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2743B -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2743B
CN102792743B CN201180012980.1A CN201180012980A CN102792743B CN 102792743 B CN102792743 B CN 102792743B CN 201180012980 A CN201180012980 A CN 201180012980A CN 102792743 B CN102792743 B CN 1027927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ell
interference
terminal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29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2743A (zh
Inventor
村上友规
工藤理一
市川武男
鹰取泰司
松井宗大
浅井裕介
沟口匡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92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2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2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根据推定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算出干扰功率,通过基于该干扰功率来控制发送功率或者控制指向性而能够抑制干扰,能够增加传输容量的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根据从终端站发送的响应信号进行传播信道推定,推定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干扰功率算出电路根据由各无线部接收的各副载波的信号算出各自的干扰功率,并且根据由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推定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对每个副载波算出干扰功率。在算出的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变更发送功率,生成干扰抑制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利用自主分布控制来进行无线分组通信的通信小区邻近的情况下,使用发送功率控制或者指向性控制来抑制对邻近通信小区的干扰功率、并且对于通信对方终端站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多个频道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0年3月1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054633号、以及2010年8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0-176568号主张优先权,此处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5GHz频带的高速无线接入系统,有IEEE802.11a规格。在该系统中,使用作为用于使多径衰落环境中的特性稳定化的技术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方式,最大实现54Mbps的传输速度。但是,此处的传输速度是在物理层上的传输速度,由于实际上在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的传输效率为50~70%左右,所以实际的流量的上限值为30Mbps左右(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并且,在IEEE802.11n中,利用以下技术力图实现高速通信,能够实现最大600Mbps的传输速度,上述技术包括:能够使用多个天线在同一频道、同一时刻实现空间复用的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利用2个已有的20MHz的频道来利用40MHz的技术;利用汇集多个帧来进行发送的帧聚集、块ACK信号来削减控制信号的开销而导致高效化等技术。
并且,在现在制定中的IEEE802.11ac中,通过同时利用4个20MHz的频道来利用80MHz的通信技术;在同一频道同一时刻与多个无线站进行通信的MU-MIMO(Multi-User MIMO,多用户MIMO)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力图实现比IEEE802.11n更高速的无线通信。
近年来,大容量无线通信的需求急速提高,在家庭、车站等各种场所都设置了无线LAN的基站。然而,在使用同一频道的通信小区(由1台基站和多台终端站构成)邻近的环境中,存在着信号相互干扰,不能够良好地进行无线通信的问题(一般在移动电话、无线LAN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将由一个无线基站、或者基站和多个终端站构成的通信小区视作无线网络的最小单位)。
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以往的无线LAN中的无线通信中,通过在每个通信小区分配不同的频道、不同的时间来避免干扰,进行无线通信。但是,由于即使邻近的通信小区增加,分配给各通信小区的无线资源(频道、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对各通信小区分配充分的无线资源,传输速度变差。而且,随着标准化规格以IEEE802.11a、IEEE802.11n、IEEE802.11ac的顺序进步,若以20MHz的OFDM块为一个频道,则由于能够同时利用的频道数减少为4、2、1,所以能够分配的频道变少。因此,使用同一频道来进行通信的邻近通信小区变多。
另外,在电波法中,由于无线LAN能利用的频道数受限,所以在存在较多邻近的通信小区的情况下,与邻近信道使用同一频道来进行通信。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来自邻近的通信小区的干扰导致流量的下降。为了避免该干扰,有时使用对邻近通信小区利用的频道进行感测、使用未利用的频道来进行无线通信的频道分配技术。另外,以往在由于来自邻近通信小区的干扰而不能接收通信帧的情况下,通过进行重发,直到能够再次发送、接收同样的通信帧,来进行数据的发送。
对于这样的问题,研究了如下技术,通过利用控制发送功率来预先抑制对邻近通信小区的干扰功率,即使邻近,各通信小区也同时进行通信,从而使各通信小区的传输速度上升(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3)。
并且,为了使各通信小区的传输速度上升,还进行了使用MIMO技术的干扰抑制的研究,MIMO技术通过使用带来干扰的收发的多个天线间的传播信道来控制发送的电波的指向性,从而进行干扰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非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守仓正博、久保田周治、“改订三版802.11高速无线LAN教科书”,IMPRESS R&D,2008年3月27日
非专利文献2:Q. H. Spencer, A. L. Swindlehurst, and M. Haardt, "Zero-Forcing Methods for Downlink Spatial Multiplexing in Multiuser MIMO Channels" IEEE Trans. Sig. Processing, vol. 52, issue 2, Feb. 2004, pp. 461-471
非专利文献3:V. Chandrasekhar and J. Andrews, "Femtocell Networks: A Survey," IEEE Comm. Magazine, vol. 46, issue 9, pp. 59-67, Sep. 2008。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无线通信的需求提高,所以在家庭、车站等各种场所基站的设置得以进步。而且,存在着多种在邻近的场所设置多个基站的情况。
例如,在无线LAN中,通过在各通信小区分配不同的频道、不同的时间,来避免通信小区间的干扰,进行无线通信。在频道中,在IEEE802.11a/n/ac的各自的无线机存在的情况下,分别使用20MHz、40MHz、80MHz的任一频道进行动作。并且,在时间上,通过以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载波侦听多址/冲突避免)来进行发送,在不同的时间进行通信,由此避免干扰。
但是,在使邻近的基站形成的通信小区以高密度配置的情况下,由于以往分配的无线资源(时间、频道)是有限的,所以存在着分配给各通信小区的无线资源受限,传输速度变差这一问题。例如,在存在多个(n个)邻近的通信小区的情况下,存在着下降至不存在邻近通信小区时的传输速度的n分之1这一问题。
而且,由于各通信小区利用自主分布控制来进行通信,所以还存在无线LAN难以对频道、时间进行最佳分配,不能够发挥本来拥有的能力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了在通信小区间协作来对时间、频道进行最佳分配,但在无线LAN中,由于没有规定各通信小区间的通信方案,所以现实上难以导入。而且,在很多通信小区邻近的情况下,存在着由于本来的无线资源(时间、频道)少,所以即使进行最优化,效果也小的问题。
另外,研究了利用使用MIMO技术的指向性控制来抑制干扰的技术,但信道推定结果的精度引起邻近小区干扰的增加。在推定精度差的情况下,存在着由于干扰抑制效果减小、干扰增大这一问题。
另外,在以往的重发中,对接收的整个通信帧进行校验,在出错的情况下进行整个通信帧的重发。在利用多个频道来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一并校验所有的频道的数据。
另外,考虑到作为基站进行通信的对方的无线机遵循从现有规格到最新规格的各种规格。在无线LAN中,例如在存在IEEE802.11a/n/ac各自的无线机的情况下,分别使用20MHz、40MHz、80MHz的任一频带进行动作。
在这样的存在利用单一(20MHz)或者多个频道的邻近通信小区的环境中,若本站的通信小区以80MHz进行动作,则存在着仅使用的频道中的一部分由于邻近通信小区的干扰而产生错误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以往的通信中存在这一问题:若在单一的频道中产生错误,则由于对所有的通信帧进行重发,所以在能够没有错误地接收的频道中也进行重发,非常没有效率。
并且,在以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Avoidance,载波侦听多址/冲突避免)进行发送的时分无线LAN中,在存在利用同一频率的邻近通信小区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同时接入的无线机是一台,所以越是存在邻近的通信小区,越难以进行期望的通信,流量越下降。例如,在邻近的通信小区中存在与本站数量相同的无线机的情况下,存在这一问题:与不存在邻近通信的流量相比,存在邻近通信小区的情况下的流量下降至邻近通信小区分之1。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对邻近通信小区的干扰、能够增加传输容量的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由于来自邻近的通信小区的干扰而产生的重发,通过提高流量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关于由基站和终端站形成的通信小区中,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邻近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包含:将请求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发送的发送请求信号,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进行发送的步骤;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等待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步骤;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发送响应信号的步骤;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所述响应信号,根据所述响应信号算出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干扰功率的步骤;以及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基于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的步骤。