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5313A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95313A CN102795313A CN2012100016941A CN201210001694A CN102795313A CN 102795313 A CN102795313 A CN 102795313A CN 2012100016941 A CN2012100016941 A CN 2012100016941A CN 201210001694 A CN201210001694 A CN 201210001694A CN 102795313 A CN102795313 A CN 102795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member
- ratchet
- tractive
- rotation
- shift op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Daminozide Chemical group CN(C)NC(=O)CCC(O)=O NOQGZXFMHARML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nobelium Chemical compound [No]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22579 ATP dependent 26S prote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52 cla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Y10T74/20438—Single rotatable lever [e.g., for bicycle brake or deraille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基本上设置有一对操作构件和卷取构件。所述卷取构件响应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的运动而沿着相反的旋转方向枢转。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枢转地支撑具有第一和第二棘爪的棘爪构件。所述第一棘爪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释放构件和牵拉棘轮的其中一个并使其运动。所述第二棘爪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释放构件和牵拉棘轮中的另一个并使其运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抵接部选择性地接触所述棘爪构件的抵接部,以便当操作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的其中一个时,所述棘爪枢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控制拉索操作自行车部件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来变换多级自行车传动装置的齿轮。多级自行车传动装置通常包括链条、安装到前曲柄组的一个或多个前链轮或齿轮、以及安装到后轮的后轮毂的多个后链轮或齿轮。前后变速操作设备设计成操作换档设备(例如,拔链器或内部轮毂齿轮机构)以选择期望的齿数比。来自骑车者的踩踏力从前链轮经由链条传输到后链轮以用于使后轮转动。
大多数机械的制动/变速操作设备使用将制动/变速操作设备连接到用于制动的制动设备和用于变速的换档设备的控制拉索。这些控制拉索通常是具有外壳和内金属丝的钢丝式拉索。对于变速,通常使用变速杆来操作制动设备。例如,制动杆也用作用于牵拉变速拉索的变速杆的其中之一,而设置另外的杆用于释放变速拉索。操作力通常由骑车者的其中一个手指施加来操作变速杆,其继而经由变速操作单元将操作力传递到变速拉索。在许多情况下,变速操作单元具有变速拉索卷取卷筒。变速拉索的内金属丝在一端附接到拉索卷取卷筒,而其另一端附接到换档设备例如拔链器或内部轮毂齿轮机构的一部分。变速拉索的内金属丝绕着变速操作单元的变速拉索卷取卷筒的周缘缠绕(牵拉)或展开(释放),以牵拉和释放内金属丝。通过使拉索卷取卷筒旋转,使得内金属丝在外壳内滑动以牵拉或释放操作换档设备的内金属丝。在公路变速器(例如,制动/变速操作设备)的情况下,变速拉索的路线通常沿着车把。制动/变速操作设备的示例公开在授予Nagano(转让给Shimano,Inc)的US专利No.5,400,675、授予Romano(转让给Campagnolo)的US专利No.5,257,683、以及授予Dal Pra’(转让给Campagnolo)的US公开专利No.2007-0012137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利用相对简单的布置牵拉和释放运动构件(例如,卷取构件)。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状况,公开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基本上包括第一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卷取构件、释放构件、牵拉棘轮以及棘爪构件。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一抵接部。所述卷取构件被枢转地支撑,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运动而沿着第一旋转方向枢转,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运动而沿着第二旋转方向枢转,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相反。所述释放构件被可动地支撑以操作性地释放所述卷取构件。所述牵拉棘轮被固定地联接到所述卷取构件以与所述卷取构件一起枢转。所述棘爪构件被枢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上。所述棘爪构件包括第一棘爪、第二棘爪以及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棘爪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牵拉棘轮的其中一个并使其运动。所述第二棘爪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牵拉棘轮中的另一个并使其运动。所述第二抵接部选择性地接触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以便当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其中一个时,所述棘爪构件枢转。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公开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的两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本发明的各种目的、特征、方面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其形成该原始公开的一部分:
图1为装备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处于其已安装位置的联接到弯把式车把的一对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的自行车的一部分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由图1所示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操作的自行车传动轮系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外部视图,其中制动/变速杆和变速(释放)杆处于其休止位置;
图4为图3所示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外部视图,其中去除了抓握盖并且制动/变速杆枢转到制动位置;
图5为图3和图4所示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内部视图,其中去除了抓握盖并且制动/变速杆和变速(释放)杆处于其休止位置;
图6为弯把式车把以及图3到图5所示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其中制动/变速杆和变速(释放)杆处于其休止位置;
图7为弯把式车把以及图6所示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其中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制动/变速杆运动到第一拉索卷绕位置;
图8为弯把式车把以及图6和图7所示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其中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变速(释放)杆运动到拉索释放位置;
图9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变速操作单元和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处于休止位置的制动/变速杆和变速(释放)杆的外部视图;
图10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制动/变速杆和变速(释放)杆的后侧立体图;
图11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制动/变速杆和变速(释放)杆的分解前侧立体图;
图12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支架和变速操作单元的分解前侧立体图;
图13为当沿着主变速单元轴的中心轴线观察时的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变速操作单元和变速(释放)杆的前侧立体图;
图14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变速操作单元的放大外部视图;
