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3466B -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3466B
CN102793466B CN201210317814.9A CN201210317814A CN102793466B CN 102793466 B CN102793466 B CN 102793466B CN 201210317814 A CN201210317814 A CN 201210317814A CN 102793466 B CN102793466 B CN 1027934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tewing
stew
boil
negativ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78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3466A (zh
Inventor
姚正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o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o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o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o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178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34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93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3466A/zh
Priority to HK13101327.7A priority patent/HK1174236A1/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1666 priority patent/WO20140325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3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3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10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 A23L5/17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in a gaseous atmosphere with forced air or gas circulation, in vacuum or under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A47J2027/043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一种炖煮机,包括容器、为炖煮容器加热的发热体,还包括炖煮容器密封盖和优选由依次密封连通的第一导管、冷凝器、第二导管和缓冲容器形成的负压产生装置,第一导管和另一端通过炖煮容器密封盖伸入到炖煮容器内,与炖煮容器连通。本发明采用负压回吸形成循环(加热-水蒸汽-冷凝-负压回吸),使炖煮过程水量不会减少或微量减少,并且利用多次负压过程,会将食材膨化撕裂,形成溶解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可以提高溶解度,提高溶解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主要用于食材加工、餐食制作等烹调过程中,也可以用于药物的煎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食材加工、餐食制作等烹调方式中,炖煮是非常普遍使用的方式,但是传统的炖煮方式有很多缺陷,如:食材溶解效率低,炖煮时间长;又如:由于水量的大量消耗,水会越来越少,造成矿物质的超标;再如:高压锅炖煮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会产生过多的溶解出不需要的成分,形成较差的口感,而且高温高压有时会对食品中的某此成份有破坏作用。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小火炖煮,但是炖煮时间就会大大的延长。怎样良好的炖煮一直是食材加工中非常难于解决的问题。
在某些中药的煎煮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炖煮机,无需像高压锅那样的高压即可缩短炖煮时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炖煮机,减少水的消耗,以防止或减轻矿物质的浓度提升。
为此,本发明提出的炖煮机包括炖煮容器、为炖煮容器加热的发热体,还包括炖煮容器密封盖和负压产生装置,所述负压产生装置通过与炖煮容器密封连通,在停止加热时在炖煮容器内形成负压;其中密封连通是指:与外界密封以隔断与大气的连通,仅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负压产生装置包括依次密封连通的第一导管、冷凝器、第二导管和缓冲容器,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炖煮容器内,实现与炖煮容器密封连通,第一导管可通过炖煮容器密封盖伸入到炖煮容器内,也可通过炖煮容器的侧壁上部与炖煮容器连通。
优选的,缓冲容器在上部开口部与大气连通,第二导管在缓冲容器中的开口在缓冲容器的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冷却风扇,置于冷凝器附近,用于对冷凝器进行冷却。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进入间歇性加热循环的加热控制单元,所述间歇性加热循环是指在炖煮一段时间后,间歇性地控制所述发热体停止加热,在加热与不加热的交替中完成炖煮。
优选的,还包括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一端从缓冲容器的上部开口部伸入到缓冲容器的底部,另一端伸入到炖煮容器内,并且所述虹吸管内有单向阀,只允许流体从缓冲容器向炖煮容器单向流动;所述倒第一导管内或第二导管内也有单向阀,只允许流体从炖煮容器向缓冲容器单向流动。