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关于由基站和终端站形成的通信小区中,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邻近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包含: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向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所包含的多个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将请求向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发送的发送请求信号,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进行发送的步骤;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等待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发送的多个响应信号的步骤;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在同一时刻发送或者依次发送正交的响应信号的步骤;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发送的所述响应信号,根据所述响应信号算出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之间的干扰功率,并分别存储的步骤;以及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以下,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在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算出的所述干扰功率来决定所述发送功率时,将能在供给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干扰功率量以下发送的发送功率,决定为所述发送功率。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在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算出的所述干扰功率来决定所述发送功率时,将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与终端站的传输速度为预先设定的位以下发送的发送功率,决定为所述发送功率。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根据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所述响应信号推定信道,作为传播信道推定结果进行存储的步骤;以及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结果,控制从多个天线发出的电波的指向性,抑制对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天线的指向性控制,抑制对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时,基于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的误差所导致的干扰功率,决定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的发送功率。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在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发送发送请求信号之前,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对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传播信道进行推定,作为传播信道推定结果而取得的步骤;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内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和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算出所述第一通信小区内的传输速度的步骤;以及在所述算出的传输速度为既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决定进行发送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含: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在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内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和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决定发送流数以及发送功率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根据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发送的发送请求信号,对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通信时间进行推定的步骤;以及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通信时间以下,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发送的步骤。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在存在邻近的通信小区的环境下,使用多个频道在无线装置间进行无线通信,包含:在接收站侧的无线装置,根据接收的信号算出每个频道的干扰频度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干扰频度,决定对于发送站侧的无线装置的包含调制方式、纠错编码的编码率、或者频道的至少一个发送参数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发送站侧的无线装置将发送信号分割给每个频道,此外还在时间方向进行分割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所述接收站侧的无线装置,生成记载各块有无错误的扩充块ACK信号,并发送的步骤;在所述发送站侧的无线装置,接收从所述接收站侧的无线装置发送的扩充块ACK信号的步骤;存储由所述接收的扩充块ACK信号检测的各块的错误信息的步骤;根据所述存储的各块的错误信息算出各频道中的干扰频度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算出的干扰频度,决定对于所述接收站侧的无线装置的发送参数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在所述发送站侧的无线装置,接收从多个接收站侧的无线装置发送的扩充块ACK信号的步骤;在所述多个接收站侧的每个无线装置,存储由所述扩充块ACK信号检测的各块的错误信息的步骤;在所述多个接收站侧的每个无线装置,根据所述存储的各块的错误信息算出各频道中的干扰频度的步骤;以及在所述多个接收站侧的每个无线装置,基于所述算出的干扰频度,决定对于所述多个接收站侧的每个无线装置的发送参数的步骤。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是:所述发送参数是基于所述算出的干扰频度的、对于所述多个接收站侧的每个无线装置的发送信号的分割尺寸。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是:使用预先指定的频道、或者接收的同一频道、或者基于各频道的干扰频度的错误较少的频道、或者基于干扰频度的历史记录、统计信息等错误较少的频道的任意一个而发送所述扩充块ACK信号。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代替所述算出的干扰频度,基于干扰频度的历史记录、统计信息,决定对于所述多个接收站侧的每个无线装置的发送参数。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基站,是关于由基站和终端站形成通信小区中,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与邻近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邻近的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其包括:多个天线元件;接收部,使用所述多个天线元件来接收信号;发送部,使用所述多个天线元件对信号进行发送;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根据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响应信号,进行传播信道推定,推定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干扰功率算出电路,根据由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推定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算出该基站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干扰功率;以及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在由所述干扰功率算出电路算出的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生成干扰抑制信号,所述发送部利用由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生成的干扰抑制信号,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发送权重算出电路,该发送权重算出电路使用由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推定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算出控制天线指向性来抑制对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的发送权重,所述干扰功率算出电路算出使用了所述发送权重算出电路算出的发送权重的情况下的干扰功率,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使用由所述发送权重算出电路算出的发送权重、以及由所述干扰功率算出电路算出的干扰功率,生成所述干扰抑制信号。
在上述发明中,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可否发送决定电路,该可否发送决定电路基于由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推定的该基站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传播信道、和由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生成的干扰抑制信号,对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传输容量进行推定,在所述推定的传输容量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决定进行发送。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在存在邻近的通信小区的环境下,使用多个频道在无线装置间进行无线通信,发送站侧的无线装置使用多个频道发送发送信号,接收站侧的无线装置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站侧的无线装置的发送信号,根据该接收的信号算出每个频道的干扰频度,基于该干扰频度决定对于所述发送站侧的无线装置的包含调制方式、纠错编码的编码率、或者频道的至少一个的发送参数。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通信装置,在利用多个频道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包括:接收部,接收从发送站侧的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干扰频度算出电路,根据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信号算出每个频道的干扰频度;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基于由所述干扰频度算出电路算出的干扰频度,决定对于所述发送站侧的通信装置的包含调制方式、纠错编码的编码率、或者频道的至少一个的发送参数。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通信装置,在利用多个频道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包括:接收部,接收从发送站侧的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接收信号分离电路,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信号分割给每个频道;干扰频度算出电路,对由所述接收信号分离电路分割的每个频道算出干扰频度;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基于所述干扰频度,决定对于所述发送站侧的通信装置的包含调制方式、纠错编码的编码率、或者频道的至少一个的发送参数。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通信装置,在利用多个频道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包括:扩充块ACK接收电路,接收从接收站侧的通信装置发送的、包含对每个频道进行的错误校验结果的扩充块ACK信号;扩充块ACK解析电路,从由所述扩充块ACK接收电路接收的扩充块ACK信号取得每块有无错误的信息;存储电路,存储所述每块有无错误的信息;干扰频度算出电路,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电路的所述每块有无错误的信息算出干扰频度;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基于由所述干扰频度算出电路算出的干扰频度,决定对于所述接收站侧的无线装置的发送参数。
