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4746B -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4746B
CN102804746B CN201080026727.7A CN201080026727A CN102804746B CN 102804746 B CN102804746 B CN 102804746B CN 201080026727 A CN201080026727 A CN 201080026727A CN 102804746 B CN102804746 B CN 1028047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or
message
connection control
conference terminal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67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4746A (zh
Inventor
小野竜太郎
持田尚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04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7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47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47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3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04L65/4046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with distributed flo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88Call or conference reconnect, e.g. resulting from isdn terminal port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能够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来执行转发,改变端点的数量或在会议服务器之间转换。该通信装置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响应来控制在通信装置和至少另一个通信装置之间保持的会话,该通信装置包括: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具有在基本方法或响应中编写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该再连接控制信息与在会话结束后执行的操作相关;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向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在从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再连接控制信息是给出维持空闲状态直到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指令的信息、或指示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信息。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它们容易地实现转发(transfer)服务、端点数量改变服务或会议服务器转换(transition)服务,并且执行多方通话(call)。
背景技术
近来,除了以电话或视频电话为典型的点到点通信之外,实现三方或更多方可以参与的音频会议或多点视频会议的多点通信也已经被投入实际使用。采用多点通信的服务包括音频或视频通信服务和其次的另外的服务。例如,该另外的服务是:向第三方转发两方通话的服务;端点数量改变服务,其中,两方通话被切换为三方通话,或者三方通话被切换为两方通话;会议服务器转换服务,其中,改变所使用的会议服务器;等等。作为提供这样的服务的方法,存在符合SIP(会话发起协议)的转发方法、端点数量改变方法或会议服务器转换方法。
图17是示出符合SIP的电话服务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在图17中所示的系统中,支持在SIP中定义的诸如“参考(REFER)”和“通知(NOTIFY)”等的扩展方法的IP电话801至804和会议服务器810通过网络800彼此连接。在这样的系统中,在IP电话801至804执行两方通话的情况下,IP电话可以彼此进行通信,而不通过会议服务器810。在IP电话801至804在三方或更多方之间执行通话的情况下,IP电话可以通过会议服务器810来彼此进行通信。
在图17中所示的系统中,以下面的过程执行在两方通话期间向第三方的转发。首先,在IP电话801和IP电话802之间的通话期间,IP电话801搁置该通话。然后,IP电话801向IP电话803进行发送以设定与IP电话803的通话状态。当IP电话801此后执行向IP电话803的转发时,在IP电话802和IP电话803之间建立新的通话。当在IP电话801与IP电话802之间的通话和在IP电话801与IP电话803之间的通话然后被切断时,转发完成。
将参考图18来描述在执行上述转发的情况下的SIP序列。图18是示出在符合SIP的电话服务中的转发序列的示例的视图。首先,IP电话801向IP电话802发送“邀请(INVITE)”请求。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IP电话802向IP电话801发送“200 OK”答复。结果,在IP电话801和IP电话802之间建立“通话A”。
当在建立通话A的状态中对IP电话801执行搁置操作时,IP电话801向IP电话802发送“更新(UPDATE)”请求。响应于这个“更新”请求,IP电话802向IP电话801发送“200 OK”答复。结果,IP电话801和IP电话802之间的通话A被搁置。
接下来,当对IP电话801执行呼叫IP电话803的操作时,IP电话801向IP电话803发送“邀请”请求。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IP电话803向IP电话801发送“200 OK”答复。结果,在IP电话801和IP电话803之间建立“通话B”。
当在建立通话B的状态中对IP电话801执行转发操作时,IP电话801执行下面的操作。IP电话801向IP电话802发送包含参考(Refer-to)报头的“参考”,在参考报头中,描述了IP电话803的URI(192.168.1.3)和通话B的会话信息。接下来,IP电话802向IP电话801发送响应于这个“参考”的“202接受(202 Accepted)”答复,并且此后向IP电话801发送“通知”。IP电话801向IP电话802发送响应于这个“通知”的“200 OK”答复。
此后,IP电话802向IP电话803发送“邀请”请求,其中,在取代(Replaces)报头中描述了通话B的会话信息。IP电话803向IP电话802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结果,在IP电话802和IP电话803之间建立“通话C”。为了切断在取代报头中描述的通话B,IP电话803向IP电话801发送“再见(BYE)”请求。在从IP电话803接收到响应于“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后,IP电话802向IP电话801发送包含指示转发完成的“200 OK”的“通知”。IP电话801向IP电话802发送响应于这个“通知”的“200 OK”答复,并且发送“再见”请求,以便切断通话A。IP电话802向IP电话80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的“200 OK”答复。作为上述过程的结果,使得IP电话802和IP电话803能够进行通话,并且转发完成。
接下来,将参考图19来描述在两方通话要被切换到三方通话的情况下的SIP序列。图19是示出在符合SIP的电话服务中从两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 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首先,IP电话801向IP电话802发送“邀请”请求。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IP电话802向IP电话801发送“200 OK”答复。结果,在IP电话801和IP电话802之间建立“通话A”。
当在建立通话A的状态中IP电话803向IP电话801发送“邀请”请求时,IP电话801向IP电话803发送指示呼叫的“180响铃(180 Ringing)”答复。当对IP电话801执行通话切换操作时,IP电话801向IP电话802发送“更新”请求。响应于这个“更新”请求,IP电话802向IP电话801发送“200 OK”答复。结果,搁置IP电话801和IP电话802之间的通话A。
接下来,IP电话801向IP电话803发送“200 OK”答复。结果,在IP电话801和IP电话803之间建立“通话B”。当然后对IP电话801执行向三方通话的切换的操作时,IP电话801向会议服务器810发送“邀请”请求。会议服务器810向IP电话80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以建立IP电话801参与的“会话C”。
此后,IP电话801向会议服务器810发送包含参考报头的“参考”,在参考报头中,描述了IP电话802的URI(192.168.1.2)和通话A的会话信息。接下来,会议服务器810向IP电话801发送响应于这个“参考”的“202接受”答复,并且此后向IP电话801发送“通知”。IP电话801向会议服务器810发送响应于这个“通知”的“200 OK”答复。此后,会议服务器810向IP电话802发送“邀请”请求,其中,在取代报头中描述了通话B的会话信息。IP电话802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以建立“会议D”。为了切断在取代报头中描述的通话B,IP电话802然后向IP电话801发送“再见”请求。
以与使得IP电话802参与会议的过程相同的过程,IP电话801也使得IP电话803参与会议。结果,IP电话801、802、803在会议服务器810之间分别建立作为会议会话的会议C、会议D和会议E,因此建立通过会议服务器810的三方通话。
接下来,将描述视频会议的示例。图20是示出符合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在图20中所示的系统中,视频会议终端901至904通过网络900彼此连接。视频会议终端901至904的每一个包含会议服务器,并且,在要执行在三方或更多方之间的通话的情况下,通过包含的会议服务器来进行通信。
在图20中所示的系统中,以下面的过程来执行在四方通话期间向三方通话的切换。当在视频会议终端901至904通过使用视频会议终端901的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来执行通话期间切断视频会议终端904时,与视频会议终端904的通话被切断,并且执行在视频会议终端901至903之间的三方通话。
在图21中示出在视频会议中将四方通话切换为三方通话的情况下的SIP序列。图21是示出在四方通话被切换为三方通话的情况下的SIP序列的示例的视图。视频会议终端901至904通过视频会议终端901的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910来建立通话。此时,视频会议终端904向会议服务器910发送“再见”请求,以便离开会议。响应于这个“再见”,会议服务器910向视频会议终端904发送“200 OK”。结果,执行向视频会议终端901至903的三方通话的切换,并且使得能够进行三方通话。
在图20中所示的系统中,在四方通话期间切断使用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的视频会议终端的情况下,通常,不执行向三方通话的转换,并且所有视频会议终端切断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的通话,以终止会议。这种执行是因为,在要继续三方通话的情况下,必须转换会议服务器。
在图22中示出在使用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的视频会议终端被切断的情况下的SIP序列。图22是示出在切断使用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的视频会议终端的情况下的SIP序列的示例的视图。视频会议终端901至904通过视频会议终端901的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910来建立通话。此时,视频会议终端901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910发送“再见”请求,以便离开会议。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会议服务器910向视频会议终端901发送“200 OK”答复。