优选地,在所述虹吸管中有限压阀,只有当缓冲容器中的负压足够大以至于其与大气压的差值达到限压阀的动作阈值时,才允许流体从缓冲容器向炖煮容器单向流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炖煮容器的炖煮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炖煮物放入到炖煮容器中并加水,将炖煮容器密封盖盖紧密封;
(S2)利用发热体对炖煮容器加热,进行炖煮;
(S3)待经过一段时间的炖煮后,停止加热,封闭炖煮容器与大气的连通,并在炖煮容器中形成负压。
优选地,重复上述步骤(S2)和(S3)。
优选地,在步骤(S2)中,还对炖煮时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导管进入到冷凝器中,蒸汽在冷凝器的作用下,冷却成水,并将水通过第二导管进入到缓冲容器中暂时存放;所述步骤(S3)中负压的形大方法是:停止加热后,封闭炖煮容器与大气的连通,使得炖煮容器在内部的温度下降使蒸汽快速凝结时,利用其密封的空间,形成负压
优选地,在步骤(S3)中,还利用负压的作用,使缓冲容器中的水经过第二导管、冷凝器、第一导管全部或部分回吸到炖煮容器内。
优选地,在步骤(S3)中,还利用负压及虹吸作用,使缓冲容器的水经过虹吸管全部或部分回吸到炖煮容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炖煮容器内就可以形成负压。利用负压过程可将食材膨化撕裂,形成溶解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可以提高溶解度和溶解效率,从而至少在以溶解食材中有效成分为目的的情况下可缩短炖煮时间。由于在炖煮过程中只有常压、微高压(与大气压相比只是高出了缓冲容器中水柱的压强)或负压,不会像高压锅那样产生长时间的高压从而产生对食材中的一些易损成份的破坏作用。
在优选方案中,由于从炖煮容器到缓冲容器这整条管路都是密封连通,这样在缓冲容器中积存一定量的水后,水会将整条管路与大气之间的连通隔断,炖煮容器和大气不连通,如果此时停止加热,随着炖煮容器内温度的降低,气压逐渐降低,直到低于大气压,形成负压。这样在形成负压的同时,还实现了水的回收。
在优选方案中,冷凝器的采用促使蒸汽的液化和并在停止加热后能加速负压的形成。
在优选方案中,由于采用负压回吸形成循环(加热-水蒸汽-冷凝-负压回吸),从而使炖煮过程水量不会减少或只是微量减少,避免或缓解了水中矿物质浓度的提升,减小矿物质超标的几率;同时也减少了食材中的营养成分随蒸汽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炖煮机包括:可选的底座1、发热体2、炖煮容器3、炖煮容器密封盖4、第一导管5、冷却风扇6、冷凝器7、第二导管8、缓冲容器9。其中第一导管5、冷却风扇6、冷凝器7、第二导管8、缓冲容器9依次密封连通,形成负压产生装置,此负压产生装置通过炖煮容器密封盖4与炖煮容器3密封连通。
以食材炖煮为例,其工作原理和炖煮方法如下:
将食材放入到容器3中,放入底座1上,将炖煮容器密封盖4盖紧密封,通电加热发热体2,进行炖煮,炖煮时产生的蒸汽通过导管5进入到冷凝器中,蒸汽在冷凝器5的作用下,冷却成水,通过导管8进入到缓冲容器9中暂时存放,待经过一段时间的炖煮后,缓冲容器已经累积一定的水量后(根据不同的食材,停止加热的时间不同,优选每次停止加热一分钟以上),停止供电加热,容器3内部的温度下降,会产生蒸汽的快速凝结,由于其是密封的空间,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食材会产生膨胀形成裂隙,有利于溶取食材中有效成分。
同时,如果缓冲容器9的上部开口与空气连通,第二导管8在缓冲容器9中的开口在缓冲容器9的底部,则在负压和大气压的共同作用下,缓冲容器9中的水会反方向经过导管8、冷凝器7、导管5回吸到炖煮容器3内,使得水量恢复到原始状态或接近原始状态。这时可再继续加热重复以上过程,直到达到设定的时间或炖煮效果后,即可停止工作,炖煮结束。
这样,无论炖煮多长时间,水量均不会减少或仅少量减少。在处于沸腾炖煮状态时仅仅是微高压状态,而在停止加热时则会产生负压膨化的作用,可以更加有效的将食材中的有效物质溶解出,因此炖煮的时间短,效率高,口感好,从根本上解决了炖煮的难题。
本实施例的关键是负压的运用,而本实施例的负压产生装置是通过第一导管5、冷却风扇6、冷凝器7、第二导管8、缓冲容器9依次密封连通构成。采用这样的负压产生装置产生负压,第一可以有效的解决蒸汽冷却后形成的溶液的回吸问题(只要缓冲容器敞口并与大气连通),解决了水的有效循环问题,第二解决了炖煮时食材的提高溶解度问题,提高了溶解速度。
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负压产生装置,比如只采用一个第一导管5而不包含后续的冷却风扇6、冷凝器7、第二导管8、缓冲容器9这些部件,在第一导管5中增加一个单向阀,使蒸汽可以通过第一导管5炖煮容器3中散出,但大气中的空气却不能回吸到炖煮容器3中。这样同样也可以在停止加热时在炖煮容器3内形成负压。但这种方案不能解决水的有效循环问题。
另外,本实施例中,冷凝器7增加了风扇6可以有效地减少冷凝器的面积,减少成本。冷凝器7可采用金属材质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也可以使用塑料等材质。
本实施例中,炖煮的过程由于有通道与大气联通(缓冲容器9敞口,与大气连通),因此是在常压或微高压的情况下炖煮,确保炖煮的效果与传统的炖煮效果相同,不会溶出多余的成分,确保口感。需说明的是,虽然炖煮时(常压或微高压时)炖煮容器3能通过缓冲容器9的敞口与大气联通,但因第二导管8在缓冲容器9中的开口在缓冲容器9的底部,负压时该通道被缓冲容器中的水所阻隔,不能与大气连通。
如果缓冲容器9的上部开口封闭,则只能形成负压而不能实现蒸汽冷却后形成的溶液的回吸。
本实施例的炖煮器在微高压与负压之间的循环可直接通过控制加热器进入间歇性加热循环的方式实现,即:设置加热控制单元,控制发热体在炖煮一段时间后,间歇性地控制所述发热体停止加热,在加热与不加热的交替中完成炖煮。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虹吸管10,所述虹吸管10一端与炖煮容器3密封连接,另一端从缓冲容器9的上部开口伸入到缓冲容器9的底部。并且所述虹吸管10内有单向阀,只允许流体从缓冲容器9向炖煮容器3单向流动;所述倒第一导管5内或第二导管8内也有单向阀,只允许流体从炖煮容器3向缓冲容器9单向流动。
虽然增加了虹吸管10,但因单向阀的作用,在炖煮时产生的蒸汽会像实施例一中一样通过导管5进入到冷凝器中,而不会通过虹吸管10直接到达缓冲容器9。像实施例一中一样,蒸汽在冷凝器7的作用下,冷却成水,通过导管8进入到缓冲容器9中暂时存放,待经过一段时间的炖煮后,缓冲容器已经累积一定的水量后,所述虹吸管10伸入到缓冲容器9中的那一端没入水中,形成对虹吸管10的密封,隔断虹吸管10与大气的连通。在停止供电加热后,容器3内部的温度下降,会产生蒸汽的快速凝结,由于其是密封的空间,形成负压,虹吸管10的引入并不影响负压的产生。在负压的作用下:食材会产生膨胀形成裂隙,有利于溶取食材中有效成分。并且,由于单向阀的作用,在负压和大气压的共同作用下,缓冲容器9中的水,会反方向经过虹吸管10回吸到炖煮容器3内,而不是通过导管8、冷凝器7、导管5回吸到炖煮容器3内。这可以避免因冷凝器7等中的管道过长而使水在中间有滞留而不能全部回收到炖煮容器3。
