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0653A -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0653A
CN102790653A CN2011101306970A CN201110130697A CN102790653A CN 102790653 A CN102790653 A CN 102790653A CN 2011101306970 A CN2011101306970 A CN 2011101306970A CN 201110130697 A CN201110130697 A CN 201110130697A CN 102790653 A CN102790653 A CN 102790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ignal
optical
optical channel
roadm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06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0653B (zh
Inventor
余少华
游善红
沈纲祥
杨铸
杨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306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90653B/zh
Priority to US13/333,331 priority patent/US886196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790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0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0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0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5Ring-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04Broadcast and select arrangements, e.g. with an optical splitter at the input before adding or dr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H04J14/0212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using optical switches or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es [W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H04J14/02122Colourless, directionless or contentionless [CDC]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3Groups of channels or wave band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15Architecture aspects
    • H04J14/0217Multi-degree architectures, e.g. having a connection degree greater than tw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包含多个光信道的第一光信号,处理该第一光信号以产生作为第一光信号的一部分的第二光信号,并且输出该第二光信号;以及相干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第二光信号中分离该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该光信道。通过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可以支持任意数目的维度,并且能够上路/下路去往/来自任意方向的任意波长和任意带宽的光信道,从而满足无色、无方向性、无阻塞性和无栅格性的要求。

Description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光通信领域中的光分插复用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电信业务。这些新型业务使得人们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大。与传统电信业务相比,这些新型业务往往具有更高的动态特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要求作为传送物理层的光网络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同时,超长距离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成熟使得网络业务的瓶颈从带宽建设转移到带宽管理上。在核心网络节点上,往往需要处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波长,而超长距离的传输能力则要求更多节点具备上下路(Add/Drop)更多波长的能力。
光分插复用器(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的出现使光网络逐渐从点到点组网向环网演进,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Reconfigurable OADM)不仅能够像传统OADM那样,在一个节点上完成光信道的上下路以及光信道之间的波长级别的交叉调度,还可以完全通过软件来实现上下路波长的配置和调整。目前,可以通过波长阻断器(WB)、平面光波导(PLC)或波长选择开关(WSS)来实现ROADM。但是,在现有的ROADM中,为了满足无色(Colorless)、无方向性(Directionless)、无阻塞性(Contentionless)和无栅格性(Gridless)的要求,需要级联多个WSS或者WB,这使得ROADM结构复杂,成本昂贵。
另一方面,由于频谱高效灵活以及能够有效地估计和补偿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等优点,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技术在超长距离、超大容量、超快速率传输系统中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尽管目前这一技术的应用仅限于点到点的传输系统,但人们正在研究基于CO-OFDM的光通信网络技术。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诸如基于CO-OFDM的光通信网络之类的带宽可调的光网络中使用的结构简单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问题而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诸如基于CO-OFDM的光通信网络之类的带宽可调的光网络中使用的、结构简单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以及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包含多个光信道的第一光信号,处理该第一光信号以产生作为第一光信号的一部分的第二光信号,并且输出该第二光信号;以及相干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第二光信号中分离该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该光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包括:接收包含多个光信道的第一光信号,处理该第一光信号以产生作为第一光信号的一部分的第二光信号,并且输出该第二光信号;以及对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第二光信号中分离该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该光信道。