图15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右手侧变速操作设备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为当沿着主变速单元轴的中心轴线观察时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其中变速操作单元处于完全释放位置,以便在链条位于内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保持在下部位置(最内部位置);
图19为图18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旋转以牵拉内金属丝,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内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运动到下部调整位置(第一中间位置);
图20为图18和图19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从图19的变速操作位置旋转回到休止位置,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内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保持在下部调整位置(第一中间位置);
图21为图18到图20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旋转以牵拉内金属丝,以便在链条变换到外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运动到上部位置(第二中间位置);
图22为图18到图21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从图21的变速操作位置旋转回到休止位置,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外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保持在上部位置(第二中间位置);
图23为图18到图22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旋转以牵拉内金属丝,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外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运动到上部调整位置(最外部位置);
图24为图18到图23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从图23的变速操作位置旋转回到休止位置,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外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保持在上部调整位置(最外部位置);
图25为图18到图24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释放操作构件旋转以释放内金属丝,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外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从上部调整位置(最外部位置)运动到上部位置(第二中间位置);
图26为当沿着主变速单元轴的中心轴线观察时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与图18相似的前侧图,其中变速操作单元处于完全释放位置,以便在链条位于内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保持在下部位置(最内部位置);
图27为图26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旋转以牵拉内金属丝,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内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运动到下部调整位置(第一中间位置);
图28为图26和图27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牵拉操作构件从图27的变速操作位置旋转回到休止位置,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内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保持在下部调整位置(第一中间位置);
图29为图26到图28所示的变速操作单元的选定部件的前侧图,但其中释放操作构件旋转以释放内金属丝,以便在链条保持在内齿轮上的状态下,前拔链器从下部调整位置(第一中间位置)运动到下部位置(最内部位置);以及
图30为具有与卷取构件一体地形成为整体构件的牵拉棘轮的卷取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对选定实施例进行说明。从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是例示性的,而并非为了对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进行限制。
首先参考图1和图2,其示出了装备有一对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和14的自行车10的自行车传动系统。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和14根据如图1所见的示出实施例安装在沉降式车把16上。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是右手侧控制设备,其由骑车者的右手操作以操作第一制动设备(未示出)和如图2所示的第一齿轮变速设备18(例如,拉索操作的前拔链器)。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4是左手侧控制设备,其由骑车者的左手操作以操作第二制动设备(未示出)和如图2所示的第二齿轮变速设备20(例如,拉索操作的后拔链器)。第一和第二齿轮变速设备18和20是自行车传动系统的一部分,其用来变换自行车链条C,从而以相对常规的方式改变传动轮系的速度。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经由变速控制拉索21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一齿轮变速设备18,并且经由制动控制拉索22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一制动设备(未示出)。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4经由变速控制拉索23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二齿轮变速设备20,并且经由制动控制拉索24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二制动设备(未示出)。
优选地,控制拉索21到24是具有覆盖内金属丝的外壳的常规自行车操作拉索。换句话说,控制拉索21到24每个均是钢丝式拉索,其基本上包括可滑动地接纳在外壳内的内金属丝。例如,如3和图4所见,变速控制拉索21具有内金属丝21a,其中外壳21b覆盖内金属丝21a,而制动控制拉索22具有内金属丝22a,其中外壳22b覆盖内金属丝22a。内金属丝21a构成将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操作性地连接到第一齿轮变速设备18的连接构件,用于响应于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的操作而变换第一齿轮变速设备18。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左右手侧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和14在操作方面基本上相同,除了它们互为镜像并且它们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变速操作以外。换句话说,左手侧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4基本上与右手侧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相同,除了左手侧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4的变速单元(未示出)已经变更为镜像并且增加了能够变速的齿轮的数量以外。因此,本文将仅讨论和图示右手侧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
如图1中所示,通常,沉降式车把16的抓握部及控制拉索21和22的一部分由车把带覆盖。沉降式车把16通常包括笔直横向部16a和一对向下弯曲部16b。笔直横向部16a连接向下弯曲部16b的上端。变速操作设备12和14安装到沉降式车把16的向下弯曲部16b。在图示实施例中,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安装在沉降式车把16的右手侧上,用于操作第一齿轮变速设备18(例如,拉索操作的前拨链器),并且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4安装在沉降式车把16的左手侧上,用于操作第二齿轮变速设备20(例如,拉索操作的后拨链器)。然而,变速操作设备12和14的每个可以制造为图示实施例的镜像,以便变速操作设备12和14可以安装在沉降式车把16的相对侧上。