另外,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是一种通信装置,在利用多个频道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包括:接收信号解调电路,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接收信号分离电路,将由所述接收信号解调电路解调的接收信号分割给每个频道;纠错电路,对由所述接收信号分离电路分割的每个频道进行纠错;错误校验电路,基于利用所述纠错电路的纠错,对每个频道校验接收信号有无错误;以及扩充块ACK生成电路,生成用于将由所述错误校验电路得到的每个频道的接收信号有无错误通知给发送站侧的通信装置的扩充块ACK信号。
发明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能够利用指向性控制以及发送功率控制,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的干扰功率,通过向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无线发送,能够使流量上升。
另外,依据本发明,能够减少由于来自邻近的通信小区的干扰而产生的重发,通过提高流量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并且向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该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
图3是示出干扰功率与发送功率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表图。
图4是示出该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8实施方式的发送权重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和第三通信小区的基站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并且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和第三通信小区的基站向自身的小区的终端站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干扰信息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的结构的框图。
图15是示出由该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电路106所存储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使用校验位而存在错误的块信号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对于干扰频度较高的频道变更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来进行发送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该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基站侧)的结构的框图。
图20是示出该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的结构的框图。
图21是用于说明该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干扰频度较低的频道来进行通信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基站侧)的结构的框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在该第13实施方式中的分割尺寸的变更方法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该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的结构的框图。
图25是用于说明该第13实施方式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基站侧)的结构的框图。
图27是用于说明该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干扰信息的MU-MIMO发送方法的示意图。
图28是用于针对在第11至第14实施方式中不进行错误校验导致流量提高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并且向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在图1中,是使用同一频道的第一通信小区141与第二通信小区142邻近的环境。基站110、终端站111和终端站112属于通信小区141。另外,基站120、终端站121和终端站122属于通信小区142。
另外,在这个例子中,在通信小区141中,从基站110对终端站111进行发送,并且与此同时,基站120对终端站111抑制干扰,并且对终端站121进行发送。
A.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110的发送功率控制,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121的干扰功率,并且与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111进行通信,使第一通信小区141的传输容量增加。
图2是示出该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基站120、终端站121、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1构成,根据图2所示的通信流程进行通信。
在图2中,首先基站120对终端站121发送发送请求信号。
已接收发送请求信号的终端站121对基站120发送响应信号。响应信号可以是无线LAN所使用的响应信号,此外还可以为了测定干扰功率而发送信号。另一方面,若基站110接收基站120的发送请求信号,则为了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而等待,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根据接收的响应信号来进行干扰功率的算出。接下来,在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站110决定使用预先决定的发送功率。
接下来,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20对终端站121发送数据Data2。另一方面,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10使用与发送数据Data2的同一时刻、同一频道、以及决定的发送功率,将数据Data1发送至终端站111。最后,各终端站121、111对本站的基站(属于相同通信小区的基站)120、110发送传递通信结束的ACK信号。
此外,作为根据所述响应信号算出干扰功率的方法,可以测定各副载波的接收功率并将平均功率作为干扰功率;也可以根据响应信号进行传播信道推定,根据传播信道推定结果来求出各副载波的干扰功率。
另外,在决定发送功率时,也可以根据对于干扰功率的多个发送功率值来决定。图3是示出干扰功率与发送功率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表图。对于干扰功率“0(dB)”,发送功率对应为“-20(dB)”;对于干扰功率“5(dB)”,发送功率对应为“-15(dB)”;对于干扰功率“10(dB)”,发送功率对应为“-10(dB)”;…对于干扰功率“50(dB)”,发送功率对应为“30(dB)”。
另外,ACK信号可以是各终端站121、111使用正交码同时发送,也可以不使用正交码而由基站120、110侧的信号处理进行分离,并且还可以依次发送至每个终端站121、111。
图4是示出该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在图4中,基站(无线装置)110由天线201-1~201-N、无线部202-1~202-N、S/P电路203、传播信道推定电路204、干扰功率算出电路205、以及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206构成。
天线201-1~201-N以及无线部202-1~202-N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S/P电路203为了用多个无线部202-1~202-N进行发送信号的发送,将信号进行分割。传播信道推定电路204根据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进行传播信道推定,对传播信道推定结果进行推定。干扰功率算出电路205根据由各无线部202-1~202-N接收的各副载波的信号来测定各自的干扰功率,并且根据由传播信道推定电路204推定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使用下式(1),对每个副载波算出干扰功率。
[数学式1]
在数学式(1)中,I示出算出的干扰功率,H是由传播信道推定电路204推定的M×N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M是基站110的天线数,N示出终端站121的天线数。‖A‖F是A的弗罗贝尼乌斯范数。根据如上所述算出的每个副载波的干扰功率,算出整体的干扰功率。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206在算出的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用预先设定的发送功率,生成干扰抑制信号。
但是,关于从基站110的发送方法,可以是使用MIMO技术的发送方法,也可以是其他发送方法。
这样,在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基站110能够通过从终端站121接收响应信号来算出干扰功率,所以能够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142进行的通信的干扰,能够对终端站111进行发送。
B.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是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基站120向第二通信小区142内的多个终端站121、122进行发送时的实施例。因此,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基站120向多个终端站121、122进行发送时,也使第一通信小区141的流量上升。
图5是示出该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基站120、终端站121、终端站122、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1构成,根据图5所示的通信流程进行通信。
在图5中,基站120对终端站121以及终端站122发送发送请求信号。已接收发送请求信号的终端站121以及终端站122对基站120发送响应信号。另一方面,若基站110接收基站120的发送请求信号,则为了接收从终端站121以及终端站122发送的响应信号而等待,若接收从终端站121以及终端站122发送的响应信号,则根据该响应信号算出干扰功率,并存储该干扰功率。另外,在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基站110决定使用预先决定的发送功率。
接下来,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20对终端站121、122发送数据Data2以及数据Data3。另一方面,基站110使用与发送数据Data2的同一时刻、同一频道、以及决定的发送功率,将数据Data1发送至终端站111。最后,各终端站121、122、111对本站的基站(属于相同通信小区的基站)120、110分别发送传递通信结束的ACK信号。
此外,在存储干扰功率时,也可以仅存储较大的功率。
另外,响应信号以及ACK信号可以是各终端站121、122、111使用正交码同时发送,也可以不使用正交码而由基站侧的信号处理进行分离,并且还可以依次发送至每个终端站121、122、111。
另外,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2台终端站121、122进行发送,但也可以对3台以上的终端站进行发送。
这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基站110能够通过从终端站121以及终端站122接收响应信号来算出干扰功率,所以能够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142进行的通信的干扰,并且能够对终端站111进行发送。