为了保证炖煮容器3中的负压达到预期的值,在所述虹吸管10中可设置限压阀,使得只有当缓冲容器9中的负压足够大以至于其与大气压的差值达到限压阀的动作阈值时,才允许流体从缓冲容器9向炖煮容器3单向流动。
本发明采用负压回吸形成循环(加热-水蒸汽-冷凝-负压回吸),确保炖煮过程水量不会减少或微量减少。中间的多次负压过程,会将食材膨化撕裂,形成溶解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因此可以提高溶解度,提高溶解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炖煮机,包括炖煮容器(3)、为炖煮容器(3)加热的发热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炖煮容器密封盖(4)和负压产生装置,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与炖煮容器(3)密封连通,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在停止加热时封闭炖煮容器(3)与大气的连通并在炖煮容器(3)内形成负压;其中密封连通是指:与外界密封以隔断与大气的连通,仅内部相互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炖煮机,其特征在于,负压产生装置包括依次密封连通的第一导管(5)、冷凝器(7)、第二导管(8)和缓冲容器(9),第一导管(5)的另一端伸入到炖煮容器(3)内与炖煮容器(3)密封连通,实现与炖煮容器(3)密封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炖煮机,其特征在于,缓冲容器(9)在上部开口部与大气连通,第二导管(8)在缓冲容器(9)中的开口在缓冲容器(8)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炖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虹吸管(10),所述虹吸管(10)一端从缓冲容器(9)的上部开口部伸入到缓冲容器(9)的底部,另一端伸入到炖煮容器(3)内,并且所述虹吸管(10)内有单向阀,只允许流体从缓冲容器(9)向炖煮容器(3)单向流动;所述第一导管(5)内或第二导管(8)内也有单向阀,只允许流体从炖煮容器(3)向缓冲容器(9)单向流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炖煮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虹吸管(10)中有限压阀,只有当缓冲容器(9)中的负压足够大以至于其与大气压的差值达到限压阀的动作阈值时,才允许流体从缓冲容器(9)向炖煮容器(3)单向流动。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炖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发热体进入间歇性加热循环的加热控制单元,所述间歇性加热循环是指在炖煮一段时间后,间歇性地控制所述发热体停止加热,在加热与不加热的交替中完成炖煮。
7.一种炖煮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炖煮物放入到炖煮容器(3)中并加水,将炖煮容器密封盖(4)盖紧密封;
(S2)利用发热体(2)对炖煮容器(3)加热,进行炖煮;
(S3)待经过一段时间的炖煮后,停止加热,封闭炖煮容器(3)与大气的连通,并在炖煮容器中形成负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炖煮方法,其特征是:
在步骤(S2)中,还对炖煮时产生的蒸汽通过第一导管(5)进入到冷凝器(7)中,蒸汽在冷凝器(7)的作用下,冷却成水,并将水通过第二导管(8)进入到缓冲容器(9)中暂时存放;
所述步骤(S3)中负压的形成方法是:停止加热后,封闭炖煮容器(3)与大气的连通,使得炖煮容器(3)在内部的温度下降使蒸汽快速凝结时,利用其密封的空间,形成负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炖煮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S3)中,还利用负压的作用,使缓冲容器(9)中的水经过第二导管(8)、冷凝器(7)、第一导管(5)全部或部分回吸到炖煮容器(3)内;并且重复上述步骤(S2)和(S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炖煮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S3)中,还利用负压及虹吸作用,使缓冲容器(9)的水经过虹吸管(10)全部或部分回吸到炖煮容器(3)内;并且重复上述步骤(S2)和(S3)。
CN201210317814.9A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Active CN1027934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7814.9A CN102793466B (zh)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HK13101327.7A HK1174236A1 (zh) 2012-08-31 2013-01-30 種燉煮機及燉煮方法
PCT/CN2013/081666 WO2014032528A1 (zh) 2012-08-31 2013-08-16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7814.9A CN102793466B (zh)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3466A CN102793466A (zh) 2012-11-28
CN102793466B true CN102793466B (zh) 2014-08-06

Family

ID=47192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7814.9A Active CN102793466B (zh) 2012-08-31 2012-08-31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93466B (zh)