如图3和图4所示,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包括支架或基体构件26,其由车把安装结构28固定地安装到沉降式车把16的其中一个弯曲部16b。因为支架26由车把安装结构28固定到沉降式车把16,所以支架26构成固定构件。在骑车期间骑车者有时候抓握支架26并且倚在支架26上。期望的是,当骑车者抓握支架26时给骑车者的手提供舒适的感觉。因此,支架26具有刚性主体30和柔软外部弹性抓握盖32。如图3中所见,抓握盖32部分地覆盖主体30。具体地讲,抓握盖32在主体30的抓握部上伸展。通常,主体30由刚性塑性材料制成。支架26当安装到车把16时是静止构件。车把安装结构28优选地是常规的带夹或在公路变速器中用于安装到沉降类型车把例如沉降式车把16的相似结构。因此,本文将不详细地讨论车把安装结构28。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5中最佳所示,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12还包括制动/变速杆34、变速杆36以及变速操作单元38。支架26的主体30将变速操作单元38容纳在主体30的内腔中。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是使用者操作杆的示例,用于操作下面讨论的变速操作单元38。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相对于支架26是可动的,以操作变速操作单元38。
使用制动/变速杆34来执行制动操作和变速操作,而变速杆36仅执行变速操作。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操作性地联接到变速操作单元38,以在齿轮变速设备18中执行变速操作以改变齿轮(即在齿轮F1和F2之间变换链条C)。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优选地都相对于支架26的主体30沿着朝向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的方向枢转,以执行变速操作。
如图2中所示,示出了自行车10的常规传动轮系,其由第一和第二齿轮变速设备18和20操作。第一齿轮变速设备18是常规拉索操作的前拔链器,其利用引导部18a(即,链条引导部)使自行车链条C在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齿轮或外齿轮F1和第二齿轮或内齿轮F2之间运动。第一齿轮或外齿轮F1是最大的前链轮并且具有第一直径。第二齿轮或内齿轮F2是最小的前链轮并且具有比第一齿轮或外齿轮F1的第一直径小的第二直径。齿轮F1和F2形成自行车传动系统的齿轮组件或曲柄组。第二齿轮变速设备20是常规拉索操作的后拔链器,其以常规方式使自行车链条C在多个后齿轮R之间运动。第一和第二齿轮变速设备18和20不限于与常规拉索操作的拔链器一起使用。
参考图6到图8,示出了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的变速操作。在图6中,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示出在其休止位置。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休止位置”是指部件(例如,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不需要使用者将该部件保持在与休止位置对应的状态就保持静止的状态。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是触发式杆,其以常规方式偏压到休止位置。制动/变速杆34起到制动杆的作用。通过使制动/变速杆34绕着制动枢转轴线P1相对于支架26的主体30朝向车把16的弯曲部16b枢转,来使制动/变速杆34牵拉制动拉索22的内金属丝22a。制动/变速杆34还起到拉索牵拉(卷绕)杆的作用。通过使制动/变速杆34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2相对于支架26的主体30朝向自行车10的中心纵向平面枢转,来使制动/变速杆34将变速拉索21的内金属丝21a牵拉到变速操作单元38中。变速杆36起到拉索释放杆的作用。通过使变速杆36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3相对于支架26的主体30朝向自行车10的中心纵向平面枢转,来使变速杆36从变速操作单元38释放内金属丝21a。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如下面讨论的那样,随着制动/变速杆34运动以执行制动操作和变速操作,变速杆36与制动/变速杆34一起运动。然而,如下面讨论的那样,在变速杆36运动以执行变速操作期间,制动/变速杆34大体上保持静止。
参考图4和图9到图11,设置支撑构件40以将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支撑在支架26的主体30上。支撑构件40由限定制动枢转轴线P1的枢转销42枢转地附接到支架26的主体30。在主体30与支撑构件40之间设置有偏压元件44。如图5中所示,设置偏压构件44用于将支撑构件40和制动/变速杆34偏压到休止位置。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偏压元件44是扭力弹簧,其中其盘绕部设置在枢转销42上并且其第一和第二自由端分别接触主体30和支撑构件40。
如图9到图11中最佳所示,制动/变速杆34由限定变速枢转轴线P2的枢转销46枢转地附接到支撑构件40。在制动/变速杆34与支撑构件40之间设置有偏压元件48。如图4和图5中所示,设置偏压元件48用于将制动/变速杆34偏压到抵靠支撑构件40的翼部40a的休止位置。在第一图示实施例中,偏压元件48是扭力弹簧,其中其卷绕部设置在枢转销46上并且其第一和第二自由端分别接触制动/变速杆34和支撑构件40。
如图10和图11中最佳所示,支撑构件40还包括用于附接内金属丝22a的制动拉索附接结构40b(例如,孔)。当制动/变速杆34绕着制动枢转轴线P1枢转时,制动/变速杆34相对于外壳22b牵拉内金属丝22a以执行制动操作。一般来说,在执行制动操作时,制动/变速杆34沿着纵向方向相对于支架26运动。换句话说,在制动操作期间,制动/变速杆34沿着基本上与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的变速操作平面垂直的制动操作平面运动。因此,制动/变速杆34绕着与变速枢转轴线P2及P3垂直的制动枢转轴线P1相对于支架26运动。
参考图6和图7,在通过制动/变速杆34执行变速(拉索卷绕或牵拉)操作时,制动/变速杆34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2从休止位置(图6)侧向向内运动(枢转)到拉索卷绕位置(图7),以执行齿轮变速操作。
参考图9到图11,变速杆36还由枢转销50绕变速枢转轴线P3枢转地安装到支撑构件40。变速枢转轴线P3可以平行于变速枢转轴线P2,或者当沿着与制动枢转轴线P1平行的方向观察时相对于变速枢转轴线P2成角度。在制动/变速杆34和支撑构件40之间设置有偏压元件52,用于将变速杆36偏压至休止位置。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偏压元件52是扭力弹簧,其中其卷绕部设置在枢转销50上并且其第一和第二自由端分别接触变速杆36和支撑构件40。
如图6和图8中所示,在通过变速杆36执行变速(释放)操作时,变速杆36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3从休止位置(图6)侧向向内运动到拉索释放位置(图8),以执行齿轮变换操作。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变速杆36运动以执行变速操作时,制动/变速杆34不与变速杆36一起运动。相反,在通过变速杆36执行变速操作期间,由于偏压元件48的偏压力,使得制动/变速杆34基本上保持在其休止位置。
一般来说,在执行变速操作时,制动/变速杆34和变速杆36都沿着变速操作平面相对于支架26沿着侧向方向运动,以操作变速操作单元38。虽然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变速枢转轴线P2和P3不是重合的(偏置的),但是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可以使变速枢转轴线P2和P3重合。而且,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变速操作单元38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操作。例如,变速操作单元38可以取代杆而使用按钮来操作。
现在转到图12到图17,现在将讨论变速操作单元38。如图12中所示,变速操作单元38安装在支架26的主体30上。变速操作单元38基本上包括第一操作构件54、第二操作构件56以及拉索卷取构件或卷筒58。卷取构件58及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共轴地设置在变速操作单元38的主变速轴60上。主变速轴60限定变速操作单元38的主枢转轴线A。主变速轴60枢转地将卷取构件58及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支撑到支架26,用于在主枢转轴线A上旋转(图14)。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沿着与制动枢转轴线P1平行的方向观察时,主枢转轴线A相对于变速轴线P2和P3成角度。基本上,卷取构件58响应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的操作,绕着主枢转轴线A沿相反的旋转方向枢转,这将在下面讨论。
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卷取构件58由偏压元件62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偏压(图15)。卷取构件58构成金属丝卷绕体或运动构件。卷取构件58被枢转地支撑在主变速轴60上,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54的运动而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相对于支架26(例如,固定构件)枢转。并且卷取构件58被枢转地支撑在主变速轴60上,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56的运动而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相对于支架26(例如,固定构件)枢转。第一旋转方向R1相对于主枢转轴线A是与第二旋转方向R2相反的旋转方向。
如图17中最佳所示,卷取构件58具有用于将拉索21的内金属丝21a附接到卷取构件58上的变速金属丝附接结构58a。卷取构件58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使得拉索21的内金属丝21a从卷取构件58的周缘放开。相反,卷取构件58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的旋转使得拉索21的内金属丝21a卷绕在卷取构件58的周缘上。
