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7059A -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7059A
CN102797059A CN2012103224560A CN201210322456A CN102797059A CN 102797059 A CN102797059 A CN 102797059A CN 2012103224560 A CN2012103224560 A CN 2012103224560A CN 201210322456 A CN201210322456 A CN 201210322456A CN 102797059 A CN102797059 A CN 102797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emperature
zone
strength
pre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24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7059B (zh
Inventor
汤方明
李文刚
王丽丽
王山水
尹立新
杨大矛
杨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224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7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97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7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7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7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预冷指主动外环递次预冷,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主动外环阶梯装置为镂空递次环形带,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布有通孔,通孔的数量和/或直径沿所述镂空递次环形带轴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减。通过冷却条件的工艺来调整初生纤维在纺程上的温度,降低初生纤维的取向和结晶,获得线密度偏差率≤1.5%,断裂强度>7.7cN/dtex的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工业丝的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的的制造方法,属干涤纶工业丝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涤纶自问世以来,在工业用途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涤纶工业丝是指高强、粗旦的涤纶工业用长丝。涤纶工业丝以其断裂强度高,初始模量高,延伸率低,耐冲击性好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可作为轮胎帘子线、电缆包线、输送带等橡胶和塑料涂层织物的骨架材料,也可做绳索、车用安全带、传送带、蓬帆布、涂层织物、土工织物等。
车模丝,即高强高伸涤纶工业丝,是涤纶工业丝中的一大种类。具有高强度、高伸长、干热收缩率较低等特点。其综合性能好,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力车胎的帘子布,如高档自行车胎、摩托车胎、板车胎、童车胎、电动车胎、铲车胎、工程车胎。其一般的制造工艺如下:聚酯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国内车模丝的常规产品是切片经干燥、低温高压纺丝、高倍拉伸和定型处理,制成强度大于6.7cN/dtex,伸长率大于17%,干热收缩率6~10%的高强低伸涤纶长丝。
冷却条件的选择和控制是车模丝成形过程中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它对纤维的取向度、直径不匀率、结晶度、拉伸性能、力学性能等均有较大影响。为了获得有良好性能涤纶工业丝,通常在喷丝板下加入一种加热的缓冷装置,使丝束缓慢地冷却,同时加装无风区装置,增加丝束的缓冲区域,更加均匀地冷却丝束。但随着缓冷装置与无风区的加入,侧吹的吹风位置下移,初生纤维的固化点跟着下移,丝束抖动加剧,导致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气流,加剧了丝束的抖动,使得熔体出喷丝板后不稳定,纺丝成形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初生纤维在结晶区域附近的停留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初生纤维结晶度过长,生产中会导致毛丝和断头,线密度不匀率升高,成品率下降。
在涤纶工业丝的制造过程中,冷却成形过程决定了初生纤维的聚集形态,影响纤维的可纺性以及成品的质量。现有的研究表明,目前的高强高伸型涤纶工业丝的制造过程中,冷却过程都不够充分。中国专利CN 201110123457描述了一种高强高伸涤纶丝的制造方法,采用侧吹风冷却,侧吹风温度为18~23℃,风速为0.2~0.6m/s,专利中没有提到降低CV值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冷却条件的选择和控制是涤纶工业丝成形过程中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熔体纺丝过程中,熔体从喷丝板中挤出的熔体细流,经冷却风冷却固化成形,形成纤维的初步聚集态结构,成形的好坏直接影响纤维的可纺性以及成品的质量,对纤维的取向度、直径不匀率、结晶度、拉伸性能、力学性能等均有较大影响。本发明通过冷却条件的选择和控制,提供一种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0~1.2dl/g的粘度切片,所采用的涤纶切片是通过固相增粘而获的为高粘切片,因为其分子量分布越窄,数均分子量越高,拉伸后所得到的纤维强度越高。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最大限度降低初生纤维的取向和结晶,尽可能提高后拉伸比是制造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的基础。纺丝速度和冷却条件是影响初生纤维取向的主要因素,而结晶则主要受冷却方式与工艺的影响;熔体从喷丝板挤出时,熔体的温度很高,细流非常脆弱,经不起任何气流的冲击,同时,过快的冷却会导致纤维沿径向横截面的皮芯结构和产生卷曲大分子增多。为了控制初生纤维的取向与结晶,在工业丝的生产上设置缓冷器(一种环型加热器),以保证初生纤维均匀、缓慢冷却;缓冷器下为预冷装置,预冷装置为一种为主动外环预冷,主动外环递次预冷是指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主动外环装置为镂空环形带,预冷对降低纤维的不匀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预冷装置下为无风装置,无风装置为一种环型结构,其作用是形成四周围起的一个无风区域,无风区冷却介于预冷和吹风冷却之间,无风区使丝束的骤冷区下移,增加丝束的缓冲区域,会使丝束的冷却更加均匀。通过冷却条件的工艺来调整初生纤维在纺程上的温度,以达到降低初生纤维的取向和结晶的目的,最终获得高品质的纤维。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60~300℃,缓冷区出口处丝束温度为280~285℃;