C.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预先设定允许供给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容许干扰功率,通过控制基站120的发送功率使其为该容许干扰功率以下,与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比,使第一通信小区141的流量上升。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基站120、终端站121、终端站122、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1构成,根据图2或者图5所示的通信流程进行通信。但是,在该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图2进行说明。另外,设允许供给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容许干扰功率为Imax。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基站120、终端站121、终端站122、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1构成,根据图2所示的通信流程进行通信。在图2中,首先基站120对终端站121发送发送请求信号。已接收发送请求信号的终端站121对基站120发送响应信号。另一方面,若基站110接收基站120的发送请求信号,则为了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而等待,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根据该响应信号来算出干扰功率并存储。基站110决定预先设定的允许供给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容许干扰功率Imax,并根据干扰功率决定发送功率。
接下来,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20向终端站121发送数据Data2。另一方面,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10使用与发送数据Data2的同一时刻、同一频道、以及决定的发送功率,将数据Data1发送至终端站111。最后,各终端站121、111对本站的基站(属于相同通信小区的基站)120、110发送传递通信结束的ACK信号。
另外,参照图4,说明该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对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机构省略说明,仅说明产生追加的部分。在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206中,使用由干扰功率算出电路205算出的干扰功率I、和预先设定的允许供给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干扰功率Imax,利用下式(2)来决定发送功率。
[数学式2]
从未进行基站110的发送功率控制时的功率P减去由数学式(2)得到的功率校正值P’来进行发送,能够不超过容许干扰功率Imax地进行发送。
另外,在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基站120向多个终端站121、122进行发送时,可以对于各终端站121、122算出不超过容许干扰功率Imax的发送功率,从中使用最低的发送功率来生成发送信号,也可以生成发送信号以使各终端站121、122的平均功率不超过容许干扰功率Imax。
这样,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能够对第二通信小区142的终端站121、122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以便不供给容许干扰功率Imax以上的干扰功率,所以能够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142进行的通信的干扰,并且对第一通信小区141的终端站111进行发送。
D.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决定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发送功率时,决定发送功率,以使预先设定的供给第二通信小区142的终端站121、122的干扰功率所导致的位下降成为阈值以下。
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能以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以及通信流程来实现。但不同点在于,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206内的发送功率算出法是以下降位为指标来决定的。下面,说明发送功率算出方法。
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与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基站120的通信同一时刻未进行发送时的第二通信小区142的传输容量C2(bit/s/Hz),由下式(3)得到。
[数学式3]
t示出基站120发送的流数,Si示出第i个发送流数的接收功率,N示出噪声功率。另外,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与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基站120的通信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时的第二通信小区142的传输容量C2’(bit/s/Hz),由下式(4)得到。
[数学式4]
接下来,根据下式(5)、(6),算出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容许下降位C。
[数学式5]
[数学式6]
根据数学式(6)算出容许下降位。由于根据数学式(6)可知,下降位是取决于Imax的式子,所以通过变更Imax能够控制下降位。即,根据下式(7)、(8),能够算出成为容许下降位以下的发送功率。
[数学式7]
[数学式8]
这样,在第4实施方式中,由于基站110对第二通信小区142能够进行发送功率控制,使其不为下降位C以下,所以能够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142进行的通信的干扰,并且对终端站111进行发送。
E. 第5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5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除了从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对第二通信小区142的终端站121的干扰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以外,还利用指向性控制来抑制干扰功率。
图6是示出该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基站120、终端站121、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1构成,根据图6所示的通信流程进行通信。
在图6中,首先基站120对终端站121发送发送请求信号。
已接收发送请求信号的终端站121对基站120发送响应信号。另一方面,若基站110接收基站120的发送请求信号,则为了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而等待,若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则根据该响应信号进行传播信道推定。基站110使用利用传播信道推定所推定的传播信道,算出对终端站121的干扰进行抑制的发送权重。基站110算出使用该发送权重的情况下的干扰功率量,在干扰功率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发送功率的决定(只要发送功率的决定方法是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的方法,哪个方法都可以)。
接下来,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20对终端站121发送数据Data2。另一方面,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10使用与发送数据Data2的同一时刻、同一频道、以及决定的发送功率,将数据Data1发送至终端站111。最后,各终端站121、111对本站的基站(属于相同通信小区的基站)120、110发送传递通信结束的ACK信号。
图7是示出该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省略之前已说明的机构。在图7中,发送权重算出电路207使用由传播信道推定电路204推定的传播信道H,算出控制天线指向性并抑制对终端站121的干扰功率的发送权重。在干扰功率算出电路205中,进行使用由发送权重算出电路207算出的发送权重的情况下的干扰功率的算出。在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206中,使用由发送权重算出电路207算出的发送权重以及干扰功率,进行发送信号的生成。
另外,在发送权重算出电路207中,使用下式(9)来算出发送权重V。
[数学式9]
数学式(9)是对推定的传播信道H进行奇异值分解的结果。U是左奇异矩阵,Σ是在对角项具有传播信道H的特征值的对角化矩阵,V(S)是示出信号空间的右奇异矩阵,V(n)是示出零空间的右奇异矩阵。数学式(9)所示的V(n)是抑制终端站121的干扰的发送权重。
另外,在使用算出的发送权重的情况下,在求出干扰功率时,使用下式(10)来算出干扰功率。
[数学式10]
在数学式(10)所算出的干扰功率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利用基站110的发送功率控制,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142的终端站121的干扰。
这样,依据该第5实施方式,由于基站110对第二通信小区,除了发送功率控制外还能够利用指向性控制来进行干扰抑制,所以能够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142进行的通信的干扰,并且对终端站111进行发送。
F. 第6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第5实施方式的发送功率时,通过考虑传播信道推定误差以及时间变动来决定发送功率,即使在存在传播信道推定误差、时间变动时,也能够抑制干扰功率。
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能以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以及通信流程来实现。但是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206内的发送功率算出方法不同。
假定存在信道推定误差以及时间变动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H’如数学式(11)所示。
[数学式11]
E是以均值0、方差σ2示出的白噪声。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使用H’如数学式(9)所示地决定发送权重V。由于信道推定结果不同,所以数学式(10)中的干扰功率的大小比H大。在该状态下,决定发送功率。此外,方差σ2的大小是由传播环境设定的参数。
这样,根据该第6实施方式,即使存在传播信道推定误差、时间变动,也能够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142的干扰功率。
G.第7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7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通信小区141的推定的传输容量在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进行发送,能够进行效率更高的通信。
图8是示出该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基站120、终端站121、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1构成,根据图8所示的通信流程进行通信。
在图8中,基站110为了预先取得与终端站111之间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基站110对终端站111发送发送请求信号,通过已接收发送请求信号的终端站111对基站110发送响应信号,基站110取得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基站110利用与终端站111之间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以及发送功率,使用数学式(12),推定第一通信小区141的传输容量。如果推定的传输容量的值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则决定进行发送。
[数学式12]
此外,终端站111在将响应信号发送至基站110的情况下,也可以添加来自基站120的干扰功率信息来进行发送。另外,在推定第一通信小区141的传输容量时,也可以使用基站110与终端站111之间的接收功率来进行推定。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基站11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省略之前已说明的机构。在图9中,可否发送决定电路208使用由传播信道推定电路204推定的基站110与终端站111之间的传播信道H、和由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206决定的发送信号,使用数学式(12)来推定在第一通信小区141上升的传输容量,在推定的传输容量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决定进行发送。