第一操作构件54的操作使得卷取构件58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运动,用于释放内金属丝21a。第一操作构件54通过骑车者使变速杆36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3枢转来操作。具体地讲,第一操作构件54具有接触构件或凸缘54a,其由变速杆36接触以便第一操作构件54响应于变速杆36的枢转运动而枢转。结果,变速杆36操作性地联接到变速操作单元38,以执行卷取构件58的拉索释放操作。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构件54通过变速杆36而相对于卷取构件58的主枢转轴线A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枢转,以选择性地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操作卷取构件58。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变速杆36和第一操作构件54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偏压到它们各自的休止位置,以便在释放了变速杆36后,变速杆36和第一操作构件54返回到它们各自的休止位置。
另一方面,第二操作构件56的操作使得卷取构件58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运动,用于牵拉内金属丝21a。第二操作构件56通过骑车者使制动/变速杆34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2枢转来操作。具体地讲,第二操作构件56具有连接构件63(图9、图12和图13),其由制动/变速杆34接触以便第二操作构件56响应于制动/变速杆34的枢转运动而枢转。连接构件63在一端处通过铰链连接件枢转地安装到第二操作构件56,并且在另一端处被偏压成与制动/变速杆34的向后朝向表面可滑动地接合。如图10中所示,在制动/变速杆34的向后朝向表面上设置有附接构件34a,以将连接构件63的下端可滑动地保持到制动/变速杆34。因此,当制动/变速杆34沿着向后方向枢转以执行制动操作时,连接构件63可以沿着向后方向枢转,同时连接构件63仍然保持附接到制动/变速杆34。这样,连接构件63将制动/变速杆34连接到变速操作单元38。结果,制动/变速杆34操作性地联接到变速操作单元38,以执行卷取构件58的拉索牵拉或卷绕操作。
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操作构件56通过制动/变速杆34而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相对于卷取构件58的主枢转轴线A枢转,以选择性地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操作卷取构件58。如下面说明的那样,制动/变速杆34和第二操作构件56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偏压到它们各自的休止位置,以便在释放了制动/变速杆34后,制动/变速杆34和第二操作构件56返回到它们各自的休止位置。
如图14到17中所示,变速操作单元38还包括后静止板64、中间静止板66以及前静止板68。静止板64、66和68是都安装在主变速轴60上的刚性构件。静止板64、66和68相对于支架26的主体30是不可动的。后静止板64由枢转销69固定到中间静止板66,而前静止板68由止动销70固定到中间静止板66。因此,静止板64、66和68固定在一起并且接触支架26的主体30,以便静止板64、66和68由主体30保持静止。
后静止板64提供用于卷取构件58的偏压元件62的附接点。具体地讲,偏压元件62是扭力弹簧,其具有钩在后静止板64上的第一端和联接到卷取构件58的第二端。关于偏压元件62的第二端,卷取构件58具有用于接纳偏压元件62的第二端的孔口58b(图17)。因此,偏压元件62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偏压卷取构件58。
止动销70安装在中间静止板66和前静止板68之间。止动销70充当用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两者的止动件。具体地讲,止动销70限制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以形成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的休止位置。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构件54由偏压元件72偏压抵靠止动销70,而第二操作构件56由偏压元件48偏压抵靠止动销70,偏压元件48设置在制动/变速杆34与支撑构件40之间。当然,根据本发明将会清楚,可以提供附加的偏压元件用于将第二操作构件56偏压至其休止位置。偏压元件72设置在前静止板68与第一操作构件54之间。如上面所述,设置偏压元件72用于将第一操作构件54偏压至抵靠止动销70的其休止位置。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偏压元件72是扭力弹簧,其中其卷绕部设置在主变速轴60上并且其第一和第二自由端分别接触第一操作构件54和前静止板68。
参考图14到17,变速操作单元38还包括牵拉棘轮或板74、牵拉棘爪76、定位棘轮或板78、定位棘爪80、止动棘爪82、释放构件或板84以及释放棘爪86。变速操作单元38的定位棘轮78、定位棘爪80、止动棘爪82和释放构件84构成变速定位机构,其选择性地将卷取构件58(例如,运动构件)维持在四个不同变速位置中的任何一个中。因为卷取构件58(例如,运动构件)的变速位置对应于引导部18a的引导位置,所以互相对应的卷取构件58的变速位置和引导部18a的引导位置将使用同一术语来指代,即变速位置将称为引导位置。
牵拉棘轮74、定位棘轮78和释放构件84与主变速轴60上的卷取构件58共轴地设置。牵拉棘轮74和定位棘轮78设置为与主变速轴60上的卷取构件58一起旋转,而释放构件84相对于主变速轴60上的卷取构件58旋转。如下面说明的那样,牵拉棘爪76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56的操作而选择性地接合牵拉棘轮74,以使主变速轴60上的卷取构件58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定位棘爪80和止动棘爪82选择性地接合定位棘轮78,以保持卷取构件58免于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在主变速轴60上旋转。释放棘爪86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54的操作而选择性地接合释放构件84,以使主变速轴60上的释放构件84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释放构件84的旋转使得释放构件84选择性地运动,以便定位棘爪80和止动棘爪82选择性地释放定位棘轮78。
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牵拉棘爪76和释放棘爪86一体地形成为整体的单式棘爪构件88。根据本发明将会清楚,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牵拉棘爪76和释放棘爪86可以是不可动地固定在一起以形成棘爪构件88的两件。棘爪构件88枢转地支撑在第一操作构件54上。棘爪构件88包括安装部90,其设置在牵拉棘爪76和释放棘爪86之间,以便牵拉棘爪76和释放棘爪86沿着相反方向从安装部90延伸。棘爪构件88的安装部90由枢转销92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操作构件54上,以便棘爪构件88与第一操作构件54一起运动。枢转销92限定与主枢转轴线A偏置的辅助枢转轴线。
在第一操作构件54和棘爪构件88之间设置有偏压元件94,用于偏压棘爪构件88。牵拉棘爪76被偏压远离牵拉棘轮74,并且释放棘爪86被朝向释放构件84偏压。因此,在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牵拉操作期间,随着牵拉棘爪76运动至与牵拉棘轮74接合,释放棘爪86运动远离释放构件84。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偏压元件94是扭力弹簧,其中其卷绕部设置在枢转销92上并且其第一和第二自由端分别接触第一操作构件54和棘爪构件88。
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处于其休止位置时,释放棘爪86接触释放构件84。然而,替代性地,释放棘爪86可以首先保持为不与释放构件84接触,并且然后在操作了第一操作构件54之后运动至与释放构件84接触。
第二操作构件56包括第一抵接部56a,其在操作第二操作构件56(即,绕着主枢转轴线A从休止位置向变速位置枢转)时接触棘爪构件88的第二抵接部88a。第二抵接部88a形成在棘爪构件88的安装部90上。第二抵接部88a相对于卷取构件58的主枢转轴线A从安装部90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延伸。第二操作构件56的第一抵接部56a充当第一凸轮部,而第二抵接部88a充当第二凸轮部。
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56时,第二操作构件56的第一抵接部56a接触棘爪构件88的第二抵接部88a。由于第二操作构件56的第一抵接部56a接触棘爪构件88的第二抵接部88a,使得棘爪构件88克服偏压元件94的偏压力在枢转销92上枢转,用于使牵拉棘爪76与牵拉棘轮74接合。还由于第二操作构件56的第一抵接部56a接触棘爪构件88的第二抵接部88a,使得释放棘爪86运动远离释放构件84。因此,第二操作构件56的操作还使得第一操作构件54和棘爪构件88与第二操作构件56一起运动。第一和第二抵接部56a和88a之间的接触还使得牵拉棘爪76与牵拉棘轮74接合。并且由于操作第二操作构件56的运动,使得卷取构件58、牵拉棘轮74和定位棘轮78都一起绕着主枢转轴线A旋转。
现在将参考图17到图23讨论牵拉棘轮74。牵拉棘轮74是刚性环形构件,其固定地联接到卷取构件58以与主变速轴60上的卷取构件58一起枢转。具体地讲,牵拉棘轮74具有非圆形开口,其与卷取构件58的对应非圆形毂配合。虽然卷取构件58和牵拉棘轮74示出为分离构件,但是根据本发明将会清楚,根据需要和/期望,卷取构件58和牵拉棘轮74可以是整体的单式构件。在任何情况下,卷取构件58和牵拉棘轮74都作为整体枢转地安装在主变速轴60上。