此后,会议服务器910向视频会议终端902至904的每一个发送“再见”请求。接下来,视频会议终端902至904向会议服务器910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以切断通话。这使得会议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该方法,因为使用符合SIP的端点数量切换方法,所以,即使在使用包含会议服务器的视频会议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端点数量切换。然而,在使用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的视频会议终端要离开会议的情况下,必须结束会议,因为不能执行会议服务器的转换。
专利参考文献1示出会议服务器转换方法的示例。在专利参考文献1的方法中,在离开会议的视频会议终端中包含的会议服务器向在另一个视频会议终端中包含的会议服务器发送服务器移动请求。为了获取当前会议信息, 接收到服务器移动请求的会议服务器向在离开会议的视频会议终端中包含的会议服务器发送获取消息。接下来,接收到服务器移动请求的会议服务器从响应于该获取消息的答复消息获取当前会议信息,并且根据当前会议信息来开始会议。这样,转换了会议服务器。
现有技术参考文献
专利参考文献
专利参考文献1:JP-A-10-28918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符合SIP的转发方法和端点数量改变方法中,执行使用“参考”方法和“通知”方法的复杂序列。因此,构成系统的IP电话和会议服务器必须是支持由SIP定义的这些扩展方法的终端。换句话说,关于不支持这些扩展方法的终端,不能执行上述的转发方法和端点数量改变方法。
而且,诸如“参考”和“通知”的方法不是诸如“再见”方法的基本方法,而是实现系统功能扩展的扩展方法。因此,用于实现转发或端点数量改变的序列是复杂的,并且需要大量的开发工时。与会议服务器转换方法相关地,在专利参考文献1的上述方法中,会议服务器发送和接收在标准规范中未定义的独特(unique)消息。
因此,该方法具有下述问题:关于不对应于该方法的会议服务器,不能转换该会议服务器。因为使用独特的消息,所以需要用于开发该方法的大量工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其中,可以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来执行转发、端点数量改变或会议服务器转换。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相对于至少另一个通信装置的会话,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其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并且,在所述消息中,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与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以及
第一控制单元,其基于在所述消息中包含的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相对于至少另一个通信装置的会话,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产生单元,其产生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了与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以及
消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相对于至少另一个通信装置的会话,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产生单元,其产生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了与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所述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以及
第一控制单元,其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其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在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之间的相互会话,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第二消息产生单元,其产生在所述基本方法中描述了与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第二控制单元,其基于在从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发送和接收单元,其向多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中,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来控制多个通信装置之间的会话,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消息产生单元,其产生在所述基本方法或答复中描述了与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其向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以及
第一控制单元,其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 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多个通信装置之间的会话的会话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包括:
消息产生单元,其产生消息,在所述消息中,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了指示维持空闲状态直到从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为止的第一再连接控制信息、或指示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第二再连接控制信息;以及
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其向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来执行转发、端点数量改变服务或会议服务器转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符合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会议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的转发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图4是示出在图3中所示的转发序列中的会议终端101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在图3中所示的转发序列中的会议终端103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在图3中所示的转发序列中的会议终端102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符合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会议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的会议终端中包括的会议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从两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图11是示出在图10中所示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1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图10中所示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3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图10中所示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2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第三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从三方通话向两方通话的转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图15是示出在第四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的从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图16是示出在图14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转换序列和在图15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2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符合SIP的电话服务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18是示出在符合SIP的电话服务中的转发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图19是示出在符合SIP的电话服务中从两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图20是示出符合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
图21是示出在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切换的情况下的SIP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图22是示出在切断使用包含的会议服务器的视频会议终端的情况下的SIP序列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在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中将示出多点视频会议的示例,但是可以通过同样的过程来实现甚至音频会议或其他会议通信。将通过使用SIP作为在会议中使用的通信协议来描述实施例。作为通信协议,替代地,可以使用诸如H.323或HTTP的另一种通信协议。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将描述通过发送和接收包含再连接控制信息的SIP(会话发起协议)的基本方法而实现的转发服务的示例。
图1是示出符合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在图1中所示的系统中,符合在RFC 3261等中定义的SIP的基本方法的会议终端 101至104通过网络100彼此连接。网络100是因特网、公司内LAN、房屋内网络或另一种网络。SIP的基本方法包括“邀请”请求、“更新”请求和“再见”请求以及诸如“200 OK”的对这些请求的答复。这些请求和答复被称为“消息”。“邀请”请求是请求开始会话的消息。“更新”请求是请求搁置所建立的会话的消息。“再见”请求是请求结束会话的消息。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会议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如图2中所示,在视频会议系统中使用的会议终端101至104的每一个包括通信单元111、会话建立单元113、会话搁置单元115、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媒体数据发送和接收单元121、控制单元123、视频/音频输入/输出单元125和输入接口单元127。