根据本发明上述方面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可以被扩展为支持任意数目的维度,并且能够上路/下路去往/来自任意方向的任意波长和任意带宽的光信道,从而当在带宽可调的光网络中使用时,满足无色、无方向性、无阻塞性和无栅格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ROADM中的一个维度的分插复用模块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相干检测单元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相干检测单元的具体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图2所示的分插复用模块的第一实现方式的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图5所示的波长选择开关的频谱的图;
图7是示出图2所示的分插复用模块的第二实现方式的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OADM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维度(degree),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被进一步扩展以包含任意维度。每个维度对应于一对光纤链路,即,入口(ingress)链路和出口(egress)链路。每个ROADM可以作为光通信网路中的一个节点来上路/下路来自多个方向的光信道。
下面,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ROADM。该ROADM包含三个维度,作为示例,分别用西(W)、北(N)、东(E)三个方向来表示这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具有一条入口链路(光纤)和一条出口链路(光纤),所述入口链路和出口链路连接到网络中的其它节点。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ROADM 100包括分别与所述三个维度相对应的分插复用模块(即对应于西向的分插复用模块101、对应于北向的分插复用模块102和对应于东向的分插复用模块103)、以及连接到这三个分插复用模块的相干检测模块104。
分插复用模块101、102和103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下路部分的光放大器(图中未示出)和光处理单元、以及用于上路部分的光耦合器和光放大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分插复用模块还包括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其中每个维度的分插复用模块的输出端口连接到其它维度的分插复用模块的输入端口,而每个维度的分插复用模块的输入端口连接到其它维度的分插复用模块的输出端口。分插复用模块101、102和103中的每一个通过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连接到相干检测单元104,并且通过信道上路端口连接到信号源200。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ROADM的一个维度的框图。由于图1所示的三个维度的结构和操作基本相同,因此在图2中以W维度(分插复用模块)101为例来进行说明。为简单起见,在图2中没有示出分插复用模块102和103的连接关系。
如图2所示,分插复用模块101包括下路部分和上路部分(在图2中以虚线隔开)。下路部分如图2上部所示,其通过入口链路而从外部(例如其它节点)接收包含去往一个或多个目的地的多个光信道的光信号(例如,OFDM光信号),并且与相干检测模块104协作而将需要在本地节点(即,图1所示的ROADM形成的网络节点)下路的光信道从该光信号中分离出来。上路部分如图1下部所示,其将从信号源200产生的要上路的光信道耦合到来自其它维度的光信号中以发送给网络中的其它节点。
首先描述分插复用模块101的下路部分。在下路部分,分插复用模块101包括光放大器(OA)1011和光处理单元1012。
光放大器1011接收并放大经由入口链路输入分插复用模块101的光信号,然后将放大的光信号输出到光处理单元1012。
光处理单元1012接收该放大的光信号,并且对其进行预定的处理,从而将处理后的光信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由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而被输出到相干检测单元104,另一部分被输出到输出端口,如图1所示,该输出端口连接到例如其它维度的分插复用模块的输入端口。如下文所述,根据光处理单元的具体实现方式,输出到所述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光信号包含全部光信道、或者要在本地节点下路的一个或多个光信道,相应地,输出到所述输出端口的光信号包含全部光信道、或者绕过本地节点的光信道(即,不需要本地下路的光信道)。尽管在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但是根据要在本地下路的光信道的数目,可以设置多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并且输出到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光信号也可以包含多个光信道。此外,所述输出端口的数目可以根据例如ROADM包含的维度的数量而改变。
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接口连接到相干检测单元104。相干检测单元104经由分插复用模块下路接口接收经过光处理单元1012处理的光信号,并且对其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部分光信号中分离其中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该光信道,从而实现该光信道的下路。所分离的该光信道被输出到本地接收设备或信号处理设备(图中未示出)以进行处理。
下面,参照图3来描述相干检测单元104的原理。
如图3所示,相干检测单元104包括:本地振荡器1041,用于以本地振荡频率产生本地振荡光;以及相干检测器1042,用于使用所述本地振荡光对输入相干检测单元104的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光信号分离出其中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所分离的光信道。本地振荡器1041是连续可调的,即,可以连续地调谐本地振荡器以改变本地振荡光的本地振荡频率。由此,可以通过调谐所述本地振荡频率,然后利用调谐后的这一本地振荡频率进行相干检测,来分离出各种波长的光信道,从而实现各种波长的光信道的下路。
相干检测单元104(具体地,相干检测器1042)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相干检测方法来进行上述相干检测。图4给出了相干检测单元104的一个具体示例。
如图4所示,相干检测单元104包括本地振荡器1041和相干检测器1042。相干检测器1042进一步包括偏振控制器1043、混频器1044以及平衡接收机1045和1046。
输入相干检测单元104的光信号(以下称为信号光Es)在经过偏振控制器1043之后被输入到90°混频器1044的信号光输入端。本地振荡器1041产生的本地振荡频率的本地振荡光ELO被输入到90°混频器1044的本地振荡光输入端。然后,所述信号光和本地振荡光在90°混频器1044中被混频,并且以例如四路被输出到平衡接收机1045和1046,从而实现光电转换,由此分离出信号光中的光信道。
具体地,信号光ES和本地振荡光信号ELO可分别表示为:
ES=AS(t)exp(jωst)               (1)
ELO=ALO(t)exp(jωLOt)            (2)
其中AS,ALO分别代表信号光和本地振荡光的复振幅,ωs,ωLO分别代表信号光和本地振荡光的角频率,信号光和本地振荡光的光功率分别为PS=|AS|2/2,PLO=|ALO|2/2,则90°混频器1044的输出可以表示为:
E 1 = 1 2 ( E S + E LO ) , - - - ( 3 )
E 2 = 1 2 ( E S - E LO ) , - - - ( 4 )
E 3 = 1 2 ( E S + jE LO ) , - - - ( 5 )
E 4 = 1 2 ( E S - jE LO ) , - - - ( 6 )
平衡接收机1045和1046中的光电探测器PD1、PD2输出的光电流可分别表示为