牵拉棘爪76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56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牵拉棘轮74并使其运动。具体地讲,牵拉棘轮74具有周面,其设置有第一牵拉齿74a、第二牵拉齿74b及第三牵拉齿74c。牵拉棘爪76选择性地接合牵拉齿74a、74b和74c,以使牵拉棘轮74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这使得卷取构件58也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
现在将更详细地讨论定位棘轮78。如图16和17中最佳所示,定位棘轮78是刚性环形构件,其固定地联接到卷取构件58以与主变速轴60上的卷取构件58一起枢转。换句话说,定位棘轮78构成与卷取构件58一起旋转的定位构件。具体地讲,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定位棘轮78具有非圆形开口,其与卷取构件58的对应非圆形毂配合。
定位棘轮78包括止动齿78a,其形成用于选择性地与止动棘爪82的止动齿接合的抵接部或止动件。更具体地讲,止动棘爪82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54的运动而运动到定位棘轮78的止动齿78a的路径中,以选择性地接合定位棘轮78从而使定位棘轮78停止运动。在定位棘轮78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54的单一操作而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从第一引导位置向第二引导位置旋转期间,止动棘爪82接合定位棘轮78的止动齿78a,以便定位棘轮78和卷取构件58都暂时停止在第一引导位置和第二引导位置之间的位置。
定位棘轮78还包括第一定位齿78b和第二定位齿78c。当卷取构件58处于第一引导位置时,定位棘爪80选择性地接合第一定位齿78b。当卷取构件58处于第二引导位置时,定位棘爪80选择性地接合第二定位齿78c。更具体地讲,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齿78b形成定位棘轮78的第一止动面9以及定位棘轮78的第二止动面98。第二定位齿78c形成定位棘轮78的第三止动面100。止动面96、98和100是用于选择性地与定位棘爪80的定位齿接合的抵接部。
现在将更详细地讨论释放构件84。如图16和图18中最佳所示,释放构件84是刚性环形构件,其枢转地支撑在主变速轴60上。释放构件84并不限于如图所示的板状构件。根据需要和/或期望,释放构件84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因此,释放构件84是使定位棘爪80和止动棘爪82选择性地运动从而选择性地释放定位棘轮78的释放构件。在任何情况下,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释放构件84构造和设置为相对于主变速轴60上的卷取构件58旋转。如上所述,释放构件84被可动地支撑以操作性地释放卷取构件58。释放构件84由偏压元件102偏压到休止位置。在第一图示的实施例中,偏压元件102是螺旋弹簧,其以略微压缩的状态被预加载,以将释放构件84偏压至其休止位置。因此,释放构件84可动地设置在与休止位置对应的非释放位置和使定位棘爪80及止动棘爪82旋转的释放位置之间。
释放构件84包括操作齿84a,用于选择性地与释放棘爪86接合。更具体地讲,释放棘爪86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54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操作齿84a,以使释放构件84运动。释放构件84的该运动使定位棘爪80和止动棘爪82运动,用于控制定位棘轮78的运动。具体地讲,释放构件84包括用于控制定位棘轮78的运动的第一棘爪操作突出部84b和第二棘爪操作突出部84c。释放构件84还包括切口84d,其接纳中间静止板66的翼部66a,用于限制释放构件84的旋转。
更具体地讲,第一棘爪操作突出部84b构造和设置来使止动棘爪82枢转到止动齿78a的路径中,以暂时停止定位棘轮78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换句话说,第一棘爪操作突出部84b形成第一接触部,当释放构件84处于释放位置时,该第一接触部接触止动棘爪82以使止动棘爪82枢转从而抓住止动齿78a。结果,当卷取构件58由释放构件84释放时,在通过第一操作构件54进行的变速(释放)操作期间,第一棘爪操作突出部84b使止动棘爪82枢转以抓住止动齿78a,从而暂时停止定位棘轮78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的旋转。
第二棘爪操作突出部84c构造和设置来使定位棘爪80枢转离开第一和第二定位齿78b和78c的路径。换句话说,第二棘爪操作突出部84c形成第二接触部,当释放构件84处于释放位置以使定位棘爪80枢转脱离与第一和第二定位齿78b和78c的接合时,该第二接触部接触定位棘爪80。由于定位棘爪80从定位棘轮78向外枢转,使得在通过第一操作构件54进行的变速(释放)操作期间,定位棘轮78被释放,从而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进行枢转运动。因此,卷取构件58能够枢转以释放预定量的内金属丝21a。
定位棘爪80和止动棘爪82枢转地安装在枢转销69上,以选择性地控制定位棘轮78的运动,以便将卷取构件58选择性地维持在引导位置。如上所述,枢转销69安装到静止板64和66。在枢转销69上安装有第一偏压元件104,用于将定位棘爪80偏压至与定位棘轮78接合。换句话说,定位棘爪80被偏压成与定位棘轮78接合,以便当释放构件84处于非释放位置时,定位棘爪80的定位齿与定位棘轮78接触。在枢转销69上安装有第二偏压元件106,用于将止动棘爪82偏压脱离与定位棘轮78的接合。止动棘爪82被偏压脱离与定位棘轮78的接合,以便当释放构件84处于非释放位置时,止动棘爪82的止动齿与定位棘轮78分离。因此,定位棘爪80和止动棘爪82相对于彼此独立地运动。并且枢转销69限定与主枢转轴线A偏置的辅助枢转轴线。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释放构件84使定位棘爪80和止动棘爪82旋转,以便在定位棘爪80的定位齿开始从保持位置向非保持位置运动之前,止动棘爪82的止动齿开始从非止动位置向止动位置运动。
基本上,定位棘爪80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运动。在保持位置,定位棘爪80通过选择性地接合第一和第二定位齿78b和78c而保持卷取构件58免于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运动。在非保持位置,定位棘爪80a通过释放构件84而从第一和第二定位齿78b和78c脱离。
基本上,止动棘爪82在非止动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选择性地运动。在非止动(休止)位置,止动棘爪82位于定位棘轮78的止动齿78a的路径之外。在止动位置,止动棘爪82通过释放构件84而沿着定位棘轮78的止动齿78a的路径设置,以抓住并且保持卷取构件58(即,运动构件)免于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运动。随着止动棘爪从非限制位置向止动位置旋转,止动齿运动靠近第二旋转轴线。
现在将主要参考图18到图24讨论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牵拉或卷绕操作。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牵拉操作通过骑车者使制动/变速杆34绕变速枢转轴线P2朝向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沿着侧向向内方向枢转地运动来执行。制动/变速杆34以单个步进运动方式操作,以便第二操作构件56以单个步进运动方式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运动。图18、图20、图22和图24示出处于休止位置的第二操作构件56。图19、图21和图23示出处于变速位置的第二操作构件56。
如图18中所示,变速操作单元38处于完全释放位置,以便定位棘爪80接触第二定位齿78c的外尖部。如上所述,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牵拉或卷绕操作通过骑车者使制动/变速杆34枢转地运动来执行。制动/变速杆34的该枢转运动经由连接构件63传递到第二操作构件56,以便第二操作构件56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从其休止位置(图18)旋转至其变速位置(图19)。随着第二操作构件56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第二操作构件56的第一抵接部56a接触棘爪构件88的第二抵接部88a,以使牵拉棘爪76枢转至与牵拉棘轮74的第一牵拉齿74a接合。牵拉棘爪76与第一牵拉齿74a的该接合使得牵拉棘轮74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牵拉棘轮74的旋转也使得卷取构件58和定位棘轮78一起旋转。因此,定位棘轮78的旋转使得定位棘爪80与定位棘轮78的第三止动面100接合,以保持卷取构件58。
当制动/变速杆34从图19的变速位置释放时,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返回其如图20所示的休止位置,并且定位棘轮78与定位棘爪80接合。现在,变速操作单元38的另一个卷绕操作可以通过骑车者使制动/变速杆34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2朝向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沿着侧向向内方向枢转地运动来执行。再次,制动/变速杆34的该枢转运动经由连接构件63传递到第二操作构件56,以便第二操作构件56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从其休止位置(图20)旋转至其变速位置(图21)。随着第二操作构件56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第二操作构件56的第一抵接部56a再次接触棘爪构件88的第二抵接部88a,以使牵拉棘爪76枢转至与牵拉棘轮74的第二牵拉齿74b接合。牵拉棘爪76与第一牵拉齿74a的该接合使得牵拉棘轮74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牵拉棘轮74的旋转也使得卷取构件58和定位棘轮78一起旋转。因此,定位棘轮78的旋转使得定位棘爪80与定位棘轮78的第二止动面98接合,以保持卷取构件58。