通信单元111通过网络100与其他会议终端进行通信。
会话建立单元113通过通信单元111在会议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邀请”请求和响应于该请求的“200 OK”答复。当完成“邀请”请求和“200 OK”答复的发送和接收时,会话建立单元113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会话。结果,在会议终端之间设定通话状态。
会话搁置单元115通过通信单元111在建立了会话的会议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更新”请求和响应于该请求的“200 OK”答复。当完成“更新”请求和“200 OK”答复的发送和接收时,会话搁置单元115搁置会议终端之间的通话。
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其中在原因(Reason)报头中描述再连接控制信息的“再见”请求。“再见”请求是用于结束会话的消息。作为再连接控制信息,存在两种信息(或者,指示维持呼入等待状态(空闲状态)直到从另一个会议终端接收到呼入为止的信息、和指示进行向特定终端的发送的信息)。例如,第一再连接控制信息被表达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2″”。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保持呼入等待状态(空闲状态),直到从其中作为标识信息的SIP URI是“sip:192.168.1.2”的会议终端接收到“邀请”请求为止。例如,第二再连接控制信息被表达为“process=send;to=″sip:192.168.1.3″”。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向其中SIP URI是“sip:192.168.1.3”的会议终端发送“邀请”请求。
作为会议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取代SIP URI而使用IP地址或MAC地址等。用于结束会话的消息可以是除了“再见”请求之外的请求。再连接控 制信息不限于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并且可以在“再见”请求的另一个报头或主体中描述。
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通过通信单元111来发送由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的“再见”请求和从另一个会议终端发送的响应于“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通过通信单元111接收从另一个会议终端发送的“再见”请求和“200 OK”答复。当完成“再见”请求和“200 OK”答复的发送和接收时,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结束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的会话。此时,参与通话的会议终端被设定为空闲状态。
视频/音频输入/输出单元125是相机、麦克风、显示器和扬声器等。媒体数据发送和接收单元121通过通信单元111在会议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通过视频/音频输入/输出单元125输入/输出的诸如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的媒体数据。输入接口单元127是接口,通过其,会议终端的用户在会议终端中输入设定信息等。
控制单元123控制会议终端中包括的各个单元。当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接收到“再见”请求时,控制单元123处理该会话以便结束。当控制单元123结束会话时,会议终端进入空闲状态。而且,控制单元123参考在由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接收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并且执行由该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的操作。
在图1中所示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以下面的过程来执行在会议终端101和会议终端102之间的两方通话期间向会议终端103的转发。会议终端101的SIP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是“sip:192.168.1.1”。会议终端102的SIP URI是“sip:192.168.1.2”。会议终端103的SIP URI是“sip:192.168.1.3”。SIP通过指定作为应用层的公共地址的URI来指定会话伙伴。
图3是示出在第一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的转发序列的示例的视图。在图3中,省略“ACK(确认)”的图示。首先,会议终端101向会议终端102发送“邀请”请求(P101)。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会议终端102向会议终端101发送“200 OK”答复(P103)。结果,在会议终端101和会议终端102之间建立会话“通话A”。
当在建立通话A的状态中对会议终端101执行搁置操作时,会议终端101向会议终端102发送“更新”请求(P105)。接下来,响应于这个“更新”请求,会议终端102向会议终端101发送“200 OK”答复(P107)。结果,搁 置会议终端1101和会议终端102之间的会话“通话A”。
接下来,当对会议终端101执行呼叫会议终端103的操作时,会议终端101向会议终端103发送“邀请”请求(P109)。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会议终端103向会议终端101发送“200 OK”答复(P111)。结果,在会议终端101和会议终端103之间建立会话“通话B”。
此后,会议终端101向会议终端103发送用于结束通话B的“再见”请求(P113)。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了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102(sip:192.168.1.2)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2″”。会议终端103向会议终端10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115)。此后,会议终端103转换为空闲状态,并且进入等待从会议终端102的呼入的状态。
接下来,会议终端101向会议终端102发送用于结束通话A的“再见”请求(P117)。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了指示进行向会议终端103(sip:192.168.1.3)的呼出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send;to=″sip:192.168.1.3″”。会议终端102向会议终端10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119)。
根据在从会议终端101发送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会议终端102向会议终端103发送“邀请”请求(P121)。会议终端103向会议终端102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123)。结果,在会议终端102和会议终端103之间建立会话“通话C”。这样,实现了转发服务,其中,在会议终端101和会议终端102之间的通话被切换到在会议终端102和会议终端103之间的通话。
图4是示出在图3中所示的转发序列中的会议终端101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102发送“邀请”请求以建立通话A(S101)。然后,会话搁置单元115向会议终端102发送“更新”请求,以搁置通话A(S103)。此后,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103发送“邀请”请求以建立通话B(S105)。
控制单元123确定在会议终端101和会议终端102之间的通话被切断后分别作为呼叫方和接收方的会议终端(S107)。可以通过任何方法来确定呼叫方和接收方,例如,通过将具有较小的标识信息号的终端设定为呼叫方。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下述示例:确定作为呼叫方的会议终端是会议终端102, 并且作为接收方的会议终端是会议终端103。
接下来,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再见”请求,该“再见”请求要被发送到将作为接收方的会议终端(会议终端103)(S109)。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102(sip:192.168.1.2)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2″”。接下来,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向会议终端103发送由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的“再见”请求(S111)。
接下来,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要被发送到将作为呼叫方的会议终端(会议终端102)的“再见”请求(S113)。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进行向会议终端103(sip:192.168.1.3)的呼出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send;to=″sip:192.168.1.3”。接下来,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向会议终端102发送由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的“再见”请求(S115)。
图5是示出在图3中所示的转发序列中的会议终端103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101接收“邀请”请求以建立通话B(S201)。接下来,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从会议终端101接收“再见”请求(S203)。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了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102(sip:192.168.1.2)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2″”。
接下来,控制单元123根据在所接收的“再见”请求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将本身的终端(会议终端103)设定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102的呼入的状态(S205)。此后,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102接收“邀请”请求(S207)。控制单元123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是否与在步骤S203中接收的“再见”请求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中描述的地址一致(S209)。控制单元123在参考“邀请”请求的来源(From)报头等的同时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