所述的预冷是主动外环递次预冷;所述的主动外环递次预冷是指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所述的主动外环递次装置为镂空递次环形带,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或直径沿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轴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通孔的最大直径为5~8mm,最小直径为2~4mm,所述通孔的最多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3~5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最少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6~10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的高度为30~80mm;所述的热空气的温度为60~80℃、湿度60~80%、输送速度0.2~0.8m/s;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60~260℃,预冷区出口处丝束温度为250~260℃;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20~160℃,无风区出口处丝束温度为230~240℃。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15~30℃;
所得到的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5%,断裂强度>7.7cN/dtex,断裂强度CV值≤2.5%,断裂伸长为19.0±1.5%,断裂伸长CV值≤7.0%,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0±0.5%。
往往工业丝所强调的是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而忽略对线密度偏差率的控制,线密度不匀率对强度不匀、伸长不匀影响很大,而冷却条件的影响线密度偏差率的主要因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所述的缓冷高度为250~30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200~300mm。
通过控制缓冷、预冷、无风区的高度来保证丝束的停留时间,达到降低丝束的温度以及减少丝束径向的温差的目的,以获得低线密度偏差率的涤纶工业丝。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所述的无风区冷却介于预冷和吹风冷却之间,无风区是指四周围起的一个无风区域。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15~30℃,湿度为60~80%,风速为0.2~0.8m/s。
如上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所述的方法制得的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5dtex~10dtex。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在于:
当熔体细流离开喷丝板后立即被冷却,使喷丝板拉伸的拉伸应力急速上升,就会较大地提高分子预取向度,且纤维径向产生双折射梯度。因此,要获得有良好性能涤纶工业丝,必须使固化时丝条的内应力特别低,从而使分子预取向度降低。通过在喷丝板下加入一种加热的缓冷装置,使熔体细流出喷丝板后不是被骤冷,而是缓慢地冷却,也就是使冷却速率降低,延长熔态区,使固化点下移,从而减小了喷丝头拉伸的张力,使纤维的预取向度减小,可起到缓冷作用而减少皮芯现象,提高单根丝束冷却均匀性,以利于牵伸倍数提高,可获得高强力的纤维。缓冷装置确保该区域内空气有足够高的温度,以控制丝束温度的下降速度,改善纤维的拉伸性能。
丝束经缓冷区进入冷却区域,最上方的吹风点处的丝束仍是一种外冷内热的不均匀冷却状态。所以增加无风区,能进一步减少丝束的横截温差,降低了因骤冷而引起的丝条表面和丝条内芯的双折射差,减轻因此而形成的皮芯层纤维结构,使丝束的骤冷区下移,增加丝束的缓冲区域,会使丝束的冷却更加均匀。
随着缓冷装置与无风区的加入,侧吹的吹风位置下移,纤维的固化点跟着下移。但由于工业丝的纤度较大,其比表面积较小,初生纤维不易散热,冷却速率变慢,纤维在180~200℃结晶区域的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导致初生纤维结晶度过大,形成拉伸应力的局部集中,生产中会导致毛丝和断头。同时,由于纤维的固化点跟着下移,丝束抖动加剧,导致这一段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气流,加剧了丝束的抖动,使得熔体出喷丝板后极不稳定,容易产生注头丝,纺丝成形受到一定影响。
在缓冷装置与无风区之间引入预冷装置,首先是保证了初生纤维的固化点的位置,减少了纤维的固化点下移所产生的丝束抖动带来的不匀率,其次是有效地控制并减少了纤维在180~200℃附近的停留时间,从而避免了初生纤维结晶度过大所导致了拉伸不匀,保证拉伸的顺利进行。
有益效果:
1、通过预冷装置的引入,减少了纤维的固化点下移所产生的丝束抖动带来的不匀率,将线密度偏差率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2、通过预冷装置的引入以达到降低初生纤维的取向和结晶的目的,最终获得高品质的纤维。
3、利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具有断裂强度高、断裂伸长大、线密度偏差率低、干热收缩率合理的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应用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0dl/g的PET粘度切片,其中: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60℃,缓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80℃;缓冷高度为250mm。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60℃,预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50℃;所述的预冷高度为30mm。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20℃,无风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30℃;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200mm。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15℃;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15℃,湿度为60%,风速为0.2m/s。
所述的拉伸为五辊拉伸,第一辊的温度为20℃,速度为500m/min,第二辊的温度为70℃,速度为520m/min,第三辊的温度为110℃,200~2500m/min,第四辊温度为200℃,速度为2800m/min,第五辊的温度为140℃,速度为2600m/min。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第五辊的温度,所诉的卷绕速度为2500m/min。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5dtex。所得到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5%,断裂强度=7.9cN/dtex,断裂伸长为20.1%,断裂伸长CV值=7.0%,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2%。
实施例2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2dl/g的粘度切片其中: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300℃,缓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85℃;缓冷高度为300mm。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60℃,预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60℃;所述的预冷高度为80mm。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60℃,无风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40℃;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300mm。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30℃;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30℃,湿度为80%,风速为0.8m/s。