当制动/变速杆34从图21的变速位置释放时,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56返回其如图22所示的休止位置,并且定位棘轮78与定位棘爪80接合以维持卷取构件58。现在,变速操作单元38的另一个卷绕操作可以通过骑车者使制动/变速杆34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2朝向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沿着侧向向内方向枢转地运动来执行。再次,制动/变速杆34的该枢转运动经由连接构件63传递到第二操作构件56,以便第二操作构件56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从其休止位置(图22)旋转至其变速位置(图23)。随着第二操作构件56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第二操作构件56的第一抵接部56a再次接触棘爪构件88的第二抵接部88a,以使牵拉棘爪76枢转至与牵拉棘轮74的第二牵拉齿74b接合。牵拉棘爪76与第一牵拉齿74a的该接合使得牵拉棘轮74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牵拉棘轮74的旋转也使得卷取构件58和定位棘轮78一起旋转。因此,定位棘轮78的旋转使得定位棘爪80与定位棘轮78的第一止动面96接合,以保持卷取构件58。
现在将主要参考图24和图25讨论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释放操作。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释放操作通过骑车者使变速杆36绕着变速枢转轴线P3朝向自行车纵向中心平面沿着侧向向内方向枢转地运动来执行。变速杆36以单个步进运动方式操作,以便第一操作构件54以单个步进运动方式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运动。图24示出处于休止位置的第一操作构件54。图25示出处于变速位置的第一操作构件54。
如图24中所示,变速操作单元38处于完全卷绕位置,以便定位棘爪80接触定位棘轮78的第一止动面96。如上所述,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释放操作通过骑车者使变速杆36枢转地运动来执行。通过变速杆36接触和推动第一操作构件54的接触凸缘54a,将变速杆36的该枢转运动传递到第一操作构件54,以便第一操作构件54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从其休止位置(图24)旋转至其变速(释放)位置(图25)。
在变速操作单元38的拉索释放操作期间,随着第一操作构件54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释放棘爪86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54的运动而接合释放构件84的操作齿84a,以使释放构件84运动。释放构件84的该运动使得第一棘爪操作突出部84b使止动棘爪82朝向定位棘轮78枢转。释放构件84的该运动还使得第二棘爪操作突出部84b使定位棘爪80枢转远离定位棘轮78并且枢转脱离与定位棘轮78的第一止动面96的接合。结果,在偏压元件62的力的作用下,卷取构件58、牵拉棘轮74以及定位棘轮78沿着第一旋转方向R1旋转。然而,定位棘爪80接合定位棘轮78的第二止动面98,以停止卷取构件58、牵拉棘轮74以及定位棘轮78的旋转,以便保持卷取构件58。
现在参考图26至图29,现在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速操作单元238。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三个主要区别包括:(1)第一操作构件54设置有变更的棘爪构件288,其被偏压至与牵拉棘轮74接合;(2)设置变更的释放构件或板284,其由棘爪构件288选择性地接合;以及(3)变更的第二操作构件256设置有凸轮部256a(即第一抵接部),用于将棘爪构件288引导至与变更的释放构件284接合。鉴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相似性,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部分将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为简单起见,可以省略对于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的描述。
如图26和图28所示,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构件54和256处于其休止位置时,第二操作构件256接触棘爪构件288的安装部288a。这里,偏压元件294安装在枢转销92上,以将棘爪构件288偏压至与牵拉棘轮74接合。并且在该第二实施例中,棘爪构件288还包括从安装部288a延伸的延伸部288b。延伸部288b具有自由端,其具有牵拉棘爪288c和释放棘爪288d。因此,牵拉棘爪388c和释放棘爪288d设置在延伸部288b上,并且相对于卷取构件58的枢转轴线A沿着第二旋转方向R2远离安装部288a隔开。如图27中所示,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256以便棘爪构件288使牵拉棘轮74转动时,棘爪构件288的安装部288a保持与第二操作构件256接触。并且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牵拉棘爪288c也用作第二抵接部。换句话说,当操作第二操作构件256时,牵拉棘爪288c(第二抵接部)接触第二操作构件256的凸轮部256a(即,第一抵接部),以便棘爪构件288向外运动至与释放构件284接合。如图29中所示,当操作第一操作构件54以便释放棘爪288d与释放构件284接合时,棘爪构件288的安装部288a与第二操作构件256的第一抵接部256a分离。
参考图30,示出了变更的卷取构件358,其可以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一起使用。这里,牵拉棘轮374和定位棘轮378都与卷取构件358一体地形成为整体构件。根据需要和/或期望,该一体构件(部件358、374和378)可以形成为金属构件或硬质塑性构件。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旨在成为开放式的术语,其明确说明所述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述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上述说明也适用于具有相似意思的词,例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同样,术语“零件”、“部分”、“部”、“构件”或“元件”当以单数形式使用时可以具有单个零件或多个零件的双重意思。当在本文中使用来描述上述实施例时,下面的方向性术语 “向前的”、“向后的”、“上方的”、“向下的”、“竖直的”、“水平的”、“下面的”、“内部的”、“外部的”和“横向的”、及任何其他相似方向性术语是指装备有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的自行车在平坦水平面上的那些方向。因而,这些术语当用来描述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时应该相对于在平坦水平面上以正常骑行位置使用的装备有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的自行车来解释。最后,本文中使用的程度术语,例如“基本上”、“大约”、“近似”意味着被修饰术语的合理偏离量,以便使得最终结果不被显著改变。
虽然仅选择了选定实施例来例示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发明将会清楚,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可以作出各种改变和变更。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期望改变各个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朝向。显示为互相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元件执行,反之亦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不需要将所有优点都同时展现在具体实施例中。对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独特的每个特征,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组合,应该被认为是申请人对进一步发明的单独描述,包括通过这样的特征(或多个特征)体现的结构和/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仅用于例示,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所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包括:
第一操作构件;
第二操作构件,其包括第一抵接部;
卷取构件,其被枢转地支撑,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运动而沿着第一旋转方向枢转,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运动而沿着第二旋转方向枢转,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相反;
释放构件,其被可动地支撑以操作性地释放所述卷取构件;
牵拉棘轮,其被固定地联接到所述卷取构件以与所述卷取构件一起枢转;
棘爪构件,其被枢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上,所述棘爪构件包括:
第一棘爪,其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牵拉棘轮的其中一个并使其运动;
第二棘爪,其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运动,而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牵拉棘轮中的另一个并使其运动;以及