I I 1 = R [ Re { E 1 } ] ms = R 4 [ P S + P LO + 2 P S P LO cos { ω IF + θ Sig - θ LO } ] , - - - ( 7 )
I I 2 = R [ Re { E 2 } ] ms = R 4 [ P S + P LO - 2 P S P LO cos { ω IF + θ Sig - θ LO } ] , - - - ( 8 )
I Q 1 = R [ Re { E 3 } ] ms = R 4 [ P S + P LO + 2 P S P LO sin { ω IF + θ Sig - θ LO } ] , - - - ( 9 )
I Q 2 = R [ Re { E 4 } ] ms = R 4 [ P S + P LO - 2 P S P LO sin { ω IF + θ Sig - θ LO } ] , - - - ( 10 )
其中R为光电探测器PD1、PD2的响应因子,θSig和θLO分别表示信号光和本地振荡光的相位,而
ωIF=ωSLO,            (11)
则平衡接收机1045和1046输出的光电流值分别为:
I I = I I 1 - I I 2 = R P S P LO cos { ω IF + θ Sig - θ LO } , - - - ( 12 )
I Q = I Q 1 - I Q 2 = R P S P LO sin { ω IF + θ Sig - θ LO } , - - - ( 13 )
因此,通过相干检测单元104检测出的光信道(即,被分离以便下路的光信道)可表示为:
I C = I I + j I Q = R P S P LO expj { ω IF + θ Sig - θ LO } - - - ( 14 )
通过调谐本地振荡光的频率,可以将输入到相干检测单元的光信号中的光信道依次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不同波长的光信道的下路。
返回图2,下面描述分插复用单元101的上路部分。在上路部分,分插复用单元101包括光耦合器1013和光放大器1014。
光耦合器1013经由信道上路端口接收来自信号源200的光信道,经由连接到其它维度(例如与N和E维度相对应的分插复用模块102和103)的输入端口接收来自其它维度的光信号,并且将所述光信道耦合到该光信号中。耦合了所述光信道的光信号被光放大器1014放大后被输出到其它节点。优选地,在信号源200与信道上路端口之间部署光放大器,以便放大信号源200产生的光信道。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上下路均可以基于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技术。通过改变所加载的OFDM副载波的数目及其各自的调制格式,光OFDM技术可以灵活地为光信道分配不同的频谱和数据速率。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源200可以是相干发射机,其采用CO-OFDM技术产生要上路的光信道。应当注意,尽管在图1和2中只示出了一个信号源200,但是信号源200的数目可以根据要上路的光信道的数目而改变。每个信号源200包括本地振荡器(未示出),其产生本地振荡频率的本地振荡光以便进行信号调制。通过调整该本地振荡频率,可以改变所产生的光信道的频率,使得由各个信号源200产生并上路的光信道具有不同的频率,从而避免频率冲突。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ROADM 100中,在下路部分使用相干检测技术来实现光信道的滤波。通过调谐相干检测单元中的本地振荡器的本地振荡频率,可以将不同频率的光信道分离出来,从而能够实现任何频率的光信道的下路。
应当认识到,可以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ROADM做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尽管在上文中以分插复用模块101为例来描述ROADM 100的每个维度时,提到分插复用模块101包括光放大器101和105,但是也可以去除这两个光放大器。此外,在下路方向,当输入的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数目很多时,可以在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上连接分光器,以便将输出到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光信号进一步分为多个光束,并且对于每个光束,使用一个相干检测单元来进行相干检测;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在分光器和每个相干检测单元之间部署光放大器以增大每个光束的功率。
对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ROADM 100的每个分插复用模块,存在多种实现方式。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图2所示的一个维度的分插复用模块的第一实现方式。该第一实现方式的上路部分与针对图2描述的上路部分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实现方式的分插复用模块101基于带宽可变波长选择开关(BV-WSS),即,在下路部分,利用BV-WSS来实现光处理单元1012(以下称为BV-WSS 1012′)。BV-WSS 1012′经由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连接到相干检测单元104。
如图5所示,输入ROADM 100的分插复用模块101的包含多个光信道的光信号在被光放大器1011放大之后,被输入到BV-WSS 1012′。
BV-WSS 1012′充当滤波器,其对被光放大器1011放大的光信号进行滤波,以便滤除不在其通带内的光信道。
可以根据输入的光信号的频谱特性来设置BV-WSS 1012′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具体地,对于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可以以一定的粒度(例如以1GHz的粒度)调整BV-WSS 1012′的通带或通带组合,以改变从BV-WSS102′输出的滤波后的光信号中包含的光信道,使得需要在本地节点下路的光信道位于BV-WSS 1012′的通带或通带组合内。当光信号输入BV-WSS 1012′时,需要在本地节点下路的光信道、以及频率在所述通带或通带组合内的其它光信道(如果有的话)被输出到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而频率不在所述通带或通带范围内的光信道被发送到输出端口,以便被输出到其它维度。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所示的BV-WSS的频谱。在图6的示例中,BV-WSS连接到多个(例如4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包含5个光信道的光信号进入BV-WSS,并且根据该BV-WSS的通带配置而被滤波且输出到不同的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具体地,调整BV-WSS的通带组合(以虚线框示出),使得对于第一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利用两个分离的通带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滤波,从而输出滤波后的包含三个光信道的光信号;对于第二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利用一个通带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滤波,从而输出滤波后的包含一个光信道的光信号;对于第三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所有光信道都被滤除;对于第四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利用一个通带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滤波,从而输出滤波后的包含一个光信道的光信号。而且,如图5所示,用于各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通带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可以不相同。由此,通过该BV-WSS,可以灵活地适应要下路的光信道的不同带宽,使得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OADM支持弹性带宽特性。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中将BV-WSS 1012′描述为带通型滤波器工作,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其设置为带阻型滤波器。