这样,依据第7实施方式,通过推定第一通信小区141的传输容量来决定可否发送,能够提高通信的成功率。
H. 第8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八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该第8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指向性控制时,通过抑制为容许干扰功率、或者容许下降位以内的干扰功率,且仅考虑一部分的流,使第一通信小区141的通信容量增加。
在该第8实施方式中,能以与上述的第7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以及通信流程来实现。但基站110的发送权重的算出方法以及发送功率的决定方法不同。
在基站110生成发送权重前,预先存储由下式(13)算出的多个权重。
[数学式13]
在数学式(13)中,U示出M×M的左奇异矩阵,Σ示出在对角项具有传播信道H的特征值的对角化矩阵,V示出N×N的右奇异矩阵。多个权重由V生成。
图10是示出该第8实施方式中的发送权重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0中,示出基站的天线数为8根、终端站的天线数为4根时的例子。首先,发送权重1是与由数学式(9)所示的零空间构成的发送权重同样的权重。另外,由于基站110能够发送的流数是去除发送权重的其余的矩阵的列数,所以在发送权重为1时,能够发送的流数是4。
另一方面,发送权重2~5从发送权重1依次增加列向量。即,由于从发送权重2向着发送权重5,基站110能够发送的流数增加,所以第一通信小区141的传输容量增加。但是,在使用发送权重2~5的情况下,供给第二通信小区142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增大(干扰功率从发送权重2向着发送权重5而增加)。如以上那样,生成多个发送权重。
接下来,说明由所述多个发送权重决定发送权重的方法。首先,分别算出在每个发送权重使用该发送权重的情况下的干扰功率。算出各自的发送功率,以使算出的干扰功率能够抑制为对第一通信小区141的容许干扰功率、或者容许下降位以下。最后,使用算出的发送功率以及发送权重,算出对于各发送权重的第一通信小区141的传输容量,将其中传输容量最高的发送权重以及发送功率决定为发送权重以及发送功率,进行发送。
这样,依据该第8实施方式,通过使用第一通信小区141的传输容量为最大的发送功率以及发送权重,能够增加传输容量。
I. 第9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9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配合第二通信小区142的通信结束时间,结束第一通信小区141的通信。具体而言,能够如下地实现,基站110取得从基站120发送的发送请求信号中所记载的数据长度、生成该数据长度以下的发送信号,由此在第二通信小区142的通信结束时间以下,结束第一通信小区141的通信。
依据该第一~第9实施方式,在无线LAN这样的利用自主分布控制来进行通信的系统中,通过利用发送功率控制和指向性控制来抑制对邻近通信小区的干扰,不仅能够增加无线资源的时间、频道,还能够增加传输容量。
J. 第10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10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存在3个以上通信小区的通信环境中,通过对其中的一个通信小区,由其余的多个通信小区的基站利用发送功率或者指向性控制来抑制干扰,能够同时进行多个通信,增加传输容量。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和第三通信小区的基站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并且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和第三通信小区的基站向自身的小区的终端站进行发送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在图11中,是使用同一频道的第一通信小区141与第二通信小区142与第三通信小区143邻近的环境。基站110和终端站111属于第一通信小区141。基站120和终端站121属于第二通信小区142。基站130和终端站131属于第三通信小区143。
图12是示出该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在该第10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由基站110、120、130、终端站111、121、131构成,根据图12所示的通信流程进行通信。
在图12中,首先基站120对终端站121发送发送请求信号。已接收发送请求信号的终端站121对基站120发送响应信号。另一方面,若基站110和130接收基站120的发送请求信号,则为了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而等待,若接收从终端站121发送的响应信号,则根据该响应信号进行传播信道推定。基站110和130使用利用传播信道推定所推定的传播信道,算出对终端站121的干扰进行抑制的发送权重。基站110和130算出使用了该发送权重的情况下的干扰功率量,在干扰功率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发送功率的决定。
此处,只要发送功率决定方法和发送权重决定方法是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的方法,哪个方法都可以。
接下来,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20对终端站121发送数据Data2。另一方面,已接收响应信号的基站110和130使用与发送数据Data2同一时刻、同一频道、以及决定的发送权重和发送功率,将Data1和Data3发送至自身的小区的终端站。最后,各终端站121、111、131对本站的基站(属于相同通信小区的基站)120、110、130发送传递通信结束的ACK信号。
这样,依据该第10实施方式,基站110和130对第二通信小区,能够除了发送功率控制或者发送功率控制外,还进行指向性控制由此来进行干扰抑制,能够抑制对第二通信小区进行的通信的干扰,并且基站110和130能够对自身的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发送。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使用多个频道的本发明的第11至第14实施方式。
图13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干扰信息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在图13中,示出从基站110对终端站111~113对使用20MHz的4个频道f1~f4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环境。
另外,设属于邻近通信小区的基站120以及终端站123使用频道f1~f2进行无线通信,属于其他邻近通信小区的终端站121以及终端站122使用频道f3进行无线通信。另外,基站120以及终端站121对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1带来干扰(虚线的箭头),终端站122对基站110以及终端站112带来干扰(虚线的箭头),终端站123对终端站113带来干扰(虚线的箭头)。
K. 第11实施方式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的结构的框图。在图14中,无线装置由天线101、无线部102、接收信号解调电路103、纠错电路104、错误校验电路105、存储电路106、干扰频度算出电路107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108构成。
天线101以及无线部102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接收信号解调电路103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纠错电路104进行信号的纠错。错误校验电路105使用预先插入的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序列),校验接收信号有无错误。至此是与以往同样的、无线机所使用的电路。
接下来,存储电路106存储由错误校验电路105的结果得到有无错误的信息。作为存储的信息,一并存储对于由错误校验电路105的结果得到的接收信号的有无错误的信息、得到有无错误的信息的接收信号的接收时间、接收的频道、发送站的地址。此外,存储的信息也可以是更新以往存储的信息的存储方式。即,也可以覆盖从存储起经过一定时间的信息来进行存储。
干扰频度算出电路107基于存储在存储电路106的信息而算出干扰频度。发送方法决定电路108基于算出的干扰频度基来决定无线部102的发送方法。
图15是示出由该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电路106所存储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5中,在每个发送站地址、和接收时间t以及每个频道f1~f4示出有无错误。“○”示出没有错误的状态,“×”示出有错误的状态。在该例子中,示出的是存储了有限个接收时间t的例子,但也可以无限制地存储接收时间t,也可以仅存储指定的一定时间。
接下来,使用图15所示的有无错误的信息,说明干扰频度算出电路107中的干扰频度的算出方法。对于第一干扰频度的定义进行说明。如数学式(14)所示,干扰频度R可以利用存储的接收信号的个数Nall来除在该Nall中产生错误的个数Ni的商表示。也可以根据从该Nall中没有错误地接收的信号的个数,算出产生错误的个数Ni。
[数学式14]
接下来,说明第二干扰频度的定义。第二干扰频度是限定用于算出干扰频度所使用的存储信息而算出的干扰频度。即,从存储的有无错误的信息中使用一部分的信息,与第一干扰频度的定义同样地算出。通过使用该方法,能够仅在特定的时间内算出干扰频度,能够更详细地算出干扰频度。
另外,也可以使用第二干扰频度的定义以时间序列算出干扰频度,将干扰频度的统计信息作为干扰频度使用。
接下来,对于发送方法决定电路108进行说明。在发送方法决定电路108中,使用上述的干扰频度来决定发送方法。若参照图15说明,则在接收从发送站地址1发送的信号时,存在较多错误。假定该干扰频度为4/9,干扰频度较高。
作为这种情况下的发送方法,通过使用
(1)变更为其他频道,
(2)调整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
这2个的任一个、或者两者,能够进行错误降低。
但是,在(1)的变更为其他频道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的频道也有可能有较多错误,但通过多次变更该信道,认为稳定在错误比较少的频道,所以有效的可能性较高。
具体而言,参照附图来说明。图16是示出使用校验位而存在错误的块信号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6的上部示出发送信号,图16的下部示出接收信号,标注“×”处示出错误的块信号。各块信号的黑部分是为了校验接收信号有无错误而预先插入的FCS。以后,参照图16对于使用了干扰信息的无线通信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7是用于说明对于干扰频度较高的频道,变更调制方式以及编码率来进行发送的例子的示意图。若假定频道f1的干扰频度较高,则对于干扰频度较高的频道f1,将调制方式从64QAM变更至QPSK来进行发送。
另外,也可以不变更调制方式,而将编码率从5/6变更至2/3,由此提高接收概率。另外,也可以利用两者的组合来提高接收概率。利用以上这样的方法以及组合而实现第11实施方式。
接下来,图18是用于说明该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假定基站110对终端站111使用频道f1~f4进行数据发送。首先,基站110对终端站111发送发送信号(F001)。终端站111接收信号(F002),根据接收的信号算出干扰频度(F003)。然后,以算出的干扰频度信息为基础决定发送方法(F004)。终端站111利用决定的发送方法对基站110进行发送(F005)。用以上的流程来进行通信。
L. 第12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该第12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每个频道进行错误校验,算出各频道的干扰频度,决定流量进一步上升的发送方法。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基站侧)的结构的框图。在图19中,无线装置由发送信号块化电路301、校验位附加电路302-1~302-N、纠错编码电路303-1~303-N、调制电路304-1~304-N、块信号结合电路305、无线部306以及天线307构成。
发送信号块化电路301将发送信号分割给每个频道。校验位附加电路302-1~302-N对每个频道附加校验位。纠错编码电路303-1~303-N对每个频道进行纠错编码。调制电路304-1~304-N对在每个频道已纠错编码的发送信号进行调制。块信号结合电路305对每个块化的信号结合已调制的发送信号。无线部306以及天线307发送调制的发送信号。
接下来,对于块化的方法进行说明。对从基站110向终端站111发送的信号进行考虑。使用频道f1~f4来发送从基站110向终端站111发送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将频道f1~f4的汇总的发送信号分割给每个频道f1~f4。
此外,若在接收侧进行分割的频带是已知的,则不需要在频道f1~f4进行分割。另外,若发送信号的位置是已知的,则怎样排列改变发送信号的各位置都可以。另外,上述的例子记载了分割给每个频道的方法,但也可以相对于时间方向进行分割。
接下来,说明块信号结合电路305。如图19所示,也可以将各信号块依次结合,但如果结合的顺序在接收侧是已知的,则以哪种顺序结合都可以。