第二抵接部,其选择性地接触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以便当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其中一个时,所述棘爪构件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当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时,所述棘爪构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接触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以便所述棘爪构件枢转,并且所述第二棘爪接合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牵拉棘轮中的另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棘爪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释放构件并使其运动,并且所述第二棘爪选择性地接合所述牵拉棘轮并使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棘爪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之间的安装部,以便随着所述第二棘爪运动至与所述牵拉棘轮接合,所述第一棘爪运动远离所述释放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棘爪构件包括安装部和从所述安装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棘爪和所述第二棘爪相对于所述卷取构件的枢转轴线沿着所述第二旋转方向远离所述安装部隔开,并且
所述第二抵接部相对于所述卷取构件的枢转轴线沿着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从所述安装部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棘爪也用作所述第二抵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都分别相对于所述卷取构件的枢转轴线沿着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枢转,以沿着所述第一旋转方向和所述第二旋转方向选择性地操作所述卷取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被偏压到休止位置,以便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被释放后返回到所述休止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被偏压到休止位置,以便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在被释放后返回到所述休止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牵拉棘轮和所述卷取构件一体地形成为整体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卷取构件及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共轴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所述卷取构件、所述释放构件及所述牵拉棘轮共轴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当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处于休止位置时,所述棘爪构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接触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当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时,所述棘爪构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分离,以便所述第一棘爪接合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牵拉棘轮的其中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其中
当操作所述第二操作构件时,所述棘爪构件的所述第二抵接部保持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抵接部接触,以便所述棘爪构件与所述释放构件和所述牵拉棘轮中的另一个接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116110 | 2011-05-26 | ||
US13/116,110 US8534156B2 (en) | 2011-05-26 | 2011-05-26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95313A true CN102795313A (zh) | 2012-11-28 |
CN102795313B CN102795313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549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01694.1A Active CN102795313B (zh) | 2011-05-26 | 2012-01-05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34156B2 (zh) |
EP (1) | EP2527241B1 (zh) |
CN (1) | CN102795313B (zh) |
TW (1) | TWI51040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68990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部件操作装置 |
CN111469976A (zh) * | 2017-03-06 | 2020-07-3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操作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49955B2 (en) * | 2007-06-01 | 2013-10-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9592879B2 (en) * | 2011-05-26 | 2017-03-14 | Shimano Inc. | Shift positioning mechanism |
US8746106B2 (en) * | 2012-03-08 | 2014-06-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10259533B2 (en) * | 2017-03-06 | 2019-04-16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10232909B2 (en) | 2017-03-06 | 2019-03-19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CN106904246B (zh) * | 2017-04-17 | 2022-05-03 |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换挡器 |
US10435113B1 (en) | 2018-04-03 | 2019-10-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11021213B2 (en) | 2018-12-10 | 2021-06-01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10780948B2 (en) | 2018-12-10 | 2020-09-22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DE102021100615A1 (de) * | 2021-01-14 | 2022-07-14 |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38652Y (zh) * | 1999-08-10 | 2001-07-11 | 台湾微转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车双杆自动回位变速操作装置 |
US6397700B1 (en) * | 2000-09-18 | 2002-06-04 | Falcon Industrial Co., Ltd. | Dual dial rod speed changing indicator |
CN2764705Y (zh) * | 2004-12-30 | 2006-03-15 | 宁波市日骋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双推式自行车换挡装置 |
US20070151394A1 (en) * | 2003-05-30 | 2007-07-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20090173182A1 (en) * | 2008-01-08 | 2009-07-09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20100199795A1 (en) * | 2009-02-10 | 2010-08-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30555B2 (ja) * | 1988-09-24 | 1998-03-2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変速レバー装置 |
US5400675A (en) | 1988-11-29 | 1995-03-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JP3007641B2 (ja) * | 1989-07-06 | 2000-02-0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のディレーラー用操作装置 |