相干检测单元104对经由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而从BV-WSS 1012′接收的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将该部分光信号中包含的各个光信道分离出来。相干检测单元104执行该相干检测的方式与上文相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同样,如果输出到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光信号包含很多光信道,则可以在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之后增加上文所述的分光器和光放大器。
在由多个上述第一实现方式的分插复用模块构成的ROADM 100(即,基于BV-WSS的ROADM)中,使用BV-WSS作为第一级滤波器,并且使用根据相干检测单元作为第二级滤波器。通过改变波长选择开关的通带以及根据相干检测单元的本地振荡频率,可以实现任意波长和任意带宽的光信道的上路和下路。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图2所示的分插复用模块的第二实现方式。该第二实现方式的上路部分与针对图2描述的上路部分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第二实现方式的分插复用模块101中,在下路部分,利用分光器来实现光处理单元1012(以下称为分光器1012″)。分光器1012″经由分光器下路端口连接到相干检测单元104。
如图7所示,输入分插复用模块101的包含多个光信道的光信号在被光放大器1011放大之后,被输入到分光器1012″。
分光器1012″将被光放大器1011放大后的光信号分为多个光束,其中一部分光束被输出到各个输出端口,以便被输出到其它维度,另一部分光束被输出到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由于分光器不具备滤波功能,因此输出到各个输出端口的光束和输出到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光束分别包含输入到分插复用模块101的所有光信道。
连接到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相干检测单元104对经由该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接收的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滤波),以便将该部分光信号中包含的各个光信道分离出来。相干检测单元104执行该相干检测的方式与上文相同,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与第一实现方式中的BV-WSS不同,在第二实现方式中,分光器不具备滤波能力,不能滤除光信号中的某些光信道,因此,基于该第二实现方式的ROADM完全依赖根据相干检测单元的波长选择能力来实现滤波功能。即,输入的光信号中的所有光信道都被发送给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由相干检测单元通过相干检测来从光信号中分离要下路的光信道。
与基于BV-WSS的ROADM相比,由第二实现方式的分插复用模块形成的ROADM(即,无滤波器的ROADM)不需要昂贵的波长选择开关,因此降低了成本,这使得可以将该无滤波器的ROADM广泛应用于要求低成本的覆盖范围较小的城域网或局域网中。
另一方面,在无滤波器的ROADM中,由于输入到每个维度的光信号包含的所有光信道都被输出到其它维度,继而被进一步发送到其它节点,因此该ROADM遵循所谓的“下路且继续(drop and continue)”模式,即,即使某一频率的光信道在本地节点被下路并且到达其目的地,该光信道也仍然被包含在发送给其它节点的光信号中,并且被发送到其它节点,使得所述被下路的光信道在去往该ROADM下游节点的光信号中继续存在。这限制了在下游节点对于在本地节点被下路的光信道的重新利用。此外,由于在无滤波器的ROADM中不存在滤波器或WSS来阻止在经过该ROADM的光信号中累积的自发辐射(ASE)噪声,因此,该ROADM不能为下游节点滤除所述ASE噪声,导致所述ASE噪声传播到下游节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某些中心节点处,将无滤波器的ROADM与稀疏地部署的基于BV-WSS的ROADM组合使用,以便能够在尽可能减小成本的同时滤除累积的ASE噪声。
在上文中,在ROADM 100中设置了专门的相干检测模块来实现光信道的下路。可替换地,也可以使用现有的相干接收机的相干检测能力,而不设置专门的相干检测模块,如图8和图9所示。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ROADM 300,其每个维度与图5相同。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ROADM 400,其每个维度与图7相同。ROADM 300和400与ROADM 100不同之处在于:ROADM 300和400中的相干检测单元分别被包括在相干接收机(Co-Rx)104’和104”中,构成相干接收机104’和104”的一部分。换言之,ROADM 300和400不设置单独的相干检测单元,而是直接利用相干接收机104’和104”中执行相干检测的部分来执行相干检测功能。由此,可以充分利用接收机的滤波(相干检测)能力,减少单独设置的光滤波器的数目,实现结构简单的ROADM。
下面,将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该方法可由图1所示的ROADM 100中与每个维度相对应的分插复用模块执行。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在步骤S701中,在下路方向,由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中的光处理单元1012接收包含多个光信道的输入光信号,处理该输入光信号以产生作为该输入信号的一部分的处理后的光信号,并且输出该处理后的光信号。
如上文所述,可以利用BV-WSS 1012′来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上述处理,即,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滤波,以便滤除不在其通带内的光信道。具体地,在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中,对于每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可以以一定的粒度调整BV-WSS 1012′的通带或通带组合,以改变从BV-WSS 1012′输出的光信号中包含的光信道,使得需要在本地节点下路的光信道的频率位于BV-WSS 1012′的通带或通带组合内。由此,当光信号输入BV-WSS 1012′时,需要在本地节点下路的光信道、以及频率在所述通带或通带组合内的其它光信道(如果有的话)被输出到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而频率不在所述通带或通带范围内的光信道被发送到输出端口,以便被输出到其它维度。
可替换地,可以利用上述分光器1012″来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所述处理,即,将输入每个分插复用模块的光信号分为多个光束,并且将其中一部分光束输出到各个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输出到分插复用模块下路端口的光束包含输入到该分插复用模块的所有光信道。
然后,在步骤S702中,由每个分插复用模块的相干检测单元104对经过上述处理的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光信号中分离其中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该光信道。
具体地,如上文所述,可以使用本地振荡器以本地振荡频率产生本地振荡光,然后使用该本地振荡光对经过上述处理的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光信号中分离其中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所分离的光信道。通过调整所述本地振荡频率,可以改变从经过上述处理的光信号中分离并输出的光信道,实现各种波长的光信道的下路。