所述的拉伸为五辊拉伸,第一辊的温度为25℃,速度为550m/min,第二辊的温度为80℃,速度为580m/min,第三辊的温度为120℃,2300m/min,第四辊温度为210℃,速度为3000m/min,第五辊的温度为150℃,速度为2800m/min。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第五辊的温度,所诉的卷绕速度为2800m/min。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10dtex。所得到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5%,断裂强度=8.5cN/dtex,断裂伸长为19.3%,断裂伸长CV值=6.5%,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6.5%。
实施例3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1dl/g的粘度切片其中: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80℃,缓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82℃;缓冷高度为260mm。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00℃,预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55℃;所述的预冷高度为60mm。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40℃,无风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35℃;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250mm。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20℃;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20℃,湿度为70%,风速为0.6m/s。
所述的拉伸为五辊拉伸,第一辊的温度为30℃,速度为550m/min,第二辊的温度为80℃,速度为580m/min,第三辊的温度为120℃,2400m/min,第四辊温度为210℃,速度为3000m/min,第五辊的温度为145℃,速度为2800m/min。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第五辊的温度,所诉的卷绕速度为2700m/min。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9dtex。所得到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4%,断裂强度=7.9cN/dtex,断裂伸长为20.4%,断裂伸长CV值=6.1%,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0%。
实施例4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1dl/g的粘度切片,其中: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300℃,缓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85℃;缓冷高度为300mm。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60℃,预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60℃;采用主动外环递次预冷,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主动外环递次装置为镂空递次环形带,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布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数量和直径沿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轴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通孔的最大直径为5mm,最小直径为2mm,所述通孔的最多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3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最少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6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的高度为30mm所述的热空气的温度为60℃、湿度60%、输送速度0.2m/s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60℃,无风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40℃;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300mm。所述的无风区冷却介于预冷和吹风冷却之间,无风区是指四周围起的一个无风区域。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30℃;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30℃,湿度为80%,风速为0.8m/s。
所述的拉伸为五辊拉伸,第一辊的温度为26℃,速度为540m/min,第二辊的温度为80℃,速度为580m/min,第三辊的温度为120℃,2300m/min,第四辊温度为210℃,速度为3000m/min,第五辊的温度为150℃,速度为2500m/min。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第五辊的温度,所诉的卷绕速度为2700m/min。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8dtex,所得到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2%,断裂强度=7.8cN/dtex,断裂伸长为19.8%,断裂伸长CV值=6.7%,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5%。
实施例5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1dl/g的粘度切片,其中: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80℃,缓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82℃;缓冷高度为280mm。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00℃,预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52℃;采用主动外环递次预冷,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主动外环递次装置为镂空递次环形带,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布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数量和直径沿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轴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通孔的最大直径为8mm,最小直径为4mm,所述通孔的最多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5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最少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10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的高度为80mm所述的热空气的温度为80℃、湿度80%、输送速度0.8m/s;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40℃,无风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35℃;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250mm。所述的无风区冷却介于预冷和吹风冷却之间,无风区是指四周围起的一个无风区域。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20℃;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20℃,湿度为70%,风速为0.6m/s。