HK (1) HK1174236A1 (zh)
WO (1) WO20140325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3466B (zh) * 2012-08-31 2014-08-06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CN105476856A (zh) * 2016-01-08 2016-04-13 严修长 中药煎煮气相收集装置
CN106724811B (zh) * 2016-12-01 2018-10-26 重庆顺泰食品有限公司 快冷式煮蛋器
CN107349623A (zh) * 2017-07-03 2017-11-17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倒转萃取装置及其萃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6737Y (zh) * 1996-05-20 1997-06-25 郑秀兰 多功能中草药提取器
CN2671362Y (zh) * 2003-12-12 2005-01-19 梁财焕 干坚果快速入味装置
CN102151076A (zh) * 2011-03-25 2011-08-17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方法及炖煮装置
CN201977536U (zh) * 2011-03-25 2011-09-21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装置
CN203000512U (zh) * 2012-08-31 2013-06-19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9272B2 (ja) * 2000-02-18 2004-12-08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炊飯装置
CN101507573A (zh) * 2009-03-25 2009-08-19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超导热压力加热锅
CN202515415U (zh) * 2011-11-21 2012-11-0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具有防止泡沫溢出功能的电饭煲
CN102793466B (zh) * 2012-08-31 2014-08-06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56737Y (zh) * 1996-05-20 1997-06-25 郑秀兰 多功能中草药提取器
CN2671362Y (zh) * 2003-12-12 2005-01-19 梁财焕 干坚果快速入味装置
CN102151076A (zh) * 2011-03-25 2011-08-17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方法及炖煮装置
CN201977536U (zh) * 2011-03-25 2011-09-21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装置
CN203000512U (zh) * 2012-08-31 2013-06-19 深圳市兆福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炖煮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74236A1 (zh) 2013-06-07
WO2014032528A1 (zh) 2014-03-06
CN102793466A (zh) 2012-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3466B (zh) 一种炖煮机及炖煮方法
CN203000512U (zh) 一种炖煮机
CN207831472U (zh) 储热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
CN104654385B (zh) 一种余热回收循环装置
CN20651435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炊暖常压热水锅炉
CN205340180U (zh) 一种多功能双效浓缩装置
CN205031018U (zh) 一种阿胶蒸制装置
CN205090364U (zh) 一种适用于蒸压釜的废汽余热利用装置
CN202220165U (zh) 一种节能型啤酒杀菌机
CN101617850B (zh) 节能果汁果酱杀菌机
CN204337343U (zh) 环保节能常压灭菌设备
CN204730508U (zh) 一种应用溴化锂节能的装置
CN203243897U (zh) 多功能节能蒸煮系统
CN207538872U (zh) 一种提升小型汽轮发电机组真空的系统
CN202562306U (zh) 隧道窑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05718533U (zh) 一种蒸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01575446U (zh) 一种节能环保蒸汽发生器
CN206232551U (zh) 一种甜叶菊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1451259U (zh) 罐头食品生产过程中杀菌排气设备
CN203342402U (zh) 双效浓缩装置
CN204127938U (zh) 一种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冷凝水回收系统
CN210874151U (zh) 一种自然循环蒸发器
CN2443969Y (zh) 家用酿酒器
CN214017157U (zh) 一种集成灶蒸箱用水量控制系统
CN212016267U (zh) 一种喷淋机的热量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23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23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o Zhengli

Inventor after: Cai Changzheng

Inventor before: Yao Zhe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