在上路方向,可以使用光耦合器将由信号源200产生并且从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上路端口输入的光信道和来自其它节点的光信号耦合到一起,并且输出耦合后的光信号,从而实现所述光信道的上路。该上路方法与上文所述相同,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而在这里省略其描述。
通过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来自任意方向的任意波长和任意带宽的光信道的下路、以及任意波长和任意带宽的光信道向任意方向的上路,从而当在基于带宽可调的光通信网络中使用时,满足无色、无方向性、无阻塞性和无栅格性的要求。由此,可以使用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来构建灵活的光网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实施例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变化。

Claims (15)

1.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
光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包含多个光信道的第一光信号,处理该第一光信号以产生作为第一光信号的一部分的第二光信号,并且输出该第二光信号;以及
相干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第二光信号中分离该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该光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所述光处理单元包括:
波长选择开关,用于对第一光信号进行滤波,并且输出经过滤波的第一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光信号,该第二光信号包含所述多个光信道中的需要下路的光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所述波长选择开关是带宽可变的波长选择开关,并且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波长选择开关的通带,改变从该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的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所述光处理单元包括:
分光器,用于将第一光信号划分为多个光束,并且输出所述多个光束中的一部分光束作为所述第二光信号。
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所述相干检测单元包括:
本地振荡器,用于以本地振荡频率产生本地振荡光;
相干检测器,用于使用该本地振荡光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第二光信号中分离该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所分离的光信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本地振荡频率,改变从第二光信号中分离的光信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还包括:
光耦合器,将从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上路端口输入的光信道和来自其它节点的光信号耦合到一起,并且输出耦合后的光信号,以便实现该光信道的上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中,所述相干检测单元是相干接收机的一部分。
9.一种用于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包括:
接收包含多个光信道的第一光信号,处理该第一光信号以产生作为第一光信号的一部分的第二光信号,并且输出该第二光信号;以及
对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第二光信号中分离该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该光信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其中,所述处理该第一光信号以产生作为第一光信号的一部分的第二光信号的步骤包括:
使用波长选择开关对第一光信号进行滤波,并且输出经过滤波的第一光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光信号,该第二光信号包含所述多个光信道中的需要下路的光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其中,所述波长选择开关是带宽可变的波长选择开关,并且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波长选择开关的通带,改变从该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的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其中,所述处理该第一光信号以产生作为第一光信号的一部分的第二光信号的步骤包括:
使用分光器将第一光信号划分为多个光束,并且输出所述多个光束中的一部分光束作为所述第二光信号。
13.如权利要求9、10或12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其中,对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的步骤包括:
使用本地振荡器以本地振荡频率产生本地振荡光;
使用该本地振荡光对所述第二光信号进行相干检测,以便从该第二光信号中分离该第二光信号包含的光信道,并且输出所分离的光信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其中,通过调整所述本地振荡频率,改变从第二光信号中分离的光信道。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还包括:
使用光耦合器将从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上路端口输入的光信道和来自其它节点的光信号耦合到一起,并且输出耦合后的光信号,以便实现该光信道的上路。
CN201110130697.0A 2011-05-19 2011-05-19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Active CN102790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0697.0A CN102790653B (zh) 2011-05-19 2011-05-19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US13/333,331 US8861967B2 (en) 2011-05-19 2011-12-21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and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30697.0A CN102790653B (zh) 2011-05-19 2011-05-19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0653A true CN102790653A (zh) 2012-11-21
CN102790653B CN102790653B (zh) 2015-02-18

Family

ID=4715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0697.0A Active CN102790653B (zh) 2011-05-19 2011-05-19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61967B2 (zh)
CN (1) CN10279065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3599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CN104104463A (zh) * 2013-04-09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信号上路复用方法、装置及可重构光分插复用系统