另外,图20是示出该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的结构的框图。在图20中,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由天线101、无线部102、接收信号解调电路103、纠错电路104-1~104-N,错误校验电路105-1~105-N、存储电路106、干扰频度算出电路107、接收信号分离电路401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402构成。此外,对于与图14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接收信号分离电路401用预先决定的分割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分割。发送方法决定电路402不仅上述的第11实施方式的发送方法决定电路108,还能够选择利用的频道。即,发送方法决定电路402通过对各频率的每个算出干扰频度,能够掌握各频道的干扰状态。因此,通过使用干扰频度较低的频道来进行通信,能够进行效率较高的通信。
图21是用于说明该第1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干扰频度较低的频道来进行通信的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1的上部所示,由于干扰频度较高的频道f1的干扰频度较高(×较多),所以对于该频道f1,如图21的下部所示,利用其干扰信道以外的频道f2~f4来进行通信。由此,能够减少重发,能够防止重发所导致的流量变差。
M. 第13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该第13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对每个频道进行错误校验,将其结果作为扩充块ACK信号通知给发送站,在发送站侧掌握每块有无错误,基于该信息来算出各频道的干扰频度,使用算出的干扰频度来决定发送方法。由此,能够决定流量进一步上升的发送方法。
在上述的第11实施方式、第12实施方式中,能够算出对于接收站即终端站111的干扰频度,但不能够由此得到发送的对方即发送站即基站110的干扰频度的信息。然而,这对于掌握邻近通信小区的特征是有效的。在该第13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扩充块ACK信号向发送的对方通知本站的干扰状态、干扰频度信息,能够考虑供给接收的对方的干扰频度来进行发送,能够决定流量进一步提高的发送方法。
图22是示出该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基站侧)的结构的框图。在图22中,无线装置(基站侧)由发送信号块化电路301、校验位附加电路302-1~302-N、纠错编码电路303-1~303-N、调制电路304-1~304-N、块信号结合电路305、无线部306、天线307、扩充块ACK接收电路501、扩充块ACK解析电路502、存储电路503、干扰频度算出电路504、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505构成。此外,在与图19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扩充块ACK接收电路501是接收由后述图24所示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生成的扩充块ACK信号的电路(扩充块ACK信号的结构之后进行描述)。扩充块ACK解析电路502对接收的扩充块ACK信号进行,取得扩充块ACK信号所记载的各块有无错误、或者是哪个(示出具有错误的信息、或者示出没有错误的信息)。另外,由于在扩充块ACK信号也可以记载干扰频度信息,所以也可以取得各频道的干扰频度信息。
存储电路503存储扩充块ACK解析电路502得到的每块有无错误的信息、还有各频道的干扰频度信息。干扰频度算出电路504基于由存储电路503存储的信息而算出干扰频度。发送方法决定电路505不仅上述的发送方法决定电路108,还由算出的干扰频度决定在发送信号块化电路301的分割尺寸。通过变更分割尺寸,能够进行有效的传输。此外,例如可变更示出块的前同步码(preamble)所包含的数据长度的信息来进行分割尺寸的变更。
图23是用于说明在该第13实施方式中的分割尺寸的变更方法的示意图。对发送数据进行分割时,根据干扰频度来变更分割尺寸。关于干扰频度较低的干扰信道,增大分割尺寸,减小校验位所导致的开销,由此能够提高传输的效率;关于干扰频度较高的干扰信道,通过减小分割尺寸使错误最小化,由此能够提高传输的效率。
例如,如图23的上部所示,由于频道f1的干扰频度较高(×较多),所以如图23的下部所示,减小该频道f1(干扰信道)的分割尺寸。与之相对,如图23的上部所示,由于频道f2、f4的干扰频度较低(没有×),所以如图23的下部所示,增大该频道f2、f4的分割尺寸。
图24是示出该第1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的结构的框图。在图24中,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由天线101、无线部102、接收信号解调电路103、纠错电路104-1~104-N、错误校验电路105-1~105-N、存储电路106、干扰频度算出电路107、接收信号分离电路401、发送方法决定电路402、以及扩充块ACK生成电路601构成。
扩充块ACK生成电路601生成各块有无错误、或者是哪个(示出具有错误的信息、或者示出没有错误的信息)。此外,在与图20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图25是用于说明该第13实施方式的通信流程的时序图。首先,基站110进行发送信号的生成(F011),基站110对终端站111发送生成的发送信号(F012)。
终端站111接收从基站110发送的发送信号(F013),为了对接收的信号的每块进行错误校验,将接收信号分割给频道f1~f4以及每个发送定时,在每个分割的块信号使用校验位来进行错误校验(F014)。接下来,终端站111从错误的块的信息将干扰频道以及干扰定时作为干扰信息存储(F015)。然后,终端站111将没有错误的各块的信息作为扩充块ACK信号对基站110发送(F016)。即,在发送各块的扩充块ACK信号时,使用预先指定的频道来发送扩充块ACK信号。
基站110进行扩充块ACK信号的接收、解析(F017),从没有错误块的信息存储干扰频道以及干扰定时(F018)。接下来,基站110基于存储的干扰频度信息,对每个无线装置算出干扰频度,对每个无线装置决定发送方法(F019),根据该发送方法来发送发送信号(F020)。
通过进行该流程,能够对每块进行发送、进行校验、取得干扰频度,能够利用其干扰频度来变更发送方法。
此外,在该第13实施方式中,作为扩充块ACK信号的发送方法,也可以使用接收的同一频道来发送扩充块ACK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变更频道,所以能够用简易的控制来发送扩充块ACK信号。另外,作为扩充块ACK信号的其他发送方法,也可以基于存储在存储电路106的各频道的干扰频度信息,使用错误较少的频道来发送扩充块ACK信号。
另外,作为扩充块ACK信号的其他发送方法,也可以在发送各块的扩充块ACK信号时,基于存储在存储电路106的各频道的干扰频度信息的一定时间内的信息、即干扰频度信息的历史记录、统计信息等,选择错误最少的频道,使用该频道来发送扩充块ACK信号。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任何一定的时间来决定发送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前一天的同样时段中的信息来决定ACK的发送方法。
N. 第14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6是示出该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基站侧)的结构的框图。在图26中,无线装置(基站侧)实现MU-MIMO,图22所示,构成为由发送信号块化电路301、校验位附加电路302-1~302-N、纠错编码电路303-1~303-N、调制电路304-1~304-N、块信号结合电路305构成的块710-1~710-M存在于作为发送对象的每个终端站(M个)。
扩充块ACK接收电路701、扩充块ACK解析电路702、存储电路703、干扰频度算出电路704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705,与图22所示的扩充块ACK接收电路501、扩充块ACK解析电路502、存储电路503、干扰频度算出电路504以及发送方法决定电路505对应,除了同时处理在多个块710-1~710-M的扩充块ACK信号这点外,构成相同。
另外,该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终端站侧)与图20的构成相同,设想存在M个无线装置(终端站)的情况。 
图27是用于说明该第1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使用干扰信息的MU-MIMO发送方法的示意图。在进行MU-MIMO发送时,基于各无线装置的每个频道的干扰频度来决定进行MU-MIMO的频道。具体而言,如图18的上部所示,在各无线装置取得干扰信息。
即,在无线装置MTA中,在频道f1干扰频度较高,在频道f3略有干扰频度,在频道f2、f4干扰频度较低。另外,在无线装置MTB中,在频道f1、f3干扰频度较高,在频道f2、f4干扰频度较低。同样,在无线装置MTC中,在频道f1略有干扰频度,在频道f2干扰频度较高,在频道f3、f4干扰频度较低。
所以,在该第14实施方式中,基于各无线装置的每个频道的干扰频度来决定进行MU-MIMO的频道。即,如图27的下部所示,在频道f1中,对无线装置MTC进行SU(Single-User,单用户)发送;在频道f2中,对无线装置MTA、MTB进行MU-MIMO发送;在频道f3中,对无线装置MTA、MTC进行MU-MIMO发送;在频道f4中,对无线装置MTA、MTB、MTC进行MU-MIMO发送。这样,通过以同时刻同一频率进行发送,能够使流量大幅上升。
另外,在上述的第11至第14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预先插入各块信号的FCS来校验接收信号有无错误,但如图28所示,对于错误较少的频道,通过不进行错误校验,能够谋求缩短处理时间。
更具体而言,基于存储在无线装置(终端站侧)的存储电路106的历史记录,在从基站(接入点)已接收数据的时间(时段)中,在接收该数据的频道的干扰频度较低的情况下,不进行利用校验位来检测干扰,由此能够减轻在终端站(station,站)中检测干扰的负载,能够谋求提高流量。
如图28的上部所示,由于在频道f1、f3中错误较多,所以,如图28的下部所示,对每个各块信号使用预先插入的FCS来进行接收信号的错误校验(在各块示出FCS)。与之相对,在频道f2、f4中,如图28的上部所示,由于没有错误,所以如图28的下部所示,每隔一个省略接收信号的错误校验(每隔一个未示出FCS)。
另外,在上述的第11至第14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进行发送时计算干扰频度之后进行发送,但通过使用干扰统计信息能够进行干扰频度的计算的削减。此处,干扰统计信息是指在每段时间记录有每隔一定时间算出的干扰频度的信息。例如,是将1天以每1小时分为24份,记录对各个时间的干扰频度的信息。
在无线通信中,由于预想每1小时的通信量的推移与不同的天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1天的干扰统计信息是有效的。此处,示出将1天以每1小时分为24份的例子,但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间隔来分割。
通过使用该干扰统计信息,也能够削减干扰频度的算出的计算量。例如,假定使用1天单位的干扰统计信息。在进行发送时,在前一天的相同时间的干扰频度较低的情况下,用假定不产生干扰的发送方法来进行发送。
另一方面,在干扰频度较高的情况下,用假定产生干扰的发送方法来进行发送。这样,通过不是每次发送都算出干扰频度,而是利用干扰统计信息来决定发送方法,能够进行干扰频度的计算量的削减。
附图标记说明
101 天线
102 无线部
103 接收信号解调电路
104、104-1~104-N 纠错电路
105、105-1~105-N 错误校验电路
106 存储电路
107 干扰频度算出电路
108 发送方法决定电路
110、120、130 基站
111~113、121~123、131 终端站
141~143 通信小区
201-1~201-N 天线
202-1~202-N 无线部
203 S/P电路
204 传播信道推定电路
205 干扰功率算出电路
206 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
207 发送权重算出电路
208 可否发送决定电路
301 发送信号块化电路
302-1~302-N 校验位附加电路
303-1~303-N 纠错编码电路
304-1~304-N 调制电路
305 块信号结合电路
306 无线部
307 天线
401 接收信号分离电路
402 发送方法决定电路
501、701 扩充块ACK接收电路
502、702 扩充块ACK解析电路
503、703 存储电路
504、704 干扰频度算出电路
505、705 发送方法决定电路
601 扩充块ACK生成电路。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关于由基站和终端站形成的通信小区中,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邻近的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包含:
将请求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发送的发送请求信号,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进行发送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等待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步骤;