IT1245445B (it) | 1991-03-11 | 1994-09-20 | Campagnolo Srl | Gruppo di comando del cambio e del freno per una bicicletta |
US5730030A (en) * | 1996-01-19 | 1998-03-24 | Shimano, Inc. | Shifting apparatus for bicycles having a brake operating unit disposed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shifting levers |
TW446659B (en) * | 1996-06-18 | 2001-07-21 | Shimano Kk |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
ITTO20010010A1 (it) * | 2001-01-11 | 2002-07-11 | Campagnolo Srl | Gruppo integrato di comando del cambio e del freno per una bicicletta. |
TWI228473B (en) * | 2001-03-14 | 2005-03-01 | Campagnolo Srl | Process for controlling gear shifting in a cycle,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and components |
US6726587B2 (en) * | 2001-10-19 | 2004-04-27 | Shimano, Inc. | Adjustable bicycle derailleur |
US7437969B2 (en) * | 2004-09-29 | 2008-10-2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JP2006224875A (ja) | 2005-02-18 | 2006-08-31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
US7802489B2 (en) * | 2005-06-01 | 2010-09-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EP1736404A1 (en) | 2005-06-24 | 2006-12-27 | Campagnolo S.R.L. | Integrated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derailleur and brake |
US7526979B2 (en) | 2005-07-19 | 2009-05-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position control mechanism |
US7721621B2 (en) * | 2005-11-04 | 2010-05-2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
US7665383B2 (en) * | 2006-01-31 | 2010-02-23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
US7665382B2 (en) * | 2006-02-07 | 2010-02-23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
JP4191757B2 (ja) | 2006-10-12 | 2008-12-03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
US8161841B2 (en) * | 2007-05-16 | 2012-04-24 | Shimano Inc. | Cable operating mechanism |
US9056648B2 (en) * | 2008-06-24 | 2015-06-16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
US8201477B2 (en) * | 2009-04-27 | 2012-06-19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
-
2011
- 2011-05-26 US US13/116,110 patent/US85341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1-10-21 TW TW100138346A patent/TWI510403B/zh active
-
2012
- 2012-01-05 CN CN201210001694.1A patent/CN102795313B/zh active Active
- 2012-01-18 EP EP12151514.2A patent/EP2527241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38652Y (zh) * | 1999-08-10 | 2001-07-11 | 台湾微转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车双杆自动回位变速操作装置 |
US6397700B1 (en) * | 2000-09-18 | 2002-06-04 | Falcon Industrial Co., Ltd. | Dual dial rod speed changing indicator |
US20070151394A1 (en) * | 2003-05-30 | 2007-07-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CN2764705Y (zh) * | 2004-12-30 | 2006-03-15 | 宁波市日骋工贸有限公司 | 一种双推式自行车换挡装置 |
US20090173182A1 (en) * | 2008-01-08 | 2009-07-09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20100199795A1 (en) * | 2009-02-10 | 2010-08-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68990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部件操作装置 |
CN108068990B (zh) * | 2016-11-14 | 2020-01-3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部件操作装置 |
CN111469976A (zh) * | 2017-03-06 | 2020-07-3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操作装置 |
CN111469976B (zh) * | 2017-03-06 | 2022-05-17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操作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534156B2 (en) | 2013-09-17 |
CN102795313B (zh) | 2015-09-30 |
US20120297918A1 (en) | 2012-11-29 |
EP2527241A1 (en) | 2012-11-28 |
EP2527241B1 (en) | 2018-06-06 |
TWI510403B (zh) | 2015-12-01 |
TW201247478A (en) | 2012-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95313A (zh)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
CN102795312A (zh) | 变速定位机构 | |
CN102795314A (zh)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
EP1535829B1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CN102826193A (zh)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
EP2308750B1 (en)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US8746106B2 (en)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
CN102381434B (zh) | 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 | |
US9377101B2 (en) | Method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ing a bicycle gearshift and electronically servo-assisted bicycle gearshift | |
CN102826194B (zh)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
TW200951014A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JP2007001572A (ja) | 自転車のディレーラ及びブレーキの統合制御デバイス | |
EP2574535B1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20070137387A1 (en) |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derailleur | |
JP2007076456A (ja) |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及び変速操作装置 | |
CN103419896A (zh) | 自行车控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