CN106258014A (zh) * 2015-04-16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插复用器和分插复用器中信号处理的方法
WO2017041222A1 (zh) * 2015-09-08 2017-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dm系统中的oadm节点及方法
CN107210836A (zh) * 2015-01-27 2017-09-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插复用器、网络系统、传输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管理装置
CN108028716A (zh) * 2015-09-30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架构、光通信网络以及md-wss的使用
WO2018107452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CN109075885A (zh) * 2016-02-29 2018-12-2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传输装置
CN114545562A (zh) * 2022-03-25 2022-05-27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盒、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40901C (en) * 2008-10-17 2016-10-11 Ciena Luxembourg S.A.R.L. Coherent augmented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KR20130087647A (ko) * 2012-01-28 2013-08-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링 네트워크에서 파장 멀티캐스팅 방법, 다중 링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다중 링 네트워크의 노드
CN104917570B (zh) * 2014-03-10 2019-06-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梳的roadm上下路收发的系统、方法及终端
CN105634649A (zh) * 2014-10-31 2016-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无色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及光信号的接收方法
US9660752B2 (en) * 2014-12-30 2017-05-23 Infinera Corporation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WSS) based multiplexing architecture
US11824762B2 (en) * 2019-06-17 2023-11-21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path desig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network topology desig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path design program for designing a communication path topology optimized in view of reducing amount of equipment needed
CN112104436B (zh) * 2019-06-18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系统及传输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8981A1 (en) * 2004-11-10 2006-05-11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aths of the apparatus, and optical switch module f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aths of the apparatus
CN101141221A (zh) * 2007-06-2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配置光分插复用装置
WO2011044371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Transponder aggregator without wavelength selector colorless and directionless multi-degree roadm n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40901C (en) * 2008-10-17 2016-10-11 Ciena Luxembourg S.A.R.L. Coherent augmented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8981A1 (en) * 2004-11-10 2006-05-11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transmit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aths of the apparatus, and optical switch module for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aths of the apparatus
CN101141221A (zh) * 2007-06-22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配置光分插复用装置
WO2011044371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Transponder aggregator without wavelength selector colorless and directionless multi-degree roadm node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3599A (zh) * 2011-09-20 2013-04-03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CN104104463A (zh) * 2013-04-09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信号上路复用方法、装置及可重构光分插复用系统
US11431431B2 (en) 2015-01-27 2022-08-30 Nec Corporation Add/drop multiplexer, network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anagement device
CN107210836A (zh) * 2015-01-27 2017-09-2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插复用器、网络系统、传输方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管理装置
US11973579B2 (en) 2015-01-27 2024-04-30 Nec Corporation Add/drop multiplexer, network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anagement device
US11095387B2 (en) 2015-01-27 2021-08-17 Nec Corporation Add/drop multiplexer, network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anagement device