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发送响应信号的步骤;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所述响应信号,根据所述响应信号算出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干扰功率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基于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的步骤,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含:
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根据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所述响应信号推定信道,作为传播信道推定结果进行存储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结果,控制从多个天线发出的电波的指向性,抑制对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的步骤。
2.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关于由基站和终端站形成的通信小区中,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邻近的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法,包含:
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向所述第二通信小区所包含的多个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发送的情况下,
将请求向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发送的发送请求信号,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进行发送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等待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发送的多个响应信号的步骤;
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已接收所述发送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在同一时刻发送或者依次发送正交的响应信号的步骤;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接收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发送的所述响应信号,根据所述响应信号算出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多个终端站之间的干扰功率,并分别存储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的步骤,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含:
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根据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所述响应信号推定信道,作为传播信道推定结果进行存储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结果,控制从多个天线发出的电波的指向性,抑制对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在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算出的所述干扰功率来决定所述发送功率时,
将能在供给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干扰功率量以下发送的发送功率,决定为所述发送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在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算出的所述干扰功率来决定所述发送功率时,
将能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与终端站的传输速度为预先设定的位以下发送的发送功率,决定为所述发送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天线的指向性控制来抑制对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时,
基于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的误差所导致的干扰功率,决定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的发送功率。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含:
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
在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发送发送请求信号以前,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对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传播信道进行推定,取得作为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的步骤;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内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和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算出所述第一通信小区内的传输速度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算出的传输速度为既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决定进行发送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含: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在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内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和所述第二通信小区中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决定发送流数以及发送功率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含:
在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使用由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所述发送功率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时,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根据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发送的发送请求信号,对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通信时间进行推定的步骤;以及
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在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通信时间以内,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发送的步骤。
9.一种基站,是关于由基站和终端站形成的通信小区中,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邻近的第二通信小区的基站或者终端站使用同一时刻以及同一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基站,包括:
多个天线元件;
接收部,使用所述多个天线元件来接收信号;
发送部,使用所述多个天线元件来发送信号;
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根据由所述接收部接收的、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发送的响应信号进行传播信道推定,推定传播信道推定结果;
干扰功率算出电路,根据由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推定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算出该基站与所述第二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干扰功率;以及
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在由所述干扰功率算出电路算出的干扰功率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所述干扰功率决定的发送功率来生成干扰抑制信号,
所述发送部利用由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生成的干扰抑制信号,向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进行数据发送,
所述基站还包括发送权重算出电路,使用由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推定的传播信道推定结果,算出用于控制天线指向性来抑制对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的干扰功率的发送权重,
所述干扰功率算出电路算出在使用由所述发送权重算出电路算出的发送权重的情况下的干扰功率,
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使用由所述发送权重算出电路算出的发送权重、以及由所述干扰功率算出电路算出的干扰功率,生成所述干扰抑制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
还包括可否发送决定电路,基于由所述传播信道推定电路推定的该基站与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终端站之间的传播信道、和由所述干扰抑制信号生成电路生成的干扰抑制信号,推定所述第一通信小区的传输容量,在所述推定的传输容量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决定进行发送。
CN201180012980.1A 2010-03-11 2011-03-10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Active CN102792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4633 2010-03-11
JP2010054633 2010-03-11
JP2010176568 2010-08-05
JP2010-176568 2010-08-05
PCT/JP2011/055653 WO2011111779A1 (ja) 2010-03-11 2011-03-10 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2743A CN102792743A (zh) 2012-11-21
CN102792743B true CN102792743B (zh) 2015-10-21

Family

ID=4456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2980.1A Active CN102792743B (zh) 2010-03-11 2011-03-10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897163B2 (zh)
EP (1) EP2547155B1 (zh)
JP (1) JP5461685B2 (zh)
CN (1) CN102792743B (zh)
WO (1) WO20111117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4653B2 (ja) * 2012-03-02 2015-04-22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器、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50032690A (ko) * 2012-06-06 2015-03-27 이든 락 커뮤니케이션즈, 엘엘씨 근접 네트워크 인지 자가 조직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09348533B (zh) * 2013-05-15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小区