所述的拉伸为五辊拉伸,第一辊的温度为25℃,速度为570m/min,第二辊的温度为80℃,速度为5300m/min,第三辊的温度为120℃,2100m/min,第四辊温度为210℃,速度为3000m/min,第五辊的温度为150℃,速度为2700m/min。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第五辊的温度,所诉的卷绕速度为2800m/min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7dtex,所得到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1%,断裂强度=7.7cN/dtex,断裂伸长为20.2%,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5%。
实施例6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1dl/g的粘度切片,其中: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70℃,缓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81℃;缓冷高度为270mm。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90℃,预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55℃;采用主动外环递次预冷,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主动外环递次装置为镂空递次环形带,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布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数量和直径沿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轴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通孔的最大直径为7mm,最小直径为3mm,所述通孔的最多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4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最少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8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的高度为60mm,所述的热空气的温度为75℃、湿度75%、输送速度0.6m/s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50℃,无风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36℃;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260mm。所述的无风区冷却介于预冷和吹风冷却之间,无风区是指四周围起的一个无风区域。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25℃;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25℃,湿度为75%,风速为0.5m/s。
所述的拉伸为五辊拉伸,第一辊的温度为25℃,速度为550m/min,第二辊的温度为80℃,速度为580m/min,第三辊的温度为120℃,2300m/min,第四辊温度为210℃,速度为3000m/min,第五辊的温度为150℃,速度为2500m/min。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第五辊的温度,所诉的卷绕速度为2700m/min。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7dtex,所得到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2%,断裂强度=8.1cN/dtex,断裂伸长为19.3%,断裂伸长CV值=6.7%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5%。
实施例7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所采用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1dl/g的粘度切片,其中: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95℃,缓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85℃;缓冷高度为280mm。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20℃,预冷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56℃采用主动外环递次预冷,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主动外环递次装置为镂空递次环形带,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布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数量沿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轴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通孔的直径为7mm,所述通孔的最多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4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最少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8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的高度为50mm,所述的热空气的温度为70℃、湿度70%、输送速度0.5m/s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50℃,无风区出口丝束温度为237℃;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280mm。所述的无风区冷却介于预冷和吹风冷却之间,无风区是指四周围起的一个无风区域。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30℃;所述的吹风冷却为环吹风冷却,其工艺为环吹风的温度为25℃,湿度为75%,风速为0.5m/s。
所述的拉伸为五辊拉伸,第一辊的温度为25℃,速度为545m/min,第二辊的温度为75℃,速度为580m/min,第三辊的温度为120℃,2300m/min,第四辊温度为210℃,速度为2800m/min,第五辊的温度为160℃,速度为2800m/min。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第五辊的温度,所诉的卷绕速度为2800m/min。