如果这些地址彼此一致,则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102发送“200OK”答复以建立通话C(S211)。如果这些地址并非彼此一致,则会话建立单元113执行下面的处理。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102发送响应于在步骤S207接收的“邀请”请求的错误答复(03禁止(03 Forbidden)等)以拒绝呼入(S213),并且再次将本身的终端设定为呼入等待状态。在步骤S213 中,会话建立单元113可以不发送错误答复,并且可以忽略“邀请”请求。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控制单元123在步骤S209中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是否与在接收到它之前接收到的“再见”请求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中描述的地址一致。然而,会议终端103的控制单元123可以不执行该判定。即,会议终端103的控制单元123可以不具有参考在“再见”请求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213。然而,存在下述情况:会议终端103的会话建立单元113从除了会议终端102之外的会议终端接收“邀请”请求。在该情况下,会议终端103的会话建立单元113向这个会议终端发送响应于“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并且建立会话。
图6是示出在图3中所示的转发序列中的会议终端102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101接收“邀请”请求以建立通话A(S301)。然后,会话搁置单元115从会议终端101接收“更新”请求,以将通话A搁置(S303)。
接下来,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从会议终端101接收“再见”请求(S305)。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进行向会议终端103(sip:192.168.1.3)的呼出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send;to=″sip:192.168.1.3″”。会话建立单元113根据在步骤S305中接收的“再见”请求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向会议终端103发送“邀请”请求(S307)。此后,会话建立单元113接收响应于在步骤S307中发送的“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以建立通话C(S309)。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会议终端101的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描述与要由每一个会议终端执行的操作(呼出或呼入)相关的指令、以及呼出或呼入目的地的地址,作为“再见”请求中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接收“再见”请求的会议终端执行由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的操作,由此实现转发服务。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仅使用在RFC 3261等中定义的SIP的基本方法以便实现转发服务。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如果会议终端对应于SIP的基本方法,则该会议终端可以容易地实现转发服务,而不执行复杂处理。即,甚至不对应于扩展方法的会议终端或使用独特消息的会议终端也可以实现转发服务,而不丢失连接性,只要其对应于SIP的基本方法即可。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减少用于开发转发服务的工时。而且,减少了要发送或接收的消息的数量,因此,可以缩短用于执行服务所需的时间。
SIP是其中忽略费解的报头的协议。因此,在会议终端103是不参考在从另一个会议终端接收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终端的情况下,该会议终端仅忽略原因报头。然而,会议终端103根据“再见”请求而结束会话,以进入呼入等待状态,因此,可以实现转发服务。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描述通过发送和接收包含再连接控制信息的SIP的基本方法实现的从两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服务。
图7是示出符合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结构的示例的视图。在图7中所示的系统中,符合在RFC 3261等中定义的SIP的基本方法的会议终端201至204通过网络100彼此连接。网络100是因特网、公司内LAN、房屋内网络或另一种网络。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会议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会议终端同样的方式,如图8中所示,在视频会议系统中使用的会议终端201至204的每一个包括通信单元111、会话建立单元113、会话搁置单元115、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媒体数据发送和接收单元121、控制单元123、视频/音频输入/输出单元125和输入接口单元127。而且,会议终端201至204的每一个包括会议服务器211。在图8中,与图2相同的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标注。
在执行在三方或多方之间的会议的情况下使用会议服务器211。此时,通过三个会议终端的任何一个的会议服务器来执行会议终端之间的通信。在会议服务器中,通过通信单元111来执行相对于会议终端的会话建立和在会议终端之间的通信的中继。
图9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的会议终端中包括的会议服务器21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如图9中所示,会议服务器211具有会话建立单元221、切断消息产生单元223、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225和控制单元227。
会话建立单元221通过会议终端的通信单元111来在会议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邀请”请求和响应于该请求的“200 OK”答复。当完成“邀请”请求和“200 OK”答复的发送和接收时,会话建立单元221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会话。在从会议终端发送的“邀请”请求中,当将要建立会话的会议终端的地址描述为再连接控制信息时,会话建立单元221向所述地址的会议终端发送“邀请”请求。
切断消息产生单元223产生“再见”请求,其中,在原因报头中描述再连接控制信息。要在“再见”请求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同样。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225通过会议终端的通信单元111发送由切断消息产生单元223产生的“再见”请求、和响应于从该会议终端发送的“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而且,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225通过会议终端的通信单元111来接收从会议终端发送的“再见”请求和“200 OK”答复。当完成“再见”请求和“200 OK”答复的发送和接收时,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225结束在会议终端之间建立的会话。
控制单元227控制在会议服务器211中包括的各个单元。当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225接收到“再见”请求时,控制单元227处理该会话以便结束。
在图8中所示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以下面的过程来执行从在会议终端201、202之间的两方通话向在会议终端201至203之间的三方通话的转换。在三方通话中,使用会议终端1的会议服务器211。会议终端201的SIP URI是“sip:192.168.1.1”。会议终端202的SIP URI是“sip:192.168.1.2”。会议终端203的SIP URI是“sip:192.168.1.3”。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SIP URI是“sip:192.168.1.1:55060”。
图10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从两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在图10中,省略“ACK”的图示。首先,会议终端201向会议终端202发送“邀请”请求(P201)。会议终端202向会议终端20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203)。结果,在会议终端201和会议终端202之间建立“通话A”。
在建立通话A的状态中,会议终端203向会议终端201发送“邀请”请求(P205)。为了转换到包括会议终端203的三方通话,会议终端201向会议终端203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488”答复(P207)。在“488”答复的警告(Warning)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1:55060″”。由会议终端201的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488”答复。根据在从会议终端201发送的“488”答复的警告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会议终端203进入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呼入的状态。
接下来,会议终端201向会议终端202发送用于结束通话A的“再见”请求(P209)。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1:55060″”。会议终端202向会议终端20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OK”答复(P211)。根据在从会议终端201发送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会议终端202进入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呼入的状态。
接下来,会议终端201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发送“邀请”请求(P213)。在这个“邀请”请求的主体中描述会议终端202、203的地址,作为连接目的地列表(URI列表)。替代地,可以在SIP的扩展报头等中描述这些地址。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215)。结果,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1之间建立会话“会议B”。
接下来,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2、203的每一个发送“邀请”请求(P217)。会议终端202、203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219)。结果,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2之间建立会话“会议C”,并且,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3之间建立会话“会议D”,使得建立在会议终端201至203之间的三方通话。这样,实现了下述服务:在会议终端201和会议终端202之间的两方通话期间,执行向包括会议终端203的三方通话的转换。
图11是示出在图10中所示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1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202发送“邀请”请求以建立通话A(S401)。接下来,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203接收“邀请”请求(S403)。