CN107210836B (zh) * 2015-01-27 2019-01-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络系统
US10374740B2 (en) 2015-01-27 2019-08-06 Nec Corporation Add/drop multiplexer, network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anagement device
CN106258014A (zh) * 2015-04-16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插复用器和分插复用器中信号处理的方法
US10097305B2 (en) 2015-04-16 2018-1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dd/drop multiplexer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ignal in add/drop multiplexer
CN106258014B (zh) * 2015-04-16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插复用器和分插复用器中信号处理的方法
WO2017041222A1 (zh) * 2015-09-08 2017-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dm系统中的oadm节点及方法
US10530515B2 (en) 2015-09-08 2020-0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ADM node and method in WDM system
CN108028716A (zh) * 2015-09-30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架构、光通信网络以及md-wss的使用
CN108028716B (zh) * 2015-09-30 2021-07-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网络架构、光通信网络以及md-wss的使用
US10530518B2 (en) 2015-09-30 2020-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an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use of an MD-WSS
US10659165B2 (en) 2016-02-29 2020-05-19 Nec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9075885A (zh) * 2016-02-29 2018-12-2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传输装置
WO2018107452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由空间通信系统中的光通信装置和方法以及发射天线
CN114545562A (zh) * 2022-03-25 2022-05-27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盒、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45562B (zh) * 2022-03-25 2023-12-26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盒、数据处理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61967B2 (en) 2014-10-14
US20120294618A1 (en) 2012-11-22
CN102790653B (zh) 2015-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0653B (zh)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JP2888272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中継ノード
KR101449977B1 (ko) 광 통신 네트워크들의 용량을 최적화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1841748A (zh) 信号传输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JP2008167297A (ja)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伝送方法
US20130077967A1 (en) Optical Networks Using Multi-spatial Mode Media
CN103023599A (zh) 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和可重构光分插复用方法
US20150326955A1 (en) Optical signal routing
EP2913943A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spatially multiplexed optical packet signals
US10044462B2 (en) Optical ring network
JP6079339B2 (ja) 中継装置及び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3101560A (ja) 光ファイ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伝送方式及びその光ファイ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中央装置
JP2009213160A (ja) 光伝送装置
JPS62502234A (ja) 光通信網
JP2018121331A (ja) 低雑音無色、無方向、無競合の再構成可能光アッド/ドロップマルチプレクサ
JP2006325188A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ノードおよび接続ノード
RU2204211C1 (ru) Оптическая абонентская линия связи
Pato et al. Capacity prospects of future high density metro-access networks
EP3516799B1 (en) Method and node for facilitating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 communications in an optical network
CN102907025A (zh) 利用光信号传输数据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JP2001069082A (ja) 光波長多重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6985668B2 (ja) 光通信ノード、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光通信ノードの制御方法
WO2000057582A1 (en) Optically modulated laser beam transceiver system
JP5737364B2 (ja) 光伝送装置
JP5273198B2 (ja) 光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74, No. 88, postal academy road,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after: Wuhan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No. 88, postal academy road,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Inst. of Post & Telecom Scienc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