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6dtex,所得到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3%,断裂强度=8.3cN/dtex,断裂伸长为19.8%,断裂伸长CV值=6.1%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5%。

Claims (6)

1.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高粘熔融涤纶原料——计量——喷丝——冷却——上油——拉伸——热定型——卷绕成形;
所述的高粘熔融涤纶原料是指特性粘度为1.0~1.2dl/g的PET粘度切片;
所述的冷却依次包括缓冷、预冷、无风区冷却和吹风冷却四部分;
所述的缓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260~300℃,缓冷区出口处丝束温度为280~285℃;
所述的预冷是主动外环递次预冷;所述的主动外环递次预冷是指将热空气输送流经主动外环递次装置进而对丝条进行冷却;所述的主动外环递次装置为镂空递次环形带,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和/或直径沿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轴向从上到下依次递减,所述通孔的最大直径为5~8mm,最小直径为2~4mm,所述通孔的最多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3~5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最少数量为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周长除以6~10倍所述通孔直径并取整;所述的镂空递次环形带的高度为30~80mm;所述的热空气的温度为60~80℃、湿度60~80%、输送速度0.2~0.8m/s;
所述的预冷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60~260℃,预冷区出口处丝束温度为250~260℃;
所述的无风区冷却是指丝束周围环境温度为120~160℃,无风区出口处丝束温度为230~240℃;
所述的吹风冷却的风温为15~30℃;
所得到的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物性指标:线密度偏差率≤1.5%,断裂强度>7.7cN/dtex,断裂强度CV值≤2.5%,断裂伸长为19.0±1.5%,断裂伸长CV值≤7.0%,在177℃、0.05cN/dtex的测试条件下的干热收缩率为7.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冷高度为25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风区冷却高度为200~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风区冷却介于预冷和吹风冷却之间,无风区是指四周围起的一个无风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风冷却为侧吹风冷却,其工艺为侧吹风的温度为15~30℃,湿度为60~80%,风速为0.2~0.8m/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单丝纤度5dtex~10dtex。
CN201210322456.0A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797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2456.0A CN102797059B (zh)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2456.0A CN102797059B (zh)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7059A true CN102797059A (zh) 2012-11-28
CN102797059B CN102797059B (zh) 2014-10-01

Family

ID=47196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2456.0A Active CN102797059B (zh) 2012-09-03 2012-09-03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9705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6288A (zh) * 2013-10-14 2014-02-05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蠕变聚酯的高强车模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3316A (zh) * 2013-11-30 2014-03-19 常熟涤纶有限公司 低缩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工艺
CN103643317A (zh) * 2013-11-30 2014-03-19 常熟涤纶有限公司 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工艺
CN105603559A (zh) * 2015-12-29 2016-05-25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车模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20A (zh) * 1991-09-06 1993-06-16 阿克佐公司 复丝纱熔融纺丝设备及其应用
JPH06136612A (ja) * 1992-10-22 1994-05-17 Teijin Ltd 寸法安定性の改善さ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法
US20030047834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Hyosung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ester fibers
JP2007063689A (ja) * 2005-08-30 2007-03-15 Teijin Fibers Ltd 糸条冷却装置
CN101139740A (zh) * 2007-08-16 2008-03-12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细旦十字异形涤纶长丝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品
CN101139735A (zh) * 2007-08-16 2008-03-12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旦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01139741A (zh) * 2007-08-16 2008-03-12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细旦三角超有光fdy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4195A (zh) * 2007-10-18 2008-03-19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强涤纶工业长丝的生产工艺
CN101200817A (zh) * 2007-11-28 2008-06-18 深圳市中晟纤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聚苯硫醚复合长丝一步法成套设备和生产方法
KR20090072050A (ko) * 2007-12-28 2009-07-02 주식회사 효성 고강력-저수축 폴리에스테르 멀티필라멘트사의 제조 방법
CN101768789A (zh) * 2010-02-04 2010-07-07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细旦中空尼龙6fdy长丝的生产方法