接下来,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488”答复(S405)。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在“488”答复的警告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1:55060″”。接下来,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向会议终端203发送由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的“488”答复 (S407)。
接下来,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要向参加通话的会议终端202发送的“再见”请求(S409)。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1:55060″”。接下来,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向会议终端202发送由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产生的“再见”请求(S411)。
接下来,会话建立单元113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其中在主体中描述会议终端202、203的地址作为连接目的地列表(URI列表)的“邀请”请求(S413)。
图12是示出在图10中所示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3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201发送“邀请”请求(S501)。然后,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接收由会议终端201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而发送的“488”答复(S503)。在“488”答复的警告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1:55060″”。
接下来,控制单元123根据在所接收的“488”答复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将本身的终端(会议终端203)设定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呼入的状态(S505)。此后,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接收“邀请”请求(S507)。控制单元123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是否与在步骤S503中接收的“488”答复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中描述的地址一致(S509)。控制单元123在参考“邀请”请求的来源报头等的同时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
如果这些地址彼此一致,则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200 OK”答复,以建立“会议D”(S511)。如果这些地址并非彼此一致,则会话建立单元113执行下面的处理。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在步骤S507中接收的“邀请”请求的错误答复(03禁止等),以拒绝呼入(S513)。会话建立单元113再次将本身的终端设定为呼入等待状态。在步骤S513中,会话建立单元113可以不发送错误答复,并且可以忽略“邀请”请求。
在上述的说明中,已经描述了控制单元123在步骤S509中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是否与在接收到它之前接收的“488”答复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中描述的地址一致。然而,会议终端203的控制单元123可以不执行该判定。即,会议终端203的控制单元123可以不具有参考在“488”答复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513。然而,存在下述情况:会议终端203的会话建立单元113从除了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之外的会议终端或会议服务器接收“邀请”请求。在该情况下,会议终端203的会话建立单元113向这个会议终端或会议服务器发送响应于“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并且建立会话。
图13是示出在图10中所示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2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201接收“邀请”请求,以建立“通话A”(S601)。接下来,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从会议终端201接收“再见”请求(S603)。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1:55060″”。
接下来,会话建立单元113根据在步骤S603中接收的“再见”请求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将本身的终端(会议终端202)设定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呼入的状态(S605)。此后,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接收“邀请”请求(S607)。控制单元123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是否与在步骤S603中接收的“再见”请求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中描述的地址一致(S609)。控制单元123在参考“邀请”请求的来源报头等的同时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
如果这些地址彼此一致,则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200 OK”答复,以建立“会议C”(S611)。如果这些地址并非彼此一致,则会话建立单元113执行下面的处理。会话建立单元113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在步骤S607中接收的“邀请”请求的错误答复(03禁止等),以拒绝呼入(S613)。会话建立单元113再次将本身的终端设定为呼入等待状态。在步骤S613中,会话建立单元113可以不发送该错误答复,并且可以忽略“邀请”请求。
在上面的说明中,已经描述了控制单元123在步骤S609中判定“邀请”请求的源地址是否与在接收到它之前接收到的“再见”请求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中描述的地址一致。然而,会议终端202的控制单元123可以不执行该判定。即,会议终端202的控制单元123可以不具有参考在“再见”请求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功能。在该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613。然而,存在下述情况:会议终端202的会话建立单元113从除了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之外的会议终端或会议服务器接收“邀请”请求。在该情况下,会议终端202的会话建立单元113向这个会议终端或会议服务器发送响应于“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并且建立会话。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会议终端201的切断消息产生单元117描述与要由每一个会议终端执行的操作相关的指令以及呼入目的地的地址,作为在“488”答复和“再见”请求中的再连接控制信息。而且,会议终端201的会话建立单元113描述会议终端202、203的地址,作为要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的“邀请”请求中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接收到该请求或答复的会议终端或会议服务器执行由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的操作,由此实现从两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服务。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仅使用在RFC 3261等中定义的SIP的基本方法,以便实现从两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服务。因此,与SIP的基本方法对应的会议终端可以容易地实现转换服务,而不执行复杂处理。即,甚至不对应于扩展方法的会议终端或使用独特消息的会议终端也可以实现转换服务而不丢失连接性,只要其对应于SIP的基本方法即可。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减少用于开发转换服务的工时。而且,减少了要发送或接收的消息的数量,因此,可以缩短用于执行服务所需的时间。
SIP是其中忽略费解的报头的协议。因此,不参考在从另一个会议终端或会议服务器接收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或“488”答复的警告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终端仅忽略这些报头。在会议终端202、203是忽略这些信息的终端的情况下,忽略报头。然而,会议终端202根据“再见”请求而结束会话,以进入呼入等待状态,因此,可以实现转换服务。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将描述通过发送和接收与SIP的基本方法对应并且包含再连接控制信息的请求或答复而实现的从三方通话向两方通话的转换服务的示例。
该实施例的系统与第二实施例的在图7中所示的视频会议系统同样。而且,在该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包括的会议终端与第二实施例的在图8中所示的会议终端同样。在图8中所示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以下面的过程来执行从在会议终端201至203之间的三方通话向在会议终端202、203之间的两方通话的转换。在三方通话中,与第二实施例同样,使用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
图14是示出在第三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从三方通话向两方通话的转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在图14中,省略“ACK”的图示。首先,会议终端201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发送“邀请”请求(P301)。在这个“邀请”请求的主体中描述会议终端202、203的地址作为连接目的地列表(URI列表)。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303)。结果,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1之间建立会话“会议A”。
接下来,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2、203的每一个发送“邀请”请求(P305)。会议终端202、203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307)。结果,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2之间建立会话“会议B”,并且,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3之间建立会话“会议C”,使得建立在会议终端201至203之间的三方通话。