CN103490842B (zh) * 2013-09-26 2016-09-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US10419174B2 (en) 2014-03-30 2019-09-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reof
JP6306976B2 (ja) * 2014-08-14 2018-04-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196590B2 (ja) * 2014-08-14 2017-09-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WO2016079956A1 (ja) * 2014-11-17 2016-05-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端末のチャネル選択方法
US10038512B1 (en) * 2015-01-06 2018-07-31 Proxim Wireles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rame timing and/or d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158474B2 (en) * 2015-05-06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ock acknowledgement mechanism for acknowledging DL-MU data on UL-MU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713192A (zh) * 2015-07-20 2017-05-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JP6659455B2 (ja) * 2016-05-17 2020-03-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mcs選択方法
JP6420934B2 (ja) * 2016-07-07 2018-1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昇降機制御システム、変電設備監視システム
CN109964512B (zh) * 2016-11-16 2022-03-25 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不等功率分配的复用数据序列的无线设备和无线小区
JP2018152723A (ja) 2017-03-13 2018-09-2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107306B (zh) * 2018-01-03 2024-03-1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 基于高频通信的智能二次线芯核对装置
KR102274801B1 (ko) * 2019-08-20 2021-07-07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무선망 최적화를 위한 기지국의 동작 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WO2021130820A1 (ja) * 2019-12-23 2021-07-0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システム、受信中継局装置および送信制御方法
US11882448B2 (en) * 2021-06-07 2024-01-23 S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detail detection and precision blocking
CN113993201B (zh) * 2021-10-18 2023-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9702046L (sv) * 1997-05-30 1998-12-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ystem och förfarande relaterande till cellulära kommunikationssystem
US6718166B2 (en) * 2002-05-17 2004-04-06 Illinois Superconductor Corporation, Inc. Multiple carrier adaptive notch filter
JP3963464B2 (ja) * 2004-02-24 2007-08-2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周波数チャネル選択方法
JP4434920B2 (ja) * 2004-10-26 2010-03-1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6135674A (ja) * 2004-11-05 2006-05-25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用受信装置、移動通信用送信装置、移動通信用受信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用送信方法
JP4978084B2 (ja) * 2006-07-05 2012-07-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ルラ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周波数キャリア割当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
US8681715B2 (en) * 2007-01-18 2014-03-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367493B2 (ja) * 2007-02-02 2009-1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849197B2 (en) 2007-07-10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peer-to-peer networks
US8433349B2 (en) * 2007-07-10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by interfering device with success probability adaptation in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s
WO2009016749A1 (ja) * 2007-08-01 2009-02-05 Fujitsu Limited 無線回線使用状況監視方法及び装置
KR20090022554A (ko) * 2007-08-31 2009-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간섭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5017089B2 (ja) 2007-12-27 2012-09-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KR101401598B1 (ko) * 2008-03-21 2014-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간섭제거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232041A (ja) * 2008-03-21 2009-10-08 Fujitsu Ltd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
JP2010054633A (ja) 2008-08-26 2010-03-11 Fujifilm Corp ネガ型レジスト組成物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5187132B2 (ja) * 2008-10-21 2013-04-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232033B2 (ja) 2009-01-30 2013-07-10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操作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411780B2 (en) * 2009-02-24 2013-04-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stimating the ratio of traffic channel power to pilot power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36634A1 (en) 2015-02-05
CN102792743A (zh) 2012-11-21
EP2547155A4 (en) 2015-10-28
EP2547155B1 (en) 2019-05-22
EP2547155A1 (en) 2013-01-16
US8897163B2 (en) 2014-11-25
JP5461685B2 (ja) 2014-04-02
WO2011111779A1 (ja) 2011-09-15
US9370013B2 (en) 2016-06-14
US20130039205A1 (en) 2013-02-14
JPWO2011111779A1 (ja) 201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2743B (zh)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US20150036626A1 (en) Method of grouping users to reduce interference in mimo-based wireless network
CN102983949B (zh) 多载波mu mimo系统中的sdma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1341669A (zh) 在多天线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
CN103181206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JP5089718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N10417027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060123283A (ko) Mimo 기반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95698A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传输
CN101399583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US2010022756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interference control using random beamforming technique
CN102545987B (zh) 一种基于延时反馈的多小区自适应协作传输方法
CN101783776B (zh) 预编码反馈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982342A (zh)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04450B (zh) Mu-mimo系统中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01656559B (zh) 下行数据流的预处理方法及系统
Huang et al. Performance of multiuser MIMO and network coordination in downlink cellular networks
JP4216304B2 (ja)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局装置
CN102752071B (zh) 用于多点协作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法和中心处理节点
CN105049099B (zh) Lte多天线系统的多天线自适应调度方法
CN101990268A (zh) 一种天线模式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753573A (zh) 一种实现空分复用的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CN104113367A (zh) 混合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的反馈方法及相关的用户设备
US9191093B2 (en)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in down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957502A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线性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