CN101824664A (zh) * 2010-04-07 2010-09-08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CN102181954A (zh) * 2011-04-23 2011-09-14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力高伸长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20A (zh) * 1991-09-06 1993-06-16 阿克佐公司 复丝纱熔融纺丝设备及其应用
JPH06136612A (ja) * 1992-10-22 1994-05-17 Teijin Ltd 寸法安定性の改善さ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法
US20030047834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Hyosung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ester fibers
JP2007063689A (ja) * 2005-08-30 2007-03-15 Teijin Fibers Ltd 糸条冷却装置
CN101139740A (zh) * 2007-08-16 2008-03-12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细旦十字异形涤纶长丝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品
CN101139735A (zh) * 2007-08-16 2008-03-12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旦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01139741A (zh) * 2007-08-16 2008-03-12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细旦三角超有光fdy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4195A (zh) * 2007-10-18 2008-03-19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强涤纶工业长丝的生产工艺
CN101200817A (zh) * 2007-11-28 2008-06-18 深圳市中晟纤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聚苯硫醚复合长丝一步法成套设备和生产方法
KR20090072050A (ko) * 2007-12-28 2009-07-02 주식회사 효성 고강력-저수축 폴리에스테르 멀티필라멘트사의 제조 방법
CN101768789A (zh) * 2010-02-04 2010-07-07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细旦中空尼龙6fdy长丝的生产方法
CN101824664A (zh) * 2010-04-07 2010-09-08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涤纶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CN102181954A (zh) * 2011-04-23 2011-09-14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强力高伸长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6288A (zh) * 2013-10-14 2014-02-05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蠕变聚酯的高强车模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88B (zh) * 2013-10-14 2016-05-11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蠕变聚酯的高强车模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3316A (zh) * 2013-11-30 2014-03-19 常熟涤纶有限公司 低缩高强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工艺
CN103643317A (zh) * 2013-11-30 2014-03-19 常熟涤纶有限公司 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工艺
CN105603559A (zh) * 2015-12-29 2016-05-25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车模聚酯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7059B (zh) 2014-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7054B (zh) 一种高强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2797057B (zh) 一种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2787378B (zh) 一种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2797055B (zh) 一种低缩高强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2797056B (zh) 一种超低收缩型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2797053B (zh) 一种高强安全带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2797060B (zh) 一种高等级公路防护栏骨架材料聚酯工业丝的生产方法及其装置
CN101328619B (zh) 一种大有光“一”形聚酯长丝的制造方法
CN101792938B (zh) 一种聚甲醛纤维的新型制备方法
CN101139735A (zh) 一种超细旦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05862152A (zh) 一种高速纺低拉伸高模量低收缩涤纶工业丝生产方法
CN101671854A (zh) 用一步法生产涤纶工业丝的方法
CN102797059B (zh) 一种高强车模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2418158A (zh) 一种工业用聚酯长丝制备方法
CN102517660A (zh) 涤纶超棉柔绒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2828266A (zh) 一种涤纶超细扁平丝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100347353C (zh) 聚丙烯纤维生产方法
CN104480555A (zh) 一种高伸度特性涤纶预取向纤维的生产工艺
CN102586905A (zh) 热牵伸型高特纶预取向长丝纺丝卷绕联合制造工艺
CN104451922A (zh) 一种异形喷丝板及其生产方形截面彩色涤纶丝fdy的方法
CN104278344A (zh) 一种涤纶半消光三角异形fdy纤维的生产工艺
US5186879A (en) Spinn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high strength, high modulus, low shrinkage yarns
CN102797058B (zh) 一种超高强涤纶工业丝的制造方法
CN108660536A (zh) 一种高品质12头纺细旦高强低缩型涤纶工业丝的生产方法
US6015616A (en) Drawn polyester yarn having a high tenacity, a high modulus and a low shrink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