此后,会议终端201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再见”请求(P309),并且离开会议。会议服务器211向会议终端20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311)。而且,会议服务器211向会议终端203发送“再见”请求(P313)。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2(sip:192.168.1.2)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2″”。会议终端203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315)。此后,会议终端203转换到空闲状态,并且进入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2的呼入的状态。
接下来,会议服务器211向会议终端202发送“再见”请求(P317)。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进行向会议终端203(sip:192.168.1.3) 的呼出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send;to=″sip:192.168.1.3″”。会议终端202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319)。
根据在从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会议终端202向会议终端203发送“邀请”请求(P321)。会议终端203向会议终端202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OK”答复(P323)。结果,在会议终端202和会议终端203之间建立会话“通话D”。这样,在其中在会议终端201至203之间的三方通话期间会议终端201离开通话的情况下,实现进行向在会议终端202、203之间的两方通话的转换的服务。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会议终端201的切断消息产生单元223描述要由每一个会议终端执行的操作(呼出或呼入)的指令、以及呼出或呼入的目的地的地址,作为“再见”请求中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接收“再见”请求的会议终端执行由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的操作,由此实现从三方通话向两方通话的转换服务。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仅使用在RFC 3261等中定义的SIP的基本方法,以便实现从三方通话向两方通话的转换服务。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如果会议终端对应于SIP的基本方法,则该会议终端可以容易地实现转换服务,而不执行复杂处理。即,甚至不对应于扩展方法的会议终端或使用独特消息的会议终端也可以实现转换服务而不丢失连接性,只要其对应于SIP的基本方法即可。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减少用于开发转换服务的工时。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减少了要发送或接收的消息的数量,因此,可以缩短用于执行服务所需的时间。
SIP是其中忽略了费解的报头的协议。因此,即使当会议终端203是不参考在从会议服务器接收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终端时,会议终端203也仅忽略这些报头。然而,会议终端203根据“再见”请求而进入呼入等待状态,因此,可以实现转换服务。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将描述通过发送和接收与SIP的基本方法对应并且包含再连接控制信息的请求或答复而实现的从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服务。在该实施例中,在从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中转换会议服务器。
该实施例的系统与第二实施例的在图7中所示的视频会议系统同样。而且,在该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包括的会议终端与第二实施例的在图8中所示的会议终端同样。在图8中所示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以下面的过程来执行从在会议终端201至203之间的三方通话向在会议终端202、203之间的两方通话的转换。在四方通话中,与第二实施例同样,使用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并且,在三方通话中,使用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
图15是示出在第四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从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序列的示例的视图。在图15中,省略“ACK”的图示。首先,会议终端201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1:55060)发送“邀请”请求(P401)。在这个“邀请”请求的主体中描述会议终端202至204的地址作为连接目的地列表(URI列表)。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403)。结果,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1之间建立会话“会议A”。
接下来,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2至204的每一个发送“邀请”请求(P405)。会议终端202至204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407)。结果,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2之间建立会话“会议B”,并且,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3之间建立会话“会议C”。而且,在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4之间建立会话“会议D”,使得建立在会议终端201至204之间的四方通话。
此后,会议终端201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再见”请求(P409),并且离开会议。在此,四方通话转换为三方通话。然而,因为会议终端201离开会议,所以所使用的会议服务器必须被转换为会议终端202至204的任何一个的会议服务器。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使用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的三方通话的示例。
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向会议终端20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411)。而且,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向会议终端203、204发送“再见”请求(P413)。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2:55060)的呼入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recv;from=″sip:192.168.1.2:55060″”。会议终端203、204向会议终 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415)。此后,会议终端203、204转换到空闲状态,并且进入等待来自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的呼入的状态。
接下来,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向会议终端202发送“再见”请求(P417)。在“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指示进行向会议终端203(sip:192.168.1.3)和会议终端204(sip:192.168.1.4)的呼出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例如,将再连接控制信息描述为“process=send;to=″sip:192.168.1.3″;to=″sip:192.168.1.4″”。会议终端202向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再见”请求的“200 OK”答复(P419)。
根据在从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会议终端202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sip:192.168.1.2:55060)发送“邀请”请求(P421)。在这个“邀请”请求的主体中描述会议终端203、204的地址作为连接目的地列表(URI列表)。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2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423)。结果,在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2之间建立会话“会议A”。
接下来,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建立单元221向会议终端203、204发送“邀请”请求(P425)。会议终端203、204向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响应于这个“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P427)。因此,在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3之间建立会话“会议B”,并且,在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和会议终端204之间建立会话“会议C”,结果,建立了会议终端202至204之间的三方通话。这样,在其中在会议终端201至204之间的四方通话期间会议终端201离开该通话的情况下,实现其中使用会议终端202的会议服务器211向会议终端202至204之间的三方通话转换的服务。
图16是示出在图14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转换序列和在图15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转换序列中的会议终端202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会话建立单元113从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接收“邀请”请求,以建立会议B(S701)。然后,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119从会议终端201的会议服务器211接收“再见”请求(S703)。控制单元123判定在“再见”请求的再连接控制信息中描述的地址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复数(S705)。
如果地址数量是单数,如已经在第三实施例中描述的图14的过程P321中所示,则会话建立单元113向由“再见”请求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的会议终端发送“邀请”请求(S707)。此后,会话建立单元113接收响应于“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以建立会话(S709)。
