边为现有包缝机的上弯针3的倒三角区域T。具体而言,在图12B中,显示上弯针3、从上弯针3线孔3a延伸至打结点C的上弯针线aa1、以被上弯针3捞取的状态延伸至打结点C的下弯针线bb1所围成的倒三角区域T。在图12中,作为本实施方式包缝机10的比较对象的现有包缝机相对于针板以从缝纫机后侧上部朝向缝纫机前侧下部倾斜的角度上下移动,且缝纫机上下弯针的运动轨迹在垂直于送布方向的平面内。此外,图13B的现有包缝机也是具有同样构造的现有缝纫机。
如图12所示,本包缝机10的倒三角区域NT(参照图12A)从针21一侧观察,区域(供针21、2插入的区域)比现有上弯针3的倒三角区域T(参照图12B)更宽。本包缝机10的倒三角区域NT以基准线K上被缝制物(布料)一侧的打结点C为基准时,倒三角区域打结点C的对边上弯针41位置比现有上弯针3更靠近缝纫机前侧(缝纫机上游),故比现有倒三角区域T更深入缝纫机前侧(送布方向上游)。此外,图12B所示的倒三角区域T对应于图2所示的现有包缝机的倒三角区域T。
即,被缝制物一侧的打结点C、针21轨迹(与箭头Ma同方向的轨迹)、下弯针31的轨迹在本包缝机10及现有包缝机中虽然相同,但上弯针41轨迹则相异。
换言之,在本包缝机10的上弯针41中,针板13上的上死点位置比现有包缝机的上弯针3更靠近缝纫机前侧。
这样,上弯针41位置比现有上弯针3更靠近缝纫机前侧(送布方向上游),也就是说,位于作业员之前方,故倒三角区域NT的打结点C与其对边上弯针41的送布方向的距离变长,从针21方向观察时,倒三角区域NT的面积比现有倒三角区域T更宽,使针21更容易进入。
因此,在针距小以及空缝时,也不会有跳针,可确保稳定的质量。
图13B用来简略说明在送布间距小的情形下所形成的倒三角区域。此外,在图13A中,简略显示图12A所示的倒三角区域NT,并以NT1表示利用本包缝机及现有包缝机实行包边缝制时,在送布间距小的情形下所形成的倒三角区域。此外,在图13B中,简略显示图12B所示的倒三角区域T,并与图13A同样以T1表示利用现有包缝机实行包边缝制时,在送布间距小的情形下所形成的倒三角区域。
如图13所示,针距小以及空缝时,上弯针线a与下弯针线b组成的布料侧打结部不太会向送布方向输送,而会位于K1上的位置C1。此外,在针距为通常间距的情形下,布料侧打结位置是以C方式向送布方向输送,会位于基准线K上的位置C。
即使在布料侧打结部在基准线K1上的打结位置C1形成倒三角区域的情形下,在本包缝机10中,本包缝机10的上弯针41也会比现有包缝机的上弯针3更靠近缝纫机前侧(送布方向上游)。
也就是说,在布料侧打结部作为基准线K1上的打结位置C1而接近于落针位置的情形下,上弯针41的X座标位置也会比上弯针3的X座标位置更靠近缝纫机前侧(送布方向上游)。因此,在本包缝机10中,如图13A所示,在针板上方以打结位置C1为顶点、以上弯针为顶点的打结位置C1的对边,可充分形成供针21正确插入的倒三角区域NT1。此倒三角区域NT1从针一侧观察时,比图13B所示的现有缝纫机的倒三角区域T1更便于通过,也就是说,可插入区域更宽。
即,在图13B所示的现有缝纫机中,在布料侧打结部位于基准线K1上的打结位置C1形成倒三角区域的情形下,上弯针2会在垂直于送布方向的平面内移动。因此,倒三角区域T1在基准线K1,也就是说,在接近于落针位置的位置,会沿着基准线K1呈现隆起形状。当从下降至落针位置的针2一侧观察时,打结位置C1与其对边的上弯针2的X座标距离会变短,呈现内部区域狭窄的倒三角区域T1,针2无法进入此倒三角区域T1内,容易发生跳针。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针21下降以形成线迹时,从针方向观察的倒三角区域面积会变宽,便于针21正确插入倒三角区域NT、NT1内。即使在针距小以及空缝时,倒三角区域NT顶点的打结点C不太能送往送布方向下游的情形下,打结点C对边的上弯针也会从缝纫机后侧下方向缝纫机前侧上方(送布方向上游)上升移动,故倒三角区域NT变宽,针21容易进入。因此,在针距小以及空缝时,也不会有跳针,可确保稳定的质量。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包缝机具有无论针距大小如何,都能够形成质量稳定的包边线迹的效果,作为具备包缝功能的缝纫机,颇为有用。

Claims (5)

1.一种包缝机,包括:
针;
上弯针;
下弯针;
针上下移动机构,使所述针相对于针板以倾斜角度从缝纫机后侧上方至缝纫机前侧下方上下移动;
上弯针驱动机构,使所述上弯针移动;以及
下弯针摆动机构,使所述下弯针在垂直于所述缝纫机前后方向的面内摆动;且
所述包缝机通过所述针与所述上下弯针的联动,在沿着缝纫机前后方向的被缝制物上形成包边线迹,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弯针驱动机构包括:
上弯针轴,从所述缝纫机前后方向上的缝纫机后侧上方朝向前侧下方倾斜并绕轴摆动自如地配置在所述缝纫机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弯针驱动机构使所述上弯针在所述缝纫机前后方向上的从缝纫机前侧上方朝向后侧下方倾斜的面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弯针驱动机构包含上弯针支撑臂部,所述上弯针支撑臂部在一端部侧固定有所述上弯针,并且在另一端部侧与所述上弯针轴垂直枢定且转动自如;
所述上弯针支撑臂部伴随所述上弯针轴的摆动,在所述上弯针轴的径向平面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弯针支撑臂部包括:
上弯针滑动柱部,固定有所述上弯针,且可在上下方向上滑动;以及
上弯针摆动臂部,通过与所述上弯针轴平行的销枢定于所述上弯针滑动柱部,且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上弯针轴;
所述上弯针伴随所述上弯针轴的摆动,通过上弯针摆动臂部及所述上弯针滑动柱部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缝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弯针的上弯针对向面呈沿着所述上弯针的移动轨迹倾斜的倾斜面。
CN201110144281.4A 2011-05-31 2011-05-31 包缝机 Active CN102808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44281.4A CN102808291B (zh) 2011-05-31 2011-05-31 包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44281.4A CN102808291B (zh) 2011-05-31 2011-05-31 包缝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8291A true CN102808291A (zh) 2012-12-05