相反,如果地址数量是复数,如已经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图15的过程P421中所示,则会话建立单元113向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发送“邀请”请求(S711)。在这个(“邀请”)请求的主体中描述由“再见”请求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的会议终端的地址,作为连接目的地列表(URI列表)。接下来,会话建立单元113从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211接收响应于该(“邀请”)请求的“200 OK”答复,以建立相对于会议服务器211的会话(S713)。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会议终端201的切断消息产生单元223描述要由每一个会议终端执行的操作(呼出或呼入)的指令和呼出和呼入目的地的地址,作为“再见”请求中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接收“再见”请求的会议终端执行由再连接控制信息指示的操作,由此实现从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服务。
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仅使用在RFC 3261等中定义的SIP的基本方法,以便实现从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服务。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如果会议终端对应于SIP的基本方法,则该会议终端可以容易地实现转换服务,而不执行复杂处理。即,甚至不对应于扩展方法的会议终端或使用独特消息的会议终端也可以实现转换服务而不丢失连接性,只要其对应于SIP的基本方法即可。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减少用于开发转换服务的工时。而且,可以减少要发送或接收的消息的数量,因此,可以缩短用于执行服务所需的时间。
在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在其中在使用视频会议终端901的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910的通话期间视频会议终端901要离开会议的情况下,必须将会议结束一次,以便转换会议服务器。然而,在第四实施例中的转换服务中,即使在其中在四方通话期间使用所包含的会议服务器的会议终端要离开的情况下,也不必将会议结束一次。虽然在第四实施例中已经示例性地描述了从四方通话向三方通话的转换服务,但是该实施例可以同样地应用到例如从五方通话向四方通话的转换服务等。
SIP是其中忽略了费解的报头的协议。因此,即使当会议终端203、204是不参考在从会议服务器接收的“再见”请求的原因报头中描述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终端时,会议终端203、204也仅忽略这些报头。然而,会议终端203、204根据“再见”请求而进入呼入等待状态,因此,可以实现转换服务。
在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中,已经示例性地描述了会议终端201至204的每一个包含会议服务器211的结构。然而,可以与会议终端分离地设置会议服务器211。
虽然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9年6月30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55291),并且通过引用将其公开合并在此。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有益于作为音频会议终端及其系统以及视频会议终端及其系统等。
附图标号和标记的说明
100  网络
101至104、201至204  会议终端
111  通信单元
113  会话建立单元
115  会话搁置单元
117  切断消息产生单元
119  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
121  媒体数据发送和接收单元
123  控制单元
125  视频/音频输入/输出单元
127  输入接口单元
211  会议服务器
221  会话建立单元
223  切断消息产生单元
225  切断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
227  控制单元

Claims (15)

1.通信装置,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相对于至少另一个通信装置的会话,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并且,在所述消息中,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
第一控制单元,基于在所述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会议服务器单元,控制在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之间的相互会话,
所述会议服务器单元包括:
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发送和接收单元,向多个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是指示维持空闲状态直到从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为止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是指示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信息。
4.通信装置,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相对于至少另一个通信装置的会话,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向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以及
会议服务器单元,控制在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之间的相互会话,
所述会议服务器单元包括:
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发送和接收单元,向多个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是指示维持空闲状态直到从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为止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是指示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信息。
7.通信装置,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相对于至少另一个通信装置的会话,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消息发送单元,向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
第一控制单元,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所述消息中包含的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会议服务器单元,控制在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之间的相互会话,
所述会议服务器单元包括:
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发送和接收单元,向多个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是指示维持空闲状态直到从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为止的信息、或指示所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在所述基本方法中包含会话开始请求或会话结束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呼叫控制协议是会话发起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会话开始请求是在所述会话发起协议中定义的“邀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会话结束请求是在所述会话发起协议中定义的“再见”。
13.通信系统,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来控制在多个通信装置之间的会话,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或答复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向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一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以及
第一控制单元,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或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会议服务器单元,所述会议服务器单元控制在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之间的相互会话;并且
所述会议服务器单元包括:
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发送和接收单元,向多个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再连接控制信息是指示维持空闲状态直到从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为止的信息、或指示所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信息。
15.会话控制方法,通过使用呼叫控制协议的基本方法或答复来控制在多个通信装置之间的会话,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包括:
消息产生单元,产生消息,在所述消息中,在所述基本方法或所述答复中描述指示维持空闲状态直到从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为止的第一再连接控制信息、或指示指定的通信装置发出会话开始请求的第二再连接控制信息;以及
消息发送和接收单元,其向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并且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
所述多个通信装置的每一个或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会议服务器单元,所述会议服务器单元控制在三个或更多通信装置之间的相互会话;并且
所述会议服务器单元包括:
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其中在所述基本方法中描述与在所述会话结束后的操作相关的再连接控制信息的消息;
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在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中包含的再连接控制信息来执行再连接控制;以及
发送和接收单元,向多个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第二消息产生单元产生的消息,并且接收从所述另一个通信装置发送的消息。
CN201080026727.7A 2009-06-30 2010-06-29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8047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55291 2009-06-30
JP2009155291A JP5522985B2 (ja) 2009-06-30 2009-06-30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ッション制御方法
PCT/JP2010/004298 WO2011001670A1 (ja) 2009-06-30 2010-06-29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セッショ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746A CN102804746A (zh) 2012-11-28
CN102804746B true CN102804746B (zh) 2015-10-14

Family

ID=4341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6727.7A Active CN102804746B (zh) 2009-06-30 2010-06-29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89680A1 (zh)
JP (1) JP5522985B2 (zh)
CN (1) CN102804746B (zh)
WO (1) WO20110016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8235B2 (en) * 2012-07-18 2014-11-25 Infinite Convergence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essage disposition notification after session termination
US10742692B2 (en) * 2012-08-09 2020-08-11 Avaya Inc. Snap-in invocation for call reconstruction
US10601880B2 (en) 2015-07-17 2020-03-24 Avaya Inc. Conference reconstruction in SIP networks
US9992643B2 (en) * 2016-07-06 2018-06-0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ession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and termination by end device based on SMS messaging
US10581936B2 (en) * 2016-09-15 2020-03-03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1558B2 (ja) * 1997-04-11 2003-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計算機を利用した会議システム
KR100277104B1 (ko) * 1998-12-03 2001-01-15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호장애시호재접속방법
US6512818B1 (en) * 1999-11-17 2003-01-28 Mci World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leasing a voice response unit from a protocol session
JP3654157B2 (ja) * 2000-07-31 2005-06-02 サクサ株式会社 ボタン電話装置
US7768909B1 (en) * 2003-10-28 2010-08-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i, L.P. Congestion control in an IP network
JP4348270B2 (ja) * 2004-10-05 2009-10-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Sipサーバ
US7594020B2 (en) * 2005-05-31 2009-09-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for an application layer via a service layer
US8165280B1 (en) * 2005-09-22 2012-04-24 Verizon Services Organiza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usy override service in a SIP-based network
US9258259B2 (en) * 2005-09-30 2016-02-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trieval of offline instant messages
JP4869774B2 (ja) * 2006-04-24 2012-02-08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端末の通話サービ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025587B2 (en) * 2006-08-16 2015-05-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Auto answer in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WO2008055549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EP2111701B1 (en) * 2007-01-31 2018-12-05 BroadSof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establishing, with a client device, a signaling session associated with a call in progress
JP2008199324A (ja) * 2007-02-13 2008-08-28 Nec Corp 通信制御課金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課金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課金プログラム
CN101442421A (zh) * 2007-11-19 2009-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创建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540720B2 (ja) * 2008-04-02 2010-09-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通信端末、プロキシ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CA2736471A1 (en) * 2008-09-08 2010-03-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sponses when executing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operation
US20100174785A1 (en) * 2009-01-07 2010-07-08 Yigang Cai Dynamic sender blocking based on accumulated content violations
US8112480B2 (en) * 2009-01-16 2012-02-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gnaling support for sharer switching in application sharing
US20100217873A1 (en) * 2009-02-23 2010-08-26 Xcast Lab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p access to media and conferen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4746A (zh) 2012-11-28
JP2011015004A (ja) 2011-01-20
WO2011001670A1 (ja) 2011-01-06
US20120089680A1 (en) 2012-04-12
JP5522985B2 (ja)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6309C (zh) 在无线连接和有线连接之间切换用户信息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57395B (zh) 支持多媒体会议预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2804746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会话控制方法
CN101674305B (zh) 一种多媒体会议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296233A (zh) 用于交换能力信息的通信网络单元和方法
JP2006191578A (ja) Voip端末を用いた会議通話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474506A (zh) 人物角色信息可得性的判断和在点对点网络上的传送
WO2015068665A1 (ja) 中継装置、音声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中継方法
DE602005008873D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zentralisierten Anrufübergabe
CN101485172A (zh) 用于提供voip的方法和通信终端设备
JP6451642B2 (ja) 中継装置、音声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音声信号の中継方法
WO2016084459A1 (ja) 中継装置、音声通信システム、音声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110868A (zh) 一种基于pc和电话进行多人语音沟通的方法及系统
EP3068117B1 (en) Relay device, voice-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and relay method
CN106664287A (zh) 用于控制多媒体通信网络中的通信会话建立的方法和通信处理设备
CN101159702B (zh) 电话用户与pc用户进行语音沟通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459735A (zh) 一种彩铃、彩像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165752B (zh) 在IPv4与IPv6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在SIP控制的数据流中双向地址转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31224B (zh) 一种预约并发起无线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84129A (zh) 实现转移呼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72261A (zh) 实现转移呼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1619868A2 (en) IP telephone system, ENUM server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elephone conference
US7929521B2 (en) IP telephone device
JP2008067083A (ja) グループ通話制御システム、グループ通話制御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端末
CN101098364A (zh) 网络电话通话保留及回复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