CN102808291B CN10280829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723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4281.4A Active CN102808291B (zh) 2011-05-31 2011-05-31 包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082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5675A (zh) * 2014-10-06 2017-05-31 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缝制三维成型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4806U (zh) * 1987-10-24 1988-09-28 重庆缝纫机工业公司 三线锁边机
CN2076120U (zh) * 1990-08-11 1991-05-01 张永新 家用三线包缝机
CN1070699A (zh) * 1991-07-15 1993-04-07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
CN1139160A (zh) * 1995-06-24 1997-01-01 肖元培 一种五线包缝机
US6109195A (en) * 1997-08-18 2000-08-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CN1294211A (zh) * 1999-10-26 2001-05-09 肖元培 一种改进型五线包缝机
CN201006936Y (zh) * 2007-01-17 2008-01-16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直驱包缝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4806U (zh) * 1987-10-24 1988-09-28 重庆缝纫机工业公司 三线锁边机
CN2076120U (zh) * 1990-08-11 1991-05-01 张永新 家用三线包缝机
CN1070699A (zh) * 1991-07-15 1993-04-07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缝纫机的弯针驱动装置
CN1139160A (zh) * 1995-06-24 1997-01-01 肖元培 一种五线包缝机
US6109195A (en) * 1997-08-18 2000-08-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ver-lock sewing machine
CN1294211A (zh) * 1999-10-26 2001-05-09 肖元培 一种改进型五线包缝机
CN201006936Y (zh) * 2007-01-17 2008-01-16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直驱包缝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5675A (zh) * 2014-10-06 2017-05-31 恩坦华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缝制三维成型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US11292401B2 (en) 2014-10-06 2022-04-05 Inteva Product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tching a three dimensional formed component and components formed from the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8291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8971B (zh) 单线锁型缝纫手缝线迹形成方法以及缝纫机
JPWO2019244342A1 (ja) 2本針本縫ミシン
CN208949517U (zh) 缝制装置
TWI660086B (zh) 裁縫機
CN102808291A (zh) 包缝机
TWI354722B (en) Stitch skip equipment of chain stitch sewing machi
CN109423780A (zh) 缝制装置
TWI527950B (zh) 包縫機
CN107558022A (zh) 下轴单元和缝制装置
TWI248486B (en) Needle protector for sewing machine
JPS5844393B2 (ja) ミシンでダブル・チェ−ン・ステッチを作る装置
CN102839502A (zh) 柱型高头缝纫机装置
TWM541477U (zh) 高頭柱型的多針縫紉機
US3342150A (en) Upper and lower border deflecting means for overedge sewing machines
CN202247300U (zh) 缝纫机的弯针装置
CN101205661B (zh) 针进给缝纫机
CN101250797B (zh) 缝纫机的上打环器驱动机构
JP2974557B2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の縫い目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105817B2 (ja) ミシンの布送り機構
JP2006346135A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スパンコール縫付け方法
JP6537056B2 (ja) 2本針本縫ミシン
JP2006346134A (ja) 二重環縫いミシンにおけるスパンコール縫付け方法
JP2023092035A (ja) ミシン
US260130A (en) Eaele h
CN100334284C (zh) 机器缝纫双线链式线迹的线缝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